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編小教室
#交稿
#你的排版不是我的排版
前幾天發了幾篇抱怨WORD排版的哏圖,本編發現還是有些人看不懂我在說什麼,像是「作者自己又沒有排版軟體」、「InDesign很貴」、「不用WORD交稿是要用什麼交?圖片怎麼放?」這類的……
#你本來就不用自己排版好嗎
剛好本編今天脫離WORD地獄,昨天也有寫了一點東西說明,今天這篇文章就來詳細講講。
先說結論,作者可不可以用WORD「交稿」呢?答案是:可以。但編輯遇到最討厭又麻煩的狀況是:作者交稿的時候「#直接用WORD把版面排成自己想要的樣子」,而且有些作者可能還硬要編輯跟美編「#完全照他的做」。
本編必須說,除非有 #特殊需求,或者真的是 #用WORD示意也差不多的狀況,要不然,#不聽編輯說明用WORD逕自排版要求發印,或 #要編輯美編完全照WORD做,這是一種非常沒社會常識又不尊重專業的行為。(7/25更新)
所謂的 #交稿,就是作者提交已完成的「#作品內容」,主要包含「#文字」和「#圖片」兩種資料。
這個階段,作者只要讓自己的文章呈現 #清楚的架構段落 即可。也就是每一篇文章的篇名、標題,以及當中的每個單元,要讓編輯可以判斷處理。(其實有時不標也可以,因為編輯多半可以看懂,除非一團糟)
文中若有特殊的需求或規範,比如引文、與正文不同的特別內容,需要套用指定字體或另外設計處理,可以使用WORD的套字色、底色螢光、字級加大縮小、換字體(但 #不建議使用非一般電腦普遍內建的字體)等基本功能跟編輯溝通確認。
上面的說法,並沒有一定要這麼做,也不是每個人交稿都要這樣,端看內容的結構複雜程度而定。只要作者、編輯雙方可以看懂溝通就好。
至於有人問圖片的問題,我習慣請作者先將圖片按照章節編號(例如第一章第一張圖,編為1-1),然後在希望放置這張圖的段落或關鍵字附近,標上「1-1」,這樣編輯就知道圖片大概位置了。
在WORD中插入圖片示意,只是讓檔案虛胖、圖文繞得更複雜、跑版更嚴重而已。如果真的非要插入圖片對照不可,或可放一張縮小但可辨識的參考圖,不過那也只是定位、對照方便,絕不會是圖片最終的位置跟狀態。
重點是,插入WORD之後的圖片會被壓縮破壞,即使重新轉存出來,也無法達到印刷的最低解析需求。
所以請各位作者,拜託,麻煩,千萬 #不要叫編輯直接抓WORD裡面的圖片去排版,那是垃圾。作者自己處理寫稿蒐集圖片時,就要確定圖檔的來源和品質。圖片在WORD裡面可以拉大縮小,但如果圖片品質本身未達一定的尺寸或解析度,美編排版使用這張圖, #印出來看得清楚的尺寸 會很小,有時甚至完全不能使用。
這種時候,叫編輯美編直接放大處理,圖片就是直接馬賽克、破圖給你看,到時候不要抱怨印刷廠印壞,因為您給的圖就是這麼爛,怨不得人。
要注意的是,因為版面的設定跟圖文搭配的狀況不一定,排版過程中,圖片可能沒辦法精準落在指定的那個座標(指定在哪一句哪個字旁邊或後面……)。最多只能靠近該段落。
/////////////////
所謂的 #排版,是編輯會根據書籍規格和內容進行版面規劃,重新整理文章給美術編輯,並 #給予排版指示,也稱為 #落版。
一本書的閱讀版面的形成,是必須經過編輯的規劃、跟作者的溝通、美編的處理,在另外一套排版軟體 #InDesign 當中進行的,包括直排橫排、天地多寬、字級字距行距大小、圖片處理方式、擺放位置等版面細節。
也因為WORD無法作到上述這些排版的細部設定(或大部分人無法精熟到超級專業的程度),而且在溝通、改稿、傳檔過程中,非常容易出狀況。所以,儘管大家很常使用WORD去處理文書內容,但專業的出版並不會選擇WORD作為排版工具(即使他確實有自己的版面功能)。
簡單說,#不是WORD怎樣做就怎樣印。如果是簡單的版面,作者確實可以用WORD示意給編輯看,但到最後我們都會 #重新編排,請美編使用InDesign根據編輯設定去安排圖文內容的位置,以及字級、字距、行距、字體、版面天地留白等等。
聰明的您也應該發現了,您交來的稿子終究是要被編輯重新處理的,所以您在WORD上做得再辛苦也是浪費生命。如果編輯做到一半您來個幾篇或超過半本全部抽換,那等於編輯的落版指令全部都要重來,是浪費編輯生命。我們不要這樣互相傷害好嗎?
總而言之,排版就是門專業,需要專業排版處理的功能,InDesign可以做得更好,WORD拿來寫文字報告就好了。
各位作者請好好完成內容,交出最原始的文字跟圖片資料,版面我們可以一起討論。如果不想討論的話,真的建議自己排一排去影印店輸出就好。
出版這件事,從企劃開始就是商業行為,必須互相理解合作才能做得下去。
/////////////////
ps.有人說WORD也可以拿來做論文或同人誌的編排印刷,這我同意。但這還是牽涉到作品內容多寡,以及你是要給影印店用 #數位輸出,還是經過製版再給印刷廠上印刷機印,這是完全不同的印刷需求。
小論文正文怎麼寫 在 去倫敦上插畫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的大學三年級:從垂頭喪氣,到抬頭挺胸。
這篇文章,有點雜,字超多,或許大家不會讀完,但對我來說,會是一個充滿意義的紀念品。我想過了五年再來讀讀,應該會覺得既欣慰又可愛吧。將懞懂的即將踏入社會、職場的自己所經歷的過程化為文字,真的特別難寫,因為這段時間發生好多事,每個細節都是啟發,都想好好紀錄下來。
--------------(以下正文。)
「大家一天中會有最勇敢或「出頭」特別多的一刻嗎?」
我發現,我常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做出瘋狂的決定,可能我是一個流著貓頭鷹血液的終極夜貓子吧XD。
「我只是想稍微分心一下啦!」
2020年末至今年初焦頭爛耳的趕畢業論文時,我除了私訊了B&D Lab說我要上他們的podcast外,(還沒聽過那兩集podcast的歡迎去聽喔!連結在留言。)
還投了全校只有20個名額的Mentorship programme(業界師徒制計畫?!拜託如果有人有更好的翻譯請留言告訴我。)當初申請只是想稍微分心一下?!申請方法不複雜,只要填寫報名表,標示清楚在創意產業感興趣的崗位,和提交一份CV就行了,因此CV的脫穎而出很重要,不過我沒有寫過CV,所以當初就是把能寫的都擠上去了。
其實投完申請後就繼續埋頭苦幹寫論文了,沒想到二月中旬收到了錄取通知,看著信件思索了一番才想起來我申請了這個programme。
「我與我的業界導師:Lily Richards」
根據我對出版業的興趣,主辦方將我與一位攝影師同時也是設計部編輯的業界導師牽線,Lily Richards任職於英國最大的出版社Penguin Book企鵝蘭登書屋旗下專門出版成年讀物的Vintage Books,我們將展開為期半年以上的師徒關係。
第一次的Zoom會議,就討論出了清楚的目標、她將協助我的方向以及未來半年每次的會議大綱。令我們不解的是,當初我很清楚的在申請表寫上我對「童書插畫出版」感興趣,但主辦卻派了一位不同領域的人,雖都為出版業,企鵝蘭登書屋也以童書起家,但成年與兒童讀物有著天壤之別。因此,我們決定將輔導重心放在:如何結合興趣、如何行銷自己、畢業後五年內的就業規劃、出版社設計部門如何運作、作品集以及履歷輔導,Lily也承諾會將我引介給童書部的設計師,並會在最後一次會議邀請我帶著實體作品集參訪位於倫敦市中心的Vintage Books。
這個業界師徒制計畫難能可貴之處是,它讓我知道我比我想像的更有價值、我的作品是能夠在市場上生存的,只要我妥善規劃以及用對方法。藉由業界導師引路,少摔幾跤,用著我的節奏往屬於自己的正確方向前進。
「當你簽證即將到期的那一刻,你就知道下一步要通往何處了。」
這是在Clubhouse一個藝術房,當我提出我想走高等藝術教育,不知道未來碩士畢業後要不要直接回國後,一位旅法的藝術家講者送給我的一段話。乍聽之下就是不要想太多的意思,更多的含義則是不要限制住自己,這剛好也是我跟Lily聊的最多的部分。我跟她分享了之所以想要回國從教的原因理想以及抱負,但她覺得為何不先在英國累積經驗後,回國會有更多更好的機會和待遇。
「英國人會雇用我這個黃種人嗎?」
當我提出了我的疑慮,得到的是正面的答覆。Lily說最近在英國出版界意識到種族聲音多元的重要性,有了很大的整頓以及改革。她任職的部門開始娉請更多非白人來當主管高層,也積極出版來自不同種族的書,所以我不用去擔心種族以及膚色的問題,相反的我會是個優勢。
「我未來的受眾是誰?」
在我用簡報跟Lily介紹了我的作品、強項、商業接案、如何經營社群平台推廣自己後,她給了作品高度的讚揚,但同時點出了許多我在推廣的不足。「你的受眾是英國人還是台灣人?」是她第一個丟出的問題。如果我選擇在英國發展,我的粉專、ig是以中文為主,要怎麼在英國行銷自己?Lily說她的部門很常透過Instagram來找合作的設計師,因此清楚完整的po文和hashtags是關鍵。再來,我一些很棒的商業接案作品都沒有標明清楚合作公司、合作內容,行銷自己作品的時候千萬不能謙虛,最響亮的一定要放在開頭!她給了我下次會議前要完成的任務,就是改善Instagram的po文,至於ig資訊欄的自我介紹,應該更清楚的寫下我是一名插畫家和擅長創作的主題,總之,越明瞭越好!
「除了Instagram和Facebook,還有哪裡可以行銷自己,撰寫個人品牌?」
在會議中我向Lily提出了我的疑慮,我寫作的平台Facebook用戶量正在減少,而且在社群平台越來越少人會耐心的看完長篇大論,Facebook粉專甚至刪除了網誌功能:(。如果我將這些文章記錄搬運到Instagram也不太合適,Instagram的主角是圖片而不是文字。
然而,與其過於在意用戶會不會耐心的看完,不如繼續經營。Lily說,以她一個出版社編輯的角度,不管時代怎麼變,她都是熱愛文字的,所以她在茫茫社群平台找合作設計師時,閱讀創作者書寫的文字是她所好。當然,一定有平台是主打長文與圖,同時拓展到更多平台,曝光自己是必要的,所以她提供了另外一個她們會找合作設計師的網站:It’s Nice That。
「勇敢嘗試,八面玲瓏,面面俱到,努力經營,堅持到底!」
除了文章一開始提到的Podcast,我會常常在Dcard潛水,只要有人po了相關文章,就會去用心回答,並附上自己的平台連結。前陣子,Clubhouse開放給Android用戶,我終於可以體驗跟世界各地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透過聲音來即時討論同個話題的感覺,它是個很好的輸出與學習平台,很多前輩不藏私地提供好多建言。雖然開麥發言令人緊張,但我的社群平台粉絲數增加了不少!(歡迎大家到藝術相關房間來跟我透過聲音巧遇吧~)
「教育是我明確知道自己斜槓的未來一定會走的其中一條路。」
當我簡單的敘述了我在這個粉絲專頁書寫的內容,以及成立的初衷和目的時, Lily覺得我不應該只用中文書寫,因為全世界有那麼多想到英國學習藝術的國際生。Lily在每次會議中總能一語道出我的不足,而我也積極對她的建議做出一些答覆後向她會報。我開始結合插畫藝術與生態教育,發展為畢業專題,一些文章的出處為此平台,加以翻譯、潤飾以及補充後編輯成一系列的雜誌,其兼具了藝術性、商業性、知識性以及獨特性(完整作品在ig)。
Lily建議我直接詢問系上教授在英國投稿的機會,跟教授聊完後,他開給了我名單,也很歡迎我寄文章給他過目,可是,發現我目前所寫的文章字數、專業度等等都不足以「論文」的形式來投稿,所以我到圖書館借了藝術教育的相關論文期刊來閱讀、學習,是未來要努力的方向之一。
除了書,我參加了多場藝術教育學術論壇,大部分對我來說都很深硬,使用的英文不是我平常會講的,這點我需要精進自我來克服。
「如果要在英國有工作就是要跟教授混熟!」
前天我跟韓國朋友去吃炸雞時,她男朋友跟我說了那句話。「有,她有。」我朋友馬上幫我回答她男友。我為了未來要在英國高教界生存真的是付出了蠻多的。除了當了三年的班級代表積極為國際生發聲,還加入了畢業展團隊忙的熬夜做苦空刷存在感。比較特別的是,剛好我大學三年的努力教授們有看在眼裡,作品質量合格,論文拿A,很榮幸的受邀幫學弟妹演講了幾場,也幫申請我們科系的學生做了招生講座。教授只找了兩三個人,作為一位成功打入他們內心的國際生,我還蠻驕傲的。值得一提的是,我(通宵)做的簡報因為太棒了(自己講),現在已經成為教授間開會的材料咯!
我的付出主要目的就是:我想成為下個學年度的系上職員studio fellow,有點像助教的角色,但我能夠根據我的專長在系上設計課程、帶課程,我認為是個必要的經歷。有好消息再分享給大家咯。
「從Lily到Katy,終於跟出版社童書部牽線了。」
聽從Lily的建議,與其紙上談兵,我應該要到實體書店去看、去翻我喜歡的作品以及它們的出版社,最重要是弄清楚,目前出版社都出了什麼樣的書。那趟到書店的考察彷彿幫我打了強心針,我一直對自己的作品風格不太自信,也不知道結合生態與插畫的市場有多大,結果現在英國的書店,滿滿的都是自然相關的書,尤其在童書領域,很開心的找到了好幾本符合我得強項的作品。
在半年師徒會議結束前,Lily履行了她的承諾,把我引介給了企鵝出版社童書部設計部門的編輯Katy。Lily一直重複強調讓我直接與童書部門溝通的重要性,因為她真的對這個領域不了解,運作模式很不相同。
我將簡單的作品集寄給Katy,她很喜歡我的作品並且親切的空出了時間與我進行視訊會議。長達一個半小時的會議,Katy給了我很多建議,包含如何強化作品集,以及我作品的市場性。其中一點,跟Lily持相反意見的是,Katy 認為我需要一位插畫經紀人,經紀人能夠更準確的篩選適合我的案子同時保護我的興趣,再者,因為她任職的童書部門幾乎都是透過插畫經紀公司找合作插畫家。(Lily說成年讀物部門是5:5)Katy也開出了一個適合我的插畫經紀公司名單。
我鼓起勇氣問Katy,我的作品有沒有機會跟她們合作,她沒有正面答覆,但她說會將我放入以後的備選名單,也鼓勵我持續累積作品,並且定期回傳新的作品集給她。
「結果Lily是系上教授老婆的下屬兼很好的朋友。」
我知道他們的關係乍看下有點複雜,在畢業展親友夜當天,教授、教授的太太和Lily一起出現在畢業展,一起誇獎我,驚訝之餘,會心一笑,一切都連在一起了。(那天畢業展親友夜(無親無故的我)邀請了Lily出席。Lily千里迢迢趕來倫敦,還準備了一張卡片給我。)
哇!有人看完嗎?這篇真的寫超久的,你應該也看得很久XD
感恩~
小論文正文怎麼寫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在 intern 時,跟了一個教授等級的老師:「這個案例不錯,你下週整理一下,在 meeting 中報告,然後整理成 case report 拿去投稿。」
被餵了一個寫 case report 的機會,對我這個從來沒有寫作經驗,也沒在學生時期跟過實驗室的小 intern 來說,內心澎湃之感不可言喻。
卯起來就開始整理 case presentation、著手查詢相關 paper,用最土法煉鋼的方式(參考別人寫的 case report),寫一個「我自以為的」case report 樣貌。
等到寫出來要投稿才發現,原來很多教授希望我投的期刊,不收 case report 了!
在面臨龐大的挫折感之下,這個 case report 也就這樣被擱著,沒有後續好一陣子,直到進入專科才發覺,原來不管是住院醫師或主治醫師,都會被論文追殺,沒有 paper 就沒有未來。
課程中對於寫作的種種技巧,以及菜鳥易犯的錯誤,一字一句都打入我心坎,原來我的寫作順序根本完全相反,核心理念也完全不正確。
課中詳細講解文章架構、用字、邏輯、及排版,雖然上課主要以 original article 為例,但對於其他文體也是非常有幫助,回家馬上抄個十遍,把重點印入腦海裡。
🔔 近期校友傑出榮耀 #每天都有學員發表
[快訊] 張譽耀醫師團隊,以糞便測試預測潰瘍性大腸炎黏膜癒合狀況之研究,獲 PeerJ 刊登!
[快訊] 陳建翰醫師團隊,關於減重手術後,以評分系統預測半年後體重下降幅度之研究,獲 Scientific Reports 刊登!
[快訊] 梁宗榮醫師團隊,關於胃造口管在更換時錯位之個案報告,獲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刊登!
[快訊] 劉文智醫師團隊,報告兩例嚴重膝蓋外傷併發感染並重建成功之個案,獲 Journal of Orthopaedic Surgery (Hong Kong) 刊登!
[快訊] 李紹榕醫師團隊,關於混合式手術醫師作為微創時代的心臟手術主力之致編者信,獲 The 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 刊登!
2019 年新思惟研究課程之友,共 517 篇論文發表!
#論文破蛋80人
#38位為住院醫師或實見習醫師
🔔 2020 / 10 / 17(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立即報名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前前後後跟著老師寫論文、跑統計、投稿,但有種不踏實的感覺嗎?
覺得實際上缺乏扎實的寫作方法論嗎?
對於投稿策略也沒有想太多,投稿常常被拒絕,寫論文越來越失去熱情,但又想成為一位獨立研究者,到底該怎麼做比較有效率?
✓ 不再害怕統計,讓你親手畫出數據圖,有。
✓ 入門稿件寫作與準備要訣,有。
✓ 投稿期刊選擇策略。多元文體與學術參與,有。
✓ 還是寫不出來?過來人時間安排建議,有!
內科 #陳一銘醫師,復健科 #吳爵宏醫師,放射科 #蔡依橙醫師,與你一樣的世代,超過 200 篇 SCI 發表經驗,給你最實用的建議。
🗣 課後學員傑出榮耀
.2020 年 7 月 PubMed(SCI),共有 62 篇!
.2020 年 6 月 PubMed(SCI),共有 61 篇!
.2019 年新思惟之友 SCI 論文發表,共 517 篇!
🗣 課後學員分享
跑出統計圖表,資深長輩也能充滿鬥志及成就感!
(長庚大學 王穎筠 研究生)
七年醫學訓練沒搞懂的事,新思惟一天傳授。
(台中榮民總醫院 教學部 紀柏亦 醫師)
論文就是與世界的學者深度對話
(基隆長庚 心臟科 陳韋翔 醫師)
PGY 就來參加,超前部署寫作能力。
(成大醫院 不分科 黃品宜 醫師)
讓學術上的進度,不再原地踏步。
(亞東醫院 陳柏安 醫師)
新思惟最受歡迎研究入門課程,論文苦手必上。
立即報名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