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該熟不該熟?!」
——
今天來跟大家聊聊豬肉
豬肉到底可不可以吃半生熟呢(七分熟)?
按照慣例,上網查了下資料
中文能找到的資料,普遍都在說生食豬肉相當危險,因為生豬肉裡頭常含在「豬旋毛蟲」這種寄生蟲,主要寄生在豬隻、老鼠與人類等哺乳類體內
在幼蟲時期,這些蟲會待在你的腸子裡,在感染初期,你會有腹瀉等腸胃不適的併發症狀產生
約一週後等蟲蟲長大了,便會爬啊爬的跑到你的肌肉組織裡,所以這時,宿主通常會感到肌肉痠痛與無力,發燒與頭痛也是其病發症狀
而少數嚴重者會有併發心肌炎、腦炎的情況,極少數導致死亡
看到以上那麼嚴重的症狀,說實在的,要是我肯定也很害怕不敢吃沒熟的豬肉啊!
往下繼續查資料後,發現台灣食安中心給的關於生食豬肉的建議
__
食安中心:進食豬肉安全守則
1. 豬肉必須徹底煮熟才可食用,中心部分須在攝氏75度或以上持續烹煮至少15秒。
2. 如豬肉在烹煮後仍有粉紅色肉汁流出或豬肉中心部分呈紅色,便應再行烹煮,直至熟透。
基本上咧,就是告訴你煮豬肉的方式就是把豬肉丟進去煮,然後忘了他,熟了,才是正解,能活著是比好不好吃重要的!
——
接連看了不少中文資料後發現,很多文章都很雷同,且都很明顯地互相抄來抄去的,缺乏更進一步的科學驗證
看多了大多都在說豬肉超危險的啦,最好多吃蔬菜什麼的
挺有趣的,感覺都是擔心兒子受感染的媽媽會寫出來的文章
BUT
好加在我求學時期混歸混,英文倒是學得嚇嚇叫
於是改用英文查了以下這句
Is it safe to eat medium pork?
跳出來的資料就很有趣了
一些美國的網站文章提到,所謂的豬肉寄生蟲感染的問題,是在約1930-1950年代被政府重視的議題,那時美國每年平均約發生400起人類感染旋毛蟲病的案例
而到了20世紀的現在,這數字已降低到每年約10起
英文顯示的資料大部分都會跟你提到生食豬肉的危險,大概佔1/10的篇章
之後就會開始提到現在為何豬肉可以吃半生熟(七分熟)的原因以及相關機構做的實驗研究與認證
很少提到吃生豬肉會死啊什麼的(笑
不信你去google搜尋打「旋毛蟲病 死亡案例 人數」
你幾乎找不到確切的資料或新聞,有提到關於因為旋毛蟲病而死亡的
妙吧?!
但這種刻板印象,的確難以改變
某大一部分的台灣人們還是認為,豬肉一定要吃全熟的吧!!?
——
我們從另外一個面向來看這件事
這世界上,不吃豬肉出名的人是誰?
信奉伊斯蘭教的人們,我們稱做「穆斯林」
但你知道或了解,他們為何不吃豬肉嗎?
穆斯林們心中聖書「可蘭經」裡明文禁止他們吃豬肉
其實,不吃豬肉也不只是可蘭的專利,其實綜觀過去五千年來,豬肉的名聲一直都不是很好,各大宗教與文化其實都不喜歡豬且要大家不要吃豬肉
整理了一下,原因有以下幾點
1. 樣貌醜陋、懶散、愚笨且性貪婪,看我們罵人就知道了,「豬」是常常當作罵一個人的代名詞
2. 骯髒,且生活環境欠佳,各種泥濘與蚊蟲相伴,吃相難看且什麼都吃
3. 亂倫交配,豬在發情期時,是會對生出他的母親進行交配的,光這一點就可以讓各大宗教撻伐死豬這傢伙了
4. 再來我們明代的醫聖,本草綱目的作者李時珍也曾在他書中提到
『豬,吃不擇食,臥不擇埠,目不觀天,行如病夫。 其性淫,其肉寒,其形象至醜陋,一切動物莫劣於此,人若食之恐染其性」。
又說:「南豬味厚,其毒尤甚。」意思就是說南方的豬超毒的啦!所以,這自然會使人們聯想到在其它地方的豬也是有毒的!
從以上幾點來看,我們來想想,200多年前,在沒有冰箱的情況下的中國南方地區,他們在殺了豬之後,會是怎麼樣的狀況
蚊蟲蒼蠅到處飛,攝氏30幾度的酷暑下,豬肉不知道在這樣情況擺了幾個小時
且豬隻來源也搞不清楚,豬隻吃什麼,有沒有生病,是如何被屠宰的,屠宰後的狀況如何,這些細節,其實我們一概不知
再加上很重要的一件事!
「冰箱的發明」
冰箱,是在1834年由一個叫做雅可比·帕金斯的美國人,他發現了冷卻效應對於食物的保存是有幫助的,所以間接導致了之後一個蘇格蘭人在1862年做出了第一台冰箱
但你想想,就好比萊特兄弟做出的第一台飛機,如果你當時被邀請去試乘,你會去嗎?(笑
當然會很客氣地回答說
「哦 it’s ok 林杯先look一下就好!你們慢走啊!」
「記得回home吃dinner喔!」之類的幹話(笑
你不難想像當時第一台冰箱的樣子,肯定是又大又怪又不適合家庭使用的吧!
爾後呢,在1879年一個厲害的德國工程師做出了第一台「家用型」冰箱
同理,好比台灣進口的第一批汽車一樣,你覺得會是一台好開且一般家庭負擔的起的車嗎?
當然不可能
所以,一直到約1920年代,冰箱才開始在美國「普及化」
普及化這過程,我猜,少說也得個十年吧?!
而且這是美國啊,強大的美國啊!
你能想像第三世界國家的冰箱「普及化」時間嗎?
——
到現在2020年,冰箱不過普及100年而已
但冰箱的確是個偉大的發明啊,冰箱所衍生出的一系列科技與發明
直接的影響現在餐飲業的催生以及發展!
也可以說是你現在能吃到很多不同食物的最大原因呢!
拿鮪魚來舉例,在江戶時代時期,當時鮪魚的呈現方式是吃所謂的赤肉,且用醬油重重地醃製,為了去除且掩蓋鮪魚濃厚的魚腥味
日本的《古今料理集》記載,「鮪魚,賤魚也,不供品嘗。」
鮪魚,洄游魚類,跟一般魚一樣,得從鰓過濾海水獲得氧氣,但悲哀的是,鮪魚跟鯊魚一樣,無法自動控制他們的鰓
所以他們從出生到死亡,都不能停下來的一直游動,尤其是鮪魚,他們游動的速度相當快,平均時速達60-80公里之快
搞清楚這原由後,你就能想像當時日本漁夫捕到鮪魚後的窘境,高速游動下的鮪魚體溫是極高的,且魚肉含血量極高的鮪魚,在死亡後,如果無法迅速降溫,其肉體內富含的大量氨基酸將加速魚肉的快速腐化與酸化
所以也導致鮪魚在當時是種沒人愛吃的魚種,更別說現在大家愛死的鮪魚肚,根本是最容易腐敗的部位
根據小川顯道的著作《塵塚談》記載,享保19年間(1734年)的大條鮪魚半條帶頭附骨,224文,根據當時的米價與貨幣值換算,約莫是現在的5000日圓
5000日圓,買半條大鮪魚啊⋯⋯300年前的日本隨便補都是幾百公斤的鮪魚吧(笑
到現在2020年,東京豐洲市場舉辦的第一場鮪魚開標會,第一隻鮪魚(276公斤)以1.9億日圓(約新台幣5400萬)的價格標出⋯(一公斤約20萬新台幣)
這一切的一切,都歸功於冰箱以及相關冷藏與冷鏈系統的產生啊!
#真是太謝謝冰箱了
——
欸耨,回到豬肉
講了那麼多,豬肉到底能不能吃七分熟呢?
我的答案是可以,也不可以,端看你豬肉取得的來源而定
如果你現在是在環境較艱困的第三世界國家,那當然,吃七分熟豬肉是絕對很危險的一件事,不要做!!!
但國內現在自產豬品牌逐漸做了起來,各家大廠都很願意公開且透明化他們的養豬流程,且提供完整的生產履歷與各種機構的認證,加上台灣現在冷鏈系統與屠宰規章與條例逐漸完整化,其實很多豬待的環境都不如你想像的那邊骯髒
某些豬,如品牌豬,其實都養在每天會有人幫他洗澡,幫他洗地,餵食的飼料也都會挑選過,經過高溫處理,以免有任何寄生蟲的感染,且在屠宰時全程保持在無菌且低溫的狀態
那麼這些豬肉,我個人是很願意拿來做七分熟食用的
(養在乾淨的環境,所以幾乎不會出現寄生蟲,且吃的飼料也乾淨,屠宰的時候低溫且無菌,怎麼想都很尊榮啊!)
像是柔軟卻低脂的豬腰內肉,煮至全熟其實就會乾澀且難以咀嚼
經過簡單的鹽糖水醃製半天後,去除多餘且不必要的血水後,不管是拿來煎拿來烤還是拿來炸,我都是會將這塊豬肉的中心溫度烹調到約攝氏62度的狀態(也就是七分熟)
之後靜置1-3分鐘,讓中心溫度達到攝氏65度
這樣狀態下的豬肉一切開,肉色粉嫩,且流出透明略帶粉色的肉汁,一口咬下,柔軟多汁,絕對是吃豬肉的一大體驗!
講了那麼多,現在國內慢慢開始有能體驗到七分熟豬排的店家,一些日本來的炸豬排品牌店,提供伊比利豬的店家與餐廳
對於豬肉口感與肉汁體驗有興趣的你,不訪找時間做點資料後,挑戰自己一下
(特別強調,本粉絲團沒有在打廣告,或是慫恿你們去吃生食豬肉,若吃了之後有問題不要來怪我嘿!自己做的決定要自己承擔喔!)
以上,是我關於豬肉是否可吃七分熟的⋯簡短分享(顆顆
感謝你們花時間觀看,我們下次再見 <3
#廚師漢克
#七分熟豬肉
#豬肉的安全性
——
發摟我的IG看更多廚師故事
rockhankroll
「汽車冷卻系統價格」的推薦目錄:
- 關於汽車冷卻系統價格 在 廚師漢克 - Hank Che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汽車冷卻系統價格 在 廖怡塵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汽車冷卻系統價格 在 狂人日誌:MadVn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汽車冷卻系統價格 在 [新聞] 車過熱時會發生甚麼? - 看板car 的評價
- 關於汽車冷卻系統價格 在 水冷卻系統、汽車水箱結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汽車冷卻系統價格 在 水冷卻系統、汽車水箱結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汽車冷卻系統價格 在 [DIY]水箱換水自己來,30分鐘輕鬆搞定!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汽車冷卻系統價格 在 【管好你的冷卻系統】引擎水管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汽車冷卻系統價格 在 『水龜節溫器』diy/水龜更換/水龜故障/水龜測試/水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汽車冷卻系統價格 在 負責輸送冷卻液。引擎的水管大都是橡膠製成 - Facebook 的評價
汽車冷卻系統價格 在 廖怡塵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Toyota Hilux 硬派越野外觀 動力再升級】
去年7月和泰汽車發表Toyota當家皮卡Hilux
開價136萬元造成熱烈迴響
首批500台在首月就搶購一通
目前累積至今已銷售超越1700台
而今天和泰汽車展開預售小改款的Hilux
預售價格為146萬元(上市後多退少不補)
預計7月底正式在台上市
在外觀小幅度的改變之外
動力也進行升級
讓Hilux更具個性化及運動感
-
外觀的部分
小改款Hilux在車頭部分
將水箱護罩以及進氣壩做整合
並且將鍍鉻飾條改為霧黑材質
頭燈組的部分也採用LED Bi-Beam頭燈
日行燈也從燈組上緣下移至中央
我覺得這樣的排列讓Hilux顯得更沉穩
車側的部分
在輪拱新增防刮材質
並且有一種寬體的感覺
另外在輪圈的部分也改為曜黑色鋁圈
尺寸為265/60 R18
車尾的部分
原本面積很大的鍍鉻後保桿改為暗銀色材質
另外在尾廂的第三煞車燈外圍也新增黑色六角飾板
並且搭配Hilux車型銘牌
讓整體車尾肅殺性增加
貨斗的部分一樣維持2.39平方公尺的面積
最大載重為810公斤最大拖曳量為3500公斤
-
內裝部分
小改款Hilux採用消光類金屬髮絲紋材質
座椅部分改用黑灰雙色設計
並且新增雙前座通風椅
在夏天使用會更為方便
中央螢幕使用車美仕9吋的4G旗艦機
支援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
儀錶板採用雙圓式儀表中央有4.2吋資訊幕
另外也有配備後座冷氣出風口
-
動力部分
小改款Hilux搭載2.8升直列四缸柴油渦輪增壓引擎
並且透過渦輪加大以及引擎周邊相關機件提升
例如中央冷卻器新增於引擎後上方
最大馬力較改款前增加27匹來到204匹
最大扭力增加5.1公斤米來到51公斤米
搭配6速的手自排變速箱
並且為了符合歐盟6期的環保法規
小改款的Hilux也在引擎室新增了尿素添加孔
驅動方式為後輪驅動可切換四輪驅動
並且這次新增Auto LSD自動限滑差速器模態
以及前輪舵角監測系統
滿足越野玩家征服各種崎嶇地形的要望
另外在懸吊的部分
Hilux搭載前雙A臂後葉片彈簧懸吊
並且小改款新增Super Flex高性能舒適化懸吊
透過減震筒重新調教改善葉片彈簧設計
讓原本在一般道路行駛很跳動的Hilux
在行路質感能有所提升
-
安全部分
Hilux搭載7氣囊
並且搭載TSS安全輔助系統
包含ACC主動式車距維持定速系統(非全速域)
PCS預警式防護系統
LDA車道偏離警式系統
並且搭配PVM環景影像系統
讓你在市區駕駛這麼大的車身也能輕鬆穿越巷弄
-
這次Hilux雖然漲了10萬
但是很多個性化的配備也跟著上來
除了外觀之外
我覺得這次的綠色展示車相當帥氣
不過因應Ford Ranger所推出的入門職人/全能型
Toyota看似還在觀望
或許Ranger銷售持續成長
也許Toyota還會推出其他車型來因應
就讓我們期待下去吧
另外這次配額不像去年一樣這麼稀少
大家不用擔心等車的問題囉
By熊子
#全民瘋車Bar #廖怡塵 #海莉 #熊子
#Toyota #Hilux #ToyotaHilux
#豐田 #和泰 #Pickup #皮卡
汽車冷卻系統價格 在 狂人日誌:MadVn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省大佬司機] 全世界最便宜的汽車 - 塔塔Nano的興衰史
塔塔集團 (Tata) 在 2009 年時推出了號稱「全世界最便宜的汽車」最初要價僅 10 萬元盧比 (約五萬元台幣) 的 Tata Nano。時空背景是根據當時的社會經濟數據,塔塔相信如此可負擔的價格將會讓印度汽車市場擴張 65% 並能夠將印度市場由以摩托車為主轉型為汽車為主。
透過極盡所能的壓縮成本來達到極為低廉的價格,在當時確實造成了轟動,更被車界稱為是「節儉機械工程的里程碑」但好景不常,Nano汽車從 2012 年月售 1萬輛的高峰數字迅速掉落,至 2018 年六月時僅在整個印度國內市場銷售 1 輛,隔年塔塔集團即宣布停產 Nano汽車,世上最便宜的汽車經過十年的銷售期後也正式步入歷史。由此可見人們想要的是「便宜的車而不是廉價的車」人們不想花錢買被閹割過的產品,而 Nano汽車就是利用減少車子的各種設備甚至於馬力以求降低成本:沒有空調系統、沒有轉向輔助、沒有收音機和副駕一側的反光鏡,只有一個雨刷條,沒有防側撞保護橫樑、沒有保險槓 ; 為了減輕重量和節省成本,輪胎中沒有內胎,為了便於組裝,使用黏合技術替代傳統的焊接,還有一個嚴重的突出問題,就是他的電氣系統存在安全隱憂,Nano汽車是後置發動機 / 後輪驅動的車輛,廉價造車勢必影響冷卻系統建造成本,再加上印度氣候炎熱潮濕,散熱系統常常出現問題,導致該車起火事件頻繁。
最後引述媒體平台「TechNews」的描述「人們買汽車就是希望能夠享受開汽車帶來的感覺,而不是只是為了要有一台車而買,他們寧願買不起,也不願意買一台擺明就像是給買不起的人所收購的汽車」。
#省過頭了 #很便宜還是要敞篷 #很便宜還是要貼黃金 #Nano #Tata
汽車冷卻系統價格 在 水冷卻系統、汽車水箱結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在汽車冷卻系統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rfvujm也提到不需要去了解內燃機四行程引擎實際上怎麼運作的基本上機車就幾個系統動力- 引擎點火進氣供油傳動系統: ... ... <看更多>
汽車冷卻系統價格 在 水冷卻系統、汽車水箱結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在汽車冷卻系統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rfvujm也提到不需要去了解內燃機四行程引擎實際上怎麼運作的基本上機車就幾個系統動力- 引擎點火進氣供油傳動系統: ... ... <看更多>
汽車冷卻系統價格 在 [新聞] 車過熱時會發生甚麼? - 看板car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原文連結:
https://hk.epochtimes.com/news/2021-03-18/16338204
原文內容:
車過熱時會發生甚麼?
這情景並不陌生。你看見一輛車在路上奔跑,看起來像從車底下冒煙。一開始你還納悶司
機為甚麼不知道自己的車著火了。其實不是車著火了,不是火裏冒出來的煙,而是從過熱
的冷卻系統冒出來的蒸汽。最可能的原因是,冷卻系統的某個地方發生洩漏,而洩漏可能
很快導致引擎過熱,繼之而來的是過熱的引擎會導致十分昂貴的修理費用。滌非編譯報道
在所有的車型中,引擎是最昂貴的「系統」。過熱會在幾秒鐘內導致引擎無法修復。自然
而然地你會想:車過熱時會發生甚麼?在給出最後的答案之前,讓我們先看一下引擎為甚
麼會過熱。
甚麼導致引擎過熱?
一般來說,過熱不是引擎自身的問題,而是冷卻系統的問題。冷卻系統的功能是將引擎維
持在一個適當的運轉溫度。
假設一台四缸引擎運轉在2,000 RPM (即曲軸每分鐘轉2,000周),在每個氣缸內每秒鐘要發
生超過15次爆炸,產生大量的熱。要應付這麼多的熱量,引擎缸體和缸蓋有很多通道,能
防凍的冷卻液在通道內循環把熱量從引擎上帶走。冷卻液從引擎通過一根管子流向汽車的
散熱器。在那裏,冷卻液帶過來的熱量傳導給流過散熱器的空氣,冷卻液的溫度就降下來
,然後再流回到引擎,如此循環往復。
如果冷卻液在引擎缸體或缸蓋的通道某處堵塞了或開始洩漏,引擎就會過熱,但更大的可
能性是冷卻系統本身有故障導致過熱。
比如,冷卻液在引擎和散熱器之間來回流動的管子發生了洩漏。管子過一段時間後會「磨
損」或老化,就會產生洩漏。而一旦發生洩漏,只須花幾美元就可以換掉的管子可能對引
擎造成需要花幾千美元才能修復的損壞。
另外一個常見的引擎過熱的原因是控溫器發生故障。冷卻系統的控溫器不像你家裏的控溫
器那樣將爐子通電或斷電,但也起到類似的作用。它是一種熱敏機械裝置,在溫度達到某
一特定值時就會張開,讓冷卻液通過。這使得在冷卻液從引擎流向散熱器之前引擎的溫度
能升高到一個設定值。如果控溫器在關閉的位置上出故障了,冷卻液就不能從引擎流向散
熱器,引擎就會過熱。
另一個簡單而且容易修理的引擎過熱的情形是冷卻液水平過低。過一段時間以後,冷卻液
會從系統中蒸發,如果沒有足夠的冷卻液流過引擎並且把熱量帶走,引擎就會過熱。
散熱器帽也是可能出問題的地方。如果引擎的散熱器帽出了差錯,冷卻系統內的壓力就無
法保持,這會造成引擎過熱。新型冷卻系統是封閉和加壓的系統,這能使冷卻效率更高並
且不會「沸騰」。
最後,引擎過熱還可能是因為曲軸箱沒有足夠的潤滑油流過引擎。就像冷卻液,潤滑油能
幫助散熱,因此,如果沒有足夠的潤滑油,也會發生引擎過熱,外加引擎嚴重磨損。
如何知道引擎過熱?
當引擎過熱時會有兩個明顯的特徵。第一個而且是最明顯的是,儀表盤上的故障警示燈 (
通常叫做「危險警示燈」) 變亮。該燈的典型顏色是紅色或黃色,是不祥之兆。它意味著
你要注意了,因為你必須立即採取行動。
另一個引擎過熱的特徵是從冷卻系統的洩漏處散發出白色或淺灰色的蒸汽。當你在開車的
時候通常很難看見,因為汽車往前跑的時候蒸汽總是落在車後,但是在紅燈停車時你就能
看見,你的車就像自己在製造煙霧。
車過熱時應該做甚麼?
那麼引擎過熱時你應該做甚麼呢?首先,你應該知道,如果你繼續開那怕只是一小段距離
,過熱的引擎可能會嚴重受損。你應該立即採取兩個步驟:
一是關掉汽車的空調。
二是打開汽車的加熱器,並且將風扇調到最高檔。
原因很簡單。空調會給冷卻系統帶來額外的負擔,導致更高的溫度。相反,汽車的加熱器
實際上相當於一個冷卻液在其中流通的內部散熱器,打開加熱器有助於讓引擎更接近於合
適的溫度範圍。話雖如此,你不要在引擎過熱時開太長或太遠,這樣會導致災難性的引擎
損壞,修理費用可高達數千美元。
如果你懷疑引擎過熱,那你應該沉著、安全地把車開到路邊並且關掉引擎。但是千萬不要
立即打開引擎蓋,因為過熱的冷卻液可能會噴出來燙傷你的皮膚。而是應該等幾分鐘,直
到你確定引擎涼下來了,再打開引擎蓋。
不同的車型有著類似的冷卻系統,大多數都有一個溢流水箱,如果水箱是空的,你可以往
裏加冷卻液,再重新發動引擎。如果是冷卻液水平過低造成的過熱,這應該能解決問題。
如果不是,那就應該叫拖車了。如果引擎過熱時你還想開一段距離,那你最好拿出汽車貸
款計算器並開始在一些網站上比較車輛價格。買一輛新車可能比換掉因過熱而損壞的引擎
更划算。◇
心得/說明:(30字以上)
引擎過熱叫做黑豆,不過要開到過熱很難吧!一般車上有溫度指示,比水平高就要注意了,
就要停在路邊休息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5.183.36.14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616066604.A.F8C.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