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宅在家的禮物》
防疫宅在家70天,每個人的生活都有所改變,甚至造就了許多廚藝高手和手作達人
細細回想這段日子,雖然初期有些生存焦慮(因為工作全暫停),但後來開始慢慢適應並享受這種慢步調的悠閒生活,除了多了時間陪伴(罵)孩子之外,對我來說,最大的改變莫過於瘦了八公斤吧💪
大家可能會很好奇我是怎麼辦到的(我自己也覺得蠻神奇),所以便回顧整理了一下這段期間的生活方式,也分享給大家
✅每天早上喝薑茶
我每天一大早起床會先喝500CC的溫開水(這習慣已維持30年之久),再喝薑茶(大約700CC慢慢喝)
薑茶沖泡的方式相當簡單,就是預先切好薑片放冰箱,每天早上就用熱開水沖泡幾片老薑,在保溫杯裡悶半個小時後,就當開水喝,有時候我會多加幾顆紅棗,增加好氣色。
早上喝薑茶的習慣其實在疫情爆發前就維持了好一段時間,因為我是痰濕型的體質,手腳容易冰冷,而生薑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提升代謝能力,我喝了一陣子身體很有感,比較不怕冷,而且在冷氣房裡手腳也不會覺得冰冷,感覺身體更有活力,排便也相當順暢
記得以前看過一篇文章,讓身體自然產生熱能,就能夠打造易瘦體質,雖然吃了生薑後體溫升高,但減重的關鍵還是在於飲食控制與運動喔!
✅執行168進食法
我本身是個大胃王,熱愛吃到飽,所以168進食法對我來說很有幫助,因為我可以在8小時內盡情享受美食
而在防疫期間的慢步調生活,我常常是睡到10點左右才醒(因為晚上還需要值夜奶大夜班,就會睡到自然醒),所以起床安頓一下孩子,練習完瑜珈後,很快就到中午12點了(甚至更晚),然後才開始吃固體食物
而我自己在實踐的過程中,雖然以168為原則,但有時候也會159或是177,堅持但還是可以保有彈性
不過168進食法並不適用每個人,例如:低血糖的朋友就不太適合,所以要執行前,還是要尊重自己的身體狀態,量力而為
✅固定練習瑜珈,提升自我覺察
防疫期間,我持續保持著每天40到90分鐘不等的自我練習,會感覺今天的身體狀態來決定練習的強度,有時候懶惰想抗拒練習時,我會直接做10-15個拜日式,以覺察自己的呼吸與安頓身心為主。
這樣的練習對我在防疫期間的身心照顧很有幫助,尤其當我感受到焦慮不安時,我不需要用食物去壓抑我的情緒,因為在瑜珈墊上的時光,是我放鬆身心的療癒時刻。
但若要說,真正讓我體重有明顯改變的,就是練習Ashtaga Yoga,我大概一週會練習1-3次,而每次練習完畢,就有如全身剛做完重訓一般有感,除了大量燃燒熱量之外,也會大大降低飢餓感,練完後完全沒有食慾,也就縮短了進食的時間。
✅正念飲食
正念飲食是我瘦了八公斤的關鍵,由於固定練習瑜珈的關係,讓我對自己的身心狀況更有覺知,更有「選擇」的進食,若我沒有感受到飢餓感,其實我就會喝一些咖啡或茶之類的緩衝一下,慢慢地,我不那麼依賴食物,甚至開始拉長空腹的時間,曾經空腹到20小時才開始吃固體食物,然後感到飽足了,就停止,而當下的我,身心是相當舒暢的。
而講到選擇,「有意識的選擇」食物也是重點之一,我大部分會選擇健康的原型食物,吃完後身心會感覺很舒服,有些時候也會吃炸雞、鹽酥雞、零食、手搖飲料等等,吃的時候其實也蠻開心的,但下一餐或隔天就會有意識的去調整飲食或是增加瑜珈練習的強度,至少要達到營養和身心的均衡。
因為正念飲食,讓我減少了暴飲暴食(這是我過去處理情緒的舊有模式),能夠在當下享受食物,也能夠在吃完食物之後,感受到身心的喜悅。
總結:
身為一個擁有24年資深減肥經驗的女子,一直以來總是為了身材是否完美而苦
在碩班的時候,透過論文的書寫和自己的身體和解,慢慢開始練習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直到四年前,我女兒一歲半的時候,我參加瑜珈師資培訓課程,在那兩個月的時間,我瘦了七公斤,那是我第一次不依靠痛苦節食與拼死運動來減掉體重,用的就是我說的這四種方法
而在我懷二寶的期間,很享受當孕婦,所以復胖了18公斤,雖然產後半年瘦了大約10公斤,但體重便開始停滯,不過我知道這是身體的自我保護機制,所以我也沒有太強迫自己而硬性減肥,依舊照著自己的生活步調進行,直到疫情期間才慢慢的瘦下來
所以我相信這減掉的八公斤,不僅僅只是這70天的產物,而是內在與身體相處的過程,更是細水長流的禮物
減重這件事,不是節食,而是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因為需要的是「維持」並練習與不完美相處
所以用心理學的完形學派來看這段過程中其實就是提升「覺察」,然後有意識的「選擇」,並且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不過我發現我真的很適合慢步調的生活,讓我更享受生命,而不是為了生活而活,所以延續著這個覺察,疫情過後,我也要慢慢的調整拼命三郎的步調,讓生活與身心都能達到平衡。
祝福彼此🥰
Namaste🙏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2萬的網紅快樂大學Happiness Universit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兩個藏人在印度讀書, 其中一個流連示警、 對各個學派知識與老師的八卦瞭若指掌, 另一位則是聽著八卦收集者的建議到處求學。 【記得開啟字幕觀看】 記得訂閱開啟小鈴鐺 還有字幕喔 你覺得被知識綁架住快樂了嗎? 快來我的『熊仁謙|快樂大學:知識選品店』 👉 www.pressplay.cc/happ...
完形學派 在 Prana Yoga - 林培欣 諮商心理師的療癒瑜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瑜珈的練習,是需要安全感與信任關係的」
早年還沒當瑜珈老師的時候,曾經跟過幾個瑜珈老師練習,有幾次老師會用「壓」的方式幫忙加強加深,當下的我,不敢反抗,但心中卻有著莫名憤怒
帶著類似在瑜珈練習中的創傷經驗,我變得小心翼翼,不太敢輕易的去上別的老師的課,深怕再一次的被壓被折而受傷,所以我花了較多時間在自我練習上,而練習的是,在基礎中的覺察
瑜珈的自我練習,更像是自我認識
因為在自我練習的歷程中發現,「瑜珈是一種邀請自己打開身心的過程」,而這過程的身心變化是相當深入且細微的
如今我也才理解到,我當時的憤怒,除了不想要自己的身體被粗暴對待之外,當下的我,是處於身心開放且脆弱的狀態
在瑜珈的練習中,身體的感受與內在的感受,是相互影響的
像是在呼吸、靜坐或體位法等練習,都會挑戰到我們對身體的主體感,當我們對身體感到陌生時,很可能就會引發我們的挫折與沮喪
而瑜珈的練習也容易接觸到身體的記憶,當身體的記憶被喚醒時,有時候深層的情緒也會在當下流動
因此,在這樣身心開放的狀態下,其實更需要的是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被溫柔、接納與友善的對待,因為那是我們可以重置身體良好經驗的時刻
保有覺知的練習是相當重要的。因為在覺知當下,我們才能傾聽到身體的聲音,練習不暴力、不批判的在瑜珈中經驗自己,而瑜珈的真諦,就是一種覺察與經驗
完形學派說,當我們能夠有清明的覺察,就會有好的選擇,當我們是帶著覺察做選擇,就有能力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當我們越了解自己時刻的需要,越能夠找到身體需要的練習,也越能夠有界限的去找到安全的練習方式,包括跟隨的老師
我真心覺得瑜珈老師沒有好壞之分,只有適不適合自己,而適合與否,身心會告訴你🥰
謝謝所有信任我的學生
謝謝所有讓我信任的老師
Namaste🙏
完形學派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情緒之所以會對內傷身,通常是因為我們逃開它、壓抑它,導致它無法慢慢消退、平靜下來;而情緒會對外傷情、傷人,則多是我們表達的方式有誤。
真正的智慧是懂得分辨。以平靜的心,接受不能改變的事情;以最大的勇氣,努力去爭取、改變能改變的事情。
真正的豁達,是遇到外在各種事件時,內心真正能不為所動。心不動,情緒自然不會輕易隨之起舞!同時,適當、適時地分享喜悅,能夠帶給身邊人更多歡喜與美好,何樂而不為呢!
摘錄自《#遇見完形的我》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晚安:
完形學派有不少面對情緒的好方法,其中,陪伴自己的情緒,是我自己長期實踐的作法。另外,關於空椅法,我也曾經在直播中簡單帶過。
情緒是能量的表現之一,透過情緒,可以探知內在能量,並且將能量重新聚焦。那些卡在過去的未竟事務,淤積了許久的能量,可以經過接納而釋放,並且自在流動,成就創傷後的成長。
祝願您,能領略情緒的美好,並且藉著情緒豐富我們的人生!
... ... ... ... ... ... ... ... ... ... ... ... ... ... ...
情緒來了,就積極面對!
【文/ 曹中瑋】
情緒之所以會對內傷身,通常是因為我們逃開它、壓抑它,導致它無法慢慢消退、平靜下來;而情緒會對外傷情、傷人,則多是我們表達的方式有誤。這背後的原因除了個體本身的衝動性,多數還是出於我們錯誤解讀了自己的情緒,或是扭曲了引發情緒的刺激事件或人。
人們常說:「沒有過不去的事,只有過不去的心情。」
這似乎是句激勵我們、為自己心情和情緒負責的好話,卻有點誤解了情緒呢!前面已提到,情緒既然一定是因「事情」(心理學上所說的「刺激」)出現才引發的,只要事情真的過去了,情緒通常就會消退的。過不去的心情(情緒),其實是因為那事情沒有真的從心裡放下。
很多引發情緒的事情,也許解決得了,但是過程太艱辛甚至煎熬,以致事情解決了、過去了,那痛苦過程仍迴盪內心,情緒因此還留存著離不開;或是做了決定,但只能兩害取其輕,選擇中還是有不想要的部分,因而引發無奈的情緒蟄伏;或捨不得放下那沒選的「選項」,心有罣礙,情緒當然也就繼續在心中起伏;或遇到的「事情」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完成,造成時時會有尚未完成的壓力,因此耗能太多,由壓力引發的情緒自然一直都在⋯⋯還有些是我們做完了、解決了,在檢討利弊得失時覺得不夠圓滿,心情自然也就跟著過不去⋯⋯
不論如何,情緒一定是因事情才引發的。一旦事情真的結束了,情緒就一定會消退。所以應該這樣說:「沒有過不去的情緒,只有過不去的事情。」
不要輕忽情緒帶來的訊息!它只是要提醒我們:這件事無法輕鬆因應、我們壓力太大需要調整。要是情緒沒過去,就表示事情還未真的過去喔!
除非,過往累積未處理的「未竟事宜」來攪局。這時的情緒是之前一直沒有好好處理創傷事件留下的,而在這次相關事情中一起跑出來!以致這次事情解決了、過去了,情緒還過不去。這則是過往創傷事件引發的情緒,不是現在造成的⋯⋯ 所以,如何讓事情過去變成最重要的功課。
好好面對、學習各種解決策略,事情就能順利過去了。我們個人無法解決的事情,就要懂得求救、請人協助,或認清這是解決不了的、改變不了的,學著接受和放下,也接納難免繼續存在的情緒起伏⋯⋯明白自己有情緒,但也知道是怎麼一回事,更要對自己寬容!
另一句勵志語則是說:「苦而不言,喜而不語,一種是智慧,一種是豁達。」
我認為,這句話所蘊含的觀點似是而非,也是對「情緒」的一種迷思!
我們自然不該陷在情緒中,也不必總是把情緒寫在臉上或隨意抱怨、哭訴。但是當情緒升起時,向適宜的人「表達」,其實是調適情緒最重要的好方法!「苦而不言,喜而不語」可是會悶出病來的!
而且,你能想像自己的好朋友或親人有心事、有痛苦,卻都不願告訴你;遇上開心、歡喜的事,也不表現和分享出來?對方不生病,你也會抓狂的。更不要說,情緒可是情感的基礎,沒有情緒是不可能產生情感的。
真正的智慧是懂得分辨。以平靜的心,接受不能改變的事情;以最大的勇氣,努力去爭取、改變能改變的事情。
因此,情緒啟動來提醒我們發生事情了,若發現很難處理,要不只能選擇放下,要不就勇敢面對襲來的挑戰。
而真正的豁達,是遇到外在各種事件時,內心真正能不為所動。心不動,情緒自然不會輕易隨之起舞!同時,適當、適時地分享喜悅,能夠帶給身邊人更多歡喜與美好,何樂而不為呢!
這一切仍要回歸到接納、理解和面對情緒呀!
.
以上文字摘錄自
《#遇見完形的我》
用覺察、選擇、責任與自己和好,解鎖人生難題
博客來 https://bit.ly/T0400061-B
誠 品 https://bit.ly/3qao8kV
金石堂 https://bit.ly/2IRh8bd
圓神書活網 https://bit.ly/T0400061
紙電同步發行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https://www.facebook.com/BookLife99/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完形學派 在 快樂大學Happiness Universit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兩個藏人在印度讀書,
其中一個流連示警、
對各個學派知識與老師的八卦瞭若指掌,
另一位則是聽著八卦收集者的建議到處求學。
【記得開啟字幕觀看】
記得訂閱開啟小鈴鐺 還有字幕喔
你覺得被知識綁架住快樂了嗎?
快來我的『熊仁謙|快樂大學:知識選品店』
👉 www.pressplay.cc/happinessuniversity
讓我為你挑選知識、幫你讀書、替你學習📕
-
📚購買熊仁謙新書📚
《#難以勸誡的勇氣》
博客來:https://pse.is/TYLEV
誠品網:https://eslite.me/U26VX
-
訂閱快樂大學頻道,讓你的人生變得更快樂
👉https://pse.is/SZ2A6
想多了解我的生活
也歡迎訂閱我的生活頻道
https://reurl.cc/main/tw
-------------------------------------------------
🔥2019線上大課《專注力》官網上架啦
🔹課程介紹:https://happinessuni.com/gogo/
文章最後包含三個精彩片段搶先看!
-------------------------------------------------
快樂大學全新企劃
趕快訂閱開起小鈴鐺
🔥熊宇宙計劃
熊仁謙與林思宇全新形態的知識碰撞
👉每週一固定播出
🌟http://yt1.piee.pw/SYCLT
🔥熊仁謙書房
為你精挑細選
重點解析絕對值得一讀的好書
讓你與快樂的生活只有一本書的距離
👉每週三固定播出
🌟https://reurl.cc/E7o16g
------------------------------------------------
歡迎訂閱追蹤我們
🔶熊仁謙
Facebook:https://reurl.cc/lLb62v
Instagram:https://reurl.cc/A1WZap
🔶林思宇
Facebook:https://reurl.cc/Na8eo5
Instagram:https://reurl.cc/mdb1bY
完形學派 在 有口福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食譜:https://www.yokofu.tw/cute-snacks/
1. 蛋車
所需食材 (1台車):
1 個 長型麵包
櫻桃蘿蔔
聖女小蕃茄
起司
奶油乳酪
紅椒
1 顆 水煮蛋
韭菜末
醃黃瓜
作法:
1.1) 在長形麵包上切出一個凹槽,然後將凹槽裡的麵包挖出。凹槽應要如下圖般的寬和深,以便放入水煮蛋。
1.2) 現在將櫻桃蘿蔔片放在牙籤的尖端,橫向插入麵包上,然後放上一片番茄片。重複此步驟3次,直到有四個「輪胎」。
1.3)現在,在起司上塗上奶油奶酪,並將其「黏」到麵包前。然後在紅椒上塗上奶油奶酪,並將其「黏」在麵包背面。
1.4) 水煮蛋剝皮,放進凹槽裡,並用一片韭菜末作為鼻子,兩片醃黃瓜片作為眼睛。然後用餅乾模具將起司切出形狀,將其放在水煮蛋的頂部。最後,將櫻桃蘿蔔的根部放在起司切片上。
2. 熱狗蛇
所需食材
現成酵母麵團
熱狗
蛋液
帕瑪森起司
胡椒粒
紅椒
作法
2.1) 將部分麵團擀成細長的「蛇」,然後將其包在香腸周圍。塗上蛋液,撒上帕瑪森起司。
2.2) 在前端,放在兩顆胡椒粒當眼睛上。然後切一個口,放一小塊紅椒當舌頭。
2.3) 放進180度烤箱25分鐘,完成。
3. 起司機器人
所需食材
沒有孔的起司塊
白葡萄
鹹餅乾棒
義大利香醋
作法:
3.1) 將三塊起司塊疊在一起。最上面的起司要比下面兩塊小。現在,將鹹餅乾棒插進起司塊兩側。
3.2) 白葡萄切半,放在起司上面。然後將竹籤從上端整個插進「機器人」的身體。
3.3.) 利用義大利香醋在最上面的起司塊畫出機器人的臉,完成。
完形學派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東華三院文武廟位於香港太平山荷李活道,是香港開埠早期的中式廟宇及於開埠早期於香港政府批准下可以用中國方法進行「斬雞頭,燒黃紙」的宣誓及裁決華人之間的糾紛。文武廟於2010年11月12日列為法定古蹟。文武廟為廟宇組群,位於荷李活道,由文武廟、列聖宮和公所三幢建築物組成。該廟宇由華人富商興建,估計於一八四七至一八六二年期間落成。文武廟主要為供奉文昌及武帝,列聖宮則用作供奉諸神列聖。公所為區內華人議事及排難解紛的場所。三幢建築物以兩條小巷分隔。一九零八年,政府制定《文武廟條例》,正式把文武廟交予東華醫院管理。時至今天,東華三院董事局和社會賢達每年仍會齊集廟內舉行秋祭典禮,酬拜文武二帝並同時為香港祈福。文武廟對本港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社會意義,反映昔日香港華人的社會組織和宗教習俗。文武廟為兩進三開間建築,正門外面有兩座花崗石鼓台,前進置有擋中。廟宇按照傳統中式建築布局設計,後進較前進高出幾級,設有供奉諸神的神龕。兩進之間的天井已為重檐歇山頂覆蓋,屋頂由天井四角的花崗石柱支撐,兩側為捲棚頂的廂房。位於文武廟左側的列聖宮原為三進兩院式建築,其後兩個天井加築鋼架屋面。公所為簡單的一進式建築,其花崗石門框至今保存完好,上面刻有公所的建築年份,甚具歷史價值。文武廟組群屬典型的傳統中式民間建築,飾有精緻的陶塑,花崗石雕、木雕、灰塑和壁畫,盡顯精湛的傳統工藝技術。
東華醫院禮堂於1872年落成,1933年重建。禮堂放置了不少東華珍貴的牌匾和對聯,其中包括光緒皇於1885年送贈東華的牌匾;還裝有創院總理的瓷相、大事碑記及有歷史價值的手工製品,如酸枝會議桌、高背椅及鏡屏。東華每年很多重要會議及大型活動,包括週年會員大會、董事局互選大會及董事局交職典禮都在禮堂舉行。東華三院文物館的佈局對稱,中間為大堂,兩側是偏廳。文物館屬傳統的樑柱建築結構,結構柱以木建造,豎立在具雕飾的花崗石柱座上。牆身以青磚築砌,磚縫非常幼細。整幢文物館坐落於花崗石平台之上,前面有花崗石梯級。文物館的建築優美,糅合中西建築的精髓。
東華三院文物館原為廣華醫院大堂,廣華醫院是首間在九龍和新界區開辦的醫院,為公眾提供醫療服務。廣華醫院由東華醫院總理及九龍的華人領袖所興辦,於一九一一年落成,作為東華醫院的九龍分院。一九三一年,東華醫院、廣華醫院和東華東院三間醫院合併為「東華三院」。廣華醫院在一九五八年進行全面的重建工程,只有大堂得以保存。一九七○年,東華三院為慶祝成立一百周年,將廣華醫院的大堂改建為東華三院文物館,用以展示東華三院的歷史文物和收藏珍貴文獻。一九七一年一月十五日,文物館由關祖堯爵士主持開幕典禮。文物館自一九九三年起開放給公眾參觀。文物館糅合中西方的建築特色。館內建築物正面的中式裝飾和祠堂布局,清楚展現中式建築特色。檐板上的花卉和吉祥圖案,以及外廊的樑架和駝峰,均是精緻的木刻。金字屋頂鋪有綠色琉璃瓦,目前的屋脊建於一九九一年,乃仿照一九一○年的原有屋脊重建。西方建築元素主要見於建築物的側面和背面,包括使用小圓窗和連拱頂石的弓形拱窗。大堂內通往展覽廳的四道拱門設有西式楣窗。大堂的屋頂由傳統的中式桁條和樑架結構支撐,而偏廳則採用了雙柱桁架。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必列者士街會所,又稱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中央會所及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必街會所(Chinese YMCA of HK Bridges St. Centre),是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昔日的總部,位於香港島上環必列者士街51號,現時會所服務有「必愛之家宿舍」、「必愛之家庇護工場」及以康體服務為主導的青少年服務。建築物於1981年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並於2009年12月18日升格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會所由芝加哥YMCA會員籌建,設計師Stattck and Hussey亦是來自芝加哥。會所於1918年由施勳護督(Hon.Claud Severn, C.M.G.)主持啟用,成為當時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總部,亦是香港首個市民會堂及體育場館,會所內擁有當時最先進的康體設施,包括香港首個室內泳池,以及設有懸空的室內鑊形跑道。會所高六層,以紅磚建成,融合中西建築風格,並受芝加哥建築學派所影響,在香港相當罕見。1927年2月18日及19日,中國著名作家魯迅曾於會所禮堂內演講,題為《無聲的中國》及《老調子已經唱完》。1937年後,會所被徵用作防空救護隊半山區A段總站,以收容超過一千名難民。香港日治時期,會所被日本當局的的文教課徵用作日語及德語學校。香港重光後,會所恢復為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總部。1966年,隨著位於九龍油麻地窩打老道的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九龍會所完成重建,總部遷到該處,原址仍保留作為青年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