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不想用符合社會規則的方式解決社交問題時,情緒會變得焦躁,於是出現了精神病的症狀。越是艱難的處境,人感受到的壓力就越大,青春期的孩子對壓力尤為敏感。
他所有的器官都會受到影響,包括神經系統。他非常緊張,害怕失敗,但又不想承擔失敗的責任。於是他告訴所有人(包括他自己)身體不適,可以說,他的精神疾病是身體對其心理需求的回應。"《走出孤獨---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過去曾多次跟大家分享過,我是為了治療自己的精神疾病才會開始研究個體心理學,最初研讀的過程每一次都是一種折磨,阿德勒不時就要強調一下,精神疾病是後天造成,而且是患者自己的選擇。
這樣的說法對我而言無不是一種羞辱,從確診罹患憂鬱症以及思覺失調,更早之前是什麼時候就已經罹患已不可考,我相信若有跟我同樣經歷的人,不會有幾個是身心健康的。
但隨著我更深入去研究並且實踐,漸漸地明白阿德勒本意並不是要否定患病的人們,而是想強調童年的成長環境對人的影響有多深遠;以及即便罹患的精神官能症,也有機會能夠與疾病和平共處,並且同樣也能夠為整個社會帶來貢獻。
憂鬱症、躁鬱症或者思覺失調等疾病,與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所經歷的一切有極大的關聯性。
雖然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們不可能一帆風順過完一生;但若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習得面對挫折的勇氣,以及與家人、他人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那麼這些孩子長大後,就有極大的可能性演變成精神官能症、其他功能遲緩或障礙。(情緒、表達、理解等等)
一但演變成精神疾病後,對生理上的損傷就是不可逆的破壞了,長期接受不當對待的孩子,他們的大腦會跟健康的孩子完全不同,會比同齡的孩子更小,甚至萎縮。
不當對待不單只是家暴的問題,長期的冷暴力或者經常目睹家庭不和諧的狀況,例如父母親之間的爭執、互毆等等。除家庭之外,不當對待也可能發生在親戚、褓母、校園等處。
如果家庭能夠提供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並且建立起信任關係,那麼孩子在家庭之外的場所遭遇不當對待時,家長也比較有機會能夠及時發現,遺憾的是,家庭經常也是許多孩子的壓力來源之一。
身為父母,不可不慎。
而沒有兒女的成人,不論有沒有精神疾病的困擾,都能夠去學習正視自己的情緒問題,並且尋找適合自己的方式與情緒和平共處。相信自己能夠做到既不會影響他人,同時也能夠成為幫助他人的那一個。
#時間有限
#留待下次繼續寫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0/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0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
情緒表達 障礙 疾病 在 心理師的呢喃 王映之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不想生病
—陪伴病童面對疾病!幫助癌童擊退負面情緒💉
#孩子是否能和大人一樣體驗和表現特定的情緒呢?
基於研究結果,有一半以上的孩子,在一個月大的時候就至少能表達興趣、驚訝、高興、生氣和害怕等五種基本情緒了;兩歲開始,會因著對自己的認識以及評價,開始出現更為複雜的情緒。孩子對事情發生會有獨特的感受、有表達的能力以及需求,甚至能嘗試調整自己的情緒,以便更好的回應當下的特殊處境,這就是所謂的
#情緒能力 (emotional competence)。
孩子的情緒表達含有溝通的功能,也會影響著照顧者如何回應孩子,因此,成人應該主動了解孩子情緒代表的溝通意涵。然而,大人如何能得知孩子的情緒呢?孩子從嬰孩時期即會透過面部表情來傳達感覺,各種情緒的表達會隨著年齡增加越來越容易辨別。成人通常能從表情區別孩子的「正向情緒」,例如感興趣或是高興;但是,光看臉部訊息卻很難分辨「負向情緒」,例如是害怕或者生氣,往往需要結合其他的方式來獲取更多的訊息。
在壓力底下孩子較容易有情緒的波動,情緒可能過度高張(如哭鬧不休)或過度退縮(低活動量、減少表達),而罹患重大疾病的孩子更是如此。疾病本身帶來的不舒服以及治療中的陌生情境都是壓力源(stressor),導致孩子在情緒表達上容易有退化性的表現、過度的情緒波動甚至是引發情緒障礙。#情緒障礙 的兒童經常容易發怒、煩躁不安、不能專心、學習效率低落等。
不論孩子在院治療、在家休養或返校就學期間,作為孩子的父母、照顧者以及醫療者需要協助孩子辨識複雜的情緒,並用合適的方式溝通及表達,以成為孩子們在因應疾病中重要的心理社會支持資源。由於孩子情緒表達與發展年齡及所處文化息息相關,以下將分享一些關於 #情緒表達及理解的通則。
#嬰幼兒首重他們與主要照顧者的依附連結所提供的安全感。由於他們沒有辦法理解,因此盡可能地在療程中維護安全以及降低不適,以避免為他們帶來身體不適造成的心理創傷。
#學齡前期的孩子(2~7歲)
是認知發展階段的運思前期,已經可以使用語詞和想像去象徵他們的經驗和感受。因此,可以透過想像遊戲,運用一些小道具,例如玩偶、黏土、繪本來假扮、象徵、投射自己以外的人、事、物來扮演這些角色及經驗。照顧者可以在這些自發性的遊戲互動中,嘗試反映、回饋孩子,幫助孩子進行情緒的定向、溝通表達,從中理解自己的感受及事件的連結。緩解這個時期孩子因為幻像式的思考而造成的過度害怕與恐懼,還可以增進孩子與照顧者之間的連結及安全感,在遊戲中達到陪伴和理解,是照顧者雙贏的策略喔!
#學齡期的孩子(7~11歲)
很快的能習得認知層次的運作思考能力,也就是所謂的具體運思期。照顧者可以運用引導式或是結構式的會談、繪畫以及角色扮演來了解孩童在病中的感受。另外,可以透過醫療遊戲(Medicaltherapy),幫助癌童在設計過的結構式互動中,更具體的表達自己在疾病、醫療所經驗到的事件、感受以及情緒,增加他們對於疾病的瞭解及掌控感,另外,也可運用簡單的酬賞制度,增加他們對疾病中的正向因應行為。
#青少年階段的孩子(12~18 歲)
進入了形式運思期,有能力評估自己面對處理事情的態度及思考。因此可以邀請病童在開放式的會談當中,自由表述自己病中因應策略,肯定其運用得當的方式增加疾病適應的信心。另外,由於他們思考更加開放、能進行抽象式的推論及判斷,也需要更多的自主性,因此可以邀請他們為自己的治療決策提供想法與建議。青少年不喜歡一成不變,成人照顧者要嘗試成為他們對抗疾病的夥伴,不妨運用坊間多元的排卡遊戲增加討論的趣味性。
最後要提醒的是,#孩子的情緒因應風格跟主要照顧者息息相關,父母親及照顧者對自己的情緒覺察和自我照顧也要隨時進行調整和應變,才能夠成為足夠穩定的陪伴者,陪伴病童一同面對疾病治療期間的心理情緒問題。
文章連結網址:https://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article.html?newId=43562
本文摘錄自《馬偕紀念醫院院訊》
情緒表達 障礙 疾病 在 擁抱不完美&故事的療癒力量(敘事練功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可以生氣、可以悲傷、可以崩潰...
#不允許自己生氣你就生病
情緒是一種「能量」,情緒沒有好壞對錯,
從小、我們的家庭、社會文化讓我們誤解情緒、扭曲情緒、壓抑情緒....
所以長大後、我們身心分離、精神分裂、
不要小看情緒壓抑,你現在的健康問題、人際衝突、婚姻困境、
睡眠障礙、沒自信、自我否定、自閉、生活空虛....
這些、都可能跟你的「情緒」有關。
一切都是因為:過去某個「核心情緒」你還沒有「走完」它。
#真心推薦這本好書:「不只是憂鬱」。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6266
---------------------------
#好書介紹
藉由認識「情緒變化三角地帶」,
理解自己現在是處在哪個情緒角落,擺脫心理防禦,
不再以焦慮、羞愧、內疚等抑制情緒來掩飾,
讓我們與生俱來的核心情緒重新連結,
最終來到「開放狀態」,進而發現真實的自我,改善你和自己以及他人的關係。
這本書中有諸多引人入勝的患者故事和簡單實用的練習,
指引我們做好需要做的事情來治癒舊傷,
讓我們從混亂的生活中脫困、帶給我們平靜與快樂。
-------------------------------------------
#跟情緒相關的課程
「把當年沒出來的情緒走完」,這是療癒的關鍵,
情緒具有巨大能量。當情緒卡住了,人就一直被卡住,
當年沒走完的情緒,會「埋伏」在身體裡,繼續發酵、伺機而動,
待日後有類似經驗出現時,「地雷」就會爆炸、「火山」就會爆發,
沒走完(處理)的情緒、就像一個「未爆彈」一樣,
阻礙你的人際關係及婚姻幸福,甚至影響到你的身心健康。
每一個情緒背後,一定都有一個「故事」,
聆聽故事、辨識情緒、找到「核心情緒」、處理它,才能放下它。
-------------------------------
情緒過不去,「關係」好不了。
搞不好情緒,你就老是跟人糾纏不清、紛爭不斷。
情緒過不去,「身體」不會好。
沒有處理完的負向情緒,會一直潛伏在你的身體裡,
「卡住」身體能量,帶給你身心疾病的折磨。
(憂鬱症、躁鬱症、強迫症、暴食症,腰酸背痛、胃病、癌症等等)
讓情緒「過去」,你才能擁有健康的身體與人際關係,
BEST幫助你走出家庭創傷、童年逆境,
學習「覺察情緒、處理情緒、表達情緒」,
「把沒走完的情緒走完」,不要再被情緒綁架了,
於是,讓你的人生就翻篇吧。
「改寫」生命故事,從「情緒」開始。
------------------------------------
「情緒」過不去,「關係」好不了
不開心會生病...
情緒、童年逆境、身心療癒----
「創傷修復---BEST情緒治療工作坊」9月開課、
名額限定。擺脫情緒困擾、找回平靜的幸福....
詳情請點入:
https://blog.xuite.net/joe.chou/twblog/587810169
情緒表達 障礙 疾病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10/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0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歡迎收聽「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為你更新,結合心理跟生活的真實運用,每天陪伴你進步一點點;如果你每天都想要有所進步的話,就請你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
活在台灣的我們,很難想象哦在21世紀的今天,有很多落後國家,是沒有解決隨地大小便的問題;在他們的生活環境裡,最大的污染源其實就是人!
在1999年的時候,國際組織曾經給孟加拉提供了一些援助,讓他們在各個村莊都蓋公共廁所;但是後來發現,真正的問題,不是在於他們有沒有公共廁所,而是當地的人根本不愛用廁所啊!
在那個時候的孟加拉,不管是鄉村、田邊、路邊,還是住宅周圍,都是人的糞便,而糞便特別容易導致傳染疾病。
只是人是習慣的動物,當地人這麼多年都是這樣過生活,所以就算給他們蓋公共廁所,他們也只是偶爾才去用。
有些乾脆把它當成倉庫來使用,在當地的居民看來,這些公共廁所,比他們的房子都還要漂亮,怎麼可能在裡面大小便?
這是一個整體的社會氛圍,如果這個氛圍沒有改變,其實是不太可能調整他們的習慣;然而就在這個當下,有一個國際組織,他們用一個很有技巧的方法,幫助孟加拉解決了隨地大小便的問題!
他們在短時間裡,把這樣的狀況的比例,從38%降到1%。他們的做法是什麼呢?
他們的做法,是深入各個鄉村裡面,去給村民表演一個節目,這個節目怎麼演的哦?
就是他們派一個衣著整齊的外地人,走到他們的村裡,到處走走看看,然後呢,專門去看他們地上的糞便。
而且不斷的去問這些村民,關於糞便的問題;所有的村民都覺得這個人蠻有意思,於是慢慢的就聚在他身旁,看他到底要幹嘛?
而這個人就順勢的,把所有的村民都召集起來,掛了一個村子的地圖,然後讓這些村民幫忙用黃色的標記,標出那些可能出現糞便的位置。
大家就左一手、右一手,到最後就是整個地圖都變得黃色的;那我想如果你是村民,當下看到那個地圖,感覺也會很不好意思,然而到了此刻,這一場秀才準備要開始!
這個人拿出一個非常非常乾淨的水杯,在裡面倒了一杯清水,然後問這些村民說誰能喝這杯水,這所有人都認為乾淨的水當然可以喝。
那接下來這個人,拔了自己幾根頭髮,走到附近的一坨糞便,然後用他的頭髮粘了一些糞便,接著把頭髮放到水裡面,攪和了一下。
他又問,那現在還有誰願意喝這杯水?想當然爾,根本沒有人願意喝。
於是他接著問村民啊,那你知不知道蒼蠅有幾條腿呢?村民說六條啊!
他接著說,那麼當蒼蠅停在糞便上的時候,它的六隻腳沾到的糞便,是會比我這幾根頭髮沾到的多,還是來的少呢?
而且如果蒼蠅剛剛在糞便上停留過,接著又飛到你的家裡,在你吃的食物上停了一下,那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當村民聽到這裡,根本不用再多說什麼,他們就很清楚知道,這樣的日子不能再繼續下去了,而以後也不要隨地大小便。
然而這個故事你聽到這裡,你會發現噢,其實按照基本理性來看,所有人都知道蒼蠅飛來飛去很髒;而且到處都有大便這件事情,本來就會污染,可是沒有人真正面對這個問題。
然而不面對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沒有人真正的,把這裡面的關聯「展演」給他們看。所以呢,我把這個例子談到這裡,不知道讓你想到什麼?
我們常常在面對真實的人生、真實的人際,特別是要說服別人的時候,我們總是用一種簡單粗暴的方法,你缺什麼我給你什麼。
但是就像孟加拉的例子一樣,你覺得大家缺公共廁所,你給他廁所,問題就解決了嗎?
其實人性是很複雜,又很簡單的存在;它的複雜就在於,有時候表面上他缺的你給了,也沒有辦法解決問題。
然而簡單的部分就在於,我如何創造他有感的部分?而這「有感」的部分,並不是用強制的,也不是用規定的,更不是用簡單粗暴的所謂的滿足需求。
而是我們在傳遞信息的過程當中,我們能不能為對方設計一個親身的體驗,一個想象當中的連結;而且讓整個過程,在很短的時間裡面把它完成。
在這個過程裡,不是告訴別人一個所謂的標準答案,而是讓想法在你的對象的心中自己產生。
這也是我在這麼多年的教學過程當中,一直很努力的要帶給所有我們的學生,或者是有緣分接觸到我們內容的朋友。
在這裡面,需要用一個很敏銳、很細膩的姿態去靠近別人,並且熟悉的使用「隱喻」跟「展演」的方法。
所以關於這方面,我曾經花了很多功夫,不斷的自我精進,我也一直試圖的想要找一些可能性,把這些觀念怎麼用隱喻,怎麼去跟別人連結跟引導,帶給所有的朋友。
然而我在這邊很開心,也很興奮的跟你分享,在這麼多年的努力跟尋覓底下,我們即將在7月6號,推出一門全新的線上課程,叫做【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這一門課,是由哈克~黃士均博士所主講。
他是我所有認識的朋友,與老師當中,最懂得怎麼樣溫柔的靠近別人,怎麼樣善用隱喻跟潛意識的力量,去創造出人與人之間更好的連結。
我想,人與人之間,有的並不是好壞與優劣的差別,而是在於差別的本身;我們如果能看到這一點、也看懂這一點的話,你會發現一個人個性跟你不一樣,那又如何?
這不代表你沒有辦法跟別人連結,這更不代表你們中間,會有很多無法弭平的衝突。
或許從整個人生的角度來看,我們怎麼跟別人靠近、我們怎麼跟別人連結,永遠比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來得更為重要!
所以呢,我很開心的為你推薦7月6號,我們即將上線的【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期待你的加入。
相信你會透過這一門課,學會最溫暖、溫柔的靠近;期盼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也有Podcast的頻道,你只要在Podcast的應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也記得給我們五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用具體的行為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那當然了,也別忘了7月6號,跟我們一起加入哈克的【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那麼今天就跟你聊這邊,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情緒表達 障礙 疾病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殺警 #無罪 #思覺失調症
按這裡,你可以幫助志祺七七繼續日更: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Xd0nmBjlKROwzMyPV-Nw/join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1:24 事件經過
02:48 無罪判決的理由
04:33 「無法接受判決」的原因
05:50 不同角度的看法
08:01 我們的觀點"
【 製作團隊 】
|企劃:冰鱸
|腳本:冰鱸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絲繡
|剪輯助理:歆雅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相關判決及報導:
→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108 年重訴字第 6 號刑事判決:https://bit.ly/3ddYYKI
→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108年度重訴字第6號被告鄭再由涉嫌在火車上刺死員警案件新聞稿:https://bit.ly/3c3ctN5
→ 新聞專題 鐵路警察李承翰遭刺殉職:https://bit.ly/3dcTj7F
→ 嘉義自強號鐵路警察遭乘客刺傷 輸血1萬多CC仍不治:https://bit.ly/3fndZfp
→ 殺鐵路警察判無罪 總統支持檢方依法上訴:https://bit.ly/2xzIWMc
→ 對殺警案無罪錯愕 蘇貞昌:重大刑案是否一個醫師鑑定就夠:https://bit.ly/2VZ9LCH
→ 刺死警凶嫌一審無罪 鄭文燦:違反社會認知期待:https://bit.ly/2Wpr8Mc
→ 鐵路警察遭刺死凶嫌一審無罪 蔡清祥:將上訴啟動社會安全網:https://bit.ly/3b1u7j8
→ 鐵路警遭刺死案凶嫌判無罪 警政署:判決不公:https://bit.ly/2W16fYx
→ 殺警一審判無罪 被害人父親感嘆犧牲不值得:https://bit.ly/35scVlG
→ 殺警無罪 嘉檢上訴:鄭嫌未喪失辨識能力:https://bit.ly/2VY7wzK
→ 殺警凶嫌判無罪 網友留言灌爆司法院臉書:https://bit.ly/2W1A8Ir
綜合討論
→ 司法院 FB:https://bit.ly/2Wlsqrq
→ 沈伯洋 FB: https://bit.ly/3d8vGNu
→ 殺警案無罪判決的三個關鍵重點|楊貴智:https://bit.ly/2StU0BG
→ 火車殺警,為什麼無罪?:https://bit.ly/3fkdfY7
→ 火網評論:鐵警殉職 是訓練被長期漠視(施嘉承):https://bit.ly/2yhgeAa
→ 呂秋遠 FB(一):https://bit.ly/35tSRiM
→ 呂秋遠 FB(二):https://bit.ly/3bZq9ZK
關於警察權益的討論:
→【李承翰案一審判決 台灣警察工作權益推動協會聲明】:https://bit.ly/2YuDTaQ
→ 邱顯智 FB:https://bit.ly/2W16GSF
→ 蕭仁豪 FB:https://bit.ly/3deucSc
刑法的相關討論:
→【喪心病狂的法官?為什麼判無罪?—精神病無罪的前世今生】:https://bit.ly/2KYNKxO
→ 火車殺警案的具保爭議:https://bit.ly/2yoQlyi
→【Yahoo論壇/楊貴智】精神疾病成為免死金牌?刑法不保護人民,誰來保護人民?:https://bit.ly/3c2GTPA
→教你看懂刑法論述:刑法論罪的SOP:https://bit.ly/2YCfS1P
→心智障礙與刑事責任之謎(一):從割喉案談起:https://bit.ly/2Wn9mt1
關於精神鑑定相關討論:
→沈政哲醫師 FB: https://bit.ly/3b2xKp4
→殺警無罪惹議 沈正哲:鑑定結果是團隊完成
https://bit.ly/3dehlz8
→精神科醫師談刺警案:鑑定醫師承擔極大社會壓力,犧牲自己的時間還要被出征
https://bit.ly/2KZ7pxE
→精神鑑定醫生的任務是什麼
https://bit.ly/3fjJLJS
→Re: [爆卦] 鑑定精神報告的醫師發澄清文了:
https://bit.ly/2zW6n38
關於思覺失調症相關討論:
→ 徐志雲醫師 FB: https://bit.ly/3fneQwD
→【想裝精神病?得先看看你忍不忍得住這些!】: https://bit.ly/3c7se60
→ 思覺失調的世界:裝病真的容易嗎?:https://bit.ly/2VZidlu
→ 王惀宇 FB:https://bit.ly/2YuLqX5
→Yang Pen Yen FB: https://bit.ly/2WnRkXl
→思覺失調症是什麼?親友或自己得病怎麼辦?醫師完整說明:https://bit.ly/2L9zAdn"
法院認定鄭再由「被害妄想」的相關事件經過:
法院從鄭再由偵查時的供稱、以及相關證人的證詞裡得知,鄭再由從案發前兩天的7月1日,就產生了「被害妄想」,認為自己的朋友以及女兒設計了「整人遊戲」,要共謀害死他,並且詐領他的保險金。於是鄭再由在案發當天白天,前往派出所報案、去社會局問保險、去保險公司退保解約、跑到小北百貨買了水果刀跟嫁接刀說是要自保、又去議員服務處陳情,因為都沒有得到正面回應,決定上台北找媒體爆料尋求保護。法院認為整段過程裡,他持續跟不同對象表達他的被害妄想,這代表他在案發之前很可能確實是處在「思覺失調症」的發病狀態中。
連他搭火車沒買票,也是因為他覺得有人在跟蹤他,因此為了甩開跟蹤的人,他先往南到新營,關閉身上手機的定位,然後才折返往台北,但他在被查票時卻產生妄想,認為列車長跟要害死他的人是同夥的、而當他看到警察時,覺得整個車廂的所有人都是便衣警察,都是要針對他、要謀害他的人,因此在被要求下車時,就情緒激動地邊罵髒話、邊拿出預先藏好的刀子刺死了警察李承翰。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情緒表達 障礙 疾病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選擇性緘默症──不說話的孩子」介紹
訪問作者: 王意中
內容簡介:
孩子不是不說話,而是無法說。
「選擇性緘默症」孩子比任何一個人都痛苦。
台灣第一本集結本土案例,
深刻探討「選擇性緘默症」孩子的專書。
你的孩子不說話嗎?
或是到某個特定環境就全身僵硬,不肯開口?
你覺得他只是太內向、害羞,
或認為他再大一些,自然就會說話。
但孩子可能正為「選擇性緘默症」所苦,急需你的接納、陪伴與協助。
台灣家長面對「選擇性緘默症」時,可能的5大迷思:
‧「他個性比較內向、文靜,等時間久了,他就會說話。」
‧「她在家裡會說話,可能是幼兒園讓她不太習慣。」
‧「他爸爸還不是到了五歲才會講話。『長大了就會好』,別擔心。」
‧「一定是教學太嚴肅了,孩子才會不敢說話。你們老師應該要調整。」
‧「她是『大隻雞晚啼』,像她爸,但爸爸也拿到碩士了啊。」
在不以為意、漠視與逃避下,
孩子可能就錯過早期療育介入的黃金時刻。
「選擇性緘默症」是一種焦慮的疾病,好發於四歲左右的孩子。在台灣,「選擇性緘默症」長期被漠視或誤解,但「選擇性緘默症」孩子並不是執拗、任性或被寵壞,他們心裡也很想表達,無奈龐大的焦慮與恐懼往往凌駕於開口說話。在這群不說話的孩子背後,那是想說而無法說的痛苦,那是無聲的吶喊。
當一個孩子在班上不說話,人際關係可能就會惡化,課業走下坡,甚至因此被霸凌,但孩子卻因焦慮而更退縮,更無法向大人求救,將所受的委屈說出口。若老師或父母未適時察覺,予以協助,孩子可能終生都會被囚禁在「選擇性緘默症」的牢籠裡。
理解、接納以及給予孩子正向經驗的累積,是王意中心理師認為最能開啟「選擇性緘默症」孩子冰封內在的一把鑰匙,也是突破「選擇性緘默症」孩子心牆的絕佳方式。書中特別細膩又完整地從父母、老師以及親師溝通的角度,提出各種協助「選擇性緘默症」孩子,早日擺脫焦慮,讓孩子融入人群與社會的方法與技巧。
作者簡介:王意中 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教育部部定講師、《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Baby Home》駐站專欄作家、《未來Family》數位專欄「過動的美好天地」作家、《國語日報》專欄作家。
於宜蘭成立宜蘭縣第一所經衛生主管機關合法立案之心理治療所,目前演講場次已超過2000場,是許多家長與老師心中極為信賴的心理師。
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第一屆碩士畢業,曾擔任振興復健醫學中心復健醫學部臨床心理師、中華民國過動兒協會諮商師及國軍八○二總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並曾於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幼兒保育系擔任兼任講師。
合作經歷,包括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校園系統(輔導諮商及特教服務)、臺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幸夫愛兒園、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基金會、社團法人台灣赤子心過動症協會、財團法人赤子心教育基金會及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等,提供心理專業服務。
於網路上,經營「王意中部落格」,分享早期療育及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等資訊,部落格的參觀人次已突破三百萬!
著作包括《陪伴孩子的情緒行為障礙》、《不讓你孤單──破解亞斯伯格症孩子的固著性與社交困難》、《戒掉孩子的拖延症》、《資優生教養的頭痛問題》、《你被孩子3C勒索嗎?》、《為什麼孩子要說謊?──心理師親授的210個誠實力指南》、《孩子不專心,媽媽怎麼辦?》、《爸媽忘記教我的事?──愛朋友也愛自己,教孩子受用一生的人際力》、《301個自閉兒教養祕訣》、《301個過動兒教養祕訣》、《不吼不叫,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力》、《拆解孩子的青春地雷》、《誰讓孩子變成失控小惡魔?──從情緒管理開始,教出講理好孩子》、《標準答案──臨床心理師的大格局教養》、《孩子不敢說的40個成長困惑》。
作者粉絲頁: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王意中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