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三雲計畫 ☁雲課堂☁
免費職涯課程第二期內容即將上線
青年局為協助青年提升就業競爭力
邀請業界大咖、職場前輩分享實用內容
針對熱門行業傳授職場技能
6/1起,每周二、四中午
將在FB進行36堂 #線上職涯直播講座
第二期主題涵蓋休閒旅遊業、電商互聯網等熱門行業:
✅追尋夢想職業之路
✅後疫情時代的轉型之路
青年在家防疫,也能夠提前了解產業
為求職/轉職儲備能量!
-
🔥線上職涯直播講座🔥
📍直播時間: 6/1起,每周二、四中午12:00
📍直播平台: 青年局FB (https://reurl.cc/MZYko3)
📍第二期主題:
✨7/6 我的打工度假築夢之路
✨7/8 航空執業者撥雲見日
✨7/13 領隊導遊轉型再創高峰
✨7/15 飯店業求”心”求變過難關
✨7/20 網購電商魅力無法擋
✨7/22 從Line Taxi平台走出新出路
✨7/27 客服24小時服務不中斷
✨7/29 網購循環包材,號召地球正循環
✨8/3 站在最前線的醫護人員
🎬居家防疫同場加映
職場前輩開箱各行各業: https://reurl.cc/mL6G5Y
-
🔥有薪企業實習 持續招募中🔥
職缺列表: https://reurl.cc/0DN73A
客服人員出路 在 那一年我們在曼谷 - 曼谷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是一篇寫給 #準備在泰國辦理各項簽證或是開辦公司的人看的貼文
#曼谷幫泰國公司新業務ˍ代辦各項簽證ˍ公司營業登記註銷以及各項法律問題處理👇
﹏﹏﹏﹏﹏﹏﹏﹏﹏﹏﹏﹏﹏﹏﹏﹏﹏﹏﹏﹏﹏﹏﹏﹏﹏﹏
從去年疫情發生後,對只單做泰國旅遊的曼谷幫來說,所受到的衝擊絕對是核彈等級!
但秉持著曼谷幫服務人群的精神,堅信生命會自己找到出路的前提下,曼谷幫在台北及曼谷兩地的負責人開始有了各自轉型的計畫👇
台北新創了台灣國旅品牌「#有GO台」( 👉https://goplaytravel.com.tw/ ),
曼谷這邊則轉型做起了 #泰國國旅( 👉https://bkk.com.tw/thailand-domestic/ )、ASQ、代購等業務。
而為了滿足更多泰國在地華人的需求, #我們開發了更多新型態業務 :
✅ #簽證代辦:工作簽證、依親簽證、養老簽證、學生簽證、結婚簽證、移民簽證…
✅ #企業開辦:營業登記、營業註銷…
✅ #法律顧問:各類民事、刑事法律問題諮詢及處理…
詳見👉https://bkk.com.tw/thailand-domestic/
為什麼會選擇做簽證代辦這項業務呢?因為在泰國多年的我們發現很多人有簽證方面相關問題,卻沒有管道可找人幫忙處理;或是希望省一點費用,打算自己辦理各項簽證,但是這樣的辦理方式卻存在著一些你可能不知道的風險 👇
✔自己辦理你能保證一定能通過簽證嗎?
✔自己辦理要花上許多時間申請文件,但你有這個美國時間嗎?
✔自己辦理要跑移民局、國稅局、勞工廳…等,甚至還有可能被承辦人員刁難(住在泰國的人應該都知道我在說什麼),你有準備好被找麻煩了嗎?
✔自己辦理還可能會有語言方面問題,你難道還要為此再多找一位翻譯人員嗎?
以上這些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曼谷幫都能一一幫你解決👇
1. #事前工作準備周全:泰國簽證規定不是年年都一樣(而且還要看承辦人員的心情),我們的專員會經常查看最新的簽證規定,了解第一手資料,提供給申請者最正確的申請方案
2. #量身規劃申請文件:
一對一的專屬承辦人員,可以詳細理解你的個人需求,準確告知你需準備的各項文件,並快速向申請單位遞交完整資料。
3. #協助簽證申請通過:泰國簽證不是申請就一定會通過,尤其有些申請者如果是第一次辦理簽證,更可能會有被拒簽的可能性,但曼谷幫會全程協助至簽證通過為止。
4. #中泰文精通的員工:我們的承辦人員都是精通中文及泰文,不管是文件審核或是對話溝通等等都可讓你順暢無礙。
5. #提供專業法律諮詢:曼谷幫聘請了泰國知名律師為法律顧問,提供各類民事、刑事法律問題諮詢及處理。
可能有人會覺得代辦只是曼谷幫為了疫情而不得不開發的新業務,等到疫情結束之後,我們就會回歸本行(旅遊業)並且捨棄代辦業務!
但是,請不用擔心!只要有各位的大力支持,這項代辦業務就算疫情結束 #還是會一直一直延續下去的!🙇♂️🙇♂️
﹏﹏﹏﹏﹏﹏﹏﹏﹏﹏﹏﹏﹏﹏﹏﹏﹏﹏﹏﹏﹏﹏﹏﹏﹏﹏
📍LINE ID: @692tigns
📍線上客服:FB 私訊
📍客服信箱:gm@go-play.com.tw
📍聯絡電話:+66-2-539-9303
+66-63-825-9286
(請於週一至週五 9:30 ~ 18:00 來電)
客服人員出路 在 立法委員葉毓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校園偷拍案警吃案? 專業進場比懲處調職有用!
台南市長榮大學女生被隨機擄殺,衍生出轄區派出所未能在九月底的擄人未遂案未開立三聯單,致分局長遭撤換;不料嘉義華南大學也傳出偷拍案,後續派出所是否吃案,引發爭議。
我國性騷擾防治法制針對不同場合與情境,建立了不同的法律和專門處理機制,先有性別工作平等法處理職場性騷擾,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校園性騷擾,因此最後制定的性騷擾防治法,主要處理排除職場與校園的其他性騷擾案,易言之,性別工作平等法與性別平等教育法有優先適用的原則。
這些眉角,別說派出所員警不懂,恐怕連局長、分局長、所長都不會精確了解,一但面對外界質疑,自反而縮,找個倒楣鬼處分,記過、調職、撤換,還揹個吃案匿報的冷漠罵名。
其實,警察中有一群婦幼專業人員:各縣市警察局的婦幼警察隊,各分局的防治組家防官,他們在處理家暴、性侵、性騷擾案件時,已經習慣於網絡合作,要與法官、檢察官、社政、醫療、學校建立綿密的的合作。然而,第一線受理窗口的警察,在未有完善跨機關通案性的協調聯繫下,去處理後續流程時難免糾結於適用法令,恐怕不是第一件也不會是最後一件。太過放大開立三聯單、吃案疑雲,恐無助問題解決。另外,若是能善用資訊科技,第一線員警能馬上讓專業支援單位進場,更能鼓勵弟兄勇於任事。
近日因嚴重的耳鳴併發右耳聽力衰減,才發現是梅尼爾氏症,會造成失聰、嘔吐和暈眩,沒辦法堅守立院為警消與弱勢權益奮戰。許多好友捎來關心,但無論是保健的建議,還是推薦替代方案,都不如我的耳鼻喉科醫師能夠馬上對症下藥。治療貴在專精不在數量,儘速轉接到正確的科別,才能找到原因、解決問題。
警政也是一樣,民眾固然很在意受理員警的態度,但是若能明確告知法律與主管機關不同,並代為協調轉介,就像我們因病到醫院看病,醫生問診後告訴病人轉掛正確科別,病人可能會動怒掀桌嗎?我國性騷擾防治法律針對校園、職場、一般場合形式上有不同的法源,機制處理和重點也不盡相同。南華大學圖書館的偷拍案,行為人是學校的學生,如性別平等委員會機制調查認定屬實,除了記過等懲罰外,也可能要求心理治療、對被害人道歉等,這是警察機關沒有的教育功能。本案員警當下沒有受理報案,推給學校性平會,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畢竟加害人教育措施的部分,只有學校能夠處理,派出所無從代勞。
然而根據報導,受理員警其實有反覆與報案女學生確認被偷拍的部位,有沒有可能構成妨礙秘密,也確認並非性騷擾防治法第25條的隱私部位,吃案指控其實並不公允。何況性別平等教育法第23條也規定「學校或主管機關於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期間,得採取必要之處置,以保障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校有沒有義務主動關懷女學生,在警察報案或學校性騷擾申訴,給予程序協助?更進一步來說,有無什麼背後因素,讓第一線員警處理性別事件反覆拿捏?專業支援是否充足?
警政體系中婦幼警察隊是性別犯罪防治專業團隊,對詢問受害人時有性別敏感度、避免二度傷害的專門訪談技巧,也對相關調查處理程序如何轉接,非常熟稔。如果所有的家暴、性侵、性騷擾等案件,皆由婦幼警察隊專責受理,因為並不是每個員警都懂得婦幼安全案件的特殊性,也並非每個人都懂得怎麼安撫被害人, 再詢問出正確有用的資訊!
如果所有的婦幼性別案件報案,皆由婦幼警察隊專責受理再派案或做後續的協調其他單位接手,就不致發生像長榮大學、南華大學轄區派出所員警受理報案時,有努力偵查未開單,或是告訴學生直接向學校性平會遭質疑吃案。但是目前的困境在於各縣市警察局雖設有婦幼隊,但是除了幅員較小、人口較少的基隆市,由婦幼隊專責受理所有的性別案件外,其餘縣市並無法跟進,因為不可能讓報案人全部都要跑到警察局婦幼警察隊報案。
針對這個問題,其實並非沒有辦法解決,以台灣的資訊科技發展在全球名列前茅,仿效1999、1955、1922其他客服專線,由婦幼警察提供線上專家諮詢,並以視訊受理在各地派出所的報案,在依其性質交警察,或協調其他單位續辦。
警政署與刑事局有頂尖的資訊專家,在資安打詐屢創佳績;各縣市婦幼警察隊,則是處理性騷擾事件的專家。中央應該提供地方專業的支援,供受理員警可立即以視訊轉接給輪值的縣市警局婦幼隊同仁,透過科技面對面瞭解案情,判讀應該進入刑事偵查,或是將初步調查的紀錄轉知給業管的性平會。若外界太過放大所為員警吃案,就容易忽略性別事件在第一線報案後續,處理機制上仍需要許多對被害人友善的思考。,
警察是街頭的公務員,是政府的門面,與民眾的第一線互動影響人民對政府信賴甚鉅。但性侵性騷事件,需要性別敏感度,不同的環境也要有不同的處理,難免需要專門訓練的單位、人員。在每次治安新聞後,就有行禮如儀的警察懲處調職後,我們還是要呼籲,有真正的專業支援進場,才能讓第一線員警無所瞻顧、也讓被害人得到最立即精準的協助。
新聞連結: 性騷案眉角多 讓專業接手吧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5008471
ps. 病中有很多時間可以做一些。過去沒有辦法。靜下來沒有辦法整理的想法。
最近因為長榮大學馬來西亞女生命案和嘉義南華的性騷擾吃案疑雲,為了平息外界的質疑,上級迅速懲處撤換基層,整個警察團隊的士氣差點被打趴了。
看在我這個婦幼老兵的眼裡,實在是很不然。因為,恐怕沒有人比我更瞭解,過去二十幾年來臺灣的警察在安全保護上工作進步多大,做得多好,即便如此,當然還有許多進步的空間。但是我對中央不思從制度改良上著手,遇事即以鋸箭法抓一兩個倒楣鬼處分應付了事,深深不以為然。
因此昨天我整理了一些想法,想辦法警察找出路。文章很長,精簡版今天刊在聯合報的民意論壇,全文借臉書與同道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