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小說中,猛鬼屋真人實境秀的鬼版running man 要怎麼寫】
我想大家可能都還記得,曾經好一陣子,日本和臺灣都流行過,所謂猛鬼屋真人實境秀的節目製作,是如何地徵詢志願者前往拍攝。
畫面上,志願一同前往惡名昭彰、鬧鬼頻繁地點冒險犯難的外景主持,在靈異頻傳的鬼影幢幢間,不時夾雜著驚聲尖叫,穿梭來回。
不僅現場工作人員看得心裡直發毛,就連鏡頭前的觀眾,也嚇到快閃尿,可是,向來給人邏輯辯證印象的推理小說,卻也很好這口。
且多半用書中書來進行架構:就像《哈利波特》系列中,會有湯姆.瑞斗日記一樣的概念:正牌小說外,往往還會另有一書存在。
只是說,這書中之書作為謎團推進線索,表現形式的創作類型相當多,可能從史料、書信、紀錄、報導、日記、軼聞與紙條等皆可。
然後故事主角與書中之書內容漸趨一致,使讀者難辨虛實與駭異,乍見是平行雙線,實是兩相隱射類同遭遇與身份混淆的雙面陷阱。
簡單來說,就是故事主角(哈利波特)試圖以書中之書(湯姆.瑞斗日記)尋訪調查真相,結果自己卻差點慘遭一樣的毒手或成魔。
所以在追索的過程裡,書中之書記載的過去,會成為故事主角現在即將經歷的未來,也像七月半水鬼抓交替的循環,被祟轉作祟。
像既晴《請把門鎖好》、井上夢人《梅杜莎,看鏡子》、三津田信三同名作家三部曲《忌館》《蛇棺葬》《百蛇堂》等都可為代表。
因為觀閱了書中之書,使得主角彷彿獲得了虛擬實境的鎖鑰,不僅前往前塵舊事故地遊,甚至連自己的遭遇,都逐漸彼此酷肖類同。
所以常發生有,去鬼屋結果撞鬼,調查兇案差點被殺,想找消失的女孩,反倒自己受囚被虐,像是作案的誰或鬼,穿梭時空多少年。
就算找出幕後真凶藏鏡人,也往往是因童年陰影被害轉加害,於是當悲劇命運again再輪迴,個人身份認知與年代特殊性也失去意義。
不過近期觀察,主角性別會隨時遞進由男轉女:從一見鍾情的男追女愛情開啟懸疑,改為女角為重或平行雙女「尋找消失的女孩」。
如小野不由美冤魂橫死代代沿承相續的《殘穢》,及「河伯娶親」的珀拉.霍金斯(Paula Hawkins)《水底的妳們》(Into The Water)。
使得平行世界推理有三種型:(1)書中書,(2)平行世界愛情故事,(3)平行雙女之消失的女孩妳在哪裡。主題形式雖然隨作品各有差異。
但事實上結構佈局(或說概念)卻相差無幾;故事推進順序時間軸為A-B-C-D,但分章結構卻以C-D開頭與A-B二線交錯來完成平行。
A-B是過去事件發展始末,至B點重大關鍵轉折(失憶、被殺或女孩消失),使接續B現在進行展開搜查的C-D,有相似或相反的結果。
不過,悲劇命運如惡夢輪迴的跳針重播不斷,本就可用(1)書中書,(2)平行雙女,(3)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來寫((3)另開新篇說)。
但小說早期的書中書結構技法,只是用作追兇解謎、特殊氛圍渲染營造、劇情串接或與角色互動的媒介,不過算是一種配件的存在。
可因與靈異色彩濃厚的恐怖推理交相變化,使得故事背景與人物主角,能達到替身變換錯亂,甚至時代地域的混淆而變得舉足輕重。
書中書多強調恐怖懸疑的氛圍情境,如何使人陷入被奪舍或被抓交替的意識泥濘,使得命運=悲劇迴圈,無論如何都叫人難以抗拒。
平行雙女因多以際遇類仿兩女今昔對比展開追尋,除身份混淆雙面陷阱、從破裂中找回自己,結局往往有命運可以改變的激勵人心。
女偵探開啟追尋 C—————D 現在
A—————B 過去 消失女孩事件成因
最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說,所謂的恐怖靈異,猛鬼屋真人實境秀及鬼版running man劇情,先不管有沒有使用書中書來推理。
主旨往往直指《比鬼故事更可怕的是你我身邊的故事》標題意義-妖魔鬼怪的作祟都起源於人性人心,並多用家暴霸凌為火藥之引。
如澤村伊智《邪臨》辣個不能應聲回應的妖怪,其實是《楢山節考》家庭資源分配的關係;還有舟動靈術師偵探系列《跛鶴的羽翼》,同是家庭的悲劇,只是暴力失衡被掩蓋在皇城的和氣裡。
https://www.facebook.com/ChiChaoChun/posts/1123981894626885
失衡凶間劇情 在 一本好小說的誕生(拿起筆就能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推理小說中看的角度不同真相也會跟著不同嗎】👀
#看你怎麼看 #寫作結構 (1)#一樁懸案各自表述觀察
臺劇《做工的人》正在熱播,看著在工地鋼筋水泥中穿梭來去、揮汗如雨的工地師傅,觀眾是否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或許之後我們關於父親的背影想像,再也不是朱自清〈背影〉裡的橘子,而是《做工的人》當中的保力達B與蠻牛。
不過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不僅僅是在建築工程上需要注意安全結構,寫作這件事也相同,特別是在長篇小說的建構上。
當然了,我們從小到大,或多或少都有聽說,有些作家,是如何從腦海中一個浮光掠影的片段畫面,發展成長篇小說。
其實,人想要以什麼方式寫作,這本是個人的自由,不一定要從眾,或一定要與誰相同,因為每個人本質都不大相同。
畢竟若以教學相長的角度來說,連至聖先師孔子都必須因材施教、有教無類了,更何況是從學的角度來說,有千百種。
寫作這件事,或許某種程度上,是靠靈感的吉光片羽,慢慢發展而成,並經由千錘百煉的打磨、拋光與刻繪才成文章。
但有時人們會發現,先立好大綱結構這步驟,將會使得自己在寫作中事半功倍,甚至輕鬆很多,至少可以先行避免-
寫到一半驚覺比重失衡,或漫無飄渺,不知道自己將何去何從?(我醒來,我失憶,然後心想:我是誰,我為什麼會在這裡?)
不過請理解,寫作初始構想與最後結果,有時也不同,因為寫作過程中,我們會慢慢的耙梳出一些之前沒想過,或來不及長出來的細節脈絡。
由此開枝散葉,最後才結果。
設立大綱結構是工安問題,但只要能確保安全(均衡)無虞,後來的設計不一定要削足適履,一定要完全符合初始的想法概念。
寫作過程中,本來就會一改再改的修,作品的卡關、燒毀再重頭,有時每人都會(一再)經歷過,無破不立乃寫作常事。
有些過程儘管不太愉快,但早些經歷也好,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但若千金能買早知道,我們又何苦在虛無飄渺中跌跤?
事實上,推理是種講究邏輯演繹的文體,所以有些詭計與結構設定是連動的,要先確立完善這樣的鋼筋水泥,才能開始開展劇情。
如一樁懸案各自表述觀察、平行世界推理、暴風雨山莊密室加命中註定死亡筆記等,皆是推理當紅結構佈局,沒有之一。
但尤以前二者單人視角各自述說的結構,看的角度不同,真相也隨之變動,最為了然清晰與均衡簡潔,初學最易上手。
所謂一樁懸案各自表述觀察,這個結構佈局的關鍵,通常指的是以一樁極其引人入勝的獵奇兇殺作為開場揭幕的驚恐。
然後接續導入3-5人,各具人物特色,各自表述視野觀察的不同立場,以營造出霧裡看花的懸疑感,最後幾番意外逆轉。
一本小說粗估8-12萬字甚至以上,寫作時只要整體預估字數分配給視角人物數然後暗藏詭計彩蛋的幾番逆轉即可。
白話來說,這等於拆寫長篇成短篇來寫,最後又用詭計謎團串接起來而已。
最重要的是,這樣一樁懸案的案與謎團,終究不能太爛而禁不起推敲,否則就白白浪費了前頭這樣大篇幅的迴旋鋪排。
這樣說吧,若這須經由多人輪轉推敲的懸案,卻無聊平淡、毫無吸睛的地方,只會讓讀者感到不耐煩,甚至棄追不看。
不過誤導系的就只會跟誤導系的一起牽手-口述記憶不可相信、人正闇黑系美少女,看起來像真凶是不是真凶來搗亂。
適合無法專注單一主角run完,行文習慣輕暢簡短(但也有看過很重描摹的),幾筆勾勒就使主角個性躍然紙上,開始歷經事件或視角轉變的寫手。
一樁懸案各自表述觀察最正宗的結構,多以第一人稱我進行各視角述說,主要利用文章與文章間的類比與銜接來錯淆。
但一樁懸案各自表述觀察的技巧後續發生變化,也會有偵探去找各具特色的主角來搜查,卻是一樁懸案各自表述觀察的謎團。
像日本湊佳苗《告白》六章由神職/殉教/慈愛/求道/信奉/傳道六者組成的小說,以校園師生的權力結構顛轉來架設謎團。
或長崎尚志《沉睡黃泉之森》四章則由消失的漫畫家/邪馬台國的女帝/是天堂還是地獄/黑暗中的少年,串起遊歷遠古的怪物之謎。
想起當紅劇《誰是被害者》中,正了又正,實在超正的演員許瑋甯,當初在電影《失控謊言》演繹的周曉晨就解釋過。
其實有時或許我們並沒有說謊,但只是選擇自己想要說的,而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自己腦補搞錯的還能推託嗎?
主要參考推理
湊佳苗《告白》,臺北:時報,2010。
長崎尚志《沉睡黃泉之森:漫畫編輯的推理事件簿》,臺北:天培,2019。
樓一安執導《失控謊言》(White Lies,Black Lies)DVD,臺北:智軒,2019。
Netflix正熱播,由作家天地無限《第四名被害者》小說改編的《誰是被害者》電視劇,2020。
失衡凶間劇情 在 Novel小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金色同盟 Golden Son》
By Mr.V
很多人說復仇成功後,內心僅存下來的只會剩下空虛
不會有任何雀躍和興奮,沒有當時憤怒灼燒時的憎恨
只有無盡的失落,失去了目標、失去了指引 :'(
那麼復仇意義到底何在?~?
難不成是為了自己一時的悲痛?
還是為了他人失衡的權利去奮鬥?
無論原因何者,最後 >:( 仍無法改變受傷的事實
戴洛的報仇之路已經快抵達終點
但是路上的種種讓他開始疑惑金督的善惡
這類色階的人依然有被教化的可能
可惡的不是金督的自以為是,而是色階給予的印象
因為顏色區分人類、因為顏色劃分良知、因為顏色造就戰爭
一切的源頭不是待在金字塔頂端的擁有者
而是 3:) 建造金字塔的人才是始作俑者
各個角色深陷色階的囹圄中無法自拔
為了生存也不得不欺騙好友、隱瞞親人
為了就是取得最後的勝利
但是閱讀的時候意識到沒有絕對的勝負
有可能下一刻況就會立即翻動 o.O
書友們不會知道擁有信任的人是否就是同伴
同時也不會發覺手拿武器的人是否就是有害
任何一步沒有所謂的衝動,只有無法見底的稠密計畫
只是 深暗遮蔽了 B| 視線
書 中的場景非常浩瀚,作者充分的利用背景元素
和無邊無盡的宇宙,創作出一本科幻版的戰爭小說
重於心計的劇情,讓人無法忽略任何細節
最後的尾聲也充滿期待以及害怕,最後桂冠到底會是誰帶上
不斷逆轉的故事令人迫不及待想要知道後續
尤其是續集結局留下了一個令人感到錯愕,更是如此 (Y)
----------~分隔線~----------
有智慧的人只讀歷史,強者則是寫下歷史。
我行經之處,死亡的氣息越來越濃厚。
到底要踏著多少人命才能繼續在這條路上前進?
雙手沾滿鮮血的「死神」戴洛,終於順利依附在勢力最龐大、也是殺妻凶手的火星大統領奧古斯都之下,成為萬眾矚目的金督。但同樣強大的貝羅納家卻恨不得將他千刀萬剮――他們家族中一人遭戴洛所殺,另一個又屈辱地敗給戴洛。
因策略納入麾下的武器,自然也可以因應策略、隨意拋開:輸了一場比賽後,戴洛得知自己將被交易出去,而他只有三天的時間可以拯救自己不讓貝羅納家族買下、成為他們復仇宴席裡的盤中飧。
另 一方面,將戴洛捲入革命的組織「艾銳斯之子」音訊全無,因敗給戴洛而失去一隻手的大統領之子——食人豺——居然用他僅剩的一隻手,提議拉「死神」一 把?戴洛自救之餘不忘完成任務,但食人豺與奧古斯都父子又在玩什麼兩手策略?當艾銳斯終於帶著他的計中計、現出真面目,而戴洛也率領大軍決意引發太陽系內 戰——勝利真的在望了嗎?要是戴洛揭露身世之祕,他還會是眾人眼中同一個英雄(或情人、朋友與敵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