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天氣不好,六點天就黑一半,雖然也碰到退潮,但就沒有請同學下海,今天天氣不錯,同樣時間抵達,光景卻大不相同,所以今天就可以近距離觀察藻礁。
很多人知道藻礁議題,但卻不見得看過藻礁,同學看到潮間帶黑色的藻礁,一直問我說藻礁死了嗎?珊瑚礁是動物的遺骸,而藻礁是植物製造的,所以本身並無生命,沒有死去活來的問題,有造礁功能的藻類不少,原理是將海水中游離的鈣固定在細胞壁中,藉鈣化作用沉積碳酸鈣,經由不斷的膠結,進而形成大型的礁體,稱之藻礁。桃園藻礁的造礁主力-殼狀珊瑚藻,十年才能造礁一公分,許多人看到這烏漆媽黑的藻礁,再對比腦海中水族館顏色鮮豔的珊瑚礁體,難免產生“這不是肯德基”的疑惑,幹嘛要保留這些看來無用的東西呢?
人類常從外表、用途來決定好惡,漂亮的東西不一定有用,醜的東西也不見得沒用,自然界如此,人也是一樣。藻礁提供許多孔隙供各種魚蝦蟹貝躲藏及繁殖,是最佳的「海洋生物育嬰房」,小魚小蝦長大游到附近海域,就成了豐富的漁場。我們不能一方面改名大啖鮭魚,另一方面又不負責任破壞生態系,它還有消波的功能,減少海浪對海岸的直接拍打侵蝕。勿以人美而蹭之,勿以物醜而嫌之,我始終相信天地萬物都有其存在價值,不是從價格來判斷它們的死活。
「植物 都有 細胞壁 嗎」的推薦目錄:
- 關於植物 都有 細胞壁 嗎 在 馬老師的旅遊跑馬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植物 都有 細胞壁 嗎 在 馮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植物 都有 細胞壁 嗎 在 森林城市-高雄愛樹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植物 都有 細胞壁 嗎 在 細胞質(Cytoplasm):有如果凍的物質能固定細胞胞器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植物 都有 細胞壁 嗎 在 強瘋來習-國中生物02-動物細胞VS植物細胞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植物 都有 細胞壁 嗎 在 藻類有細胞壁嗎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植物 都有 細胞壁 嗎 在 藻類有細胞壁嗎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植物 都有 細胞壁 嗎 在 藻類有細胞壁嗎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植物 都有 細胞壁 嗎 在 馮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讓世界安靜慢下來的武漢肺炎病毒不見得都是壞的呦,如果把它當成是一個(忠言逆耳的)好朋友來看,就可能可以是個靜下來好好觀察自己的好時機。
.
不是嗎?
病毒從來沒有不存在過,它們從你出生到這個地球以後就一直都在,西醫也一直沒有辦法有殺死病毒的藥,因為病毒會(在你弱的時候)與你合而為一,所以小從一場感冒大到各種病毒引起的肺炎都要靠自己才能痊癒。
這個自己:就是平常有沒有吃好睡好心情好運動好⋯點點滴滴累積來的自己,然後是越急越不得的自己。
防疫是一輩子的功課,是很長很長很長的馬拉松,有跑過鐵人賽的人可能都有所領悟,什麼都是心一旦急了慌了就先自毀一半,戰力免疫力都跟著一起下降。
.
不(想也不太能)待在人多不通風的密閉空間太久,所以捷運公車這樣的交通工具,這十年來搭過的次數算算還真沒超過10次。
每次坐小黃,上車前先確認不能有汽車芳香劑和香水(不然就會立即跳車),就算沒有化學香,一上車也是一定開窗,塗油膏在鼻孔。
不得不搭的飛機會買商務艙和別人離開遠一點,塗油膏在鼻孔內,一直噴花水敷純露用精油,然後不抽煙的我在世界各地機場一定找室外去待著為了多補點新鮮好空氣。
辦公室,家裡,店面⋯不論晴雨冷熱開沒開冷暖氣,都要打開(的像陽台),然後還要點上噴上塗上那些防護抗菌給支持的精油們⋯去餐廳不是要有窗的,要不最好能坐戶外,去上課的教室,去旅店住宿能不能開窗是首選必要條件,這個有了其他再能繼續,能走樓梯的樓就不進電梯,一定要進電梯會憋氣,不去電影院看電影,去超市買東西會用最快的速度買好就走,運動首選森林原野中每週至少一次,要不一定要通風很好的室內空間才可以做運動⋯這些常被人覺得有點誇張,莫名其妙(還會被制止)的行為,最近似乎因為武漢病毒的傳播,可能可以翻身變主流了⋯^_^至少不會被制止。
#通風很重要
#中醫說的氣
#化學香氣是肺的大殺手呦
#這時候就不要再用化學合成香來加重身體的負擔啊
是不是那天那個厭惡害怕排斥 #化學合成精油香水 也可以(從怪胎行為)變主流呢?⋯⋯希望大家都能安然度過。
#好好保護自己 #好好生活 #好好睡覺 #保持平靜多微笑😊
#沒有任何藥物勝得過日常生活
以下這篇北京醫學博士的建議分析寫得很好,謝謝你🙏推推❤️
.
本文作者:薄世寧,北京大學臨床醫學博士,美國布朗大學公派訪問學者。國家突發事件緊急醫學救援現場處置指導專家。現任職於北醫三院重症醫學科,得到App《薄世寧·醫學通識50講》主理人。
文章題目:病毒性肺炎為什麼這麼難治療?
你好,我是薄世寧,北京大學第三醫院ICU醫生。
今天,我和你說說病毒性肺炎為什麼這麼難治,ICU醫生是怎麼做的,以及最重要的,普通人應該怎樣更好的保護自己。
從SARS到新型肺炎,病毒性肺炎從未走遠
1997年,我有兩個最要好的同學,一起分到了北京,在同一所大醫院當醫生。他們是戀人,後來結婚了。聚會的時候,同學們就擠在他們那個狹窄的房子里,看他們的照片,有的是一起在森林里嬉戲,有的是一起坐在綠地上學習,有的是一起參加醫院的活動。生活就是這麼幸福,每個人都羨慕他們。
2003年,非典(SARS)來了。
女生在工作中被感染了,是那種傳染性最強毒性也最強的病毒,很多感染的人沒能救過來。
她越來越重。為了留住她,在搶救的時候,她的愛人,也就是我的這個男同學,摘下了口罩,給她做口對口人工呼吸,心外按壓。大顆大顆的淚就這麼一滴滴的順著他的臉流到了女生的臉上,然後又滴在白色的病床上......
很不幸,最後女生還是走了。
人類歷史就是一部悲壯的和病毒博弈的歷史,各種病毒引起的烈性瘟疫都給人類帶來了慘痛的記憶。遠的有天花、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症),近的有SARS、埃博拉、MERS(中東呼吸綜合徵)......
全球每年有291,000至646,000人因流感病毒相關的呼吸系統疾病而死亡。如果你覺得這些數字離你還是很遠的話,那麼你一定還記得有篇文章——《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讓所有人知道了一個事實,不以為然的流感可能需要搶救,可能花費巨大,甚至可能致命。
而這一切,其實一直離我們很近。
為什麼病毒性肺炎這麼難治?
無論是非典肺炎、流感肺炎,還是今天的新冠狀病毒肺炎,儘管病原體不同,但它們都是病毒引起的肺炎,這三者的病理生理機制和臨床表現類似,治療方法也類似。可以毫無疑問的說,這三種病毒引起的感染,多數病人病情相對較輕,沒問題,休息、對症以後都會好轉,可以痊癒。只有那些發生了嚴重併發症,比如呼吸衰竭甚至多器官衰竭,導致病情危重的,才需要ICU收治進行搶救治療。
那麼,為什麼有些病毒性肺炎會導致這麼嚴重的後果?
兩個關鍵原因:
首先,沒有特效藥;
其次,是人體的自我防禦能力降低了。
為什麼沒有特效藥?咱們需要先瞭解病毒和細菌的區別。
病毒學家可能會告訴你,二者大小不同、結構不同,和你說細胞壁、細胞膜、蛋白外殼、遺傳物質、DNA、RNA、逆轉錄、酶系統等等,這些都很重要。
但我只想告訴你一件事:細菌和病毒的區別,歸根到底在於能不能獨立生存。
多數細菌具有獨立的營養代謝系統,可以獨立生存,所以它進入人體後只是求「營養」,它不必非要侵入細胞內。
但病毒不同了,它要的不僅是「營養」。所有的病毒都沒有細胞結構,所以只能侵入其他物種的細胞內,借助其他物種的細胞加工遺傳物質,加工蛋白,不停的繁衍出下一代的病毒。
理解了這一點,咱們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嚴重的病毒性肺炎難治了。
如果是細菌感染,可以有抗生素。很多抗生素可以有效的「殺滅」敏感菌。對於常見的細菌感染,我們有藥。
但是研發抗病毒藥就太難了。
第一個原因,我剛才說了,病毒和細菌不一樣,它進入人體後,會鑽到細胞里,會把它的遺傳物質插入到細胞內的染色體上,所以能夠干擾病毒複製的藥,就難免會引起人的細胞功能異常。
第二個原因,病毒會快速繁衍,不停地發生突變,你剛研發出藥物,病毒又變了。
第三個原因,很多細菌在結構上或者代謝上具有一些相似之處,作用於一種細菌某個部位或者代謝環節的抗生素可以對其他的細菌有效。但是,病毒種類太多了,共性少,很難找到廣譜的抗病毒藥物。
這就決定了,對絕大多數的病毒感染,我們沒有特效藥。即便有了具有一定效果的藥物,對病毒起到的效果也僅是「抑制」,而且越在早期應用效果越好,後期應用效果並不理想。
那很多病毒感染,就像輕型流感是怎麼好的呢?
對,靠的我們人體的自我防禦能力。無論有沒有藥,人體的自我防禦機制都非常重要。
應對細菌性肺炎,人體天然會有兩個基礎防禦:
l 咳嗽、咳痰;
l 白細胞尤其是其中的中性粒細胞增高。
咳嗽、咳痰是為了排出痰液、壞死物質、甚至病原微生物。在我們ICU,評價病人預後一個關鍵指標就是病人咳痰是否「有力」,有時候,咳痰的重要性甚至超過了用抗生素。
白細胞增多,尤其是中性粒細胞增多,也是細菌感染時機體重要的防禦機制,是為了增加殺菌的力量。
但是,你注意到沒有,新冠狀病毒肺炎病人的主要症狀是發熱,乏力,乾咳。化驗檢查:白細胞總數正常或減少,淋巴細胞計數減少。
乾咳,意味著雖然人體啓動了咳嗽反射,想要把病毒或者壞死物質排出體外。但是,狡猾的病毒藏匿在了細胞里。氣道內分泌物少,痰少,雖然可以經過咳嗽將一部分病毒隨著飛沫排除體外,但是這也恰恰滿足了病毒為了繁衍自己,加快傳播的本性,並不能有效的去除病原體。所以肺泡細胞不斷受到攻擊,但是人體卻很難通過咳痰,把它們有效的排出去。
咳不出來,再加上對抗病毒的部隊——淋巴細胞又減少,這兩種關鍵的防禦能力下降了。病毒不斷地複製並且侵犯細胞,嚴重的病例,在兩三天之內,病人的大部分肺泡細胞都被攻陷,X-線下或者CT下,顯示為「白肺」。
三、醫生怎麼治?ECMO是治癒病毒性肺炎的終極武器嗎?
那麼,醫生怎麼治療這種嚴重的病毒肺炎呢?
首先,給予抗病毒藥。雖然不是特效,但是這個時候能起到一定的效果就一定用,任何能幫到病人的,都會考慮到。
同時,霧化吸入干擾素,增加抗病毒的能力。合併有細菌感染的時候,還會用到抗生素。肺部病變進展迅速的時候,會用到激素,減輕局部的炎症反應。
然後,嚴重病例,就是針對各種併發症進行處理了。
@如果病人呼吸衰竭,我們就用呼吸機,用正壓把氧氣打到肺裡面。
@病人腎功能衰竭了,我們還有辦法,可以用CRRT,也就是一台人工腎臟,幫助病人清除毒素,脫水。
@如果病人凝血垮了,可以補充新鮮血漿和凝血物質。
@如果病人的呼吸衰竭進一步加重,當呼吸機給純氧也不能滿足的時候,
我們還有ECMO,也就是一台體外的「心肺」,可以把病人的血在體外加上氧,排出二氧化碳,再把新鮮的血液打回到人體。
前段時間,有報道說用ECMO成功救治重型新冠狀病毒肺炎。這是不是意味著ECMO是治癒病毒性肺炎的終極武器呢?
我必須告訴你,不是。為什麼呢?因為所有這些最前沿、最高端的救命設備,起到的作用都是支持。
呼吸機支持肺,讓肺休息,等待自愈;
CRRT支持腎,替代腎臟的功能,等待自愈;
ECMO,是對心臟和肺,最高級別的支持。
所有這些治療的目的都是為了跑贏病毒的複製,讓人體免疫系統重新獲得優勢。換句話說,先把命保住,給自我修復贏得時間,創造條件。這個時候不僅需要有力的醫療,更到了拼人體免疫力的時候了!
講到這,你一定還在擔心著最開始病例里提到的男同學,他一定也會被傳染了吧?因為當時的病毒傳染性太強了,這麼口對口人工呼吸,很難幸免。
萬幸的是並沒有。連發燒連咳嗽沒有,男生一點事都沒有。
當然了,這是極端場景下的極端案例,絕對不鼓勵任何人在如此烈性的病毒面前嘗試不做防護。切記!切記!
他為何在如此烈性的病毒面前保住了自己,其實已經不重要了。你只需要記住一件事,維護良好的人體免疫才是正途。
四、健康的底層邏輯:人體免疫
在病毒肆虐的當下,迅速的提升免疫力是不太可能了,沒有任何可以快速提升免疫力的食品、保健品。
我們普通人,應該怎麼辦?我送你三個詞:加強防護,好好睡覺,平和心態。
關於第一點我就不再多說了。相信這幾天你學到的自我保護知識,超過了有史以來你學到的所有關於自我防護知識的總和。我只強調,去人口密集又通風差的地方,比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去醫院,一定要正確佩戴口罩。我說的是正確佩戴口罩,不是說戴口罩,很多人不會戴口罩。要勤洗手,不要用臟手去摸臉,揉眼睛,擦嘴,摳鼻子,這樣很容易把臟手上的病毒代入人體。還有就是少聚會。這個時候沒有任何聚會比健康更重要,居家就是最好的防護。
第二點,好好睡覺。熬夜對於人體免疫系統的降低具有「立竿見影」的效果。熬夜會影響人體生物鐘、影響免疫系統的反應能力和防禦能力,研究表明連續缺覺一周還會對700多個對健康至關重要的基因產生影響,繼而對健康產生長期的影響。
良好的睡眠可以增加我們對抗感染的能力,我們有個常識,生病之後會困倦,在以前我們會認為這是疾病分泌的疾病因子直接導致的,但是最新的研究表明,這其實更是一種人體的自我修復,在其他物種體內發現了一種叫做nemuri的調控睡眠的基因,這種基因可以指導大腦合成抑菌肽,增加抵抗力和存活率,還促進睡眠。這可能才是睡眠增加的真正驅動力,睡眠不僅是生理規律,更是自我修復和對抗感染等疾病的需求。
所以特殊時期,保證每天7-8小時的良好睡眠比什麼都重要。
最後,平和心態,學會微笑。
緊張、不安、焦慮,這些心理變化會通過植物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影響我們的免疫力,免疫系統抵抗病原體的能力就會降低,更容易受到感染。
同時,劇烈的心理變化還會引起很多心身疾病,比如失眠,頭痛,血壓波動,胃部不適,腸道功能紊亂等等。這些疾病又進一步削弱機體抵抗力。
在面臨病毒威脅的時候,作為普通人,我們能做的就是通過加強自我防護,通過良好的睡眠,平和的心態,保護好自己的免疫系統,剩下的,就交給公共衛生管理人員和醫生吧。
寫在最後,我們已經開始收治疑似的危重病例了,同時,也在時刻準備著替換支援武漢的同事們。連夜趕出來這篇稿子,接下來可能沒太多時間叮囑更多了。病毒肆虐,做好防護,希望每個人都好好的。
植物 都有 細胞壁 嗎 在 森林城市-高雄愛樹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白蟻會殺死樹嗎?
答案是不會,看看專家怎麼說!
【白蟻不是殺死樹木的兇手】#白蟻
很多愛樹的夥伴常來信詢問關於白蟻殺了樹的問題,其實我們對於白蟻有很大的誤解與迷思,了解白蟻的生態,今天我們要還白蟻一個清白!
-----------------
1⃣「白蟻」與「小強」是親戚?
白蟻是最古老的社會性昆蟲,但是牠可不是螞蟻喔!雖然長得像螞蟻,部分的體色偏白,被稱為「白蟻」。
可是白蟻的祖先竟然是「木蟑螂」耶! 所以白蟻與蟑螂是親戚(註1)!! 真的無法相信這個事實。所以買殺蟻藥來殺白蟻,會有效嗎?
在昆蟲的分類中,蜚蠊目下面就包含了出現在家中,人人除之而後快的蟑螂和白蟻,成為所謂人類社會危害最大的兩個昆蟲群體。
常見大雨過後,俗稱的大水蟻聚集在路燈下盤旋,也常飛進家裡,牠也是白蟻喔!
大水蟻是「生殖型」的白蟻,飛出巢穴是為了尋找另一半共組家庭(新的巢穴),成為蟻王與蟻后喔!每個白蟻巢蟻后又會生下百萬隻以上的白蟻(包含兵蟻、工蟻、生殖的雌蟻、生殖的雄蟻),聽起來是不是很可怕!!
而死亡、倒伏的樹木,往往歸咎於白蟻。似乎是大家一般的認知。
---------------------
2⃣白蟻的食物?
大家一般都認為,白蟻吃了我的樹木,他是兇手。
首先我們來了解,白蟻到底吃什麼?
白蟻維生的食物是「纖維素」,是構成樹木細胞壁的重要材料。
「纖維素」結構是由葡萄糖所形成。是由8000至10000個葡萄糖鏈結而成,不容易被消化,因此可以成為樹木絕佳的支撐材料。
白蟻種類繁多,主要分為「原始」與「高等」兩大類。(註2)
(1)原始白蟻:吞下啃嚼過的木頭,由體內消化道中的厭氧菌(細菌)及原生動物分解木頭中的「纖維素」,轉化為葡萄糖,白蟻才能利用,成為養分。
(2)高等白蟻:會建置一個真菌室,將木頭搬回巢穴,再把有真菌的枯枝落葉搬至巢穴。讓真菌在有氧的環境下消化「纖維素」,提供食源。
白蟻的食物是「纖維素」,因此透過細菌、原生動物、真菌來分解「纖維素」。白蟻就是自然界的分解者,沒有白蟻分解纖維素,木頭如何分解?
搬木頭的白蟻是「工蟻」,怕光,會在地表土壤下挖掘隧道,或在地表上、樹皮上或繞著欲採集的食物周邊建造泥質地道來通行。所以看到白蟻的泥道不要誤會了,那只是通道,不是在吃木頭喔!
--------------------
3⃣是白蟻導致樹木死亡嗎?
當人類在樹幹上看到白蟻作的泥道,常誤以為是白蟻造成樹木死亡。但其實不是的,國內許多專家學者也針對白蟻進行研究與相關實驗,顯示白蟻只是吃死木頭與樹木內死亡的部位:
✅中興大學李後鋒教授曾在2013年刊登於科學發展的文章「白蟻─啟發人類
生活的社會性昆蟲」中提到:一般來說,白蟻是植物屍體的清道夫,但不會為害健康的植物。白蟻所造成的農業與林業損失,通常是植物本身已經出現病狀,白蟻只是次級的害蟲罷了。(註3)
✅李後鋒教授在2014年「台灣的白蟻迷思」中點提大眾對於白蟻的迷思與誤解。說明在民國102 年,中部地區某植物園為整理園區,把過多的黑板樹砍除,改植其他樹種。砍伐前,幾乎所有的黑板樹都有土白蟻構築的泥道;砍伐後,發現所有樹幹的橫切面都是完好的,土白蟻並沒有蛀蝕健康的樹幹,顯示土白蟻對健康的黑板樹並沒有直接的影響。(註4)
✅「白蟻於臺灣熱帶植物園的多樣性與危害方式」調查報告中也說明白蟻取食枯木或活樹的死亡部份樹幹,並非是對樹木造成死亡的原因。(註5)
✅多倫多市府在其森林健康管理的專欄上針對白蟻所寫的文章中指出:地下白蟻有時會以樹木為食,但通常只會吃死樹或是活樹的死亡部位。白蟻並不會殺害樹木,只是攻擊活樹死掉的部分。此外,也在防治辦法中寫道:毋須移除有白蟻出現但活著且結構完整的樹木。若移除活樹,其剩下的根部也會死亡,反而會讓土壤中死亡的木質組織成為適合白蟻的生長環境。(註6)
✅馬來西亞理科大學的Aiman Hanis Jasmi與Abu Hassan Ahmad曾在2011年於期刊中刊登其實驗結果。他們調查檳城森林公園中肯氏南洋杉遭受白蟻侵害的狀況,結果發現健康樹木的受害率極低,僅不到2%。死亡的樹木與殘幹則無一倖免。(註7)
✅加州大學的綜合病蟲害管理的網頁上提出:白蟻鮮少會傷害或殺死樹木。濕木白蟻(dampwood termite)是住在潮濕的木頭中,特別是殘幹和倒木,並侵襲保有濕度的腐朽木頭。乾木白蟻(drywood termite)則是侵害木材、樹上死亡的枝幹、家具等等。地下白蟻的攻擊對象則是倒木、殘幹與其他與土壤有接觸的死亡木頭。(註8)
#樹木的分解者
-----------------------
4⃣如何防止白蟻?
✅白蟻是不吃活的樹,如果白蟻出現在樹上,可以判斷這棵樹木有腐朽潰爛的現象。
白蟻的出現是分解者的角色,如果白蟻不吃,其他菌類也會開始入侵分解。
✅世界上最長壽的樹有9500歲,樹木能活這麼久,有它的智慧,樹木的器官 根,莖,葉 都是具有取代性,一片葉子枯了,再長一片新的葉片就可以,所以重要的是"如何讓樹一直生長"!
✅營造健康生長的環境是樹所需要的(例如:保持土壤通氣鬆軟,排水順暢不積水,給予適當的生長腹地等等),不進行錯誤的修剪減少傷口等管理技術也是樹所需的。
✅能持續生長的樹木是非常有能力抵抗蟲病害的,請記住唯有新生才能啟動樹木的防禦機制與抗病害力。(註9)
#樹木再生的重要
===================
請支持原創觀點知識海報
詳細資訊:http://wetrees.org/publication.html
===================
相關資料:
📣註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9C%9A%E8%A0%8A%E7%9B%AE 蜚蠊目
📣註2:動物是天才建築師,2009年,詹姆士․古爾德,卡蘿․古爾德合著,商周出版
📣註3:白蟻─啟發人類生活的社會性昆蟲: http://ejournal.stpi.narl.org.tw/…/EJ0001/10201/10201-07.pdf
📣註4:台灣的白蟻迷思http://ejournal.stpi.narl.org.tw/NSC_INDEX/Journal/EJ0001/10306/10306-09.pdf
📣註5:白蟻於臺灣熱帶植物園的多樣性與危害方式http://web.nchu.edu.tw/pweb/users/houfeng/research/13213.pdf
📣註6: Eastern Subterranean Termites http://www1.toronto.ca/…/urban_fores…/files/pdf/Termites.pdf
📣註7:Termite Incidence on an Araucaria Plantation Forest in Teluk Bahang, Penang http://www.mdpi.com/2075-4450/2/4/469/htm
📣註8: http://www.ipm.ucdavis.edu/…/PESTNOTES/pndrywoodtermites.pdf
📣註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gAQEwRSp30葡萄糖對於植物抗病性的重要性
植物 都有 細胞壁 嗎 在 強瘋來習-國中生物02-動物細胞VS植物細胞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動物和 植物 的細胞有何不同?動植物的細胞很類似,都包含了細胞核、細胞質、細胞膜三個主要的部份, 植物 的細胞內也含有多種動物細胞中的胞器。 ... <看更多>
植物 都有 細胞壁 嗎 在 藻類有細胞壁嗎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最後網站像植物的原生生物:單細胞藻類- 加百列的部落格則補充:它們很像植物,有許多種裸藻有葉綠素,會行光合作用;它們也很像動物,沒有細胞壁,很活躍。 ... <看更多>
植物 都有 細胞壁 嗎 在 細胞質(Cytoplasm):有如果凍的物質能固定細胞胞器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植物 細胞與動物細胞大部分的細胞都有這些細胞器但是植物細胞比動物細胞擁有更多的結構。也就是細胞壁(cell wall)和葉綠體(chloroplast)。細胞壁具有維護以及支撐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