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如果教皇這張牌可以象徵儀式,那也包括了不好的儀式嗎?」
『嗯?不好的儀式是指甚麼?』
#圖片出處是casimir老師的塔羅浮生作品
#咪子塔羅占卜 #塔羅牌 #占卜預約 #占卜課程 #魔法課程
那天幫學生上塔羅牌課,講到天主教的象徵—— #教皇(#TheHerophant)。我不是信徒,僅略知天主教的教義與教條跟基督新教比起來,相對嚴格保守。例如一般常引起爭議的同性戀、墮胎等議題,天主教幾乎都站在反對立場。這也是為什麼2020年方濟各教宗表示「同性戀者是神的兒女,有權擁有一個家庭」的時候,引起各界嘩然。
-
既然如此,「教皇」牌做為「傳統」的象徵,是再合理不過的了。而人類歷史上很大一環的傳統活動,就是 #儀式——通常說到這兩個字,大家都覺得離自己很遙遠,其實我們的生活到處充滿了儀式,舉凡畢業典禮、結婚典禮,有些國家像是日本甚至還有成年禮……等等。
-
「例如喪禮。」學生說。
『咦?你覺得喪禮是不好的嗎?』
「應該是不好的吧,因為死人了耶。」
『可是在魔法的學習上,面對死亡是入門的基本功喔。』我說。
//
在我學習薩滿的時候,老師第一堂課教的第一件事,就是呼吸。
-
「你們都以為呼吸很普通對不對?」老師說。「可是啊很多我遇過的臨終個案,知道自己要走了而非常恐慌。我就教他們這套呼吸法——我跟你們說,那個人啊,臉上表情真的會慢慢地變得非常祥和。我們都說人要好死,那麼讓人走得安穩,就是好死的一種。」
-
我不知道外國人是不是比較不忌諱談論死亡,所以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台灣教育的關係,導致多數的台灣人常將死亡與不祥畫上等號。可是在我從事現在的這份職業後,學到的是 #生與死是神祕學的第一課 這樣的概念。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魔法領域的工作,死亡課題往往如影隨形。
-
這裡所說的死亡課題,並不是真的和誰死掉有關,而是 #我們可以好好運用這股汰舊換新的力量 #放掉那些拖累自己的 #並與過去告別。例如我自己幾乎每隔一天就會做 #死亡之箭 的儀式——把衛生紙捲成羽箭的模樣,將我想釋放的,例如我的懶惰、自傲、悲傷、對某人的思念……等等,通通吹入羽箭中,然後請神聖的火幫我燒毀!
-
這樣說或許有點老王賣瓜的嫌疑,但反正這個儀式來自薩滿前人們的智慧,不是我獨創的,所以應該不算自誇吧……。至少以我自己做了大半年的心得是:它真的很有用!非常有用!而且要不了多少錢!誠心推薦給大家一起試試看😘
-
而現代巫術常講的 #放逐(#Banish),我想應該也跟遠古薩滿流傳至今那處理死亡的命題息息相關——我們可以放逐小人,也可以放逐我不想要的,例如那些令人失衡的,所以我一點都不覺得死亡是不好的事。
-
或許只是,我們的教育缺乏了對死亡的關懷吧。但更多人不知道的是,我期待自己能用畢生所學,在那一天來到的時候親手送走那些對我來說很重要的人們。
∎
⭐️ 歡迎追蹤我的 #IG | mikoblossomtarot
⭐️ 0928偉特塔羅初階班招生中 | https://bit.ly/3k9eMER
⭐️ #魔法賣場 蝦皮販售中 | https://bit.ly/3k93q1x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Delta變種病毒肆虐,美國疫情不樂觀,17日出現的死亡數相當於每小時有42人病逝;為控制疫情,美國政府計畫9月實施疫苗加強針,交通運輸系統的口罩令延長。以色列一項大規模研究發現,60歲以上施打第3劑輝瑞防護力86%。另外教宗18日催促大家去打疫苗,表示接種是愛的表現。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
「教宗死亡」的推薦目錄:
- 關於教宗死亡 在 咪子塔羅占卜×魔法藥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教宗死亡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教宗死亡 在 大紀元 epochtimes.c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教宗死亡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教宗死亡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教宗死亡 在 老景观影-官方频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教宗死亡 在 新加坡- 【教宗为新书作序:我们受到的感染应是爱而非病毒 ... 的評價
- 關於教宗死亡 在 天主教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逝世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教宗死亡 在 梵蒂岡聖光vs 死亡之握(沒看到教宗後面幾十個祭師在補血嗎) 的評價
教宗死亡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第 18 集 當臺灣遇見疫情 (下)之一 (文字版)
我們應該努力讓自己不只把注意力只放在疫情數字的控制上,以免見樹不見林。而要更關注一些根本的問題。
上一集我們已經談過一些課題,這一集我們先來談政府的角色與作為。
1
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劉紹華教授,去年曾經寫過一本書,
談疫情時代的一些關鍵詞。
這次我問她,過了這段時間,會不會再加新什麼關鍵字。
劉教授說她會加「專家」這個關鍵詞。
為什麼?
劉紹華教授說:每天疫情指揮中心向大家提出報告,也說他們有個決策委員會。但是她問我:「你知道是哪些人嗎?」
這些人到底是誰,媒體要不到資料,法律學者也要不到資料。
她說:在我們所知道的世界許多民主國家裡,這是不會發生的事。
即使在臺灣也一樣。
在這一次疫情爆發之前,我們政府的運作也沒有這樣。
這麼重要的一個單位在決定這麼多重大的事情,裡面有所謂的決策委員會,但其中有哪些專家、委員,卻沒人知道,這樣的事情以前是沒有發生過的。
我問劉教授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她說這就是因為一旦我們把控制疫情的數字放在一切事情之首的時候,當然其他的事情都會放到其次,不受注意。
這麼重大的事情,決定的專家卻隱形了 ,這不是民主社會的常態。
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李建良教授,也有同樣的觀察。
他說:現在防疫權力這麼集中的情況,稀釋了法規上的一些正當性。
衛福部部長究竟是根據什麼法源來代行閣揆的職掌?
真正的指揮官是誰?
真正出了重大的問題,誰要來負責?
都是不清楚的。
疫苗的分配也是。到底有哪些科學基礎、價值選擇、政策衡量?
打疫苗的順序,又實際上是由誰來決定的?出了問題,如果要追究決策環節的時候,到底是誰要負責?
決策的透明度、決策的過程,到底是根據什麼標準跟流程做出來的?
這些目前也都是不清楚的。
所有這些,都是當政府在一切以疫情控制為最優先的時候,所忽略的事情。
2.
另外,當然還有公民權益的倒退。
劉紹華教授指出:去年疫情爆發之後,只禁止滯留湖北的臺灣人返臺;從別的地方返台的人卻沒有這種限制。
一個民主國家,把公民的基本權益做這種限制,是不該有的情況。
劉教授說:在這個過程裡,提出質疑,就會被要求團結;有不同的意見,又很容易被打成中共的同路人。
她說:從去年開始,中央的政策都在喊全島一致,一直到最近,所謂的要不要解封這樣的事情,才交由地方政府來決定。
她認為,這是因為亞洲經過威權文化洗禮的地方,都容易就以為團結就是整齊劃一。
但她說,看教宗這本書就會知道,像教宗講的團結, 就比較像是禮運大同篇裡面所講的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如果不能容納多元的聲音,那到底怎麼形成一個社會的共識?怎麼形成真正的所謂生命共同體呢?」她問。
政大公共行政學系杜文苓教授也說:在一個社會裡面怎樣調節不同的意見,互相尊重,讓不同的意見可以創造出新的思考和解方,是極關重要的。
杜教授說:教宗在這本書裡面講 「不同意見 可以保留高音處的和弦」。這樣才可以使得社會的聲音更繽紛,更豐富,不落俗套。
此外,李建良教授也指出:就是疫情期間很多會議都採取網上會議的時候,視訊時代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效率會減弱,重要的決策很容易就被輕鬆通過。
而線上型式的利弊就是,一方面有利於資訊的傳播、記錄,
但不利的一點就是公共政策會如此決定。
李建良教授也特別提醒:數位足跡的資訊掌控跟使用,事後如何還權於民,或者說是如何還私於民,這些事情也都是政府應該事先就清楚說明的。不能等到人民要求說明一點,政府才做一點。
3
除了政府的角色之外,公民社會的課題也非常關鍵。
清大通識教育中心的林文源教授,這一年多來一直在密切觀察臺灣在疫情時代所發生的種種現象。
他說:就像世界經濟在疫情爆發之前重視全球化的長練,而疫情爆發之後開始注意各地區的短練,台灣對疫情的關注和因應,也有長練和短練。
林教授說:臺灣的疫情,其實可以分成前後兩個階段。
今年五月之前,很容易讓人覺得台北就是全台灣,非常中心化,也像是重視的是長練。
而今年五月之後的第二階段,才開始更注意各地當地的現象,在地化的討論和因應。
林文源教授觀察上半場的另一個現象是 :大家的討論都好像參加政論節目,而下半場則出現比較多的個人化的行動,實質考量。
假新聞很多,但是主動對抗假新聞,補資訊漏洞的人也多起來。
「臺灣跟中國的較量,從過去政府之間好像是長程飛彈的較量,改為現在民間的巷口的肉搏戰。」他說。
當萬華茶室事件爆發後,固然有很多人在污名化,但是也很多 NGO 的從業人員在關心這些弱勢者,為她們發聲。
所以他說看到民間很多人在主動論述,幫我們釐清社會的樣貎,因而可以準備未來可以做什麼事情。
因此,林文源教授說他看到很多人像是在日常生活裡進行個人的社會運動。
許多其他學者也有相同的觀察。
杜文苓教授說:如果只看主流媒體,會只看到對立立場的相互指責,看不到社會有什麼其他自主性的力量。
但事實上,杜教授說,像社會出現對萬華茶室的污名化之後,出現很多自主性的草根力量在行動,協助街友、性工作者。
她說,這是我們社會可貴而重要的力量,也是我們面對未來挑戰的靭性力量。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的趙恩潔教授提醒要注意兩大結構性的問題。
第一是要注意資本的不平等。
她提出所謂 COVID 難民這個概念。
她說,這一次疫情的傳播,全世界皆然,都是因為有些人可以搭飛機在空中到處旅遊 , 所以造成了快速的全球性蔓延。
然後等疫情爆發之後,以臺灣為例,很多人就因為臺灣安全,就回到了臺灣;可是等到臺灣的疫情爆發,疫苗又短缺的時候,這些人就又馬上又離開臺灣,
再到其他可以打疫苗,他們認為更安全的地方。
趙教授認為這是一種資本的不平等。
有些人有條件一直這樣飛來飛去,不但造成了病毒的傳播,又能夠這個及早找到自己認為安全的避風港。
相對之下,社會裡比較弱勢的人,沒法像他們這樣移動的人,居於非常不利的情況。
趙教授提醒的第二點,是大規模農業和養殖動物的問題。
養殖動物從以前開始就是很多傳染病的起源,目前當然更是我們要小心的源頭。
而她看到現在許多人因為這次疫情,已經改變自己的注意,
改為開始注重在地的生活圈,發展農業自主。
她認為這也是公民社會裡大家在實踐勇敢夢想的行動。
4
在一個公民社會裡,溝通當然是非常重要的。
劉紹華教授說,所謂觀察問題,並不光是說「看」到問題就可以。
光是「看」,也可能會「睜眼說瞎話」。
她說:觀察問題,需要有一段距離,才能需要「景深」。有了景深,才會觀察得立體化。
劉教授說,但是臺灣的人口密度很高,大家都很貼近,所以討論公共議題的時候,經常難以產生必要的「情緒距離」和「眼光距離」,也就難以產生「景深」。
她說:這一點是需要我們注意的。
對於如何溝通,台北醫學大學林益仁教授提出一個觀點。
林益仁教授長期觀察原住民文化,參與原住民的活動。
他說:台灣的地理很特別。從海平面上升,到亞熱帶、溫帶,甚至到高山是寒帶。 所以我們的植物生態非常多元。
林教授說我們的社會也是一樣。人口有非常有多元的各種背景,和澳洲一樣也是墾殖社會,但是擠在一個小很多的土地上。
所以林益仁教授認為:我們社會的對話,可以參考原住民的這個方式。
他說,泰雅族裡面有句話話叫「 sbalay」。
「balay」就是真相,「sbalay 」就是找尋真相,和解。
所以當泰雅族碰到他們族裡面出現爭議的時候,就會把大家找來,都坐在一起 ; 你把你看到的講出來,我把我看到的講出來,他把他看到的講出來 。
林教授說,通常大家把自己所看到的東西都講出來,轉了一圈之後,
大家大致就會有一個答案出來了。
所以,林益仁教授認為:這是我們可以向原住民借鏡參考的一種溝通跟對話的模式。
我們談過了疫情時代為什麼不能只是關注每天確診人數、死亡人數這些表面上、結果性的指標,卻不注意其他更根本、更原由性的課題之後,下面最後一集,我們來談一下疫情時代,我們為什麼需要勇敢地夢想、有一個美好的夢想,以及台灣想要進入國際社會所該有的準備。
謝謝大家。
我們最後一集見。
教宗死亡 在 大紀元 epochtimes.c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拜登必須帶頭維護所有阿富汗人民的權利,特別是那些面臨迫在眉睫的死亡的人。」👈
教宗死亡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Delta變種病毒肆虐,美國疫情不樂觀,17日出現的死亡數相當於每小時有42人病逝;為控制疫情,美國政府計畫9月實施疫苗加強針,交通運輸系統的口罩令延長。以色列一項大規模研究發現,60歲以上施打第3劑輝瑞防護力86%。另外教宗18日催促大家去打疫苗,表示接種是愛的表現。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0743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教宗死亡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Delta變種病毒肆虐,美國疫情不樂觀,17日出現的死亡數相當於每小時有42人病逝;為控制疫情,美國政府計畫9月實施疫苗加強針,交通運輸系統的口罩令延長。以色列一項大規模研究發現,60歲以上施打第3劑輝瑞防護力86%。另外教宗18日催促大家去打疫苗,表示接種是愛的表現。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0743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教宗死亡 在 老景观影-官方频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老景观影】一个把影视当美食的吃货,你品真香~!
【欢迎订阅,记得打开小铃铛】 获取更多精彩电影/视剧更新
9分--优异电影合集: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mVgZcdmd4k&list=PLKBZ9cW2wu3eIw_rGAlcCxssYjm15jwAA
8分--优秀电影合集: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T-sgfOMzTU&list=PLKBZ9cW2wu3d--5nhABiblxtWHKaq2Spz
7分--优良电影合集: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kLPkHcUiIs&list=PLKBZ9cW2wu3cVdZ7fv4BtlAbk5MQaM34H
6分--优良电影合集: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KBZ9cW2wu3cmmuQPAXotIkhm_aSCklDt
《美剧-豪斯医生1-8季...》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dDjhMwM7Zs&list=PLKBZ9cW2wu3edJLRhP0x2Va-Ui1ti6wNq
《美剧-黄石1-3季...》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lp0CiZLUY4&list=PLKBZ9cW2wu3cVzjKFFTXJM3GiXGYLYyJ6
《澳剧-不死法医1~神秘法医2》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bCxj5DozXY&list=PLKBZ9cW2wu3dXQcLFM_5pDE0UWdP5gBjd
《意剧-年轻的教宗1-2季...》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701H59qBtw&list=PLKBZ9cW2wu3cgiCcbvKnR-6XjF1EfbTnG
《真相捕捉1季》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UlFj8AcH3A
《太空部队1-2季...》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xcvCV881CE
#老景观影 #电影解说
教宗死亡 在 天主教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逝世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天主教榮休 教宗 本篤十六世星期六去世,享年95歲。他領導天主教會近8年,之後成為六個世紀以來第一位遜位的 教宗 。在本篤十六世去世之前,教宗方濟各 ... ... <看更多>
教宗死亡 在 梵蒂岡聖光vs 死亡之握(沒看到教宗後面幾十個祭師在補血嗎)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梗圖,死亡之握,奇葩人的正經生活. ... 梵蒂岡聖光vs 死亡之握(沒看到教宗後面幾十個祭師在補血嗎). 梗圖. 2020年2月24日16:48. ... <看更多>
教宗死亡 在 新加坡- 【教宗为新书作序:我们受到的感染应是爱而非病毒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教宗 在序言中谈到人类的过去、现在与将来,指出新冠病毒好似一场暴风雨,令所有人措手不及,同时它也改变了家庭生活、工作场所和公众活动,造成了死亡和经济困窘,以及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