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您好,我是昨天看到您po文多年前回憶開始關注您文章的網友,想真心的跟您說謝謝!
謝謝您!真的謝謝您!
記得多年前看了房思琪後震撼不已,原來世上有個女孩也經歷著八九不離十的事,我在事情發生當下為自己捍衛時,得到的回應充滿了惡意批判檢討,我當時被攻擊到自我懷疑對方形象受損事業受打擊都是我害的,沒人想聽我說一切是怎麼恐怖的開始的.....後來潛心在身心靈領域療癒好幾年,我以為我強壯了,有能量面對了,結果我以自以為長大的自己說出自己的經歷後又再次被惡意的回應,真的感覺心又死了一次,從此噤聲已無力再說再回想出任何細節,任由他人定義我,心想算了吧!反正受傷再自己療傷就好,不用再解釋
這幾天我看雞排妹的事件,已失眠多日,凡這類新聞都會舊傷又被挖出的感受,如同您感受我也覺得她真的是太勇敢,她直面面對帶給我很大的力量!雖然我依然無法說出
今天又看到您po出被媒體報導出po文後您的心境,和選擇的自處方式,邊看變掉淚,我不想當受害者,也不想對方得到什麼報應,我真的希望這世界更多點愛跟支持,您的文讓我覺得釋懷,收到從沒有過滿滿的暖意跟愛,謝謝您,感謝神把解藥帶給我,真的非常非常受用!謝謝您!真的很感激!
————————-
看到上面這位同學的私訊的當下我感動的哭了(是喜極而泣呦),謝謝你們讓我知道,也祝福走上自我痊癒之路的每個人都能更順利。
.
這幾天也陸續收到一些同學的私訊謝謝我願意站出來,她們收到了。
也收到好多平常不聯絡的朋友來加油給力的:)
當然,也和某些同學預測的一樣,也來了許多攻擊性的言論。
記得以前的我,若是看到粉團上有人留了幾句酸話,就會持續的在腦中盤旋,雖然知道沒意義沒營養,但就是沒辦法的...餘音擾樑多日,氣到忍不住時會想回手,想解釋,想說才不是,想批判,想攻擊(這些其實都想控制別人所以一定是白費力氣),但這次我發現自己對這些攻擊性的文沒有有腦內反應,應該可以用「平靜」兩個字來頒獎給自己了:)
.
不過我還是有做些事情,將幾則攻擊性的私訊截圖(就是下方po文的後面那幾張圖)傳給律師,然後詢問他兩件事:
Q1:曾國城先生可以告我嗎?
安律師答:他可以告你(事實上只要身為中華民國人民,誰都可以告誰啦),但他告不贏的,因為你有強大的律師團隊後援(哈~謝謝這讓我很安心啊🙏)
後來ㄤ補充:誰提告誰就要舉證,所以很難告。
對耶,提告除了會把事情(沒必要的)鬧更大,還要付律師費,還要舉出證據二十幾年前他『沒有』做這件事,就算告贏好了也沒多少賠償金…這算盤隨便一打,就知道這樣做非常划不來。
所以之前就已經承認的曾先生,後來給出正式且公關的道歉文,絕對是最好最聰明的做法。
.
Q2:那我可以告這些傳恐嚇謾罵文字的網民嗎?
安律師答: 可以。不過根據過去的紀錄法院判的賠償金額不高。
後來我想到這也可能是假帳號,不一定找得到人。
兩年多前韓國瑜競選團隊盜用我們製作的廣告影片片段來剪接自己的廣告宣傳片。當時我和客戶都氣得要命,要提告雖然很容易舉證這是我們的作品,但後來分析有個關鍵點,就是就算揪出是個真帳號,競選團隊也可以用這是私人小帳脫的一乾二淨……(唉唉,嘆氣一百次也不夠)這樣的法律漏洞是不是可以請政府修法啊?
.
雖然感覺自己這次平靜真的很棒,不過ㄤ後來倒是說了個讓我心揪一下的事情,ㄤ說媽媽(也就是我的婆婆)擔憂的跟ㄤ私下詢問:「二十年多前的事為何現在才提出來啊...」
先說我的婆婆一直是我很喜愛的人之一呦,可愛又幽默,一直很懂得尊重別人的界線。所以ㄤ這麼一說,我心涼了半截隨口就回了:『啊...我沒想到媽媽會和他們一樣...』(觀察自己這時候平靜能量出現波動,能量緊縮起來了)的問ㄤ,那你有回什麼嗎?ㄤ說當然有。他跟媽媽說:不可以這樣,她願意說出來很不容易,我們要支持她!
我聽了超感動的(又暖活了起來),並且立即用看英雄的眼神仰望著我家帥ㄤ,完全就是100%帥氣的Mr.Right啊~記得當年他(很跳Tone的)買房思琪的小說,到貨後我還想說是不是書店寄錯?一位幾乎不會去看實體書的男性怎麼會買這本書?現在我才懂了,他就是一個有情有義有愛的帥氣男人。
後來,也能漸漸同理心的感受到.有駕照卻一直不敢開車的.婆婆:可能是擔心我受傷被攻擊吧。
觀看攻擊中的言論,的確不少人提出的二十多年前的事情為何現在才拿出來講,也有人說如果我害曾國城去自殺是不是要負責什麼的,還有人說網路上找不到馮雲的廣告作品(先生你把我名字打錯了當然找不到,我拍了上千支電視廣告了啦)
.
來講講二十多年前的事情現在才拿出來講,因為這件事(和眾多受過傷害的人一樣)沒過去啊,感受一直都在,也希望那些覺得有機可趁,想說偷摸一把沒關係,小女孩男孩無力反抗的叔叔阿姨們,人家都是會記一輩子的呦,這些負能量一直都在,沒講出來不代表不會傷害到你,那些莫名其妙得到的病痛與卡關,可能都來自這些被你欺負過的人的傳遞。
不論是性騷擾,言語霸凌,性侵,打你,背叛,外遇… 某人對你做了傷你身心的事,這些傷痛都會被身心記憶起來,主要原因是為了要避免同樣的傷害再次發生。
有些人會持續的在腦中不停地反覆地想起(這很折磨),反覆想起還是沒做處理,就有可能變成身心病灶。
所以不論事情發生在二十幾年前,三十年還是一百年...如果在當事人身心中沒有過去那就是進行式。
#為何當下不講?
那時我脆弱,驚嚇,沒勇氣,沒實力,沒靠山,沒管道,沒必要,也沒能力講。
群聚生物幾萬年以來都是弱肉強食的。弱的時候被欺負,後來你強了之後,若是要公開講,也務必先仔細評估過自己是安全的,還有一個更重要原因:講這件事是利他的,是對別人有正面幫助意義的才公開。
而且若要指名的,對方也不至於被你傷到。我們都是人類,所以給愛與和平才是會讓自己感覺舒服的,分裂指責或攻擊偷竊或亂摸人家⋯⋯趁一時之快之後,自己也會受傷。
.
有位私訊跟我說,她看了我的發文後,鼓起勇氣在自己的臉書上寫出被工作中長期性騷擾的感受,但沒有什麼人按讚,還有人覺得她大驚小怪太過敏感,他最後就把文變成只有自己看得到,而且覺得自己再次受傷。
嗯嗯… 肯定自己的感受和情緒是第一步。
討厭,噁心,可惡,糟糕……有這種感覺時,這個人或這件事對你來說,就是會造成傷害你的能量,這些情緒的訊號是要你盡快的/有計劃的/冷靜的遠離,可以是讓他遠離,也可以是你用盡方法趕快逃走。
不要強求自己一定要站出來讓全世界知道這件事,因為把自己不想要的能量吐出來,就是找屎…那你問我為何發文?因為我發文的利基點是聲援給力,所以被感受到的能量會很不一樣。當然也有人大不以為然,那就隨風而逝~你不喜歡就別看,就走開。
#那傷害感過不去怎麼辦?
像是這樣被人暗地裡傷害的事情,我覺得不一定要跟誰大聲說出來,最重要的練習跟自己說出來,讓自己的身心情緒明白收到:我是完全支持你的呦!我會為你給的訊號做出處理(就是趕快逃離啦)👉這樣就會開始啟動自我痊癒,同時這也是『本然的自信』培養的起點。
當然,一個否定了自己那麼多年,現在突然全面翻轉說要全然相信自己的感覺,這完全不是說想要就能擁有的,就像是有骨質疏鬆的人馬上要拿二三十公斤的槓鈴,這完全有可能會骨折。
所幸這種.本然的自信.就像我們的肌肉束一樣一直都在,從來沒有消失過,就只是萎縮了,就像可以透過重量訓練來將肌肉練強壯一樣,透過正念冥想呼吸的訓練,也可以將你一直都在的.本然的自信.練得又強又大又美。
當你『本然的自信』越來越強壯時,你就會自然知道何時可以出聲?出聲時重心要放哪?力道如何比較好?要怎麼出聲才不會反過頭來傷到自己?
這些都是每天要練習的才能得來的功力,不是說有就有的呦~就像你無法突然跑個馬拉松然後得到世界冠軍那樣,所以還沒有開始練習.本然的自信.時,不要貿然的對別人吐苦水(=垃圾),因為一旦給的是垃圾臭能量,正能量會想離開,會被吸引來的是更多的負能量,沒有痊癒力。
#那 本然的自信要怎麼練?
一是閱讀(這位好久沒有宣傳自己書的作者)馮云的 #一念逆轉享瘦青春漾 https://reurl.cc/e9WpVb
裡面整個第二章都是在講本然的自信的練習方法,後面還有關於.地球人肉身要怎麼運動,以及如何越吃越美的方法。除了我上面給的生活好好賣場連結外,你也可以在各大實體書店,博客來 樂天這些網路書店找到,如果裡面不懂的或很喜歡的,也歡迎私訊我,我會很樂意和你討論。
.
二是我個人最近發現的正念練習好物:Netflix的『冥想正念指南』影集,我這一陣子每天都會重新跟著練習1-2種正念冥想方法(每次看都有新收穫呦),一天只花十幾分鐘的靜下來練習好好呼吸(對只是這樣),三個月後你就會神奇的發現感受力和創造力變(超)強,然後批判和掌控的停止運作(就是可以把別人的攻擊當耳邊風),經歷的種種傷痛也變得比較容易過去,會快樂很多~
擁有強大.本然的自信的人,當別人對你性騷擾的當下,比較能夠有能量”本然的/從容的/還可能笑笑的”推掉對方的鹹豬手和腿,也比較能夠有那種神一樣的自信,對豬哥當面說那個No的勇氣:「我覺得你正在對我性騷擾我,請你停止。』
當然,也有可能培養出在沒發生前,就能預知感受到有可能的危險而閃避未來可能發生的傷害(正念呼吸可以培養出第三支眼不是亂說的呦)。
因為總是能活在當下👉對正負能量的感受敏銳,不容易被自己情緒牽著走,所以能遇亂不慌,遇危不恐。
不過,我覺得更有可能是你氣場強大,有本然自信的人就有神的氣場,誰都不太敢對你下鹹豬手。
.
以上,落落長到寫到手指痛了的希望這些私人小建議與人生小心得,能對你的人生有些幫助。
最後在此祝你新年閃亮亮!我們一起越來越快樂呦❤️
#說出來就好嘍
#可以不對別人說
#自己對自己說更好
#別人按幾千萬個讚都沒有自己一個讚來得有力
#因為你就是你的正神
#一起用正念來培養本然的自信神
#好好生活
就一句話噁心出處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次分享的影片,是一部美國公益廣告。
內容看起來,是一位小女孩感染了疾病、最終送醫的故事。
但在影片的一些細節中,你會發現另一個更揪心的真相。
一起來看看這部影片吧!
========以下是影片解析=========
比瘟疫更可怕的是……你就是瘟疫本人 (文/許榮哲)
同一個故事,有無限多種說法。
以上的說法雖然是真的,但太浮誇了,沒有意義。
所以我們修正一下,同一個故事有三種說法。
一、神的說法
二、第一人稱「我」的說法
三、第三人稱「他」的說法
(詳見《小説課之王》)
以上是基本款,但有些人天生鬼頭鬼腦,他就是有辦法脫離地表,活在半空中,也就是半仙型的人物。
底下我們就來看一部半仙型創作者的作品,一次採用了兩種說故事方法的微電影〈流行病〉。
「流行病」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字面上的意思,例如現在讓你很痛苦的新型冠狀病毒。另一個是字面下的意思,繼續往下看,你就理解了。
先來瞭解一下,故事梗概:
電視新聞裡傳來「城巿發生了流行病,並且造成死亡」的消息,同一時間,我們的女主角,身體開始陸陸續續發生症狀:身體不舒服、胃痛、食欲不振、嘔吐、請假在家休養、心悸、吃藥、昏倒,最後送醫急救……
表面上,它說的是女主角得了「流行病」的故事。
但此「流行病」,非彼「流行病」。
事實上,女主角連一句話都沒說,開頭的電視新聞「城巿發生了流行病」,是刻意誤導觀眾往「瘟疫、傳染病」的方向聯想而去,然而事實的真相是這樣的──
隨後,影片又重新播了一遍,一模一樣的影片。
只是這次,影片讓你知道,從頭到尾一句話都沒說的女主角,內心洶湧的是什麼。
原來就在電視播流行病新聞的同時,女主角收到了第一封簡訊。
「影片裡真的是你?」
隨後是讓觀眾慢慢看清事實真相的許多簡訊──原來女主角的性愛影片正在網路上到處流傳。
「傑克給我看影片,你這個騷貨!」
「打手槍一次多少錢?」
「妳的出生就是個錯誤,去死吧!」
「我們在看妳的胸部。」
「整個學校都看影片。」
「等你的爸媽也看到就知道了!」
「妳為什麼還活著?」
「所有人都討厭妳!」
「**醜八怪!
「噁,妳的身體真噁心。」
「哈哈哈,妳完了。」
「笨婊子!」
「學校沒妳比較好。」
「妳不正常。」
「可悲的討厭鬼。」
「妳沒朋友,哈哈哈哈。」
「沒人在乎妳。」
(有些疫病不容易看見!)
(網路霸凌會影響真實世界的結果)
最後,所有人都懂了,「流行病」的意思變了,這裡的流行病指的是「校園霸凌」。
影片第一次採用「第三人稱」(他)觀點說故事,觀眾只看到角色(女主角)的外在行動,看不到內在動機。
同樣一個故事,影片第二次採用「第一人稱」(我)觀點說故事,觀眾終於有機會進入角色(女主角)的內心,這時觀眾才終於瞭解事情的真相。
同一個故事,用兩種不同的敘事觀點(他和我)說出來,就天差和地別了。
從戲劇的角度,前後兩次,造成了「意外-轉彎」的劇情衝擊效果。
從文學的角度,兩種說法,傳達了瘟疫與網路霸凌,兩種截然不同的意義。
然而最好的是「流行病」這個說法,一次統合了「瘟疫」與「網路霸凌」,它們確實都是流行病啊。
從此,網路霸凌有了瘟疫的恐怖想像。
人人都怕瘟疫,然而比瘟疫更可怕的是……你就是瘟疫,網路上的霸凌者。
==========================
上面的說法是給所有人的,下面的說法是給想成為專家的人
==========================
表面上,每部影片、每個故事都不一樣,然而拆解過後,你會發現內部的零件全、都、一、樣。
沒有一個零件是新的,它們由來已久,所以每一個零件早就有屬於它自己的說明書。
我們只需要把它的說明書找出來。
哪裡可以找得到全部的零件說明書?
答案是老工匠。
日日夜夜,工作了一輩子的老工匠那裡,早已經收集了所有零件的說明書大全。
一如作家許榮哲的新書《小説課之王》,它就是收集了所有寫作技法的說明書。
這本書有一個驚人的好處──任何一部影片經過細部拆解之後,都可以從《小説課之王》裡找到相對應的創作手法。例如上面的微電影〈流行病〉。
第一次,我說「故事有三種說法」,是為了讓它看起來可口一點,最好入口即溶。
一、神的說法
二、第一人稱「我」的說法
三、第三人稱「他」的說法
但現在是第二次,我們可以專業一點,直接從《小説課之王》一書,把「敘事觀點」這一課的說明書召喚出來
敘事觀點分成第一人稱「我」、第三人稱「他」,以及全知觀點三種。
所謂第一人稱觀點,就是由小說裡的角色「我」來說故事(分成主角和旁觀者兩種),由我來告訴讀者我所知道的事。要特別注意的是,我只能描述別人的外部動作,而不能透露其內心意識,因為我沒有那個能力。
至於全知觀點,則是由一個獨立於小說之外的人來說故事,有點像是由神來說故事。既然是神,那麼當然無所不知,包括小說裡每個人的外部動作、內心意識,因此讀者也就跟著無所不知。
第三人稱觀點則是全知觀點和第一人稱觀點的綜合體。說故事的人獨立於小說之外(同全知觀點),但只聚焦在某一角色「他」身上,他以外的所有人,只知其外部動作,不知其內心意識(同第一人稱觀點)。
(以上摘自《小説課之王》第14課「敘事觀點」―誰來說故事最好)
✔️《小說課之王》購書連結:
(博客來)獨家親簽版:https://pse.is/NEGY6
(誠品)獨家書衣版:http://sc.piee.pw/PFHYY
(誠品)一般版:http://sc.piee.pw/PSWL4
金石堂:http://sc.piee.pw/PXVB4
天下文化:http://sc.piee.pw/NXKA5
✔️《小說課之王》電子書連結:
博客來獨家首購:http://sc.piee.pw/PV4P3
影片出處: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1361387537380505
就一句話噁心出處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次分享的影片,是一部美國公益廣告。
內容看起來,是一位小女孩感染了疾病、最終送醫的故事。
但在影片的一些細節中,你會發現另一個更揪心的真相。
一起來看看這部影片吧!
========以下是影片解析=========
比瘟疫更可怕的是……你就是瘟疫本人 (文/許榮哲)
同一個故事,有無限多種說法。
以上的說法雖然是真的,但太浮誇了,沒有意義。
所以我們修正一下,同一個故事有三種說法。
一、神的說法
二、第一人稱「我」的說法
三、第三人稱「他」的說法
(詳見《小説課之王》)
以上是基本款,但有些人天生鬼頭鬼腦,他就是有辦法脫離地表,活在半空中,也就是半仙型的人物。
底下我們就來看一部半仙型創作者的作品,一次採用了兩種說故事方法的微電影〈流行病〉。
「流行病」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字面上的意思,例如現在讓你很痛苦的新型冠狀病毒。另一個是字面下的意思,繼續往下看,你就理解了。
先來瞭解一下,故事梗概:
電視新聞裡傳來「城巿發生了流行病,並且造成死亡」的消息,同一時間,我們的女主角,身體開始陸陸續續發生症狀:身體不舒服、胃痛、食欲不振、嘔吐、請假在家休養、心悸、吃藥、昏倒,最後送醫急救……
表面上,它說的是女主角得了「流行病」的故事。
但此「流行病」,非彼「流行病」。
事實上,女主角連一句話都沒說,開頭的電視新聞「城巿發生了流行病」,是刻意誤導觀眾往「瘟疫、傳染病」的方向聯想而去,然而事實的真相是這樣的──
隨後,影片又重新播了一遍,一模一樣的影片。
只是這次,影片讓你知道,從頭到尾一句話都沒說的女主角,內心洶湧的是什麼。
原來就在電視播流行病新聞的同時,女主角收到了第一封簡訊。
「影片裡真的是你?」
隨後是讓觀眾慢慢看清事實真相的許多簡訊──原來女主角的性愛影片正在網路上到處流傳。
「傑克給我看影片,你這個騷貨!」
「打手槍一次多少錢?」
「妳的出生就是個錯誤,去死吧!」
「我們在看妳的胸部。」
「整個學校都看影片。」
「等你的爸媽也看到就知道了!」
「妳為什麼還活著?」
「所有人都討厭妳!」
「**醜八怪!
「噁,妳的身體真噁心。」
「哈哈哈,妳完了。」
「笨婊子!」
「學校沒妳比較好。」
「妳不正常。」
「可悲的討厭鬼。」
「妳沒朋友,哈哈哈哈。」
「沒人在乎妳。」
(有些疫病不容易看見!)
(網路霸凌會影響真實世界的結果)
最後,所有人都懂了,「流行病」的意思變了,這裡的流行病指的是「校園霸凌」。
影片第一次採用「第三人稱」(他)觀點說故事,觀眾只看到角色(女主角)的外在行動,看不到內在動機。
同樣一個故事,影片第二次採用「第一人稱」(我)觀點說故事,觀眾終於有機會進入角色(女主角)的內心,這時觀眾才終於瞭解事情的真相。
同一個故事,用兩種不同的敘事觀點(他和我)說出來,就天差和地別了。
從戲劇的角度,前後兩次,造成了「意外-轉彎」的劇情衝擊效果。
從文學的角度,兩種說法,傳達了瘟疫與網路霸凌,兩種截然不同的意義。
然而最好的是「流行病」這個說法,一次統合了「瘟疫」與「網路霸凌」,它們確實都是流行病啊。
從此,網路霸凌有了瘟疫的恐怖想像。
人人都怕瘟疫,然而比瘟疫更可怕的是……你就是瘟疫,網路上的霸凌者。
==========================
上面的說法是給所有人的,下面的說法是給想成為專家的人
==========================
表面上,每部影片、每個故事都不一樣,然而拆解過後,你會發現內部的零件全、都、一、樣。
沒有一個零件是新的,它們由來已久,所以每一個零件早就有屬於它自己的說明書。
我們只需要把它的說明書找出來。
哪裡可以找得到全部的零件說明書?
答案是老工匠。
日日夜夜,工作了一輩子的老工匠那裡,早已經收集了所有零件的說明書大全。
一如作家許榮哲的新書《小説課之王》,它就是收集了所有寫作技法的說明書。
這本書有一個驚人的好處──任何一部影片經過細部拆解之後,都可以從《小説課之王》裡找到相對應的創作手法。例如上面的微電影〈流行病〉。
第一次,我說「故事有三種說法」,是為了讓它看起來可口一點,最好入口即溶。
一、神的說法
二、第一人稱「我」的說法
三、第三人稱「他」的說法
但現在是第二次,我們可以專業一點,直接從《小説課之王》一書,把「敘事觀點」這一課的說明書召喚出來
敘事觀點分成第一人稱「我」、第三人稱「他」,以及全知觀點三種。
所謂第一人稱觀點,就是由小說裡的角色「我」來說故事(分成主角和旁觀者兩種),由我來告訴讀者我所知道的事。要特別注意的是,我只能描述別人的外部動作,而不能透露其內心意識,因為我沒有那個能力。
至於全知觀點,則是由一個獨立於小說之外的人來說故事,有點像是由神來說故事。既然是神,那麼當然無所不知,包括小說裡每個人的外部動作、內心意識,因此讀者也就跟著無所不知。
第三人稱觀點則是全知觀點和第一人稱觀點的綜合體。說故事的人獨立於小說之外(同全知觀點),但只聚焦在某一角色「他」身上,他以外的所有人,只知其外部動作,不知其內心意識(同第一人稱觀點)。
(以上摘自《小説課之王》第14課「敘事觀點」―誰來說故事最好)
✔️《小說課之王》購書連結:
(博客來)獨家親簽版:https://pse.is/NEGY6
(誠品)獨家書衣版:http://sc.piee.pw/PFHYY
(誠品)一般版:http://sc.piee.pw/PSWL4
金石堂:http://sc.piee.pw/PXVB4
天下文化:http://sc.piee.pw/NXKA5
✔️《小說課之王》電子書連結:
博客來獨家首購:http://sc.piee.pw/PV4P3
影片出處: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136138753738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