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係由頭笑到落尾】
套戲每一個角色
包括每一個客串明星
都用盡力去搞笑
(客串嘅真係得幾秒出現
都仍然有笑位)
睇到最後
發現編劇從來冇浪費過任何一秒
前面提過嘅任何細節
例如:太空人、locker、媽媽、靜電、臭、蠟燭、元素周期表.....
都會同後續劇情有關
到出現個陣 你就會恍然大悟
感覺成套戲好笑之外
都好充實
香港版戲名翻譯得好好
台灣:靠北少女
大陸:試著死了一次
香港:老豆死開一陣先
而且字幕某啲位係用口語
令件事更好笑
呢段時間上映電影最吸引我一定係
信用欺詐師 同 老豆
而我個人覺得 老豆係比較好睇
笑位亦真心好笑好多
(尤其...喪禮真係笑死)
如果假期你想去睇戲
誠意推薦 《#老豆死開一陣先》
#NotQuiteDeadYet
#一度死んでみた
-------------------------------
#廣瀨鈴 #吉澤亮 #堤真一 #佐藤健 #妻夫木聰 #LilyFranky #日本 #喜劇 #電影
Edko Films Ltd. 安樂影片
大陸電影翻譯好笑 在 nage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灣本土教育和三國演義】
最近又開始吵課綱本土化的問題。
20年前陳水扁執政,開始推行本土化教育,那時候統戰政黨罵的多兇,說什麼去中國化、數典忘祖、不知道怎麼教小孩。現在還在吵一樣的事。
回頭去看,即使很多人不喜歡陳水扁總統,但他推行的本土化教育,今天誰敢說是錯誤的?以台灣為根基出發的教育,再去認識亞洲(當然包含東亞大陸)美歐澳日等各國史地,這到底有什麼好崩潰的?
你各位,上次在職場、社交場合、生活中任何時刻,提到、用到關於唐太宗唐玄宗,是什麼時候?上次聊到東方文學史學,如三國、西遊記,哪個不是來自電影動漫等文化娛樂產業,(這些甚至幾乎來自日本)。所以這些要佔用國民教育的必要性到底在哪裡?
如果你對台灣母語議題有一點點最基本的認知,就會知道台灣母語過去遭受了長達70年國家機器系統性的消滅,今日在我們這一代已經面臨非常嚴重的瀕危問題。不使用政府和教育的力量來挽救,是很危險的。
語言是一個民族一個文化最重要的資產。語言消失了,文化就消失了。而那些中國政黨還主張把教育資源拿去學幾千公里以外的他國鐵路、氣候、城市、農魚礦產、遠古東亞歷史?
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像台灣的語言環境這麼扭曲。全世界各國的第一官方語言、教育語言,一定是該國的母語:最多人數使用的那個母語。但是在中華民國統治的台灣,台語、客語、南島語等所有母語都被貶低為方言,即使在2020年的今天的台灣,在公家機關如法庭、國會殿堂質詢,還會被斥責…這就殖民的事實。(詳見文末延伸閱讀)
講到台語,大家回想,你聽到台語配音的動畫或電影,聽到台語口音講很標準的政治人物或藝人演員,是否都能感受到溫暖和親切,因為這就是所有台灣人不分族群的文化和記憶。明明就是善良有感情的文化,為什麼要讓他用教育體制來維護保存的時候,就變罵是政治鬥爭?而且只有提倡保存的一方會被罵?在台灣,聽到台灣母語,會很不高興的,是哪一種人,不就是那些整天希望台灣被中國併吞,整天當中國政治傳聲筒的,國族認同是中國人的那些黨國官僚。
去觀察或問其他客家族群或原住民的長輩,他們在社會上都會使用台語的語言溝通,他們也不會因為使用台語,而讓自己的語言消失,也不會覺得台語變成文化的霸權。因為那就是以前台灣社會通用的語言。但是中國政黨來台,身為話語霸權的掌控者,卻製造對立,弱弱相殘,操弄其他更弱視的族群去仇恨台語,覺得台語的教學會排擠到客語和原住民語言。這些都是中國政客卑鄙的分裂手法。那些中國政黨如果真的關心各族母語的存亡,就不要死巴著中國文史地不放,不要教那些出了社會根本用不到的文言文和鉅細靡遺的中國史地,把教學資源還給台灣本土,保證台灣台客原的母語保證教學資源都夠用。
編修網路撿到的文案
東亞史被刪減怎麼辦?這時候就回他們韓國瑜的話術:
「中國史對不起,請你回家學,不要在學校浪費學校的時間。因為我們沒有辦法在學校教中國史,我們必須在學校就教世界史跟台灣史。」
「我一定會推動,中國史跟爸爸媽媽學,我們就把中國史的經費變成獎金,檢定完畢,阿公阿嬤教得不錯,你這個孩子中國史學的很好,發獎金。那個媽媽,中國的媽媽,把孩子的中國史教的不錯,檢定及格發獎金就可以了,但是不能用學校的時間跟資源。」
原文案太夢:
好笑餒,叫別人母語要在家自己學,阿你想看三國演義不會回家自己去圖書館借哦。
https://www.facebook.com/tamonswag/posts/10225690015063406
#台灣史 #東亞史 #課綱
延伸閱讀
許政維:
1982年,時任臺灣省政府主席的李登輝的32歲獨子李憲文因鼻咽癌過逝,當年濟南教會的告別式選擇用臺語進行追思紀念,卻被老國代們當場斥責李登輝是在「搞臺獨」。
黨國連一個白髮人送黑髮人的聚會都能毫無憐憫心的進行批鬥,今天李登輝靈堂被潑個漆,又能算什麼呢?
華語霸權對母語的踐踏實例。李登輝在長子的告別式用台語對長子致詞,被國大代表權貴當場斥責:搞台獨!
消滅一個文化,優先消滅語言,中國政權,對台灣母語的撲殺,是系統性的結構性的。例子太多了。
耀伯新書試讀》捍衛母語尊嚴!國會殿堂台語質詢第一人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7-10-22/101193
戴振耀:
『我最失望的,是原住民的立委莊金生,我佇爭取所有台灣母語的尊嚴,伊竟然反對,擱說「難道這裡也可以用阿美族語質詢嗎?誰聽得懂啊?」我說,你會使(可以)用阿美族語質詢呀,我支持你,立法院應該設翻譯⋯』
福佬沙文??????????
#華語霸權擺在你眼前你選擇把眼睛閉上
「講國語大家才聽得懂」是好理由嗎?為何你的好意反而成為壓力?
https://www.facebook.com/sunnyhengchun/posts/2849968108386271
摘
今天,經濟部長沈榮津以台語答詢時,國民黨立委廖國棟再次用「講國語大家才聽得懂」打斷了他,這已經不是國民黨第一次限制官員使用母語了,另一位國民黨立委林德福也曾阻止客語的報告,諷刺的是,被他阻止的人還是客委會的主委李永得。
國家語言發展法中明文規定,使用國家語言應不受限制,但國民黨依舊每次都用「大家都聽得懂」來阻止官員在國會上使用母語,這真的是好理由嗎?那可能要看你在意的是什麼。
台灣的本土語言,在國語政策後已成為弱勢,台語、客語或原住民各族的人們,絕大多數都只能透過使用華語來取得社會地位,變成「雙語」的使用者,但華語族群(包含原本母語是本土語言,但已被同化成華語使用者的後代)只需要單語就能生存。
於是面對溝通時,多數人會無法理解,為什麼明明我們都會華語,你卻偏偏要講母語?為什麼我們要浪費時間在翻譯你的母語上?久而久之,就算法律跟制度上仍有尊重語言權利的措施,但這種同儕壓力,就將迫使因為母語弱勢而成為雙語的族群,放棄他們使用母語的權利。
這也是為何接觸語言學界會普遍認為,在語言權利上,強調尊重,只不過是強勢語言同化弱勢語言的偽裝,只要使用強勢語言依舊能享有社會、經濟及政治上的優勢,只要使用弱勢語言的人依舊要靠強勢語言才能生存,那麼所謂的「彼此尊重」,講難聽一點,只是在等說這個語言的人死光。
所以「講國語大家才聽得懂」是好理由嗎?對國民黨這種不在乎台語、客語以及原住民各族語言文化續存的政黨來說,可能是好理由吧。
發生在中國的維吾爾族、西藏、蒙古、香港各地的語言屠殺,故事也是多到數不盡。那些都是台灣走過的路。
內蒙護母語第4死 公安掩蓋女公務員跳樓亡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397788
大陸電影翻譯好笑 在 龍貓大王通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不談電影,來談電影的名字。
很多台灣人愛看電影,但是「電影文化」並沒有在台灣真正發揚茁壯起來。別誤會,藝術學府裡仍然有電影系,電影教授仍然在教授電影相關課程,但是即便是在台灣的電影系中,台灣電影文化的困境仍然存在,這種困境覆蓋著全島,任何一個喜愛電影的人都難以倖免於難。
因為我們不知道電影的名字。
這是很弔詭又很尷尬的一個問題,讓我們來簡單地看看這個問題的現況,與它是如何影響著我們:在台灣上映過的電影片名,長期以來並沒有被好好地記錄與管理。這導致至今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前的電影片名,已經遺留在當年的報紙戲院版上,而無法為今人所知。
加上許多歐美電影可能在香港--在上個世紀的亞洲電影之都,在台灣未上映的電影很多都在香江上映過--中國與台灣上映過,台灣對院線電影的片名記憶模糊,很容易被香港或中國的譯名替換記憶。當我們不確定這部電影在台灣曾有過的正式譯名為何時,可能會被我們在豆瓣或百度上查到的中文譯名所影響而被取而代之。
當然,這還只是曾經在台灣上映過的電影,我們還沒提到只在台灣以DVD等實體媒體發行過的電影或是未公映過的電影。這會讓問題更加複雜:這些台灣沒上過但可能在香港上映過的電影,是不是應該以香港片名為主?事實上當年《龍貓》之所以被稱為《龍貓》,便是香港譯名的影響--台灣其實很晚才在限定影展或院線上有小規模放映。
這個問題也許可以藉由建立大型資料庫來處理,正如當今的開眼電影網。他們的確可能是台灣自有電影資料庫中目前最齊全的一個系統,但仍然力有未逮,還有一些進步空間;Google搜尋目前的「知識面板」功能,有時也可以讓你快速地找出片名,但很明顯地這些片名資訊通常來自維基,而如今繁中版的維基在內容維護上仍然不足,而且很容易淪為少數人自滿的管道--正如遊戲《five nights at freddy's》在台灣維基被翻譯為大陸充滿戲謔風格的《玩具熊的五夜後宮》。
https://zh.wikipedia.org/…/%E7%8E%A9%E5%85%B7%E7%86%8A%E7%9…
我們台灣欠缺有組織性的系統,來整理這些曾經在某個台灣人心中停留過的美好電影回憶,導致我們在指稱過去的電影時常有雞同鴨講之誤。近來一個例子便是傳影代理的《Suspiria》,傳影甚至在粉絲頁上詢問這部1977年出品的電影當時在台灣上映的片名是什麼,而你可以從網友的留言中看出那種不確定感:是《坐立不安》還是《陰風陣陣》?這樣的問題似乎在恐怖電影中屢見不鮮:《Halloween 3》應該是《月光光心慌慌3》或是《月光光心慌慌:巫法巫天》?
事實上台灣在譯名文化上一直有很大的問題....講白了,我們根本沒有譯名文化。沒人幫我們記住電影片名已經很麻煩了,台灣的電影代理公司在取片名時也絲毫不尊重原片名的意義。請別誤會,我沒有批評把《Colombiana》翻成《黑蘭嬌》這種問題,我講的是把《Paranormal Activity》翻成《靈動:鬼影實錄》後,後續的續集《Paranormal Activity 2》改名為《鬼入鏡》.....這也沒有問題,也許《靈動:鬼影實錄》看起來太文謅謅了...但最爆笑的狀況是,當第三集《Paranormal Activity 3》上映時,台灣片商非常靈動地把電影片名改為《鬼入鏡3》--《鬼入鏡2》永遠消失了。
這種問題還有更出名的例子:《衝鋒飛車隊》事實上是系列作的第二集(Mad Max),而《衝鋒飛車隊續集》(Mad Max Beyond Thunderdome)其實是第三集。這些取名背後也許都有事關緊要的商業考量,但對於數年後有志於研究電影的人們來說是個容易誤判的問題。
我們沒有譯名文化所產生更大的問題,發生在電影裡的那些傢伙身上:我們對演員導演等人的譯名缺乏統一的命名規則。光是一個Michael就可以有麥克與麥可的翻譯差異--別忘了以前我們稱呼Michael Keaton都是「米高」基頓。為什麼如今環球在發行《月光光新荒荒》時要把Michael Myers稱為「麥克」邁爾斯,但是Michael Jackson卻是「麥可」傑克森呢?而相同的英文單字,還會因為當事人的性別而改變中文名稱。史嘉蕾(Scarlett Johansson)還有過「嬌韓森」的天才譯名,這些例子相信大家已經屢見不鮮。
當然,我們可能永遠無法像日文那樣衍生出一套制式的翻譯規則(但其實日文裡也經常會有例外,像是Va在日文裡可能會翻成ヴァ或是バァ),這可能是語言上的天生限制。但我們如今看到更多的狀況卻是來自片商自己,別忘了馬克華伯格在台灣的幾次「轉生」:他在台灣有時被稱為馬克華堡(但這應該是港譯)、最好笑是還有馬克阿寶這樣淘氣的名字。而這些都是片商的無限創意。不同電影公司之間不會有這種對相同演員的相同譯名默契,我偏是要取一個標新立異的名字,因為這樣才能讓我的電影賺錢,誰管你們叫他華柏格還是華堡。
漠視、忽略、不在意,正正是扼殺文化的三大因素--看看那些無人聞問而後來總會燒起來的舊屋--而我們的台灣,記不住電影與演員的名字、也不想記住、隨意地給他們新名字,這正像是上帝在很久很久以前所做過的事:
耶和華說,「看哪,他們都是一樣的人,說著同一種語言,如今他們既然能做起這事,以後他們想要做的事就沒有不成功的了。」
「讓我們下去,在那裡打亂他們的語言,讓他們不能知曉別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