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zu寫作人] 以訛傳訛
文︰薯伯伯
在西藏經常聽到一些旅客有這樣奇怪的觀點,聲稱︰「西藏人一生只能洗三次澡。」這種觀點,我小學時就聽過,但當時的主角不是藏人,而是印度人,說印度人只能在出生、結婚及死亡才能洗澡。我心想,怎麼可能啊,豈不癢死?
這種「都市傳說」,人云亦云,以訛傳訛。到底這種說法從何而來?原來的版本,應該是指宗教上的潔淨儀式,例如基督教的洗禮,後來卻演變成「按字面解釋」的洗澡。數年前起,忽然又把原來的印度人改為藏人的情節。有客人在咖啡館問我︰「藏族人是否一輩子只洗三次澡?」我開玩笑說︰「如果一生只可以洗三次澡,那我們的服務員,豈不是過了幾百輩?因為她特別愛洗澡……」
有些遊客不服氣,堅持自己是對,偏要說︰「我說的不是現在的西藏年輕人,而是以前的西藏人,當時環境所限,一生只洗三次澡!」以前?是多少年以前呢?你的祖先「以前」也茹毛飲血、鑽木取火呢。而我們鄰家 77 歲的老婆婆,大熱天時也愛脫了上衣,對著公用的水龍頭,露出下垂的奶奶來洗澡。
更好笑是有漢人為此撰文,嘗試解釋為何一生只洗三次澡。所謂「解釋」,不用認真求證,只靠憑空想像,看圖作文,與實不符,又有誰會介意?其中一篇在網上廣為流傳的文章寫道︰「對於信教的藏民而言,洗澡可是件不敬的事情,洗澡會洗去精神修養、今生的經驗和對佛的感悟,洗澡是對佛祖不忠的事情。」這種說法,既無知,又可笑,加點漢人的偏見,見怪不怪。有時在大昭寺,還可以聽到漢族導遊煞有介事跟漢地遊客解釋所謂的西藏民風,說時面不改容,有次被藏人作家及詩人唯色聽到,她忍不住對著導遊說:「你才一輩子洗三次澡呢!」
西藏有個傳統節日,叫棄山星節,中文多譯作「沐浴節」,藏曆七月的一個星期,天空出現棄山星,傳說經此星光照耀過的河水,能袪百病,可洗掉一年的煩惱、痛苦及慾望,很多藏人每年也會㩗老扶幼,走到河邊沖洗。
那些對其他文化的杜撰解釋,在網上比比皆是,人云亦云,既不尊重別人,也盡顯個人愚昧。記得在 2006 年,我踏自行車到了雲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一名城管親口跟我「解釋」伊斯蘭教徒不吃豬肉的原因,他說︰「幾百年前雲南有一場回漢大戰,當時回人只剩一個活口,躲進了豬欄,靠豬奶活下來,出來後為了感恩,就叫其他族人不要吃豬。」這番話如果被穆斯林知道,恐怕又要發起另一場聖戰。我當時驚訝得張開嘴巴,城管以為我佩服他的「學識」,洋洋自得地說︰「我們領導也經常叫我們多跟遊客解說當地文化,為人民服務嘛!」
另一個故事,是說「香港」二字的起源,此故事在百度上曾經瘋傳,附和者眾,後來被管理員刪除了。原作者聲稱香港開埠之初,英軍登陸香港,嫖妓之時發覺香港妓女的香水特別香,所以稱此地為香港。原作者還因此下了結論,香港人都是妓女的後代,有回應者恍然大悟表示︰「怪不得香港人那麼賤啊!」
聽到這些可笑言論,除了嘲笑別人的無知,可能也要反思,自己有沒有犯上同樣錯誤?
「彝族不要怕」的推薦目錄:
- 關於彝族不要怕 在 Pazu 薯伯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彝族不要怕 在 Sonya Travel & Photograph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彝族不要怕 在 Sonya Travel & Photograph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彝族不要怕 在 【纯享版】吉克隽逸再唱民谣《不要怕》重温最初的感动《歌手 的評價
- 關於彝族不要怕 在 《不要怕》 彝族合唱班天籁嗓音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彝族不要怕 在 治愈心灵!莫西子诗原创彝族民谣《不要怕》 [精选中文好歌] 的評價
- 關於彝族不要怕 在 莫西子詩- 不要怕(彝文:ꀋꏦꇊ)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彝族不要怕 在 秘樂- 電台第五集節目08/01 (苗族和彝族) (背景音樂 - Facebook 的評價
彝族不要怕 在 Sonya Travel & Photograph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涼山深處。彝家人 》隨筆 #04
// 『 路的盡頭,就是希望所在 』
這一條路,每走一次,彷彿都是在讓我成長,都總有些不同的情況要讓我要學著自己面對。每一次,感恩,神總與我同行。
從香港出發到成都後,我一般會乘坐通宵的火車前往西昌,這樣子又可以省了一晚住宿,而且硬臥的火車也挺舒服的,我總是能睡得很香。睡醒,就到站了,又能剛好趕上最早的班車前往布拖縣。不過,目前正在修路,原本四、五個小時就能到的,我也試過坐了十個小時,更有朋友曾坐上了二十四個小時!
運氣好的,當天中午就可以抵達布拖縣,接著就要再趕公車到拖覺鎮,車程約一個小時。而緊接著要再到烏依鄉就只有小麵包車往來,如果沒能碰上拼車的村民,就只能花人民幣兩百元自己包車。但由於這裏是彝族地區,他們看見你是漢人,偶爾還會把價錢太高。所以這也是我最不喜歡的一段路,我討厭去爭。而在你順利抵達烏依鄉後,其實真正的挑戰也才上演!
阿布洛哈村是環山而抱,從烏依鄉一直往下走就能到達。由於這裏過去是痲瘋病村,所以一切都是封閉的,發展也非常落後。其中,從村到鄉的路就一直沒有通車路,還依舊是砂石路和土路,很窄,只能讓人和馬匹走。而且,山路很不好走,滿是砂石在上,一不小心就會被滑倒,旁邊就是懸崖;遇上雨季,路上還會滾石頭,曾經就有村民被石頭砸到後失血過多而死。這一條山路,不僅僅對城市人是個很大的挑戰,就連村民,偶爾也會發生滑倒受傷的事情。所以,每走一步我都會特別小心,走得很慢。
還記得第一次走山路進村,雖然當時是走另一條路,但路況也都是相似,我幾乎是被男人夾著「提」進村的,他們一路都護送著我。第二次,也就是第一次走我上述提到的山路,超過一半的山路我都是牽著校長的手往下走。但我也明白,當我把力氣都卸了過去,其實對方也會很累。於是,我就跟自己說:「要學著靠自己完成!」往後幾次,我都有學著盡量不要扶著別人,次數也都越來越少,只是在某些特別難的路段才需要。一直到了第六次進村,我終於有機會嘗試一個人走這一條我又愛又恨的山路了。
那一次,我和村長在拖覺鎮會合,和他一起進村。我們已見過好幾次,雖然我倆一路上的話也沒有很多,但村長還是很照顧我。走了半個小時左右,不知道哪來的衝口而出,我就說了句:「村民,我走得慢,要不你先走!」村長有點遲疑,也沒有回應我,然後就一如繼往地往前走。我轉一個彎,沒看見他;再轉一個彎,也沒看見他。那時候,我就明白他是真的走了!當時,我腦海裡想到的第一句話是:「村長,女人的話你也相信!」第一次要靠自己完成這一條山路,沿路雖然一步一驚心,也滑倒過許多次,但當一個人成功走到了學校的一刻,我心理是說不出的滿足,更悄悄地給了自己一個讚!
第七次進村,因為溝通的一些問題,村民沒有來接我。從烏依鄉下了麵包車後,我一個人在山上迷路了兩個小時。當時,是我第一次在這路上哭了,特別無助和迷茫,但更多的是覺得委屈。我知道我沒辦法責怪村民沒有來接我,但當時也還是忍不住會去想 -「自己長途跋涉來到這,卻落得如斯田地,為甚麼?!」還好,最後也順利來到了學校,而我知道經過了這一次,我又變強大了一點點!
白天走過、黑夜走過、一個人走過、雨天也走過,對於這一條我又愛又恨的山路,應該再沒有甚麼新的狀況要面對了!都試過了,都克服了,還會怕嗎?怕!至少我沒辦法好像小孩一樣跑著衝下山,我還是走得一步一驚心。只是,我也不會再畏懼了,它不會再嚇到我。
最重要,是我知道,路的盡頭,就是希望的所在 - 阿布洛哈村。
---待續(之五/)
* 攝:阿布洛哈村 - 涼山
* 《涼山深處。彝家人》系列,每逢週一晚在 page 連載:
#01 『 老師,你好 』
#02 『 被馬兒吃掉的手指 』
#03 『 手心的力量 』
#04 『 路的盡頭,就是希望所在 』
#涼山深處彝家人 #阿布洛哈村 #涼山
彝族不要怕 在 Sonya Travel & Photograph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涼山深處。彝家人 》隨筆 #02
// 『 被馬兒吃掉的手指 』
阿布洛哈村有四個村組,村民們都是集中居住。走訪他們的時候,經常看到大人老少都會輪流集中在不同村民的家門外,聊天、幹活。誰家的飯做好了,坐下來吃飯的往往不僅僅是自己家的孩子,互相串門子就是這裏的習慣。在這個小小的村子裡,幾乎都是親戚,彼此的互動根本無法不密切。唯獨有一家,在這與世隔絕的大山裡,再把自己獨立於山的一角,走訪最近的村民都要行半小時山路。而關於這神秘一家的故事,學生們就早給我說了不少。有的肯定是謊話,卻也真的能騙過當時才剛到阿布洛哈村的我;有的半真半假,我也只能本信半疑。
「這裏沒有人住的,鬧鬼!你敢去嗎?」
「大家說他們一家以前被詛咒,後來搬了家才沒事。」
「他們家有個弟弟是瘋的,手指給馬吃掉了!」
「他們一家以前住三組的,但不知道為什麼,生下來的孩子都死了。做了迷信後,就搬到這裏,就沒有再死人了。」終於聽到一個相對靠譜的說法,但對於「人都死了」我還是有所保留。
多少次從遠處眺望或是經過附近,都還是過門而不入,直到第十次進村,我才終於真正走進了這神秘的一家。
「你去過牛日家嗎?」義教的姜老師問我,這天我和她一同從三組出發到牛日的家,也就是「那一家」。
「沒有呀,反正就是那個方向嘛!」
「呀!我們會不會迷路的?」姜老師開始有點擔心。
「不會的,走到附近就會有小孩來帶路,你放心。」
「哪兒來的小孩呀?」
「牛日的弟弟呀!上次我們走到附近的時候,口渴死了,牛日就派了弟弟來送水給我們。」
就在一週前,是我第一次見到牛日的弟弟拉茲,也是首次聽到關於他和他們家故事的完整版。當時,我們大夥兒從三組往山上走,陽光底下,走到牛日家附近時已又累又渴,大家就坐在大樹下休息。懊惱身上的水已經喝完之際,遠遠就看到有一個小男孩拎著水壺走向我們。他就是拉茲,今年十歲。
和其他彝族的小孩一樣,因為長期缺乏均衡的營養,拉茲長得不高,也很瘦,皮膚黑黑的。從遠處走來,就能看到他笑得咪咪的眼睛,嘴裡念念有詞。走得近了,發現他走路一拐一拐的,似乎是腿有毛病。他把水送到我們跟前,這時候我才能仔細看清楚他臉上的傷痕和瘀青,有新的也有舊的。我們嘗試跟他聊天,但他都聽不懂,只是一直在笑。
「不要惹怒他,他腦子有點問題,會隨時打人的。他那些傷痕都是他自己弄傷自己,一發作就會摔地上,控制不了自己。」一名村民說,這也讓我忽然想起那個被馬吃掉手指的故事。我拿起他的小手一看,果然是少了一根指頭,原來他就是那個弟弟。那天,他沒有如村民所說的發作,一直都很乖。看著他,我和其他外訪者不約而同想著一個事情 - 這孩子的病是不是可以治癒的?
和姜老師快要走到牛日家,這時就聽到有人在山路上喊:「哎!」「哎!」不見其人,先聞其聲,但我能確定一定是拉茲。果然,拐了幾個彎後,就看到了他和讀三年級的姐姐來接我們。走在前面的他,左腳的毛病就更顯然而見,清楚看到他都是右腳用力,左腳是被拖著走路的。他不時回頭喊我們,站好,給我們一個 V 字手勢,示意我們幫他拍照。短短十分鐘的路程,他就停了十多次了,他真的很喜歡拍照。
牛日就在家裡迎接我們,前不久他殺豬的時候被豬咬傷了腳,不便於行。這天,除了二弟弟,全家人都在。他也告訴了我們關於這個家和弟弟的故事,是最完整的版本:
「以前我們都住在三組,但孩子都相繼死了,爸媽就說是風水不好,要搬家。後來做了迷信,就搬到這裏了,也就再也沒有死人了。弟弟三歲時,在餵馬吃草時被馬咬住了手指,就斷了。我們也沒有帶他到醫院,那個時候沒錢呀。後來就好了,他也沒什麼異樣,挺正常的,就只是少了根指頭。之後大概過了一年多吧,忽然有一天他就病倒了,還口吐白沫,接著就好像是現在這狀態了,動不動就打人,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有時候還控制不了自己的身體,經常就摔這裏那裏的。不過他也挺命大的,好幾次都活過來了。有一次,他自己從山上摔下來了,傷得不輕,渾身都是血,但他就自己走回家,之後傷也慢慢好了。不只一次了,是挺幸運的。」
被咬斷指頭也不送醫院,過去我很難理解。但久而久之,我發現在涼山的彝族地區,這情況其實很普遍。貧窮是其中一個可能性,但更大的原因是他們傳統的彝族思想。他們覺得生病總與鬼神脫不了關係,做迷信才是治病的最好方法,不到最後關頭也堅決不到醫院。別以為做迷信可以省錢,他們動輒殺羊、殺雞,還要付錢請筆摩,有時候所花的錢已大於到醫院看病,起碼醫院還能夠報銷部分費用。拉茲生病那段時間,家裡就給他做了好幾次迷信,加總起來的花費或許已遠超於到醫院治病了。然而,他們還是無悔於當初的選擇,這就是他們所信奉的傳統。
「拉茲有上過學嗎?」
「有呀,但他在學校有時候會不受控制,校長就不讓他讀了,之後就一直在家。」
走訪當天,拉茲都沒有發特別大的脾氣,但還是不太能聽指令。牛日兩歲的小孩就很怕拉茲,他經常把他抱得太緊或很用力握住他。牛日罵他,他就會給他一個狠狠的目光,再使勁發力打哥哥。沒有上學的他,家裡人也不讓他幹活,每天就自己在山裡遊蕩,這也解釋了他身上大大小小的傷痕。我們和牛日聊天時,拉茲就在用嘴巴不停撕撲克牌,是很浪費,但也是難得可以讓他專注停下來的時刻。
「有想過帶他去看醫生嗎?檢查一下是甚麼原因。」
「都那麼多年了,還能治好嗎?我想爸媽都放棄了。」
走的時候,拉茲也來送我們,他一直喊「拜拜」,就是走遠了,他還是揮著手使勁地喊。直到回頭已再看不到他的身影,大山裡還是迴盪著他的聲音。回來後,偶爾我也會想起拉茲,想到他今年才十歲,難不成餘生就得這樣渡過嗎?讓拉茲改變了命運的到底是那一匹馬、是貧窮、還是傳統的思想?還是就如他們所相信的,是命運!我知道醫療援助是一個無底深潭,此刻我也無法承諾甚麼。掙扎了很久,我終於給牛日發了個信息,問他願不願意給弟弟一個治療的機會。不過,前提是他們要先自費帶他到醫院做檢查,等檢查結果出來後,我們會再盡力幫他籌募醫療費用。治病是一條長期作戰的道路,我們需要家人一起配合走下去。走出大山做檢查只是最基本的第一步,這也代表了他們治療拉茲的意願,假如他們都不願意,這路也是難以走下去的。
2015年1月,我還在等待牛日的回覆。
---待續(之三/)
* 攝:阿布洛哈村 - 涼山
* 《涼山深處。彝家人》系列,每逢週一晚在 page 連載:
#01 『 老師,你好 』
#02 『 被馬兒吃掉的手指 』
#涼山深處彝家人 #阿布洛哈村 #涼山
彝族不要怕 在 《不要怕》 彝族合唱班天籁嗓音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 不要怕 》是一首彝语民谣,彝语发音为“阿杰鲁”,是瓦其依合演唱的一首歌曲,由 彝族 音乐人莫西子诗(汉名莫春林)在2008年创作,后来被 彝族 山鹰组合 ... ... <看更多>
彝族不要怕 在 治愈心灵!莫西子诗原创彝族民谣《不要怕》 [精选中文好歌]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精选中文好歌》HD播放列表:https://bit.ly/2WYsf6J【订阅中国音乐电视Music TV频道】: http://bit.ly/2JwYT7D#华语音乐#音乐现场#音乐榜单#music ... ... <看更多>
彝族不要怕 在 【纯享版】吉克隽逸再唱民谣《不要怕》重温最初的感动《歌手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歌手当打之年》战火重燃,热爱无法代替,用心营造视听盛宴。每周五8:10PM(CST)芒果TV国际APP直播上线:https://apple.co/36fpj7n (IOS)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