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任性可樂餅」
前幾天威說他的午餐不想吃白飯了,想吃奶油馬鈴薯。聽到馬鈴薯的時候小佑表示那他想吃薯餅!好意外哦,我以為他要說馬鈴薯泥+意大利麵沙拉呢!是不是太久沒做所以他忘記這件事了?
然後我就買了一袋馬鈴薯。
原本想做奶油馬鈴薯跟薯餅的啦,但一個轉彎我突然想做可樂餅!
沒有為什麼,因為小孩說什麼我就做什麼的話、那就太沒有個性啦。
做完後因為家裡只剩一點點麵包粉,所以⋯⋯爸爸今晚仍然沒得吃XD(給他吃明天要帶便當的實驗品芥末醬烤五花肉)。
✏️食材:
馬鈴薯 三顆(約750g)
洋蔥末 200g
牛豬絞肉 150g
(今天只有豬絞肉)
✏️調味:
鹽 適量
黑胡椒 適量
無鹽奶油 15g
起司絲 適量(可省略)
✏️步驟:
1/馬鈴薯去皮切塊,在Siroca壓力鍋的內鍋內放入400ml的水、再放上蒸架,取一張烘焙紙對折後放上蒸架,再把馬鈴薯放上去。
2/壓力鍋蓋確認鎖好、並且把壓力閥轉向「密封」後,選擇「壓力烹調」設定1分鐘,按開始。
(步驟2可以使用水煮、或用電鍋把馬鈴薯蒸熟)
3/不沾鍋開小火不放油,放入洋蔥末拌炒,水份出來後持續炒至軟化及變色,鍋底開始覺得有些沾黏就加一點點的油持續拌炒。炒至焦糖色即可。
4/用剛剛的鍋子把絞肉炒熟,加一點鹽跟黑胡椒調味。
5/壓力閥下降後,取出馬鈴薯趁熱加一點鹽跟無鹽奶油壓成泥狀,放入炒好的洋蔥末跟絞肉一起拌勻。分成10~12等份捏成圓。
(我在其中五顆裡包了起司絲)
6/把可樂餅依序沾上麵粉、蛋液、麵包粉後用油鍋把表面炸成金黃色即可。
PS:我覺得剛做好的可樂餅油炸時比較容易有散開的可能,建議最好冷藏定型後再裹粉油炸會比較好些。今天因為晚餐就要吃,所以先炸一半~另一半冰起來。
❤️「壓力烹調」設定1分鐘所需時間為:
加熱及加壓時間約:12分。
加壓完成後機器進入「保溫」並等待洩壓。
「壓力顯示桿」下降時間需要為:約30分鐘。
此料理依上述設定的總時間為:約42分鐘。
在機器進入保溫洩壓時若想提早打開,請小心熱蒸氣噴出。並請詳閱說明書。
不得不說可樂餅不管是要沾什麼醬都好好吃耶!今天淋的是中濃豬排醬!配上爽脆的高麗菜絲超正點的。
原本今天想說小佑有游泳課回家一定會喊肚子餓要立刻吃飯的,所以今天我有很努力的在五點半前就做好了啊。結果他一到家就說要出去跟同學一起吃飯、然後去露易莎一起看書。
吼吼吼~~
等他出去我傳晚餐菜單給他:
❤️起司可樂餅
❤️高麗菜絲
❤️青椒炒蛋
❤️蘿蔔排骨湯
❤️芥末醬烤五花肉(試吃)
他仍然是跟我說「宵夜~反正我吃得到」真是氣死我也!
說話,我已經請他再三的邀請該位同學要不要考慮直接來我們家吃飯跟看書,反正他總要等八點去補習班的。這中間時間來我們家不是很好嗎!可惜同學就是不好意思來吃飯QQ。
威表示:可樂餅好好吃。
(完全沒有戲份的傢伙)
今天炸的不好,不過還是想記錄一下!下次會更好(吧)。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亞當 adams_bik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歡迎追蹤: 蝦皮連結 - https://shopee.tw/%E4%BA%9E%E7%95%B6-adams_bike-%E8%B2%BC%E7%B4%99-i.240879674.6838783785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adams_b...
油壓彎管器 在 小城堡.Betty Make Up by L.castal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絕地減肥第二站
我可沒有讓你們等太久嘿
💪💪💪💪💪💪💪💪
接下來來到最重要的減重第二篇
話說
你們有沒有給我去做上一篇說的健康檢查
拿到該有的科學數據?🤗🤗🤗🤗🤗
#一定很多人沒有吼
#就是這樣才瘦的很辛苦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要打仗之前總要知道敵人弱點是什麼吧
跟你們說
為了這個減肥
我真的是從小到大
什麼方法都用過
只差沒有動刀抽脂割肉了😅
這次很奇妙
我用了最輕鬆的方式
結果每次站上體重計
總是懷疑它是不是壞掉了⋯😆
但我先跟你們說
我有吃一個幫助代謝的健康食品,
像維他命一樣,基本上是一天1-2顆而已,就這麼簡單!
這個食品是我朋友幫我買的~
她很專業,我也只相信她!
然後對產品的掌握度很厲害,但是適用我的,不一定適用於你~
她給的建議都很實際,這個超重要!
她也給我很多減重的觀念,只至於這次減重相對輕鬆很多!
所以我這次減肥完全不餓,
三餐正常吃
然後體重體脂就像搭高鐵一樣停不下來~
大家都知道
我真的是非常龜毛的人,
而且性格很直白~
我朋友一開始有跟我提過,剛開始吃的時候,你身體如果有什麼未知或是你放著不管的問題不處理的,吃了加速代謝的東西,會成為你的放大鏡,催促你趕快看醫生~
我覺得,
我可以接受你要一開始就告訴我這個食品「可能」會帶來的不適感
然後我再衡量我要不要吃進身體~
如果我今天吃了這個東西,
它的檢驗證明還有成分必須透明公開,
畢竟要吃到身體裡面
我是不可能拿健康開玩笑的😌
然後
我這個朋友是比我更直白八百倍的人
而且說真的是一開始我看到她突然一個月消風小了三號我整個羨慕一直逼問她哈哈
#結果他瘦12公斤嚇死寶包
🤣🤣🤣🤣🤣🤣🤣🤣
但我這朋友是比我直白八百倍的人
她跟我說阿版版,
你吃了你一定會胃食道逆流變嚴重,
因為他裡面有什麼什麼成分啪啦啪啦,
一個一個這樣講解給我理解這樣~(完全專業哭!即使我很想瘦,也不用擔心我是不是不適合不能吃了)
所以其實在第一週
我就碰到胃食道逆流變嚴重的時候
我已經知道為什麼也有心理準備
我馬上立刻的,乖乖去預約醫生
也安排做了胃鏡檢查、抽血檢查
結果我跟你們說,不檢查還好,一檢查不得了😅
我的血脂濃度已到達必須吃藥控制的嚴重程度了⋯😱😱😱😱😭😭😭😭😭
#再不減肥會高血壓中風
這部分我真的大推
中壢的「范光迪醫師」
#請凌晨五點半去排隊認真沒開玩笑
我去照胃鏡的時候,醫生幫我把胃酸一起抽掉
沒跟你們毫洨
我下床那一刻開始,
我的胃
從來沒有這麼舒服過!!
真的就是這麼誇張
#灼熱感火燒心都沒有了
但是跟你們說
胃食道逆流要吃四個月的藥治療
如果不治療很容易會變成食道癌
#我們都忽視身體的警訊太久了
好的
還好當時我朋友整天問我去看醫生沒,一直叮嚀,跟我說胃不好會有多可怕的結果!我現在多好,胃顧好了,體重也掉了!
不然,有的時候減重卡住,不是因為產品或配合度吃問題,而是身體的狀況我們沒有處理好~
從4/3開始到今天剛好滿三個月
我已瘦28公斤🥳🥳🥳
前陣子她還跟我說
「阿版版我覺得你瘦太快了你要放慢一點誒~」
我跟她說我真的三餐已刻意正常吃了
胃食道逆流治療之後
我完全沒有任何不舒服而且說真的
我也很少量體重,
真
的
慢
不
下
來
🤣🤣🤣🤣🤣🤣🤣🤣
#你們不要羨慕我
然後因為我知道
你們一定會跟我當初一樣想要買
但因為我本人實在除了新密以外
任何興趣都沒有,
包含可能代言、賣產品或是葉佩雯這些我都沒興趣~😌😌😌
所以你們要買這個輔助產品的人
我覺得
其實不是要靠產品瘦
我真的是因為我已經看到我自己血脂過高
影響健康了
而且還必須吃藥這麼扯
我認為你們想要跟我一樣的人
不如可以問她怎麼樣的方法最適合你
跟我一樣乖乖照做更好對吧~
#我上面說過了適合我的不見得適合你
歐對!如果你還是不管怎樣都想試的人
特別說一下
當初我朋友跟我說
吃這個產品有可能會肝火旺、睡眠品質降低、肚子不會拉洩有少數人會便秘~
(這就是它不是藥的原因,通常減肥藥都是第一步讓你拉肚子,清宿便掉體重,讓你以為瘦了)
但我本人除了胃食道逆流
其他症狀我都沒有
一樣很好睡,也沒有便秘
我不知道你們會不會,
細節就要再去問她喔~
附上減肥專家的ig
https://instagram.com/88.fat.so.ez?r=nametag
#寶寶們我已經說了喔直接找他問喔
#連結已經給你們
#不要問我產品喔因為我沒在賣產品嘿
#拜託不要歪樓
2、三餐都要吃
很奇妙吧,這對減肥無限輪迴的我來說,
根本就是太扯的事情
大家都知道,只要你要減肥
有經驗的話晚餐不吃就瘦最快啊啊啊
怎麼突然可以吃晚餐
我其實也怕怕的
但我朋友一直教我說一定要吃
尤其午餐晚餐,都要吃到一點澱粉
澱粉才能幫助代謝脂肪!!!
#但是你們知道晚餐不吃復胖最快嗎
#很可怕吧
我接下來要說的
你們必須一定要照做
不要有任何理由藉口
必須讓自己沒有退路知道嗎!!
ㄧ些眉角的掌握,以及飲食上的配合,通常瘦都會瘦到胸部
超級奇怪的新發現,但是我已實驗三個月
胸部完全沒變小
體重瘦28公斤
很神吧😌😌😌
特別留意
決定開始減肥這一刻,一下東西完全不能吃不能碰,只要犯規了就會破功
#別忘記身體大腦是很聰明的
1、任何沾醬
2、炸物
3、粥(胃食道逆流)
4、任何液體只能喝水,湯、豆漿、牛奶、咖啡嚴禁!!!!!
#尤其咖啡控的人注意
5、絕對不能吃火鍋
#火鍋超級毒不要以為你吃原味不沾醬不喝湯就沒事
#吃一餐火鍋體重三天不會往下走我親身實驗
#吃一餐火鍋後面兩天都會易餓
6、睡前五小時把晚餐吃完
好的
再來
大家最想知道的停滯期
😂😂😂😂😂😂😂😂
#太多字了我真的怕你們看不完
但是有些觀念要給你們
首先
你們不要一直量體重
我以前都覺得沒辦法
我就是很在意體重
而且我餓個半死就是要看到體重減少啊
這次
我跟你們說
你們要跟我一起改掉舊觀念
才會開心的渡過難關💪
減肥一開始會瘦水份消水腫
大概五公斤一個關卡
每一個五公斤都會卡一下
但你不要覺得卡
因為這時候其實是好事
身體的順序是這樣
水腫-脂肪-體脂-內臟脂肪
如果體重不動
代表開始跑到消體脂的狀態
你要給他時間去跑
自己不要一直量體重
體重完全不是重點一定要記得
好哩
我寫這麼多
你們要認真看誒
這次減肥
我大概平均一週會按摩一次
這是渡過停滯期其中一個關鍵!
三種方式輪流安排
你們都可以參考
但因為這樣
我說真的我沒有碰到太大的停滯期關卡
3、按摩
按摩這個我跟你們說完我會不會自己以後很難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按摩我總共三家
第一家
膠原蛋白機+精油按摩
第二家
整脊椎
第三家
針對淋巴跟氣節輸通按摩也是油壓
第一家
You+Salon 妮佳沙龍
我跟你們說
減肥,啟動你的新陳代謝
非常無敵的致命重要
記得上一篇我說的嗎
我本人是曬太陽會尋麻疹
然後不流汗,每次外拍必中暑🥵
妮佳沙龍
如果是準新娘我真的大推
主要照全身膠原蛋白機器+油壓按摩
環境一百分、服務八百分
老闆娘本身對美感、環境要求細節到無可挑剔那種,連我這個龜毛難搞人
都完全被收服❤️
重點!
他啟動了我的新陳代謝!!!
我居然會流汗了💦
剛開始膠原蛋白機
我其實是沒有太大的感受的,
照的時候就是熱熱的這樣,可是每個人照完都是皮膚發亮汗流浹背,我說真的剛開始我完全感受不到
但是照完之後身體熱熱的油壓
老師真的超級厲害,我覺得很舒服很喜歡
後來你們知道怎麼了嗎
我大概到了第三週
一週一次
神奇事發生了~
我身上本來有很多的肥胖紋居然都變淡
我也開始會跟別人一樣滿臉通紅汗流浹背
而且身體皮膚越來越亮😱😱😱
按摩的時候因為氣血通了
按完我開始會有一種按到骨子裡全身鬆軟可以睡兩天的感覺~
現在每去一次,感覺就像運動跳了三小時的熱舞這樣誇張!!
對於我這個完全不流汗的人
血液循環重症不良者真的是救星
後來我才知道
這台機器老闆娘花了破百萬買的⋯
😱😱😱😱😱😱😱😱😱
他們的老師也是
超級強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是非常需要按摩的人
常常肩頸都是跟石頭一樣
他們的老師不會給你硬按
而且會找到你的問題慢慢溫和的按進去
不是亂暴力那種
你們懂我說的嗎❤️❤️❤️
第二家
整脊椎
因為市場上脊椎老師百百種
我找的在內壢
寶貝們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以及「口碑口耳相傳的」
我也是因為我朋友教我
我才知道原來如果脊椎側彎
或是骨頭跑掉挫位
肩頸痠痛、腰酸、骨盆前傾小腹掉下來、背越來越厚等⋯
是怎麼按摩都按不好的~
尤其
胖子的背很多都是弓的
俗稱虎背熊腰
#我提供一張照片是我一個半月前後差異
但因為脊椎非常重要
牽扯了醫療
我建議大家
可以問問醫生有沒有可以介紹的
或是復健治療醫生
這部分我就不介紹給大家喔
第三家
是最瘦的!!!!
https://m.facebook.com/footkungfu.tw/
足功夫
請指定七號或是六號老師
他們擅長把你們的淋巴和氣節按開
我跟你們說
痛
到
哭
爸!!!!!!
但是每次按完後
隔兩天你可以從鏡子看到自己明顯變小隻
只有一個字「Song!!!!!!!!」
但是這個我覺得
超
級
有
感
好哩
今天先說到這
下一集完結篇
我會針對停滯期講解更仔細
油壓彎管器 在 黃后駕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繼上次的採光罩開箱
現在又要來第二波的分享文~~~~~(拍手👏
採光罩過後第二筆的開銷
就屬門面的防盜問題
參考過了很多的紗門及防盜窗
不是那種中規中矩的格狀分割就是鍛造(花樣或圖騰)
格狀雖然很普通常見
但說真的非常的傳統也覺得像監牢一樣
再來除了格狀的紗門之外雖然也有鍛造的能選擇
但其實很多鍛造的除了價格昂貴外
也非常不利於打掃
(想像一下一大堆凹凹彎彎的溝槽都卡著灰塵,又不是每戶人家都有什麼超強大吸塵器....)
還有看久了其實也覺得不是很耐看
而且裝紗門除了隔絕蚊子外,空氣對流不也是很重要的一點嗎?
那樣格狀分割、凹彎的圖樣風怎麼會通暢
我們這次的紗門完全是只有不鏽鋼外框加上不鏽鋼的直條鋼材,內部是一大片沒有分割過的紗
也因為是直條紋所以通風毫無影響,非常的順暢涼爽
還有其實仔細看並非每條都是同樣的排列方式
跟廠商溝通過後是一直一橫的排列方式
真的很精緻好看
看過的都說裝上這個門後房子的質感提升了很多呢
是不是是不是~~~~
對了我們會選擇再裝上紗門除了通風之外
隔絕蚊蟲也是一個點
還有可以輕易看到來訪的鄰居客人也是一個點
因為我們是社區型的房子所以安全疑慮比較沒有那麼的高
不過隔音是一定會降低的喔
你們可能覺得奇怪
為什麼我沒有特別提到防盜窗的部分
因為建設公司給窗框是白色的啊啊
我們又不太想因為這樣就遷就使用白色的防盜
但做工跟設計都和紗門是一體的唷
如果有黑框的窗戶絕對超好看的
真是可惜啊啊
再來再來第二部分
噹啷!我們也跟上時代的潮流了哈哈哈
電子鎖~~~~
(想要看官方囉哩八嗦版的在一樓留言處)
我們也有拍些影片可供參考(影片稍等等....
但實際使用方式及說明可以私訊我們或聯絡廠商唷
會想用電子鎖是因為老婆抱著小孩進出門
或是買了菜回來大包小包的
總是撈不到鑰匙或是很難轉動門鎖
尤其晚上的時候更是崩潰
就算有開小燈但也常常對到眼花插不好洞口
指紋解鎖的部分速度算是很快
開鎖前輕碰感應區啟動指紋辨識功能
再用平常轉動門把的方式按壓大拇指感應
然後感應完即可開鎖
還有語音通知唷(語音部分可調聲量及關閉)
當然感應這回事跟手機指紋感應一樣
如果手濕或是沒有對好是會感應不到的唷
如果你跟我老婆一樣容易流手汗
沒關係還有第二種開鎖方式
卡片感應
只要用註冊過的卡片在感應區逼一下
一樣可以輕鬆開門囉
欸奇怪就是不想帶鑰匙才用電子鎖啊
那還有第三種的開鎖方式
密碼 !
使用方式就是啟動感應區之後輸入密碼就輕鬆解鎖啦
那如果停電呢?
放心放心!電子鎖使用的是電池的電量並非是家用電喔
那如果電池沒電呢?
不用擔心,備用電池靠著可供暫時使用
而且還有鑰匙的開法啊
對啦
這就是台四合一的電子鎖
卡片+指紋+密碼+鑰匙
我們是將電子鎖裝在紗門(外側門)
因為平常一起床就把原有的門打開只關紗門
所以容易開開關關的就屬紗門
還有啦~
電子鎖也有自動上鎖功能
出去之後油壓讓門關起來之後就會自動上鎖
出門就拍拍衣袖瀟灑地向前走就好啦~~~
這一陣子用下來真的方便許多
不管什麼廠牌
都很推電子鎖喔
當然我們現在用的這款有給我們親愛的粉絲優惠
喜歡的私我們唷❤️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記得給我們一點鼓勵
按個讚或是分享出去唷!
油壓彎管器 在 亞當 adams_bik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歡迎追蹤:
蝦皮連結 - https://shopee.tw/%E4%BA%9E%E7%95%B6-adams_bike-%E8%B2%BC%E7%B4%99-i.240879674.6838783785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adams_bike/
Email: adchia0121@gmail.com
Honda Monkey改裝項目:
品牌 改裝明細
訂製 LED微笑大燈 從整接線
訂製 LED微笑大燈前移
訂製 前黑化方向燈 從整接線
訂製 後黑化方向燈 從整接線
訂製 CNC下斜分離把 47芯轉接
訂製 玫瑰金三角台螺母
訂製 GF BRAKE金屬油管 依照需求裁切
訂製 GF BRAKE調色煞車油 依照車台調色
訂製 彩繪油箱 手繪LOGO及名字
訂製 極致彎管香菇頭 依照排氣管角度
訂制 鬍鬚牌整合短牌架 復古咖啡整合
訂製 後復古大燈 從整接線
訂製 上三角台微笑冠座塞 雷射雕刻LOGO
訂製 排氣管消音塞 38mm多孔
訂製 後齒盤訂做7075 輕量硬度配置
國產 打檔穩定器
KITACO 前土除下移套件 修改高低
KITACO 單座墊
KITACO 鑰匙圈飾蓋
KITACO 透明前齒蓋
KITACO 引擎護蓋
KITACO 高碳鋼前齒
KITACO CNC離合器分泵支架
KITACO 引擎下護蓋
OHLINS 前避震FDK107
OHLINS 前避震油20W 依照車主體重調整
OHLINS 後避震HO891
BREMBO RCS煞車總泵
BREMBO RCS離合器總泵
BREMBO 前CNC大LOGO螃蟹
BREMBO 後CNC大LOGO螃蟹
RIZOMA 前CNC煞車油杯 停產
RIZOMA 後CNC煞車油杯 停產
RIZOMA 離合器CNC油杯 停產
KOSO 加大節流閥 msx修改
KOSO 加大進氣歧管
TYGA 卡夢前剎護蓋
TYGA 卡夢引擎護蓋
TYGA 卡夢鍊條護蓋
TYGA 卡夢側蓋
TYGA 快開油箱蓋
DIOSDESION 卡夢錢土除
DIOSDESION 卡夢後土除
FARss 前黑化浮動碟
FARss 後訂製黑化浮動碟 開箱就停產
D pro JECT 後座CNC腳踏
D pro JECT 3片式前4J輪框 非直上須修改
D pro JECT 3片式後6J輪框 非 直上須修改
MORITECH CNC油管檔片
MORITECH 透明正時外蓋
G CRAFT 前CNC卡鉗座 因框修改
G CRAFT 後CNC下移卡鉗座 因框修改
G CRAFT 黑化CNC駐車球
暴力猴 白鐵喇叭蓋
MORIN 散熱油冷排
FRANDO 油壓離合器分泵
JMP 機油溫度尺
YOSHIMURA 車台飾蓋塞
AKRAPOVIC 全段蠍子管
OVER RACING 黑化CNC下繞搖臂
JH2C 前座CNC腳踏
RIDEA 邊駐穩定器
前輪 140 70 12
後輪 165 65 12
RK 黑金鍊條
端子鏡
Music -
Flying High Declan DP [Audio Library Release]
Dayspring Firefl!es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Rollercoaster Declan DP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Sweet - Declan DP & KODOMOi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Rabbit Theft - Sugar [FREE TO USE]
Rock Background Music - No Copyright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iuDdJZ99iA/hqdefault.jpg)
油壓彎管器 在 moto1h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當天我們抵達代理時,新款YZF-R1已停泊在路旁,不過驟眼看,還以為是今年三月才駕駛過的YZF-R3,因為兩部車的外型及配色十分相似,再者新款YZF-R1好細部,車身又短,若非走近仔細研究,要分辦究竟是R1、R6,抑或是R3。就以日本四大牌子的超電來說,個人覺得R1在體積進化方面最進取,做到真正600cc跑車更輕巧的乘座感。
事實上,新款R1可以說是Facelift版,而上一代R1在2015年推出,分別有採用電子避震的R1M,以及配置傳統機械式油壓避震的標準版,而新款R1同樣有兩個版本,今次遊車河的屬於標準版。廠方之所以推出新款R1,原因之一要把車子提升到歐五環保排放標準,順道改變一下外型,以增加車子的吸引力。
外型方面,新款R1採用新設計的車頭及包圍,廠方表示新車的風阻更低,有利加速性能。引擎是新車改良重點,盤頂經過大幅修改,進氣歧管、然油噴注噴咀及排氣管等等與舊款截然不同,目的是提升燃燒效能,因此工程師無需增加排氣量,而又能夠維持200匹馬力;此外,廠方表示採用新設計的手指式氣門搖臂(Finger-Follower Rocker Arms),使引擎的高轉表現更佳,能讓R1的尾段加速力與對手匹敵,這點主要針對賽道改良。近年,大部份公升級超電陸續轉用手指式氣門搖臂,目的是加強引擎的高轉性能。
好多年前,自己使用過舊款R1比賽,包括初代的化油器版本及早期轉用電子燃油噴注的版本,由於她們的加速力及操控性能出眾,所以R1成為了好多車手及街道騎士夢寐以求戰車。不過以今天角度來看,當年的R1毫無疑問又重又大部,可是當時我沒有這個想法,原因是當年的超電都是這個標準,只是現今的超電又輕又細部,才顯得以前的超電像一艘龍舟。
此外,即使新款R1有200匹馬力,數字遠高於舊款R1,但是新車並沒有因為馬力大增而變得更難操控;相反,新車因為又輕又細部,又有頂級車架及大量先進電子科技,所以操控起來更得心應手,省卻了不少經驗累積的操控動作。回想以前在賽道駕駛舊款R1,不僅要與對手較量,事實上還要跟「巨型」的R1角力,原因是拖波(降檔)後產生的引擎煞車(Engine Brake)把車子拖得很慢,甚至使車尾左右搖擺,加速時車頭很容易升起,以及油門反應十分之「牛」 ,所以需要大量體力抑制各種擺動及應付搬身攻彎,油門控制也要求更精準的操控技巧,否則像蠻牛一樣的馬力好容易在出彎時造成Highside。
及後,自己在2011年幫moto-one在街道試駕2012款YZF-R1,而這代R1正式邁進電子化時代,採用電子油門,還有馬力模式及擁有防打滑的循跡系統,引擎更採用YAMAHA自豪的十字曲軸,配合滑動式離合器,能夠消弭大量拖波(退檔)後產生的引擎煞車,減少鎖緊尾輪的牽引力,使減速入彎更暢順,讓騎士輕鬆地衝入彎道,其實跟2衝跑車十分相近。雖然這一代的R1擁有大量電子科技,不過車身體積及重量仍然維持舊派超電的風格—又長又重又大部。
要數革命性的YZF-R1,非2015年版本莫屬。雖然這代R1面世一段時間,不過自己在19年初才有機會在賽車場試駕,然而那次試駕只是短聚,沒法像比賽般用力地造圈速,純粹感受一下新車的性能。其實只要騎上車子,就可輕易感受新、舊R1的分別,因為新R1不僅在視覺上更細小,推車感覺又輕又順,手臂握軑把與油缸距離感好近,大腿夾油缸的感覺更窄,唯一與舊款R1相似的地方是座姿好高好戰鬥格,雙腳像芭蕾舞,這是歷代R1的共通點。
一如所料,新一代R1的彎向非常鋒利,能夠讓我輕鬆地「劈」入彎道,我是首次在日本超電上找到這股銳利感,估計跟她的體積及重量有關,而車架及座姿等等的設定都是功不可沒。雖然同級的日本四大超電已經好細部,不過相對R1而言始終有一點點腫脹感。
馬力方面,R1有200匹馬力,即使當日駕駛的R1沿用原裝排氣管,排氣聲被封鎖,但馬力仍然是蜂擁而至,油門反應遠比舊款線性,操控起來更得心應手。原因是這代R1採用更先進的電子科技,即使大油門加速導致車頭升起,也不用像過去立即縮油,讓頭轆返回跑道上,因為新R1的電子科技在神不知鬼不覺地介入,讓前轆緩緩地重返路面,轉數也不會出現明顯下跌。可是原裝電腦程式並非萬能,若選擇不合適的設定,要是大油門出彎都會出現車頭升升、跌跌的情況。
另一個不可思議的是在電子科技協助下,即使車身仍然傾則同時提早加油出彎,比以前更輕易地做到長距離車頭升起像職業車手的出彎效果,而又不用擔心炒車,相當神奇,好明顯是電腦程式幫我控制馬力輸出,才做到這種效果,在適當時候減少供油,大減輪胎過度打滑導致意外。事實上,相比舊款R1,新R1能夠讓騎士做少好多動作之餘,連引擎煞車的反應也有得調校,操控起來不用像過去的R1要跟車子搏鬥,像這樣不用造圈速的情況下駕駛,新R1是一部可以讓騎士嘆彎的超電,只是略嫌這代R1的掣動力不足。
老實說,今次以遊車河性質駕駛新款R1,事關在街道好難全面感受200匹的威力。不過就算在馬路無法讓超電盡展所長,依然吸引好多騎士駕駛,就好像moto-one早前訪問一眾澳門車友所言—自得其樂,而騎士們總會找到享受方法。如前述,今次駕駛的新款R1屬於Facelift版,操控感與早前在珠海駕駛的上一代R1十分接近,例如車身體積跟600cc大包圍分別不大,即使在街道都可以感受到輕巧及靈活的轉向反應。但由於自己身高只有5呎5吋,R1座位較高,而街道駕駛需要經常停車或斜路掉頭,因此要格外小心,不過這情況對玩超電的玩家來說十分常見。
當天一開始使用最強的賽道馬力模式Mode A,上一次在賽道駕駛都是選用這個模式,Moda A打開油門的加速反應非常敏捷,可讓車子凌厲地轟出彎道,駕駛超電無非就是要這種感覺。不過由於Mode A的低扭馬力輸出比較突然,再者街道的車速及引擎轉數遠低於賽道,因此在山路或低速行駛的油門操控較敏感。其後轉用街道乾地的Mode C,雖說這模式的油門加速反應不及Moda A敏捷,不過在街道上仍然覺得很強勁,但是低轉的油門操控較Moda A容易,因此在餘下遊車河時間繼續使用Moda C。自己覺得新R1的整體油門操控還要較上一代R1順滑。
據報新R1採用經過改良的避震,而個人認為原裝避震都適合香港街道使用,一點都不硬,嘗試過急煞的下壓反應,十分漸進,感覺它的油路設計極佳,但是前掣動力不算太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WU33uZh830/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