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秋節,我的心始終停在15歲那一年。
家中四樓的大庭院,幾張涼床竹蓆,卡帶式手提音響,還有司馬中原、光禹陪我賞月。家人在庭院烤肉、吃月餅、拿著扇子搧風,賞著中秋明月。偶有幾隻肚子餓的蚊子偷吸著我的血,然後被我的掌聲送到天上去陪嫦娥奔月。在庭院的涼椅舒服的賞月想心事想到睡著,奶奶貼心的幫我蓋上薄薄的小棉被。
出社會後的中秋節,我的生活變成參與好多場中秋節摸彩之夜。提供禮物的是我,抽獎給民眾的也是我,然後為了抽獎給別人還要趕場的還是我,好多獎品在我手上送出去,我得到的是男男女女瞬間的笑容。看著大家吃烤肉,我只能被烤肉味薰整晚,一口肉沒吃到,卻全身香噴噴的好像吃過好幾場烤肉,結果回家只能吃泡麵或家人烤過吃剩的殘肉。見人我還是逢人就說:「中秋節快樂。」😆
疫情的中秋,很平靜,但好像也空閒不下來。我在辦公室整理選民服務跟資料,只有月亮與我成三人。沒有把酒問青天,只有淡淡茶香與桌上待研究的公文。
明天,一樣是中秋佳節,只是人事已非。回不去的15歲,回不去的中秋夜,或許這就是陰晴圓缺。
中秋節,我失去了快樂的童年,望著不怎麼明亮的月,期待下一個月圓。
中秋節,祝福我們都平安,平安就是最圓滿的月,我心中最圓滿的中秋佳節。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86SHOP,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涼椅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睡前故事|
睡前,我另一半要我說個故事給他聽。有沒有搞錯?都多大了?真不好意思,睡前聽故事是我們家的習慣,不過通常說故事的人是我另一半,說給女兒聽也說給我聽。他只要說量子學、黑洞的故事,伴隨著一堆數據和理論,我三分鐘不到就可以入睡。
要我說故事?說什麼?「說妳童年最快樂的回憶好了!」喔,我想想⋯⋯
————————————————————————————
我小的時候,台灣有些人向寺廟祈願,願望實現之後,就會在寺廟前的空地拉一塊很大的布幕播放露天電影,這是要給神明看的,一個晚上播二部電影,有時候是連著二天播放。
我家在台北市中心,小時候連廟宇神壇都是在公寓裡。所以播放露天電影還願的時候,就是在二棟公寓間拉起布幕。晚餐過後,大家各自帶著板凳、涼椅坐在馬路上看電影(哇!都放些什麼電影?)。
那時候我年紀很小,還看不懂電影的內容。不過我還是很開心,因為我母親會給我一些錢買零食吃。我會買一根有酸梅的棒棒糖、足球包裝的圓形巧克力,還有幾包海苔(就是你們家巷口的7-11?),在我家樓下轉角的雜貨店。
但我最喜歡的是賣「把哺」的小販,炎熱的夏天,我會要芋頭和花生口味的。常常還會有賣烤香腸的攤子,可以跟老闆玩彈珠或洗芭樂賭香腸,那個是大人玩的,我當時年紀太小,沒有賭過香腸(妳說的這個我有看過,很台灣!」。
那你小時候最快樂的童年記憶是什麼?
————————————————————————————-
我小時候最快樂的童年回憶,是在南法的鄉間騎腳踏車(就這樣?)。
那說小時候最恐怖的回憶好了⋯⋯
————————————————————————————-
以前台灣的小學生到三年級和四年級的時候都要養蠶。買回家時,小小的一個盒子裡擠滿了小小隻蠕動快速的蠶,然後沒多久,這些蠶寶寶就會快速長大,變得又白又肥,然後行動遲緩。
蠶寶寶的食物是桑葉,我們家對面有一顆桑樹,所以只要家裡有三四年級的小學生,媽媽們就會拿著掃把在樹下跳呀跳的幫小孩子採桑葉。
有一年,我一覺醒來,一整盒白色的蠶寶寶全都變成綠色的,而且僵直不動。我母親說,可能是夜裡被什麼昆蟲咬了,這大概是我童年最恐怖的回憶了,你呢?
————————————————————————————
我曾經殺死一隻青蛙(什麼?),是在六年級的課堂上,老師要我們解剖青蛙的大腦(在活生生的青蛙頭上下刀嗎?),現在想想,要年紀這麼小的學生做這些,實在沒什麼意義。
————————————————————————————
我們童年最快樂的回憶,似乎都和一些傳統文化有關,我是台灣播放電影的習俗,我另一半是他母親鄉下娘家的田邊小徑。而我們最恐怖的回憶,都和死亡有關。
今天的討論主題:最快樂與最恐怖的童年回憶。以下歡迎留言~
下圖:我很喜歡這種義大利麵的口感。
涼椅 在 彭紹宇 Peng ShaoYu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半熟倫敦 #EP20 #不靠海的曼徹斯特
#聯合副刊專欄 #ManchesterByTheCanal
多年前有部電影《海邊的曼徹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每當向人提起要造訪曼徹斯特,總有人問「去看海嗎?」要是曼徹斯特是個人,他可能會感到有些不甘吧,竟然因一部電影而被後來才命名的美國曼徹斯特給搶去風頭。事實上,內陸城曼徹斯特曾是世界紡織工業的中心,若三百年前來到這座城市,或許也真的能夠看見海。
棉花海。
位於英國中部的曼徹斯特被譽為工業革命的故鄉,十八世紀紡織廠林立,不遠的港口城市利物浦是奴隸三角貿易的據點,擁有交通便利的優勢,那些從美洲殖民地來的棉花便會運至曼城加工,一座座蒸汽機與紡織廠讓整座城市日夜持續運轉,為曼徹斯特的工業城市地位奠下基礎,工業革命的風潮也由此傳播至歐洲、美洲和全世界。
二十一世紀的現今走進曼徹斯特,幾乎難再感受當年繁盛的痕跡,由於二戰時期遭納粹德國轟炸,重建後城貌與建築較現代。身為英國人口第二大城,擁有的絕不僅是工業成就,兩百年前發生在市中心聖彼得廣場的「彼得盧大屠殺(The Peterloo Massacre)」是源於人民對《穀物法》引發高昂糧價的抗議,這起事件被視為影響後來的憲章運動,也催生曼徹斯特《衛報》的成立。
引擎聲漸歇,工廠黑煙也早散去,這座城市依然承繼當年先鋒精神,在不同層面上開花結果。曼徹斯特市區並不大,當中有個區域直接命名為「同志村」,除了有眾多咖啡廳和特色小店,也有同志酒吧與變裝皇后表演,公園裡的涼椅坐著一個雕像,那是艾倫圖靈(Alan Turing),他是一名對現代人工智慧有偌大貢獻的偉大數學家,也是因為性向而在晚年被政府迫害、最終輕生的受害者,更是將被印上英鎊的人物。若當年工業革命定義了這座城市,艾倫圖靈也許是曼徹斯特想呈現給新一代的象徵,這位走在時代尖端,卻反遭逢時代殘酷對待的先驅者,現代人們選擇記憶,並且以包容與接納來歌頌這段歷史。
路上電車駛過,我搭了幾站後來到英國媒體城(MediaCityUK),這座建在運河旁的媒體園區集結了BBC、ITV等媒體,街上也常能看見戴著電視台識別證的員工,河的對岸便是曼聯主場「老特拉福德球場」,新與舊在曼城交會,充滿活力與能量。
現在的曼徹斯特,工業革命的煙塵只停駐於博物館,外頭城市仍然不斷前進,我在曼徹斯特待了三天,而這座城的故事還未完待續。
網頁版:https://reurl.cc/EZ87LR
#MediumWellLondon #05SEPTEMBER2021
IG: www.instagram.com/pengshaoyu
涼椅 在 有為農園休閒椅涼椅的維修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