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個禮拜,我很忙碌。
陛下放暑假第一天就連續發燒,工作空檔,我還默默回了嘉義兩天。
因為爺爺過世了。
一直避而不談,一部分是難受,好像承認這件事情是真的。
一部分是因為我不知道怎麼分享悲傷的事。
但不說出來又覺得自己好像做錯了什麼。
#很糾結
2.
不是第一次失去親人,但失去爺爺的感覺很新。
一開始我沒有哭,只是過得很恍惚。
氣炸鍋炸出木炭,到處發脾氣。
晚上睡覺時,跟陛下靜靜躺在黑暗的房間裡。
「死掉,是一件很難過的事情。」陛下問。「你很難過嗎?」
「我也不太清楚我現在的感覺⋯⋯」我木然地回答。
「很難過,要哭一哭⋯⋯⋯哭完,就可以了。」陛下用超齡的成熟說。「跟憋尿一樣,你憋尿,你的雞雞,就會爆炸⋯⋯⋯你不哭,眼睛!會爆炸!」
#不知怎麼
#聽著聽著我哭了
#又笑了
#兒子還沒忘記這個憋哭理論嗎?
3.
陛下好轉後,我趕回嘉義兩天。
堂兄弟姊妹聚在一起摺紙準備燒給爺爺。
每個人低頭專注不同的部分,好像一條工廠生產線。
只要停下手中的動作,就會有人挑眉。
「我們這裡不可以有冗員⋯⋯」
#說好的勞工權益呢
為了有所貢獻,我查了紙蓮花的做法。
誰知盯著部落格的教學步驟,卡關半小時。
#向上翻起蓮花瓣
#我就翻了半小時
#難怪我以前工藝課的冰棒屋會坍方
#這種立體機動裝置好難
好不容易學會製作紙蓮花,但廢柴如我,翻瓣過程弄破好幾個。
「糟糕了,爺爺坐到這個會漏風⋯⋯」堂哥惋惜地搖頭。「沒關係你做的,上面有手印,寫你的名字⋯⋯」
「哎,說不定那個會變噴射風火輪⋯⋯」堂妹幫我接話。
#想到爺爺踩上去就破輪
#或是噴走
#我竟然不孝地笑了
我中期完成的蓮花,都超級盛開。
「哎你那個也太開了⋯⋯是敞篷車⋯⋯」妹妹笑出來。
敞篷車好像蠻帥的?
收到鼓勵,我卯起來做了很多盛開版本。
誰知道大伯完全不接受,看了一眼,直搖頭。
「誰做的,這是碗吧⋯⋯勾做架多(做這麼多台語)⋯⋯」
#想到爺爺地下有知
#應該會很為難
#那時候我又不孝的笑了
4.
失去親人不是第一次,但失去很親密的親人,我倒是第一次。
我不知道怎麼處理這些情緒。
走過這些天,才知道,失去親人最難過的時候,往往不是你以為的那些瞬間。
難過爆發點是不可預期的。
好像大學聯考,以為自己準備好了,但進考場的那瞬間還是一片茫然。
#還以為自己很堅強
#原來只是反應慢
#做好準備回到嘉義
#看到靈堂的瞬間
#還是哭到全身發抖
過程間,很多人會給你安慰。
但這些善意,卻一直無法真正溫暖你的內心。
就像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天寒地凍的雪夜裡,點了一根火柴。
明明看見了明亮溫暖,卻一樣感覺到寒冷。
#我很茫然
所以這段日子裡,我還是照常發文。
其實沒有想像中勉強,兒子始終如一的撩媽,啾啾還是會理直氣壯的說著肖維。
啾啾都會這樣問我:「死後燒的好像都是立體的欸⋯⋯我們是不是該買3D列印機?」
因為他們,我大部分時間過得跟平常一樣。
#真的是很感謝我老公總是這麼瘋癲
直到回去嘉義那幾天,跟大家聚在一起垃圾話,我笑了。
那感覺很微妙。
好像手術後,終於排了氣。
感覺自己漸漸好轉了。
#大病初癒
5.
要準備回去送爺爺最後一程了。
說真的,還不太確定我準備好了沒。
所以我把這些過程,一點一滴的記錄下來。希望,未來的我,在面對生老病死時,看到這些文字,可以好好的,不要被悲傷淹沒。
如果因此能給受傷的你們一點點寬慰,我會很高興。
因為我就遵守了當初跟爺爺說的寫作初衷。
「我寫的文章,爺爺。他們看了會很快樂喔。」
#深夜裡的雜言雜語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翔嵐#鋼鐵花園,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恩奇都 #單挑 防劇透,大略翻譯請往下看。睏死了,去洗洗睡。 【Bgm list】 原遊戲音樂,獸專屬bgm。 【フリーBGM】Delete【戦闘・かっこいい感じの曲】 - nons works 承接先前的劇情。 迪蜜特有一個女兒,劇情語音中一直悲喊的名字就是她女兒。 在居民雙...
想到爺爺地下有知 在 翔嵐#鋼鐵花園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恩奇都 #單挑
防劇透,大略翻譯請往下看。睏死了,去洗洗睡。
【Bgm list】
原遊戲音樂,獸專屬bgm。
【フリーBGM】Delete【戦闘・かっこいい感じの曲】 - nons works
承接先前的劇情。
迪蜜特有一個女兒,劇情語音中一直悲喊的名字就是她女兒。
在居民雙子姐弟給的異聞歷史紀錄中,她的女兒其實死於第四次的戰爭之中。
是共生派與保守派的戰爭,而她因為立場不同而必須親手殺死自己的女兒。
在迪蜜特被天壽摧毀的那一刻,她不斷問著自己早已消失的女兒,是否以自身的死就能夠得到原諒?
死亡真的就能夠得到救贖嗎?
---
瑪修的新武裝成功的完成任務,但是藤丸卻因為體力不支而陷入昏迷。
其實瑪修身上的負荷也很大,只是她也硬撐到回到隱藏基地才進行休息睡眠。
達文西提到「天壽」以令咒填充,並不是說普通的令咒就能夠發揮這麼強的力量。
這令咒幾乎要以生命力作為代價,會吸取御主相當多的精氣,所以以普通人之身的藤丸而言,一發「天壽」只能傾盡身上現有的生氣(個人認為應該是像obs之類的生體能量),幾乎是不可能進行第二發,也就是只允許成功,不能失敗。
---
隊長的睡夢回憶之一:15歲時曾經被暗殺過,死命逃走而被某個人所救…這回憶還沒完,就猝然被叫醒了。(有點長建議去看詳細翻譯)
因為隊長睡得太沉,被經過空中花園的卡多克看到,還被他心裡吐槽說「真的假的…居然在外面睡得毫無防備」,感覺隊長高冷謹慎的人設在他心中崩塌。
然後被卡多克叫醒的隊長,給我的感覺就像是被叫醒的人畜無害大黃金…有點矇的那種,這反差…(動搖)
隊長以為卡多克有事要跟他報告,然後卡多克心頭一驚,以為隊長看穿了什麼,然後腦筋一轉就來報告一些戰場情勢,像是迪蜜特被打敗了之類的情報。雖然這些也能夠經由宙斯的全天cctv系統得知,但是卡多克反正也只是裝裝樣子所以就乾脆一股腦兒把剛發生不久的所有情報一併報告。
得知迪蜜特被打拜候,隊長講一講順著話題講了一個冷笑話(我還真不知道怎麼翻這個www),卡多克原本聽沒有反應,然後過了好幾秒才想到「靠剛剛那是…隊長在講冷笑話嗎!?」,但是又不敢光明正大的笑出來,只能一臉無所適從的繼續聽下去。
(其實我想問卡多克那到底好不好笑………www)
看來隊長是會在某些小地方幽默一下的類型。(看受害者一號異聞奧德修斯)
這邊鏡頭還有一段秘書狐對上愛神阿芙蘿黛蒂。
原本以為秘書狐那種語帶諷刺又囂張的姿態會惹愛神不悅,
但是或許是因為秘書狐不是人類的關係,愛神反而覺得對方的性格跟她臭味相投,或許能夠成為好朋友也說不定。
或許是因為那份內在愛著人類卻又無比殘忍的性格有了共鳴吧。
---
在藤丸醒過來後,大夥兒跟著人工智能繼續商量下一步作戰計畫。
破神同盟曾經製作過「冠位英靈召喚裝置」,基於星球陷入危機、以現有的英靈召喚基礎術式編織加工而成,為更精準的並更強大的召喚術式。
先前的冠位弓俄里翁也是從這個術式裝置召喚出來的。
這個裝置位於很隱密的地方,所以要前往必須花點時間。
而且黑帝斯的殿堂能夠像電車一樣隨處移動(這概念設計挺有趣的),所以就算他們位於地下,也不容易被地上的人找到。
居民雙子姐弟說啟動裝置之前,得先去老家「辦事」。
他們老家位於奧林帕斯的南部,為了躲避宙斯幾乎無所不在的cctv監視監聽,迦勒底一方能靈體化從者的就靈體化,不能靈體化的就使用達文西製作的虛擬變裝禮裝,於是假扮成雙子遠房親戚的藤丸,莫名有了大姊(武藏)跟堅持要當後輩的么妹(瑪修)。
(這段講解如何躲過宙斯的cctv系統還描述的挺謹慎詳細的,包含連說話都只能講替代暗語,或者做些普通動作暗示,很諜報作業。)
後來回到雙子老家,原來辦的事是把冷凍的第三代羅馬皇帝卡利古拉給喚醒。
雙子給他的代號是「爺爺」,而卡利古拉能夠正常溝通讓迦勒底的大家驚訝不已,而他本人的解釋是說,由於月神戴安娜(羅馬譯名,希臘名就是阿爾忒蜜絲)被擊毀的緣故,失去月神的精神干擾系統後,他便能夠正常溝通。
也就是說異聞帶的月神身為12機神中的迎擊機組,除了物理、還有精神干涉的機能。
p.s. NPC叔父還真的換了語音,都是冷靜版的…真是帥。
接著多了一名盟友的迦勒底一行人,按照人工智能們的指示,一一去不同座標地點開啟術式裝置,但是在那邊等著的當然是巡邏的衛兵與獵犬,陸續打敗那些礙事的巡邏兵之後,順利開啟了幾個裝置,但是在往下一個座標的途中,遇上了秘書狐…
秘書狐表面的態度就是故意嘲諷並且刺激所有人,而且又很高調的變身露出爪子,到底是阻攔迦勒底一行人呢?還是試探呢?讓我們看下去~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JeQYNduOnQ/hqdefault.jpg)
想到爺爺地下有知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或許每個人的內心都有如孤島般的「地帶」,好像摯親都無法明瞭。偏偏英國的某位詩人如是說,「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可以自全。每個人都是大陸的一片,整體的一部分。」不少人說小島孤獨,卻鮮有人親身體會孤島的感受,因為都市人禁不起,放不下,走不來。外人走進島內,島民踏出島外,經年來往的渡輪看盡離合。島上的「祺森冰室」負責人林耀山(Gary)生於斯,長於斯,闊別孤島逾十年後回歸故地,不為甚麼,只為年邁父親背起擔子——好好經營冰室。他只望將冰室一代傳一代,交給兒子再交給孫子,世世代代得以保守家族的心血結晶。念念親情,看來孤島不孤單。
緩緩地流淌的靜謐時光
島與城的距離原來僅僅約半小時的里程,渡輪在浪花與浪花之間顛簸,不一會兒便來到彼岸。實實在在踏足於一平方公里的小島上,純淨清新的海洋氣息撲面而來,慣於急速的步伐不期然放慢,放輕鬆。赫然發覺孤島,原來一點都不孤獨,因她正正被溫柔的海洋圍抱著。坪洲,外形彷如一個「凹」字,半點兒都不平坦,地形與其名字不相配,煞是有趣,陷下去的地方像是埋藏着隱世秘寶,或是世外桃源,遠眺還看得見青翠山嶺。坪洲在七、八十年前是繁盛的工業中心,全盛時期更有逾百家廠房。
從昔日繁盛到今時今日的平靜,坪洲的面貌經歷多大的轉變,在島上不難發見歷史痕迹。如今,小島沒絲毫熙來攘往的壓迫感,沒有車子,沒有擠擁人潮,大街小巷彌漫悠閒靜謐的氛圍。每分每秒在城市如江河奔流的時光,在島上卻是緩緩地流淌。踏出碼頭,一座古廟映入眼簾,沿着永安街直行,偶爾有腳踏車擦身而過,街頭巷尾迴盪着微妙的窸窸窣窣,夾雜清脆的叮叮噹噹。店鋪之間隔着一道「楚河漢界」,店家卻會互相打招呼,談談天氣陰晴,說說生活瑣碎。
一塊牌匾牽繫兩代心血
巷尾,便看得見「祺森冰室」牌匾,一塊牌匾四個大字連繫兩代親情與心血,負責人林耀山(Gary)說:「爺爺名『祺』; 爸爸名『森』, 結合在一起就變成冰室的名字。他們都是行船,都是做廚房,懂得甚麼便做甚麼工。」原來,「祺森冰室」坐落的屋子早在一九六零年已經存在,Gary太公那代就已經在這裏居住,直至Gary的那一代已將近是第四代,經歷了數十載風霜的屋子見證着林氐四代的家族歷史,「之前是太公來到這個小島,買了這一棟物業,最初都是供別人做餐廳。坪洲那時有很多廠,人多了,食的需求就變大,就會有冰室及餐廳的出現。 他們想到不如就做餐廳生意,就收回餐廳。」
生於斯,長於斯的Gary繼承衣缽,經營島上的家族餐飲業生意,孝順的他從小便在冰室幫忙,亦與小島有着深厚感情,「坪洲這個地方,比較寧靜。最大分別是這裏沒有車,空氣好。坪洲人較淳樸,但睦鄰關係好很多,都是土生土長。我們從小就在這幫手,上午就幫手做早餐,放學後冰室已經關門,就回來掃地清潔。那時候,日常生活,包括吃飯、做功課等所有事情都在店裏做,記得有些人會拿五毫子給我,叫我拿給媽媽。」
離開終究是為了歸來
畢業後,Gary毅然離開長大的地方,出外尋找工作,移居近十年,曾與家人討論過「接手」的問題,他的內心亦經歷過幾番掙扎,徘徊於拒絕與接受的邊緣,反思過去梳理思緒有助填補未來的空白,他憶述:「那時心想不會接管餐廳,結了婚到有小朋友之後發覺 ,以前家人對我們真的好。慢慢就去理解,他們老人家可以撐起這間餐廳,真是厲害。中間也有很多時候,是星期六日或者星期五晚我也有回來,爸爸的年紀都差不多退休,經營餐廳,做了大半生,又供到我們、我、妹妹都長大自立,反思都應該是時候回來幫手 ,二零零一年便回來了。」 終究,冰室對Gary充滿了兒時回憶與深厚感情,可想而知難捨難斷。
於港人而言,冰室是香港歷史遺留下來的昔日印記,可理解為茶餐廳的前身,流行於一九五零至一九六零年代,隨着西餐業發展而起,最初因售賣的食品又以紅豆冰、咖啡、奶茶等西式飲品為主,以「飲冰」為賣點,故取名「冰室」。Gary解釋:「做冰室賣的食物很簡單 ,會有奶茶咖啡,只賣幾種粉麵。最早期我們有上海麵賣,雞蛋及肉片。我們的肉片是煎香了的肉片。那時是媽媽想食,爸爸就說拿一些回來賣,說這樣食就食了幾廿年 ,直到現在我都保持有上海麵賣,做一間冰室要茶靚咖啡都靚,兩者必須要做得好。」
片片蝦多士皆有血汗
歷久不衰的是情懷與傳統,雖然Gary 認為肯變肯去接受就會更好,但他並非一味主張顛覆過去的變革,而是選擇奠基於優良基礎上推陳出新。他細心地把過去的種種保存下來,「茶底沿用以前爸爸留下的,那味道由那時到現在沒有很大轉變,其實要煲一壺好的奶茶是很簡單,但要保持到十年是同一樣的味道,就是功夫。還有一個以前有、現在也有的就是紅豆冰。裝潢仍保留一派老式冰室格局,店內一枱一椅一磚一瓦均與開業時無異,還保留所有卡座椅子,這些椅子於一九六零年已經存在,因經過好些時日,木材腐朽,需要不停翻新修補。」蝦多士,是祺森冰室的「招牌菜」,不少人趨之若鶩來嘗鮮。
Gary坦言:「蝦多士以前是沒有的,以前麵食為主,而且沒有一種較有特色的菜式,就想到蝦多士不錯,將蝦放進麵包,再用餡包起。其實不是我構思,五十年代的蝦多士就是這樣做。」蝦多士滋味香口,然而製作蝦多士的過程竟血汗交融,因為當中有一個剝殼挑腸的工序,「我們剝得很快,很容易會刺到手流血,還有個漿,要用很多香料去炒,將幾樣混合放到麵包裏,再浸蛋漿,再沾麵包糠,再炸。」
情鍾爸爸烹調的早餐
經營餐廳的擔子沉重得很,Gary卻沒有後悔當初的承諾與決定,他憶起一件引以自豪的往事,「有一個時刻十分感動,平時我們收的錢會放起來,通常我就會全部拿給爸爸。有一天,爸爸突然跟我說不是啊 ,今日你第一日接管 ,你拿吧。那種感覺是我終於真正地接手了,是一種認同。」從爸爸身上,Gary學到了堅守原則,絕不馬虎,「本身有些客人喜歡爸爸的食物。有時我們會分得出是不是舊街坊回來,一家人來食四碗五碗上海麵。
不想失去這批客人,我會有少少要求,再做下去慢慢加東西,要求不能變,這是從我爸爸身上學的。因為爸爸做事的方法是慢工出細貨,當他口說隨便的時候才是最令人害怕,其實都是有要求的。」爸爸煮的食物,是Gary孩提時代的世間美食,他想起讀中學時,每日七時走下來客廳,便會看見一杯奶茶,一件腿蛋治已準備好在枱上,「爸爸一定先做好放在這,我從未食厭。」
冰室拉近了Gary與親人的距離,Gary爸爸放手後就沒有再理會餐廳生意,轉而在背後支持子女。 至於,Gary的兒子現時也會到餐廳幫手打點,「冰室令到自己和家人關係更親近 ,但當你太親近時也會有很多摩擦 ,我們的溝通方法可能就是先罵先吵架。有時工作上不滿意也會發他脾氣,吵完就算了。一家人,開心不開心全都在這裏,回憶都全在這裏。」承傳下來數十載的冰室是多代人的心血結晶,Gary一心希望能夠將冰室繼續傳承下去,「保存招牌和心血,再交給兒子再交給孫子 ,一代傳一代。」
撰文:文朗琛
攝影:胡浩賢
祺森冰室
地址:坪洲坪洲永安街3號地下B鋪
電話:2983 0554
營業時間:星期二至日 8am-4pm(星期一休息)
詳情: http://bit.ly/2VnXidp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3s0BH0c1oJg/hqdefault.jpg)
想到爺爺地下有知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每個地方,都有她獨有的文化。
食物,能夠展現其色彩,這叫「地道」。
中山,如果要賦與她一種顏色,那或許是白。
非純純的白,是帶着淡淡米黃的白。
中山人好米,盛名的美食大多都以米漿做成。過往,沒有太多錢買菜買肉,米是主要糧食。為了不那麼乏味,他們想到用米磨成漿,再做成各類糕點及麵食,例如,她是瀨粉的始創地。
跟現時坊間吃到的有點不一樣,過往的瀨粉是以純米漿壓擠成麵條,不如現時爽口,口感帶點米線的煙韌。花了大半輩子做瀨粉的六叔,邊拿把洗乾淨及晾乾水的米倒進磨米機內,接着又把磨成細末的米粉倒入攪拌機,慢慢加入熱水攪拌,「米漿點樣做得滑呢?熱水要慢慢加,再靠手感知道,呢啲就要講經驗。」至於香,就得看米的質素,六叔指做米漿要用舊米,水分少一點,效果才好。語畢,他執起一個被喚作「榨」的不鏽鋼圓筒,舀入米漿,再鈎於放滿熱水的水桶上,將「榨」邊壓擠邊打轉,把米漿擠成白滑的麵條,麵條於滾水中浮起後,撈起過冷河即成。他做的瀨粉,被叫作「攦粉」,這名字源自一則舊事。忘了是哪一年,新馬司曾及梁醒波等一眾粵劇名伶因爲登台而途經中山,巧合地嘗到六叔爺爺的瀨粉,見其做法有趣,而且美味可口,於是贈其一個「攦」字,有扭轉之意,喻其作法。說到這裏,六叔自豪一笑。
完成了攦粉,六叔又忙着搓着米粉糰,做起各種中山糕點,如菜角仔、白水餃、茶果、蘆兜糭等,「我嚟咗四十幾年,就係想將呢啲糕點帶嚟香港,等多啲人認識。」的確,香港賣中山糕點的小店,少之又少,而且亦無甚年輕人願意入行,畢竟工作時間長,又濕手濕腳,六叔也只能找來同鄉幫忙:「大家鄉里,同聲同氣,返工好開心嘅。」只是大家年事已高,今年已經六十有多的六叔,希望有人能承傳手藝,他笑笑又道:「呢啲傳統食物,係應該要發揚光大㗎。」
滲着米香的香煙冒起,又徐徐散去,六叔臉龐漸清晰,額角淌下米白的汗珠。
大記攦粉糕點專門店
地址:九龍太子基隆街10號地下
電話:6296 7251
營業時間:11:00AM - 09:00P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aAX09ydE0Y/hqdefault.jpg)
想到爺爺地下有知 在 #想到爺爺地下有知 - 探索|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上個禮拜,我很忙碌。 陛下放暑假第一天就連續發燒,工作空檔,我還默默回了嘉義兩天。…… ... 未提供相片說明。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