在愛樂電台那讀到了一則文章,作曲家坂本龍一受不了喜愛的餐廳「Kajitsu」長期以來所選擇的音樂配不上菜色的美好,著手為他們選擇了一輯音樂。
認真聽來,頗有嫻靜淡雅的氣質。
我自己挑照片的時候偏愛比較有律動的音樂,像是The Jezabels或者是Jesse J,不過如果是在思考照片集的呈現跟挑選時,會跟寫文章一樣,會挑選Oasis、Blur、Snow Patrol等樂團。
總之是個Britpop的愛好者,不過Adele、Zella Day也在我經常播放的歌手清單裡。
不知道大家喜歡什麼類型的音樂呢?
●坂本龍一為Kajitsu挑選的音樂選輯由此去
https://lihi.cc/BpbRt/FFBFB
【用餐時聽什麼?🍷】
—— 坂本龍一的 The Kajitsu Playlist
紐約市民 Ryuichi Sakamoto 坂本龍一 先生,是「Kajitsu」日式純素京料理餐廳多年來的忠實顧客。
然而,該餐廳長久以來播放的店內音樂實在太過「無心」。去年秋天,在「Kajitsu」用餐的坂本先生, 終於在被巴西流行音樂、美國本土音樂、爵士樂等音樂毫無邏輯地隨機轟炸下,超越忍耐極限、起身離去。
事後,坂本先生寫了一封信致餐廳主廚,內容大概是:
「我愛你的菜餚、我敬重您,而且我愛這間餐廳。但我恨透了這裡的音樂⋯ 這音樂到底是誰挑選的?是誰選擇了這個糟透了的音樂清單?讓我幫你做這個音樂清單吧!因為我愛你們的食物。 你做的菜,有如京都的 桂離宮 (Katsura Rikyu) 一樣美好, 但是這裡的音樂卻像是川普大廈!」
於是,身兼音樂家的饕客坂本龍一先生,免費幫「Kajitsu」餐廳張羅了一個約 40 首歌曲的播放清單,如下:
https://open.spotify.com/…/nytimes/…/2YY3rAwm9tldNhlBmuMqgY…
這些曲目,儘管囊括現代音樂作曲家 約翰·凱吉 到爵士鋼琴家 Thelonious Monk 的作品,卻展現出相似的靜謐氛圍。雖然我們吃不到讓坂本先生讚不絕口的「Kajitsu」料理,不過透過這些音樂,好像多少也感受到餐廳內高雅的氛圍。
謝啦!龍一君!
#看看選曲選得好有多重要
📰紐約時報原文由此去:
https://www.nytimes.com/…/restaurant-music-playlists-ryuich…
同時也有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9的網紅長笛玩家鄭宇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Derek Charke - 《七拍拉格》(Raga Sept) 長笛四重奏 「拉格(#Raga)」源自於梵語,意為「色彩」。 它是印度古典音樂的旋律調式,是構成音樂的基礎。每首拉格都有獨特的感情和氣氛,賦予印度音樂源源不絕的靈感。 #DerekCharke Charke創作了一系列的拉格作品...
「現代音樂作曲家」的推薦目錄:
- 關於現代音樂作曲家 在 euyoung's soliloqu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現代音樂作曲家 在 黃中岳談吉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現代音樂作曲家 在 古典好好聽 Classicalmusic to go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現代音樂作曲家 在 長笛玩家鄭宇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現代音樂作曲家 在 NiceChord (好和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現代音樂作曲家 在 Asheng is a suon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現代音樂作曲家 在 ISCM-Taiwan | Taipei - Facebook 的評價
現代音樂作曲家 在 黃中岳談吉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壹. 談談木吉他伴奏 }}_12
我猜想你應該和我一樣都經歷過這樣的經驗:正當我們以為好不容易稍微搞懂了某些音樂或器樂的操作原理,K下了某一些自己覺得相當厲害的作品,並且似乎彈奏得還像一回事的時候…『碰』的一聲!就突然看到另外一種外星人,用我們完全無法理解的邏輯,操作著我們自以為認識、熟悉的樂器,然後就把我們對於音樂的認知,推向遙不可及、天際的那一端。
1986年前後,大概是民國七十五、七十六年間、距離我用『類似戲言』的方式宣告這一輩子要靠彈吉他過日子的大約三年之後---(不過話說這三、四年間,我好像也並沒有什麼可以拿來證明我有資格『靠彈吉他過日子』的厲害經歷,更多的是總是覺得為什麼別人的吉他都彈得比我優秀的這一類傷感而已)---,透過范同學的熱情分享與解說,我也算稍微對於搖滾樂略有涉獵、對民謠音樂形式的木吉他彈奏也略知一二的那個階段,『碰』的一聲!外星人的飛碟砸在我家的屋頂,然後,我就再也沒能離開過那個爆炸的時空。
我想解釋一下『外星人』的概念:我在20歲前後,應該是透過那些活在『煙霧裊繞』的樂器行吉他老師們(https://www.facebook.com/rayhuang.guitar/photos/a.122648215009398.1073741828.122644938343059/122647055009514/?type=3 )的介紹,看到了『Kiss』的Live錄影帶(Beta,甚至還不是VHS),當中一段吉他手Paul Stanley的個人Solo(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nerBailPS0 ),那是我第一次見識到電吉他『點弦』的技巧,然後當然就會因此而知道這個技巧被討論的當代第一人Van Helen,然後就知道Van Helen彈奏的『Spanish Fly』(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Dsa4uDM3zU ),然後就覺得這真是神人的技巧啊!然後呢?結果下一秒,就出現了Yngwie Johann Malmsteen,用你根本無法想像的彈奏速度,把古典音樂的分解和弦琶音練習與和聲小音階殺進了搖滾樂(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mFzT_BtVLk );而就在你還來不及喝一口水緩和那種目瞪口呆的情緒的那個當下,一部本來應該是在講述藍調傳奇、都市傳說的電影『Crossroads』,又把Steve Vai這位火星人給降落到地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MAkr_Z74E8 )!
我本來以為在電吉他的世界裡,怪物層出不窮…可能也就是一個物種進化的方式,但我根本不知道,木吉他世界的外星人,到底有多不可思議……
[一. 木吉他彈奏應該要知道的曲目~來看外星人篇(上)]
曲目之…外星人沒有編號~
Michael Hedges - Aerial Boundari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aIN13aDbCc&feature=youtu.be
我特別想轉貼這個Live演出的連結,是因為:
1. 我在還沒有親眼看到這個演奏手法之前,我已經買了Michael Hedges的專輯卡帶、聽了不知多少次,從來也沒有辦法想像出那些複雜的和聲、節奏與旋律線究竟是怎麼辦到的!而即便只是卡帶的聆聽音質,你還是可以感覺到『Windham Hill Records』這個品牌在錄製Michael Hedges的專輯作品時,有多麼講究錄音的品質與後製的細節要求;而在這樣的一個現場演出場域所呈現的音質水平,竟然可以還原到這種程度!從製作的角度來說,我覺得整個 Windham Hill Records應該都是外星人出沒的太空船。
2. 等你真的親眼看到Michael Hedges是怎麼彈奏出來的---請回到1986年那個年代,那時候可沒有現在的網路或Youtube可以在你還懞懂未明的心智狀態下,就早有眾多資訊讓你習以為常而見怪不怪---,而你甚至還不滿20歲、不知道世界到底長成什麼樣的狀態下,他說吉他是要這樣彈的……我覺得,你可能再也找不到彈奏木吉他的其他出路了。
關於Michael Hedges其人,我試著要在網路世界找到最能忠實介紹他的文章,但除了維基百科之外(https://en.wikipedia.org/wiki/Michael_Hedges ),我覺得寫得最中肯詳實而且專業的,竟然是一篇來自中國的銷售業配文:http://tc.wangchao.net.cn/bt/detail_81969.html ,我不得不感歎,中國在許多的文化面向上所做的研究工夫,真的是比臺灣來得更精實深刻;而這一篇業配文,可能比臺灣的很多樂評文章都更值得一讀。
這讓我回想起,我的摯友,此刻在波士頓大學任教的現代音樂作曲家張超然博士,很早之前就提出了與文章相同的觀點,認為Michael Hedges的角色,應該是要從『作曲家』的身份來認知,而木吉他,只是他『剛好選擇』的工具。這對於我而言,完全是一種從來都沒有想過的切入點;但如果換一個角度來想:我們很可能不會對一位偉大的現代鋼琴作曲家所擁有的傑出彈奏能力、技巧或風格感到太多的詫異,那麼,為何會特別對『木吉他作曲家』感知到有所不同呢?
我想,應該是與我們在接觸、學習木吉他的『既成印象』有極大的關聯。
如果我們在認知吉他的知識,是用『一塊一塊』的盒框式和絃的概念來累積,而忽略了和絃的定義來源是來自多個旋律線條進行時的一種『靜態取樣』,也因此就不太會去思考,其實影響『和絃品質』的,是來自於旋律線寫作的好與壞;如果忽略了旋律寫作的品質,大概也就很難去思考、感受整個樂章的好與壞,那麼,『把音樂處理好』,恐怕是天方夜譚了。
回頭說到Steve Vai在Crossroads的那一段精彩吉他對決,我估計有許多人會因為其中所使用的致勝樂段的出處,而認識了帕格尼尼(Niccolò Paganini)這位魔鬼小提琴演奏家;但,我們很可能也會忽略,帕格尼尼的身份,也是一位作曲家,更重要的是,他也彈奏吉他(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0%BC%E5%8F%AF%E7%BD%97%C2%B7%E5%B8%95%E6%A0%BC%E5%B0%BC%E5%B0%BC )。
對於Michael Hedges的音樂,我做為一個地球人,可能沒有足夠的智商來為你做出更好、更深入的解釋;而一般來說,對於他應用的特殊調弦所帶來的豐富泛音、拍擊琴身箱體所製造的打擊樂器效應與節奏感、透過『擊、扣、勾弦』所帶來的和絃響應以及因此而可以讓右手去處裡更多旋律線條彈奏的這些『外在直觀』手法,其實是相對容易學習…或說『抄襲』的,這也是在Michael Hedges之後,大量出現了採用相近技巧的『指彈派』演奏家,但很少有人的音樂成就或說音樂深度,是足以超越或比肩Michael Hedges的深層因素,因為,技法只是一種音樂的表現方式,而音樂的內在,那是抄襲不來的。
有意思的問題是,那麼Michael Hedges的『技法』,都是他個人獨創的外星武器嗎?
很幸運的是,前幾篇文章介紹過的李宗盛先生,是一位對於吉他音樂有巨大熱情的藝術家,在他先前曾經發表的一篇文章,我們可以看到對於上面這個問題的第一個線索:http://blog.sina.com.tw/lizongsheng/article.php?entryid=574730
其中李宗盛先生除了提到過Michael Hedges之外,另外一位他所欣賞的演奏家Preston Reed,如果你去搜尋他的資料(https://en.wikipedia.org/wiki/Preston_Reed ),一定會看到這句紀錄:『In the late 1980s, though, he began to experiment with his own highly individual and percussive style, a short time after Michael Hedges published his first records using some technically similar techniques, but Reed's approach created very distinctive and different sounding music. 』,以及下一段仔細解釋的彈奏手法;如果認真去比對這兩位音樂家的公開出版紀錄,Preston Reed的第一張錄音室專輯作品『Acoustic Guitar』(1979),還比Michael Hedges的『Breakfast in the Field』早了兩年(1981)。
這並不代表Michael Hedges『有可能』『抄襲』了Preston Reed的彈奏手法;但即便真有這種『技術交流』,也只是再次說明了『技巧』、『手法』之於音樂,不過是一種外在的『衣物』、『配飾』,最終,會感動你我的,還是在衣物表象以外的『人的靈魂』。
不過,我很可以確定的是,我真的抄襲過Michael Hedges整個彈奏技巧!而整個過程的來龍去脈,以及整件事對我的影響,更以及這個事件所處在的一個美麗的故事環節之中的種種,我就留在下一篇再來磕牙吧。
因為Michael Hedges對我太重要了,所以一些資訊出處,容我再補充一下:
當年我所看到的Michael Hedges現場演出,是來自Windham Hill Records在1986年出版的『Windham Hill In Concert』Beta Video,現在在Amazon也許還可以買得到數位化的版本~(https://www.amazon.com/Windham-Hill-Concert-Stanley-Dorfman/dp/B00005YUOM );裡面的每一組演出音樂家,都帶給我無限美好的音樂享受!(https://www.discogs.com/Various-Windham-Hill-In-Concert/release/5409742 )
我只能說:在八〇年代被外星人飛碟砸爛了大腦,真是一生都值得的事啊!
現代音樂作曲家 在 古典好好聽 Classicalmusic to go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MUZIK古典樂刊 】 凱盈 Kaiyin
這一次的雜誌裡介紹了一位才往生不久的美國現代音樂作曲家卡特(elliott carter),我就曾記得以前在紐約時有一位朋友在學他的鋼琴作品,為了能讓自己能夠找到更終於原味的詮釋,他在演出前還特地跑去找演奏給Carter聽並請他指導,那時候Carter 大概都要100歲了吧...就記得朋友回來之後告訴我,Carter在那時不僅是頭腦靈活清楚,還告訴他最近正在把波德萊爾(法國象徵主義文學的代表之一)的作品拿來研究... 人說活到老、學到老,都要一百歲了還有如此旺盛的求知慾,也難怪Carter在美國現代音樂上的地位是如此的不可動搖~ 不熟悉他的音樂嗎? 來聽聽他比較抒情的作品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OnJY3iXD5U
現代音樂作曲家 在 長笛玩家鄭宇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Derek Charke - 《七拍拉格》(Raga Sept) 長笛四重奏
「拉格(#Raga)」源自於梵語,意為「色彩」。
它是印度古典音樂的旋律調式,是構成音樂的基礎。每首拉格都有獨特的感情和氣氛,賦予印度音樂源源不絕的靈感。
#DerekCharke
Charke創作了一系列的拉格作品,並統一以印度數字命名標題。此系列樂曲並非以傳統拉格的方式呈現,而是作曲家借用其基礎,嘗試創作出一種冥想概念的的音樂形式。
#七拍拉格
這首《七拍拉格》為7/8拍節奏。長笛在控制氣音與樂音的比例上本來就有高度的自由。利用此特性結合鮮明的字詞發音,使得層次豐富且多元。
透過明確的在吹奏時發出"cha"這個字,能創造出較為粗糙混沌、卻更富個性的聲響效果。
#RagaSept
此首曲名本應使用印度語的saat(7)題名,但為了避免與另一首四重奏作品撞名,最後以法文的sept (7)來代替。
影片來源 Video credits:
【力晶2021藝文饗宴】第六屆TIFF國際長笛藝術節
the 6th Taiwan International Flute Festival
2021/05/08 於國家演奏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lease email for business enquiries only: flutegamer@myrflute.co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停課不停學
▬▬▬▬▬▬▬▬▬▬▬▬▬▬▬▬▬▬
精彩影片回顧
- The Pink Panther [Beatbox Flute Trio] 頑皮豹 長笛重奏
https://youtu.be/RuTIu3BJ4P0
- Shakira - Try Everything (Zootopia) - Beatbox Flute Cover | 長笛玩家 feat. 孩童絕技長笛團
https://youtu.be/_BiKIcAhab8
- Ariana Grande - POV - flute duet
https://youtu.be/-ojdcI3-v5A
- Eminem - Rap God - Flute cover
https://youtu.be/YxJJyHDDhm8
-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Flute cover
https://youtu.be/m6374PHM-_o
- 循環換氣怎麼做?長笛教學10分鐘解密 所有管樂都通用的「循環呼吸」秘訣免費大公開
https://youtu.be/9FGNXhdoryc
- 【長笛四重奏全部自己吹】一人樂團,Beatbox flute “Mission Incredible” one man band at home
https://youtu.be/AgeBH34FpK4
- Beatbox flute《Beat Beats》flute duo 長笛二重奏 | 長笛玩家工作室
https://youtu.be/-2Sb_yn79-c
- 最好玩的跨界長笛演奏、最完整的長笛教學|長笛玩家工作室
https://youtu.be/X2XaKjhv1sE
▬▬▬▬▬▬▬▬▬▬▬▬▬▬▬▬▬▬▬▬▬▬▬▬▬▬▬▬
CONNECT WITH ME ON SOCIAL MEDIA
#長笛玩家工作室 #FluteGamerStudio
▸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FluteGamer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myrflute
▸ Instagram: https://instagram.com/flutegamer
▸ Website: https://myrflute.com
▸ TikTok: https://tiktok.com/@flutegamer (NOT my main account)
▸ E-mail: flutegamer@myrflute.com
現代音樂作曲家 在 NiceChord (好和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卡普斯汀:《鋼琴五重奏,作品 89》,第四樂章:不太快的快板
Nikolai Kapustin: Piano Quintet, Op. 89, IV: Allegro non troppo
2021 年 1 月 6 日 @ 國家音樂廳,台北,台灣 🇹🇼
小提琴 I:林一忻 https://www.facebook.com/artrichquartet
小提琴 II:張庭碩
中提琴:曾怡嘉 - https://facebook.com/violistIChiaTseng/
大提琴:李建樺 -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urRCHN36oWXcMRfJjeiHCw
鋼琴:官大為 - https://wiwi.video
---
尼克萊.卡普斯汀(Nikolai Kapustin, 1937-2020),是一位烏克蘭鋼琴家、作曲家。卡普斯汀的作品的最大特色,就是融合了傳統古典鋼琴藝術與現代的流行、搖滾、即興爵士音樂,可以說是獨樹一格,而因為卡普斯汀本身就是一個相當出色的鋼琴家(而且有自己的 YouTube 頻道!),所以他絕大部分的作品都是為鋼琴所作、或至少編制中是包含鋼琴的。
出生在蘇聯共產黨統治時代下的卡普斯汀,要接觸到西方的爵士音樂和流行音樂其實是很困難的,因為那些東西被視為是資本主義下的產物,是被共產黨禁止的,所有關於爵士音樂的資訊,都是以非常低調的方式被傳播和分享。
一直到 1953 年,蘇聯前最高領導人史達林逝世,蘇聯政治上對爵士音樂的排斥,才稍稍的緩和了一些,也是在這一年,16歲的卡普斯汀在朋友家中第一次聽到了爵士音樂,並決定開始學習這個藝術。
不過雖然在政治上爵士音樂慢慢被接受,卡普斯汀就讀的音樂院裡面的教授可沒有這麼開放,於是卡普斯汀在學生時期一直都是過著「白天大方彈古典、晚上偷偷練爵士」的音樂生活。
雖然卡普斯汀很喜歡爵士音樂,但他並不想要成為爵士鋼琴家。比起靈光乍現的即興演奏,他還是更喜歡像傳統作曲家那樣子,慢慢花時間精雕細琢寫出每一首曲子。所以他幫自己找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出路,那就是利用古典音樂的曲式跟作曲方法,結合爵士音樂的和聲跟織度,寫作「有如爵士音樂即興風格,但是不需即興演奏的音樂」。
卡普斯汀音樂的獨特魅力,就是既能讓(通常不擅即興演奏的)古典音樂家待在他們的舒適圈,但又同時能夠享受爵士音樂特有的複雜和聲及節奏能量,因此說卡普斯汀是當今能讓古典音樂家們接觸爵士風格的最重要橋樑應該一點也不為過。
不過很遺憾地,在 2020 年 7 月,卡普斯汀在莫斯科因病過世了,享年 82 歲。卡普斯汀一生一共留下了 161 部作品,今晚演出的《鋼琴五重奏》,是他在 1998 年完成的作品第 89 號,希望你會喜歡這首將傳統鋼琴五重奏結合爵士搖滾(jazz rock)風格的作品!
現代音樂作曲家 在 Asheng is a suon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阿聖是嗩吶精#阿聖是嗩吶精#海賊王OP#《Wake up!》
--------------------------
Day seventeen - op17 Wake up!
奮勇前進 那永不改變的羈絆
必定會照亮夢想的前方!
若各位有注意到
這首一共用一把嗩吶轉了三次調喔!
以前待在國樂團的時候完全不會有作曲家這樣搞啊w
也是一種嘗試跟突破
非常考驗演奏者的技術跟音準的把控喔!
--------------------------
希望你喜歡這首翻奏
你可以通過以下頻道持續追蹤我的動向
如果喜歡我的音樂也可以點個訂閱支持阿聖喔!
P.S
🔔記得打開小鈴鐺🔔
🔔記得打開小鈴鐺🔔
🔔記得打開小鈴鐺🔔
--------------------------
◾︎抖音 |https://v.douyin.com/G4jqbf/
--------------------------
◾︎bilibili |https://space.bilibili.com/89539571/#!/
--------------------------
◾︎tiktok |https://vt.tiktok.com/272aM7/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mr.sona17/
--------------------------
現代音樂作曲家 在 ISCM-Taiwan | Taipei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我們這次特別為了讓作曲家與演奏家用心的作品能夠有更完美的影音紀錄,而做的錄影錄音計畫,現在上架了,近期會一一在這裡介紹給大家。 第一首我們為大家呈現現代音樂協會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