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國小守不住,屏東如何談進步?]
辦學優良的 #屏東唐榮國小,近日受到縣府教育處通知:新學年110學年8月起,小一從2班減為招生1班並逐年減至全校6班。此舉引起老師與家長們恐慌。
唐榮國小鄰近屏東火車站,有122年的歷史。從「阿緱公學校」改名為「屏東公學校」,民國30年間再改名為「黑金國民學校」。走過日治時期、經歷戰火洗禮,光復後於現址成立「唐榮國小」。我們可以說 #唐榮國小是看著屏東長大的! 校園的日式校舍、圍牆與歷史,都是我們屏東寶貴具有意義的資產。
近年來校方努力興辦機器人、天文探索等特色課程,班級人數也逐漸穩定,若驟然縮班確實會對支持唐榮的家長、民眾們造成打擊。
阿斌在這邊對縣府提出訴求 :讓 #唐榮國小班級編制維持兩班;讓唐榮國小在招生上有持續進步的空間。我們期待未來能看到各個年級都能招滿兩班的小朋友,不要浪費了唐榮國小這麼優質、具有歷史價值與成功轉型的學校。
(照片是阿斌去年在學校門口與唐榮意象作者林壽山老師的合照)
日治時期國民學校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老松國小生日快樂!
2021年5月1日,臺北市萬華區老松國民小學舉行125週年校慶園遊會。(張哲生 攝)
臺北市老松國校在1966年9月的時候,全校計158班,學生數達11,110人,創下了當時全世界學校班級數和學生數最多的紀錄;然而但受到少子化影響,目前全校學生只剩500人,學生銳減,教室被質疑閒置,內政部曾一度提出要將老松國小改建為社會住宅的構想。
2017年4月,老松國小校長林明助表示,早年車水馬龍的萬華如今已改變許多,加上新北市新設很多國小,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跨區寄讀升學率高的國中,便先讓孩子就讀當地國小,再升國中,如今老松小學部學生只剩約500人,若加上幼兒園、夜補校的學生,也僅有約800人。
老松國小位於臺北市萬華區桂林路64號,其前身為艋舺公學校,創立於西元1896年5月,為日治初期台灣最早的一批小學。
學校成立時的名稱為「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二附屬學校」,初期曾利用艋舺學海書院與艋舺祖師廟作為臨時校舍,直至1907年1月才遷至現址(蓮花池畔),建造木結構的校舍,並改校名為「艋舺公學校」。
據當時校舍平面圖看,校園三面有教室,中央留設操場,此為日治時期最常見的小學規劃形態。後至1920年代末,因木造校舍遭蟻蝕而嚴重毀損,便易以鋼筋混凝土構造,校舍仍保持三面式佈局。
老松國小的校舍雖屬對稱式的佈局,但教室空間高敞,光線明亮。走廊設計為半圓栱,帶有一絲古典趣味,它是日據中期台灣的小學校舍之典型例,值得保存。
明治29年(1896年)3月31日,臺灣總督府以「敕令第94號」發佈「臺灣總督府直轄諸學校官制」,創設國語傳習所、國語學校與國語學校附屬學校。同年5月21日,以「府令第5號」發佈「國語學校及附屬學校名稱位置」,老松國小前身「國語學校第二附屬學校」正式創立(第一附屬學校位於芝山巖,第三在大稻埕),7月11日設校址於艋舺學海書院(今廣州街與環河南路口),11月1日開始上課。
會稱為「附屬學校」,是因為其作為國語學校師範部學生們教學實習的專門實驗學校之故,附屬學校未置校長,以國語學校校長兼任。總督府為創建殖民行政,必須教育一批能日語的臺灣人作為官廳雇員與通譯,以遂行施政,故開出每日15錢津貼,且畢業後錄用為公務員等條件招攬學生(也可升學國語學校)。入學年齡規定8歲以上25歲以下(1898年8月以後,與公學校一樣,改為8至14歲),在學年限四年。結果,第一年招攬了10名學生(1900年3月第一屆7名畢業)。
1897年1月,校址遷至艋舺祖師廟,此時學生已增至150名。次年(1898年)因應「臺灣公學校令」實施,附屬學校也進行廢校或合併,該校於同年10月改稱「國語學校第一附屬學校」(第一、第三廢校)。
1907年1月,改稱「艋舺公學」,同年5月4日被指定為「國語學校第一附屬學校代用校」,依然是國語學校學生教學實習的附屬公學校。
1907年10月,由祖師廟遷至現址,位於當時蓮花池街與八甲街街廓上(1922年4月更名老松町),新蓋木造教室20間,此時學生數為457名。
1908年4月,從六學年制改為八學年制,但1914年4月復改回六年制,並設置二年制「實業科」,由公學校畢業生就讀,以培養一技之長(1919年改為「簡易商業學校」,1922年再改為「高等科」,皆二年制)。
1914年7月,完成磚造兩層教室8間及大禮堂。
1919年4月,國語學校改稱「臺北師範學校」,該校也改稱「臺北師範學校附屬艋舺第一公學校」,學生1,080人。
1922年4月,改稱「臺北市老松公學校」,仍為臺北師範學校附屬代用公學校,直到1927年5月,才正式獨立。
1936年12月,木造教室改建成二層鋼筋水泥教室。
1941年4月,「國民教育令」實施,廢止小、公學校之名,以示日臺人共學、平等,此時改稱「臺北市老松國民學校」。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國民政府接收臺灣,11月1日接收該校,改稱「臺北市龍山區老松國民學校」。
1955年2月,正面校舍(北棟)陸續新建、改建為三層鋼筋水泥大樓,至1960年共分六次增改建才完成現今規模,今昆明街側之原二層磚造教室(東棟)也在1960年改建完成,以因應持續增加的學生,如1964年9月,已達156班,學生數突破10,000人;1966年9月,更達158班,學生11,110人,為創校至今之最高記錄。
1968年12月25日,配合政府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改稱「臺北市龍山區老松國民小學」。
1978年8月,創立「臺北市龍山區老松國民小學補習學校」,同時廢止「民眾補習班」。
1990年3月22日,配合臺北市行政區域變更,改稱「臺北市萬華區老松國民小學」。
1999年6月29日,臺北市政府指定老松國小正面的校舍(北棟)為市定古蹟。
2010年4月,校門開始改建,並於同年8月30日完成改建。
一百多年來,老松國小對艋舺地區人才的培養具有深刻的教育與文化意義,是當地非常重要的學校。
日治時期國民學校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謝謝網友張哲豪拍攝分享他的父親於民國43年(1954年)7月4日在苗栗縣公館鄉公館國民學校第六學年畢業的畢業證明書,發給日為民國50年(1961年)10月12日。
日治時期,日人原先於苗栗銅鑼灣、雞隆地區設立公學校,讓此一地區各庄頭居民的子弟都可安心就學,但唯獨公館、五鶴山兩地區,雖土地之取得開發進行順利,交通日益方便,當時卻仍未設立公學校,令該地居民深感遺憾,並對此事相當關心。
駐於當地的日本警官返川川民熱心奔走,與公館區長邱少崧、五鶴山區長劉日有,以及地方仕紳湯仕路、江增添、林增龍等人討論,認為設立公學校除可供此兩地區學子就讀外,對地方往後的發展亦有重要影響,並就經費的著落達成協議,於是在1900年12月10日向苗栗驛務署提出設立願書。
1901年5月24日,公館公學校奉准設立,並於9月10日正式開學,首任校長為宮尾寬吾。
1907年1月8日,設立公館公學校鶴仔岡分校。
1912年4月1日,鶴仔岡分校獨立為鶴岡公學校。
1941年4月1日,臺灣總督府頒布國民學校令,改校名為公館國民學校,附設二年制高等科,設立福基分教場於福基村。
1945年11月15日,李乾昌接任戰後第一任校長,學校於11月19日由新竹接管委員會接收。
1946年,校名改為新竹縣公館鄉公館國民學校。
1950年,苗栗設縣管轄,校名改為苗栗縣公館鄉公館國民學校。
1960年8月25日,鍾阿星接任戰後第七任校長。
1968年8月1日,實施九年國教,改名為苗栗縣公館鄉公館國民小學。
2001年1月1日,舉辦創校一百週年校慶擴大慶祝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