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回顧】
今天的新聞爆出桂格的燕麥片竟然有國內規定不得檢出的違法農藥,害愛吃麥片的咪斯忙跌很難過,不過還好似乎是對人體沒什麼大礙。
不過你知道嗎?桂格公司雖然最廣為人知的產品就是燕麥片穀類產品了,但桂格也曾經跟軍火有關?為什麼會跟軍火扯上關係呢?
一起來回顧一下冷知識吧~
http://www.dailycold.tw/9269/桂格與軍火/
本日冷知識926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知道嗎?【桂格與軍火】
#本日冷知識926
本日是八仙爆炸案的第三日,咪斯忙跌已經整整一天不敢再去看描述太多細節與採訪傷患家屬的新聞QQ
每日一冷編輯部在這裡為所有傷患祈福,
願逝者安息,傷者平安。
----------------------------------------------------
回到今天的冷知識,咪斯忙跌今晚因為桂格老爹的詛咒,導致寫完的冷知識全部消失不見只留下圖片(一個沒存檔又愛把文章亂剪下複製貼上的概念),所以遲至現在才發文,實在是對不住~
其實我們的 #過往一冷 主編傻折疊就曾介紹過桂格老爹的由來:http://ppt.cc/yt-Z
各位讀者可以進去複習一下喲!
而今天要說的是,大家都知道桂格是全球前幾大的穀類食品生產供應商,而為什麼桂格會跟軍火扯上關係呢?難不成是因為麥粉跟火藥一樣,都屬於高危險的易燃品嗎?我們已經知道麵粉或穀粉這種細小的可燃物質,若在密閉空間內不易飄散,累積至一定濃度後,若遇上明火或是高熱、靜電等環境,將有可能產生燃燒或爆炸的危險,這豈不是跟火藥需要避免的環境一摸摸一樣樣嗎!!
這時候!聰明的讀者A舉手搶答了:「我知道我知道!!!因為把麵粉袋裡面裝滿火藥粉~偽裝成一袋袋的麵粉運送,降就不會被敵人發現惹對不對!」
好der,以上兩種說法我們都無法確實查證是否為真,但我們查到的資料顯示,桂格在美國的Nebraska州(是的,這正是TBBT中Penny的老家,如果不知道Penny是誰的讀者可以忽略這段註解XD)
的格蘭德艾蘭,於二戰期間曾經營一間炸彈組裝廠。
這消息實在是讓我們太驚訝了,於是咪斯忙跌開始查詢各種資料探討原因,發現了關於桂格的大事紀中,有著這麼一段敘述:桂格公司於1922年開始大規模生產提煉糠醛。
糠醛是什麼呢?糠醛可經由各種農副產品中萃取,包括玉米穗軸、燕麥與小麥的麥麩和鋸木屑。
是的!相信各位聰慧的讀者已經看到關鍵字了,燕麥與小麥的麥麩正是桂格公司的主要產品(或副產品)之一,而透過提煉大量的糠醛,也讓桂格公司在合成橡膠工業史上有著不可抹滅的影響。
糠醛對於合成橡膠的製程來說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成分,用來作為石化煉製品中的溶劑,從其他碳氫化合物中提煉二烯烴,用以製造合成橡膠。
而由於日本在二戰初期,佔領了馬來西亞、印尼、越南、泰國等熱帶國家,而當時天然橡膠的主要產地大部份皆位於此區,也可以說,當時同盟國的天然橡膠來源整個被切斷,而戰爭期間,橡膠產品如輪胎、坦克履帶、雨衣雨鞋等軍需用品需求大增,這也促使當時的研究人員投入研發能大規模生產的合成橡膠。
合成橡膠的發明,使得美國不用再受制於昂貴的橡膠價格與日軍掌控,便可自行生產大量橡膠製品。
好der,看到這裡,又有讀者B跳出來發問了:「那糠醛與橡膠的部分我懂了,但這跟桂格營運的炸藥組裝廠有什麼關係呢?」
其實在早期,一般的流質燃劑除了難以附著在目標物上,也很容易四處飛濺,可能一不小心就炸到自己人(止兀是你?),或是無法集中殺傷力。而為此,改良後,加入大量橡膠的膠狀汽油可以克服流質的以上缺點,使得新型的炸藥更具破壞力也更好控制。而桂格公司也因當時的軍需背景,為了製造出大量合成橡膠的需求而為政府生產糠醛。
所以結論就是桂格老爹的麥麩->糠醛->合成橡膠->炸彈與其他軍備品。
這樣是不是簡單易懂多了呢?
在各位讀者了解其中的來龍去脈後,原來看似無害的麥麩竟然也跟炸彈有這層關係...是不是瞬間覺得桂格老爹的微笑有點讓人毛毛der呢?
接下來今天的另篇冷知識就交給吐司碟囉!
畢竟現在已經是星期二了嘛QQ 不用再說明天見了XD
大家晚安掰掰!!
[Miss Monday]
參考資料:
1.維基百科-糠醛: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3%A0%E9%86%9B
2.維基百科-凝固汽油彈: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7%9D%E5%9B%BA%E6%B1%BD%E6%B2%B9%E5%BC%B9
3.桂格燕麥公司歷史:
http://www.fundinguniverse.com/company-histories/the-quaker-oats-company-history/
4.Bombs for Hitler, Hirohito loaded at Grand Island:
http://plainshumanities.unl.edu/homefront/homefront.news.owh.19430704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