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風景〗打你個死人頭,打到你有氣無得透 | #香港鵝頸橋下的打小人儀式 // 李長潔 👻
.
2016年去香港,就是去看「#打小人」儀式,對從小看香港恐怖電影的我來說,打小人充滿神秘感。這個引子是課程「文化理論與田野」的 #喬健 教授開啟的,當時在我小小的腦袋裡,文化人類學根本就是解開人類一切謎題的鎖匙,喬教授分析打小人的故事,簡直讓我想立刻轉唸人類學。想必很多學生都聽我講過打小人的旅行小故事。
.
香港電影《#迷離夜》對「打小人」儀式的詮釋,更讓我迷戀鵝頸橋下細碎的咒歌與鞋底拍打的聲響。
.
■ #什麼是打小人
.
打小人是流行於華南的簡短民間習俗之儀式,目前主要還存於廣東地區。於古代則在盛唐時期已經流行,稱為「厭詛」或「厭勝」,即以小物詛咒討厭的小人。「小人」與「貴人」相對,是貶抑對自己的運勢造成阻礙之人的稱呼,這個 #二元對立,反映了中國文化對人際關係的理解。這個儀式的操演,則是次此二元對立的投射。
.
■ #打小人儀式中的老虎
.
大廟通常沒有那麼多儀式,那些民間習俗的儀式總是設置在小廟,而小廟是較「陰」的空間,例如橋下、十字路口、山坡旁,這些地方在空間的秩序時常是被打亂的,例如車禍、意外等,即所謂的「凶」,但這裡被認為是具有較強的力量。
.
在廣東地區,小廟常供奉 #白色石虎,並由喃巫主持,有操演儀式。而打小人行業則是比小廟更底邊的信仰活動,根本沒有廟的形式,則如鵝頸橋下,並且從事的人大都為平日有正常工作女性,這些活動,結合了白虎信仰與中國對「小人」的觀點。
.
在打小人儀式中,會有一個過程,就是拿一隻白色的紙虎,包裹一小塊肥肉,燒去,這是白虎信仰的儀式。在神話中就有許多關於「#白虎」的故事,白虎是作祟力量的象徵,白虎崇拜有的出自土家族,有的來自道家四象,其共源自同一種集體潛意識。白虎,在此處有供給了打小人儀式作祟的力量,讓打小人能夠得到「模擬」、「交感」,就是真的「打」到要「打」的人或物。
.
■ #儀式的過程
.
我慢慢地經過打小人的婆婆們,仔細地觀著她們環境與動作。小神壇鮮豔的顏色渲染著神秘感,神壇裡供奉著觀音等神明,前面放著在祭祀提供的標準食品,包括花生、核桃、糖果、肥豬肉、芝麻和梨,各自有諧音的象徵意義,例如「盛」、「合」等吉祥字眼,也是希望透過音相似性而達到社會目的。
.
整個儀式過程包含了:#奉神、#稟告、#打小人、#祭白虎、#化解、#祈福、#進寶、#打杯,出現聖杯表示儀式完成。整套程序在各地大都一樣,鵝頸橋下的阿婆還會仔細地進行,讓觀光客好好拍個照留做紀念。
.
■ #小人其實是一個替代性的惡的象徵
.
仔細想想「打小人」的儀式細節,可以觀察到幾個特點。第一個,「紙小人」與「事實上被下咒的真人」,在儀式內被連結起來,就是真實與象徵在儀式中被關聯了,「真人」的真實情況必定有千百種,但打小人的咒術中,被歸納為「小人」象徵,一種惡、壞、阻礙的普遍狀態。
.
當混亂、無法解決的真實被轉化為象徵符號時,就進入了可以解決、解釋的關係邏輯中,下咒人自我說服地認為事情已經被解決了。
.
■ #巫術追求有效利益
.
第二個就是,「打小人」真的是一個巫術,而還不算是宗教,僅管有觀音像出現,但Malinowski說:「宗教創造價值,巫術則有效地追求的利益」。從打小人的針對性,咒術話語的內容,還有後面「納貴人」等的儀式過程,基本上,「打小人」較不具有任何較完整典型的宗教特質。
.
■ #打與拜作為一種行動
.
從上面兩個分析來看,「打」與「拜」兩個動作有著奇妙的關係,通常我們「拜」是在宗教中進行,是對抽象、高層、價值的一種崇拜,並且較具普遍性,動作沒有明顯的針對。
.
但,到了「打」時,就成為有針對性,較為實踐的,有目的的策略。其實,在很多台灣的道教活動裡,「打」也是更為世俗的宗教實踐,與信仰者更為貼近的動作,例如某些去邪、收驚的動作。
.
看到「打小人」,算是完成了人生的某個心願(哪有人心願是這個XDD),覺得了無遺憾惹~
|
#夏日炎炎
#鬼月怎麼還沒到
#先熱身
#咒術
#拿來舒壓的時候po文
#旅行的反思性
#要收聽節目欸
同時也有2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真愛不會一路平坦:牽手旅行的天窗亮話」介紹 訪問作者:張雪芳 內容簡介: 有一種旅行叫愛情,有一種愛情叫做你 俗話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但事實是:愛情也時常讓我們猜不透、摸不清。無論你是情人、夫妻或是任何感情狀態的伴侶,要維持一段關係,其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個人都會有自己...
「旅行的反思性」的推薦目錄:
旅行的反思性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非風景〗#從沒有風景的地方開始 / / 李長潔
.
最近收到教育廣播電臺「生活 in design」主持人 #黃采瑛 的邀請,去節目裡談「旅行」。惶恐地打開雲端,翻閱旅行照片,卻突然覺得不知道要對這些風景說些什麼。旅行社會學者John Urry認為,旅行行為與攝影技術緊緊交纏。因為我們看見風景,#所以我們拍照攝影(有押韻)。
.
但我都快要遺忘曾經熱愛的旅行是什麼感覺,那些作為我一切論述的基礎:聖光閃閃、華麗壯美、細緻典雅的風景,變得扁平到與任何一張明信片無異。可能是因為我的經驗正在消融,只剩下晦暗的淡淡光芒在螢幕的表層。
.
法國人類學家Marc Augé在《#非地方》中指出,巴黎地鐵可以作為一種「非地方」(non-lieu),轉換成詮釋巴黎現代性的方法論。我想到我喜愛的日本,無論是Roland Barthes,還是,Levi Strauss,他們也總是在一些「#沒有風景」的地方開始,一棟大樓,一間和室、一杯抹茶,展開他們對現代日本的解讀。
.
所以我要開一個系列 -《#非風景》(non-landscape)
.
反正該寫的風景也都寫了,你們每次看到最後參考文獻一排研究論文也是心很累吧。我打算把所有旅程中,那些被名勝風景、奇觀異界、美食珍餚所擠壓的日常找出來,用當時的心情與現在的回憶,盡量沒有「文獻」地,填補我快要遺忘的旅行。
.
#那些沒有風景的地方。
|
#很擅長榨乾自己
#不知道可以持續多久
#拿來舒壓的時候po文
#旅行的反思性
#要收聽節目欸
旅行的反思性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真愛不會一路平坦:牽手旅行的天窗亮話」介紹
訪問作者:張雪芳
內容簡介:
有一種旅行叫愛情,有一種愛情叫做你
俗話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但事實是:愛情也時常讓我們猜不透、摸不清。無論你是情人、夫妻或是任何感情狀態的伴侶,要維持一段關係,其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個性與價值觀,這就成了兩人相處時最大的課題,因此,找到雙方的溝通與相處之道,就格外重要。
相愛容易相處難,這堂戀人必修學,讓模範夫妻帶著我們找到天長地久的方式。沈中元與張雪芳,攜手走過30幾個年頭,依舊甜蜜。究竟他們是用什麼方式,維持彼此在情愛裡的恆溫呢?答案是旅行。透過兩人最喜歡「共同喜好興趣」,展開夫妻對話,於是這本書就誕生了。
透過33篇旅行遊記,以對話的形式來反思夫妻之間的相處與應對之道。也許婚姻一路走來不會一帆順,但只要彼此願意聆聽、用心經營,藉由旅行所獲得的啟發與體悟,一定可以在每一次讓彼此的關係更圓滿,攜手共度餘生。
作者簡介沈中元、張雪芳
給這世界一個理由,為愛出發。
關於這對夫妻:他們一個是年輕時玩熱門樂團,教過上萬小時音樂班學生的鋼琴老師;一個是當過文化局長,現任國立空中大學副校長的法學教授。
一個是當選過電台情人,得過金音獎,入圍過兩次廣播金鐘獎,著名的廣播節目製作主持人;一個是小時候在家賣豆腐,長大後在大愛人文講堂跟萬人演講的演說家。
張雪芳與沈中元這對夫妻,結婚三十一年,牽手走過數萬里路,一起去過六十七個國家,是熱愛旅行,樂於分享的生命伴侶。
這次,他們將看到的世界視野,寫成「婚姻經營的天窗亮話」,平實的將「真愛不會一路平坦」的心路歷程,說給你聽。希望能陪伴你,走過愛情的冰河,走出婚姻的墳墓;這本書,給決定要牽手的你學習;給已經牽手的你借鏡;給一個人自由的你作伴;給這世界一個理由,為愛出發。
人。
粉絲頁: 在33個夢想的地方打卡
出版社粉絲頁: 遊讀世界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旅行的反思性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好,我發誓,我們今天的日本主題旅行,絕對會進行到「地獄」的部分!不然我請100份雞排!這一趟文化研究式「死亡」之旅,終於從古墳時期到平安期,就在上集,我們從小松和彥的民俗學觀點,為「#京都魔界」下了操作型定義:巨大的封魔都市計劃,為一条橋、深泥池、鐵輪井戶、貴船神社的妖魔鬼怪,鋪成順理成章、自成邏輯的魔幻世界。
.
話不多說,本集就直接開啟魔界大門,由 #偽學術 的長潔與 #臺灣通傳智庫的黃采瑛博士,引領大家著魔幻視,一探京都的四個地獄,並且利用妖怪電車的「嵐山電鐵」,深度踏查京都「太秦豪族之謎」。地獄即天堂,日本佛教的地獄思想,其實帶來是對人世「無常」反思。
.
這將我的地獄連結到了姚巧梅老師的《愛欲京都》,在該書的女性書寫中,我讀到了愛與慾的本性,這正是真誠地面對「#愛恨交織」,謙卑地接納「#生老病死」。從京都旅行,看見人生。
.
📌 #本集的節目有
.
▶ 魔界與公共衛生有關?
▶ 京都的四個地獄
▶ 屬於地獄的「美食」—幽靈育子糖
▶ 嵐電的冒險—妖怪電車與太秦之謎
▶ 《愛慾京都》的人生案內
▶ 地獄即天堂
▶ 旅行作為一種方法
▶ 從旅行看見人生
.
📣 #firstory 聽這裡: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ijz1it1fjgp0810fy2r6n32?ref=android
.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3AN3Uf2iYKG3TBpyWMfvpf?si=2Pr8WRThReudR8GC7kGJqA
.
📣 #apple 聽這裡:待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Krw8-c79ubuoiKPOWa
.
📲 #FB 完整論述: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646380362216249&id=208541192666847
.
📣 #教育廣播電臺版:https://www.ner.gov.tw/program/5a83f4eac5fd8a01e2df012b/5fccf839a4224a0007c34aae
|
//// 完整論述 ////
.
▓ #京都的四個地獄
.
我們今天要談的地獄,在京都。從平安時代起,佛教帶來夜魔天的觀念,進而產生「閻魔信仰」,「閻魔注定三更死,並不留人到五更」的諺語更賦予閻魔(閻羅王)角色無上權力。對於常民來說,地獄是一種消極的、警告的道德判斷,這樣夾帶著恐怖氣氛的警世作用,強力地滲透於民間日常生活,成為東方文化中獨特的地獄觀。
.
在京都主要有四個地獄地點,其充滿冥界、冥土、閻魔、黃泉的話語論述:包含「都市的地獄寺院:#矢田寺」、「地獄通道:#六道珍皇寺」、「巨大閻魔王:#引接寺」、「地獄的景象:#西福寺」。只需要走完一遭,絕對能領略京都最幽冥的體驗。
.
▓ #地獄也是愛欲
.
延續著地獄,我想談談愛慾,某個程度上應該要很浪漫吧~ 不不不,它還是蠻可怕滴~ 恐怖的怨魂與幽靈在日本的歷史裡總是強大的。在稻岡彰的《怨靈史跡考》中,分析了平安時代初時期的「怨靈思想」,他從一個法文化史的角度出發,說明古代日本人如何運用「怨靈」敘事達成社會的秩序化。
.
在尚未「政教分離」的古時,民俗與國家緊緊相繫,怨靈通常始於政治權力的迫害,如菅原道真、崇德天皇,政爭敗者時常化身怨靈,目的在透過恐懼訴求,讓政爭對象失去正當性。
.
如果說,日本傳說中的男性怨靈反映的是,公共領域上國家層次的權力鬥爭,那麼,鬼故事中的女性復仇,則是再現私人領域裡個人情感的糾結游移。「鐵輪井戶」與「橋姬」兩則鬼故事,是女性情感的雙重體:「恨之魂」與「愛之魂」,我們看到了愛與恨的一線之隔。
.
而故事的發展地點,宇治的橋姬神社、京都五條的鐵輪井戶跡、京都山上的貴船神社,就可以說是這樣糾結情感的甜蜜又怨恨的個人處世象徵。
.
▓ #到處都是無常的感悟
.
本集總結在地獄與愛慾的「#無常」,想起每一段旅程,想起每一位旅伴;很高興我們可以陪伴著彼此一起走過,也感謝分離後所留下來的那些。留下甚麼,我們就會成為什麼。讀到《#愛欲京都》裡的這段:
.
「二十五歲那年春天,與母親一起出遊嵐山。站在渡月橋上眺望無邊春景,被遺世的靜寂深深地吸引,種下二度求學時選擇京都的種籽。如今,同遊的母親已作古多年,而我,也開始長白髮了。」
.
我不知到你怎麼想,總之在節目裡,我是感動到哭了。這是京都的旅行,這是人生的旅行。這就是旅行的意義。
|
#冬季感傷
#厭世日常
旅行的反思性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另類音樂—90後夜場DJ轉行當手法治療師 山中吹尺八性格由火爆變寧靜
手法治療師Jason:「大自然會聆聽各界聲音,你有甚麼說話,大自然都會樂意聆聽。」港人工作壓力大,藉行山放鬆身心,故一到假日便看見山上人頭湧湧。Jason自小喜愛行山,有一次遇上懾人心神的樂器——尺八,從此,一有空便投進山澗的他,最享受的是這股大自然的治癒力量。
「我父親說,他小時候到過鳳凰山,風景十分漂亮,那兒的雲,你見到會想踏隻腳出去,於是我便去了8次。」Jason在中學時期經常約同學行山,在父親的建議下登上鳳凰山,8次之中,更看到獅子座流星雨、箭靶形彩虹、雲海等天文景象。在如斯美景之下,大自然的宏大使他反思自我的渺小:「從山上俯瞰整個地貌,我發覺山上很簡單,山下卻很複雜。」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果籽 #手法治療師 #尺八 #行山 #鳳凰山 #90後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旅行的反思性 在 鵬宇x 徒步旅行的歷練和反思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適合對象: 渴望旅行卻不知如何踏出第一步的朋友。 分享: 1.事前準備徒步環島的基本配備。 2.如何規劃徒步環島的里程/天數/速度。 3.徒步環島的安全性、開銷和費用。 4. ... <看更多>
旅行的反思性 在 慣性出國旅遊與報復性消費的反思疫情社會下創造接地氣輕旅行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後疫情社會風險知識與新常態公共生活論壇直播開始!!!】 ~~~慣性出國旅遊與報復性消費的 反思 疫情社會下創造接地氣輕 旅行 ─以新店為例~~~~ 後疫情的第一場直播~~~大家 ... ... <看更多>
旅行的反思性 在 當代重大課題!成功的重新定義《成功的反思》邁可.桑德爾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桑德爾|書房小 旅行 |謝哲青|青春愛讀書- YouTube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