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下今天吳寶春的直播主題”相信自己永不放棄”
也是因為烘友分享,我才知道有這麼線上講座,剛好買了吳寶春的麵包課,我就立馬報名了直播講座~
先說我沒有看過吳寶春的電影,也極少吃過他的麵包,我會認識他就是因為他當年得了麵包世界冠軍,電視新聞報很大,因此我並不了解他的背景與一路以來的創業歷程。
吳老師說,他是屏東人,從小家裡就很清寒,媽媽常把一小把米跟很多水煮在一起,說這樣吃感覺比較飽,媽媽也總是把肉留給孩子們,自己吃那個最少的。
因為爸爸在他12歲就走了,後來也都是媽媽養大的。
他說:雖然我們家很窮,但小時候還是覺得過得很快樂(覺得媽媽的愛與堅強好偉大啊~)
隨著年齡增長,他也漸漸意識到家裡的經濟狀況,決定到北部學功夫,想讓媽媽不再那麼辛苦,於是跟著同學到麵包店當起學徒,從凌晨準備工作到晚上九點的工作時間,對自己說再辛苦都要撐下去,為了辛苦把自己養大的媽媽,必須這麼做。
他說當時每次的中秋節都想離職,因為平常工作12小時,中秋節都是16小時的工作時間,真的很累,當時的工作再木柵,休假都只想好好睡覺,也不知道去哪裡,就很常去中正紀念堂找個椅子睡覺,有一次冷醒,竟然哭了,覺得自己到底還要過著這樣的日子多久呢? 但又想起在屏東的媽媽,眼淚擦乾又穿著藍白托回麵包店了。
以上這段,我想就是他堅持要成功的信念,除了報答媽媽的愛,也想散播媽媽的愛。很多人創業為什麼很容易放棄就是因為沒有信念,這個信念會帶著你穿越無數的挫折跟障礙….引領你到成功的道路。
10月份吳寶春又要去義大利參賽,很多人問他為什麼已經得到世界冠軍還要去比賽?如果失敗了,就再也不是世界冠軍了! 他回答”因為他想得到冠軍的渴望已經戰勝了失敗的恐懼, 他希望再次讓台灣成為烘焙王國,也希望自己未來能傳承更多技術給現在的烘焙師傅們。
小時候他功課不好,因為吳寶春覺得爸爸媽媽都是文盲,也可以活得好好的,為什麼一定要上學? 但當他到台北當學徒時,因為一次稱糖的事情,讓他意識到學習的重要,也在當兵的時候開始跟人家學看字,讀書,更因為之後去日本參加烘焙展吃到令他難忘的麵包,回台灣去書店買日文食譜卻看不懂日文而開始學習日文,直到後來有了吳寶春品牌,接下總經理位置,卻看不懂財報,去讀了新加坡的EMBA
他說,學習是解題過關的方法。
後面他去比賽那些榮耀的成績,他說過程一點都不好過,很辛苦,遇到很多卡關,但他把那些卡關當作是一個必經的過程,是能量,是一個進步的機會。
總覺得創業除了要有自己對商品的想法,更重要的是心態上的調整,必須不斷不斷的調整,這部分就只有創業的人才懂,我也還在學習,畢竟遇到困難還要正面積極,並不容易啊!
最後的QA時間~我也趕快發問,畢竟能直接跟這樣等級的人物對話並不容易!
至於問了什麼樣的問題,是秘密(哈哈哈哈)
雖然我革命尚未成功,但回頭一看,我也已經走了一段挺遠的路,才驚覺,原來我已經比以前進步這麼多了呀! 默默地也累積一點點的烘焙創業心得,我想之後在臉書也會想多跟烘友們分享自己的經驗,雖然我不成功也不有名,但我相信學習之路跟成功之路很多種,說不定,世界第一的人提供的方法你不適合,但我的方法你卻可以應用成功,所以說~我願意也樂意分享^^ 有興趣也趕快粉專追起來吧!!
臉書:蕎希甜點
#創業 #烘焙 #自學甜點 #創業之路 #創業語錄 #創業家 #新竹甜點 #竹北甜點 #宅配甜點 #宅配美食 #新竹美食 #竹北美食 #肉桂捲 #蘭姆夾心餅乾 #蘭姆葡萄 #新竹肉桂捲 #竹北肉桂捲 #創業故事 #學習 #吳寶春 #麵包 #新竹蘭姆葡萄夾心 #新竹餅乾 #竹北餅乾 #蕎希甜點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廖人帥,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張韶涵-因我而起MV! 導演版花絮,劇本概念與幕後直擊登場!!! 希望大家共同努力,能慢慢把影像創作者的創作空間與框架,越打越開, 如果你們認同這份理念, 請幫我們分享這作品,希望透過你們的分享, 讓更多人看見我們努力的成果, 感謝你 ----關於這次創作---- 從2019年8月底開始,進入了...
散 兵 桂木 在 V媽教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V媽回憶錄 】
每天全家人都會一起走3.6公里的路上學,漫漫長路是極佳的聊天時間。今天和孩子們聊古文,哥哥說到木蘭詩、長干行等等,阿妮聽得一愣一愣的,一路上靜靜的。突然冒出一句:『我呀,細瘦而不乾癟,豐腴而不臃腫,減一分則太瘦,增一分則太肥!』說完還仰頭一副神氣樣!『哇!!!也太強了吧~』大家驚呼。沒想到這個看似腦袋空空的天兵女孩還真有一把刷子!🪒
其實,我自己很愛帶孩子們唸唐詩,也不一定是唐詩啦,古詩詞、現代童詩都是我們家睡前故事的常客。春天,是最適合念詩的季節了!孩子還好小的時候,早上如果貪睡過頭,我就會笑著念孟浩然的春曉...只要去走春天的步道聽到鳥叫聲,就會不自覺請出王維的鳥鳴澗!🦜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我自己超級喜歡帶小小孩子感受這首詩,春天到的時候,睡前會唱、平日散步時會念,如果去走步道時也會不經意的念幾句和景色相關的詞句,總之,我愛鳥鳴澗!孩子會跟著一起朗朗上口以後,空閒時就會一起帶著孩子玩小小的藝術活動。正男妮妮都是在兩歲半、三歲時操作這首詩,帶正男和帶妮妮相隔兩年操作藝術活動的方法不太一樣,但內在意境和嚮往的“靜”是一致的啊!因為山靜,所以人靜; 因為人靜,察覺到桂花的動。又讓花落、月升、鳥鳴這些“動”,反襯出春山的幽靜....這些一動一靜間的平衡和互相支持,真美!
跟家有小小孩的家庭分享~看到這些嫩照,好Q彈啊!
小時候有小的萌呆,長大了有大的爆笑呆...生命真美好!
----------------------
感恩蛋殼上裂縫的存在,因為有裂縫,光才能走進來~歡迎分享、留言互動喔!
----------------------
如果您想每天看到V媽的新Po文,請在我們的專頁右上角按下 "讚"
---------------------
❤️V媽慢慢刷觸覺教養神器只在這裡:
https://vmashopping.cashier.ecpay.com.tw/
🔶V媽教室line群組,講座團購不漏接:@vmaclassroom
🔶V媽福利社(會有隱藏好物開團或是廠商速報):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068499006858209/
🔶V媽教室Podcast:https://reurl.cc/Y1jkVx
🔶V媽教室在IG: https://www.instagram.com/vmaclassroom/
散 兵 桂木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上集)http://bit.ly/3dprtbC
「這次,我要利用三種武器來個奇襲!」
「圓木」、跳蚤與日本美女!
整個731部隊都被我的計劃震驚了,戰爭明明已經結束,海空領域都不可能繼續戰鬥,陸軍更不用說了。
「蠢才!只要我國戰勝的一刻,戰爭才算結束!」
我計劃在8月16日日本天皇宣讀投降詔書後的第二天起動!
「監獄的『圓木』還剩多少?」我問。
「殺剩最後一批了…」
「足夠了,屍體也拿去用吧。」
731部隊的總部建立在中國東北部,這裏暫時不會有美國軍隊進駐,「圓木」的意思是感染細菌的中國人。
本來我軍打算在美國來臨之前,將所有監獄內的中國人殺死,但想深一層他們的命還能拿來利用,單單是在監獄裏,以及附近民村的數量就足夠。經過多次實戰,我發現除了炮彈之外,人體才是最好的細菌容器。
第二樣武器是我們培育的跳蚤!死亡率達95%的鼠疫,主要由老鼠身上的跳蚤傳播,我們一個月可以生產約300公斤的跳蚤,只要配合接下來的最後武器,肯定能讓美軍夾著尾巴逃。
我們的最後殺手鐧,就是日本美女!
將跳蚤秘密運送回日本,再找日本志願女性當跳蚤的帶菌者,在美軍進入我國領土大肆慶祝時放下戒心,與這些志願者進行親密的接觸,最後其令染病。
嘿嘿嘿,我軍在侵佔中國與香港時,都會抓一些婦女當慰安婦,長期的戰爭導致壓力過大,這些婦人是士兵最好的發洩對象,美國士兵也一定沒法抵抗。
8月26日,一切已經準備就諸,情報說再過兩天美國便會派軍隊登陸日本。我趕緊將計劃傳送至總部,希望他們能配合。
很快,日本帝國陸軍的最高層便有回覆。
『別做無謂的犧牲!』
『你這瘋子會令日本人絕種!』
回覆提到,讓細菌從中國東北運至日本的可能性極低,「圓木」太惹人注視了,美國一眼就會看出這是陰謀。
就算成功將「圓木」與跳蚤偷運回國,731部隊也有部分細菌的解藥,但防疫系統與藥品生產線已經全面崩潰。一旦病毒爆發,摧毀的不單單是美國士兵,還有日本民族。
陸軍總參謀長表示,美國的兩顆原子彈,除了人命傷亡,也擊垮了大部分士兵的心。我國再也承受不起多一顆原子彈,日本會從地球消失。
「可惡啊,這群懦夫!」他們明顯也被原子彈嚇傻了,他們對得起神風突擊隊的兄弟們嗎?!
「石井長官,他們來了。」此時,部下喘著氣跑進我的辦公室。
「誰?沒見到我在忙嗎?!」
「美國人,他們正在尋找這裏…」
在沒有辦法之下,我安排各個731部隊的成員分散逃走,甚至故意留下來被美軍拘捕,盡量為我爭取時間。
我逃回日本千葉的故鄉,更在1945年的11月10日舉辨假的葬禮。可是,因為主要成員被抓,總部所有研究都被美軍奪去了,最終他們還是找上門了。
那天,有美國士兵走闖進我的家,他們沒有當場將我拘捕,而是請我赴約進行談判。
我與很多軍官都被送上了軍事法庭,而審問的內容並不是我犯下多少戰爭罪行,而是圍繞著關於細菌武器、如何防禦細菌戰、研究的機密內容保存在哪裏等等…
那時候,我就知道自己還有一線生機。
我向他們提出條件,如果能夠免除我與部隊的戰犯追訴,便會提出所有細藥戰的資料。
在1947年10月,美國派細菌學專家埃德溫·希爾(Edwin Hill)和約瑟夫·維克多(Joseph Victor)確認我提供的資料,並在報告中提到:「由於我們對人體實驗有所顧忌,石井的實驗是無價寶。」
結果,美國答應了我的條件,拒絕了國際檢察局將我引渡去「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請求。美國亦因此而跟蘇聯關係變得更僵。
在戰爭結束後,我受到美軍命令在1950年至1952年間多次前往美國,幫忙關於細菌實驗的研究。
其餘的時間,我都在家附近研究禪學,禪學好像比起細菌更加有趣。1958年,我最後一次出席「731部隊」的聚會上。因為我患上了喉癌而需要住院,那次是我最後一次公開露面。
我的名字叫石井四郎,很多人都視我為冷血的大魔頭。
但我只是生於冷血的時代罷了。
石井四郎,有七個孩子,享年67歲。
葬於月桂寺的墓地,法名為「忠誠院殿博學大居士」。
想看更多歷史故事,like & share 吧~~
我想眾籌一本書《屬於香港人》
在香港被消失前,用故事將歷史留住。
也許你覺得歷史很悶,但我對寫故事有100%信心。
香港人亦有義務瞭解香港歷史!
全書以故事讓你瞭解歷史,用手繪地圖使你明白當時狀況!
《屬於香港人》六月出貨。
為避免這本書「被消失」,唯一方法是「沒存在過」。
所以只接受預售,有多少預訂,就印多少本。
不會公開發售。
預售網址:(可寄海外)
https://bluegodzistore.boutir.com/
*注意:如購買其他小說需要分開寄,請分2張訂單
散 兵 桂木 在 廖人帥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張韶涵-因我而起MV! 導演版花絮,劇本概念與幕後直擊登場!!!
希望大家共同努力,能慢慢把影像創作者的創作空間與框架,越打越開, 如果你們認同這份理念, 請幫我們分享這作品,希望透過你們的分享, 讓更多人看見我們努力的成果, 感謝你
----關於這次創作----
從2019年8月底開始,進入了我個人MV職業生涯裡,最痛苦的三個月。我沒有其他的形容詞,可以比"痛苦"二字更精確,而且我如果用太潤飾的字眼形容那三個月製作期,就太蔑視跟我一起在這地獄裡三個月的工作夥伴了。
是的,就是痛苦。
最早是在FB不知道看見誰分享"平潭映象(Pingtan Impression)"這部舞台劇的片段,當時完全不知道這作品是來自哪裡,只覺得震撼,畫面好美,好酷,好高級, 非常國際...做了很多功課後,才發現這是來自國際舞蹈大師-楊麗萍的作品-平潭映象, 後來張韶涵把她的新歌給到我, 我的第一直覺就是想找"平潭映象"來個三方合作, (因為我始終認為,若商業能與藝術完美結合,是件很酷的事), 我想做1加1加1,看能不能大於3的事。於是,我懷疑根本就有在調查局接案的另一個導演王守婕,交叉比對新聞資料與微博發文各類線索後,終於找到了楊麗萍老師的經紀人email郵箱與電話,我們就這樣打開潘朵拉的盒子。
突如其來跳脫傳統的合作邀約, 楊麗萍老師團隊也沒有過MV合作的案例,雙方必須就許多細節,例如執行辦法,改編腳本,角色呈現,做很精確的溝通,也基於尊重與保護楊麗萍老師團隊的服裝道具完好,這次動用了兩岸三地一共三方律師,才完成所有的溝通協議流程。
我們其實花了三分之二的時間在處理這些事,我一心滿腦子,導演心態就是想快點借到所有服裝道具,早些開始進行內容的優化,恐怖的是我們必須在台北找一批新的舞者或演員,全部重新訓練。所以合約必要流程與細節,每一次修改合約與協調都讓我很焦慮,眼看時間一點一滴越來越不夠,很多次我們都覺得,明明已經朝一個方向瘋狂奔跑好久了,睡一覺醒來,卻發現自己在原地。
這三個月,我跟 王守婕 、李小格 三人,過著每天提心吊膽等待一來一往微信群組訊息的日子,很怕有個萬一就無法合作那該怎麼辦??
但當楊麗萍老師的服裝團隊抵達台北後,實際親眼看見平潭映象團隊的製作物,我們其實就馬上體認到人家做事是非常要求且注重細節的,高規格高水準的東西的產出,可能就是得要每一個工種都經歷一個跟產婦陣痛一樣,哭天搶地的過程。
這三個月裡,我大概說了一千次,我再也不要幹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因為我們大多的努力與成本,不見得會直接反應在實際MV視覺上。我們心目中真正想要拍到的東西,大概需要兩倍以上的排練時間,兩倍以上的人力,兩倍以上的拍攝時間。但是,我.們.就.是.沒.有!!! 硬幹也得把它幹完。
幹完了,你如果問我有機會的話,還要不要再一次?
我跟你說: 絕對要!!! ,因為跟世界級國寶級的合作方一起工作,就是他媽的很爽,就是他媽的會進步。後來我覺得其實好萊塢屌是應該且天經地義的,他們有錢,有天時,有地利,有人和,在那樣的條件下把事情辦好,真的是應該的。
我們有很多次機會,真的可以放棄,而且是有著鋪著紅地毯的台階讓我們下,可以昂首闊步不丟臉的走下來。直白地跟你們分享我這次的壓力吧, 若這MV搞砸我有可能需要賠償近千萬, 若搞定呢? 我的利潤只有十幾萬(台幣)……這是場豪賭, 贏面極小, 輸了我就變窮光蛋, 贏了我也不會大富大貴, 但為了我的理想與夢想, 我賭! 我相信任何有一點風險管理知識,或是懂得計算成本利潤的人,絕對會勸我們放棄。
可是我們偏偏就是永遠的死小孩,有台階也不下來。我們沒有天時,我們沒有地利,至於人和,其實就看我們自己了。那就衝撞一個吧,看看能不能撞出點對得起這些痛苦的東西。
希臘神話裡,潘朵拉的盒子,裡面裝著各種不幸的東西,宙斯說這盒子不能打開,我們就是那群偏偏就是會好奇打開來看看的人,我們就甘願經歷盒子裡飛出的災難動盪,也要看看最後到底是不是真的有希望。
而這次MV它有它的使命, @张韶涵 貴為天后,有的是龐大支持者與廣度;舞蹈藝術家 @杨丽萍 作品-平潭映象有的是藝術高度與深度; 而我就在裡面當橋樑,把一切串連起來,讓娛樂有藝術,讓廣度有高度,我想要的是三贏,我想要的是透過大眾娛樂將藝術散播開來,一次、兩次、十次、百次⋯久而久之,那就是所謂的文化與經典的建立了。
希望這不只是MV,更是個藝術品。也謝謝幫助我成就這一切的朋友們。
---沒有他們,沒有這次創造----
導演/Director: 廖人帥 Outerspace@ LEO & 王守婕 Shou Jie Wang
攝影指導/ Director of photography:遊凱迪 Kedy Yu
製片/Producer: 林阿蜓 LIN CHIEN CHENG
執行製片/Line Producer:高銘均 KAO MING CHUN
美術指導/Art Director: 林仲賢 Parker Lin
執行美術/Art Assistant :費筱雲 FEI HSIAO YUN
造型指導/Costume Designer: 李小格 李懿格 YIKO LEE 木子小格造型
攝大助/ 1st AC:楊家哲 YANG CHIA CHE
攝大助/ 1st AC:謝明倢 HSIEH MING CHIEH
燈光指導/ Gaffer: 宋明哲 SUNG, MING CHE
燈大助/Best Boy:吳振榮 WU JHEN RONG
燈光助理/Lighting Crew:邱麒叡 QIU QI RUI ,王雋元 WANG JUAN JUN YUAN ,
陳冠宇 CHEN GUAN YU ,紀朝元 JI ZHAO CHAO YUAN ,吳芳源 WU FANG YUAN ,
陳禹光 CHEN YU GUANG ,許富嘉 HU XU FU JIA ,劉麗仁 LIU LI REN ,
李恆儀 LI HENG YI ,王鐵人 WANG TIE REN
場務/Set Coordinator:張家瑋 JHANG JIA WE ,程鎮嶽 CHENG CHEN YUEH ,
陳錫銓 CHEN HIS CHUAN ,江裕禧 Louis Chiang ,林龍輝 Bryan , 林韋廷 Tim
韓子翔 HAN ZIXIANG ,唐偉誠 TANG WEI CHENG ,廖志承 LIAO ZHI CHENG
片廠/Studio: 鴻臣影視製片廠 Hong Chen Film Studio
攝影器材/Camera Equipment: 新彩廣告事業有限公司 HSIN TSAIR CO. LTD.
攝二助/ 2nd AC:楊景廷 YANG JING TING ,李育霖 LEE YU LIN ,傅捷 FU JIE ,
張庭瑜 CHANG TING YU ,曾宏楷 TSENG HUNK KAI ,蔡孟哲 TSAI MENG CHE ,
吳丞傑 WU CHENG JIE ,羅冠鈞 Luo Guan Jun ,
攝影輔助器材/GRIP: 力榮影業 LEE RONG FILM & EQUIPMENT CO.
輔助器材攝影師/JIMMY JIB CAMERAMAN: 張益誠 Chang Yi-Cheng
輔助器材RONIN 2領班/ RONIN 2 OPERATOR: 黃永鑫 Huang Yong-Xin
輔助器材操作助理/OPERATOR ASSISTANT: 王朝祥 Wang Chao-Hsiang
特效組/Special Effects Supervisor:陳銘澤 CHEN, MING ZE
剪接師 Editor
廖人帥 OUTERSPACE LEO
白欣田 Cordelia Pai
調光室 Color Grading
TimeLine Studio 時間軸
調光師 Colorist
姚良奇 Liang Chi Yao
專案管理 Post-production PM
陳映芳 Ying Fang Chen
賞霖創藝 i-two
動畫導演 Animation Director
王聖夫 Peter Wang
VFX 劉大煒 Davy Liu, 曾筱涵 Hsiao Han Tseng
花絮製作 behind the scenes
時刻影像 Time Story Studio
劉尹全 (Liu Yin Chuan)
廖思源 Sam Liao
行政統籌 On-Site Management /周見宇 Chou, Chien Yu
演出人員統籌 Casting Associate/王正怡 Wang,Cheng Yi
舞者 Dancer/Stunt : 李尉司Lee,Wei Szu 陳加惠Chen, Jia Huei 廖育槿 Liao,Yu Chin 黃昶皓Huang,Chang Hao 蔡雅如Tsai,Ya Ju 潘俊誠Pan, Chun Cheng 廖唯良Lia,Wei Liang 高敏芝Gau, Min Zu 王元澤Wang,Yuan-Tse 胡育政 Hu, Yu-Cheng 李英如Lee,Ying-Ju 林棋清 Lin,Chi-Ching 林維哲 Lin,Wei-Che 曾郁文 Tseng,Yu-Wen 汪書瑞 Wang, Shu-jui 陳原禾 Chen, Yuan-Ho 郭靜婷 Kuo,Ching Ting 謝昂廷Hsieh, Ang-Ting 宮銘祥 Kung, Ming Hsaing
平潭映象-Pingtan Impression
服裝指導/楊小兵
Designer Director/ THAAD
服裝指導/吳林桂
Designer Director /WU LINGUI
舞臺總監/丁世樂
Stage Manager /DING SHILE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
楊麗萍 / 平潭映象 / 王炎武
散 兵 桂木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碧江金樓位於佛山市順德區北滘碧江,屬明清時期建築,已有幾百年歷史。金樓古建築群由泥樓、職方第、金樓、南山祠、見龍門、亦漁遺塾、慕堂祠、磚雕大照壁和三興大宅等等多座建築組成。集中了宅第、祠堂、書齋、園林等功能,保留著乾打壘、蠔殼牆、水磨磚、“鑊耳山牆”等等嶺南特色的古建築實物。珠江水鄉的古建藝術和官宦儒商的文化積澱,在這組緊湊的古建築群中體現無遺。古建築群的最亮點金樓,原名賦鶴樓,樓內裝飾著金碧輝煌的木雕,據說是因清末名臣戴鴻慈之女嫁入職方第,作為嫁妝與贈。而民間有“金屋藏嬌”的之傳說。巧奪天工的金木作,幾乎包羅了木雕藝術中的所有手法。尤為難得的是木雕全部採用中國傳統題材,滲入了外來的藝術風格,以實物印證了嶺南文化的發展史。院宅內還保存著當年劉塘、宋湘等清代名家為這個家族題寫的木、石匾額和戴鴻慈以及多位清代順德進士、舉人題贈的書畫翰墨真跡,加上大批原汁原味的清代傢俱、珍稀的清代官轎、跋步床(千工床),遊客登臨,可親身鄰略昔日珠三角富庶人家的生活,認識嶺南文化在建築藝術上的建樹。
主要景點
推薦一:金屋藏嬌的傳說--金樓以貼金得名,卻憑藏嬌聞名於世。相傳當年慈禧的幹女兒、法務大臣戴鴻慈的女兒戴佩瓊下嫁曾任兵部員外郎蘇丕文的大曾孫蘇伯雨,蘇家大少蘇伯雨將戴佩瓊安置在金樓之中伴讀,夜夜有美人紅袖添香,故傳有金屋藏嬌的佳話。
推薦二:三口井--因為用做書樓,又是木制結構,所以一個小小的碧江金樓,就修有三口井:院子裏的井、正廳裏的井以及頂部的藻井。天花上做了一個貼金木雕的藻井,它以九龍爭珠為題材,還真有點北京故宮的味道。而它就是主人用來“克火”的風水設計。細心的朋友還會看到在藻井中央有一個很粗的大鐵鉤,這是用來吊燈的。以前這裏用鐵鏈吊著一盞巨大的玻璃吊燈,據說有48釐米直徑、60多斤重。按照五行的說法,木被火克,而火又被水克,院子裏的井和正廳裏的井主要用來防火、降溫。
推薦三:鬼斧神工的木雕--這樓上的裝修佈局,取意於古時珠江上的遊船——紫洞艇。雅集(接待客人、以文會友的場所)是整座金樓的精華所在,這裏的傢俱、木門窗、木屏風大多是採用紋理細密光滑的酸枝木所造。酸枝木在經過刮磨後,表面如同鏡面一般光彩照人,觸摸起來質感細滑清涼,從視覺和觸覺上都能感覺到一種深厚含蓄的美感。如果再在上面貼上一層金箔,一入此室,便有一種富麗堂皇卻不失華貴雍容的感覺。不過遊客們大多料不到,金樓精華中的精華並不是這炫目奪眼的黃金裝飾,而是其中鬼斧神工的木雕工藝,仔細環顧四周門窗,便會發現小小的方寸之地竟然雕刻著大千世界,花鳥魚蟲,應有盡有,而且動物姿態生動,神態逼真,植物巧奪天工,栩栩如生。
推薦四:講究的擺設--金樓中有不少講究的擺設,比如跋床,它比一般的床要寬許多,而且有兩道屏風,兩道屏風中間是給婢女站立服侍用的;比如八角窗,是向兩邊滾動推開的,意思是八面威風;比如古代的保溫設備,在兩層包裝之間填上滿滿的棉絮,以達到阻止熱散發的功效。
推薦五:文人墨寶--清朝中期的碧江是儒鄉,讀書風氣濃烈,很多家的天井中都種植著龍眼和桂花,取一個攀龍借貴(桂)的祥瑞。當時鄉中有“家無讀書子,功名何處來”的傳統,因此,對知名的文人是推崇備至,蘇家把書樓建設得如此豪華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讀書人在碧江的地位。正是因為這種學風,很多文人在碧江留下了足跡,在金樓,你可以發現很多熟悉的名字,例如宰相劉墉,“翰墨丹青事事妍,湖山佳處寄才賢。幾回禪院花爭發,一夜山堂月正圓”。例如當時嶺南著名的文人張岳嵩,“漢江東去有高臺,煙樹蒼蒼楚望行。老馬銅蹄訪北塔,少年齊唱晤鷹來”。
推薦六:碧江版“清明上河圖”--清代道光年間,蘇家有子蘇鶴,號二悟坡道人,作二十四詠,概括碧江當地的人文自然景觀,並以此詠為線索,雕作銅壁,重現歷史上的繁華碧江。 這幅碧江版的“清明上河圖”長23•8米,高1•5米,上面所繪風景栩栩如生,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推薦七:鑊耳山牆--是珠江水鄉地方富戶人家的特色建築。而屋脊有一條黑色的雕塑,這就是官宦人家專用的“龍頭鳳尾”屋脊了。大家細心看,左邊抽象的龍頭高高昂起,還有兩個小爪用力地撐住屋脊,尾部的設計就象鳳凰彎卷起來的羽毛。這樣的屋脊在我們這裏共有三條,另外的兩條在泥樓及其旁邊的樓房上,等一下大家要留意了。據說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員才有資格建“龍頭鳳尾”屋脊,而這座職方第的主人蘇丕文,就是當時大清兵部職方司員外郎,位居三品官銜。職方第的名稱也就是由蘇丕文的職銜得來的。
推薦七:四柱大廳--特色還在於廳前建有過亭和牌坊。一般宅第的過道都只建成走廊,而職方第裏就把大廳前兩邊的地方做為過亭,又稱為香亭。過亭是借用牌坊背面的牆身和四柱大廳的前簷設計成的,另外兩面做成木制扇門,開時可作過道,合時就是一個獨立的小廳。這樣既增加了室內可使用空間,也使大廳與前面的建築連結得更加緊密,從美觀上考慮,它們就像是大廳延伸出來的兩隻手臂,令大廳的結構更加穩重大方。正對大廳的這面牆被建築成牌坊。一般的牌坊都是為家族共同所有而建在村口之類的地方,要建這種私人住宅內的牌坊必須要有相當的功名作為資格。現在請大家抬頭看一下,牌坊後的小天井上還有一個歇山式的屋頂,它建在牌坊和過亭的頂上,僅以四點磚柱支承。一百多年來它巋然不動,即使是十級的颱風也未能動它一絲一毫。不少國內的古建築專家來到這裏,都要驚歎這個牌坊的設計巧奪天工呀。不過,細心的朋友可能已經發現,左邊磚柱上的橫樑已有一點點的向外傾側及開裂,這是近幾年修楫時搭建木排柵導致的。幸好及時發現和補救,才使這座古建築得以完整保存下來呀。大家請注意一下牌坊頂上的一組木雕,尤其是中間這個內外兩層相套的圓形的抽象八卦圖案。這個木雕的內層原來是可以轉動的,據說以前的主人每年都要按照該年的風水運程,轉動內層的木雕以趨吉避凶。不過,經過這麼長時間,這個木雕原本已經損壞了,現在雖然修復了原貌,但也再不能轉動了。在走過這個牌坊之前,我們再看看後額上寫著“退讓明禮”,它是由道光三年進士、主講豐湖書院的鮑俊題寫,他是香山人,也就是現在的中山人吧。走過牌坊,回頭再看,牌坊前額是“視履考祥”,題寫的是南海人熊景星,他是晚清廣東著名書畫家。這兩個橫額是要教導蘇門子弟出門去,要待人謙遜有禮,回家時要檢討自已的衣冠和行為舉止。
散 兵 桂木 在 BrianCuisin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當鎮上超市又再度把大大小小鮮橘色南瓜,堆放到店門前最醒目位置,也就是宣告加拿大的秋天已經兵臨城下,縱使不萊嗯心裡根本還沒準備好迎接日照時間一日日縮短,但她就是硬要擠進這時序季節,躲也躲不掉。這份蜂蜜南瓜起司塔食譜充滿了滿滿秋意,品嚐著她讓人感受宛如依偎在壁爐旁的溫暖,木質調的肉桂氣味與暖起身體的薑黃,彷彿散發著大地魔法,讓抗拒的情緒獲得一些舒緩。
雖然健康料理資訊都不斷地告訴我們說:「南瓜是很棒的食材、含有膳食纖維、治虛寒,潤肺等等....」。其實不萊嗯跟大多數人一樣,光聽到南瓜就退避三舍,更別說去料裡它了。決定要親手挑戰這道食譜,全因為自去年秋冬頻道開播以來,就不斷有網友詢問可否教大家做出「星XX」咖啡館的那種南瓜派,所以今年就決定在萬聖前推出這道「蜂蜜南瓜起司塔」。我自己意外發現她真的是很好吃呀!非但沒有南瓜味,反倒是出現了小時候那種炭烤焦糖地瓜的口感與氣味,真是太妙了!
酥皮麵團作法:http://www.briancuisine.com/?p=2008
完整配方與操作說明:http://www.briancuisine.com/?p=4018
「Audionautix」創作的「Autumn Sunset」是根據「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授權使用
演出者:http://audionauti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