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如何與病毒和平相處?
在疫情期間,沒什麼人關心能源轉型,命都快沒了,幹嘛關心能源轉型?!
SARS和這次的COVID-19,都是源自於打破人類和野生動物之間的生態平衡。去年萊豬爭議,我一直倡議「人道經濟」,給豬吃不必要的藥劑,對豬不好,對人也不好。
人類如何與病毒和平相處?看我們怎麼對待週邊的生物和環境。
在這波疫情炎上之前,我一有空就往雲嘉南跑,實地勘察再生能源的發展。
在嘉義義竹和布袋交界,大片地面型光電的旁邊,許多候鳥在生活、覓食,高蹺鴴細細的粉紅色長腳飛起,這畫面深深烙印在我腦海。但地上長出大面積的太陽光電,對景觀的巨大衝擊,是好是壞?
另一天卻是不同光景,我到台南的北門蘆竹溝社區,緊鄰的光電場亂入小漁村,讓老人和小孩都站起來反對。除了將軍溪口的生態敏感區和景觀衝擊,他們更擔心,跟潟湖共生共融的漁業將無法永續,這牡蠣循環經濟年產值超過一億元。
這些人類與生態環境的衝突和共生,我們學習到什麼?
我們支持再生能源轉型,但必須處理生態環境問題,必須要和社區溝通,一定要做到「公正轉型」。
透過綠能讓人類與生態共存共融,這就是民眾黨的能源政策的核心價值,就是跟民進黨不同的地方。
簡單一句話 #民眾綠能卡贏財團風光
#能源轉型可行方案,我們秉持著講求科學證據的精神,一直腳踏實地在做。我會持續整理田野調查的心得,跟大家面對台灣的未來。
每張附圖都有一小段圖說,歡迎大家一起來理性討論。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漁業 永 續 心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鱻魚購母親節套組「鱻活一號─完美媽咪鱻味鍋」🐟
母親節不用去餐廳人擠人👩🏻🦱👵🏻
❄️精緻保冷禮盒裝(超級大盒)
自用溫馨體貼,送禮大方貼心得宜~🎁
只要準備一鍋熱水、一把剪刀✂️
不需要任何廚藝,便能在家享受美味料理😋
選用鱻活一號,自然生態工法養殖
生產肉質鮮美、Q彈膠質滿滿的龍虎斑
選用台灣人喜好的家鄉風味醬汁調味🥣
配合HACCP工廠的料理⋯⋯
母親節輕輕鬆鬆與媽媽享受美味鱻食🥰
砂鍋魚頭鍋底🍲使用石斑魚頭丁酥炸過
經過細火熬煮鮮香味美的湯頭,用料扎實
再加入一點沙茶調味🤤🤤🤤
讓整體味道更豐富美味~
搭配老師傅手作東港特色鱻丸🍡
(鮮蝦干貝吃的到整隻🍤蝦子與干貝絲)
(花枝丸一塊塊肥厚花枝佈滿整顆丸子)
用料超級大方不手軟👏🏻👏🏻👏🏻
怪不得是超人氣回購組
鱻活一號是力佳綠能旗下的品牌
以嚴謹的態度要求食品安全~
(讓消費者吃到最安心的養殖魚🐟)
利用益生菌降低水質汙染物
建立最接近大自然的養殖生態系⋯⋯
擁有生態內陸及深海域箱網養殖場
運用綠能科技、重視生態永續友善環境、無藥殘的生態飼養工法
🏆榮獲農委會優良魚苗養殖場肯定和菁創奬殊榮譽,更連續獲得5屆海宴水產精品獎
每塊石斑魚均擁有產銷履歷標章📋
不僅水產品可安全追溯源頭
並貼有水產品的QR Code
讓消費者可查詢到產品及生產者資訊
🐟 鱻活一號─完美媽咪鱻味鍋:(4-5人份)
食斑魚砂鍋魚頭1000g*1包
龍虎石斑魚片 150g*1包
深海龍虎斑霜降腹排 230g*1包
手工花枝丸 300g *1包
手工櫻花蝦丸 300g*1包
手工旗魚黑輪 200g*1包
手工鮮蝦干貝丸 300g*1包
定價 $2390
活動優惠價 $1680(含運)
🐟鱻魚購Fishopgo-給您最新鮮的海味
鱻魚購寵愛媽咪活動連結
https://reurl.cc/qmqNYn
鱻魚購官網
https://fishgo.atri.org.tw/
-
#小方糖 #吃貨 #blogger #popular #鱻魚購 #石斑魚 #龍虎班 #母親節 #鱻活一號 #產銷履歷標章 #真空密封包裝 #臺灣漁業
漁業 永 續 心得 在 陳薇仲 基隆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基隆毋驚雨,如何打造不怕水淹的「韌性城市」?】
很開心能夠邀請到每次在討論都市設計時給我很多啟發的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的教授廖桂賢老師來到基隆演講,也很感謝基隆市府都發處、環保局的同仁,以及許多關心「水」「水患」市民朋友一起在周日的下午進行了非常棒的公共討論與思辯。
#淹水這件事情
廖老師演講一開頭就給了非常清晰地概念釐清。當我們在談「水」,是在甚麼場域、以誰為中心的?淹水(Flood)其實是中立的水文現象,不含價值判斷;發生在「人類生活場域、聚落」(如都市),才會稱為「水患」(Flood Hazard)或更大的災害:水災(Flood Disaster)。
#工程還是非工程? #不讓水來 還是 #不怕水淹
老師也特別提到,水本來就會隨著河川或海水潮汐瀰漫陸地,是很自然的現象,但涉及人類領域,就變成需要治理的「水患」。華人傳統上把水視為「洪水猛獸」、是要治理的對象,但如越南湄公河三角洲的聚落,湄公河的水養活了稻子並帶來漁業,洪水對當地農業相當重,因此他們文化裡是把淹水視作緩慢進入到生活的「烏龜」。
然而在現代都市裡,太久以來以「工程」介入的「治理」手段,已經牢牢地抓住我們對水的看法,一把「防洪」(不讓水來)視為最重要的,不斷地在河邊、海邊築堤防、挖深河道、做排水系統甚至分洪道等等。最後這樣的城市,有著高防洪特性,非常具有穩定性(Stability),但卻極度低韌性(Resilience)。這樣穩定的城市系統讓居民失去因應環境變動學習調整的機會,尤其在面對極端氣候和氣候變遷會讓防洪工程出現破口,反而因為韌性極低、無法容納水的公共設施和無法隨著變動的大自然適應環境而出現嚴重的災情與人身、財產等損害。
#韌性是什麼 #甚麼是韌性城市
廖老師特別強調,韌性(Resilience)是面對外在的變動,以調整自身的方式而持續存在、持續發展的能力,而非阻止變動發生。承洪韌性是耐淹力與災後重建力的總和,在自然的變動中,我們也該朝讓城市成為一個不怕水淹的城市的目標前進。除了擁有古老智慧的湄公河三角洲,老師也舉了世界各地現代城市如何提升城市耐淹力的三原則:
一、如打造海綿城市,增加都市滯洪力和滲水力。如哥本哈根的雨水花園(Rain Garden),公共設施與社區有綠地下凹的設計來承接雨水。又如荷蘭鹿特丹的水廣場,將公共設施如籃球場、溜冰場的戶外運動空間下凹,大雨時可以成為都市的滯洪池。
二、私部門與公部門和力打造耐淹建築與公共設施,應付外來大水。例:新加坡國宅讓一樓淨空不住人,晴天時是有遮陰的公共空間、雨天時讓水淹也不怕。
三、打造兩棲交通系統,因應長時間淹水。如威尼斯臨時木板棧道或如德國漢堡的永久式二樓棧橋,以及兩棲公車等。
#要踏出第一步 #來打造真正承洪韌性高的韌性城市
老師最後也提到,台灣社會應該要認知到「淹水一定會發生」,且以此為城鄉發展前提,並減少對防洪工程的依賴,讓無害的淹水適度發生,提升防災意識,使民眾理解洪水的價值並使其成為資源而非僅只是災害。
#講座最後大家的討論 #從過度開發檢討到韌性城市的可能
在場的基隆朋友和市府朋友都分享非常多心得。作為山城海港都市的基隆,很容易受到氣候變遷與極端氣候的災難衝擊。如2017年大武崙的淹水造成居民夢魘外,2020年9月的強降雨幾乎無法預測,也讓基隆各地都出現災情。同時,也有很多基隆朋友提到,基隆山坡地過度開發的議題,也讓自然的土壤、植披失去分攤淹水的能力。
我也分享針對過去淹水的大武崙溪的前瞻 #治水 計畫,像是築堤防、浚深河道或分洪道,都還是停留在「不淹水」的工程思維,然而更高的堤防?把河底挖的更深?不斷的加派抽水機?有效嗎?在去年的幾場大雨,我們就看到堤防雖然阻隔了大水,卻積了更多的河水,最後只差一點點就要潰堤、造成更大的災害,而堤後排水也因為堤內河水積高,而造成排不出去的現象。不讓水來 的工程方法在氣候變遷下可能已經開始失效。
面對氣候變遷,尤其又要開始進行河谷廊帶的產業規劃,我們是不是有機會翻轉這個概念,讓市府不要再把大筆的稅金(大家的錢)投入可能逐漸失效的防洪工程中,應該要為了未來世代和城市永續發展,開始把「韌性城市」成為產業發展、都市設計與公私部門合力的目標!
精彩直播:https://www.facebook.com/WeiChung.Keelung/videos/698569837516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