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攝影136] 細說分鏡 Vol.13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171
🖍當這個世界,主流的風潮下,不斷追求表面藝術的創作
🖍不但能滿足心中的成就,更能創造出更多掌聲
🖍除此之外,我覺得,我們值得擁有更多的不同想法
最早為什麼開始寫攝影教學? 又為何一寫下去就是十年? 中間沒有想放棄過嗎? 如果曾經放棄是什麼原因重新拾起? 如果沒放棄又是什麼理由堅持下去? 未來還會繼續寫嗎? 如果會的話又會寫什麼? 做這些事情快不快樂? 快樂當然會寫,如果不快樂為何寫,或不寫? 這好多問題好想每一題都有一篇文章來寫,但其實都是同一個問題 – 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情
🟥愛上攝影,分享它
喜歡上攝影理由就不多說了,看到自己喜歡的畫面,用相機拍下來保存,心裡感受滿足,日後回放感到幸福,拍的越多,𧻗久,就這樣子持續下去,很久前喜歡攝影,真的理由既單純又非常簡單。
喜歡上攝影,以我的個性就是會進一步分享它,那時不要說臉書,就連找個地方放照片選擇性都少,最多人使用的就是「無名小站」,即使關站多年的 2021 年今天,我還不曉得為何要叫這個名字,但那時無名小站空間容量小,也放不了什麼照片,我就使用「痞客邦」提供的相簿空間,就顯得大器許多,除了這兩個之外,國內還有 Pchome、Yahoo 提供相簿空間 (如果沒記錯的話),而一些資訊管道更多的朋友,還會放在 Flickr。
這樣子分享照片就放便多了,在 BBS 帳號自介、簽名檔貼上自己相簿網址也好,或是透過 MSN/即時通,將作品做成大頭照,或是透過通訊軟體將照片傳給朋友,或是在一些討論社群貼上照片,這些都是在當時最常分享照片的方式之一。
🟥投搞、得獎,從來沒有
其實我這輩子從來沒有主動去參加任何一次攝影比賽,反而當過數次攝影比賽的評審,在我的履歷經歷中,沒有任何一項得獎記錄,對於一個喜歡拍照的人來說,其實是有那麼一點奇怪,如果真的喜歡拍照,又拍了這麼多年,若真的想證明自己「真的有那麼一點熱情」,總會找個適當的攝影比賽,將適合的作品投搞,若有機會獲得獎項,不但得到獎狀、獎金、獎品,還能獲得掌聲與成就,就算不參加國際級的攝影比賽,哪怕只是區域性的小比賽都好,而我「一次」也沒有參加過。
🔹「是對自己沒有自信嗎?」 倒也不是,再怎麼沒自信,攝影這十幾二十年間,總有那麼幾張搬得出台面拼個機會,而另外一點…,你偷偷投搞沒得獎,除了你與主辦單位外,也沒有其它人知道你失敗了,只要花點時間準備一下、投個搞,就算沒得獎,總有機會,就像是買樂透一樣,「人人有機會,個個沒把握」,且現在又是電子檔案投稿更是方便簡單,到底是什麼理由我對這些事情完全提不起任何興趣?🔹
「我發誓,我真的沒有這個念頭過」
🟥「KANO」這部電影
不過擔任過數次攝影比賽評審的經驗,倒是讓我用另外一種角度來看「攝影比賽」這件事情代表的意義,偶爾我會分享一些「如何得獎」的小技巧,哪些照片比較容易吸睛、得分,而這些小技巧並不是從「參加者」的角度來看,更是讓有心志在得獎的人感到興趣。
這裡不妨偷偷告訴你一個秘訣,你可以參考一下,讓我想到電影「Kano」裡頭由「永瀬正敏」飾演的日籍教練「近藤兵太郎」在電影裡對著一群孩子兵說過的一段話「不要想著贏,要想不能輸」,相信許多人仍記得這段台詞,記憶猶新。
但那時候的我並不了解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義,什麼叫「不要想著贏,要想不能輸」,不輸不就是會贏嗎? (除非平手),那為何要想著不能輸? 為何不想著非得贏? 那時好不容易找到一種解讀的說法就是 – 若一直想著贏,就會得失心太重,做任何決定就會綁手綁腳,使得打擊、守備任一動作就會慢半拍,不但可能失去勝利的機會,反而失去享受比賽的樂趣與精神,這是那時我對這句話的心得。
直到有機會成為攝影比賽評審老師之一後,我「終於」了解那句話可能另外的一種含義是什麼意思,試想評審老師手上有一張表格,表格上記載評分項目,包含什麼「主題、創意、技巧、意含、意義..BLABLA」,每次的評分項目名稱不盡相同,但都差不多。
這不難,難的是你可能要面對數百張作品,每一張作品都要為這些項目各別評分…,哇塞有沒有想過,這可是件多大的大工程你知道嗎? 每一張照片都要看過,在每一評分欄位給分,然後透過 EXCEL 為每張作品加總分,並且排序,再依獎項挑出前三、前五名、佳作將、另外特別將、精神可佳獎、參加獎…,這些真的並不容易。 有些評分簡單一點,並不需要加總,只要挑出上述得獎者就好,雖然不用為一一照片評分加總,但總要在心裡有個評分標準,不然得獎作品該如何選出來?
若是遇上「不用為每張照片個自評分」的評審方式的話,我有一套評分的方式 (別的評審老師我不知道如何,至少我是這麼方式),在數百張甚至近千張作品中,用「刪去法」快速刪除至少 9 成以上的做品,若 1000 張照片,第一輪至少刪除 500 張以上,第二輪再刪到大概剩 200 張,重複幾輪下,就會留下 20-30 張左右的作品,再從這幾張作品透過前面提到幾項評分標準,加以評分。
🔹而在「刪除法」的過程中,總是會有那麼幾張「一眼就感動我心」的作品,就像是 KANO 這部電影的台詞「一球入魂」的感受,在幾輪反覆刪除法過程,就是有那幾張照片讓自己印像深刻,最後入圍的作品,前五名啦、佳作啦、最吸睛獎等等,往往就是耐得住幾輪的刪除過程,得以留存在候選名單。🔹
「不要想著贏,要想不能輸」,用在這裡就變成「不要只想著得獎,要想著不被刪除」,一但被我從電腦中刪除的作品,是不大有機會重新撿出來再檢視的機會,若你的作品擁有「不被刪除的特質」,想必是我心中佔了較高分的可能,只是最後得什麼獎,不是由我一個人決定,而是眾多評審分數加總後的結果。
一場攝影比賽評審絕不只一位,越大、越重要的比賽,評審的份量、人數也越多,就我的經驗上,在我評分的過程,我並不知道還有哪些評審老師,也不知道有誰評相同的作品,通常是只有頒獎後才會知道有幾位、有哪些,當然有些攝影比賽一開始就說邀請哪些攝影評審,透過這些知名攝影評審名氣,來為這比賽宣傳更加盛大。
🔹不管幾位評審、不管是哪些評審經歷,似乎大家審視作品的角度雖不一相同,但最後得獎的作品,都不會讓我意外,比如我中意某幾張作品可能得上前三名,或是哪張值得「第一名」,有時結果不意外的就真的得首獎,但也可能不是第一名,但總是跑不掉前三名,但無論如何眾多得獎作品,就是最後我沒刪除的那幾張作品,只是最後總分,由每位評審老師評分後,加總後不同,最後的得獎名次而也不同。🔹
此時我才體驗電影那句話的意思,同樣的我也分享給我的學生,若你想、有志參加攝影比賽得獎,無論主題是什麼、賽級高低程度高低,在拍攝過程、挑選投稿時,心中要抱著「不要只想著得獎,要想著不被刪除」的心態,你會更有機會入選、甚至得獎。
好了,本來只有少數上過我課的學生知道這個小技巧,現在看到這篇文章、這一段的你,也學會了。
🟥攝影比賽、得獎的意義
每次的攝影比賽,總是有吸引人的獎品,多少而已,而一些知名、國際級、代表性的比賽,反而可能只有獎狀,讓不少人趨之若鶩,樂此不彼,代表「獎品」不是一切,那份榮耀才是重點。
獲獎作品,也許你不喜歡,這一點沒關係,因為評分過程有太多關卡變數,且我們常說「藝術是主觀喜好」,那些得獎作品就是受到評審青睞,這也是事實,但不時總是會有一些「地方性、較小主題性」的攝影比賽作品受到不少批評,有時我自己看了,也真的不大懂部分作品得獎作品的「得將點」在哪裡,但擁有數次評審經驗的我,總是還是能替這些得獎作品,簡單的「點評緩頰」一下 (就當作是我個人的感想分享),但總有網路上評論極其苛刻酸薄,我並不會去阻止反對這些聲音存在,但至少「別人作到了,你呢? 不服的話你也去投稿」。
🔹撇開這些,對於一生從未主動投稿,也無意願投搞,但有評審經驗的我來說,我總是會去想「攝影比賽」的意義是什麼? 得獎的作品又有什麼意義? 所有這些事情背後動機又是什麼? 這三個問題都值得用三篇文章好好的聊上一回,但這裡並不是容許我用另外的篇幅,日後再來跟大家分享,但這三個問題卻是我所感覺到現在國內的「攝影態度」,流行的風向。🔹
我可以知道我為何喜歡攝影,現在的喜歡攝影的念頭,與最初想學攝影動機,也有極大的不同,中間有數度峰回路轉的心得,不但追尋自己在不同人生階段,攝對與我的生命、生活的關係,除了是我的工作外,它還會是什麼?
但對比主流的攝影潮流 – 拍出「吸睛」的照片,為了比賽而不斷的拍攝、投稿,這一直都不是我曾想過的念頭,更也不是我過去、現在與未來會走的路,我並不會討厭、反對或是批評,因為確實好的作品,能讓我們增廣見聞,剌激我們對世界的好奇心,豐富我們心靈,好的攝影作品也是藝術,即使我並不想走「投稿得獎」這條路,也不追求為了拍出吸睛的照片,不斷去模仿學習眾多構圖技巧,但那卻是許多人追求的目標,與我自己想追求目標不同而已。
在認識、認同我的人,或許覺得我的意見、文章有所影響力,但比起更多擁有成就的他人、前輩相比,我更顯得人微言輕,這一點反而讓我更可以書寫、抒發我自己的想法、心情,與願意看我的文章的讀者朋友分享。
🔹我認為攝影,在主流的風潮,讓眾多人投入攝影藝術創作,這絕對是好事,無論對自己甚至他人都是正向的活動,但我更覺得「攝影作品」該有更多存在的價值,不該每一張照片就是為了「投稿得獎」而出生,相信這世界上絕對有許多與我志同道和的朋友,與我抱著相同的理念一直努力創作者,而我這篇文章,除了表達我的心聲外,也想跟這些朋友說「你,並不孤單,只是你我並不相識」。🔹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成大台文分數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大家連假都在做什麼呢?
來分享一下最新一期經濟學人所報導的最新研究:女性地位和國家治理的關係,相當有趣,值得一讀喔😄
----
#壓迫女性會造成國家不穩定和貧窮?!
#分享外國學者研究
最新一期的《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有兩篇相似的文章,一篇的標題為 #為什麼讓女性失望的國家會失敗,另一篇為 #壓迫女性的代價。
兩篇都是在談「父系社會」壓迫女性,對於國家整體不利,主要是對「減少社會衝突」、「維持政治穩定度」有不利影響。
他們引用美國德克薩斯農工大學Hudson、楊百翰大學Bowen與Nielse三位學者的研究指出,壓迫女性傷害的不會只有女性,男性也會受到波及。
三位學者提出了 #父系社會症候群(patrilinealsyndrome)的概念,症狀包含:
在財產權及家庭法中對女性的不公平待遇、女性過於早婚(童婚)、女性婚後與男方家族同住、一夫多妻制、結婚的聘禮制度、重男輕女、對女性的暴力,以及社會對這種暴力的態度。
這研究將176個國家以症狀的嚴重程度,打0-16分的分數。0代表無症狀,16代表病入膏肓。
例如:
澳洲、瑞士、瑞典皆為0分;
伊拉克、奈及利亞、葉門和塔利班奪權之前的阿富汗被評為15分;
南蘇丹則獲得最糟的16分。
他們估計,約有120個國家還是受到父系社會症候群不同程度的影響。
#父系社會症候群與脆弱國家指數
接著,學者們借用智庫和平基金會Fund For Peace所做的2021年 #脆弱國家指數 (註)的數據,來探討該國家父系社會症候群的程度,和脆弱國家指數之間的關聯性。
統計分析的結果顯示:
父系社會症候群和一個國家的劇烈動盪高度相關(比「收入」、「都市化程度」甚至是「世界銀行用來衡量良好政府治理的標準」都更相關)!
例如,脆弱國家指數中前20名最動盪的國家,#都有實行一夫多妻制。
這可能是因為重男輕女、實施一夫多妻制的國家,容易造成大量適婚年齡男性找不到配偶,進而導致社會問題。
研究證據也指出,家父長制和貧困息息相關。
因為傳統父系社會常為了聘金把年輕女孩「嫁掉」。
少女早婚極有可能造成學業中斷;假如她面對的是一個惡質的丈夫,也較難起身抵抗。
這些年輕女孩們,在艱困的情境下,也較難養育出健康、受到良好教育的下一代。
台灣女性結婚平均年齡達30歲,我們恐怕很難想像,這世界上仍有五分之一的年輕女性,未滿18歲即步入婚姻;有二十分之一的少女,結婚年齡更是不到15歲。
#父系社會文化在全球衰退中
#性平上的進步仍需小心呵護
經濟學人文章指出,若從全球整體趨勢來看,父系社會文化正在式微中。
針對女嬰的選擇性墮胎已經大幅減少。過去性別比高度不均的國家,如南韓、喬治亞、突尼西亞,都已回復到正常水平。中國和印度的失衡情形也在趨緩中。
童婚的問題也受到正視。2000年以來,有超過50個國家將法定結婚年齡提高到18歲。
即使如此,近期 #塔利班在阿富汗、#美國德州心跳法案 的例子,也提醒我們,女性權益上的進步並非不會倒退。
值得注意的是,政治相對穩定但父系社會症候群嚴重的國家,也可能存在較高的社會動盪風險。
——-
#台灣的父系社會文化也在衰退中
#我們還可以做更多
讀完後,回想台灣,台灣在各種國際性別平等指數上,一直名列前矛。
「父系社會症候群」的童婚、一夫多妻制等「症狀」已經很少見,民法對女性的不公平也大幅改善,雖然還是有結婚聘禮習俗、婚後夫家期待,以及性別暴力等問題。
做為立委,我在立法院已提出《跟蹤騷擾防治法》、《性別工作平等法》、性私密影像條例、刑法權勢性侵相關條文、行政院組織法內閣三分之一性別比例原則等法律提案。
上會期處理到一半的《跟蹤騷擾防治法》非常迫切,本會期ㄧ定要三讀通過💪,補上台灣性別暴力防治法治的重要一塊拼圖。
當然,法律是社會的共同道德底線,落實性別平等的文化,還是需要我們大家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共同反思與努力😄
-----------------
註:脆弱國家指數由美國《外交政策》等每年根據政府的控制能力、人權、治安、經濟等12項指標,評估各國的不穩定程度。指數愈高,意味該國家的不穩定程度愈高
成大台文分數 在 王可樂日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也許我做不到,所以謝謝你幫我達成。】
大家好,我是可樂。
大家都知道,我從小就是個不會念書的學生,國中唸放牛班,大學唸的是獨招的私校,一輩子跟國立大學都無緣。
然而這樣的我,在初戀女友的鼓勵下,我開始拿起了書本,努力學習日文,我唸的是日文科,由於學校教的進度太慢,所以我除了上補習班外,二專時期,每天還自學到半夜1點,日文就這樣學了一年三個月後,去考舊制的日文檢定,沒想到真的讓我考過,只是分數正好是合格的240分(當時滿分是400分),知道自己合格的那一當下很開心,但「為什麼我這麼努力了,卻還是只拿到240分」這種情緒還是有的。
事隔多年,當我自己也在教日文,並開始會評估學生學習的弱點時,我才恍然大悟,原來當時我缺的不是努力,而是正確的學習方法,以及在有需要時,有人能不用專有名詞等術語,用一句話就能幫我解決疑惑。
確實,我當時自學時,有太多東西不了解,問老師也常被以主觀、客觀、強調等方式做解釋,聽了也聽不懂,只能給老師點點頭,說聲謝謝…,然而這樣的求知態度卻會讓學習停滯,因為「問題並沒有被解決」。
也因此當上老師教日文後,我堅持盡可能地排除學術專有名詞、導入口訣做記憶、用一句話讓學生秒懂,並導入生動有趣的比喻及教學例句,這樣的教學方法,我至今還採用著,也許不入流,但沒關係,因為我的學生就是聽的懂,日文也學的比別人好。
有時想想,如果現在能回到二專教當時的自己,我的第一次日檢可能就不會只有240分了…,但我終究不是個很會唸書的人,即使是現在的我去考日檢,我也不一定能考滿分,只是我很清楚日檢考題的類型,還有各題型的解題技巧,因此比起考試,教學生解題,是我更擅長的,我相信只要你也願意努力,加上我的解題技巧,也許日檢你不能考滿分,但一定可以考高分,至少一定能超越當時的我。
不管是基礎的線上課程,還是即將開班的第二期檢定班,我都會把我的所學傳授給你們,希望各位學生們終將能活用它,讓自己的人生、工作事業變得更精彩。
今年12月,希望疫情能更穩定,台灣能順利舉辦日檢,讓台灣的學生們也能傳出好消息!
文法速解+個別選項說明+讀解關鍵字解題+專屬學習社團供發問解惑=你最堅固的JLPT日檢解題靠山!
https://lihi1.com/G4wSE
(學生的上課心得在留言處)
https://lihi1.com/G4wSE
成大台文分數 在 成大台文平均錄取分數超過中文- 成功大學板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成大台文 平均錄取分數超過中文 ... 我覺得主要是近年國文不考作文,然後高標變超高,國文加權越多就越有利。所以平均分數參考即可。 ... <看更多>
成大台文分數 在 【成大機械QAQ】表單問題回饋!(機械系真的硬嗎 ...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02:48 選組是在大三的時候嗎?是依據 分數 選組嗎? 06:11 未來在推甄的時候,請問有機會推電機(其他)系嗎? 07:47 機械系跟電機系的差別08:55 明年會有 ... ... <看更多>
成大台文分數 在 [心得] 107台師政成台文所心得- 看板graduat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這幾個禮拜陸續放榜了,看到師大、政大、成大有正取真是差點哭粗乃,台大只有備取讓
我有點受傷QQ,PTT版上的台文所準備心得幾乎都記下來了,有很多書單都是重複且必讀
的,換我也來貢獻了!
‧成績
師大 正取
書面審查 原始89.00 計算後44.50
口試分數 原始86.75 計算後43.38
每科各佔50%
──總分87.88 最低錄取分87.88
成大 正取
台灣文學史 45.00
文學理論與文化研究 60.00
文學文本解讀(華語) 52.00
外文文學文獻解讀(英文) 76.00
每科各佔25%
──總分 55.75 最低錄取分 52.75
政大 正取
國文 57.00
英文 65.00
台灣文學史 70.00
文學理論與批評 48.00
每科各佔100%
──總分240.0000 正取最低錄取分224 .0000 最低錄取分數204.0000
至於台大是備取我就不放了,好像放了參考價值也不大(?)
廢話有點多,SO
想看準備考試時的崩潰笑話就請慢讀(有髒話注意)。
想看準備方向、讀書心得的就跳一下。
‧背景+前言
國立英轉國立英(好拗口),高雄大學英文系,在校成績平均80以上,排名中等,標準只
讀自己喜歡科目的類型,沒參加過任何社團。非應屆考生。
閱讀量……不知道能不能算大,但文學、評論類型的書是讀蠻多的,中學時期都讀東西方
經典文學,大學後才慢慢接觸現代華文作家,以前只讀過郭松棻、鄭清文……等經典台灣
作家的書(還有我愛的黃麗群、胡淑雯、周芬伶///)。
平常就是很廢,除了寫小說外就是看電影、畫圖、看閒書、追星(七月看live、十月還跑
到台北去看演唱會),所以讀書時的高度緊繃狀態讓我有點痛苦9_>9
以創作為長期目標(?),也喜歡研究文學、文學中的性別與政治議題,當初要畢業時很
茫,因為不想馬上工作,想繼續讀文學但實在受夠看英文了,原本應屆考的是高師大性別
所,很不幸但又幸好(?)落榜了。回去檢討後覺得自己的確不是讀社會科學的料,被老
母慫恿去唸台文,沒想到台文很符合我的方向。
準備時間大概是八月開始?因為在那之前又去短期打工。就是平日中午去圖書館報到,傍
晚回家,假日就稍作休息、讀小說、追星(幹)。
‧書單(以我讀的順序排列)
理論+文學史:
《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
《台灣文學史網》
《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
《臺灣文學入門:臺灣文學五十七問》
《重寫臺灣文學史》
《文學理論導讀》(Terry Eagleton)
《小說面面觀:現代小說寫作的藝術》
《殖民地臺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
《臺灣研究新視界:青年學者觀點》(個人滿推薦這本,很好讀又學到很多)
《關鍵詞200》
《當代文學理論導讀》(Raman Selden)
《台灣新文學史》(上+下)
《文化研究关键词》(在高雄總圖借的,只能看兩個禮拜,就只挑重點詞讀)
《同志文學史:台灣的發明》
《後遺民寫作 =Post-loyalist writing》
《臺灣小說史論 =Essays on Taiwan literary history》
《展望臺灣文學 =Prospect of Taiwan literature》
《臺灣:從文學看歷史》
《書寫臺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
《性別,還是家國?:五〇與八、九〇年代臺灣小說論》
《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
《書寫與拼圖:臺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
這些書當然不是每本都看完,也有些是看兩次的(尤其是文學理論,我們大學專攻的方向
並非培養文學人才,所以在文學理論方向全都啃自己老本),麥田主編的人文系列都很值
得讀。另外王德威教授的研究,不見得認同,但提供我很多新方向。
網路上的一些專欄如黃錦樹、關鍵評論網的文學議題、施舜翔主編的流行文化學院
(https://popcultureacademytw.com),這些文章不見得會很深入(不過施舜翔和黃錦樹
的文章讀了也不輕鬆),介於論文與文普的程度,有興趣的人看了應該會很興奮(蛤
論文:
都是在國家圖書館找的,這方面我是鎖定研究作家的論文,就找了台、清、成、政台文所
、中文所和歷史所的一些論文,包括郭松棻、楊千鶴、賴和、呂赫若、龍瑛宗、陳芳明現
象研究……等等。論文不是主要讀的,但是可以知道這些作家的特性,以及研究他們的方
向怎麼找。
至於文本方向,大家可以照自己喜好讀,但一定要讀每時期代表性作家的作品。我自己的
偏好是葉石濤、鍾肇政、鍾理和、郭松棻、鄭清文、賴和、王拓、陳映真、白先勇、呂赫
若、楊熾昌、翁鬧、龍瑛宗、歐陽子、李昂、朱天文……等人。前兩個葉石濤、鍾肇政是
台灣文學界的長青樹了,作品量多而且歷時長,我個人很喜歡葉石濤的《馘首》,薄薄一
本但幾乎把台灣歷史變遷都寫出來了。
‧準備方向
1.國文
好我根本沒準備,也不知道怎麼準備,下一關(幹
2.英文
這個是我本科系,但說真的我英文沒有多好QQ這期間的準備方式就是強迫自己每天讀一篇
BBC新聞、心血來潮就讀一下英文文獻,正好有段時間,有個也是英文系畢業的朋友邀我
每天和她對話15分鐘,對我幫助蠻大的。如果想跟英文培養感情,可以找一個也想讀英文
的朋友一起練習。
講到英文考試要提一下成大的英文考科。當初看簡章成大是寫「可以帶紙本字典」,然後
他們的考試是分成「華文文獻解讀」和「日文/台語/英文文獻解讀」,我當然選了英文
,但是真的,拜託大家,不要跟我一樣白癡完全忘記這件事,最後一堂看到大家拿出紙本
字典心裡真是慌到一直罵幹。
真的就是被逼急了把自己腦袋有的英文詞彙都搬出來,還好幸運正取了。
(然而其他間英文還是沒考很好)
3.文學理論
上面有提到,由於我們大學傾向培養商業和語言方面的英文人才,在文學方面的教學就是
只有「必修」的程度而已,所以全靠自己讀。不過當初寫專題論文、平時的essay就多少
會讀到這些理論,只是沒人帶讀的話,就要下一番功夫、自己搞清楚理論之間的差別了。
《關鍵詞200》算是骨灰等級了XD但它還是很有用的,我把它當入門來讀,在作筆記時就
是google這個理論是否有新的推翻、修正,拿其他的理論書來對照修改。麥田出很多文學
理論和研究論文專書,大家可以直接從「麥田人文系列」搜尋書單。
寫106年政大考古時有被賽柏格和「華語語系文學」嚇到,雖然出過的考題不會再出了,
所以馬上去找張君玫老師的書來讀(當然沒讀完哈哈),至於華語語系的部分有點微妙,
因為史書美雖然一直耕耘這塊,但就黃錦樹的評論看來,有些地方似乎有爭議,因此我沒
找《反離散》來看,只看過節錄部分。
至於史碧娃克、詹明信、哈樂薇和克莉斯蒂娃是我後期準備時比較關注的,前期讀的伊格
頓和塞爾登算是入門書。要注意的是詹明信是新左派、伊格頓是專門研究馬克思的學者,
讀書時必須斟酌一下,文學理論作者本身的立場絕對影響他的研究成果。
《臺灣研究新視界:青年學者觀點》最後一篇金儒農老師的研究主題是〈恐懼主體與異質
空間的再生產 恐懼主體與異質空間的再生產〉,因為這篇論文提到了「賤斥」(abject)
,讓我很感興趣,後來發現施舜翔也有針對「賤斥」和「賽柏格」做很多研究。這兩個理
論雖然不常「直接出現」當考題,但算是很多研究論文援引的基礎理論,讀懂這兩個理論
,可以幫助在讀論文時融會貫通。
然後,就這麼剛好的,今年政大和台大的台文考題都有出「結構主義」,以及從它延伸的
一系列理論的相關考題,建議還是要讀懂結構、後結構、解構三個理論,因為可以從這裡
連接到後現代主義的一部分。我當初是找了好幾個論壇和香港的一個哲學網站,剛好以前
也買了羅蘭‧巴特的《寫作的零度》與《戀人絮語》,這兩本幫助不大,但多少可以了解
結構主義關注的重點。
至於女性主義方面的書,都是靠以前準備性別所時的《父權打結》、《反挫》、張小虹的
《後現代∕女人:權力、慾望與性別表演》和施舜翔的《惡女力》,不過這些算是輔助用
書,算是拿來拓增視野用的(?)
關鍵字:
最常出現的理論有「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解構」,這三者的細微差別花了蠻
多時間才整理出來。
然後是「操演性」、「想像的共同體」、「賽柏格」(還有賽柏格與女性主義)、「離散
政治」、「自由主義」、「主體性」」等。
再來就是必出現的「後殖民主義」、「後現代主義」,尤其是台灣八零年代的後現代v.s.
後殖民爭論。
4.台灣文學史
葉老的《台灣文學史綱》應該算是必讀了,但是葉石濤非常強調「反封建、反帝」等過去
文壇重視的,尤其注重「文以載道」此類文學的「使命」,因此這部分建議大家可以多找
不同的文學史來比較。
陳芳明的《新台灣文學史》寫得算中立而且詳細,也不強調過去的「反封建」等等,兩冊
加起來不少,整理筆記的時後很後悔我幹嘛要手寫。
但是這幾本書對於女性作家的描寫還是不足,所以後來又借了《眾裡尋她》和《性別還是
家國?》也借了很多女性作家的小說、散文,整理出一些讀書心得。《同志文學史》紀大
偉2016的書,這本對我蠻有用的,尤其是在「美國現象」以及女性作家的同志文學這裡,
還有「慾望的主體性」……等等。
前一、兩年的紀錄片「日曜日式散步者」講到了楊熾昌和風車詩社,當時我還沒正式接觸
台文,但這部片在藝文界討論度很高,所以有看。就會發現文學史對風車詩社這派「耽美
」走向的研究和描寫很少,大家可以去找DVD來看,因為書蠻貴的,真的很貴貴。
然後文界大事,2016陳映真過世,2017就是鄭清文、余光中過世(但是鄭清文相關報導不
多,哭哭,我很喜歡他QQ),要唸台文的人一定要注意這些大事R~因為考題一定會出。
文本方面是建議多讀,而且每個時期的作品都要涉獵。我漏掉了漢詩,所以寫台大考題第
一題就有點挫折,幸好後面題目讓我得以挽回QQ
‧考試心得(按照考試時間排列)
考古題我考前一個月才寫,因為師大只採書審+面試,所以我就只寫台大、政大、成大的
考古題各一遍。因為大家寫了考古題一定就能抓到方向,所以就講講印象深刻的題目。(
密集考試下來寫到手很痠,大家,如果你握筆方式是錯的而且注定改不回來的話,請好好
保養手腕、虎口以及中指食指)
師大:
師大今年是口試,面試老師有四個,進門就是先自我介紹,每個老師都笑臉迎人,起初很
緊張,不過講一講就好多了XD
我的研究計畫是以胡淑雯和李昂的小說去討論「女性、政治、文學的匯流」,發現老師蠻
看重研究計畫的,針對研究計畫問很多問題,還會在言談間觀察你適不適合做研究。我在
書審資料附了基本資料、自傳(用散文的方式寫1500字)、在校成績(這個不用擔心,因
為老師不在乎)、文學獎得獎紀錄與得獎文章三篇+一篇散文。
原本我想強調文學獎這塊,但老師問我研究計畫後,我馬上轉方向,說為什麼是這個主題
、契機、小說心得、小說技巧分析、自己對這個主題的觀察、對作家的想法。講到說因為
小時候有看過許曉丹相關的報導、很關注女性在政治場域的位置、讀過李昂的書,又加上
胡淑雯影響我很多,而且她們行文風格都很直接、辛辣,所以想以她們為研究對象。
因為我是很明確走創作向的,但老師們給我的感覺是他們要研究>創作的人,就強調說從
小就對台灣文史、地方史很有興趣,藉由小說了解到當時的情況、被殖民的苦悶,阿公阿
嬤在日本時代的生活也讓我很感驚奇,國民黨來台後的變遷與生活型態有很值得研究,還
說「我意見超多的,但是又不善口語表達,所以藉由書寫發言,創作是表達自我,研究則
是了解自我」,助教老師最後說一句「意見很多的人很適合研究」,雖然內心暗爽,但是
有前車之鑑(在高師大面試也是感覺會上,結果備取七T T)所以還是戰戰兢兢的。
(講到這裡真的要提醒大家,既然都來台文了就不要怕講到政治)
政大:
師大口試隔天馬上飛奔到山上。印象深刻的考題是文學理論解釋名詞的部分,有一個名詞
我從來沒讀過,但研究生前輩跟我說除非完全不會寫,不然還是要寫,就硬著頭皮照字面
意思解釋了。台文史的部分則說「請舉例解釋一下結構主義」,題目還標註請不要再用《
家變》XDDDDDDDDDDD(看到大爆笑) 某一題還有講到八零年代商業化的台灣,我舉了朱
天文和楊德昌當例子。
這裡我就用胡淑雯的短篇小說集《哀艷是童年》舉例、分析。不過再下一題就問說「你覺
得還可以用哪個你知道的文學理論分析《家變》」我舉後現代主義,也具有去中心、嬉戲
的元素在來說明。
成大:
成大和台大我都在台南考的,那禮拜是寒流,真的冷到快死掉,成大又空曠,一直被風吹
,帶了暖暖包整天握在手上ˊˋ
成大國文、華文文獻解讀考的有分析兩首詩、分析呂赫若〈冬夜〉的開頭以及他的寫作手
法,我記得有一篇是以阿里山的樹林為主題,節錄三篇文章的其中幾段,要考生寫感想,
分析寫作的觀點以及背景分別是現代科普觀點、日治時期踏查森林學者們的觀點、中原觀
點(?)。
還有英文文獻解讀,分別四篇文章,有分翻譯、寫大綱、寫讀後心得,我寫得很慌張,還
犯了翻錯state apparatus中文的低級錯誤,幸好是最後一節,請記得簡章若有寫帶紙本
字典,一定要帶Rrrrrrr
台大:
台大是我全部寫最平順的,因為最後一天了,心情放鬆很多,像我一樣有嚴重緊張焦慮的
人一定要找個好方法調適自己。作文考題是以「高齡化社會」為主題。文學理論考的是結
構主義相關的(有點忘了,但就是寫考古有寫過,又看到今年考題,發現結構主義應該還
是蠻夯的)英文考題很簡單,是共同考科,平時多讀點新聞英文、雜誌就可以了。
台文史的部份第一題就是鄭用錫與林占梅的漢詩,但我沒在漢詩這方面下工夫,只記得他
們的詩社QQ最後一題是就余光中、鄭清文寫一些想法,以前讀過一些余光中的詩,還有那
首他寫高雄的詩(他還寫錯),大學時新詩課老師又是余光中的朋友,就把所有我知道的
東西都寫上去,當然包括《狼來了》的事情也都寫了。至於鄭清文,我以前讀的志文版本
契訶夫除了熊宗慧翻譯,就是鄭清文的日翻中版本,對他的認識是從契訶夫開始(契訶夫
是我超愛的作家)也很喜歡鄭清文的小說創作,就針對他的短篇小說進行分析,也提到他
的翻譯是如何間接影響我。
‧後話
前面說到我與台文的相識幾乎是畢業後,而且不愛讀書(?)但系外所修的哲學課、公民
媒體、社會學概論、新詩創作……等等課程,系內的文學專題研究,還有超多的課外書就
提供了我非常多的知識,這些對於任一語系文學研究所都大有用處,而且讀了開心會讓人
更有成就感,雖然我大學成績還是那樣啦、哈哈哈哈哈嗚嗚嗚(哭屁
其實在準備的時候壓力蠻大的,因為之前的落榜經驗,整個信心受創,加上對自己在這塊
的要求很高,很怕又一次落榜,而且我本身就是很焦躁+焦慮的性格,這段時間真是煎熬
呢。跟高中到大學的好朋友們靠腰過很多次,當我的不專業但有效諮商師,連畫圖也提不
起興趣了,電影也沒時間看,就是每天靠著音樂和追星調適身心XD
而且覺得自己在校時期就不是很會、也不愛唸書,只讀自己喜歡的科目、論文、專題研究
,看著同學畢業後都考上研究所或是找到好工作,然而很幸運地考取了,真的是SO DAMN
LUCKY(  ̄ c ̄)y▂ξ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7.20.1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raduate/M.1521013711.A.AD2.html
謝F大XD 發文也只是想讓其他想考台文的學弟妹們可以當個參考~
還有出版業、廣告業可以走啊XD 我的個性不適合公職Q Q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