澱粉還有這些選擇!
快tag你正在減醣、不知道吃什麼澱粉的朋友
今天跟大家評比各種不同常見的澱粉
讓大家在減脂、減醣的過程中可以有更多的選擇
不再只是白飯跟地瓜 兩個輪流交替吃
1.米飯/每100公克(熟重):
(熱量:182/碳水:41/纖維:1.6)
台灣人主要主食就是米飯
這應該是大家最常吃的澱粉了
除了白飯 還有炒飯、粥都是常見的米飯料理
如果想要減醣 但是有想吃米飯 花椰菜米就是不錯的選擇
https://youtu.be/lVBrsBP-JsM
📣4道快速減醣日式料理
大家可以看這則影片 有一道牛肉炒飯就超棒!
2.地瓜/每100公克(生重):
(熱量:115/碳水:27.8/纖維:2.5)
地瓜的纖維是比較高的,所以在吃完地瓜之後很怕會放臭屁哈哈
要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 選地瓜就對了!
是不是很多人會吃一根地瓜當早餐啊~
留言讓我知道你也是嗎?
我自己喜歡挑選用烤的 顏色比較黃的那種
吃起來甜甜der~~~
3.馬鈴薯/每100公克(生重):
(熱量:74/碳水:15.8/纖維:1.3)
前幾天看到現在有些超商也開始賣烤馬鈴薯了!
有人吃過超商的烤馬鈴薯嗎?
跟我分享一下口感如何~值得嘗試嗎!
其實馬鈴薯本人不罪惡 碳水也是當中較少的!
但是都是他的製品很罪惡 像是薯條、洋芋片、濃湯等等
(不過很好吃啊~~~)
4.芋頭/每100公克(生重):
(熱量:123/碳水:26.4/纖維:2.3)
哇~這個應該是很多人的愛
尤其是芋泥!真的很優
不過要注意通常芋泥都會另外加糖 這樣就要少吃啦~
ps.再睡五分鐘的芋泥波波真的很好喝!
5.山藥/每100公克:
(熱量:84/碳水:18.1/纖維:1.3)
黏黏的口感 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
就跟哈密瓜有種哈味一樣~(有人懂這個嗎XD)
我自己很喜歡吃山藥!
日式料理好像有一道是 山藥細麵
之前看朋友吃感覺好像不錯~下次想試試看!
但是大家要記得啊~~山藥要煮熟喔!
吃太多沒熟的山藥會拉肚子~
#營養懶人包 #營養師rickystime #健康 #養生
#營養師這樣說 #減脂 #減重 #澱粉 #減醣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牛肉 生重 熟重 在 營養師Stell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食物vs份量] 解碼「豆魚蛋肉類」食物_ 2.應用篇
在上一篇的” 「豆魚蛋肉類」食物_基礎篇”中,我們認識了肉類的份量觀念,知道肉類是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肉類份量是以每份7公克蛋白質來定量,而因為脂肪高低不同,又細分為「低脂」、「中脂」和「高脂」三種。
不過對大部分人來說,這些”理論”知識卻很難應用在實際生活上。難道要這麼麻煩嗎?吃塊肉前還要先知道它是什麼部位、判斷它是屬於「低脂」、「中脂」和「高脂」? 難道吃東西前都要先秤重知道份量後再來吃嗎?…..當然不用這麼麻煩,今天我們要教大家如何利用簡化的食物換算工具,輕鬆估算自己平日所吃的肉類食物的營養與熱量。
▍實用工具//簡化的「豆魚蛋肉類」食物代換表!
由於「豆魚蛋肉類」(下面將以”肉類”來簡稱)分得太細而顯得複雜,所以為了使用上的方便,在營養諮詢時會以「中脂」肉類來作為代表,也就是不管吃什麼肉類,一律都當成中脂肉類,一份肉類就是7公克蛋白質、5公克脂肪,熱量為75大卡。
用中脂肉類來做代表是有意義的,因為我們常吃的食物,包括豬肉、雞翅、雞排、蛋、豆腐、豆乾等都屬於中脂肉類。另外,「中脂」剛好介於「低脂」和「高脂」間,我們的飲食中偶而還是可能吃到一些「低脂」和「高脂」肉類的,兩者的熱量和脂肪平均一下的話,大概也就是在中脂肉類的水平。事實上,使用食物代換表這個工具的主要目的,就是用來讓人們對自己所吃的食物有個大致上的概念,以確保三大營養素攝取能滿足身體需求,就這個角度來看,肉類主要提供的營養素是”蛋白質”,每份中脂肉類的蛋白質和高脂/低脂肉類是一樣的,所以這樣的簡化並不會對營養素攝取量的評估造成影響。
因此在簡化後,肉類份量的計算就變得非常簡單了:不管什麼肉類,全部都用中脂肉類來算,生重35公克,熟重30公克(大概是兩指大小)。肉類以外的食物,例如雞蛋,就是一顆一份肉類,嫩豆腐則是半盒一份肉類。你可以參考圖一的肉類簡易食物代換表,了解一些常見的肉類食物的份量該如何計算。
▍生活運用//如何運用份量來計算食物熱量與營養
一. 單純的肉類食物~
當你吃單純地肉類食物,例如茶葉蛋、皮蛋豆腐、煎豬排、烤魚等單純的「豆魚蛋肉類」食物時,你可以嚴謹一點,用基礎篇所介紹的不同肉類每份的重量,來換算其份量,舉例,要吃雞蛋時,查詢食物代換表,知道蛋55公克算一份肉類,然後認真秤重,再將秤起來的重量除以55,算出這顆蛋為幾分肉類。
妳也可以用簡易的食物代換表概念,例如,不管什麼肉都是生重35公克,熟重30公克來計算;或者用手指、湯匙等來比較大小,進行份量的估算。
[簡易食物代換的計算範例] 小華在麵攤點了一份小菜~皮蛋豆腐,裡面有一顆皮蛋、半盒嫩豆腐。請問這份皮蛋豆腐的熱量和蛋白質有多少?
答案:皮蛋一顆=1肉、嫩豆腐半盒=1肉,所以這個小菜為2分肉類,也就是14公克蛋白質、10公克脂肪,熱量為150大卡。當然,真正在吃時,還會加上醬料,如醬油膏的熱量,所以實際熱量會比150大卡略高一點。
ps.如果你是嘉義人,皮蛋豆腐的熱量可能就會更高了,因為皮蛋豆腐的淋醬中可能還加了美乃滋*_*
二. 包括肉類和主食等多種食材的複合性食物~
如果你吃的是複合式食物,例如牛肉麵、皮蛋瘦肉粥等食物時,該怎麼算呢?首先要先區分此食物有那些食材屬於主食類,那些屬於肉類,然後主食類用主食的份量來算,肉類則用肉類份量來算。
舉例,牛肉麵裡面有牛肉、麵條、蔬菜和湯,先撇開蔬菜和湯不看,其中牛肉屬於肉類,所以用肉類的份量來算,麵條屬於主食,故以主食份量來算。舉例,如果牛肉加起來大概有六指大小,麵條的量大概有兩個瓷器碗的量,那麼就可知道有3份肉類、4份主食。因此很容易就可算出這碗牛肉麵光吃掉麵和肉就有(3x75)+(4x70)=435大卡,當然如果你還有喝湯的話,就還要加上湯的熱量(一碗牛肉湯約有兩、三百大卡或更高的熱量)。[參考圖二牛肉麵的熱量計算範例]
記得,這只是範例,因為不同店家老闆放的牛肉量、麵條量不同,再加上一碗的大小(湯量)以及湯的油膩程度也不同,故不同店所販售的牛肉麵熱量差異可能會很大。不過有了份量概念,至少我們可以算準肉類和麵的熱量而不會讓熱量差異得太離譜。
其實,每道菜餚除了食材本身的熱量外,還潛藏著很多來自料理過程的熱量,譬如烹調使用的油脂,調味用的醬料、糖與淋的醬汁等。所以如果你是想減肥的人,最好選擇烤、魯、燉、煮等少油的料理方式,另外儘量少加油蔥肉燥與醬料,並避免喝湯,這樣就能避免吃肉太多隱藏熱量,並可讓自己減肥所吃的熱量最大程度都用在”營養健康的食物”,讓自己吃得營養、不發胖喔。
▍一天該吃多少蛋白質?多少份「豆魚蛋肉類」?
如果你一天需要攝取60公克蛋白質的話,是否將60除以7,算出來的8.57就是我一天可以吃的肉類份量呢?
答案是否。因為除了「豆魚蛋肉類」類外,「乳品類」和「全穀雜糧類」中都含有蛋白質。假設你每天可攝取的熱量為1500大卡,在之前介紹主食類份量文章中我們有提到,1500大卡飲食的主食份量為10份(天)。一份主食有2公克蛋白質,故扣掉20公克的蛋白質後,你真正能分配到肉類的蛋白質其實是40公克。如果再扣掉奶類的量(依照飲食指南建議,每天應該攝取1.5杯乳品,約12公克蛋白質),真正可分配到肉類的蛋白質量是28公克,也就是4份肉類而已。
根據國建署每日飲食指南手冊中,每日不同熱量需求者的肉類份量的攝取建議量如下:(註/乳品的建議量一般為1.5杯,2700大卡則為2杯)
*1200大卡,每天建議攝取3份肉類
*1500大卡,每天建議攝取4份肉類
*1800~2000大卡,每天建議攝取5~6份肉類
*2200大卡,每天建議攝取6份肉類
*2500~2700大卡,每天建議攝取7~8份肉類
一般女性和銀髮族每日可攝取熱量約在1600大卡左右,換句話說,大部分成年人一天可攝取的肉類量在4~5份間(不包括奶類,如果不喝奶換為肉類,1.5杯乳品大概可換成3份肉類)。
4~5份肉類分配到三餐的話,大概每餐只能吃1.5份(即三指大小),即便把奶類換成肉類一天也只能吃7~8份肉類(一餐2.5份,五指大小)….因此你可以發現,現代飲食普遍有肉類攝取過量的問題,更別說如果去吃牛排、烤肉、火鍋、吃到飽等場合時,肉類的攝取量更是容易超標好幾倍。肉類攝取過多是導致現代人高血脂、高膽固醇、肥胖、發炎性疾病罹患率上升的主因之一。所以,如果你有這些健康問題,別忘了管理好飲食肉類食物的攝取喔。
牛肉 生重 熟重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牛肉 生重 熟重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牛肉 生重 熟重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牛肉 生重 熟重 在 營養師Ricky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米飯/每100公克(熟重): (熱量:182/碳水:41/纖維:1.6) 台灣人主要主食 ... 4道快速減醣日式料理大家可以看這則影片有一道牛肉炒飯就超棒! ... <看更多>
牛肉 生重 熟重 在 [問題] 肉類的生重跟熟重差很多嗎? - 看板MuscleBeach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https://food.ttshb.gov.tw/ContentView.aspx?id=37
在這個網頁裡 肉類部份 有分生重和熟重
但是大多只寫生重的資料
想請問肉類(雞豬牛)的生重和熟重 會差很多嗎?
不知道有板友去稱過研究過的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6.127.21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