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下午茶點心- #英式司康|#宅居生活Day38
大學在實驗室秤料、調配方、試比例,我已經很習慣因為溫度、溼度、或是任何小細節跑掉,而失敗的經驗。(#然後寫報告修正再重做 🤣
料理與烘培,對我來說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事物都是環環相扣的,從做實驗的經驗中,我學到的就是「#要找到失敗率最低」的方法,找到可控制因素,降低風險,就離成功不遠了(大笑)#完全是理工腦袋的邏輯
·
然而,讓我最意外的!就是不愛吃甜食的老公,特別捧場我的司康。
上次做了一盤~晚茶時,我們全家各吃了一個,他就大力稱讚好吃(很少看到他率直地表達~)
還以為他只是想稱讚我的辛苦~結果,連兩天他都在找司康~哈哈
·
以下是跟司康過招幾次後,覺得一定要與大家分享的重點。
🔸一開始將冰奶油切碎,可以像我一樣用兩根叉子切~不容易融化,也好上手(不要另外買很少用到的工具啦~家裡找得到的利用一下。)
🔸直接用優格取代某些配方的(牛奶+檸檬),裡面吃起來比較軟,有層次感,回烤也比較不會‘’丁扣扣‘’
🔸麵糰輕輕拌勻,不要過度攪拌,可以用做黏土那種翻的手法,可以減少攪拌過度出筋。
🔸直播我是用無鋁泡打粉,酵母版本可以參考阿芳奶奶的「三杯麵粉」一書。
🔸麵糰打好,整理成方形,冷藏20-30分鐘,讓麵糰變硬,再拿出來沾手粉切塊整形,烤起來最不會塌,形狀會很挺,裂痕也會明顯😚 (賣相好,層次豐富。)#建議入門朋友烤之前要冰麵糰
🔸我都用刀子直接將麵糰切塊成方,整形好後,放烤盤送入烤箱。(又是廚房工具垂手可得的物盡其用😆
氣炸烤箱烤起來很輕鬆,不需要顧火侯有定時。
烤箱烤起來口感比較豐富,但就要看你跟家裡的烤箱熟不熟了,哈哈!
#成品與材料放在內文裡囉
然後寫報告修正再重做 在 #然後寫報告修正再重做in Video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然後寫報告修正再重做 | 0 people are posting about this | Watch popular videos about #然後寫報告修正再重做in Video. ... <看更多>
然後寫報告修正再重做 在 世界新闻自由日:政府打压案例遍布全球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在5月3日世界新闻自由日即将来临之际,活动人士警告说,在新冠疫情带来的紧急情况下,世界各地都有政府打压记者的工作,甚至成熟的民主国家也如此。 ... <看更多>
然後寫報告修正再重做 在 [轉載]如何寫論文:論文的起點- 看板Biolog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https://mmdays.com/2008/12/29/start_of_thesis/
[原文轉貼]如何寫論文:論文的起點
又到了寫論文的季節。下面這篇文章不是我寫的,而是我求學時代看到的文章,算起來也
是好幾年前了。這篇文章的作者,是時任台大資管系主任莊裕澤教授,在看過研究所同學
的論文proposal之後,有感而發對實驗室同學寫下的信。當年這封信只在實驗室同學、學
弟妹、好友間輾轉流傳,而現在這篇文章的刊出,已經過老師的同意,用意是希望與更多
朋友分享。〈文章最後改了一點字句,主要是實驗室的相關細節資訊,刪去與本文主旨無
礙〉
◎ ◎ ◎ ◎ ◎
Dear all:
今年的proposal我用較高的標準來衡量,因此大部份的人都得再花一點時間修正。我的用
意是與其等到四、五月你們寫論文時再要求你們改進,不如利用這個寒假好好督促你們把
論文的前三章寫得完整。我大致翻了所內今年提出的proposals,我們實驗室的成員大部
份只在平均附近(或者低些)。我想如果再不嚴格督促你們,我們以後恐怕無法再以LAB成
員自豪。
我大概跟你們提過如何寫proposal,但可能不是很有系統。為了讓你們能把proposal及論
文寫好。我花了一點時間整理自己的心得,供你們參考。
論文大致上有五、六章。第一章是Introduction,這一章通常只佔論文整體篇幅的十分之
一,卻是最關鍵的一章;它就像一個物品的包裝一樣,即使結果再好,但包裝差,也會讓
整篇論文頓時失色。在國際會議論文的審稿過程中,很多委員往往僅從Introduction中評
斷論文是否值得接受。 Introduction要如何寫好是需要一些天份與努力的,基本上它就
像在寫作文一樣,要有強而有力的開頭,在前一、二段就能帶領讀者進入你要研究的領域
。接下來的幾個段落,你必須替讀者建立足夠的background,讓他們瞭解你論文的研究背
景。Background建立好之後,你必須點出整個研究的動機,這是最關鍵的地方,動機不足
,無法顯示你研究的重要性,變成無病呻吟,甚至連呻吟的聲音都聽不到,不曉得你到底
要做什麼。動機點出來之後,通常就會說明你的研究成果及主要貢獻,也就是論文的價值
之所在。在Proposal階段,這部分會以預期的方式來呈現。最後,你會花一段文字來說明
整個論文的架構,並做為第一章的總結。
除了動機要強之外,第一章一般比較容易犯的毛病是研究背景給的不充分,以及與研究動
機沒有連貫性,研究背景漫無邊際的討論,然後「天外飛來」你的研究動機。切記一點,
寫研究論文邏輯一定要清晰,整個章節的構思邏輯是什麼、為何這個句子要承接上個段句
子、這個段落要承接上個段落等等,一定要清楚的思考過。許多論文的敗筆在於論文東一
段、西一段,段落之間沒有邏輯關聯,讓論文整體雜亂無章。如何避免這樣的問題,如果
你沒有天份的話,只好靠後天的努力:對於論文返覆的讀取,不厭其煩的思考句子、段落
之間是否有邏輯上的問題。我個人的經驗是,我自己寫過的文章,每讀一次都有新的體會
與修正。一篇論文寫完之後,我都會再從頭到尾讀一次,修改到我最近一次讀過後沒有新
的修正為止。這樣通常會經歷四、五回合以上。我最不喜歡見到的是學生論文寫完之後,
從頭到尾連一次都沒看過就送給我,裡面錯誤百出,甚至連基本的連結 (cross
reference)都錯,好像要我幫他校稿一樣。你們有些人也有這樣的毛病,這樣的毛病不改
是做不好學問的。以後我看到這樣的論文馬上就退。我以前唸書的時候跟指導教授
meeting討論論文時總是戰戰兢兢,在給他看我的論文時我自己會來回看好多次,深怕犯
一些明顯的文法或邏輯錯誤,或他曾經指正過我的錯誤,我也藉此訓練出比較獨立的研究
能力。這裡我感覺大多數的學生都比較缺乏獨立的研究能力,有些則完全依賴指導教授替
他修改論文,甚至覺得理所當然,這是相當不正確的研究態度。
第二章是文獻探討。在寫這章前一定要仔細思考你要探討哪些相關文獻,這些相關文獻如
何分門別類,然後在第二張開頭以約一頁的篇幅描述你要 survey的內容、範圍與架構。
當然,你得提供充分的理由說明為何你要做這樣的組織分類。文獻探討要做的好是一門學
問,它並不是把一些相關的文獻看過,然後對每個文獻作摘要即可。把相關文獻做一個有
系統的分類,本身就是一種貢獻。一般而言,每個研究領域都可以拉的很廣,你在有限的
空間內不可能全部涉獵,因此,你得設定一適當的焦距,決定文獻探討的領域範圍。
在你設定的範圍內一定有許多文獻要探討,你得將這些文獻分門別類,每一類別選定一個
最具代表性的文獻做這個類別的開端。接下來你得摘要這篇文獻的主要內容與貢獻,並且
用比較簡單淺顯的方式讓讀者瞭解關鍵的技術。一般而言,這篇代表性的文獻後續多少有
些follow-up繼續改進前人的結果。這時你大致不需要針對每個follow-up做仔細討論,只
要用一、二句話摘要出每個follow-up改進之處即可。把比較重要的follow-up說明之後,
你應該以一段話做為這個類別的結論。這一段話必須評論目前在這類別的研究成果大致為
何,還有那些不足的地方,以及與你的研究有何關聯(如你會採用那些既有的技術,你的
研究方法或成果與它們有何差異,你的研究對這個領域的貢獻為何)。
很多人的文獻探討只摘要了別人的成果,卻少了最後這一段,無法讓人瞭解你的survey與
你的研究議題有何關聯,也不曉得你對前人的成果看法為何。另外一個比較常見的問題就
是survey不深入犀利,講得都是很表面得東西,讓人家覺得看你的survey對這領域一點幫
助都沒有。
對每個類別survey完之後你必須對這整個章節做一個結論。在這個總結裡,你必須彙整出
這個領域裡目前的研究進展,還有那些不足的地方,並且從此支持你在第一章提到的研究
動機,以承接下一章節。
第三章基本上是要描述你的研究議題與方法。你必須清楚的描述及定義你的問題。有些時
候,問題與定義會牽涉到你的系統或演算法所植基於的model,因此你也必須定義你用的
系統model為何,有那些假設的前題。接下來就是說明你的研究方法,所須的定義與所用
的核心技術。接下來就是提出你對問題的解決方案,並分析討論它的優劣。在proposal的
階段基本上不必具體的提出解決方法,只要討論你大致將採行的措施即可。但即使如此,
在proposal的階段這一章也不能馬虎的做表面的探討。一定要具一定的深度,才可以讓
committee 的成員相信你對於你的研究議題有足夠的瞭解。這一章寫深入,你未來修改甚
至更換研究題目的機率就低。
第四章通常是對於你在第三章提出的問題解決方案做一實證,如系統模擬,比較你的方法
效能為何、與既有的方法有何差異。
第五章就是對論文做一結論,在這裡你必須重覆你整個研究的動機,再敘述你的成果,然
後說明你的研究價值與貢獻。每項研究總有不盡完美之處,你的大概也不例外。因此,接
下來你就要討論你的研究成果或系統還有那些可以改進之處,據此引出未來研究方向。
第四、五章在proposal階段是不必要有的。另外,根據研究議題的差異與研究成果的大小
,有些論文(特別是博士論文)在討論其研究成果時會分成兩個以上的章節來說明,因此論
文總體而言會有五章以上。
論文最後必須附上參考文獻。這是大多數人最容易忽略的地方。因此,研究態度嚴不嚴謹
也很容易從這個地方看出。我已經告訴過你們參考文獻要如何編排,應該會有那些欄位。
你們要確實且詳盡的去建立每筆參考文獻。另外,參考文獻的數目應該要適中。碩士論文
我認為應該在30筆到40筆之間。博士論文可能多達四、五十筆以上。但也不要過度誇大,
把許多不相干的都放進來。當然,這些數目都不是絕對的,它會隨研究領域和議題有所差
異。
我再花點時間跟大家談談怎樣做好survey的工作。(我用了約一天的時間整理這些東西,
我的中打不好,昨晚打字打到清晨4點,只打了2/3,所以請你好好的看完!)
Survey是做好論文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Survey的目的大家都知道,就是要對研究
的議題有個深入且廣泛的瞭解,這樣才知道目前在這領域裡研究的進展已經到什麼地步,
state of the art是什麼,有那些的子題及技術已經被探討,從而也可以知道那些還可以
開發,那些技術可以被你的研究議題拿來應用。Survey 做的不好,最致命的打擊就是在
你對你的研究議題一頭埋入,花了許多心血,好不容易熬出一些成果之後,突然才發現別
人早已經發表同樣或類似的成果。
怎樣才能把survey做的深入且廣泛呢?我的方法是你要知道在這領域裡主要的國際會議是
什麼,然後把這些會議近幾年來(至少三年)所發表過的論文的title及abstract瀏覽一次
,找出跟研究議題比較相關的論文(注意:是「議題」,不是「領域」)。這樣初步找出來
的論文大概從十來篇到二、三十篇,甚至也可能更多。接著,你得把這些論文的
Introduction看一遍,對它們做個初步的瀏覽,然後把這些論文依它們與你的研究議題的
相關性做個大致的排序。接下來就是依序把這些論文仔細的研讀,每篇論文的重點是什麼
,關鍵的技術又是什麼,都得弄得很清楚。我的經驗是:因為剛開始對研究議題較不熟悉
,前面幾篇唸起來通常較吃力。可是隨著研讀的論文愈多,你就會發現愈來愈輕鬆。
在這個階段,你每篇研讀的論文大概都是夠水準的論文(因為他們是發表在主要的國際會
議)。在研讀這些論文的時候,你得看它們探討那些相關的文獻,這些文獻你大致都得知
道,並且就其中與你研究議題最相關的論文,你也得找出來仔細的研讀,並且重覆這樣子
的工作一直追溯下去。你不用擔心這樣做會無止無境,因為當你從最近的一篇論文開始往
前追溯,大概不超過三、四代,你就會發現不必再追溯,因為再往前追溯,你會發現它們
要麼與你的研究議題愈來愈遠,要麼就是你研究領域的基本知識。如果是你研究領域應具
備的基本知識,而你還不瞭解,那你應該回頭再修一些課把基礎打好,不該這麼早就進入
你想研究的議題上。
根據這個經驗法則,你會發現你在survey的階段只要把握一個原則:把與研究議題相關的
最近幾篇論文拿出來,看看這些論文所引用的文獻有沒有你不知道的,如果沒有,那麼比
這些論文早的文獻你大概都沒遺漏了。如果有,就把它們找出來仔細的研讀。隨著你研讀
的論文愈多,你的功力就愈增加。當你發現拿到一篇新論文時只要看完它的Introduction
之後,你就知道這篇論文的重點及猜出它用的主要技術之後,你的功力已經提昇到可以進
入研究議題的階段了。在這個階段,如果論文的研讀夠深入及廣泛,你往往也可以發現新
的研究議題。
你的survey還不能在這裡停止,因為你的觸角可能尚未含蓋所有關於研究議題的文獻。你
目前只有survey與研究議題相關的主要國際會議(以及會議論文所引用到的相關文獻),這
些會議通常不超三到五個。目前的國際會議相當多,而且有些會議的研討議題又廣,因此
有可能兩個會議的主軸不一樣,但卻含蓋類似的子題。舉例來說,假設你要研究的是
peer-to-peer系統上的資訊搜尋,你大概會找專門探討peer-to-peer系統的國際會議。這
個目前大概有二、三個。可是你知道那裡還有呢?我告訴你至少還有二、三十個可能:專
門討論分散式系統裡的國際會議(這至少有五到十個,其中first tier的約三、四個,其
餘為second tier),討論平行運算的國際會議(這至少也有五個),討論網路與通訊系統的
國際會議(這至少十個以上),討論資料庫與資訊檢索的國際會議(這至少也有五個),相信
了吧!而且還有好多新的workshop你從未聽過的。
你一定會問:一、我怎麼知道有那些可能相關的國際會議;二、我怎麼有辦法消化完這些
會議的論文?
第一個問題得從你第一階段的論文研讀著手。在研讀這些論文的時候,你得注意它們發表
在那裡,從而知道有那些可能相關的國際會議。
第二個問題:如何消化與你的研究議題可能相關的國際會議內的論文?你把與研究議題相
關的最近幾篇論文找出來,看它們是在那一年發表的。如果你研究的是熱門議題,你找到
的應該是去年或今年的論文;如果你的議題冷門,那最近一篇論文有可能是好幾年前的事
。不過不管是冷是熱,你都只需把相關的國際會議最近一、二年的會議議程拿來看看,有
沒有與你的研究議題相關的論文發表,有的話把論文找出來仔細研讀一下這篇論文有什麼
突破,另外,也注意一下這篇論文引用的參考文獻有沒有你尚未讀過的,沒有的話表示你
前階段的survey做的很仔細,有的話你就得把這些遺漏的論文找出來研讀,並且用前面提
到的方法再去追溯這篇論文三、四代以內的參考文獻,以及論文出處,找出是否還有其他
的相關國際會議,並且一樣得把這些會議近一、二年的議程拿來看看是否有相關的論文發
表。這些過程一定會收斂的,而當你發現沒有新的論文被你找出來之後,你的survey工作
大概已經做的差不多了,可以準備收工全心投入研究議題上。通常而言,你在第二階段找
到的論文不會太多,大多數的論文在survey的第一階段都會看到。收工之前,為防萬一,
你再到Google、Siteseer及幾個主要的 digital library,如IEEE,ACM,Springer等去
search一下,確定沒有漏網之魚。如果你survey的深入,你應當知道要下那些關鍵字去查
詢。這個步驟也可以確保如果你研究的是冷門議題,在你看到的最近一篇的論文,到近一
、二年的國際會議這期間,有沒有其他的論文你沒有注意到的(因為你最後一階段的
survey工作只注意相關會議最近一、二年的議程,而你看到最近的論文可能是好幾年前的
東西)。
在這裡我好像都沒提到期刊論文。一般而言,期刊論文通常比較完整,但刊登的結果往往
是二、三年前的東西。就資訊科技而言,二、三年內的研究進展可能很大,因此比較新的
結果通常先發表在國際會議上,發表之後,經過幾回合的修正才會投稿到期刊。所以你
survey的論文比較新的東西很少會在期刊上發現。但反之,比較久的成果,有可能已整理
髮表於期刊上。如果是如此,那你在研讀這個成果時,最好是找已發表於期刊上的論文研
讀,這樣會得到比較完整清楚的資訊。
整個survey的階段會看完幾篇論文?這當然看你的研究議題而定。但三十篇以上是跑不掉
的。如果加上你只瀏覽Introduction 的部分,那可能在五、六十篇以上。
最後,我要你們做一件事情:
在一星期之內,把survey的工作按照我上面講的步驟重做一次。星期六之前,請你整理一
個清單摘錄下列資訊,並email給我 (記住:做完整之後再email給我;我不要片段片段的
接收你們的資訊):
1. 與你研究議題相關的國際會議及期刊有哪些。
2. 你找到哪些論文,論文格式請整理成bib檔格式(記住:我要的是bib檔格式,且要非常
完整正確。如何做到,可以問實驗室學長。我也會請他整理一份心得告訴大家。)
3. 在你找到的論文裡,請用另一份表格整理下列資訊:請就這些論文依其與你研究議題
的相關性分成三類:密切相關、相關、略為相關。同時請標記哪些是你已經仔細的研讀過
的,哪些是你只瀏覽Introduction ,但有把握住整篇論文的重點。若有尚未看完的論文
,也請標記。
4. 請把你列出來的所有論文電子檔以下列方式命名:
年代-會議或期刊縮寫(若不知,請以第一作者的Last Name代之)-Title的摘要。
例如:2003-SIGCOMM-Peer-to-Peer Information Retrieval Using Self-Organizing
Semanticverlay Networks.pdf
然後請你上傳這些檔案到ftp,你的個人目錄底下的paper 子目錄內。我會就你整理的清
單去判斷你的survey是否足夠,再來決定你的proposal及論文應該還要做哪些工作。
Joun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4.8.150.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