窺基大師的故事
(三車和尚)
為何你在流淚 ?因為觸動了前世記憶!有的人去寺廟拜佛會流淚,有的人聽人誦經持咒會流淚,也有的人聽佛歌會流淚。通常這些流淚是觸動了阿賴耶識中的記憶,也許是前世舊緣,也許是累世塵緣。
在《恒河大手印》中有記載,唐朝的玄奘法師到印度取經,走到喜瑪拉雅山一帶,發現山上有紫雲結蓋,知道山裡一定有人修道。於是,大家就去尋找,找啊找,突然有人發現有個洞,就在那裡試著挖挖看。挖進去,果然是個洞,有一個人坐在裡面。
玄奘的弟子說:這人死掉了,你看他冷冰冰的,只剩下皮包骨頭架子了。
玄奘法師摸摸他的胸口還有點熱,這就說明他沒死,第八識還沒有走。第八識是“暖壽識”,胸口還有點暖氣,說明他還有壽命在。
玄奘法師敲敲引罄,這老僧出定了。老僧睜開眼一看:啊!佛來了,來給我說法啦。
他坐在這裡就是等釋迦佛出世為他說法,所以一見玄奘法師,以為是釋迦佛來接引他、來度脫他。玄奘法師說:我不是釋迦佛,釋迦佛已經圓寂多年了。
釋迦佛出世相當於周昭王時期,玄奘法師是唐朝李世民時期,已經過了很長時間了。
這個老僧哭了!唉!我錯過機會了,我在等釋迦佛出世來度我,想不到佛已經圓寂了。玄奘法師說:你不要哭,釋迦佛的佛法還在,我就是到佛國求取真經的,將來回唐朝大振佛法。
你的身體坐了一千多年了不能用了,再換一個身體吧!你趕快去皇宮投胎做皇太子,待你長大,我也該從天竺取經歸來,我們一起弘法利生,你記住要到高樓大院琉璃瓦的皇宮去投胎,小地方不要去。
老僧便按照玄奘大師的指點去投胎了。十九年後,玄奘大師從天竺取經歸來。他不忘前約,到皇帝那裡去尋找轉世的老僧。
當時的皇帝是唐太宗,他很驚訝,對玄奘說:我沒有十九歲的皇太子啊!後來一查,老僧投胎投錯了地方,投到了當朝大臣尉遲恭的家中。
於是傳詔下去,將那個青年宣來,令其隨玄奘出家。其時老僧因投胎隔世之迷,前世的事情哪裡還記得!他已經習慣了紙醉金迷的生活,堅決不同意出家。
皇帝大怒:不出家就賜死!那青年沒辦法,只好同意,但提出條件,必須隨行三個馬車:
一車載金銀元寶
一車載美酒
一車載美女
這些東西拉了三大車。人們諷刺他為“三車和尚”。玄奘大師心中有數,點頭默許。當時車隊行至設壇剃度的寺廟,一聲洪亮的鐘聲傳來,驀然驚醒了老僧阿賴耶識中沉睡的記憶。
他畢竟刻苦修煉多生多世,佛心未泯,晨鐘暮鼓的靈性一觸即發。他幡然醒悟,“三車”都不要了,當即翻身落馬,痛苦流淚懺悔,從此虔心重皈佛門,發奮修行,成為玄奘大師的座下大弟子,法號窺基。後來終成一代高僧,成為法相宗第二代傳人。
雖然我們都不記得前世舊事了,但今生為人,前世或某一世一定有過修行。只是這累世所有的記憶都封存在每個人的第八識中,即儲存在阿賴耶識中。
我們今生念佛,這聲聲佛號念的是自性,是為了念出自己的清淨心。把自心塵染的污穢都掃除掉,把自心的執著、煩惱都連根斷除,心清淨了,就會照出當初的佛心。今生傳承下去,繼續精進,直至修成正果。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賢賢的奇異世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西遊記 #西遊記真實人物 #HenHenTV奇異世界 各位大家好,歡迎收看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上一集說了封神榜裡面的真實人物,今天我們來說西遊記,西遊記,也是出於明朝時代,雖然現在講西遊記的作者是吳承恩,但是也有人說是丘處機,因為一些煉丹術的術語是全真教裡面的經典叫【西遊...
法相宗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最美好的安排
近日收到好多網友嘅查詢,唔係問我育兒心得,亦唔係問我紫微斗數風水,或者其他西方療癒工具,佢哋係開始問我進修之路,點樣成為今日嘅我!🤔🤔好問題!
所以我只有回想,搜索枯腸, 10分努力,竟然......
我搵唔到我嘅進修之路🤣🤣,因為我每一下嘅步驟都係跟隨我嘅感覺,從來冇計劃過!
好多人都知道,我嘅玄學療癒之路係由我嘅二女出世開始,我第一個學嘅就係紫微斗數同埋塔羅,同時,因為我二女嘅健康情況,我開始左學手工皂同埋芳療。
我發現當我對呢一個知識有興趣嘅話,我就會想繼續鑽研,探究,得到更好嘅知識。值得一提嘅係,相信自己嘅直覺,我每一次上完堂,我都能夠發掘到自己不足嘅地方,然後喺課堂當中,我就會遇到我應該要進修嘅方向,然後繼續進修,簡單啲來講,我嘅進修之路,就係咁樣!
我整理一下,我嘅進修道路大概係咁樣:
紫微斗數👉🏻風水👉🏻八字👉🏻奇門遁甲👉🏻占星👉🏻卜卦占星👉🏻易經
塔羅👉🏻臼井靈氣👉🏻天使,水晶,生命靈數👉🏻通靈👉🏻系統排列👉🏻解夢
手工皂👉🏻精油芳療👉🏻全人按摩👉🏻西洋書法👉🏻頌砵👉🏻音叉👉🏻永生花藝師👉🏻各種手工(手作,唧花)
大致係咁樣,不能盡錄
學無止境,呢條路永遠都唔會完😆😆
...........................................(我是分割線)
唐三藏取西經
玄奘是唐朝著名的高僧,由於通曉佛教經丶律丶論,被尊稱為「三藏法師」。
玄奘於隋朝出生,自幼已很聰明丶個性獨立,又喜歡閱讀先聖先賢的書籍。他學習時又很心,即使屋外多嘈吵,也不受影響,繼續學習。可惜,後來因家境貧困,被迫流落在佛寺,並同時學習佛經。在他十一歲時就熟讀很多佛學經典,當中包括《妙法蓮華經》、《維摩詰經》。
隋朝滅亡後,玄奘前往長安、成都等不同的地方進修佛學。在這段時間,玄奘感到各地佛教學說差異甚大,甚至有一些與原本的教義相違背,於是決心前往天竺(今印度)求法,探尋真理
貞觀三年,玄奘由長安出發,經過高昌國,沿著西域諸國越過帕米爾高原,在異常險惡困苦的環境下,終於到達天竺。他向當地很多著名的高僧,學習佛學。
碑城👉🏻伊👉🏻高昌👉🏻大雪山于末玉👉🏻長安👉🏻唐👉🏻中天摩揭陀👉🏻那寺海👉🏻南天兰👉🏻覆汗
「玄奘前往天竺的路線」
經過長達19年的光陰,終於學有所成,並返回中原。這個時候,已學遍並精通當時流行的大大小小的佛教學說。之後創立了中國的佛教宗派唯識法相宗。法相宗着眼於佛法是硏究佛法和實踐佛法的佛學宗派在唐朝盛極一時。
此外,玄奘一生努力翻譯佛教經典,共譯出佛教經論75部1335卷,對中國的佛學影響深遠·而中國四大名著《西遊記》中的唐三藏的原型,便是來自玄奘法師
*資料來自網絡
...........................................(我是分割線)
同樣地,因為心目中嘅信念,踏上尋找知識之旅,仲有呢一位精油公司創辦人Gary
因為尋找,發掘及研究不同品種的乳香,佢走遍中東及非洲多國(多達15次來回旅程):
阿曼、也門、索馬利亞、埃塞俄比亞、科索拉特島……
過程中,佢需要克服言語不通,政局不穩,地方內戰(甚至槍林彈雨),最終不但證實心目中嘅信念,更加為我哋帶嚟純正品質嘅精油。👏🏼👏🏼
小知識:
乳香樹價值珍貴無比,而採收乳香嘅方法,就係割棵樹,令到佢流出乳香汁液,本意係用嚟保護棵樹,但係如果過度採收,乳香樹來不及修復,最終都會死亡。不過一般商人,就算知道呢個後果,佢哋都會頻密採收,因為回報實在太大。但係Y L就規定一年只可以採收一次乳香,盡量保持生態平衡,保護乳香樹。
...........................................(我是分割線)
#黃乙頤 #pearlwong
#oiltiquehealingcircle
#kaleidodrops
#essentialiving
#愛上yl101個理由
法相宗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唐朝是何對待留學生的?|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唐朝是古代世界歷史上中國社會地位最高的時代之一,那時候中國的皇帝被稱為「天可汗」,奉行開放的國家政策,所以「萬國來朝」。唐朝之所以社會地位高,是因為其國土的廣大,經濟的發達,軍事上的一系列勝利,科學技術文化領域上的先進,讓其他各國敬畏。古時雖是「朝貢體系」,但其他各國是真心服了,所以紛紛派遣人員來中國學習。而唐朝朝廷也拿出了大國氣度,友好對待各國派來的留學生,致使長安成為國際性大都市。
留學費用大部全包,外國人享受幸福生活
唐朝的外國留學生,包括日本、高麗、百濟、新羅、高昌、吐蕃、柬埔寨、安南、尼泊爾、緬甸、大食、波斯、印度、斯里蘭卡等,史載「高麗、百濟、新羅、高昌、吐蕃等諸國酋長,亦遣子弟入於國學之內……八千餘人,濟濟洋洋焉,儒學之盛,古昔未之有也」、「太學諸生三千員,新羅、日本諸國,皆遣子入朝受業。」,許多外國留學生的名字見諸歷史,如日本的小野妹子、阿倍仲麻侶(漢名晁衡)、橘逸勢、半須賀雄、長岑高名、空海和尚、菅原清公、多治比縣守、粟田真人、藤原清河、高階遠成、藤原不比等、伊吉博德、吉備真備、大和長岡、藤原葛野麻呂、朝野鹿取、道昭和尚、最澄和尚,新羅的崔致遠、李同,大食人李彥升等,其中日本派來的最多,韓國其次。留學人員分為兩種:一種是留學生,一種是留學僧。唐朝對這兩種人員,吃、住、穿等基本生活費用由國家提供,免去了留學人員的生活之憂。
留學生學習的地方,叫國子監。留學人員也有一些自費項目。比如單獨給老師的「學費」,這是本著尊師重教的象徵意義來說的,從孔子那時候就留下了交「束修」的例。這筆錢不能由國家負擔,因為要教導學生尊重你的老師,自然要自己拿出來意思意思。但這筆費用很少,象徵性而已。另一部分費用是書本費,這個是自理的。古代的印刷術不像現代這樣發達,書本的成本費是較高的,同時也表示對於知識的尊重,故由自己負擔。還有就是自己的日常交際費用,喝個酒,旅個游,去青樓妓院喝個茶什麼的,這個國家是不管的。歷史記載新羅人李同到中國來留學,帶來了紋銀三百兩,這是他留學九年的生活費用。
一般來說,外國人一踏入中國的土地,車船費用、吃住費用,是由國家相關部門負責管理的。他們在中國享受的待遇,是外賓待遇。在首都長安有一個部門叫鴻臚寺,專門負責外國留學生事務。天朝大國,做到這樣,也算可以了。
專門設置賓貢進士,考試難度相對較小
國外的留學生,畢竟與中國本土的科舉生水平不一樣,因為所有的教學語言,都是漢語,就像我們現在去外國留學,必須先過外語關一樣,唐朝時來中國留學的外國學生,也得先過漢語關,否則是無法完成學業的。那時候的首都是長安,還沒有推廣普通話,所以外國留學生,必須先得學會一口地道的陝西話。有的外國留學生,因為沒有學好唐朝普通話,而不能入學國子監,比如日本的半須賀雄和長岑高名,因為學習太差被國子監拒收,而另一位日本人橘逸勢,因為沒有學好唐朝普通話不能入太學,無奈自學成材(自己學習古琴去了)而青史留名。
國子監學習的內容,有六個專業: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和算學。其中國子學、太學、四門學是設門檻的,門檻是家庭背景,要求學生家庭背景依次是三品、五品、七品以上,雖然這有些不公平,但唐朝是從講究門閥制度的魏晉南北朝時期過來的,那個時候是「九品中正制」,沒有一定的家庭背景是不可能做官的。而後面的律學、書學、算學主要是一些專科技術,「理科專業」,研究自然科學的,沒有門檻,成績優秀的平民也可入學,你看發明活字印刷術的宋代大發明家畢昇就是平民。可別小看這六門課程,內容涵蓋了經文到時事政治、經濟、制度、軍事、法律、鹽政、漕運、歷史、數學、文字學諸方面,留學生們回國後,對其國內的官場制度、學制、田制、稅制、兵役、法律、學術思想、文學作品、禮制、醫學、書法、音樂工藝技術、飲食起居、風俗習慣等造成深遠的影響,尤其是日本和韓國影響尤甚。日本學士院院長山田三良博士就說過:中國文化和日本文化是同一種子在另一地方生長起來的。
這麼複雜的學問,外國留學生學起來,當然會有一些難度的。為了幫助外國人過關,唐朝廷專門設置了一項針對外國留學生的考試制度——賓貢進士。這是唐穆宗時候發明的。賓貢進士制度根據外國留學生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在考試難度、錄取方式、錄取比例上實行「優惠」政策,與唐朝本土的「國子進士」、「鄉貢進士」有很大不同。因為有了優惠政策,外國留學生除了一部分資質太差的以外,是可以通過學習過關的。
考試合格入朝為官,也可禮送回國效命
唐朝對於外國留學生畢業後的去向,採取了比較寬松的政策,既可以在唐朝為官,又可以禮送回國,很自由的留學生政策。當然,也有的留學生,因為唐朝皇帝認為是人才,採取留用唐朝不放回國的。
外國留學生在唐朝為官的為數眾多,比如日本人粟田真人當了武周朝的「司膳卿」,藤原清河當了玄宗朝的「特進秘書監」,高階遠成當了德宗朝的「中大夫試太子中允」,最有名的是阿倍仲麻呂,也就是那個叫晁衡的,與王維、李白等唐朝一流的詩人成為好朋友,一度想回國還遇到風暴沒回去,結果在唐朝當了五十四年的官,成為唐玄宗、唐肅宗、唐代宗時期的「三朝元老」,活了七十三歲才在長安逝世,生前當過鎮南都護,死後唐代宗還追贈他從二品潞州大都督的殊榮。
當然,更多的外國留學生還是選擇學成歸國,為所在的國家效力。日本人藤原不比等、粟田真人、伊吉博德從唐朝學成回國後,主持編定了日本法律《大寶律令》,吉備真備、大和長岡共同刪定了日本法律《養老律令》,多治比縣守、藤原葛野麻呂、朝野鹿取、菅原清公任等人學成歸國後,都在日本政府擔任了高官,影響了日本政局。日本高僧道昭和尚、最澄和尚、空海和尚等,都得益於在大唐的留學僧生活,回國後創建了日本的天台宗、真言宗,其中道詔和尚還是《西遊記》中唐僧(唐玄奘)的得意弟子,將中國的法相宗傳到日本,臨回國唐僧還贈他舍利、經論和鐺子等,成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話。
和阿倍仲麻侶比肩的新羅人崔致遠是個大才子,他在新羅是個貴族,但來到唐朝後,由於久試不第,生活上遇到很大困難,乃至到了「席冷而窗風擺雪,筆乾而硯水成冰」的地步,但他不怕困難,由奢入儉,終於依靠勤學苦讀一舉及第,先後擔任唐朝的溧水縣尉、侍御府內奉、都統巡官、承務郎、館驛巡官等職務,以大唐三品官銜榮歸新羅。崔致遠回到新羅後,受到的待遇更為厚重,擔任侍讀兼翰林學士、守兵部侍郎知瑞書監職務,出守太山、富城二郡,死後被追諡「文昌侯」,成為新羅國的「東國儒宗」、「東國文學之祖」,聲望之隆,千古未有。
外國留學生雖然在唐朝受到優厚的待遇,但並不等於他們在唐朝有特權。相反,他們在唐朝的法律面前是「人人平等」的,唐朝規定「諸化外人,同類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異類相犯者,以法律論」。所以現代山東大學的「伴讀」制度,在唐朝是不存在的。他們享受的優惠政策,只是天朝大國對他們的恩賜罷了。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法相宗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西遊記 #西遊記真實人物 #HenHenTV奇異世界
各位大家好,歡迎收看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上一集說了封神榜裡面的真實人物,今天我們來說西遊記,西遊記,也是出於明朝時代,雖然現在講西遊記的作者是吳承恩,但是也有人說是丘處機,因為一些煉丹術的術語是全真教裡面的經典叫【西遊證道書】,這個說法卻讓其他人質疑,因為丘處機是宋朝末年,而西遊記的時代雖然是唐朝,但是很多裡面描述的風土人情確實明朝才有的。
是的,丘處機有在射雕英雄傳裡面,是真實的歷史人物來的。下一次可以講金庸的咯~
回到這裡,我們姑且相信寫的人是吳承恩,也是出版於明朝,而裡面的人物和封神榜是有重疊的,例如二郎神,哪吒,還有一班的仙家,那麼西遊記裡面出現的人物是真的嗎?
是的,唐太宗是唐朝的真實人物,他就是李世民,因為和自己的兄弟爭皇位,他幾次給他哥哥和弟弟,也就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多次想殺害他,李建成已經是太子了,但是因為李世民功高蓋主,朝廷裡面有很多維護李世民的聲音,他覺得李世民是個威脅,就多次下毒毒殺他,但是卻被他躲過,於是李世民就下定決心,知道李建成和李元吉在玄武門那裡埋伏,於是就將計就計,派士兵圍著他們,把他們殺了,連同他的五個兒子都殺了。
在西遊記裡面,李世民當了皇上過後,一直發惡夢,還被帶到地府,見到了他的兄弟來復仇,還見識了十八層地獄,見識了地獄的恐怖,他就信佛並且大力推廣佛教,和唐三藏談論後,就決定派他去西天取經。回來造福人民,也藉此消除自己的罪惡。
那麼唐三藏是在歷史裡面有這個人嗎?是的!是真實人物來的。
他的法號叫玄裝,俗稱陳祎 (yi1),為漢傳佛教裡面最偉大的譯經大師之一,被譽為中國四大翻譯家之一,也是中國法相宗教的創始人,由他的弟子辨機記錄他的口述,並且寫下的【大唐西域記】就是記錄他去到天竺學習並且翻譯到中國的一些經歷。由於古印度非常缺乏記錄,因此這是非常珍貴的遊記,在裡面可以了解到古天竺的地理歷史,他們根據玄裝的這個大唐西域記裡面的資料去尋找古蹟,證明這個遊記是真的!
那麼為什麼他要去西域,也就是印度取經呢?
原因當時的佛教是攝論宗和地論宗這兩家對於法相之說有點出入,於是他就想去到佛教的來源之地,天竺去尋找總骸(gai1)三乘學說的【瑜伽師地論】,把一切的法相之說貫通融合在一體。
但是他那時得不到唐朝的過所,也就是護照,所以一直沒有出發。在貞觀三年,他就私自從長安出發,也就是現在的西安,經過高昌國,也就是現在的新疆吐魯番。被高昌王強行留下當國師,只是玄裝不妥協,三天不吃不喝,高昌王覺得愧疚於他,於是就和他結拜兄弟。所以結拜兄弟並不是唐太宗,而是高昌王。
終於千里跋涉,從長安到達了天竺,你們知道有多遠嗎?先說從長安到高昌,距離大概是2635公里,如果是走路大概需要552小時,如果好彩的有馬騎,一天大概可以跑100公里,都要整二十七,八天才可以到達高昌。以前根本沒有現在的馬路那麼好走,可能還需要攀山越嶺。還要找路呢~然後高昌去到印度是大概也是2500公里。以前的人真的意志力很強哦!玄裝到了天竺後呆了那爛陀寺十年,這個那爛陀寺位於現在的印度東北部,也就是現在印度的比哈爾邦中部。
這那爛陀寺每天有一百多個講壇,每天教導大乘佛法,天文學,數學,醫學等等。玄裝把這十年學習的東西,把657部經書帶回中土,他從643年從天竺出發,到了645年,也就是大概兩年時間才可以到達,收到唐太宗的熱烈歡迎,他不是偷渡客嗎?哈哈
的確,是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推廣之下,他在長安設立了譯經院。一生翻譯的經文有七十二部,共一千三百三十八卷。
孫悟空呢?也是有這個人,但是不是猴子。
在玄裝去到西域時,然後到了瓜洲去買馬,胡人石磐陀(pan2tuo2)請玄裝為他受戒,並自願當他的嚮導,而且也是玄裝的第一個弟子,他剃度過後也成為了胡僧,胡僧和猢猻的音很接近,結果就變成猴子了。但是他陪到一半就半途而廢,沒有再幫玄裝做嚮導了
還有這個猴子的設定其實跟印度傳說的神話裡面的神猴哈奴曼,擁有四張臉,八只手。幫助羅摩去拯救他的妻子悉多,傳說中的哈奴曼靈敏機智,可以騰雲駕霧,火燒楞伽宮(leng2qie2)和偷仙草,不需要偷,去奶茶店就有很多仙草了啦~所以大鬧天宮可以就是借鑒火燒楞伽宮吧~
在歷史裡面的確實有一名悟空大師,他叫車豐朝,有點像韓國人的名字。
雖然和玄裝不是同一個時代,他是在唐朝750年的一名武將,慣用的武器是什麼呢?是的,他是用重36斤重的熟棍,就是大概18公斤重,他的確實護送唐朝使團前往天竺,但不是護送唐僧。
在一次馬瘟當中,他中了病,因此不可以和唐朝使團回去大唐,在法師三藏的醫治下,他痊癒了,覺得人生無常,因此皈依佛門,三十年後回到大唐,被唐德宗賜法號為悟空,他也留下了一本叫【悟空入竺記】
那麼豬八戒呢?也是有一名大師叫八戒,但是是比玄裝更早三國時代,叫朱士行,由於明朝的皇帝姓朱,所以他們不能放朱,聽說當時明朝也不能養豬,
所以那時的人物設定為山豬,加在一起就變成豬八戒,
他是中國歷史裡面的第一個漢族僧人,也是第一個去西域取經的人。
雖然裡面都是一些摻雜的歷史人物,但是西遊記還是我很喜歡的一個作品,尤其是大鬧天宮的時候,其實是對於專制和階級之分的控訴,在能者並不可以在政治上受到重用,也顯示出作者對於當時的社會封建和專制。當然裡面也是宣傳佛教的一本名著。
好啦!今天的故事就講到這裡,下次要開始講金庸的名著啦!裡面的很多人物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但是先告訴你,歷史裡面沒有韋小寶這一個人物。如果喜歡我的影片,那就分享,訂閱,按贊吧!我們下個奇異世界見,Bye Bye!
法相宗 在 あすかでらTV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訂正:呪術廻戦 2巻、7巻で伏黒が姉の津美紀を思い出すシーンは黒バックでした。
この動画内で話したその部分は僕の勝手な勘違いでした。
(もしかしたら姉は死んでる(=寝たきり)と考えた7巻の感想であってるのか?)
申し訳ないです。。。
呪術廻戦 8 (ジャンプコミックス) ¥484
http://urx.space/qJwn
仏像ワールド(地蔵菩薩を調べてました)
https://www.butuzou-world.com/dictionary/bosatsu/zizoubosatsu/
法相宗大本山 興福寺(地蔵菩薩を調べてました)
http://www.kohfukuji.com/property/cultural/102.html
仏様の種類と役割 曼陀羅(まんだら)(地蔵菩薩を調べてました)
https://www.akira3132.info/Hotoke.html
地蔵菩薩 wiki
https://ja.wikipedia.org/wiki/地蔵菩薩
専用ツイッター作ってみました
https://twitter.com/asukaderaTV
今回も田中の妄想全開で色々楽しませてもらいました。
ジャンプらしく描きつつ、文字が多いけど、田中は呪術大好きですよ★v
#呪術廻戦 #ジャンプ #新刊
法相宗 在 フラベ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煩悩の根本に三毒がある。
❶貪欲(とんよく)
❷瞋恚(しんに)
❸愚痴(ぐち)
俗に煩悩は108あり、除夜の鐘を108回衝くのは108の煩悩を滅するためと言われるが、実際には時代・部派・教派・宗派により数はまちまちである。小は3にはじまり、通俗的には108、大は(約)84,000といわれる。
心所の区分から言えば、
上座部仏教(分別説部、『アビダンマッタ・サンガハ』)では、不善心所の14種
説一切有部(『倶舎論』)では、大煩悩地法・大不善地法・小煩悩地法・不定地法の計26種
大乗仏教の唯識派・法相宗(『唯識三十頌』)では、煩悩心所・随煩悩心所・不定心所の計30種
を煩悩とみなすことができる。wikiより一部抜粋
何言っとるか全然分からん
はじめしゃちょーの畑です。
【Twitter】
はじめしゃちょーの畑公式:https://twitter.com/hajimesyachoHTK
はじめ:https://twitter.com/hajimesyacho
だいちぃ:https://twitter.com/daaiicchhi
たなっち:https://twitter.com/tanacchi_ryu
やふへゐ先生:https://twitter.com/youheisensei
トマトクン:https://twitter.com/mizumizusiiT
テツヤ:https://twitter.com/honmonotetsuya
------------------------------------------------------------------------------
楽曲提供:Production Music by http://www.epidemicsound.com
フリーBGM DOVA-SYNDROME by http://dova-s.jp/
------------------------------------------------------------------------------
法相宗 在 120 玄奘法師法相宗ideas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2017-4-6 - 玄奘(602年-664年),漢傳佛教史上最偉大的譯經師之一,中國佛教法相唯識宗創始人。俗姓陳,名褘,出生於洛州緱氏縣(今河南省偃師市南境)。 ... <看更多>
法相宗 在 2022)古印度彌勒信仰~ 5.彌勒與法相宗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一、法相宗在印度稱為瑜伽宗,又作瑜伽派。系奉持《瑜伽師地論》之學派。 與印度大乘佛教中,與"中觀派"相對。此宗派以彌勒為初祖,無著繼之,其後有世親、陳那、親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