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本正式宣傳] 原創插畫合本《虛想神話》(通販+場販)
正式資訊跟印調的資訊會有些差異,請以本次正式資訊為主喔!
(通販前幾天已經上架,不過套組目前賣完缺貨中,下週應該會補貨)
【 注意事項 】
本次合本封面跟明信片都使用比較好的美術紙印刷難度較高,紙張紋路跟油墨附著會較不易是正常現象,請注意購買後深色的明信片請勿相互擠壓摩擦避免油墨相互污損。並且即使相同圖片不同材質顏色跟油墨呈現質感都會不一樣。以上如有完美主義請避免使用通販,可場次上現場確認過材質跟印刷效果後購買。
【 通販 】
套組賣場(金石堂代理): https://www.kingstone.com.tw/basic/3060000029336/
(代理價由650元調降成617元,超取免運,可取付可刷卡可轉帳可用紅利)
單本賣場 (本家通販 7-11賣貨便):
https://myship.7-11.com.tw/general/detail/GM2102284335413
(原價300元+包裝費金流手續費15元=315元,轉帳付款後超取,三月運費35元)
因通販量遠超出預期所以人力不足必須修改通販方式,還請見諒。套組目前代理會分批上架,如果遇到庫存不足的情形,可確認網頁的補貨說明(金石堂有到貨通知的功能鈕)。本家通販也會依照包裝速度分批補貨出貨,預計3~4天寄件一次。
【 CWT場販 】
由於疫情影響超過一年連著幾場場次都嚴重受影響,所以我印量抓得並不多,加上通販先行,目前推估台大場的庫存應該不夠應付兩天(第一天可能還好)。目前正在看通販狀況評估加印與否,建議如果會擔心台大場不容易買到的人,可以台中高雄場就先購買或者考慮通販,也可以達到人潮分流避免群聚的功效喔!
【 資訊合本 】
詳細資訊:
https://www.doujin.com.tw/books/info/54816 (同人誌中心)
執筆繪師:(筆畫順)
ALO、Ayakii、BlackMarch、JstarK、kinono、noc、
Reika、SUI、Tefco、TOYIGA、Welkin、大介、
小峱峱、月華玖姬、水燁、林花、渣布、葒
ALOKI JstarK Kinono 六百一 Tefco Nownow Senpai 水燁 Say HANa 葒hong Ayakii/彩木 透以嘎個人繪圖實驗基地 SUI 鎏華月
主催:Welkin
社團:Twinkle Dot
場次:CWT57、CWTT25、CWTK35(2021寒假場)
通販:本家通販(台灣)、金石堂(台港澳)
※ 合本相關公告請參考主催之 FB&Plurk。
潮見 plurk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十二月主題:PTT詩選 ◎主編 宇路/raysun
BBS──Bulletin Board System,電子布告欄系統,自一九八○年代網路興起後發展至今,仍有許多人在使用這套以文字為主的系統作為訊息交換的平台。然而「BBS已經是時代的眼淚」,有人可能會有這樣的感嘆,尤其在筆者出生的七年級世代的成長過程中,經歷BBS最火紅的時期,看過Facebook、Twitter、Plurk等網站成立,曾是臺灣最多使用者的部落格「無名小站」關閉,HTML網頁論壇是目前網路社群平台的主流。根據陳淑滿(二○一四)[註1]的考據,「網路文學」一詞約於一九九六年出現於台灣文學界,早期的網路寫手多於BBS站上發表作品,著名的網站有「田寮別業」(telnet://jct.ntou.edu.tw)、「山抹微雲藝文專業站」(telnet://140.117.11.8)等,至WWW網站發展成熟後,這些網路寫手才慢慢移往論壇、部落格或個人站台等平台進行發表活動。現今大家所熟知的全台最大BBS站──「批踢踢實業坊(PTT)」於一九九五年架設,直到二○○三年十月,PTT終於有了中文詩的專門討論區,poem板(簡稱詩板)。在這長達十數年的詩板歷史,筆者雖尚無能力從事研究中間的種種變革,但就個人自二○一五年十一月起擔任板主的淺薄經歷,提供一些近年來發生於詩板,值得關注的現象或事件。
[不同以往的詩形式創新]
不像網頁系統所採用的上下捲動瀏覽,BBS的操作可使用電腦空白鍵或Page up、Page down鍵進行翻頁[註2]。以BBS為主要的創作發表平台,並利用其操作介面、頁面呈現方式作詩的形式創新,是第一代「網路詩」寫手的特色之一[註3]。但是隨著資訊科技軟硬體的演進,BBS不再受限於純文字和鍵盤,這種形式創新已幾乎未見於近年的PTT詩板上。
不過,討論區的文章列表(目錄)也被利用作為一種創作形式:板面詩。文章標題排列恰巧具有詩感,或是創作者加上自己的思考創意,重組「創作」成一首詩,這些文字材料非出於單一創作者,而是多人的共同創作加上隨機性的一種獨特形式。在最早出現的板面詩文章中,板友anye對該詩作者提出疑問:「是否你覺得這樣排就是一首詩呢?『隨機』對這首(板面)詩而言是優點或缺點?這首詩是『克服了』隨機這個缺點,或是利用了隨機這個優點呢?」筆者認為板面詩的創作重點並不只有隨機,同時仰賴創作者如何運用巧思,使這些「隨機」的文字材料形成有機的、具詩意的排列,然而要強調的是,文字材料的隨機出現創造了詩的跳躍元素,正是當代網路使用的一大特色。
[網路詩的互文與傳播現象]
相較於傳統媒體,網路的特色在於可以即時互動,以及使用者同時擔任資訊的產出和閱聽的角色(正如現在所謂的「自媒體」)。文本「互文」的現象,在於作品與作品之間以各種方式對話,也在於作品對外在世界(小至詩板、文壇,大至其他媒體和社會)的回應。舉一例來說,二○一六年四月詩壇的「含羞草事件」發生後,作者三重劉德華(化名)改寫詩板的高人氣作品〈大人的哲學〉,諷刺抄襲行為與不同勢力的權力不對等,寫出〈老人的哲學〉:
所謂老人的哲學就是一群守舊派
的年資至上階級論
抄襲是不對的但
我沒聽過的何妨混搭嘛
社會事件或議題是現代詩的常見題材,但是這類作品往往對社會的影響力極微,或是需要夠長的時間流傳等待作用發酵。網路的即時性大幅增加了作品的傳播能力,不同的媒體之間的交互作用亦扮演了重要角色,例如詩板史上唯一被推爆(推文數超過一百)的作品〈你哭著對我說童話裡都是騙人的我不可能是你的幌子也許你不會懂當你說勞基法修正以後我的天空心心都涼了〉,原先發表於PTT詩板以及作者個人臉書,因為網友翻拍古亭教會週報轉載於臉書,透過大量分享後被新聞媒體報導,而導致PTT使用者回流「朝聖」推文,這在僅有BBS的年代可能是難以想像的事件。
[詩板作者現形記]
BBS站向來以其匿名性為特色,創作者較不必擔心曝光的壓力,盡情發表作品,但另一方面,有些寫手為增加曝光率,採多站經營形式,將作品同步發表於臉書粉絲專頁、個人部落格或其他創作平台(如Instagram、Episode),並附上網址連結於文章簽名檔。越來越多寫手累積一定知名度後出版紙本詩集,而後放棄在PTT上發表,詩板有如「練功場」與測試市場水溫的地方,這倒是一種相對穩定的生態,浪來潮去新舊更替,在詩板不會是固定的同一群創作者,也不會只有一種風格的詩,維持多元觀點便是詩板的可貴之處。
而今,還有人在BBS這個看似過時的平台上閱讀、發表詩嗎?答案當然是有的,而且以近期的數字估算,詩板至今仍有約每天十七篇的文章發表量以及平均十~十五人在線瀏覽。[註4]網路與有機體一樣有興衰、有生命週期,但以我個人淺見,詩板尚未劃下句點,只要還有人對詩抱持熱情,這裡便會繼續存在。
筆者身為PTT詩板的板主,計畫於二○二○的年末,讓「每天為你讀一首詩」帶各位讀者一同回顧這個培育許多詩人的創作發表平台。
(本文改寫自〈[問卦] 有沒有現在還在用BBS寫詩的八卦?──PTT詩板近年回顧〉,原文發表於《聯合文學雜誌》網站,2018年3月24日,網址:http://www.unitas.me/?p=1881)
——
[註1] 陳淑滿,〈析論網路文學的發展與閱讀〉,《正修通識教育學報》第十一期,2014年6月。
[註2] 此處係指使用BBS瀏覽器軟體,以個人電腦或筆記型電腦進行的操作方式。現今亦可使用網頁瀏覽器觀看PTT網頁版,瀏覽方式與一般網頁相近,或是以平板電腦、手機的app連線至BBS,以滑動方式進行瀏覽操作。
[註3] 曾志誠,〈略論第一代網路詩的實驗特質──以ponder與Elea(代橘)的作品為例〉,《語文學報》第十六期,2010年12月。
[註4] 本文寫於2018年3月22日,「近期」係以寫作時往前三個月左右,自2017年12月11日至2018年3月21日(100天)共計1728篇貼文,一天平均有將近17.3篇文。2019及2020年的發表篇數及瀏覽人數則下降許多。
◎作者簡介
郭申睿
筆名宇路,1990 年生。就讀東華華文所創作組,每天為你讀一首詩編輯,現任批踢踢實業坊(PTT)詩板(poem)板主,PTT ID:raysun。出版詩集《星系明體》(2020年7月)。
圖片來源:raysun
潮見 plurk 在 女人進階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拿上班的時間,練自己的功夫】
某日中午,差不多該是吃午餐的時間了。我埋首於電腦辦公,反正那群年輕人招呼著去外食時總不會漏掉我,我算是非常親和的主管,也是午餐好食伴。
就見到派派用手肘推了傑克一下,有點緊張的樣子:「怎樣?查到了沒啦?」
「等我一下啦~我才剛辦網路銀行,不太知道怎麼用。」傑克有點慌亂的操作著手機,一邊喃喃自語「薪水最好給我準時進來,否則,等一下就只能吃隔壁麵店了。」
「蛤~不要啦!今天星期一,我想吃義大利麵,消除我的Blue Monday!」派派立刻大聲哀號。
我終於搞懂他們是在查帳,確定自己今天有沒有錢吃好一點的午餐。我忍不住大翻白眼,媽媽魂上身的碎唸起來。「你們會不會太誇張?錢抓這麼緊,薪水差個半天匯款就會影響午餐?」我看我真的要來替這些年輕人好好上基礎理財課,媽媽我真的看不下去了。
「Eva妳不懂啦~妳領多少,我們領多少啊?妳沒看新聞喔?我們年輕人剛畢業只有22K耶!22K對妳來說搞不好只是一件外套的錢。」傑克慣性的沒大沒小大聲嚷嚷,我就說我是個非常親和的主管吧?
「屁咧,我今天的外套是UNIQLO的,我又不愛名牌。」下意識的回嘴後,我突然想到了些什麼。「咦?等等,我第一份工作差不多就是22K啊。」
「什麼!?」「怎麼可能?」「妳不是政大畢業的嗎?」從樓下三三兩兩走上來的其他同事,也湊近加入我們的談話。確認薪水準時入帳,大家呼朋引伴往外走,我也趁午餐時間,來個「薪水如何十年翻十倍」心態建立的機會教育。
//拿多少薪水,千萬別就只做多少事//
起薪低不是壞事,壞事是薪水永遠低。
我人生第一份正式工作,起薪真的只有23K,那時候怕被爸媽招回台中,或是被丟去加拿大找我姐,急忙找了個離住處不太遠的業務助理工作,大學畢業隔天就上班了。23K還是我因為我當時沒啥面試經驗,也搞不清楚市場行情,自己寫下的「預期薪資」。那時還不知道為何人資喜出望外的直接錄取我,非常害怕我反悔,真的是傻傻的。但一過試用期先加4K,接下來薪水連年大漲。十二年過去了,薪水翻了不知多少翻。
我不管在哪間公司工作,我都常聽到有同事抱怨「我拿多少薪水做多少事情,才不要多做。」、「我幹嘛這麼熱心啊?老闆又沒有多付我薪水」。雖然同事們的嘟囔不一定真心,也常有人抱怨完就繼續認份的工作,但類似這樣的心態真的很…傻。
拿多少薪水,做多少事。這樣不就註定一輩子不能加薪了嗎?
因為,精明的老闆們,雖不一定看到妳多做事就幫妳加薪,但卻絕絕對對不會在妳還沒值得更高的薪水時,就把白花花的銀子捧到妳跟前。老闆替妳加的薪水,通常是妳「已經」值得多領的薪水,而不會是妳「未來有潛力」值得多領的薪水啊!
我剛開始做業務助理時,不想在key樣品單時,對產品的料件一無所知,週末偷偷跑到工廠,拜託工廠阿姨在產線上給我個位置,也不拿加班費用,產品、紙盒、線材一個一個仔細摸,快速摸透哪些料件搭配什麼產品、哪些規格只能賣哪些國家,除了在key單出貨前可以精準把關,更獲得副總信任,成為心腹小將。也讓我在一年後,如我所願的順利轉調行銷專員,大概是因為我對於認識產品有極大熱忱。
轉調行銷部門後,一開始我只被分派負責國內市場,面對國內媒體。但我不以為意,並常在下班後留在公司,翻閱大量的國外3C雜誌,暸解每個國家媒體的屬性,測試產品的方向、廣告數量與版面、廣編稿的說服力,等等。Computex展期,國際媒體大量來訪,負責國外媒體的人手不夠,我立馬自願負責接洽、解說產品。當時,我用流利的英文跟媒體大聊特聊他們過往的報導、偏好的產品特色等,著實讓行銷主管刮目相看。
工作時,永遠都要想著「我還可以再多做什麼?」,因為所有多做的事情都不會浪費,不會這時候派上用場,也會是一年後、三年後、五年後。累積起來的所有能力都是自己的,包含學習歷程、用心程度,都是種自我學習,別人拿不走。
如果做的事情跟對應的薪水僅僅相當而已,甚至比應領薪資還更少,那麼這種薪水哪天被拿走、降低,都不令人意外啊。
//低薪不要緊,把時間賣兩次//
如果,妳真的因為薪水比心中預期中低,又久不見老闆有加薪的動作而心有未甘…那也沒關係,就把上班的時間賣兩次吧!一次賣給老闆,一次賣給自己。
聽起來很玄嗎?其實就是說上班時間做的事情,同時達到了老闆的要求,但同時也替自己加值。如果是我,我上班時間就會當作自己同時被「老闆」與「Eva股份有限公司」雇用了。也就是「拿上班的時間,練自己的功夫。」
這可不是要你上班時偷偷創業,或是利用上班時間上網做自己的事情,這樣可沒有同時間達到兩間公司的要求,而是把部分時間拿來做老闆的事,部分時間花在自個兒身上,並沒有達到兩倍效益,更可能會損人不利己,嗯湯啊嗯湯~(搖手指)
以我自己為例子,多年前台灣剛興起網路社群媒體,而早在英國攻讀碩士時,就已經開始使用臉書的我,立刻自願負責創立、經營公司各種社群帳號,臉書、Plurk、Twitter、YouTube等。為了同時摸熟這些平台,我自己也在這些平台建立自己的帳號,這也是<女人進階 To be a better me>臉書粉絲頁的由來。
後來影音風潮漸起,公司開始拍攝產品影片,正式的、有創意的都有,我也自願加入影音團隊,擔任編劇、演員、口白配音等等,這也替我後來在YouTube建立女人進階頻道墊下了基礎。
那些社群的活動操作、文案撰寫、圖文設計,都成為我自己扎實的功夫,誰都學不走拿不掉。所以我特別喜歡在工作時自願多做職務以外的事情,尤其是沒人敢嘗試的大專案、新事物。
我更在下班後,自掏腰包去學習影片拍攝與剪輯,再大力運用在工作需要的內容行銷素材上,替公司省去了不少外包費用,我一點都不覺得吃虧或是白花力氣。可以把上課學到的東西,運用在公司品牌的推廣上,這是公開實戰等級的複習,多麼寶貴的學習平台啊!這就是用上班時間,練自己的功夫,何樂而不為?
在工作上,只要肯多做一點,並且扎實地把這些獲得,內化成自己的實力,順暢的運用在各種管道。那麼不管做什麼工作內容,都會覺得是一種自我增長的學習。
「所以,派派,我叫妳去研究SEO還有臉書廣告投放,都是為了妳好。妳如果可以把公司的關鍵字跟粉絲頁操作的超成功,到時候一定一堆公司捧著高薪來拜託妳去上班,那時候,還怕老闆不給你加薪嗎?」碎念了不知多久,我突然語重心長的轉頭跟派派這樣說。
「蛤~我就知道妳就是要我多做一點啦!吼呦,妳今天都這樣講了,我哪敢再說不要啊?好啦,我有去買SEO的線上課程了啦,晚上回家我認真上課可以了吧?」派派邊哀號邊怪笑,應該是一邊怕被賦予重任,一邊又高興可以成長吧?希望這女孩也可以跟我年輕時一樣,火速成長,儘速能獨當一面。
(歡迎分享~)
#電腦中翻出的去年舊文
#把時間賣兩次的原則堅持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