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有敷臉的習慣嗎?知道為什麼要敷面膜嗎?當面膜敷在肌膚上時,就像在面部蓋上毯子,形成局部密封狀態,會短暫阻絕肌膚與外界的接觸。這時皮膚溫度會些微上升,且為了透氣,便會張開毛孔以促進汗腺分泌與新陳代謝,使肌膚含氧量提高,進而使精華液被吸收滲透,從而達到深層保養的目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每次敷臉後,膚況都能變得水潤Q彈且明亮又細緻。為了養出迷人的水煮蛋肌,常保健康年輕的膚況,以下「五個敷臉的理由」,趕緊一起來認識吧!
❶灌注水分
角質層位在肌膚結構最外層,主要作用為防止水分散失及抵禦外在環境侵害,同時具有吸收與代謝的作用。其由角質細胞組成,而在細胞與細胞之間,則是由「細胞間脂質」及「天然保濕因子」所填充。它們相互堆砌排列出如磚牆的屏障,用來保護肌膚,聯手維持肌膚保濕度、防禦度與文定度。當角質屏障因老化、環境、疾病等壓力因素導致缺水、而失去防禦力時,各式肌膚問題便會接踵而來。而敷面膜屬於急救型之特殊保養工具,可為角質層傾注水分。於敷臉後,則應接續用乳液、凝膠或乳霜來進行鎖水步驟,以避免水分散失。常見的水性保濕成分,如尿素、雪耳、玻尿酸、山梨醇、丙二醇、胺基酸、透明質酸、海藻多醣、聚乙二醇、水解膠原蛋白等;而具鎖水的油性成分,則像是合成脂、角鯊烯、神經醯胺、各類動植物油脂等
❷紓敏養護
當肌膚出現泛紅、起疹、發癢、腫脹、脫屑、乾燥等不適反應,皆為敏弱肌的常見跡象。其主要受到紫外線照射、毛孔堵塞、肌膚缺水、過度清潔、壓力過大、免疫力低、天生遺傳等因素所導致發炎情況。輕症者可藉由具舒緩成分的面膜來鎮定緩解,像是神經胜肽、菸鹼胺、尿囊素、沒藥醇、傳明酸、洋甘菊、牡丹根、金盞花、金縷梅、木蘭醇、小黃瓜、薰衣草、薄荷、蘆薈、甘草等。而重度敏弱者,則應透過皮膚專科醫師診斷與治療,並配合日常建議之護理方式為主。並以選擇「敏弱肌」專屬的商品為主,像是凝凍質地就頗受歡迎,其具清爽降溫作用,且可避免膜紙中的纖維,帶來刺激不適之風險
❸積極修復
揮之不去的惱人痘疤、毛孔粗大、印記痕跡等瑕疵,若置之不理且無積極調理,便可能成為難以處置甚至不可逆的肌膚違章建築!肌膚的代謝週期約為28天,遇輕微受損時,日常可增加敷臉次數進行修護,可有助提升角質層之生長與代謝,便可使膚況恢復穩定。當肌膚的受損程度越高時,修復期就會越長,務必細心照顧,才可使調理進度加快些。而常見的修護類型成分,像是核糖、B3、B5、紅沒藥、水楊酸、蜀葵花、紫蘇葉、有機米、珍珠藻、蔓越莓、德國洋甘菊等,皆被廣泛應用在修護系列的功能性保養品中
❹平衡調理
良好的膚況,意即維持平衡與穩定的狀態,平時可透過清潔、保濕、美白、抗老、滋養等護膚品進行肌膚調養。日常則可藉助面膜進行週間調理,深層淨化讓肌膚保持絕佳通透性與平衡性及穩定性。而常見的養護成分像是辛甘醇、乳酸菌、辣木籽、戊二醇、苯丙醇、乙醯丙酸、明串球菌、茴香酸鈉、甲基丙二醇、大馬士革玫瑰等
❺防禦升級
肌膚是人體的重要保護屏障,用以抵擋污染、光害、溫度、病毒、細菌、微生物等之第一道防線。若肌膚的保護力漸弱,各式各樣的老化跡象便會逐漸浮上檯面!如同為了長保健康與元氣,可透過運動與補充營養來優化體能狀態;肌膚則可藉由保養來強化抵禦力,敷臉則具有密集調養的意義。像是A醇、紫蘇、靈芝、雪絨花、鳶尾花、蓖麻油、銀杏葉、維他命C、野百里香、人蔘皂苷、藍銅胜肽等,皆為主流的防禦係成分,協助肌膚在險峻環境中,仍可維持強韌的生命力
#面膜種類
1.片狀式面膜
以片狀的面膜布料吸收精華液,貼於臉部肌膚用以提升養分吸收率,其中可概分為一般不織布材質、生物纖維以及天然植物纖維3類。不織布材質為吸附足夠的精華液,多需有厚度,但在服貼度上就稍受影響。生物纖維的面膜的材質如滑潤的蒟蒻或花枝,當中細微的纖維直徑,能夠與肌膚緊密的貼合,創造高效率的封閉性經皮吸收效應,且多孔結構的生物纖維,可承載更多精華液,視厚薄度而異。而天然植物纖維則比一般布膜更輕薄透氣,甚至有隱形般的感覺,其服貼度及吸水力良好,且可被生物分解,材質溫和適用所有膚質
2.礦泥狀面膜
尤受油性及混和性肌膚歡迎的泥狀面膜,以清潔、去脂、保濕為主。泥類成分具備優異的吸附肌膚油脂及藏污納垢之作用,使用後肌膚潔淨清爽,於夏天特別受到歡迎
3.凝膠狀面膜
如果凍得清爽劑型,通常油脂含量較少或甚至無油,可達優異的降溫與補水效能,常見的晚安面膜,便是其經典商品。可採厚敷方式進行,使肌膚舒緩且吸收養分,於夏日特別受到歡迎
4.乳霜狀面膜
滑順潤澤的霜狀質地,添加可保濕的油脂,具有良好的滋潤性能,特別適合用在秋冬或是乾性肌膚使用,厚敷後再局部貼上保鮮膜或用溫熱毛巾貼附加強,便能進一步幫助深層潤澤調理
5.撕拉式面膜
以凍膠材質的面膜塗抹在臉部肌膚上,靜待一段時間後,凍膠就會在肌膚上形成薄膜,時間到之後再將薄膜輕柔撕除,膠體便會順勢帶走肌膚的老廢角質與髒污,主要以清潔保養功能為主
6.泡泡式面膜
其起泡方式大致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碳酸氫鈉(即小蘇打)+水→二氧化碳(氣泡來源),泡泡面膜在接觸到空氣後,原理就跟汽水一樣,小蘇打與水混合產生的二氧化碳空氣被關在中間,溶於水中的氣體急著溢散到空氣中,就產生了二氧化碳泡泡。第二,界面活性劑+起泡劑,凝膠型的泡泡面膜中較常見,界面活性劑加上少許的起泡劑,擠出混合搓開後即產生泡泡。而泡泡面膜原理是利用氣泡清潔毛孔內的髒污和軟化老化角質。可令肌膚變得明亮、細緻且潤澤
#敷臉停看聽
⚠️片狀面膜主要為一次性使用,切勿重複利用,以免孳生細菌,或造成肌膚傷害
⚠️敷臉時,勿把臉朝著電扇或吹風機吹風,這樣肯定讓保養成分加速乾燥,調理效果將大打折扣
⚠️敷臉後,若泛紅、發癢、刺痛等不良感受持續未減,甚至出現水泡、傷口等嚴重發炎、傷口等症狀,切勿置之不理,應立即就診與治療
⚠️敷臉前務必做好妥善卸妝與清潔,若肌膚留有髒污,便會因毛孔堵塞,而阻礙保養成分滲透與作用,且可能引起發炎、敏感或老化等副作用
⚠️當肌膚正在發炎,或長很多粉刺痘痘、酒糟泛紅等情況時,皆不適合敷臉。若操作不當,恐讓不良肌況加劇,建議尋求專業醫師建議並配合指引進行調理
⚠️泡澡時不敷面膜,因為在溫熱的水蒸氣下,毛孔會張開,這時候會帶出毛孔內的髒汙,若敷臉反而阻礙髒汙排出,反讓髒污重新回到毛孔裡;應於泡澡後敷臉為宜,可使吸收力大幅提收
⚠️敷臉後,即可接續以日常保養品進行調理,可顯著提升吸收與養護效率,膚況便可再次升級。保養步驟,可從質地清爽循序漸進至潤澤滋養的質地,並可適時輕柔按摩肌群,緊實、紓壓一步到位
⚠️面膜稍作冰鎮或儲放於美容冰箱無礙,可有助成分穩定保存,且天熱時可獲冰涼降溫及緊緻毛孔的沁涼感受。而面膜加熱則不建議,因加熱可能導致活性成分變質流失,反而使面膜功效大幅下滑
⚠️敷面膜時間建議於20分鐘以內結束,因肌膚吸收水分存在極限,過量也不會再吸收,尤其片狀面膜敷過久,面膜布乾了之後會開始吸收肌膚水分,就會造成反效果,更別敷著睡覺過夜。至於敷面膜的頻率,各類保養調理型面膜,一週使用3-4次即足夠;清潔型面膜則依照膚況與季節,平均維持一週1-2次即可,通常於夏季時節的清潔護理需求與頻率會相對較高
#凱鈞話重點
#五個敷臉的理由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50的網紅香港喵喵俠,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淘寶開箱 】#刮痧 #震動 #發熱 #拔罐 #充電式 #儀器 #刮痧儀 #愛用推薦 #刮痧 是用邊緣光滑的湯匙、銅錢、硬幣或較專業的牛角骨等製成的刮痧板,在病人身體的施治部位上順序重複刮動的治療方法,是中國民間流傳的傳統療法。 目錄 1 痧的定義 2 痧証 3 現代醫學觀點 4 刮痧過程 5...
浮水皂原理 在 Mab kitchen 蜜兒廚房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唔知大家知唔知處理新鮮嘅 #淮山 之前
千祈千祈千祈 唔好徒手去淮山皮啊!
最好就係戴上手套🧤邊冲水邊刨皮
我就係果啲掂到未經煮熟嘅淮山上面啲 #黏液 會雙手發癢過敏,起晒粒粒果啲人!而醫學上黎講係屬於一種接觸性皮炎。⚠️若果嚴重對山藥過敏嘅人,皮膚不但痕癢,仲會紅腫火灼般難受咁就要立即服用抗過敏藥物。
鮮淮山外皮所含的 #皂角素 或叫 #皂角甙;黏液裡含大量嘅 #植物鹼,哩兩種成分都對皮膚有刺激性。
• 如果萬一真係中咗招咁點算?
哩個真係超級 #溫馨提示:開始痕嘅話,真係唔好周圍R,否則啲黏液R到邊就痕到邊,因為過敏源擴散。一定唔可以掂到口腔,會令到口同舌頭都會腫埋,過敏反應因人而異,可以好嚴重。
• 解決方案:
輕度過敏反應
1)馬上洗手💦,於痕癢嘅位置沾上白醋會慢慢止痕,係利用酸鹼中和嘅原理。
2)見到網上好多人叫人用「火烤」去燒燒佢,但真係唔建議你咁做喇,容乜易變燒傷❌ 所以有好嘅方法解決就唔好做傻豬~
嚴重過敏反應
3)需立即服用抗過敏藥物!仲等咩?
4)如果再舒緩唔到就再衝去睇醫生架喇
• 切好的鮮淮山還要處理:
將切好嘅鮮淮山浸泡喺落咗白醋嘅水度浸約半小時,就能讓 #草酸鈣結晶 溶解剝落,(圖2)浮上水面嗰啲就係喇!
處理淮山稍有不慎會 #食物中毒,草酸鈣中毒個案的確存在:
婦人煮 #淮山湯,飲用後出現嘴唇及舌頭腫脹、腹痛及麻痹等食物中毒徵狀,避免進食含有草酸鈣晶體食物,或煮食前需徹底清洗乾淨。
所以過敏反應同食物中毒都絕對唔係講笑架!做煮果個要對你嘅食材同食客負上責任,最基本嘅就係要知道哩啲食材小知識。
#蜜兒廚房 #蜜兒 #mabkitchen #食材小知識 #山藥 #鮮淮山 #山藥過敏 #過敏源 #過敏反應 #可能你唔知道
浮水皂原理 在 營養師Stella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知識防疫] 認識飛沫傳染,預防病毒感染!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攀升,這陣子你可能聽到很多讓人恐慌的訊息,例如:
住在不同樓層,卻感染到武漢肺炎!
某人只是近距離15秒就被傳染到武漢肺炎!
陝西高鐵清潔工被確診武漢肺炎,之前曾搭乘20趟高鐵!
…一大堆聽起來非常恐怖的訊息,讓大家談武漢肺炎而色變,網路甚至有網友留言道"地球上到底有那個地方可以躲過這個病毒!"
事實上,上述都是誇大的片面訊息。現今媒體為了獲得點閱率,往往不求證就刊登一些誇大訊息。這些誇大的訊息很容易讓不了解狀況的民眾陷入恐慌,造成身心壓力。所以今天Stella要來和大家談談冠狀病毒(武漢肺炎)的傳染方式。懂得這個知識將讓你具備"判斷氾濫的網路謠言真假"的能力,並能能正確做好防疫,照顧好自己與家人健康喔^_^
▌武漢肺炎病毒真的有那麼神奇、恐怖嗎?
武漢肺炎和季節性流感都是由病毒所引起,是透過飛沫來傳染的,但為什麼大家對武漢肺炎的關切度遠遠超過流感呢?這是因為武漢肺炎為”新興”病毒性疾病,亦即目前沒有疫苗可預防,沒有現成藥物可用;再加上中國早期遮掩疫病訊息,讓整個疫情失控,造成大規模感染與死亡,以及媒體的過度渲染。所以頻頻出現上述如”近距離15秒就會被傳染”之類看似神奇、驚恐的傳染案例,讓大家對它談之色變。
事實上,回到現實層面來看,不管武漢肺炎病毒再怎麼突變,它的本性就是病毒,是病毒就具有下面特色:
1.病毒為絕對寄生,是透過宿主細胞的複製系統來繁殖的,所以只能活在宿主體內。
(註)這也是為什麼隔離會是防堵病毒性疾病最好的方式,因為只要沒有人(宿主)可以讓病毒寄生,病毒最後就會死亡。
2.病毒在活體外存活時間有限,視環境(如溫度和濕度等)而定,從數小時到數時小時不等。
(註)這也是為什麼會有”武漢肺炎在夏天疫情會趨緩”這樣說法的原因,因為夏天溫度高,病毒在體外存活時間會縮短,故傳染性相對會降低。
3.病毒要離開人體才能傳染給下一個人,而我們所聽到的傳染途徑其實就是病毒離開人體,傳染給他人的方式。
武漢肺炎是透過飛沫來傳染,所以即便你曾經和帶有武漢肺炎病毒的A處在同個空間,只要A沒有當你的面打噴嚏或咳嗽,將病毒直接噴到你的口鼻,而你也沒有跟A接觸,基本上你是不會被感染的。
(註)這也是為什麼在載過武漢肺炎確診患者司機的案例裏,若車程不長,專家會認為危險性很低的原因。
總結來說,武漢肺炎病毒就是病毒,它不會瞬移,所以不會莫名其妙就從被感染者A身上跳到健康人B身上,不可能近距離15秒就讓人感染;也不會隔層樓從10樓跳到12樓感染別人。那麼,文章一開始舉的例子中,這些人是如何被感染的呢?答案就是接觸到沾有病毒的汙染物。
▌解碼飛沫傳染~病毒是如何透過飛沫來傳播?
武漢肺炎是由冠狀病毒所感染,它是透過飛沫來傳染的:病毒被飛沫包裹,在患者咳嗽、打噴嚏時噴射而出離開人體,然後在空氣中飛行一段距離後落下。
在沒有遮掩的情況下,飛沫可飛行的距離大概有1、2公尺之遠,所以你會看到如果A確診有武漢肺炎的話,疾管局會追蹤A半徑2公尺內的旅客。
很多人會直覺認為既然如此,那麼要預防飛沫感染最好的方法應該就是戴口罩。但事實上,飛沫傳染中主要的病毒傳播者是帶有病毒的汙染物,而非飛沫本身。在打噴嚏或咳嗽時,會噴出許多帶有病毒的飛沫,這些飛沫有大有小,會出現下面狀況(參考附圖):
一.較大的飛沫質量較大,受重力直接影響而主要以”彈道”射出(像子彈射出般,動力不足後就會落地),所以無法飛太遠,一般約1公尺左右就會掉落下來,滴落在物體表面成為污染源。
二.較小的飛沫因質量小而較不受到重力影響,會以”雲霧” 型式(英文名稱為Aerosol,俗稱”懸浮微粒”,中國媒體翻成”氣溶膠”),隨氣流飛到較遠的地方,約能飛行2公尺左右。
雖然較小的飛沫能飛得比較遠,但相對而言,攜帶的病原體量也會比較少,所以如果你不是倒楣遇到感染者A剛好在你正面打噴嚏或咳嗽,帶病毒的飛沫沒有直接噴入你的口鼻的話,是不會造成感染的。較大的飛沫因為攜帶的病原體比較多,而病毒在體外可存活數小時到數十小時的時間,所以這些沾有病毒飛沫的物體反而是飛沫傳染的主要的感染源。這也是為什麼會說勤洗手是比戴口罩更重要且有效的防疫方法的原因。
現在,再讓我們回到一開始的例子,為什麼居住在不同樓層,或只是錯身而過並沒有接觸到帶病毒的A卻感染了武漢肺炎呢?因為他們可能是因為接觸到沾有病毒的汙染物所感染的。居住在不同樓層或兩者會擦身而過,意味著和感染者A有重疊的生活圈,例如可能居住在同棟大樓,所以電梯按鈕、門把、大樓附近公共設施等可能會沾有A所遺留下來的病毒(例如A咳嗽打噴嚏時用手遮掩,然後手又去摸這些地方的話),當B摸這些汙染物後,又用手摸自己的口、鼻、眼睛的話,就可能讓病毒得以入侵而造成感染。錯身而過,也代表可能有去過重疊的地方,例如逛過同一個市場、同一家店,因為接觸到沾有病毒的錢幣或物品而被感染。所以,如果沒有養成勤洗手的習慣,就算有戴口罩也可能被感染喔。
▌正確防疫~如何正確勤洗手、何時需要戴口罩!?
一.如何正確勤洗手。
[方法1] 使用流動的清水和肥皂(或洗手乳)來洗手,掌握「濕、搓、沖、捧、擦」五字訣,之後用清水沖洗乾淨。其原理是利用清潔劑的介面活性劑來破壞病毒,所以不管是肥皂、洗手乳或甚至洗碗精都可以用來洗手。
[方法2] 如果人在外面,水源有限而不方便使用肥皂洗手,可以使用酒精濃度75%的洗手液,或直接噴75%酒精來消毒。這是因為武漢肺炎病毒具有外套模,所以可被酒精所破壞。酒精調配方法:95%的藥用酒精100c.c.加入30c.c.的水。
[洗手時機] 只要出門我們的雙手都可能觸摸到公共物件而沾染到致病微生物,所以只要條件允許,隨時都可洗手。若無法經常洗手的話,至少在下面狀況下一定要洗手:
1.觸摸自己的眼、口、鼻之前
2.上廁所後
3. 打噴嚏及咳嗽後
4.觸摸或處理病人的物品後
5.進食或處理食物前
二.健康人是否需要戴口罩?
健康人不需要戴口罩”的說法是正確的,這是因為戴口罩的目的是遮掩住口鼻,避免帶有病毒的飛沫直接飛入我們口鼻。但在正常的情況下,要直接被病人的飛沫噴到並不容易。舉例來說,要直接因接觸病人由口噴出的飛沫而傳染武漢肺炎,必須同時滿足下面三個條件:
1.A帶有武漢肺炎病毒,
2.A打噴嚏或咳嗽時完全不遮掩。例如本人沒戴口罩,或打噴嚏或咳嗽時不用手帕或手肘遮,讓飛沫飛出一兩公尺的距離而噴到你。
3.A剛好站在你正面,你們兩人面對面且中間沒有任何物品(如椅背等)擋住,而讓飛沫能直接噴入你的口鼻。
由於國人普遍衛生習慣還不錯,咳嗽、打噴嚏時多半會遮掩;生病時也會自發性帶口罩,因此要同時滿足上述三個條件的機會並不高。再加上目前台灣並未發生社區感染(也就是所有帶有武漢肺炎的人都是境外感染進入台灣,這些人都被監控著、隔離著),我們周遭中不會遇到(或機率很小)帶有武漢肺炎病毒的人,因此,健康人在一般狀況下是不需要戴口罩的。現階段戴口罩防疫其實心理因素比較大,若真正想要防疫的話,要做的反而是勤洗手。
三.那麼,何時才需要戴口罩?
健康人在一般狀況下是不需要戴口罩的,但在下面場合則建議還是要戴上口罩:
1.醫護人員。如果你是醫護人員的話,你可能會近距離接觸到帶有病毒(例如流感病毒或其他致病微生物)的患者,故帶口罩可保護自已。
(註)特別是那些要照顧可能感染武漢肺炎者,或已確診病人的醫護人員。因為身處在狹小的病房空間,有可能因為病人頻繁的咳嗽、打噴嚏讓房間充斥著帶有病毒的懸浮微粒,或空間中有很多沾有病毒的汙染物,所以這些醫療人員除了戴口罩外,最好是全身防護,例如配戴護目鏡和防護衣。
2.上醫院時。由於醫院病人比較多,故環境中可能會有較多的致病菌,再加上病人一般抵抗力比較弱,所以上醫院戴口罩是一種保護自己與他人的方法。
3.自己感冒或生病時。如果你身體不舒服,會咳嗽、打噴嚏時,請戴上口罩。並在咳嗽打噴嚏時用手帕或手肘遮掩,以保護你周遭的家人與朋友。
4.當台灣併發社區感染時。如果你所居住的社區有確診武漢肺炎者,因為不知道是否會有帶有病毒的A突然在你面前打噴嚏或咳嗽,此時戴上口罩可給自己多一層保護。
[正確挑選口罩] 如果你是為了預防武漢肺炎或流感等藉由飛沫傳染的病毒性疾病的話,記得要使用醫療口罩或N95口罩。醫療口罩的外層為防水層,可阻擋飛沫,中間層為靜電層,藉由靜電原理可吸附(帶有病毒的)飛沫微粒,過濾掉病毒,所以一般口罩是沒有作用的喔。要特別提醒的是請勿用酒精或加熱方式來消毒口罩,因為這會破壞醫療口罩的靜電層,影響其過濾能力喔。
總結來說,武漢肺炎就是一種病毒性疾病,正確防疫可降低其威脅,不需過於惶恐慌張,自己嚇自己。而在預防武漢肺炎上,勤洗手遠比戴口罩重要,特別是在尚未併發社區感染的現在,健康人是不需要戴口罩的喔。
浮水皂原理 在 香港喵喵俠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淘寶開箱 】#刮痧 #震動 #發熱 #拔罐 #充電式 #儀器 #刮痧儀
#愛用推薦
#刮痧 是用邊緣光滑的湯匙、銅錢、硬幣或較專業的牛角骨等製成的刮痧板,在病人身體的施治部位上順序重複刮動的治療方法,是中國民間流傳的傳統療法。
目錄
1 痧的定義
2 痧証
3 現代醫學觀點
4 刮痧過程
5 刮痧效果
6 刮痧的禁忌
7 資料來源
8 參考資料
#痧的定義
中國民間醫學傳統認為:皮膚出現紅點如粟,以指撫摸皮膚感到稍有阻礙的疹點,是疾病在發展變化過程中反應在皮膚的一種表現,是臨床許多疾病的共同症候。大部分疾病都是由於氣血瘀滯造成的,「痧」是一種病邪的排泄產物,「出痧」意味著「給邪以出路」,從而改善氣血平衡。
痧証
中國民間醫學傳統認為:四時不正之氣,毒氣外發所造成的多種傳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其主要特徵為有痧點和酸脹感。
現代醫學觀點
在英文醫學期刊以隨機對照實驗方式研究刮痧的發表並不多,一篇在2011年在「疼痛醫學」(Pain Medicine)發表的研究指出刮痧能顯著減低患有慢性頸部疼痛病人的頸部疼痛嚴重度並提升他們頸部功能的水平。該項研究是針對24名患有慢性頸部疼痛病人進行一次的刮痧,並追蹤一週後他們的情況。對照組的24名病人則只接受局部熱敷[1]。然而,刮痧對患有慢性頸部疼痛病人之長期效果則仍需進一步的研究才能確定。刮痧的機轉到目前為止仍未有定論,對於疼痛的功效可能是與刮痧部位的微循環上升有關[2]。
刮痧過程
刮痧前,先用75%酒精為器具、操作者雙手和刮痧部位消毒,在刮痧部位塗抹水、面霜、綠油精、清涼油、嬰兒油或刮痧膏等潤滑物。
刮痧時,操作者利用腕力、臂力以刮板用力在刮拭部位刮拭,刮痧順序一般以頭部、頸部、背部、胸部、腹部、上肢、下肢為序,刮拭直至局部出現痧點或微紫紅斑塊為止。
刮痧也和針灸一樣,可能像「暈針」一樣出現「暈刮」的不良反應。暈刮的症狀多為頭暈、面色蒼白、心慌、出冷汗、四肢發冷,噁心欲吐等。遇到這樣的情況,應立即讓患者平臥,並飲用溫暖的糖開水,用刮板重刮患者百會穴、用稜角輕刮人中穴及重刮內關穴、足三里穴和湧泉穴。若未明顯好轉,要及時送往醫院[3]。
刮痧效果
刮痧後有些病人感到局部或周身輕鬆、舒適、胸腹開暢、症狀消失,其原理在於人體應對疼痛刺激分泌的內啡肽。
刮痧的禁忌
刮痧
傷口或潛在感染傷口
出血傾向的疾病
危重病症
新發生的骨折
傳染性皮膚病
傳播性的皮膚病
年老體弱
空腹
妊娠婦女
婦女經期
面部對刮痧具有恐懼或過敏者
資料來源
Braun M, Schwickert M, Nielsen A, Brunnhuber S, Dobos G, Musial F, Lüdtke R, Michalsen A. Effectiven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gua sha"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neck pai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Pain Medicine. 2011, 12 (3): 362–369 [2011-05-29].(英文)
Nielsen A, Knoblauch NT, Dobos GJ, Michalsen A, Kaptchuk TJ. The effect of Gua Sha treatment on the microcirculation of surface tissue: a pilot study in healthy subjects.. Explore. 2007, 3 (5): 456–466 [2011-05-29].(英文)
刮痧的17個禁忌. 人民網《生命時報》. 2011-05-18 [2011-05-29].[失效連結]
拔罐是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火、抽氣等方法產生負壓,使之吸附於體表,造成局部瘀血,以達到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等作用的療法。拔罐療法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成書於西漢時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中就有關於「角法」的記載,角法就類似於後世的火罐療法。關於拔火罐治療疾病最早的中文記載,是公元281~361年間,晉代葛洪著的《肘後方》。而國外古希臘、古羅馬時代也曾經盛行拔罐療法。文字記載,在古希臘,公元前400年,就有人使用拔罐療法。[1]
目錄
1 定義
2 所用器具
2.1 玻璃罐
2.2 真空灸(也稱:灸罐)
3 分類
3.1 排氣方法
3.2 拔罐形式
3.3 綜合運用
4 進行步驟
5 起罐方法及處理
6 注意事項
7 禁忌
7.1 疾病
7.2 年齡問題
8 總結
9 名人
10 參考資料
定義
拔罐法古代稱為「角法」,通常又稱為「拔火罐」或「拔罐子法」,是指藉燃燒、溫熱或抽氣等方式使罐內產生負壓而直接吸著皮膚表面,造成充血現象而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方法,這種療法經常與針灸,放血療法配合使用。
所用器具
海口,路邊攤的拔罐竹杯
玻璃罐
普通口小肚大的玻璃罐,瓶囗之邊緣宜向外翻,其容積約為30-60毫升,可以稍大一點。(囗徑約4公分,高約6公分,容積約60毫升,為中形之玻璃小罐,呈鐘形,口略向外。)
根據部位,選用大小適宜的火罐。
皮膚面積小,肌肉薄處( 如頭部、,頸部等 ) ,可用小型罐子。
皮膚面積大、肌肉厚處 ( 如臀部、大腿、背部等 ) ,可用大型罐子。
真空灸(也稱:灸罐)
真空灸是艾灸與葫蘆型結構拔罐器相結合的新型拔罐器。傳統拔罐器如角罐,陶瓷罐,竹罐,玻璃罐,塑料罐等,均由硬質材料製作。而付罐,真空灸則由柔性材料製作,如橡膠,矽膠等。由於真空灸的特殊結構,可以很方便的輕輕一按,就能造成罐內真空,立刻形成真空負壓,操作起來十分方便。真空灸的罐內頂部有一個容積較大的遠紅外加熱室。加熱室可以放入直徑和高為40mm×25mm體積的藥物。遠紅外對放入的藥物可產生180℃的高溫,使藥性緩慢揮發出來直接作用於皮膚。在皮膚作用部位溫度大約為43℃,是使用者的適宜溫度。
真空灸的柔性材料屬醫用優質材料,與皮膚具有良好的親和力,特別適應於人的臉部皮膚和人體柔細皮膚如乳房、腹部等。
真空灸有大小不同的罐,可適用於臉部、四肢、軀體,以及全身不同部位操作。
分類
海口,女人接受拔罐子
排氣方法
火罐:利用火的熱力使罐內空氣膨脹並排出罐外,罐在皮膚表面時冷卻,使罐內產生負壓。
水罐:利用煮水法使罐內空氣受熱膨脹並排出罐外,罐在皮膚表面時冷卻,產生負壓。
抽氣罐:利用儀器抽去罐內的部分空氣,產生負壓。
拔罐形式
閃罐:火罐吸拔後馬上拔下,反覆數次,至局部潮紅為止。用於局部肌膚麻痺的患者。
走罐(滑罐):即吸拔後在皮膚表面來回推拉,其法選用較大的罐子,罐囗須平整光滑,並塗油少許,先將罐子拔上,然後用力將罐子上、下、左、右來回拉移三至五次。適用於面積較大,肌肉豐富的部位如胸、背部。
留罐:吸拔後留置一段時間,約5至20分鐘,根據病人的體質,耐受能力以及病情的不同而決定。
綜合運用
藥罐:用藥水煎煮竹罐後吸拔,或在罐內盛貯藥液。
針罐:針刺穴位上在留針的過程中,在針刺的部位加拔罐子。
刺絡拔罐:用三稜針或皮膚針等刺破皮膚表面,點刺出血後加拔罐子的一種方法。
進行步驟
施術部位用毛巾沾肥皂水洗擦潔淨後,再用紗布抹乾,必要時用酒棈消毒
然後塗以凡士林或其他油類,以便罐囗與皮膚得到嚴密結合,但絕不可使用碘酒。
用鉗子鉗住棉花球,吸沾酒精燃點之
棉花球點著後在拔火罐內刷一下,很快的拿出來。
然後驟然的將罐口按於皮膚上,如此罐囗即能很好的吸著在皮膚上。
起罐方法及處理
起罐方法。起罐時,一手按壓罐旁之皮膚, 一手按住罐子,稍一傾斜,使空氣進入即能取下,切記勿硬拔。
起罐後的處理。起罐後局部皮膚呈現紅紫色而潮潤,有罐口深痕,中央凸起,是正常現象。如顏色紫黑,應用紗布包好,以防止擦破皮膚。如起罐後起水泡或有皮膚燙傷的跡象請立即求醫
注意事項
患者宜採取躺臥姿勢,切不可亂動以免罐子由身上墜落。
罐子宜拔於皮膚平滑之部位,應避免有皺襞,突起,尤其是有骨頭的部位,最適於拔火罐的部位是肌肉脂肪層厚、血管較少之處。男子之前胸部、女子鎖骨下部、乳房下部、男女之背、腰部皆適於拔火罐。肥胖者、脂肪過多者拔於肩胛骨、側胸部皆可,需要時可拔於臀部,大腿及其他部位。
保護患者,勿使著涼,避免吹風。
向下取罐子時,為避免疼痛宜用一隻手使罐子傾斜,用另一隻手壓迫罐子對側之皮膚,使之形成一個空隙,空氣由此得以入於罐中,此時罐子之吸引力立即消失而墜落,如今患者自行皮膚收縮亦很易使罐子墜落
若於同一部位重覆拔火罐時,必須選擇未拔過的空隙地方施行。
不能在拔罐之後馬上洗澡。拔火罐後,皮膚是在一種被傷害的狀態下,非常的脆弱,這個時候洗澡很容易導致皮膚破損、發炎。
時間不宜太久,長時間拔火罐會導致皮膚感染。
禁忌
疾病
患有以下疾病的患者請勿嘗試拔罐,否則可能引起問題:
心臟病
血友症
全身浮腫
全身皮膚病或局部皮損(如皮膚過敏或潰瘍破裂處)
極度衰弱、消瘦、皮膚失去彈力者
高熱不退、抽搐、痙攣
年齡問題
四個月以上之孕婦。六歲以下之兒童及七十歲以上之老人。雖不是絕對禁忌,但應選擇小口徑的管子,拔罐數目要少,距離要遠,操作時應特別慎重。
總結
拔罐對於疏緩肌肉的彊硬疼痛,效果快速良好。也常用於疲勞所致的膏肓緊崩疼痛。而配合刺血拔罐,更是民俗療法常見的手法。但對於虛弱所致的疲勞痠痛,當以調理氣血為主,不宜頻繁反覆使用。
名人
歷史上奧運金牌數保持人飛魚菲爾普斯(23金)就有使用拔罐調養身體。[2]
曾獲得奧斯卡獎的演員格溫妮斯·帕特洛(Gwyneth Paltrow)2004年參加一次電影首映時,身上帶有拔火罐形成的紅圈圈。
加拿大歌手賈斯丁·比伯(Justin Bieber)、維多利亞·貝克漢姆(Victoria Beckham)以及女演員詹妮弗·安妮斯頓(Jennifer Aniston)都被拍到過身上帶有拔火罐留下的紅斑的照片。
NBA騎士隊勒布朗·詹姆士就多年用拔罐,火箭隊哈登與雷霆隊韋斯布魯克今年(2018)季後賽也開始拔罐。[3]
參考資料
Cupping therapy: History.
「東方拔罐力量」菲爾普斯最愛 俄媒:跟服用禁藥一樣. 2016年8月10日.
拔罐有效!詹皇7顆後仰跳投平紀錄. 2018年5月4日.
PAYPAL直播彈字贊助
https://streamlabs.com/hongkong6429hongkong6429
香港贊助 使用以下圖片到便利店說 i tunes pass 增值
https://scontent.fhkg1-1.fna.fbcdn.net/v/t1.0-9/19437309_456983178008419_6452537168900830196_n.jpg?oh=8c6fb5ee6a3b09fc1228ec16f2fa1eb9&oe=59EE2713
喵喵俠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tcatcatman/
喵喵俠玩魔靈召喚群組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64214333715607/
喵喵俠玩【遊戲王 DUEL LINKS】群組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396607467056722/
交鋒聯盟 fight league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361085637274178/
直播台 逢星期一 08:00PM 未定 10.00喵登熱話
直播台 逢星期二 08:00PM 魔靈召喚 10.00喵登熱話
直播台 逢星期三 08:00PM 遊戲王 10.00喵登熱話
直播台 逢星期四 08:00PM 交鋒聯盟 10.00喵登熱話
直播台 逢星期五 JAPHK 8:30PM 魔靈召喚
以上節目全由youtube直播
不停期請假,敬讀原諒
浮水皂原理 在 Re: [心得] 茶山房手工皂- 看板TWproducts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轉貼我之前在家管板的文章,這是我的疑問,參考一下。
作者 sizumaru (8-BALL) 看板 homemaker
標題 Re: [問題] 想請問哪牌的洗衣皂好用呢??
時間 Sun May 31 18:26:11 2009
───────────────────────────────────────
※ 引述《raitt (raitt)》之銘言:
我覺得茶山房的洗衣皂很好用,容易起泡,用完也不會吸水感覺黏呼呼的,
最主要是蠻天然的,價錢也還可以,相關資料 自己GOOGLE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4.24.226
既然有人推文問了 我就講一下
我本身有在作手工皂 所以瞭解作皂的原理和效果
最開始茶山房開幕時 打的是「浮水」效果
他說 「肌膚需要活氧來呼吸 所以洗澡的時候 浮水皂裡的空氣給予肌膚氧氣」
看了真的讓人哈哈大笑
洗澡的時候 全身都脫光接觸空氣了 還會在乎浮水皂裡那一點點空氣嗎?
這根本是為了凸顯浮水的效果 硬掰出來的
不過這個廣告在最近好像已經被拿掉了 可能他們自己都覺得扯
浮水皂一點秘密都沒有 但是茶山房偏偏要打著「全世界只有兩家作浮水皂的」
事實上浮水皂真的很好的話 全世界的肥皂工廠早就瘋狂投入製造浮水皂了
怎麼可能只剩下兩家?
浮水皂比普通香皂唯一的好處只有 掉進浴缸裡比較好撈
然後茶山房又說 浮水皂會浮水是因為他們的鹼量放得很少 所以很輕
作過手工皂的人都知道 手工皂也可以做出浮水皂 作法完全不神秘
就是作皂過程中 把油脂先打到發再進行作皂就行了
也就是說 浮水皂根本就是油脂裡有比較多空氣 所以才輕的
茶山房卻要跟鹼的多寡扯上關係
而且作手工皂要算油脂的皂化價 如果你不想做那麼鹼
你放鹼的量控制比你油脂所需皂化價低就行了(有「減鹼」和「超脂」兩方法)
何來「鹼比較少 皂比較輕 所以能浮水」的方法?
然後又說「在做皂過程中 把多的鹼抽出 所以鹼比較少」
哪裡用得著這麼麻煩 還把多的皂鹼抽出? 明明算好皂化價少放鹼或超脂就行了啊
再來說他們的熱製法 作皂皂化過程有冷凝和熱製兩種
他們用熱製法我沒意見 因為肥皂工廠作皂為了速度都用熱製法皂化
但是他們的廣告不應該把冷凝法貶低
事實上大部分玩手工皂的人 反而不喜歡熱製法
因為熱製法多少會將養分破壞 熱製法的唯一好處就是皂化速度快
冷製法靜靜放著等他皂化 至少要一個月 熱製法只要幾天就完成
茶山房的廣告卻貶低冷凝法 說放著讓他皂化反而品質不易控制
令人懷疑他這樣講的居心
而且明明許多製程是工廠機器生產 為什麼還標榜「手工皂」?
難道動手操縱那些作皂機器就算「手工」?
整個茶山房的廣告文案看下來 有玩手工皂的人至少要皺起眉頭懷疑好幾次
這就是我說他有欺騙消費者疑慮的地方
不過他的衣物皂 確實好用 而且好像比南僑象頭之類的便宜
(近年有漲價 漲價後有沒有比較便宜我就沒有算過)
以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2.84.20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2.84.22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