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蕭新煌 (總統府資政)
從二○一九年元旦開始,「九二共識」又再度在台、中兩岸之間掀起陣陣風波,甚至連早就被香港唾棄的「一國兩制」,又在台灣引起斷然拒絕的集體回應。
這一切都是北京中共的習近平在一月二日惹起的禍端。他不知是被蔡英文總統兩岸和平交流「四必須」惹急了,還是來不及改講詞,他不但重提「九二共識」,更加碼試探將「一國兩制」推銷到台灣的方案。
蔡總統的回應既快又準,明白而斷然向席說「不」。此舉獲得多數台灣人民的支持,國際的反應也幾乎一面倒;認為這又是一樁中國霸凌台灣的動作,紛紛聲援台灣。中國恐沒有料到有這種來自台灣政府和國際輿論的強烈反對,因此暫時只有沉默以對。
倒是台灣內部一些在野黨派政客如馬英九、吳敦義、朱立倫、韓國瑜、王金平、柯文哲、高育仁以及國民黨立院黨團的曖昧反應,讓人不解他們的國家認同是什麼,為什麼不敢表達鮮明的台灣立場?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矛盾說辭,即反對「一國兩制」,但仍支持「九二共識」。換成白話,就是支持終極統一,但反對一國兩制的結果。他們忘了習近平現在已明明就是將「統一」和「一國兩制」掛鉤在一起了。
到了這個節骨眼了,他們竟然還天真地以為一方面想跟中國玩統一遊戲,另一方面又避談一國兩制。這種想混過去的投機態度,表現在高育仁對建立兩岸共同史觀與和平協議的幻想。至於馬英九還念念有詞說「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的「定海神針」,恐更是引喻失義。國民黨和白色力量諸人,不應該再閃躲這一嚴肅挑戰。
台灣人民和知識份子都相當清楚,一九九二年曾發生過的兩岸企圖建立求同存異但卻失敗的會談,這是「九二事實」。二○○○年後被蘇起捏造出來的「九二共識」卻扭曲成自詡為有創造性模糊的「一中各表」,這被中國先是排斥為不存在的「國民黨版本」,後又被竄改成為「只有一中,沒有各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版本,這也是當下中共強迫台灣接受的唯一版本。
面對這種「國民黨版」和「共產黨版」的差異,國民黨之流在過去近二十年來始終不敢面對面向中國說清楚、講明白,任由北京把它當作「金箍棒」來耍弄,玩弄國民黨於股掌之中,更視國民黨為台灣統一的同路人。國民黨似乎也甘心屈辱扮演這種角色,內心就是要聯「中」(共)反「民」(進黨)。
但是國民黨萬萬沒想到,習近平竟然趁國民黨在地方選舉勝選之後,加壓提出「一國兩制」。這讓國民黨上下很難堪,根本無法有力應對,這也是為什麼他們只能重提早被中國推翻的「一中各表」九二共識,對習的新議「一國兩制」,卻只能避而不談。但台灣國民當然不會買國民黨這種玩障眼的手法。
台灣人民對香港「一國兩制」的失敗,早已看在眼裡,實在搞不懂習竟然還敢對台灣大言不慚再提此議。我想這真是北京政權對台灣民主體制的失算,對台灣民意的誤解。所以,「一國兩制」在台灣根本沒有市場,也沒有賣點,今天沒有,以後也不會有。
國民黨也不是不清楚,「一國兩制」是死棋,只是不敢公開批評和反對。國民黨檯面上人物嘴巴說「要勇於面對兩岸關係」(朱立倫),卻要等「台灣社會有了共識再對外說」(王金平),甚至漏了風聲說「統的時機未成熟,兩岸主權無法分割」(吳敦義)。說來說去,國民黨腦子裡還是存有「內戰」心結,還幻想未來有「一國」,所以不敢「反中國政權的統」,只會「反台灣人民的獨」。如果中國政權的「統」最後安排是中國是宗主國,台灣是藩屬;中國是中央,台灣是地方;中國是主子,台灣是家臣的兩制;國民黨還不說「NO」,還待何時?在我看來,不敢勇敢面對或自以為聰明懂得搞兩岸關係問題的,正是國民黨和所謂的「白色力量」,民進黨政府只不過是很務實和老實地拆穿中國的謊言而已。
最後,讓我引述一項恐怕會讓人大笑和納悶的「九二共識」民調。根據天下雜誌二○一九國情調查發現(二○一九年一月出版),近一半(49.2%)的台灣人民認為九二共識就是「中國、台灣分屬不同國家,並繼續維持現狀」(這不就是蔡英文政府的立場嗎?),只有23.4%主張「台灣和大陸同屬一個中國,台灣是中華民國,大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接近國民黨的一中各表);更只有16.8%說「台灣和中國同屬一個國家,目前分屬兩個政府,未來不排斥統一」(這像是吳敦義的說法)。真正贊成習近平所說「一國兩制」的台灣民意只不過是區區的4.3%(台灣為中國不可分離的一部分,台灣為地方政府)。
我認為天下雜誌應善盡媒體責任大膽宣傳此一民意趨向,蔡政府也該善用此一民意向背做為兩岸政策的後盾。至於國民黨和柯等白色力量,那就請細讀此一台灣民意,好好反省。
如果認真拆解「九二共識」和「一國兩制」,成為「九二」、「共識」、「一國」、「兩制」,就很清楚得到以下四個結論:
一、曾有「九二」
二、毫無「共識」
三、既非「一國」
四、何必「兩制」。
「日惹 華人」的推薦目錄:
- 關於日惹 華人 在 無限期支持陳水扁總統,台灣加油!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日惹 華人 在 阿扁們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日惹 華人 在 對倒香港隨筆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日惹 華人 在 從日惹開店開到三寶壟的傳奇華人餅乾店|為什麼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日惹 華人 在 從泗水到日惹都一直沒有吃飯|夜晚尋找華人村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日惹 華人 在 在印尼日惹的日子。Kehidupan di Yogyakarta - 今天要為大家 ... 的評價
- 關於日惹 華人 在 萬隆)、中爪哇(日惹)、峇里島之印尼式與中式料理— 2014年 ... 的評價
日惹 華人 在 阿扁們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作者: 蕭新煌 (總統府資政)
從二○一九年元旦開始,「九二共識」又再度在台、中兩岸之間掀起陣陣風波,甚至連早就被香港唾棄的「一國兩制」,又在台灣引起斷然拒絕的集體回應。
這一切都是北京中共的習近平在一月二日惹起的禍端。他不知是被蔡英文總統兩岸和平交流「四必須」惹急了,還是來不及改講詞,他不但重提「九二共識」,更加碼試探將「一國兩制」推銷到台灣的方案。
蔡總統的回應既快又準,明白而斷然向席說「不」。此舉獲得多數台灣人民的支持,國際的反應也幾乎一面倒;認為這又是一樁中國霸凌台灣的動作,紛紛聲援台灣。中國恐沒有料到有這種來自台灣政府和國際輿論的強烈反對,因此暫時只有沉默以對。
倒是台灣內部一些在野黨派政客如馬英九、吳敦義、朱立倫、韓國瑜、王金平、柯文哲、高育仁以及國民黨立院黨團的曖昧反應,讓人不解他們的國家認同是什麼,為什麼不敢表達鮮明的台灣立場?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矛盾說辭,即反對「一國兩制」,但仍支持「九二共識」。換成白話,就是支持終極統一,但反對一國兩制的結果。他們忘了習近平現在已明明就是將「統一」和「一國兩制」掛鉤在一起了。
到了這個節骨眼了,他們竟然還天真地以為一方面想跟中國玩統一遊戲,另一方面又避談一國兩制。這種想混過去的投機態度,表現在高育仁對建立兩岸共同史觀與和平協議的幻想。至於馬英九還念念有詞說「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的「定海神針」,恐更是引喻失義。國民黨和白色力量諸人,不應該再閃躲這一嚴肅挑戰。
台灣人民和知識份子都相當清楚,一九九二年曾發生過的兩岸企圖建立求同存異但卻失敗的會談,這是「九二事實」。二○○○年後被蘇起捏造出來的「九二共識」卻扭曲成自詡為有創造性模糊的「一中各表」,這被中國先是排斥為不存在的「國民黨版本」,後又被竄改成為「只有一中,沒有各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版本,這也是當下中共強迫台灣接受的唯一版本。
面對這種「國民黨版」和「共產黨版」的差異,國民黨之流在過去近二十年來始終不敢面對面向中國說清楚、講明白,任由北京把它當作「金箍棒」來耍弄,玩弄國民黨於股掌之中,更視國民黨為台灣統一的同路人。國民黨似乎也甘心屈辱扮演這種角色,內心就是要聯「中」(共)反「民」(進黨)。
但是國民黨萬萬沒想到,習近平竟然趁國民黨在地方選舉勝選之後,加壓提出「一國兩制」。這讓國民黨上下很難堪,根本無法有力應對,這也是為什麼他們只能重提早被中國推翻的「一中各表」九二共識,對習的新議「一國兩制」,卻只能避而不談。但台灣國民當然不會買國民黨這種玩障眼的手法。
台灣人民對香港「一國兩制」的失敗,早已看在眼裡,實在搞不懂習竟然還敢對台灣大言不慚再提此議。我想這真是北京政權對台灣民主體制的失算,對台灣民意的誤解。所以,「一國兩制」在台灣根本沒有市場,也沒有賣點,今天沒有,以後也不會有。
國民黨也不是不清楚,「一國兩制」是死棋,只是不敢公開批評和反對。國民黨檯面上人物嘴巴說「要勇於面對兩岸關係」(朱立倫),卻要等「台灣社會有了共識再對外說」(王金平),甚至漏了風聲說「統的時機未成熟,兩岸主權無法分割」(吳敦義)。說來說去,國民黨腦子裡還是存有「內戰」心結,還幻想未來有「一國」,所以不敢「反中國政權的統」,只會「反台灣人民的獨」。如果中國政權的「統」最後安排是中國是宗主國,台灣是藩屬;中國是中央,台灣是地方;中國是主子,台灣是家臣的兩制;國民黨還不說「NO」,還待何時?在我看來,不敢勇敢面對或自以為聰明懂得搞兩岸關係問題的,正是國民黨和所謂的「白色力量」,民進黨政府只不過是很務實和老實地拆穿中國的謊言而已。
最後,讓我引述一項恐怕會讓人大笑和納悶的「九二共識」民調。根據天下雜誌二○一九國情調查發現(二○一九年一月出版),近一半(49.2%)的台灣人民認為九二共識就是「中國、台灣分屬不同國家,並繼續維持現狀」(這不就是蔡英文政府的立場嗎?),只有23.4%主張「台灣和大陸同屬一個中國,台灣是中華民國,大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接近國民黨的一中各表);更只有16.8%說「台灣和中國同屬一個國家,目前分屬兩個政府,未來不排斥統一」(這像是吳敦義的說法)。真正贊成習近平所說「一國兩制」的台灣民意只不過是區區的4.3%(台灣為中國不可分離的一部分,台灣為地方政府)。
我認為天下雜誌應善盡媒體責任大膽宣傳此一民意趨向,蔡政府也該善用此一民意向背做為兩岸政策的後盾。至於國民黨和柯等白色力量,那就請細讀此一台灣民意,好好反省。
如果認真拆解「九二共識」和「一國兩制」,成為「九二」、「共識」、「一國」、「兩制」,就很清楚得到以下四個結論:
一、曾有「九二」
二、毫無「共識」
三、既非「一國」
四、何必「兩制」。
日惹 華人 在 對倒香港隨筆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隨筆][旅遊][印尼][巴厘]
三個司機,三段小對話(三)
巴厘最後一夜,喚了最後一輛grab回到機場,這次接載我們的,是位憨厚大叔,他的輪廓有點像華人,一問之下,原來他的祖父輩來自潮州,到了他這一代,依稀能說一點中文。國共時期前後的中國,不少人走到異鄉謀生活,東南亞如泰國馬來西亞及印尼等國,是當時的熱門選擇,而他們在異鄉穩定下來,落地生根,在新的家鄉繼續打拼。
車廂裡播放的,是歌聲輕柔甜美的國語情歌。「我不喜歡印尼歌,卻喜歡中文歌,很好聽。」他搔搔頭,又跟我們說:「我也來過香港,但只是待了一個晚上。那次是跟旅行團到北京玩,半夜在香港轉機,因為下班機早上才出發,所以安排我們到某間酒店住一晚,後來我上網查過,差不多百五美元,我們真的賺了!還有,我們坐的是國泰,真的很舒服。」除了北京,他還到過上海和蘇杭,對於中國這個國家,他沒有表示特別喜愛或不喜愛,但他的喜好,都是中國特色的生活,不知道這是單純喜愛,還是跟他的身世淵源,有一點點影響。
「有沒有看到這家餐廳?這家餐廳,是這裡最受本地人歡迎的華人餐廳,裡頭的粥非常美味,我也是這裡常客。」他說。「巴厘看來有不少中國餐廳,」我說:「當我們坐車沿路駛進市區,就已經過好幾家,除了做中國遊客生意的,更有好些香港茶餐廳。」「是啊的確這樣,因為有不少中國人搬進來,還有韓國人日本人等等。」他說。「不過數目還是及不上澳洲人。」我說。巴厘可謂是澳洲人的後花園,機程不消數小時,不單可以享受陽光與海灘,更重要的是消費低廉,吸引不少澳洲人遊玩之餘,更有好些人選擇來定居。在市中心不少店舖,都是澳洲人開做老闆,由餐廳到時裝店甚至是理髮店,都有澳洲人的身影。
車輛進入市區,司機大叔指著兩旁的時尚酒吧及餐廳說:「不過是幾年前吧,這裡統統都是稻田,現在全部變成餐廳及酒店了;但近來為了控制市容,政府規定,新建樓房最高只能三層。」的確,在市中心DESPASAR,餐廳、酒吧、酒店,和高級時裝店林立,根本只是屬於遊客的地方。「那你們本地人,都搬到哪裡了?」我問。「就是你們上車的地方,那裡是城市邊沿,便宜得多,大多數人都搬去那邊了。」「你們會覺得可惜嗎?」我又問。「其實也沒有可惜不可惜,畢竟我們真的變有錢了。更重要的是,這些店舖老闆雖然是外地人,但我們巴厘當地政府規定,業主還得是本地人;不像大城市泗水或雅加達,都將業權賣給中國人。我們的地,還是屬於巴厘,就算全島有不少外國人,我們還是擁有自主權。綜合印尼眾多島嶼,我們巴厘算是最富裕的一個。」
「你們的地都由農田變成商店,會有很大影響嗎?」我問。「唔,其中最大的影響是,因為耕地都變了用途,巴厘出產的米已經不足夠供應巴厘的人,我們得從其他地區輸入白米。」他說。印尼這個國家,幾乎跟稻米劃上等號。記得坐火車從日惹到泗水,經過的全部是水稻農田,零零星星的農夫,在水田裡插秧;至於巴厘,耕種稻米的梯田卻淪為旅遊熱點,擠滿遊人之餘,更建了不少觀景台餐廳,甚至好幾個大韆鞦,讓旅客飄盪綠油油的梯田間。這是多麼諷刺的事,巴厘的稻米耕種,只是賺取遊客生意的裝飾品。甚至更有趣的是,稻米國度的白米,並不特別香甜,甚至有點寡淡,因為這是由歐洲引入的新種,為求加快生長時間和數量,但卻犧牲了品質和味道。更不用談,已經高樓處處,變成城市的泗水和雅加達。
不經不覺,車輛已駛進機場範圍,司機大叔向我們介紹,印尼最後一個國情:「這個大型廣告牌,就是說Grab會跟uber合併,確實日子,是三天後的事。」當晚是一八年四月四日,這個來自馬來西亞的過江龍品牌,融合印尼的生活習慣,大大影響印尼人的交通模式。或者這樣說,印尼從來都是吸收他國政策而活,由以前的印度和中國,到後來的阿拉伯人,至殖民宗主荷蘭。例如「印度尼西亞」一名,是指印度及島嶼,印度教至今在巴厘,仍是主要宗教;而大行其道的伊斯蘭教,而跟當年來做生意的阿拉伯人關係密不可分,甚至大大影現響當代印尼政治及國情。
小小車廂,已經可以折射出印尼不同面貌。Grab不單單是代步工具,更是印尼急速且靈活的發展縮影。
日惹 華人 在 從泗水到日惹都一直沒有吃飯|夜晚尋找華人村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從泗水到 日惹 都一直沒有吃飯|夜晚尋找 華人 村|Belum Makan Dari Surabaya|Mencari Kampung Pecinan| 日惹 第二集/Yogyakarta Part 2. ... <看更多>
日惹 華人 在 在印尼日惹的日子。Kehidupan di Yogyakarta - 今天要為大家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日惹好吃的華人餐廳,TioCiu(潮州)餐廳。因為太久沒吃火鍋跟太好吃了,吃完的當下決定馬上分享! 經由友人的推薦,特別從郊區騎到市中心吃傳說中的火鍋 ... ... <看更多>
日惹 華人 在 從日惹開店開到三寶壟的傳奇華人餅乾店|為什麼 ...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從 日惹 開店開到三寶壟的傳奇 華人 餅乾店|為什麼這麼多不能走路的人都來吃牛雜飯|在荷蘭人修建的音樂廳裡吃芝士蛋糕|Toko Oen|Nasi Gandul|三寶壟第二集/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