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議會 慶讚中元普渡
#城市平安 市民安康
今由 許修睿議長帶領議會同仁及職員工普渡祈福,向天地鬼神致祭,儀式簡單隆重🙏
大家共同的心願都是國泰民安、城市平安、市民安康!
#為您祈福我好用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190的網紅FUN假趣旅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認識一座城市就從廼菜市仔開始 #菱潭街 前身就是龍潭第一市場,又被稱為「下市場」,是早期龍潭最繁華的街區,近年來由於在地青年的努力,變身為充滿夢想的興創基地。 這一天是「中元普渡」,是咱民俗信仰中重要的習俗,街區總動員來準備普渡拜拜,透過老人家的帶領,年輕一輩幫忙張羅著,在充滿文青風格的街區裡...
慶讚中元普渡 在 鹿港鎮長許志宏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廿五許厝埔】
鹿港普渡歌「七月廿五許厝埔」,位於鹿港國中後側門一帶,是早期許氏家族開發的據點之一,以拱辰宮玄天上帝為信仰中心,許厝埔十二庄頭仍有部分居民維持傳統習俗,在廿五這天進行普渡。
鹿港鎮立體育場也在上午舉行慶讚中元普渡儀式,特與公所課室主管虔誠祭拜,祈求所有鎮民平安順利,四時無災。
🙏🏻感謝乾清宮捐贈本鎮弱勢邊緣戶普渡物資
#鹿港 #Lukang #鹿港鎮公所 #鹿港鎮長許志宏 #許志宏 #傳統 #祭祀 #習俗 #普渡 #普渡歌 #中元節 #許厝埔 #鹿港鎮體育場
慶讚中元普渡 在 水伯大管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慶讚中元!普渡大會
慶讚中元普渡 在 FUN假趣旅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認識一座城市就從廼菜市仔開始
#菱潭街 前身就是龍潭第一市場,又被稱為「下市場」,是早期龍潭最繁華的街區,近年來由於在地青年的努力,變身為充滿夢想的興創基地。
這一天是「中元普渡」,是咱民俗信仰中重要的習俗,街區總動員來準備普渡拜拜,透過老人家的帶領,年輕一輩幫忙張羅著,在充滿文青風格的街區裡,擺設上香案與澎湃供品,誦經禮讚,在香煙裊繞中,呈現出一種文化性,不管是年輕或是傳統,有趣的共融在這整條街區裡,讓我們看到了世代傳承的感動。
#慶讚中元 祝福厝邊頭尾,大家生意興旺、萬事如意。
#龍潭第一市場普渡
#菱潭街興創基地
#龍潭商業發展促進協會
#老街有故事
#ㄚ北廼菜市仔
#FUN假趣旅行 #旅人誌
-----------------------------------------
就愛桃園,歡迎追蹤我們
❤️桃園在地旅人誌[官網]▼https://www.wearefunlife.tw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wearefunlife/
❤️ig:@funtaoyuan ▼ https://www.instagram.com/funtaoyuan/
與我們分享桃園之美 Tag #funtaoyuan 或 #fun假趣旅行
❤️我們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FUN假趣旅行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ByM5OSInhs/hqdefault.jpg)
慶讚中元普渡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農曆六月廿九日至七月廿九日(國曆7月31日至8月29日),依循古禮舉辦「中元盂蘭盆勝會」各項活動
「艋舺龍山寺中元盂蘭盆勝會」是台北市文獻會經文資普查主動提報,法會傳承了傳統習俗,融合儒、釋、道思想,並依佛教的儀軌與經典,營造深富民間文化特色的中元普渡祭典,祭祀內容結合歷史事件,諸如祭拜「樹蘭花腳」、「五泉廟」、「車藏 腳媽」等,深具在地性、歷史性和文化性意義,也彰顯北台灣早期移民開發奮鬥史。
龍山寺表示,拜「樹蘭花腳」、「五泉廟」是寺裡特有的傳統,因當年漳泉械鬥就發生在龍山寺附近,血衣就埋在寺內的蘭花樹下,所以才有拜「樹蘭花腳」,寺廟現址當時也蓋了五泉廟,以祭拜械鬥死去的人,後來要建龍山寺時,寺方答應每年都會祭拜五泉廟,便有了這傳統。
艋舺龍山寺年度祭典除了寺內所供奉佛神聖誕的祝聖儀式外,亦配合時令節日舉行祭祀活動,其中以農曆七月「中元盂蘭盆勝會」最為隆重,為萬華區之祭典盛事,簡稱盂蘭祭或慶讚中元。清人唐贊袞於同治十二年(西元1873年)所撰《臺陽見聞錄》中提及:「臺俗盛行普度,門貼紅箋,大書慶讚中元。……自七月初起,至月盡止。又明治三十二年(西元1899年)《臺灣日日新報》載有:「陰曆七月慶讚中元,近城市街分為三大廟門,高豎燈旛普濟無依孤鬼。其十一二兩天為大龍峒保安宮結緣之日,凡屬同安原籍者與焉;十三四兩天為艋舺龍山寺結緣之日,凡屬晉南惠原籍者與焉;十九二十兩天為艋舺祖師廟結緣之日,凡屬安溪原籍者與焉。」
五、依文獻紀錄,慶讚中元活動於艋舺地區已行之有年,原則上依原鄉祖籍劃分祭祀群體,於七月中旬舉辦祭典。舊時龍山寺「中元盂蘭盆勝會」由三邑人士之黃林吳三姓輪祀,按例進行起鼓、放燈、普施、搶孤等活動。光緒十四年(西元1888年)巡撫劉銘傳令行禁止搶孤之風,遂改為設筵饗祭,祭品則由艋舺三邑人為首的武榮、螺陽、晉水及金紙商金晉興等四個祭祀團體籌備置辦,號為「四大柱」。大正十年(西元1921年)改為三姓合辦,或與大稻埕三邑人士輪辦。至昭和十三年(西元1938年)後,「中元盂蘭盆勝會」回歸龍山寺主辦。
六、艋舺龍山寺「中元盂蘭盆勝會」自農曆六月末日地藏王廟發表開始,至七月末日龍山寺謝燈篙而告一段落,每年均有眾多民眾參與「贊普」及放水燈遊行,為萬華區之一大盛事。
六月二十九日 地藏王廟發表
七月一日 豎燈篙 (布幡、紙幡、七星燈)
七月十二日 發表連放榜 (為紙糊神祇開光結壇)
七月十三日 拜樹蘭花腳 (奠祭清朝來台墾民械鬥戰亡人士)
七月十四日 放水燈 (招請水上孤魂)
七月十五日 普度 (設孤棚、孤飯、供品;施食)
七月三十日 謝燈篙 (普度結束)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FayyCPkItA/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