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我才剛提到關渡大橋在道路設計上的缺陷。沒想到隔沒幾天,一名薩爾瓦多籍的高姓女子在台南永康,遭從內車道切出的水泥預拌車側撞,頭部倒地重創送醫不治。
這起令人遺憾的交通死亡事故,再度讓人討論台灣 #諸多缺陷的道路設計。
網路上,許多人把矛頭指向 #是否設置左轉專用道,以及 #大車視野死角的改善。
藉著這個機會,我帶大家來看這兩個議題。
首先是 #車道設計規範不足 的問題。
根據交通部公路路線設計規範,將台灣公路做出行政系統,交通功能,地域特性分類,並對其排出公路等級與設計速率還有車道寬度,處理的是#最低要求規定。
再來,根據內政部的市區道路及附屬工程設計標準,才有汽車道寬度、快慢車道設置的規定。
這裡面至少有兩個問題。
其一,交通部的設計規範只處理最小值與建議值,#規範具體參數的市區道路標準反而模糊。
其二,#公路設計規範分屬交通部公路總局與內政部營建署,非常怪異。
來看看交通安全模範生的日本怎麼做。
根據「道路構造令」第三条(道路の区分):
日本將道路分種分級,明確的規範上至高速下至鄉間公路的分類分級,並且明確的規範了計畫的交通量,以及特殊裝況的處理辦法。
同時,也明確規範各種各級的設計速率,車道劃設寬度,中央分隔島的寬度,路肩劃設等......甚至規劃了多少設計速率的道路,在其轉彎處要設置多少長度的緩和區間、視距等。
以台灣最常見的三級市區與四級路平原區(省道縣道鄉道),設計速率最低為60的主要公路與次要公路為例。
對照日本第三種第二跟三級的道路,日本除了明確的規定了車道寬3.25公尺與3公尺外,對於中央分隔島的規定也明確地訂出了1.75m,緩衝區50m,視距大於75m的規定。
從是否設置左轉專用道的議題,我們看到的根本問題是,#不只設計規範不足,#地方政府更是各自為政。
結果就是,各種不合理的道路設計層出不窮,事故不斷發生。
再來,我來談談 #大車視野輔助系統,為什麼無助於降低大車肇事?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39條-1的汽車定檢項目第二十六款:
自中華民國一百零九年一月一日起,大客車與大貨車應裝設合於規定之行車視野輔助系統或以下 #任一裝置,自中華民國一百零九年九月四日起,新登檢領照總重量逾三千五百公斤至五千公斤且全長六公尺以下之小貨車,亦同:
(一)左右兩側視野鏡頭及可顯示車身兩側影像之車內螢幕。
(二)於車輛右側裝設一個外部近側視鏡並於車輛右前側裝設雷達警示系統。
(三)可顯示車輛四周影像之環景顯示系統。
根據公總的資料,全國裝設登記率99.6%,但並未能降低大車交通事故。去年大型車導致死傷的事故達12,499件,比2019年成長6.4%。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這是一套不好用、不想用、效果差的視野輔助系統。
從法規上,並未強制要求駕駛安裝 #主動警示系統,多數司機也反應難以使用。再根據運研所的調查,右轉時會使用者僅二成一,更有八成駕駛人使用情形欠佳。
這種殘缺的輔助系統,如何降低大車事故造成的傷亡?
今年4月8日,日本達成53年來首次的全國交通0死亡事故。在平均每天有8人因交通事故身亡的台灣,什麼時候,我們才不用教小孩「馬路如虎口」呢?
什麼時候,生活在台灣,才不用每天追悼交通事故的犧牲者呢?
什麼時候,除了享譽國際的防疫成果,我們也能告訴世界的夥伴,在台灣騎車很安全呢?
讓身故薩爾瓦多女騎士回國安葬募款:
https://bit.ly/3eGrBEd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590的網紅林俊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最近這個月,新聞上出現了非常多由於大車內輪差死角造成的嚴重事故,造成許多家庭破碎和遺憾。再仔細拿出數據一看,從視野輔助系統開始補助的2018年到去年,A1和A2的死傷事故居然從4968件暴增到5754件,不僅沒改善還更嚴重。 我從2016年剛上任開始,便向時任部長賀陳旦要求推動大車視野輔助系統裝設...
大車視野死角的改善 在 林俊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最近這個月,新聞上出現了非常多由於大車內輪差死角造成的嚴重事故,造成許多家庭破碎和遺憾。再仔細拿出數據一看,從視野輔助系統開始補助的2018年到去年,A1和A2的死傷事故居然從4968件暴增到5754件,不僅沒改善還更嚴重。
我從2016年剛上任開始,便向時任部長賀陳旦要求推動大車視野輔助系統裝設,公路總局也於2018年正式推動,去年宣稱普及率已來到99.8%。但是有非常多大車駕駛跟我反應,這套系統非常難用,不僅螢幕小,還需要另外手動操作,也沒有主動警示,沒達到警示效果就算了,反而讓司機分心,增加風險。
另外,這也不是我第一次跟交通部反映這個問題。早在去年10月質詢時,我就已經將司機們的陳情告訴公路總局,並要求後續聯合警政署做肇事率和系統使用的研究。沒想到半年過去了,居然一點動作都沒有,繼續放任肇事率飆升,不思改進。
我給次長和公路總局看了國外的視野輔助系統案例,他們不僅是裝在A柱上,讓司機可以很直覺的看到,更整合了ADAS(先進輔助駕駛系統),會主動閃爍警示司機,類似現在新車常見的盲點偵測系統。2018年公路總局開始推動裝設時,ADAS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科技,在小型車市場已經非常普及,經過許多實證也確實讓交通更安全。
台灣可以算是最晚開始推動大車視野輔助系統的先進國家,這些系統更是台灣的強項,讓大型車駕駛用上最先進的科技應該不是什麼難事,尤其台灣機車普及率如此高,應該比任何國家都重視才對,最後卻搞出讓司機更困擾的系統、肇事率更高。
一年5754件事故,就是5754件血淋淋的教訓,希望公路總局痛定思痛,加速研議將系統整合主動警示功能,不要再讓視野死角成為事故主因。
大車視野死角的改善 在 林俊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大車視野輔助系統安裝率已達99.6%,為何事故仍頻傳?
近來發生多起大型車轉彎未注意導致的悲劇,內輪差死角的議題再次引起國人關注。事實上,我過去就曾提案要求大型車強制安裝視野輔助系統,並且獲得交通部快速採納並執行。
根據交通部的報告,大車視野輔助系統安裝率已高達99.6%,幾乎每台車都裝了,理應有效改善事故率才對,然而再看看警政署的資料,去年大車造成的A1事故(嚴重死傷)數卻不減反增,兩個數字完全相反。
我研究後發現,原來原因就出在許多駕駛裝了行車視野輔助系統後卻不知道如何操作。根據運研所的報告,近8成大型車駕駛轉彎時並未使用行車視野輔助系統,交通部對於該系統的使用操作宣導並不充足,相關的教育極有待加強。
除了從駕駛宣導著手外,路型改善也是一大重點。以荷蘭為例,荷蘭是世界上自行車使用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卻仍然能夠保持極低的事故率與交通秩序,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他們良好的路型設計。在轉彎處設立凸起物以及規劃自行車專用動線,使得大小車真正分流,自然就不會互相影響釀成意外。
過去我們在檢討交通事故成因時,時常忽略路型設計不良可能帶來的風險,尤其台灣的公路標準多是從美國直接搬來,不符合台灣的使用環境。所幸近來各界開始注意到了路型對道安的重要性,林佳龍部長也允諾路型改善會是交通部道安計畫的重點項目之一。我會持續督促,為民眾打造更好的用路環境!
大車視野死角的改善 在 高雄市區監理所-守護安全ㄟ好厝邊's post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大型車 內輪差和視野死角造成的車禍遺憾,新聞上是一樁又一樁 為了讓粉絲們更瞭解大型車內輪差的危險性, 高雄市區監理所 ... 除了工程改善也須要更多用路同理心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