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福蘭社軒社繡旗 展現戲曲文物之美】❣
上週參加花蓮福蘭社軒社繡綵旗幟捐贈儀式,欣賞現在很難得聽到的,從日治時期大正年間成立迄今的北管子弟戲,同時見證當年留存下來的31面繡旗輾轉交給花蓮市公所保存,市公所再將繡旗捐給花蓮縣文化局的過程。👍👍
花蓮福蘭社為日治時期北管「福路」派子弟班,為羅東福蘭社在花蓮的子社,在大正年間已有戲曲活動紀錄,戰後也積極與全省各地子弟班交流聯繫,為花蓮早期具代表性之北管子弟班。這批包含頭旗、彩牌、三角旗、大獅旗、繡彩、壓帆及布旛等31件的華麗刺繡旗幟,為花蓮福蘭社早年重金禮聘台北大稻埕與台南等地知名繡莊繡製,於踩街、繞境等出陣場合使用,展現該社的財力和實力,藉以和其他子弟班較勁。如今已成為不易再現的戲曲民俗文物,見證了花蓮歷史、區域之聚落、宮廟、人群與社團發展關係,具有歷史價值,且內容豐富而完整,除贈與花蓮縣文化局進行除蟲與暫時性加固外,並向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申請補助「108-109花蓮縣列冊追蹤文物花蓮福蘭社軒社繡綵旗幟搶救修護及保存環境改善計畫」。🤓🤓
絕對要提的是,文物的保存,最重要的還是願意投入相關文史調查研究工作的人們。👤👤
若非花蓮文史工作者# #黃啟瑞 生前在十六股延平郡王廟倉庫裡,發現這批日治時期花蓮蘭福社繡旗文物,特地到大稻埕進行田野採集、佐證史料,這批文物也很難被重視,進而得到修復、列管保存的機會。
也在會場中,碰到好久不見的張阿姨、還有她的同學,二位仍在文化局當志工,還告訴我她們80歲了😲 我實在看不出來~因為她們在我眼中永遠只有60歲😊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40的網紅跳躍的宅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21年4月29日是延平郡王復台360周年紀念日,其實我不知道這件事,是我媽媽跟我說的,她說六甲子的活動一定要參加,我就從花蓮衝台南了XD 沒想到活動還真的不少人,連續2個團體錯開時間舉辦紀念活動,廟方還讓我上香斟酒,讓我好意外,覺得我媽媽堅持要去是對的,給鄭成功斟酒上香,覺得有種人生解鎖的感覺 ...
延平郡王廟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早就把素每荒躺醒了!
囊怪都幾月了還這麼HOT!
素每決定捐棄宗教歧見,前往延平郡王廟,請國姓爺鄭成功處罰每個袒胸露乳的性解放罪人!
挺柱!
Thank you Taipei! ❤️ (Photo team: Beeldboot / Gertjan Kooij)
Thank you Taipei! ❤️ (Photo team: @[165820463896713:274:Beeldboot] / Gertjan Kooij)Translated
延平郡王廟 在 跳躍的宅男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年4月29日是延平郡王復台360周年紀念日,其實我不知道這件事,是我媽媽跟我說的,她說六甲子的活動一定要參加,我就從花蓮衝台南了XD 沒想到活動還真的不少人,連續2個團體錯開時間舉辦紀念活動,廟方還讓我上香斟酒,讓我好意外,覺得我媽媽堅持要去是對的,給鄭成功斟酒上香,覺得有種人生解鎖的感覺 #鄭成功 #延平郡王祠 #台南景點
拍攝器材
SONY A7C A72
鏡頭: 20mmF1.8,24-105mmF4, 16-35mmF4,16-70mmF4,50mmF1.8
,GOPRO7
延平郡王廟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偽學術的社會課] 尋找「#淡水神社」秘境:為何忠烈祠以前都是神社? | 李長潔
.
上次在「尋找台北結界」時,蔚藍文化主編跟我說,很多忠烈祠以前都是神社啊。這句話在我耳畔迴響良久,到底為何會有社到祠的轉變呢?因為我住在 #淡水,也聽過「淡水神社」之名,但還真沒認真想過,該神社就位在現在的「淡水 #忠烈祠」地址;而神社內的相關遺跡如「石燈籠」、「手水舍」、「社御礼」、「手水缽」,則被移到下圭柔山裡的「#行忠堂」保存。
.
▓ #日治時代的台灣社務
.
日治初期,統治力量大都放在維持社會治安、建設公共衛生,宗教並非治理的重要目標。後來為了推動神道教在台傳佈,各地建立大小神社,除了庄街式的小型神社,也興建崇拜國家精神的護國神社。有趣的是,有些神社其實是由在地的祠堂改制,例如台南的「延平郡王祠」改為「開山神社」,祠堂被總督府賦予社號,利用鄭成功中日混血身分,連結臺灣跟日本信仰,減弱民眾對神道排斥。
.
台灣總督府於1934年頒布《神社建設要項》,據以「神社中心主義」,推動神道為主,其餘宗教為輔,在不衝突範圍內允許其他宗教存在。當時強制各家戶祀奉神符,遙拜天皇大神宮,並取消神明會、廟宇祭祀等。雖然總督府極力推廣神道的,但還是未改變臺灣人的民間信仰。二戰結束,日本離臺,神社毀壞改建,國家神道完全退出臺灣的宗教圈(蔡錦堂,2010)。
.
▓ #忠烈祠的接力
.
而後,台灣進入國民黨治理時期,中華民國政府為了重建新政權,拆毀各地神社。同樣有趣的是,在日治時代,日本人將「祠」改為「社」,在台灣「光復」初期,國民黨又將「社」改為「祠」,例如淡水神社被改制為忠烈祠。
.
中華民國政府在1940年(跟日本頒訂建立靖國神社時間差不多),頒定「抗敵殉難忠烈官民祀祭及建立紀念坊碑辦法大綱」以及「忠烈祠設立及保管辦法」,於各地建忠烈祠,供奉「凡為國民革命而犧牲之烈士」。因此,二戰後,日治時期所遺留下來的神社原址,剛好提供蔣介石建立忠烈祠而用。這個空間上的變化,一方面可以象徵表揚「國家」轉換下的殉難英烈,另方面也解決國民黨突然來台灣時,難覓祠址的困擾(蔡錦堂,2017)。
.
▓ #淡水的神社秘境
.
目前的淡水忠烈祠,就是淡水神社的原址,大部分社境內的建物已被拆除,只剩下大門口前的神社圍欄「玉桓」,以及兩隻「狛犬」石像,可供想像當初的境況。其他石燈籠等史跡物件,部分移到淡水行忠堂及周遭園區,園區內共有14只燈籠,另有手水舍屋頂、手水缽、御礼等。廟堂內拜訪者並不多,清幽宜人,適合靜心安思,做個人文的觀察與思考。
.
#淡水忠烈祠:251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一段6巷31號
#行忠堂:251新北市淡水區椿子林18號
|
#參考文獻:
1. 蔡錦堂. (2010). 臺灣的忠烈祠與日本的護國神社. 靖國神社之比較研究.
2. 蔡錦堂. (2017). 植民地期台湾に建てられた社, 祠について.
延平郡王廟 在 Jerry Ts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大埔福德祠位於臺灣臺南市中西區的大埔街與開山路交叉口,舊稱大埔尾土地祠,是一間供奉福德正神的土地廟,此外廟中還陪祀有註生娘娘及延平郡王祠的五營。 大埔福德祠的土地公與六合境另外兩間土地公廟的土地公據說為親兄弟,其中大埔福德祠是排行老三的「三伯公」,大伯公是仁厚境福德祠的土地公,而二伯公是油行尾福德爺廟的土地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