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字遣詞的敏感度
快來看Presentality的最新英語寫作分析~
特別敏感的時刻,我們的用字遣詞也要特別小心。今天的「閱讀筆記」,我們來看前一陣子轟動矽谷的事件:知名軟體公司老闆在部落格的一篇 po 文,讓三分之一員工離職。他到底寫了什麼?
📌 總結幾個重點:
1. 在敏感時刻,用字跟語氣,甚至可能比內容還要重要。
2. 用簡短無修飾的句子,會顯得比較強硬,較長而且有修飾的句子,反而比較溫和。
3. 主詞非常,非常重要。你用的是 I, us vs them,還是 "we" and "our"?
如果以後你在情緒高漲的時刻寫文,也不妨寄給英文好而且中立的朋友,請他們評估文字所帶著的情緒,會很有幫助。
★★★★★★★★★★★★
📌 前一陣子,Basecamp 事件震驚美國科技/新創圈。
Basecamp 是一家團隊協作軟體公司,創辦人 Jason Fried 跟 David Heinemeier Hansson 一直都很願意為自己的理想及理念說話。他們寫的 Rework 一書影響了非常多的人,我在台灣認識的好幾位創業家都曾經跟我分享這本書。
但他們四月底在部落格上公告 Basecamp 一系列政策改變之後,引來非常大的反彈。
我第一時間就有去他們的部落格看他們寫的文章,覺得文筆非常好,而且是用說道理的語氣,很 reasonable。但發布不久,公司超過30%的員工,決定離職,其中包括好幾位高階主管!
What happened? 那篇文章,很顯然觸發了一個危機。我回去再把文章看了一次,發現天啊... 那篇文章的語氣,根本沒有我第一次看感覺的溫和。
Changes at Basecamp: https://bit.ly/2SNN6Kr
很多魔鬼都藏在細節裡。
★★★★★★★★★★★★
📌 主要的改變 = 工作時別討論政治或社會議題
讓大家最氣憤的政策改變,其實就只有一個:
No more societal and political discussions on our company Basecamp account.
在這個時空背景下,美國社會立場分歧這麼深,從左右派政治議題,到種族歧視問題,Basecamp 領導人大膽決定,禁止員工在公司內部的線上溝通頻道,討論社會及政治議題。
要去弄社會政治議題,可以,但請別在公司內。
★★★★★★★★★★★★
📌 開頭還算溫和:說服大家把公司當產品看待
一開頭,Fried 就寫:
At Basecamp, we treat our company as a product. It's not a rigid thing that exists, it's a flexible, malleable idea that evolves. We aren't stuck with what we have, we can create what we want. Just as we improve products through iteration, we iterate on our company too.
Hmmm,為什麼要這樣開頭?為什麼要把「公司」跟「產品」劃上等號?
我們可以想像,Fried 肯定為了這篇文煩惱了一陣子。很多想法不斷的在他腦中盤旋,不同的開場,不同的句子...
但這個開頭,是一個很不錯的 framing:因為 Basecamp 的員工肯定很多 product fanatics - 就是最在乎產品好不好的 "builders"。Product lovers 的一個共同點,就是了解產品是會不斷改變的東西。如果說公司也是,就可以理解,公司也會改變。
然後,他非常小心的挑選最正面的說法。每一字每一句都是 product lovers 會認同的:
•flexible
•malleable
•evolve
•we can create what we want
•improve products
•iterate
用了一連串正面的同義字,就是要塑造 change = positive 的氣氛。
★★★★★★★★★★★★
📌 連大改變,都用「改版」來形容
下一步,就是用一個大家理解的方式,來描述「非常大的改變」:
Recently, we've made some internal company changes, which, taken in total, collectively feel like a full version change. It deserves an announcement.
什麼是大的改變?就有點像「改版」的意思。而且注意到,他不是寫 "We're making a full version change" 喔,而是說:"changes... taken in total, collectively feel like a full version change."
也就是說,在中間加了很多緩衝的字眼,淡化 "full version change"。
就像你如果要跟一個人說他是混蛋,哪一種說法比較直接:
The way you act sometimes, when people don't know you yet, can feel like you're a bit of an asshole. 或是 You're an asshole.
講完這個,他就要給大家打預防針了。
而且又是從「產品」開始:
In the product world, not all changes are enjoyed by all customers. Some changes are immediately appreciated. Some changes take time to steep, settle in, and get acquainted with. And to some, some changes never feel quite right — they may even be deal breakers.
哇噻,好幾劑預防針啊!
而且他用了三個意思差不多的字,鼓勵大家「耐心的習慣新的改變」:Some changes take time to steep, settle in, and get acquainted with。
Again 他的用字很細心。"Get acquainted with" 就好像跟我們說,
改變其實是我們的朋友,只要我們願意好好認識它。
但他們其實知道,有些改變是一些人完全,完全無法接受的。
所以才有最後一句:"They may even be deal breakers"。
They totally knew what was coming...
★★★★★★★★★★★★
📌 溫和就到這裡... 語氣開始轉變
接下來,他選擇美國人非常愛用的寫法,就是引用一位大家尊敬的人的話,來幫自己助陣:
As Huxley offers in The Doors of Perception, "We live together, we act on, and react to, one another; but always and in all circumstances we are by ourselves. The martyrs go hand in hand into the arena; they are crucified alone. Embraced, the lovers desperately try to fuse their insulated ecstasies into a single self-transcendence; in vain. By its very nature every embodied spirit is doomed to suffer and enjoy in solitude."
這裡藏了點玄機。
如果他的目的是說服大家接受這些改變,那為什麼要引用這一段!?
讀起來,這段話反應了他的心情:在做困難決定時的「孤獨」。如果是這樣,那這段話的用途就是「療癒」而不是「說服」。
因為如果目的是說服,為何不引用某個你的員工/讀者都非常敬佩的人的故事,這個人做了一個不受歡迎,但大部分讀者都會認同是正確的決定?
個人猜測:他上面好話已經寫完了。真正的意涵是:We're going forward, alone if necessary。
而且,他們還把自己的決定,frame 成 navigating somewhere,同時把另一邊寫成 circling nowhere
We all want different somethings. Some slightly different, some substantially. Companies, however, must settle the collective difference, pick a point, and navigate towards somewhere, lest they get stuck circling nowhere.
★★★★★★★★★★★★
📌 語氣變的很硬:No More
然後他就開始寫改革本身。
如果把所有改變的第一句話看過去,會發現全部都是 "No more..." 開頭。這個硬到不行了。
完整文章: https://bit.ly/3wT6x3z
圖片出處: https://bit.ly/34wWkO5
★★★★★★★★★★★★
Presentality每天都在追蹤與分析跟英文溝通/寫作有關的文章,如果想要透過我們這些「閱讀筆記」一起學習,可在 FB 追蹤我們:https://www.facebook.com/presentality/
📌 Presentality系列文章:
1. 看貝佐斯致亞馬遜股東的最後一封信,學一些英文寫作小撇步
https://bit.ly/3xCN1cC
2. 英文演講實用的結構與技巧
https://bit.ly/2PHu3Ax
3. 在演講中的四種敘述角度
https://bit.ly/39tNUtv
4. 詩人Amanda Gorman的英文演講技巧
https://bit.ly/39sI3on
5. 從 Most Dangerous Place 文章,看經濟學人寫作邏輯
https://bit.ly/3htqJEs
6. 寫作的終極目標是「提供價值」
https://bit.ly/3yA3gYe
7. 看 Bloomberg學資深記者如何寫文章
https://bit.ly/3i3am1P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九龍城70年老字號】發哥最愛低調河粉店 三代人半夜製新鮮河粉對抗劣貨 老闆:想更多人認識香港製造 https://bit.ly/36XylJp 在宏大的飲食世界,河粉是配角中的配角;偏偏出色的河粉,能為魚蛋粉炒牛河添上幾分滋味,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員。幼滑細薄,不黐不黏,略帶煙韌,入口富...
「慣老闆出處」的推薦目錄:
- 關於慣老闆出處 在 Eric's English Loung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慣老闆出處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慣老闆出處 在 綠角財經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慣老闆出處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慣老闆出處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慣老闆出處 在 [討論] 有聽過什麼慣老闆語錄- 看板WomenTal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慣老闆出處 在 【#一分鐘學英文】慣老闆一詞的由來,是因為有企業主批評時 ... 的評價
- 關於慣老闆出處 在 慣老闆 的評價
- 關於慣老闆出處 在 是慣老闆還是你太爛?四種NG態度正在堵死你的未來! 《職場 ... 的評價
- 關於慣老闆出處 在 慣老闆定義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媽媽最愛你 的評價
- 關於慣老闆出處 在 慣老闆定義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媽媽最愛你 的評價
- 關於慣老闆出處 在 慣老闆特徵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慣老闆出處 在 慣老闆特徵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慣老闆出處 在 慣老闆意思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慣老闆出處 在 慣老闆意思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慣老闆出處 在 共體時艱出處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流行時尚選集 的評價
- 關於慣老闆出處 在 共體時艱出處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流行時尚選集 的評價
- 關於慣老闆出處 在 相忍為國| PTT鄉民百科 - Wiki Index | | Fandom 的評價
- 關於慣老闆出處 在 老闆書面語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伴侶 的評價
- 關於慣老闆出處 在 老闆書面語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伴侶 的評價
- 關於慣老闆出處 在 [問卦] 台灣戰爭時還要上班嗎? - PTT推薦 的評價
- 關於慣老闆出處 在 共體時艱意思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 關於慣老闆出處 在 共體時艱意思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 關於慣老闆出處 在 老闆由來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慣老闆出處 在 老闆由來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慣老闆出處 在 [問題] 蟹老闆到底有沒有遵守勞基法啊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慣老闆出處 在 爆紅啦哪次不爆紅!YouTuber「反正我很閒」十大熱門梗 的評價
慣老闆出處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要有用才會被愛?】
⠀⠀⠀⠀
關於「有用才能被愛」的這個概念,我在第三本書《他們都說妳「應該」》裡,就討論過這個概念,後來在《過度努力》中,繼續延伸討論。
⠀⠀⠀⠀
其實對我們來說,養成這樣的「人生腳本」是很容易的,因為當我們感受過「有條件的愛」,深刻地感受到自己被忽略、或是因為表現良好而有不一樣的待遇,這個人生腳本就會自然形成。
⠀⠀⠀⠀
特別是我們的社會,是很崇尚「有用」、「努力」、「永遠不夠」的文化。
⠀⠀⠀⠀
如果我們沒有覺察,又很習慣這樣的人生腳本,甚至也因為這樣的腳本獲得一些正向肯定的東西,這個腳本很容易繼續存在我們的生命中。
⠀⠀⠀⠀
相對的,當我們相信,別人會因為「我有用」而愛我時;
那卻也代表了:
⠀⠀⠀⠀
「我不相信不努力的自己,是可以獲得幸福的。」
⠀⠀⠀⠀
逼迫自己機械化做著,感覺這樣做的自己有時很卑微、或是累得要命,但停不下來。
⠀⠀⠀⠀
然後,在一次一次的失望與傷心中,就覺得內心有些什麼東西死掉了。
⠀⠀⠀⠀
之前博客來有一個活動:寫書評送coupon的活動,有一個讀者寫的心得很觸動我,也在這裡跟大家分享:
⠀⠀⠀
----
心得撰寫者:懶是種能力(書評於博客來《過度努力》)
⠀⠀⠀
「過度努力最大的困難是⋯⋯我腦袋都知道,可是心裡就是做不到 ...」
⠀⠀⠀
我想為這句話多加一種情況,腦袋知道卻在心裡做不到,其實並不是心裡做不到,而是心裡不知道「該」怎麼做,所以才會造成「做不到」,無法突破盲點。
⠀⠀⠀
不管我在哪個地方,總是被托付更多的任務,讓我一直覺得自己一定是非常值得被信賴的人,我的工作越來越多,擺爛的同事卻可以清閒的喝下午茶,「因為我們是團隊」只能合作,我感到太不合理,卻完全不敢跟老闆反應,於是我選擇了離開。
⠀⠀⠀
後來換到別處工作,又是相同的問題,唯一最大不同的是,這一次我是帶著傷痕離開。從一開始的憤怒變為懷疑、譴責自己,強大的無力感讓我喘不過氣,我知道這是憂鬱的症狀,但是我不敢去掛號,覺得連我自己都接受不了毫無理由的打發,那麼我說出來的話,醫生會不會覺得我是在說謊,然後開了藥就草草的打發我走,我無法想像再度回到那個被丟棄的現場。
⠀⠀⠀
後來我很多人的故事、看了很多書,才慢慢了解當時為什麼會沒有「能力」向外求救,原因出自過往被訓練成的價值觀,已形成一道堅固的牆,我不曉得求救並不「罪惡」,也不是「無能的表現」,只是單純的想要「照顧自己」,這是任何生物都該有的本能,我卻將求救視為畏途。幸運的是我找到解答後不再譴責、懷疑自己,通過了自救的第一道關卡。
⠀⠀⠀
隨時間再經過幾年後,我又慢慢發現,形成我現在價值觀,總認為自己不夠好的來源,其實是出自於不想讓身邊所有的人失望,及不相信自己有能力達到他們的期望,我的努力只是為了遮住不安,害怕落後別人、害怕會因為這樣就沒有價值。知道了有這樣經驗的人原來不只是我,他人的期望總會被我視作「我應該」,達成所有人的願望卻忘記自己的願望也應該被實現,每次用力其實都是在壓制我內心,我漸漸地忘了自己是誰,這樣的人生是我要的嗎?誰又能為我完成願望?我問過了自己很多遍,始終得不到解答。
⠀⠀⠀
直到某天看到一件件過去收到的禮物,我好像真正得救了。幸福原來一直在身邊,只是我過度放大不好的事件,用力滿足所有人對我的期待。在過度努力的過程裡,我遺忘了許多美好的事件,任憑過去有人提示我要正向,可是我都聽不進去,不是我固執或是判逆,我是真的聽不懂「正向到底要怎麼做」,直到了解「拒絕」別人的要求是可以的,不需要感到抱歉,因為那是別人的人生。我開始找回自己,不再「過份」努力,只要為自己努力就可以,要「對自己好一點」,不好的回憶不再讓我覺得難過,而是覺得自己這一路走來實在太厲害了,居然完全超乎自己的預期。「把太多力氣花在別人身上,沒有想過自己是累的」慕姿老師找出我過去的盲點,別忘了照顧自己才是更重要的,不該花費這麼多時間於滿足別人的願望。
⠀⠀⠀
我是「一定要贏」先生,也是不犯錯小姐、把自己打趴的自責小姐,更是戴著面具的小木偶、完美媽媽。如果看到這篇的朋友願意跟我一起「愛自己」,請不要先責怪自己做不到,做不到才是一般人的常態。試著對自己好,好嗎?感到煩燥就大聲叫出來吧!這樣別人才有辦法陪你一起想辦法。
⠀⠀⠀
-----
⠀⠀⠀
讀了心得,深深被觸動。
⠀⠀⠀
常有人問我,「讀了《過度努力》,知道自己可能過度努力,然後呢?」
⠀⠀⠀
然後,請感受、覺察就好。
⠀⠀⠀
我們的生存策略,會讓我們習慣只用某些方式處理問題與困難,而在這個過程中,很容易不停地往前跑,卻失去感受自己內心的機會。
⠀⠀⠀
當我們真的能夠感受自己的情緒、需求以及那些壓抑下去的委屈時,我們才有機會累積足夠的能量,讓自己掙脫過去的那些害怕,願意給自己不同的選擇。
⠀⠀⠀
#過度努力
⠀⠀⠀
(書評出處連結請參考留言)
慣老闆出處 在 綠角財經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前些時間,我收到一位讀者朋友的來信。信中指出這個問題。(謝謝這位朋友的好意)
首先,2021四月底上架的這個Youtube理財節目1:39:00,到1:41:00,這個段落。以下是我聽取該段節目後做出的逐字稿:
(以藍色字體標示)
"每天趕著上班、忙一堆鳥事,還要看老闆臉色、躲同事陷害、加班、文書、應酬等等
他媽的,很煩,我知道。
大多數人為了養家、買房、退休,不得不做啊!
可這也點出一個可能,如果你的工作是你有興趣的事,老實說不必擁有很多的財富,你就已經擁有很多財富的好處了。
很多人追求財富自由。定義是甚麼,不用工作嘛,光靠金融資產的所得就可以支應生活了。
為什麼會有這種定義?
因為覺得工作不自由嘛,工作是一種困住生活的牢籠。
換句話說,這種財務自由在取得之前,就必須先坐牢。這是太多人沒有看到關於”財務自由”的另外一面。
我就問大家。
假如你生活在一個國家好了,人出生以來就不是自由的。要在成年之後先坐個五年牢,之後才可以自由。
媽的,你覺得怎樣?
不會有人覺得合理嗎?
那為什麼很多人現在覺得,現在這種財富自由提早退休的概念,這種要先坐牢再自由的想法,非常流行。
關鍵就在於,他沒有想到另一種可能。就是在工作階段就取得自由的好處。這條路,就是做自己有興趣的事。
而且我們實際上看到很多事業有成,不管是賈伯斯還是約翰伯格,就是有工作結合興趣的人。他們對自己工作的熱愛,產生蠻大的那種驅動力,帶來很多很屌的事業成就。而且他們的財富累積,也遠遠贏過那些把工作視為一種災難的人。
換句話說,如果把工作當成不自由,那你的確會不自由,而且財富還會落後很喜歡工作的人。
所以,不要再一直把”工作=不自由,不工作=自由”這種概念往腦裡面塞了。這種只會注定讓你退休後過得比退休前還要痛苦。
在工作中找尋意義,做自己真的會樂在其中的事業,你,會更早享有財富的正面意義。"
然後以下是我在2017年二月發表的,反脆弱第三篇讀後感"財富自由的代價"裡面的文字:
(以紅色字體標示)
"
每天趕著上班、處理煩重事務、看老闆臉色、躲同事陷害、加班、文書、應酬…
煩啊!
大多人為了養家、買房、退休,不得不做啊!
但這也指出一個可能,假如你的工作正是你有興趣的事,其實不必擁有高額財富,你就擁有財富的好處了。
很多人追求財富自由。定義是,不用工作,金融資產所得就可以支應生活。
為什麼?
因為他工作不自由,他覺得工作是一個牢籠。
換句話說,這種財富自由在取得之前,要先坐牢。這是太多人沒有看到的”財富自由”概念的另一面。
假如你生活在一個國家,人不是生而自由。是成年之後要先坐兩年牢,之後才可以自由。
你覺得如何?
不會有人覺得合理。
那為什麼很多人覺得,這種當代的財富自由概念,這種要先坐牢再自由的想法,非常可行。
理由就在於,他沒有想到另一種可能。在工作階段就取得財富的好處。這條路,就是做自己有興趣的事。
而實際上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事業有成的人,不管是Steve Jobs、Elon Musk、還是John Bogle,就是工作與興趣結合的人。他們對自己工作的熱愛,產生強大的驅動力,帶來可觀的事業成就。財富累積,也遠遠勝過把工作視為牢獄之災的人。
換句話說,把工作當成不自由,那你的確會不自由,而且財富還會落後樂在工作的人。
所以,不要再一直把”工作=不自由,不工作=自由”的財富自由概念往腦中塞了。這種想法只會讓你註定要度過一段很不舒服的”牢獄之災”。
在工作中找尋意義,做自己真的會樂在其中的事業,你,會更早享有財富的正面意義。"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可以發現,該Youtuber在錄製節目時,大概眼前就是放著綠角這篇文章。把綠角文章,當自己節目的素材,當稿子念。
還不只一次。請見同一位Youtuber在今年五月初另一個節目從01:20:55開始的部分。以下是逐字稿:
(以藍色字體標示)
"像是你可能可以花錢,讓別人做你不喜歡的事啊。像是做家事、打掃房子、或者是處理一些報稅的問題。這些日常生活必需做的事,如果你不喜歡,你可以找一些人幫你處理。
或者是花錢可以買到一些專業的經驗。省下時間。像是可以讓會計師幫你報稅、跟政府打交道,
一個人生活的快不快樂,怎麼判斷,要用金錢嗎? 我覺得不是。是他一天當中有多少的時間可以做自己的事情。不是金錢。是讓時間從自己不喜歡的事當中釋放出來,這時候就可以看到金錢的第一個神奇的作用。這邊就可以看出來。
再來金錢第二用途就是,你還可以用錢買到很棒的回憶跟體驗。就是在體驗上花錢,肯定會比在物質上花錢,還更值得。
像是你有二十萬,可能買一支名錶好了,我覺得不如來一趟家族旅行。大家在這個出去玩的過程所見所聞,打打鬧鬧,各種的回憶,在很多年之後,一定還是會在腦裡面存留,就是變成一種回憶。甚至這種回憶的時間維持性更久,回憶就會更加深刻。
反觀把錢花在一些物質生活上,像是沒有名車名錶之前,我們就幻想如果擁有這些,該有多好啊。像是你買一個名牌包包,一台好車,等真的擁有之後,你一定很快就會習慣。那種感覺就是說,啊,不就是這樣。不過如此嘛。這種快速享樂適應的感覺,老實說是人類適應本能之一啦。隨著時間很快這種很爽的感覺,也就是沒有當初那種爽感。
再來,金錢的第三個用途,我覺得還可以把錢花在別人身上。像是可能請家人或是請朋友吃頓飯,或者是把錢拿出來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團體。像是家扶基金會或是環保組織。
就是你看著自己的錢,讓別人變得快樂的時候,我覺得也是一件,對自己來說啦,是一件蠻快樂的事情。"
接下來請看,2019我為"金錢超思考"寫的推薦序中的文字:
(以紅色字體標示)
"你可以花錢,讓別人做你不喜歡做的事。譬如整理家務、洗燙衣服、填寫報稅表單等。假如這些日常生活必需做的事情,你不喜歡,可以找專家替你服務。
一個人的生活快不快樂,重點在於,一天當中他可以有多少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讓時間從自己不喜歡的事中釋放出來,這是金錢的第一個好用途。
第二,你可以用錢買到體驗。在體驗上的花費,往往比物質上的花費,更加值得。
譬如有二十萬,與其買一隻名錶,不如來一趟家族旅行。大家在旅途中的所見所聞,打打鬧鬧,那是多年之後,仍會在腦中珍惜的回憶,甚至時間愈久,回憶愈加甜美。反觀買了一個東西之後,一般來說,它只會隨著時間經過,逐漸老朽毀壞。
第三,你可以把錢花在別人身上。不論是請家人一同外出享受一頓美好的晚餐,或是拿錢資助你在意的社會公益事業,譬如臨近的育幼院或是環保組織。當你看著自己的錢,讓別人快樂時,你也會得到快樂。"
完全相同的金錢三用途,內裡完全相同的例子。(“二十萬”買錶,旅行時”打打鬧鬧”,連數字與動詞用字都一樣。就算要求我自己以相同的思路再寫一次這篇文章,也未必能如此精準重製啊。)。
雖然該Youtuber在每個用途之後多加了一些自己的說詞。還是很難掩飾拿別人的文章,當自己稿子念的情形。
然後,該Youtuber在唸完這段抄襲別人文章的長篇大論之後,講了底下這句:
“好,這個PG,你覺得我說的怎樣?是不是給點掌聲?”
以下畫面是該Youtuber講這句話的表情。
開心,得意之情,溢於言表。
我看了之後,必需說這絕對是全劇高潮。
我的想法是這樣的。
這段說法,這個問題,是在羞辱來賓。
假如受訪來賓知道你這段說法是從別人有版權的推薦序抄下來的,他會給你掌聲嗎?你是不是就是認定他不知道你在抄襲?
這也是在羞辱你的觀眾。
觀眾以為自己是來聽一位頗有見地的Youtuber的看法。沒想到,是在聽你念稿。
更是在羞辱我,原創者。
我在反脆弱讀後感中的財富牢籠vs自由觀念,"金錢超思考"推薦序中的三種金錢用途。這種寫法,這些例子,是我看書之後想出來的,是我的創作。
然後你可以拿去照唸,就變成你的”創作”。還可以在Youtuber上播放賺點閱數,賺錢?
假如一位投資人,先看到你的節目,之後才看到我的文章。他會不會反過來說,綠角這個說法怎麼跟Youtuber一樣呢?是不是綠角抄襲別人呢?
原作者還會被懷疑是抄襲者。
我之前聽說過這位Youtuber,宣稱要推廣指數化投資,指正金融界的亂象。
但是,拿別人的文字創作當自己的節目稿,是不是一種亂象?
名叫”清流君”,但是內容抄襲別人?
這是一種諷刺嗎?
我本想私下處理。我早已經寫信告訴這位Youtuber,請移除影片中拿我的文章與推薦序照唸的部分。以及引用別人作品,至少要提到出處,或是取得許可。
我沒有得到回應。好像這是一個無關緊要,或是不需要處理的問題。
在此,我嚴正告訴該位Youtuber。這是一個很嚴重,也需要處理的問題。
鴕鳥,通常不會讓問題消失,只會更嚴重。
慣老闆出處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九龍城70年老字號】發哥最愛低調河粉店 三代人半夜製新鮮河粉對抗劣貨 老闆:想更多人認識香港製造
https://bit.ly/36XylJp
在宏大的飲食世界,河粉是配角中的配角;偏偏出色的河粉,能為魚蛋粉炒牛河添上幾分滋味,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員。幼滑細薄,不黐不黏,略帶煙韌,入口富有米香,才是上佳的河粉。但有沒有發覺近年吃到的河粉,呈透明、膠質重、沒米香,厚厚實實,味同嚼蠟!那是人們偷工減料之過。如今,這種急功近利的做法已成主流,劣質河粉充斥市面,能夠找到一家小店還在做好吃的河粉,更見難得。
陳明記粉麵廠
地址:九龍城啓德道77號地下
電話:2382 1121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5:30am-1:30am
【蛋檔老字號】九龍城89歲蛋王患肺癌 電療10次堅持不退休:做慣咗唔捨得
https://bit.ly/3aScPqu
現時,檔口只賣三款雞蛋。第一款是內地的湖北蛋。優點是體積較大,蛋黃帶甜。缺點則是運送時間較長,而且內地運送期間的保存較惡劣,導致質素參差;第二款是歐洲蛋,西班牙出產,算是歐洲當中最便宜的雞蛋,蛋殼色澤偏深,體積較小,但勝在運送時,用貨櫃雪藏運來,所以較少壞蛋出現。雖然雪藏過的雞蛋味道比較遜色,但西班牙蛋蛋殼較厚,所以保存得較好,仍能保留蛋味;第三款則是香港蛋,元朗出產,他表示香港蛋不是任何地方可以買到,坊間不少都是騙人,用大陸蛋假裝,就連錦叔都被人告過兩次,指其賣假蛋,現在網絡都仍然在流傳,他有點勞氣地拿出一張證書,上面標明了雞蛋的出處:「你睇吓呢張證書,你話邊有得假呢?」如此多人掛羊頭賣狗肉,此蛋必定是好蛋。他解釋本地的雞場,現在只餵飼粟米,不會餵飼廚餘,所以煮出來的雞蛋較香較滑,而且較安全,只是價錢貴一點,賣三元一隻。
錦記蛋莊
地址:九龍城衙前圍道100號市政大廈1259號鋪
電話﹕2382 2637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五7:30am-7:30pm
【九龍城餅店】40載街坊麵包店 80歲師傅不言退 老闆娘願同甘共苦:係佢心血
https://bit.ly/3aOKbqj
承蒙關照的赤色小店,是九龍城有名的「豪華餅店」。一九七七年,由周炳均及其妻子司徙慕君一手一腳創立。那個年代,從來不擅長造就浪漫故事,縱與子偕老,但兩雙手,數張口,又何來執子之手。苦命人啊,都為填飽一家幾口的肚子而活着﹑勞着。說起來,周氏夫妻二人吃的苦頭,倒滲着幾分醉意,除了為果腹奔波,也為着一個理想,就是這家紅砂餅店。小店是老周的夢,舊人嘛,夫唱,婦哪有不隨之理?這豆膶小鋪,賴着當時舊寨城及飛機場的人流而興旺,立足九龍城。如今,城寨沒了,機場沒了,桃花不再。還好,唱和了半生的他們,人面依舊。
豪華餅店
地址:九龍城衙前圍道136號
電話:2382 0383
營業時間:6am-10pm
詳情: http://bit.ly/2RZewYW
九龍城美食泰國菜|工作狂母親 兒子寄居他處一年回家3次 長大接棒30年泰菜老店:養兒方知父母恩
https://bit.ly/3a1UXdC
黃珍珍泰國菜館的原創辦人是一名泰國婦人,名叫「黃妮」。憑着煮得一手美味泰國菜而揚名。昔日,眾多人客慕名而來嚐鮮,甚至願意等待足足一個小時。Jacky的媽媽潘太是黃珍珍泰國菜館前一任老闆,雖年逾花甲,仍身壯力健健步如飛,活脫脫是女強人的形象,原來是「熬」了數十載的功夫底子,營營役役的生活是「火候」,不屈不撓的意志是上湯佳餚。
黃珍珍泰國菜館
地址:九龍城打鼓嶺道23號百營中心地庫至1樓
電話:2716 6269
營業時間:12nn-3pm,6pm-11pm
【九龍城糖水老字號】足料生磨芝麻糊合桃露 80後堅持接手老店賣糖水:爸爸最反對我做飲食業
https://bit.ly/2Dg2EPp
這家就是地茂館糖水店,第一代掌舵人是馮老闆,他十多歲就出來工作,先學師車手袋,拿到街上賣,後來又當過巴士和的士司機。那年頭,工作得來不易,甚少人談理想,但求有工作,有糧出,簡單過生活就可以了。1990年,馮先生儲了點錢,就與友人一起在九龍城開設地茂館專賣糖水。
地茂館
地址:九龍城福佬村道47號地下
電話:2382 5004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12nn-12:45am
詳情: http://bit.ly/2OyUO7d
九龍城星級海味店 生客負皮多 87歲老闆企硬︰唔准揀!冇價講!
https://bit.ly/3tGR5ql
九龍城金城海味,屹立超過六十年,有兩大辣招是很不得客人歡心的,一是不能挑,二是鐵價不二,半分不能減的死硬派作風。但客人上至官商名流,下至明星食家,如周潤發、蔡瀾都是捧場客。靠的就是貨真價實四個字,買的貨都是優質海味,童叟無欺。
金城海味雜貨
地址:九龍城衙前塱道44號地下
電話:2383 3056
營業時間:8am- 7pm
酷熱無冷氣 九龍城豆品老店人氣一樣旺 兄妹堅持:裝咩冷氣?舊鋪特色嚟
https://bit.ly/36Z6k47
工場在後,高溫炙熱;店面在前,人氣也旺,尤其周末日。這天30多度酷熱天氣警告,縱使冷氣欠奉,只有吊扇和「老爺」冷風機送着熱風,卻無阻食客逐香而至。
義香荳腐食品
地址:九龍城衙前塱道74號地下
電話:2382 5006
===================================
? 8折全年睇《蘋果》即慳$121!
現有日費訂戶亦可轉訂? http://bit.ly/2YwE3Ma ?
訂閱《飲食男女》YouTube: http://bit.ly/2Md5V2k
Facebook: http://bit.ly/2MJejcp
Instagram: http://bit.ly/2EA3qpR
推薦影片: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街市尋寶】慈雲山街市 二百幾萬機器鮮製$24午餐肉 肉彈味濃無添加日賣500份 (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rTrYPzECHI0)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假如沒有天價租】「福食」三老 唔靠綜援靠自己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aUE2oQIDoV0)
【籽想旅行】直擊東南亞首個人妖騷後台 變性舞台一姐的日與夜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CBBq_D0-Lsg)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九龍城 #周潤發 #陳明記粉麵 #錦記蛋莊 #豪華餅店 #黃珍珍 #地茂館 #金城海味 #義香荳腐
#飲食男女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飲食男女 打卡大街小巷搵食地圖
https://hk.adai.ly/e/gPF0DIjsB9
《蘋果》每日為你增值 立即訂閱
https://hk.adai.ly/e/kbo0wDsxB9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bYtMIr4GoA/hqdefault.jpg)
慣老闆出處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2019/05/0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9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僅剩三位名額)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19.04.14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545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今天啊我們來破解一個千古的大謎題。
你會不會有一種感覺,就是呢,有一種東西叫「謠言」,它跟蟑螂一樣。它可以從恐龍時代,存活到今天;它有很強大的生命力,而且永遠不會消失。
尤其現在喔,我們大家都用通訊軟體,你一定喔在某些群組裡面,收過一些莫名其妙,不知道從哪裡來的資訊。更妙的是哦,還有人深信不疑這些資訊,到處轉傳;甚至於徹底執行。
我來跟你分享一個實際的例子,有一點令人遺憾。我曾經呢,在通訊軟體上面,看過一段很令人感到驚悚的影片。
那個影片呢,是有一隻被燙傷的手,上面有腫漲而且很嚴重的這種水泡。然後呢,整個畫面都很大剌剌的呈現在鏡頭前面。
這影片的內容,其實是在教大家,當我們燙傷的時候,可以先用麵粉覆蓋降溫,這樣的一個急救處理方法。但是我要強調,這是錯誤的、這是錯誤的、這是錯誤的。
可是呢,就有人相信啊,而且很令人遺憾的事情,就這麼發生了。在2017年,有一個社會新聞,是這樣喔。
一個四歲的小男孩,在家裡呢跟兄弟姐妹玩,結果不小心絆倒電熱水壺。這個熱水就往他身上淋下去,造成他全身性嚴重的燒燙傷。
但是那個時候,唯一在場的大人,就是這小男孩的阿公。這阿公喔,看到小男孩痛得哇哇大叫,為了去急救這個小男孩,他卻誤信了這個謠言。
他找出麵粉,把它覆蓋在傷口上面,結果造成什麼?造成小孩送到醫院的時候,反而因為覆蓋了麵粉,造成這個傷口沒辦法散熱,讓傷口變得更嚴重。
他不但沒有減輕小孩子的痛苦,還讓醫生在治療的時候,先把那一層皮先刮掉,二次傷害,才能夠上藥。這不僅讓小孩留下難看的疤痕,而且是讓小孩非常的痛苦,甚至於會有生命危險。
你聽到這邊喔,你有沒有想過這樣的遺憾,特別是前一陣子,談到的「假新聞」其實常常會讓人有一種「一聲長嘆」的感覺。
那你會不會很好奇,到底呢,這些跟小強一樣的存在,它是怎麼留在每個人的腦袋裡,而且還會讓我們信以為真、到處去傳播?
這答案其實很簡單,在心理學裡面有一個說法,叫做「睡眠者效應」。
根據啊美國一個心理學者,叫庫克博士,他提到「睡眠者效應」這樣的研究,他說在滿足接下來我要跟你分享的,這四個條件的時候,它就很容易發生。
這第一個條件就是,「足以讓人印象深刻或者是在意的消息」。
比如說一個例子喔,經常在辦公室流傳的八卦,像是A部門的職員,和B部門的主管,他們在談辦公室戀情。
這種聽起來有點神秘、八卦、新鮮,這很容易引起到大家的注意;這是第一個條件。
第二個條件是「訊息來自可信度很低的出處」。比如說,A部門的職員和B部門的主管,談辦公室戀情這件事情。它的消息來源,其實是一個剛進公司三天的實習生。
你想想看喔才來三天,他能接觸到公司多少真實的層面?所以這個消息其實可不可信,這是我們自己心裡都很明白的。
接下來的第三個條件是什麼?叫做「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個消息的原始出處,慢慢的被遺忘了」。
這個意思就是說喔,不管辦公室戀情它有沒有傳開、它有沒有發生?當我們日子每天都在過,沒有多久我們很容易去忘記,這個八卦的起頭的那個點,其實是一個來三天的工讀生。
但我們腦子裡面,就留下一個印象,好像A部門的職員,真的跟B部門的主管有在一起這件事。
最後,當第四個條件發生的時候,叫做「下一次又被討論的觸發事件,很快的又發生」。
那這時候就回到剛剛的例子,或許在一個同事聚會的場合裡,有人又聊起A部門的職員,跟B部門的主管,這一個八卦的時候。
這個時候你會發現,第一時間,如果沒有任何人明白的說,去做一個澄清。比如說:「他們只是有一個專案在合作而已」。
沒有任何人澄清哦,這時候一個現代版的「三人成虎」,是不是就活生生的上演?
沒有人會再乎這個訊息真不真、可不可靠;但是我們的腦子裡面,就會自然形成是:「他們兩個好像在一起,好像有辦公室戀情發生」。
所以我請你想一想喔,一般有職場經驗的人都知道,辦公室戀情,這個是很多組織的忌諱,而且是天條啊,不能觸犯的。
可是這樣的小道消息,一旦傳到公司的大老闆耳裡;大老闆如果追究下來,你覺得有誰會勇敢的拍胸脯,跳出來承認說「這是我造謠的」?我想根本不會有人幹這件事。
於是呢,就像三人成虎一樣。儘管沒有真的有任何一個人,在大街上看見老虎,但是「大街上有老虎」這樣的謠言,就會因為說的人多了,很容易讓別人信以為真。
所以,經過我這樣子步驟性的拆解;你有沒有發現,謠言是怎麼傳開來的?簡單說呢,就是每個人它大概四個步驟,「只記得訊息」、「習慣不求證」、再來「以訛傳訛」、「最後還不承認」;這四個因素拼湊起來。
再說一遍,我們「只記得訊息」、而且「習慣性的不求證」、最後我們還成為「以訛傳訛」的人、然後我們接著「不去承認」這一切可能是有問題的。
談到這裡喔,就算你沒有聽過阮玲玉的名言,叫「人言可畏」。你一定也在社會新聞上面,看過那種受到不實的傳聞、言語霸凌而倒致自殺、自殘的這些令人遺憾的事件。
可是當我們回頭來看,一旦看懂了「睡眠者效應」它是怎麼發生的;我們就不會被這種流言蜚語影響,但是更重要一點是,我們也必須承認,流言蜚語是不會消失的。
所以也因為這樣子,其實有必要在乎這件事嗎?但是話說回來,如果你不喜歡被騙,如果你也討厭被那種錯誤的訊息誤導,做出不適當的判斷和行為。
那麼你要記得一件事,嘴巴長在別人的身上,要花你的力氣去跟別人爭論謠言;倒不如把力氣收回來,放在自己身上,為自己的判斷負責任;關鍵在於「為自己的判斷負責任」。
你可以做什麼事呢?我想你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記得要去查證,不要人云亦云啊,訓練獨立判斷思考的能力,拒絕成為謠言,或是假消息的傳播者,讓「清楚」成為你的新習慣。
或許啊,你還可以把剛剛說的那四個動作,「只記得訊息」、「習慣不求證」、「以訛傳訛」、「最後不承認」。
這四個動作變成什麼呢?「慎選訊息」、「用心求證」、「謹慎發言」、而「即時更正錯誤」,如果錯誤發生的話。
這不只是一個更好的習慣,而且它更是一個人,是否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指標。
所以呢,如果謠言是無法被消滅的;那麼我們永遠能做的,就是「慎選訊息」、「用心求證」、「謹慎發言」、而發現錯誤的時候,要能夠「及時更正錯誤」。
希望我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更希望當我們在面對,這社會訊息的開放,而假消息、謠言也越來越多的時候,都能夠長出獨立判斷思考的能力,不要再掉入「睡眠者效應」裡面。
謝謝你的收看,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訂閱旁邊有一個小鈴鐺按下去,這樣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推出的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它可以幫助你成為自己時間的主人。
我們用回到你的大腦心智運作的一個根本,並且搭配一些實用的工具,讓你成為自己的效率大師。在新的一年裡面,完成你想完成的目標與夢想。
無論是我們的線上課程,還是實體的教室;我都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ziKPbG8GU8/hqdefault.jpg)
慣老闆出處 在 【#一分鐘學英文】慣老闆一詞的由來,是因為有企業主批評時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不過一般這個詞外國會用嗎? 7 年 檢舉. 經理人月刊MANAGERtoday, profile picture. ... <看更多>
慣老闆出處 在 慣老闆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原po 12/29,嘉義某復合式烘焙連鎖咖啡廳,因員工帶星巴克上班而任意資遣員工,今天我沒有在工作上出任何問題,沒有在工作上有任何對客人態度不佳之地方,今天上班我 ... ... <看更多>
慣老闆出處 在 [討論] 有聽過什麼慣老闆語錄- 看板WomenTal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嗨嗨
不曉得各位版友
有沒有遇過慣老闆呢
不曉得有什麼經典語錄
分享分享呢
-----
Sent from JPTT on my Samsung SM-G950F.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9.131.25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562723107.A.25C.html
※ 編輯: cake51640 (39.9.131.254 臺灣), 07/10/2019 09:52:5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