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問多數的價值投資者,他們的夢想都差不多,都是管好自己的錢 -> 管好家人的錢 -> 成立一個基金。但其實這是巴菲特的路線"
我是靠模仿起來的,而確實模仿是最快的學習方式,誰不靠模仿呢?牛頓說他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巴菲特一開始也是模仿葛拉漢,只是後來推翻了葛拉漢走出了自己的路
過去三天投資團隊進行密集的創造,創造屬於我們的投資方式。漸漸理解,我不是葛拉漢、我不是巴菲特,我是阿堯。巴菲特可以每天讀幾百頁年報、巴菲特可以無聊每天吃一樣的東西、巴菲特從小就有搜集的愛好。但阿堯沒辦法,我可能要很吃力才能讀個幾百頁,我也不想每天吃一樣的東西,我對收集物品也沒有很強烈的喜好,這是我這個人跟巴菲特的差異。而要解開這個節,要從自我探索開始,我是誰?怎麼長成現在的樣子?
第二是時間的差異。葛拉漢生在大蕭條、巴菲特生在美國文化輸出全球的時間、阿堯生在網路時代。每個人成長過程中碰觸到的東西不一樣,自然不能硬要長出一樣的東西
第三是空間的差異。巴菲特中了娘胎樂透,生在美國。阿堯也不錯,生在台灣等等。美國的金融環境跟台灣的金融環境,本質上不同,也不能硬要他們在不同的土壤結出一樣的果
當漸漸理解這些差異,然後去思考投資的天(根本邏輯、自然規則)地(環境)人(我)就會越來越清晰,感覺投資變成一個越來越單純的事情,當然他不簡單,因為要不斷研究本質、要順著環境的勢還有一直深入了解自己
要打破巴菲特給我的枷鎖不容易,但走出來後又是一片天空
「牛頓巨人是誰」的推薦目錄:
牛頓巨人是誰 在 倪雪的戀字情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學習不分年紀
#任何科目都一樣沒有內化就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以下為網路分享,
覺得很有道理👍👍👍👍👍👍
國小怎麼讀書
國小的功課範圍並不大,也並不難,要拿高分很容易。但你要先往未來去想一想,上了國中大範圍的功課和更難的課業,是否用你現在的讀書方法可以應付?
我見過太多同學國小成績是前幾名,但是到了國中高中成績卻一落千丈,這完全是讀書方法的問題。
國小的讀書方法,並不一定適用在國中的課業;同樣的,國中的讀書方式,也不一定就適用在高中,甚至上大學之後的各種專業科目。所以,你先要想想,怎麼樣才能培養一個好的讀書方法和習慣,而不是到了未來大考前,才來想怎麼改變讀書方法,到時候都已經太晚了,因為你的習慣已經養成,要改變可能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神。
正確的讀書方法 一定要著重於自己的思考力的應用,
讀書有深入的思考過,才有進一步的理解,
這樣讀過印象才會深刻,才不容易讀過就忘。
不管任何一科都一樣,要儘量用理解的方式去讀,絕對不能死背死記。
文科的部份,要用思考的方式去準備,
這樣子讀過之後才有自己更進一步的想法,
將讀過的東西變成自己的思考架構,才不容易忘記。
數理的科目也一樣,要用思考的方式去理解吸收,
不能光靠背公式、做題目記題型,因為題目是變化的,
如果只背公式記題型,那遇到變化的考題一定無法應付。
而且正確的讀書方法 一定要學習自己會整理自己的系統筆記。
做筆記不是指抄重點的筆記。
一個好的筆記必須是自己思考後寫下自己想法的筆記,
筆記不僅僅可以幫助自己讀書過程中有真正思考,
更可以讓自己將讀過的東西進一步濃縮,
而且將讀過的東西轉換成自己的思考架構記錄下來,
如此一來,未來再重新複習就可以節省下一大半的讀書時間,做到讀書事半功倍。
一旦有了正確的讀書方法 ,
上課可以有效吸收老師教的內容,自己在家複習時也有方法準備,
不僅可以縮短大量的讀書時間,快速提升讀書效率,減輕你的讀書壓力;
更可讓你有更充份的時間去準備更多功課,或做你想做的事。
什麼是組織力訓練?
在工作分配指導的流程裡,道盡了做事情的觀念,技巧,方法,就是用對方法把事情做對的「組織力」。這條路真得很艱辛,因為這是要讓孩子學習大人思維的一條漫長的路: 「組織力訓練」。
如何訓練組織力?
學校老師走進教室,然後拿出一張圖片,老師要大家仔細觀察這張圖片。 老師問: 這張圖片有什麼? 這時候,孩子們開始你一言我一語, 突然間,有位小女孩說: 我看到了鴨子 還有位小朋友說: 有很多人 最後不管誰說了什麼,學校老師都給大家拍拍手、鼓鼓掌。 因為,「願意說出來」是組織力訓練的第一步。 我發現組織力弱的孩子因為無法整理混亂的思緒,常常陷入低潮、無法專注、焦慮、恐慌..... 因此,通常會選擇不說。 或者,會有想說卻不知道在說什麼的窘境。拼命的說,想到什麼就說什麼。
教練透過一個邏輯觀察的遊戲,讓孩子們掌握住觀察的秘訣,從組織力訓練中的 「觀察方法」,孩子運用了「十字觀察法」,當面對一個問題時,從原本不知道該說什麼,到後來能夠清楚表達圖中的結構資訊。 她還沒運用組織力方法時,發現了自己沒有辦法歸納,也呈現出不知道怎麼分類的情況。 透過教練的引導,孩子學習從中心點開始思考,而孩子的觀察,就像螺旋一樣地放射開來,孩子們想法跳脫原有的框架,漸漸地又有了嶄新的發現。 孩子掌握到了組織力的觀察技巧,也學習到組織力的方法。
孩子真得需要組織力嗎?
一些成功人事透露了不為人知的成功學習秘訣,成功人事說:「我之所以能夠成功,來自於我從小就習慣拆解問題」。他常常運用這些需要組織力的思考技巧,如:「為什麼那麼做的話會行不通」、「何不試試看那樣做」、「如果這樣做..」、「或許可以...」、「問題在哪裡?」
諸多知名的科學家,都曾被問到一個問題,
那就是:「您覺得成功的定義是什麼?」
巴夫洛夫的詮釋:「觀察、觀察、再觀察」
愛因斯坦的回答:「正確方法加上不斷努力,以及少說廢話」
牛頓說:「我之所以會成功,是因為我佔在巨人的肩膀上」
以及科學家們的想法裡,似乎可以歸納出一絲絲關於成功的脈絡:「無論多聰明,後天努力還是很重要」。但究竟要努力什麼呢?
關鍵就在:「簡化與拆解」。
孩子在學習上不僅需要利用組織力,生活上更需要仰賴組織力。從小讓孩子思考如何簡化:「思考不做什麼,往往比做什麼更重要」。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各項能力,隨著年齡會逐步展開。然而,有一項能力,卻不容易被提早關注,就是「大腦前額葉」,從娘胎裡約莫10個月就開始靜悄悄地發展,需要近20年才會逐步成熟的關鍵性能力: 執行能(executive function)。 科學家證實這是最早開始卻最慢成熟的大腦區域,也是大腦30歲後還可繼續鍛鍊的一項能力。換個角色想想,是否孩子從小就需要這項能力呢?能夠找到學習重點,簡化考試問題,掌握有限時間,完成必須要做的事情,也能持續自己想要的未來。
台灣孩子的求學環境,普遍欠缺前額葉訓練,因為大部分的考試都偏向標準答案的訓練。這關乎到孩子抽象思考的關鍵訓練,卻容易在考試制度下被忽略。孩子往往到高中或大學,沒有辦法對抽象問題進行自我論述,這才發現自己的組織力很弱。 基於此,讓孩子擁有良好組織力,絕對可以幫助孩子提升具有競爭性的學習發展。
牛頓巨人是誰 在 葉明修&葉家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被經驗綁住了嗎?
一、有誰拿繩子綁著你嗎?
中國古代隋朝年間,有一位14歲的小沙彌,名叫道信,千里迢迢的來到禪宗三祖─僧燦的面前懇求:「大師,求求您大發慈悲,教我解脫的法門吧!」。
「有誰拿繩子綁著你嗎?」大師回問。
小沙彌頓了一下,回答:「沒有人拿繩子綁著我啊,大師。」
「既然沒有人綁著你,那你還求什麼解脫的法門呢?!」大師喝道。
經過僧燦當頭棒喝的點化,道信當場頓悟,後來還接下僧燦衣缽,成為禪宗第四祖。
一條繩子如何輕易拴住一頭象?
歡樂馬戲團中最受歡迎的大明星,是他們的大象,巡迴到每個地方總是吸引無數的孩童注意,其中一位少年為了想更接近地看看大象,特意跑到馬戲團的後台,最後,他很驚訝地發現那幾隻大象只是被普通的繩子綁在一根木頭上而已。
少年好奇地問馴獸師:「先生,為什麼你們只用一條繩子就能制服這麼巨大的象,難道不怕牠們用力一拉便能逃走嗎?」
馴獸師笑一笑回答:「你不了解吧!這些象是我們從小養大的,當牠還小時,我們用大鐵鍊把牠鎖著,每次牠想逃走,只要一拉便痛得動彈不得,久而久之,只要牠想到用力拉就有痛的經驗後,最後便放棄逃跑。現在,我們雖然只用一條繩子綁著牠,但牠也不再相信自己是可以逃走的。」
🔍小故事,大啟示🔎
在我們的人生中,也常常會有畫地自限的情況發生,此時只要鼓起勇氣,勇於嘗試突破,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收穫。從以上兩則小故事中,您是否有所感觸與啟發呢?在此提出幾點與大家分享:
1. 【最大的敵人乃是自己】
從「思考1:有誰拿繩子綁著你嗎?」的小故事我們可以發現,能限制我們發展的,既不是職位,也不是我們的長官,而是我們自己。所以撇開這些藉口,大膽跳出自己的層級、立場與工作範圍,積極去做,理想永遠不嫌大。
2. 【別被固有經驗束縛】
從「思考2:一條繩子如何輕易拴住一頭象?」故事中的背後,反應了很容易被我們忽略的事實:過分相信過往觀念、經驗、理所當然的想法,或者還沒開始做就抱著「不可能」的心態,往往會導致自我設限的盲點,阻礙自己的發展。記得:活用之前所學「水平思考」的要點,找出各種可能性。
3. 【終生學習】
牛頓曾說:「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藉由持續學習,站在前人所累積的智慧結晶之上,將可以使我們比別人看得更高更遠。
所以隨時保持學習狀態,抱著「活到老、學到老」的熱情,以免因停止學習而使自己停滯不前。
📣【葉老師專屬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foUz7hDujJvczuk0_ex3Rw
📣【葉明修&葉家齊 分享園地】
http://line.me/ti/p/%40nss3624s
📣【幫您免費做睡眠檢測-iSleep】
http://www.isleeptaiwan.com.tw/
📣【每天準時收到葉老師優質文章】
https://line.me/R/ti/g/byzTHqDQAA
牛頓巨人是誰 在 牛頓復仇記!「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竟是藝術罵人?| 雅桑了嗎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科學# 牛頓 #站在 巨人 的肩膀上「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 巨人 的肩上」?真相,是客觀存在的嘛?還是說當權者信什麼,真相就是什麼呢? ... <看更多>
牛頓巨人是誰 在 牛頓曾說:「如果我能看得比別人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牛頓 曾說:「如果我能看得比別人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姑且先不論那是他的自謙之言,還是諷刺另一位科學家虎克之語,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 <看更多>
牛頓巨人是誰 在 [閒聊] "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典故- 看板NKNU_BT100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在臉書專頁「PanSci 科學新聞網」看到的 關於牛頓和虎克的八卦
有臉書帳號可點此→https://ppt.cc/9UE6
------------------------------------------------------------------------------
【科學軼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如果我能看得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牛頓這句話常被引述為謙虛並感謝前人之意。似乎如此,不過,牛頓的傲慢與暴躁是有名
的,怎會說出如此謙虛的話呢?且讓我們搭時光機回去瞧個究竟。
1671年,牛頓受皇家學會之邀,展示他自己設計打造的反射式望遠鏡。大牛頓七歲的虎克
(就是發明顯微鏡,觀察到細胞那位) 時任皇家學會的實驗評議委員;虎克這人有個缺點
,聽聞別人有啥新發明或發現,就愛說自己早就捷足先登,只是沒發表而已。因此這次也
立刻宣稱他早在幾年前就做出類似的望遠鏡了。牛頓大為惱怒,兩人從此結下樑子。
不久後,幾位有名望的科學家好不容易說服牛頓將論文《光與顏色的理論》提交學會發表
,身為實驗評議委員的虎克得提出評析。篤信波動說的虎克當然毫不客氣地大肆批判牛頓
的粒子說。牛頓見自己得意的創見被如此抨擊,真是孰可忍孰不可忍,遂與虎克書信往返
,雙方大打筆仗。同時間牛頓繼續發表論文,完善自己的學說,其中1675年的
"Discourse of Observations”這篇激怒了虎克,認為是從他的”Micrographia”獲取靈
感,於是他提筆寫信給牛頓表達不滿,但又要保持紳士應有的風度與禮貌,於是他寫道:
「我絕對欣賞您精彩的論文,並極其高興看到您拓展了我因沒時間只開了個頭的工作。我
可以肯定您已經超出了我所做的工作,而我相信可能在任何領域裏都找不到能和您相提並
論的人物了。您已經事實上完成並修正了我粗陋的工作,而這些本該是我來完成的‧‧‧
‧」
意思就是:如果不是老子沒時間,哪輪得到牛頓你呢?再說你也該吃菓子、拜樹頭吧!
牛頓當然立刻回敬,那句千古名言就出現在此:
「‧‧‧‧(關於光學)笛卡兒邁出了不錯的一步。你也在許多方面做出貢獻,特別是將薄
板顏色納入哲學思考。如果我能看得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因為牛頓相當鄙視虎克的理論只是猜測,缺乏實驗驗證,而虎克又是個有點駝背的矮子,
因此其實牛頓是說:你除了玄想還會什麼?就算我有受到前人啟發,也絕對不包括你這矮
子!
好了,現在你知道牛頓說那句話的真正含意了。相信也不得不佩服他們兩人罵人不帶髒字
的本事吧!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64.190.9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KNU_BT100/M.1400160122.A.3D2.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