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不能沒故事:《莎士比亞》李爾王(一)
給所有大人和孩子的莎士比亞故事
莎士比亞是誰我不用介紹,雖然老實說在台灣看過莎士比亞原文的也不多⋯
我不是唸英國文學的,但是一直有興趣,而且告訴大家一個秘密:我爸爸,教英文的吳教授,他本來教授的升等論文是莎士比亞⋯結果、結果⋯聽說總而言之是沒有通過。後來終於用英文文法教學通過了!
所以現年84歲的他丶人生本來的目的是要教莎士比亞,結果教了一輩子的英文文法⋯
爸爸從哪裡跌倒,我就要從哪裡站起來(我希望我爸爸原諒我)!
我要替我爸爸小小完成他的夢想🙏🙏🙏
我用的是蕭乾的譯本。又花了力氣再把它簡化⋯不然要把那些華美的辭藻一一都唸完,恐怕你也沒有耐性。感謝蘭姆姊弟的莎士比亞故事集,可以讓我們不必在傳統劇場就欣賞到莎士比亞的精髓。
西方文學的重要里程碑。在此斗膽冒犯,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明白莎士比亞有多可愛,他是我眼中最帥的男人!我當年到英國遊學,自己去拜訪莎士比亞故居的時候,我很難形容自己有多麼的興奮!跟在丹麥拜訪安徒生的故居一樣的興奮!
雖然我說我是個商人,但是其實我心裡仍然有文學魂。故事是這世界上最美妙的心靈音樂。
跟你保證聽得莎士比亞的故事,不但會變得聰明而且會更有氣質(這是非常俗氣廣告詞),謝謝你的收聽!
以下平台都可以收聽到《人生不能沒故事》的節目!!
Apple:https://reurl.cc/l0eo0Q
Google : https://urrl.cc/B2s4U
KKbox : https://reurl.cc/ynMrED
聽完歡迎給五顆星評價喔
(圖片from Pinterest)
#吳淡如人生不能沒故事
#Podcast
#莎士比亞
李爾王英文 在 康妮可電影影評 connicol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鬼入侵》:
母親遺留下來的夢靨。(有雷)
先後看了《鬼莊園》與《鬼入侵》,覺得還是《鬼入侵》的故事比較有層次,分析起來也比較有趣。《鬼入侵》大幅改編自同名小說,影集內容大致上是說一家七口的家庭搬進了怪事接連發生的希爾莊園,後來在媽媽自殺後,爸爸帶著五個孩子連夜逃跑。原本以為事情就此落幕,誰知道小女兒長大成人後回到莊園自殺,因此又喚起了剩餘五位家人對於往事的回憶。
先說,這篇影評不會討論哪幕有隱藏的鬼、結局中路克到底有沒有逃離紅房間的魔爪,或者是鬼怪與心理疾病的關聯。我就只是單純想要分享一下我自己對於影集中「母親」的分析。
➡️「淺看 “母親”」
對於西洋文學有涉獵的觀眾或許對於「缺席的母親」並不陌生。所謂「缺席的母親」,指的是文學作品中死去或者是未被提及的母親角色,比方說灰姑娘與白雪公主的生母、《李爾王》中的皇后、《卡蜜拉》、《科學怪人》、《小美人魚》、《小鹿斑比》、《美女與野獸》⋯⋯等作品。除了缺席的母親,也有所謂「可怕的母親」(monstrous mother),比方說希臘悲劇中的美狄亞、梅杜莎,或是《哈姆雷特》中的母后。而西洋文學除了關心真實存在的母親,也將觸手伸向尚未成形的母親:那些還沒有成為人母的年輕女性與不具備母性的女人。這些有能力成為母親但卻不是母親的女性們,在作家的筆下成了對社會具有威脅的反派,比如說《德古拉》中專門殘害孩童的吸血鬼露西。
以恐怖或驚悚為題材的影視作品中向來充斥可怕的母親,例如《逃》與《神鬼第六感》。而《鬼入侵》中這位先後殺害了兩位孩子的母親自然也落在這一類別中。《鬼入侵》的影集從一開始就替觀眾打下對於母親麗芙的第一印象:可怕、危險、有害、瘋狂。劇中的母親第一次出場時便是以鬼魅的形象示人,而觀眾的任務就是必須與克蘭一家人一起在恐懼中逃出麗芙的魔爪。在劇本的引導之下,觀眾自然必須將「母親」視為「幸福與和樂」的敵人。這樣的母親角色,可以理解成是母性的反轉(「保護、養育」到「侵害、謀殺」),也可以解讀為孩子與母親之間複雜的關係(孩子生活的安定程度取決於離母親有多遠),雖然難免讓人覺得劇本對母親一職有所歧視,但實際上看來頗有意思。
➡️「房子與母親」
影集中,麗芙曾將希爾莊園比喻作一具身體。將房子比擬為人體,這個概念在後現代小說與故事中也相當常見。《鬼入侵》中,紅房間被娜兒描述為「房子的心臟,喔,不是心臟,是胃」,但我倒覺得這比喻並不完全恰當。
就某種程度上來說,將紅房間比喻作房子的胃臟並無不妥。胃臟負責消化食物,以利腸道吸收,而這正是紅房間的主要功用:消化房子裡的居住者。「胃」這個概念,以文學分析的角度來看,還有另一層意義:將「外來」的事物「內化」。但有鑒於希爾莊園在影集中是由女性(更正確的來說應該是女鬼)主掌的房屋,我傾向於將房屋視為女性的身體。也因為如此,我認為紅房間更適合被解讀成是逆向的子宮:一個將外來物的生命榨乾後加以吸收的器官。比起胃只是單純的將事物吸收,子宮的另一層含義是賦予新生、將一個生命轉換並交託於另一個空間,因此「逆向的子宮」或許更能解釋紅房間對於生命的侵害。
➡️「遺留人間的鬼魂」
在《鬼入侵》的原著小說中,讀者其實不敢肯定這些靈異現象究竟是主角自己精神失常所產生的幻覺,還是真有其事。在影集中,鬼魂似乎是真實存在的,但假如不是呢?假如希爾莊園沒有鬧鬼,克蘭一家也沒有遭受亡靈糾纏,那麼劇中的鬼魅又該如何解讀?我自己的看法是,鬼魅是那些揮之不去的往事。鬼或許不是真的,但是事件所留下的創傷與陰影倒是無比真實。
對克蘭家的五個小孩來說,那個糾纏著他們不放的鬼魂,恰好是自己的母親。英文的haunting,除了可以指「鬧鬼的」,也可以用來描述令人感受強烈、在心頭久久縈繞的事物;在《鬼入侵》中,除了房子本身,孩子們的心靈也像是鬧了鬼一樣,即便長大成人也擺脫不了母親當時對他們造成的心理創傷。《鬼入侵》中的「鬼」,其實也就只是象徵了「母親的遺毒」。
母親麗芙的死,籠罩了五個孩子。麗芙的靈異體驗,使得長子史蒂芬無所不用其極的想要以理性、科學的方式解構超自然現象,因為相信媽媽精神崩潰,總比相信媽媽被鬼附身容易。麗芙死後經過修復的容貌,促使了長女雪莉成為禮儀師。體質敏感的席兒,因為麗芙的一番話,從此戴上手套,斷絕與人的肢體接觸。至於曾與母親一起待在紅房間裡參加茶會的雙胞胎,小女兒娜兒從此意識到了自己終將死亡的事實,最終以同樣的方式步上了母親的後塵。而小兒子路克則是在成年後,彷彿像是想要完成母親當時未成功的流程似的,拼了命的毒害自己。麗芙在某種程度上,也算是伴隨(或糾纏)著孩子們長大成人。
把鬼魂當作是超自然的恐怖現象也好,當成是生命中那些沒有解開的心結也罷,《鬼入侵》非常優雅的剖析了家人間的矛盾與摩擦。
#鬼入侵 #康妮可 #Netlfix #Netflix影集 #恐怖影集 #劇評 #影評 #觀影心得 #HauntingOfHillHouse
李爾王英文 在 蔡正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賤人
本版臉書
剛就美國參議員瑪莎黑燒
指說
「中國有五千年欺騙和盜竊歷史」
痛批黑燒是賤女人
但面對祖先被黑燒說成騙子和盜賊
最先跳出來痛批瑪莎黑燒
是「種族主義的bitch」
都是美籍華人
民進黨派了一個女發言人
出來抹紅說
有位大陸媒體人也痛罵黑燒
蔡正元也痛罵黑燒
所以蔡正元是中共同路人
這個邏輯很有趣
美國ㄧ大堆華人也在痛罵黑燒
所以這些美國華人也是中共同路人
那位大陸媒體人
以及美國華人
還有蔡正元都是覺得
自己的祖先被黑燒污衊了
所以跳出來痛罵黑燒
僅管政治立場不同
居住地區不同
但我們都知道祖先是同一個
共同祖先被美國白人誣衊
就應該跳出來反擊
民進黨當然不一樣
他們的祖先是誰或從那裡來
都不得而知
連台灣女人被押去當慰安婦
民進黨都覺得是一個無比光榮
志願服侍大日本皇軍下體的機會
可見民進黨應該是日本人的種
歷史也就沒有五千年
才會跟黑燒一樣沒有知識
至於罵黑燒是賤女人
是有典故的
賤女人英文是bitch
美國布希總統罵過陳水扁
son of bitch
翻譯成中文就是「婊子」
英國文學巨匠莎士比亞
在《李爾王》劇本中
出現了很多bitch這個詞
知名歌星瑪丹娜有一首歌叫
Bitch! I’m Madonna
民進黨人的水平
應該跟瑪莎黑燒差不多
現在就用瑪丹娜的歌名
和布希總統的說法
來回應民進黨的批評
兼批評民進黨不知道祖先是誰
「婊子!民進黨是人嗎?」
李爾王英文 在 新北市立圖書館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大小朋友們,歡迎來~~ 看神劇、學英文、長知識! 改編自莎士比亞4大名著「李爾王」 李爾王與他的女兒們/ King Lear & His Daughters ❤有意者歡迎自由入內↓↓↓ ... ... <看更多>
李爾王英文 在 莎翁 - lipnowave.cz - 桃園美食ptt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莎士比亞編寫過好多作品,佢嘅劇作響西洋文學好有影響,亦都畀人譯做英國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即莎翁的四部悲劇作品《哈姆雷特》、《李爾王》、《馬克 ... ... <看更多>
李爾王英文 在 King Lear - 【讀文學學英語】莎士比亞《李爾王》 Ep.2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李爾王 》是莎翁四大悲劇之一,故事講述年邁的老國王李爾想把自己的疆土按照三個女兒對自己的敬愛程度分給她們。糊塗的是,他查驗女兒對自己的愛,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