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松國小生日快樂!
2021年5月1日,臺北市萬華區老松國民小學舉行125週年校慶園遊會。(張哲生 攝)
臺北市老松國校在1966年9月的時候,全校計158班,學生數達11,110人,創下了當時全世界學校班級數和學生數最多的紀錄;然而但受到少子化影響,目前全校學生只剩500人,學生銳減,教室被質疑閒置,內政部曾一度提出要將老松國小改建為社會住宅的構想。
2017年4月,老松國小校長林明助表示,早年車水馬龍的萬華如今已改變許多,加上新北市新設很多國小,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跨區寄讀升學率高的國中,便先讓孩子就讀當地國小,再升國中,如今老松小學部學生只剩約500人,若加上幼兒園、夜補校的學生,也僅有約800人。
老松國小位於臺北市萬華區桂林路64號,其前身為艋舺公學校,創立於西元1896年5月,為日治初期台灣最早的一批小學。
學校成立時的名稱為「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二附屬學校」,初期曾利用艋舺學海書院與艋舺祖師廟作為臨時校舍,直至1907年1月才遷至現址(蓮花池畔),建造木結構的校舍,並改校名為「艋舺公學校」。
據當時校舍平面圖看,校園三面有教室,中央留設操場,此為日治時期最常見的小學規劃形態。後至1920年代末,因木造校舍遭蟻蝕而嚴重毀損,便易以鋼筋混凝土構造,校舍仍保持三面式佈局。
老松國小的校舍雖屬對稱式的佈局,但教室空間高敞,光線明亮。走廊設計為半圓栱,帶有一絲古典趣味,它是日據中期台灣的小學校舍之典型例,值得保存。
明治29年(1896年)3月31日,臺灣總督府以「敕令第94號」發佈「臺灣總督府直轄諸學校官制」,創設國語傳習所、國語學校與國語學校附屬學校。同年5月21日,以「府令第5號」發佈「國語學校及附屬學校名稱位置」,老松國小前身「國語學校第二附屬學校」正式創立(第一附屬學校位於芝山巖,第三在大稻埕),7月11日設校址於艋舺學海書院(今廣州街與環河南路口),11月1日開始上課。
會稱為「附屬學校」,是因為其作為國語學校師範部學生們教學實習的專門實驗學校之故,附屬學校未置校長,以國語學校校長兼任。總督府為創建殖民行政,必須教育一批能日語的臺灣人作為官廳雇員與通譯,以遂行施政,故開出每日15錢津貼,且畢業後錄用為公務員等條件招攬學生(也可升學國語學校)。入學年齡規定8歲以上25歲以下(1898年8月以後,與公學校一樣,改為8至14歲),在學年限四年。結果,第一年招攬了10名學生(1900年3月第一屆7名畢業)。
1897年1月,校址遷至艋舺祖師廟,此時學生已增至150名。次年(1898年)因應「臺灣公學校令」實施,附屬學校也進行廢校或合併,該校於同年10月改稱「國語學校第一附屬學校」(第一、第三廢校)。
1907年1月,改稱「艋舺公學」,同年5月4日被指定為「國語學校第一附屬學校代用校」,依然是國語學校學生教學實習的附屬公學校。
1907年10月,由祖師廟遷至現址,位於當時蓮花池街與八甲街街廓上(1922年4月更名老松町),新蓋木造教室20間,此時學生數為457名。
1908年4月,從六學年制改為八學年制,但1914年4月復改回六年制,並設置二年制「實業科」,由公學校畢業生就讀,以培養一技之長(1919年改為「簡易商業學校」,1922年再改為「高等科」,皆二年制)。
1914年7月,完成磚造兩層教室8間及大禮堂。
1919年4月,國語學校改稱「臺北師範學校」,該校也改稱「臺北師範學校附屬艋舺第一公學校」,學生1,080人。
1922年4月,改稱「臺北市老松公學校」,仍為臺北師範學校附屬代用公學校,直到1927年5月,才正式獨立。
1936年12月,木造教室改建成二層鋼筋水泥教室。
1941年4月,「國民教育令」實施,廢止小、公學校之名,以示日臺人共學、平等,此時改稱「臺北市老松國民學校」。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國民政府接收臺灣,11月1日接收該校,改稱「臺北市龍山區老松國民學校」。
1955年2月,正面校舍(北棟)陸續新建、改建為三層鋼筋水泥大樓,至1960年共分六次增改建才完成現今規模,今昆明街側之原二層磚造教室(東棟)也在1960年改建完成,以因應持續增加的學生,如1964年9月,已達156班,學生數突破10,000人;1966年9月,更達158班,學生11,110人,為創校至今之最高記錄。
1968年12月25日,配合政府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改稱「臺北市龍山區老松國民小學」。
1978年8月,創立「臺北市龍山區老松國民小學補習學校」,同時廢止「民眾補習班」。
1990年3月22日,配合臺北市行政區域變更,改稱「臺北市萬華區老松國民小學」。
1999年6月29日,臺北市政府指定老松國小正面的校舍(北棟)為市定古蹟。
2010年4月,校門開始改建,並於同年8月30日完成改建。
一百多年來,老松國小對艋舺地區人才的培養具有深刻的教育與文化意義,是當地非常重要的學校。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20的網紅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羅銅壁院士為臺灣蛋白質研究的先驅,歷經日治時期、國民政府接收臺灣、臺灣飛躍發展的年代,從他的經歷為起點,可一窺臺灣近代的科學教育變遷,以及克服困境,蓬勃發展的過程。此外,羅院士歷任臺大理學院院長、臺大教務長、中研院副院長,也曾為大考中心主任,對臺灣近代高等教育發展影響極大。 本片由國內科普教育名家陳...
「日治時期高等教育」的推薦目錄:
- 關於日治時期高等教育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日治時期高等教育 在 劉建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日治時期高等教育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日治時期高等教育 在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日治時期高等教育 在 日治時期中學校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的評價
- 關於日治時期高等教育 在 日治時期中學校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的評價
- 關於日治時期高等教育 在 日治國民學校、公學校高等科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日治時期高等教育 在 日治國民學校、公學校高等科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日治時期高等教育 在 日治時期臺灣高等女學校文 - Facebook - 登录或注册 的評價
- 關於日治時期高等教育 在 2015.10.25【台灣演義】日治第一校| Taiwan History - YouTube 的評價
日治時期高等教育 在 劉建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是 #國立斗六高級中學 創校75週年運動會,祝斗六高中生日快樂!今年有一個大禮物,校長羅聰欽很開心的向大家報告,師生、家長、校友引頸期盼的【奧運等級】跑道,在我們協助爭取之下,終於在今年4月正式完工啟用,而這也是全國唯一「#擁有奧運等級跑道」的高中職學校,對將來體育發展有大幫助!
⠀⠀⠀⠀
斗六高中從1896年日治時期設立斗六尋常小學、1901年改設斗六尋常高等學校至今,一直都是泥土操場與紅磚粉跑道。每逢大雨就泥濘積水,除了師生使用不便,紅土水還流到鄰近地勢較低的信義里住戶區造成困擾;冬季東北季風吹起,塵土飛楊,師生苦嚐飛沙之苦。
⠀⠀⠀⠀
歷經數次校務會議,家長會榮譽會長張唐榮、數位體育界的校友先進與羅校長、師生積極討論,展現決心,在2018年向教育部體育署提出「興建合成橡膠跑道與周邊球場改善工程」計畫,我們邀集體育署官員與體育專家學者到校場勘,爭取到2100萬專款,雲林縣議員江文登也協助積極爭取,就在2020年核定撥款興建,不只跑道,還有週邊球場、排水設施,終於在今年4月7日如期完工!
⠀⠀⠀⠀
今年運動會特意安排在完工後舉辦,讓師生家長們都可以體驗﹝奧運等級﹞的跑道、還有周邊球場設施,大家長久以來的寄望終於實現,有更安全的操場與跑道可以放心學習與運動,也對學生體能的發展有大助益,期待看到斗六高中的孩子們在體育領域發光發熱!
⠀⠀⠀⠀
⬆ 建設雲林ing ⬆
✅ 建國骨力請您鼓勵
日治時期高等教育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高雄好過夜:充滿「活力」的昔日高雄】
大家或許會聽過這樣的說法:昔日的高雄工商快速發展,城市充滿活力,反觀民進黨執政二十年,人口外流經濟不振云云...真懷念過去那個繁榮的年代,大家充滿活力與希望。
這邊剛好有幾張老照片可以帶大家見證那個年代,從經濟成長最快的60、70年代,到房地產與證券市場飆漲的80年代。
嗯...柴山和半屏山是禿的、愛河沿岸蓋滿工廠廢水直接灌進去、河邊堆滿垃圾、七賢路上有垃圾場.....水、空氣都比現在差,暴力犯罪是現今的數倍以上,這樣的生活環境大家很難想像。
如果說日本殖民時代初期,實施「工業日本、農業台灣」的政策,在中國殖民時代初期,則實施「政經北部、重工南部」的歧視政策。
二戰後,高雄在硬體與規劃上,沿用了日治時期的港口、戲獅甲工業區、六燃等規劃,後又在美援與美國顧問建議下,開始發展塑化等出口導向工業,帶動了經濟成長。
但雖然經濟發展方向正確,也順利在美國主導的世界體系之下成長,但和發展軌跡類似但先走一步的日本,甚至香港、新加坡、南韓相比,中國殖民政府對快速的經濟成長與都市化卻缺乏管理能力。
例如,日治時期的戲獅甲工業區全區整合在都市計畫區內,但戰後從重工業到市郊輕工業的規劃卻是「方便就好」,也不管土地分區使用條件,導致對環境的破壞。而引進的工業,由於其資金、研發根基都在北部,而經營資格也有很大多數依賴黨國關係而來,因而大多也缺乏「自我更新」的升級能力,而在產業變遷中容易被淘汰。
而那些受工業發展而移入高雄的人口,政府也不想提供足夠的大眾運輸、文化休閒、高等教育等資源,居住環境也是任其自然發展,導致在日治時期規劃的都市計畫區以外,出現了城市蔓延之下雜亂無章的新市區。
你以前聽說的活力,其實是政府失能,民間自行找尋出路的結果。但當今的環境、產業、交通等等問題的惡果,卻在當時政府長期失能後,早已種下。
日治時期高等教育 在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羅銅壁院士為臺灣蛋白質研究的先驅,歷經日治時期、國民政府接收臺灣、臺灣飛躍發展的年代,從他的經歷為起點,可一窺臺灣近代的科學教育變遷,以及克服困境,蓬勃發展的過程。此外,羅院士歷任臺大理學院院長、臺大教務長、中研院副院長,也曾為大考中心主任,對臺灣近代高等教育發展影響極大。
本片由國內科普教育名家陳竹亭教授擔任與談人,由陳教授的角度出發,透過與羅銅壁院士的對談,一方面闡釋羅院士的生平事蹟,一方面也試圖從中爬梳臺灣科學教育的生命脈絡,找出未來臺灣科學教育的方向。
【章節摘要】
〔第一章 純粹 Purification〕(01:15)
由羅銅壁的科學啟蒙,看日治時代的小學與高中的科學教育,以及在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初期,臺灣的高等教育與菁英人才如何繼續受到日本學者的影響。
[第二章 結構 Structure](04:20)
從羅銅壁赴美研究蛋白質的過程,探究臺灣早期菁英人才出國深造的情形,以及他們如何將在美國學得的技術與重要經驗帶回臺灣,開啟並帶動近代臺灣科學研究快速發展躍進的歷程。
[第三章 催化 Catalysis](07:45)
羅院士由傑出的學術研究者轉任教育行政者,在臺大、大考中心等機構推動各項建設與政策,對當代科學教育與研究影響深遠。
[第四章 滋養 Virtality](10:14)
從日本時代的帝國大學到後來臺灣大學,羅銅壁一路見證了臺灣科學教育的發展歷程,並對臺灣科學教育的走向,提出針砭與建言。
日治時期高等教育 在 日治時期中學校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中等教育日治時期介於初等教育及高等教育之間的普通教育,主要教育機關有中學校和高等女學校(簡稱高女)。 臺灣的中學校最早可以上溯至1898年(明治31年 ... ... <看更多>
日治時期高等教育 在 日治國民學校、公學校高等科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日治時期 臺灣初等學校課後補習經驗初探.96. 第25 期-2010-嘉大教育學系. 壹、前言. 揆諸反思後殖民思潮的今日,研究日治時期的臺灣教育史已漸漸成為一塊被注目. ... <看更多>
日治時期高等教育 在 日治時期中學校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中等教育日治時期介於初等教育及高等教育之間的普通教育,主要教育機關有中學校和高等女學校(簡稱高女)。 臺灣的中學校最早可以上溯至1898年(明治31年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