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備「超橢圓」數學之美的新 Logo,多欣賞視力會變好嗎?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00的網紅南道不知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小米最近在網路上聲量很高 經過三年的打磨把Logo磨成圓角 大家對這事件都有主觀的一些看法 如果只從主觀視覺方面去看它的話 只會看到一個圖形 而不去看背後的意義那只停於「眼界」 沒有進入品牌核心 一個跨國企業內不缺優秀的設計師 要畫出比這個好的人才多的去 何必再向外尋找支援 身為設計的同業我也深知 ...
小米logo三年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慧眼看世界—— #神級推銷力
2021-04-09
#小米 找了日本殿堂級平面設計師 #原研哉 設計新Logo,他用了三年時間和收取二百萬元,將方形外框去除稜角。有網民揶揄「由方變圓」的設計太容易,怎計也不值二百萬元。其實設計理念和成品的價值展現很主觀,不如大家換個角度,向推銷這個設計和訂出收費的人學習推銷能力,讓自己也成為大師級推銷人員。
我曾在4A廣告公司創作部工作過,完全明白值與不值只針對公司大老闆,並不是「網上專家」。有能力明白大老闆所思所想,滿足管理層背後所追求的價值,讓人甘心情願付出數以百萬的設計費用,這種推銷能力只有大師級才擁有。
也許有人會質疑,「由方變圓」的設計,所有懂得用設計軟件的人都可以做到。可是能夠大膽堅持並要求客戶接受這個設計,卻不是一般設計師有「牙力」做到。對大公司來說,找「大師」來杜撰創作故事對管理層和大老闆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決策過程。對管理層來說,找「大師」設計就算效果不如人意,責任和壓力都會少過找新人設計。對大老闆來說,即使不懂藝術,有能力用到「大師級」已證明自己是個有品位的人。
更重要的是「大師」不用pitching,還要相金先惠。顧客有何不滿需要再改,只會多付幾百萬元。所以設計這門學問,一般人未必明白當中的價值。
#張慧慈
#花二百萬用了三年時間請出大師設計實在太平
#一個Logo講足整個星期已贏了公關
#人們可以不欣賞設計
#但要欣賞背後的銷售學問
小米logo三年 在 畢明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幾天人們都談起哥哥張國榮,
還有他2000年惹起極大爭議的《熱情》演唱會,
當年他找了大師 Jean Paul Gaultier造型,
對方不是有錢便可以請得動的。
結果,先不理水準低的香港人接受不來,
結果,是你可以在設計之中,
見到大師的功力、風格
還有模塑和發揮出哥哥個人魅力的極致。
From Angel to Devil,
正邪、exotic、異麗、穿越。
總之,請大師,見到大師,提升了自己,
大師,在一個品牌上,有存在意義和空間。
Gaultier最後如何呈現,也代表哥哥的taste。
//為客戶設計商標,不是全自由創作,最好的設計,是能高度回答(亦受限於)落單個brief;最後的出品,反映的是客戶的決定、客戶的品味,不是設計師的。//
說設計背後有天大深意,見盡自己天地眾生,post-rationalize到飛天遁地,拍案叫絕的可能想表示自己多能欣賞高深,是虛榮。
有廣告宗師講過:就算你擺一嚿屎出來,我都能兜到佢天花龍鳳,但最好的創意是關於communication,大部分受眾明白不到的「深意」也是廢。
//至於說,有noise已經贏了,笑得我。Logo,是品牌管理一部分,小米的品牌代表什麼、有什麼核心價值,對不起,我到現在也不知道。改了商標想表達什麼,不知道,是communication的失敗。
如果有人談論就叫達標,有些國家的嗌交部天天揚威國際是否最佳品牌?
世上是有”Nation Brand”ranking的,以國家作為品牌排名,天天make noise的大國,從來廿大不入,新一年,跌了十多位。
Noise不等於value,詳情請參閱葉劉。//
.
.
#小米個logo #佢嘅brandvalue係乜
#唔知 #代表什麼唔知 #抄蘋果啩
#唔係啩 #什麼是logodesign
#理解吓先 #你知唔知張單可大可小
#唔知煮幾多碟餸點知貴定平
#縛你左眼右手雙腳的brief超多
#原來你什麼都不要
#個brief係乜先
#Noise不等於value
小米logo三年 在 南道不知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小米最近在網路上聲量很高
經過三年的打磨把Logo磨成圓角
大家對這事件都有主觀的一些看法
如果只從主觀視覺方面去看它的話
只會看到一個圖形
而不去看背後的意義那只停於「眼界」
沒有進入品牌核心
一個跨國企業內不缺優秀的設計師
要畫出比這個好的人才多的去
何必再向外尋找支援
身為設計的同業我也深知
塑造品牌背後的故事很難抓的準
你試想一個經營者為何要找國際知名的設計師
也許一個商標改的變化大跟小
對他的企業經營其實影響不會太大
而他要聽的是:到底有沒有什麼新的想法跟新的事物
是一個經營者他曾經沒有思考到的
你覺得他花這一筆錢高或是低
肯定不是來討好設計者們喜不喜歡
大家在網上的正向探討及負面的去批評
其實對企業來講他根本不在乎
企業要的是廣大的一個消費群體
也許用另一個角度去探討
會有成長跟不一樣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