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長權談疫情》Delta 流感化,青少年打 BNT 是當務之急嗎?
近期國內 #疫情 的兩大重點,分別是入侵 #幼兒園 的 #Delta 病毒看似獲得控制,以及疫苗保護力將往下覆蓋 #國高中 族群。我們能期待更高的青少年疫苗覆蓋率,有效防堵來勢洶洶的 Delta 病毒嗎?有話邀請台大公衛學院教授 #詹長權,談疫苗對疫情的真正影響。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 詹長權:
🔺 防死亡不防感染,是對疫苗的正確認知
我想我們要回歸疫苗的本質。
當初這幾支疫苗在這麼短的時間開發成功,很重要的成效是避免 #重症、避免 #死亡,「降低感染」並不是它最主要的指標。所以想讓疫苗發揮最大功效,就是要去保護那些感染後會重症、住院、甚至死亡的人。
世界各地疫苗打得比較多的國家,用幾百萬人的經驗和數據告訴我們:疫苗對避免重症、住院和死亡仍是很有效的。到了 Delta 以後,則是需要 #兩劑,才會比較有效。
很不幸,台灣從打疫苗開始,一直給大家的印象是 #用疫苗減少傳染。#北農事件,趕快篩檢完就通通打疫苗,給民眾一個錯誤的觀念,好像這樣打完就能減少傳染。但是疫苗是打完 14 天才有效、打完兩劑才更有效。
一而再、再而三產生這種錯誤見解,讓我們一看到幼兒園確診 Delta 就緊張了。大家忘了,幼兒重症、死亡的案例 #非常少,我看到的周邊幾個國家也都是這樣。
在這樣的情形之下,我們就要討論:當疫苗有限時,怎麼讓整體社會減少重症、死亡?當然是要 #把老年人打好打滿。你去看所有疫苗打得快的國家,它的進程都是把 50 歲以上打到一個程度,才會去想青少年──不是青少年不重要,而是青少年疫苗的核准確實較慢,這也表示要完全了解它的 #安全性 和 #效果 比較困難。
我們是一個後進的施打國家,我們可以跟著其他國家按照年齡的打法。更何況我們是一個疫苗不足、供需失衡的國家。雖然現在只有 #BNT 可以給年輕人用,但不代表年輕人就是第一優先。
🔺 八成高齡者打滿兩劑,給社會更多韌性
施打疫苗有 #機會成本。現在究竟是動員大量醫護,到校園去施打學生重要?還是將高齡者的第一劑、第二劑給鋪蓋好?國家就必須做決策。
以 Delta 來看,我們就是要把老年人保護好。 #澳洲 的例子告訴我們,對 Delta 來說,一劑是無效的。大約在我們發生 #屏東枋山 個案的時候,剛好也是 #雪梨 開始面對 Delta,當時澳洲兩劑的覆蓋率相當低,整個擋不住,直到今天單日確診還是一千多人,死亡數也還在攀升。這是澳洲加快施打第二劑的原因。
現在我們有 #將近三成 高齡者連第一劑都不願意打,這是非常難克服的問題,但一定要去克服。像新加坡逐年齡層一歲一歲檢視,組成 #居家接種隊,即便只為了一個老人,他們也要去打。
克服這些問題,社會才能更有韌性、走向 #新常態──當整個社會高齡族群的疫苗覆蓋到達一定程度以後,我們比較能承受年輕人的感染。
我一直認為,我們的目標是以 #年底 為期限,讓八成的 60 歲以上人口都 #打滿兩劑。然後,以此為基礎,回推現在疫苗進了多少、能不能混打、該怎麼搭配等細節問題,而不是有疫苗就這個打、給那個打,給年輕人打了一劑,就不夠給老年人打第二劑,常常捉襟見肘。
我們要想:現在給青少年打第一劑 BNT,那他們的第二劑什麼時候打?國際上青少年的 #施打間隔 不像成年人可以延長,多是隔個 3 到 4 週就馬上打第二劑,這樣將會用掉很大量的疫苗。現在,打過 #莫德納 的高齡族群,已經等了快 12 週還找不到第二劑,很少國家會再延下去。原因在於沒有明確的抗體檢測,很難知道隔了這麼久效果剩多少。
🔺 從清零迷思到流感化,學習與病毒共存
要對付 Delta,我們只能 #不斷篩檢,鼓勵所有自認為有可能症狀的人,都出來篩檢;同時也進行對環境的篩檢,例如 #紐西蘭 和 #澳洲,就對 #社區廢水 持續做核酸的監測。持續一段時間之後,才能達到所謂的「控制住」──但我並不這麼樂觀。我覺得,現在仍很像只是一個疫情的開始。
從 #英國、#新加坡,到現在完全解除防疫限制的 #丹麥,他們的策略是讓疫情 #流感化。所謂流感化,就是讓族群中最需要保護的人打滿九成,其他人則要將近八成。這是他們的目標。在此之後,就是允許感染,但不允許死亡。
像現在新加坡單日確診破 500,但他們不害怕,因為死亡很少,每天頂多 1 例。這是走上新常態社會、讓疫情流感化的必經之路。種種的理由都讓我覺得,在分配這麼重要的 mRNA 疫苗時,是有機會再想一下的。
「快篩無效原因」的推薦目錄:
- 關於快篩無效原因 在 公視有話好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快篩無效原因 在 張之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快篩無效原因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快篩無效原因 在 [問卦] 快篩試劑不插鼻會什麼結果? -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快篩無效原因 在 特定批號快篩劑出問題持小黃卡、試劑可換貨|#鏡新聞 的評價
- 關於快篩無效原因 在 獨家》居家快篩試劑「放1小時」浮2條線! 醫師:抗體變質 ... 的評價
- 關於快篩無效原因 在 Kuso宅卡啦- 【劣質快篩魚目混珠進口牟取暴利,食藥署遭爆5 ... 的評價
快篩無效原因 在 張之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前一篇,我先釐清「疫調、匡列、隔離」的概念,給台北市前發言人參考。
現在,把這個政治爭議大略整理。
一、6/18,在台北市北農群聚案被台北市的許淑華議員揭露前,基隆市早就已經疫調(6/11)完成確診的基隆市民,並且早就掌握基隆果菜批發市場內,有到北農批貨的攤商,全部快篩陰性確定。
二、在許淑華議員於6/18提出質疑時,就已經點出「疫調匡列卻不到位,台北市只匡列台北的,對其他縣市一概不知,這樣的疫調困境恐成為防疫破口」。
三、6/21,柯文哲市長開記者會時,卻說了兩個謊。
1. 北農確診案有一半是來自新北、基隆的,而且是從外縣市帶進台北。
2. 台北市於6/19有與新北、基隆開會討論此事。
四、林右昌市長於6/20回應,表示「不爽」。
五、不爽原因1:北農到當時約有19確診,基隆佔2,一半在哪裡?
六、不爽原因2:北農感染源就在北農裡面,柯說是外地帶進去,甩鍋。
七、不爽原因3:根本沒有6/19會議,事後柯文哲的副手黃珊珊也承認了。
八、不爽原因4:如果台北有疫調匡列確實,基隆市政府的疫調可以早5天。
九、今天台北市政府前發言人說,「疫調是地方政府的責任,基隆市做賊喊捉賊」。
十、柯文哲要凹成「你該做的基隆市民疫調,你來誣賴我沒做,我本來就不用作你基隆市民的疫調,你做賊喊抓賊」。
十一、但事實是,「如果你柯文哲有把你台北市民的疫調做好,我這個基隆市民可以早5天就被我疫調到,但因為你柯文哲擺爛,所以空放了5天,讓這個病毒繼續擴散」。
十二、林右昌市長今天就講了,他希望6/7接到台北市的「匡列通知」,而不是6/11才接到CDC的「確診通知」。
十三、我們在北農案裡的這位市民自己親自講,6/7,他就得知同事確診隔離,他就知道,只要那位同事有做「疫調」,他自己很快就會接到「匡列通知」。但是,「疫調、匡列、隔離」的作業,柯文哲沒有做。他等待多天,還是沒有任何人通知他,他身體不適後,才主動就醫、確診。他沒有想到台北市政府會在「疫調匡列」工作上,完全忽略掉他。
十四、林右昌對柯文哲的提醒,一是對柯文哲的謊言必須釐清。二是縣市首長若不把自己本份的「疫調、匡列、隔離」這個基本功做好,區域聯防無效。
十五、台北市現在才知道要確實疫調、匡列,或是現在學會用PCR篩檢,並不可恥,只要現在開始做,浪子回頭,再晚也不遲。重點是全國疫情要控制住,這就是我們在說的「同島一命」。
基隆市議員 張之豪
快篩無效原因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新冠病毒藥物進度介紹》
1.美國政府剛剛宣布,要再投入32億美金,協助正在進入最後實驗階段的新冠候選藥物,希望能在又不慎被病毒找到破口時,不是疫苗,而是治療投藥的方式,減少輕中症者,惡化成重症。
2.首先,被美國醫界寄予厚望的,是一款由美國知名藥廠默沙東開發的抗病毒口服藥,初期人體實驗已證明,可大幅降低早期患者體內的新冠病毒數量,目前正針對住院病患及非住院的輕中症患者,進行第三期臨床實驗,此口服藥物對付SARS與MERS病毒同樣有效。
3.但口服藥還是有侷限性,挑戰在於篩檢呈現陽性後,須盡快服用,否則藥效不彰。
因此,抗病毒單株抗體療法,在當前眾多新冠療法中,正受到高度矚目,原因在於它可大幅降低,有重症危險因子,如高齡、慢性病等高風險確診者,轉變為輕中症轉為重症的機會。在已治癒的康復者中,以美國前總統川普而聲名大噪
4.至於曾經被視為新冠萬靈丹的瑞德西韋,後續研究顯示,它雖能縮短住院病患康復時間,但若非在適當時機投藥助益不大,尤其是在降低住院病患死亡率上,「效果極小 甚至無效」。
{內文}
新聞片段:
為了結束新冠疫情,同時避免疫情重燃,拜登政府宣布投資30億美金投入抗(新冠)病毒藥物的實驗,這筆錢除了會用來製藥,也會投入研究預防新冠重症,減少住院及死亡
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院院長 佛奇:
這項計畫匯集科學界及學界的翹楚人物,也包含產業界,一同加速發展新的抗病毒藥物
美國又一次超前部署,繼去年大手一揮,投入180億美金協助國內藥廠,成功研發五款高效新冠疫苗後,拜登宣布投入32億美金,以加快那些備受看好的候選新冠藥物,進入最終實驗階段,其中一款設計在發病之初,就能在家中服用的口服藥
可望年底問世。
美國耳鼻喉科醫師 漢森:
想像一下,你吞下一顆藥丸就能治療新冠,可避免肺炎及低含氧量的發生,這顆抗病毒藥物名為Molnupiravir,可從確診者的鼻腔與咽喉,消滅新冠病毒
這款口服藥Molnupiravir,由美國知名藥廠默沙東開發,初期人體實驗已證明,可大幅降低早期患者體內的新冠病毒數,目前正針對住院病患及非住院的輕中症患者,進行第三期臨床實驗,加上對付SARS與MERS同樣有效,在早期治療上被醫界寄予厚望。
美國病毒學家 Michael Teng博士:
或許這就是那種藥物,讓我們祈禱吧,無論你感染了何種(冠狀)病毒,只要你出現呼吸道症狀,服用這款藥或許就能擊退病毒
美國政府已與默沙東簽署採購協議,只要靜待藥物完成三階實驗,通過FDA緊急授權,屆時便會以12億美金,買170萬劑在全美使用加入研發行列的還有輝瑞,但專家認為口服藥仍具侷限性,挑戰在於篩檢呈現陽性後,須盡快服用否則藥效不彰。
前美國FDA局長 凱斯勒:
倘若你的檢測呈現陽性,不管是PCR還是其他檢測,只要你是可能惡化為重症的高風險族群,假如你沒有住院,但屬於高風險族群,建議最好趕快尋問醫師開始使用(抗病毒)單株抗體
抗病毒單株抗體,角色類似癌症標靶藥物,是專門用於治療新冠的藥品,在當前眾多療法中,正受到高度矚目,原因在於它可大幅降低,有重症危險因子,如高齡 慢性病等高風險確診者,從輕中症轉為重症的機會,在已治癒的康復者中,因為包含美國前總統川普而聲名大噪。
時為美國總統 川普(2020.10.08):
大家好,或許你們還認得我,我是你們最愛的總統,我住院後馬上使用了單株抗體療法Regeneron,它叫做Regeneron,這療法真的很神奇,我馬上就渾身有勁,這是新冠的解藥,當我住院時,感覺不怎麼舒服,短短24小時後,我又活力充沛了
讓川普住院四天,神速出院的單株抗體療法,是當時尚在臨床試驗階段,由美國生物製藥商Regeneron,結合兩種單株抗體,研發的新冠雞尾酒療法(REGN-COV2),這兩種單株抗體在進入人體後,可阻止新冠病毒入侵關鍵受體,避免在體內擴散惡化為重症。
Regeneron首席科學家 楊柯波洛士:
這不像疫苗,得廣泛投藥保護每個人,正確地說,不是給數十億人也是數億人。但這個治療藥物,是針對染疫的那些病人,所以不用生產那麼多,或者只給風險很高的病患,因為它藥效快,還有潛在預防疾病的效果。
由於在後續人體實驗中,證明這項單株抗體療法對無需住院,或住院後不用供氧的輕中症者效用最高,美國在去年底緊急授權使用,德國則在今年一月斥資四億歐元買入,英國六月公布大型實驗結果,證明該療法對特定患者可減少20%死亡風險,在重症治療上頗具價值,台灣則在六月初確診數衝上峰值時,政府遭國內醫師批評
「不夠未雨綢繆」,直言單株抗體縱使價格昂貴,但買得實在太晚。
由美國吉利德開發的瑞德西韋後續研究顯示,雖能縮短住院病患康復時間,但若非在適當時機投藥助益不大,尤其是在降低住院病患死亡率上「效果極小 甚至無效」。
印度AIIMS醫學院院長 古賴瑞雅:
瑞德西韋既非神奇子彈,也非可降低死亡率的藥物,但它確實在治療上扮演一定角色,當找不到好的抗病毒藥物時,我們只能尋求使用瑞德西韋
事實上,開發和批准新冠藥物,從識別針對病毒的化合物,到測試安全性及有效性
都是極度艱難的過程,這也是為什麼科學家曾經重新利用,已被批准用於其他疾病的現有藥物,如類固醇地塞米松和托利珠單抗這類消炎藥物,來治療新冠病患的原因,英國藥廠阿斯特捷利康便在研發新藥的路上敗下陣來,無奈宣布在英美召募受試者,所進行研究的單株抗體雞尾酒療法,只能把新冠感染機率降低33%,未能繼疫苗研發成功後再下一城。
https://youtu.be/0XLPtBIOmDk
請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TVBS%E6%96%87%E8%8C%9C......
並開啟🔔
快篩無效原因 在 特定批號快篩劑出問題持小黃卡、試劑可換貨|#鏡新聞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台中市發放的 快篩 試劑出了問題,特定批號的「富樂 快篩 試劑」,有民眾反應 快篩 試劑無法測量,問題就出在控制線、C線並沒有出現,也就代表 篩檢 是 無效 的 ... ... <看更多>
快篩無效原因 在 獨家》居家快篩試劑「放1小時」浮2條線! 醫師:抗體變質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一名男大生和室友一起使用羅氏居家 快篩 試劑,原本兩人的 快篩 結果都是陰性, ... 男大生發現自己的 快篩 盤浮出第二條線,直奔醫院採檢,所幸PCR是陰性。 ... <看更多>
快篩無效原因 在 [問卦] 快篩試劑不插鼻會什麼結果? - 看板Gossiping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