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起伏折騰之際,日本堅毅地承擔2020延後一年的奧林匹克重責大任。明知開幕式現場空蕩蕩,仍善盡主辦國職責,充分展現「傳統與創新」的人文和科技的張力。國際奧委會以「United by Emotion」作為大會主題,「情同與共」,日皇德仁則祝願東京奧運:「牽起嶄新未來與希望燈火」。
奧運會起源於古希臘城邦爭戰攻伐太過血腥殘暴,於是改以和平且公平的體能競技,雖未能終結戰爭,至少讓和平的火炬世代相傳,體育交流跨越國界的藩籬。1995年國際奧委會特別修改「憲章」,排除只有獨立國家才能成為國際奧會會員的限制。此次東奧就有三個奇特的例子,一是難民代表團,二是俄羅斯奧委會,三是「中華台北」。
1971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直到1981年達成「洛桑協議」,才以Chinese Taipei 為名,重返國際奧委會;兩岸於1989年簽署協議,在賽場內大陸同意稱「中華台北」。然而在2008年北京奧運之前,大陸卻用「中國台北」而不用「中華台北」。08年馬英九就任,大陸開始用「中華台北」,但2017年又改回「中國台北」,以示對蔡英文拒絕九二共識的不滿。一字之差,充滿政治考量。誰說體育能自外於政治?
台灣與中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如麻花般的糾結關係原本是嚴肅,甚至冷酷的政治議題。韓劇「大長今」的原作者柳敏洙女士,20年前來台專訪我,並且寫出「世界之女」韓文書出版。她在序文中有一段敘述很特別,她說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棒球賽,韓台選手爭奪第三、四名,經過13局激烈交戰後,韓國敗給台灣隊。獲得銅牌的台灣隊上台領獎時,在電視上出現的是五個圓環的奧會會旗,而不是台灣國旗,也沒有演奏國歌。
當時是高中生的她,更發現銅牌得獎者的國名叫Chinese Taipei,但教科書上明明稱台灣為Republic of China「中華民國」。她如此寫到:
「那時候我第一次了解到,原來心目中富裕的台灣竟有這種深刻的痛楚。雖然有自己的國旗和國名,卻不能使用它,令我對於台灣國民的哀傷和忿怒,感同身受。」
37年前那位韓國高中才女對台灣國際身份的悲憫,在此次東奧尤其突顯。日本NHK率先在開幕式上用「台灣」稱呼台灣代表隊,其他國家的媒體也在報導台灣選手的佳績時直指Chinese Taipei 對台灣的不公平。但是中國中央電視台在播報男子羽球雙打賽,台灣隊打敗中國隊時居然可笑地突然全部滅音滅影,彷彿一切不曾發生!
事實上,此次奧運台灣表現精彩,很多項目都獲得歷史性的首面獎牌,目前總共獲得2金、4銀、6銅,雖然不能跟美國的39金、41銀、33銅共113面獎牌,或者中國的38金、32銀、18銅共88面比,但是當「黃金男雙」李洋、王齊麟打敗對手勇奪金牌時,興奮的不只是國人,日美歐友好國家也都大表驚喜。因此在頒獎典禮時出現五圈奧運旗並演奏國旗歌而非國歌時,它的荒繆感突出,國人更加感嘆台灣做為國家的「不正常」。
這使得隔天進行的女子羽球單打金牌戰更加吸睛,因為羽球天后戴資穎與中國女將陳雨菲拼搏三局長達81分鐘,最終以18比21、21比19、18比21落敗,但台灣挑戰中國的政治性張力十足,成為國際焦點。戴資穎雖敗猶榮,而陳雨菲的表現也可圈可點。
今年東奧高爾夫球金牌得主Xander Schauffele 是一位十足的「世界公民」,中文名叫「陳大山」。他的父親是德法混血,母親是台灣人,從小在日本長大,後又移民美國,他在奪金後大聲喊出,「我的老媽是台灣人,我也是半個台灣人!」台灣已是一枚被拭亮的牌照,所有生於斯、長於斯的男女,都應懷著感恩和驕傲的心情,為台灣正名,讓台灣在國際舞台發光、發熱!
2018年時,飛躍羚羊紀政帶頭推動「東奧台灣正名」公投運動,希望由台灣人民透過公投程序向國際發聲,以台灣取代「Chinese Taipei」,堪稱「義正詞嚴」,「合情合理」,可惜蔡政府畏首畏尾,未予全力支持,終告失敗。紀政等人已宣布將推動「巴黎奧運台灣正名」,相信支持的人必水漲船高。
不可否認,中國的確是僅次於美國的大國,然而這幾位贏得金銀銅牌的台灣體壇新秀,臨場不慌不亂,不卑不亢,全力以赴,使命必達的表現,確實給國人同胞,尤其藍綠大小政客上了一堂精彩的課程:「台灣必須勇於面對中國,而中國也應該正視台灣!」
已經崛起的中國,要世界坦然面對中國的崛起。已經茁壯的台灣,也有權利要求中國坦然面對台灣的茁壯!然而中國在東奧對茁壯中的台灣卻充滿不屑和嫉妒,諸多失心瘋似的表現,一方面讓台灣人驚覺中國對台灣的仇恨有多深,另方面更讓全世界洞悉中國有多虛偽和懦弱!
「國旗歌取代國歌」的推薦目錄:
- 關於國旗歌取代國歌 在 呂秀蓮:台灣和平中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國旗歌取代國歌 在 呂秀蓮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國旗歌取代國歌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國旗歌取代國歌 在 Re: [疑問] 為什麼國旗歌比國歌好聽? - 看板historia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國旗歌取代國歌 在 國旗歌取代國歌的八卦,PTT、DCARD和Yahoo名人娛樂都在 ... 的評價
- 關於國旗歌取代國歌 在 國旗歌取代國歌的八卦,PTT、DCARD和Yahoo名人娛樂都在 ... 的評價
- 關於國旗歌取代國歌 在 [問卦] 國歌早該被國旗歌取代了吧? 的評價
- 關於國旗歌取代國歌 在 中華台北奧會會歌歌詞】... - 進擊的台灣隊-Team Taiwan 的評價
國旗歌取代國歌 在 呂秀蓮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疫情起伏折騰之際,日本堅毅地承擔2020延後一年的奧林匹克重責大任。明知開幕式現場空蕩蕩,仍善盡主辦國職責,充分展現「傳統與創新」的人文和科技的張力。國際奧委會以「United by Emotion」作為大會主題,「情同與共」,日皇德仁則祝願東京奧運:「牽起嶄新未來與希望燈火」。
奧運會起源於古希臘城邦爭戰攻伐太過血腥殘暴,於是改以和平且公平的體能競技,雖未能終結戰爭,至少讓和平的火炬世代相傳,體育交流跨越國界的藩籬。1995年國際奧委會特別修改「憲章」,排除只有獨立國家才能成為國際奧會會員的限制。此次東奧就有三個奇特的例子,一是難民代表團,二是俄羅斯奧委會,三是「中華台北」。
1971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直到1981年達成「洛桑協議」,才以Chinese Taipei 為名,重返國際奧委會;兩岸於1989年簽署協議,在賽場內大陸同意稱「中華台北」。然而在2008年北京奧運之前,大陸卻用「中國台北」而不用「中華台北」。08年馬英九就任,大陸開始用「中華台北」,但2017年又改回「中國台北」,以示對蔡英文拒絕九二共識的不滿。一字之差,充滿政治考量。誰說體育能自外於政治?
台灣與中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如麻花般的糾結關係原本是嚴肅,甚至冷酷的政治議題。韓劇「大長今」的原作者柳敏洙女士,20年前來台專訪我,並且寫出「世界之女」韓文書出版。她在序文中有一段敘述很特別,她說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棒球賽,韓台選手爭奪第三、四名,經過13局激烈交戰後,韓國敗給台灣隊。獲得銅牌的台灣隊上台領獎時,在電視上出現的是五個圓環的奧會會旗,而不是台灣國旗,也沒有演奏國歌。
當時是高中生的她,更發現銅牌得獎者的國名叫Chinese Taipei,但教科書上明明稱台灣為Republic of China「中華民國」。她如此寫到:
「那時候我第一次了解到,原來心目中富裕的台灣竟有這種深刻的痛楚。雖然有自己的國旗和國名,卻不能使用它,令我對於台灣國民的哀傷和忿怒,感同身受。」
37年前那位韓國高中才女對台灣國際身份的悲憫,在此次東奧尤其突顯。日本NHK率先在開幕式上用「台灣」稱呼台灣代表隊,其他國家的媒體也在報導台灣選手的佳績時直指Chinese Taipei 對台灣的不公平。但是中國中央電視台在播報男子羽球雙打賽,台灣隊打敗中國隊時居然可笑地突然全部滅音滅影,彷彿一切不曾發生!
事實上,此次奧運台灣表現精彩,很多項目都獲得歷史性的首面獎牌,目前總共獲得2金、4銀、6銅,雖然不能跟美國的39金、41銀、33銅共113面獎牌,或者中國的38金、32銀、18銅共88面比,但是當「黃金男雙」李洋、王齊麟打敗對手勇奪金牌時,興奮的不只是國人,日美歐友好國家也都大表驚喜。因此在頒獎典禮時出現五圈奧運旗並演奏國旗歌而非國歌時,它的荒繆感突出,國人更加感嘆台灣做為國家的「不正常」。
這使得隔天進行的女子羽球單打金牌戰更加吸睛,因為羽球天后戴資穎與中國女將陳雨菲拼搏三局長達81分鐘,最終以18比21、21比19、18比21落敗,但台灣挑戰中國的政治性張力十足,成為國際焦點。戴資穎雖敗猶榮,而陳雨菲的表現也可圈可點。
今年東奧高爾夫球金牌得主Xander Schauffele 是一位十足的「世界公民」,中文名叫「陳大山」。他的父親是德法混血,母親是台灣人,從小在日本長大,後又移民美國,他在奪金後大聲喊出,「我的老媽是台灣人,我也是半個台灣人!」台灣已是一枚被拭亮的牌照,所有生於斯、長於斯的男女,都應懷著感恩和驕傲的心情,為台灣正名,讓台灣在國際舞台發光、發熱!
2018年時,飛躍羚羊紀政帶頭推動「東奧台灣正名」公投運動,希望由台灣人民透過公投程序向國際發聲,以台灣取代「Chinese Taipei」,堪稱「義正詞嚴」,「合情合理」,可惜蔡政府畏首畏尾,未予全力支持,終告失敗。紀政等人已宣布將推動「巴黎奧運台灣正名」,相信支持的人必水漲船高。
不可否認,中國的確是僅次於美國的大國,然而這幾位贏得金銀銅牌的台灣體壇新秀,臨場不慌不亂,不卑不亢,全力以赴,使命必達的表現,確實給國人同胞,尤其藍綠大小政客上了一堂精彩的課程:「台灣必須勇於面對中國,而中國也應該正視台灣!」
已經崛起的中國,要世界坦然面對中國的崛起。已經茁壯的台灣,也有權利要求中國坦然面對台灣的茁壯!然而中國在東奧對茁壯中的台灣卻充滿不屑和嫉妒,諸多失心瘋似的表現,一方面讓台灣人驚覺中國對台灣的仇恨有多深,另方面更讓全世界洞悉中國有多虛偽和懦弱!
國旗歌取代國歌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當郭婞淳、李洋與王齊麟站在奧運頒獎台,身為台灣觀眾,雖然同感驕傲,但看見一面融合奧會五環的「梅花旗」冉冉升起,是否突然覺得有種「冷掉」的感覺?
.
如果有這種感受,是很正常的。在最新一集的《流行大百科:旗幟 Explained: Flags》(2021)之中,或許能提供給大家一個很清楚的思考方向。
.
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之前,中華民國國旗「青天白日滿地紅」曾經八度在奧運場上飄揚。但在1970年代,國際局勢丕變,中華民國/台灣的身分遭到對岸打壓。1981年3月23日,《洛桑協議》簽訂,中華民國被「中華台北」取代、國歌被換成「中華奧會會會歌」(與國旗歌同旋律)、國旗則成了「梅花旗」。
.
大家都知道中共意圖統一台灣的主張,但奧運賽場畢竟是體育盛會,打壓國號、國歌(歌詞也提到了「以建民國」)尚可理解。為何必連「旗幟」也要管?
.
旗幟在早期歷史只是一種用於區分敵友的示意方式,但在近兩、三百年來,它已經轉化成一種精神凝聚的象徵,能代表一個政治立場,也能代表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希特勒(Adolf Hitler)是最早領會一面旗幟能傳遞的力量,透過鋪天蓋地的卐字旗,他邀請人民將自己對建設新社會的渴望投射其中,創造出一種強烈的身分認同。
.
這也是為什麼納粹垮台之後,納粹旗立刻成為一種禁忌,因為當一個人展示這面旗幟,往往意味著你認同它背後所代表的反猶、種族淨化等邪惡主張。但相反的,如果一面旗幟沒有與任何極端主義掛鉤,它或許也可以只表現出一種單純的愛國主義情操。只是問題是,旗幟的意義也有可能產生變動。
.
一面美國國旗,在二戰期間無疑意味著解放、民主與自由的價值,但在冷戰期間,這面星條旗開始與霸權、侵略等負面意義掛鉤。隨著九一一事件,美國國旗銷售率一夕暴增,不只是焦慮的美國人必須要倚靠揮舞國旗來彰顯自己的愛國情操,也有許多中東、南亞族裔必須靠著展示它來表示自己不是恐怖分子。
.
一面旗幟表面上只是一個由多種顏色與線條配置而成的圖像,但它背後乘載的意義卻是遠超過大家想像。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國家自英國獨立之後,立刻將國旗之中的英國國旗(聯合傑克)去除,這往往是去殖民化、宣告獨立自主的所有作為當中最具象徵意義的第一步。
.
但這也未必理所當然,旗面左上角擁有一面聯合傑克的紐西蘭在2016年便公投易幟,結果多數人民卻投票反對。背後當然有許多原因(例如紐西蘭人多是英國移民後裔),但或許最根本的原因是,許多紐西蘭人已經對這面使用上百年的旗幟產生強烈的「認同」,而新的旗幟意味著要建構新的認同。而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過去我很難理解,為何放火燒國旗會在許多國家是一種罪。但在這一集的《流行大百科》當中,它明確指出一面國旗代表的對建構出一個群體認同而言,所代表的終極意義。因此對那些必須倚靠愛國主義來保障自我存續、尊嚴感的國家而言,褻瀆國旗便等同推翻一個群體認同、對一個國家與政權的顛覆。
.
「國旗」這個視覺的符號,比起一個國號與一首國歌,可說更具有潛移默化的力量。它既有凝聚團體的奇效,也可用來誅鋤異己。在這集《流行大百科》當中,便提到曼德拉(Nelson Mandela)上任之後何以廢除舊旗,並以一場傳奇的橄欖球戰役賦予新旗一個和平的意義;也提及美國的白人至上主義者如何扭轉旗義,以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
無論如何,中共當然很清楚一面旗幟的力量,所以採取的方法便是不允許台灣擁有一面予以任何投射的旗幟,只願意讓我們升起一面不倫不類的「梅花旗」。過去還曾發生過中國人暴力「奪旗」的事件,背後的目的是要否定台灣的國家與民族認同。
.
諷刺的是,雖然中華民國國旗的支持率高過現有的「國號」與「國歌」,但它終究代表的是一個1912年在對岸成立的中國政權。即便隨著時代變遷,國旗當然也可能衍伸出新的意義,但近年最愛公開曬國旗的人,好像除了旅外留學生以外,都是某些保守立場的狂熱支持者。原本台灣人可視為公約數的國旗,似乎被「騎劫」了。
.
這解釋了為什麼在李洋與王齊麟的奪金賽事之後,許多網友紛紛轉發鷹眼的綠底白線圖,戲稱它為台灣新國旗。因為許多人認為自己需要一面能夠投射情感的旗幟,而「中華奧會會旗」與「青天白日滿地紅」都不能滿足他們。雖然如果現在舉行易幟公投,有可能會得出與紐西蘭相同的結果,但這不代表我們不應該去重新思考旗幟之於台灣人的意義。
.
在《流行大百科》的尾聲,一句話總結道:「旗幟是一張空白的投影布幕,每個人都可以將自己的理想、希望和恐懼投影在上面。誰有愛國主義?誰為國家發言?誰定義我們的身分?我們認同什麼?」
.
(Photo: Mehrad Vosoughi)
#流行大百科 #旗幟 #國旗 #奧運
國旗歌取代國歌 在 [問卦] 國歌早該被國旗歌取代了吧?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問卦] 國歌早該被國旗歌取代了吧? 看板, gossiping. 作者, cmelo1515. 時間, 2021年10月10日. 留言, 29則留言,22人參與討論. 推噓, 15 ( 16推 1噓 12→ ) ... ... <看更多>
國旗歌取代國歌 在 中華台北奧會會歌歌詞】... - 進擊的台灣隊-Team Taiwan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國歌。 也很多人知道,現在「中華台北隊」不是用國歌,而是「中華台北奧會會歌」,旋律就是「國旗歌」。 但是!!! ... 由運動員提新的台灣奧會取代中華奧會,機會還大一些 ... ... <看更多>
國旗歌取代國歌 在 Re: [疑問] 為什麼國旗歌比國歌好聽? - 看板historia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引述《jcrevecoeur (J. Crevecoeur)》之銘言:
: 是說國歌好像本來是黨歌,可能當初沒想到會變國歌吧
: 國旗歌比較好聽是因為它一開始就被當作國旗歌所以是聚集精銳創作嗎?
: 國旗歌好聽的程度,可能堪比各國國歌了,有沒有它的歷史?
單純查維基
國歌一開始只有總理訓詞
北伐成功後開始徵樂譜
最後是一個叫程懋筠的人(最終投共)
他老婆把他丟在垃圾桶的廢紙拿去投稿
結果符合國民黨中常委的品味
就入選當作黨歌了
1930年國民黨用黨歌暫代國歌
同年開始徵國歌稿件
徵了一年後得到了兩千首歌
沒一個滿意
1936年組了個委員會編國歌,同時又徵稿
徵了三千首,又沒一個滿意(你故意的吧!)
現今黃自寫的國旗歌據說就是當時的稿件之一
維基舊版的條目引用一份資料說
當時國民黨想留住總理訓詞,又不想放棄黃自的投稿
就把它當國旗歌
不過新版的條目已經刪掉這段
並且寫明在1947年行政院公布升降旗時使用這首歌
原本升降旗典禮是先唱黨歌(根據《黨國旗升降辦法》)
唱完後邊奏樂邊降旗
(到底為什麼不能直接邊唱黨歌邊升?是這首垃圾桶撿來的節奏真的太差嗎?)
至於國歌的部分
1937年國民黨中常會決定用黨歌作國歌,並且國民政府有公布
不過1947年國民黨中常會又再次決定要用黨歌「代」國歌
這次政府有沒有公布就不知道了
不過我挺好奇這兩首歌的適法性啦
訓政時期的行政命令或法律
在沒有憲法授權的情況下
是不是該重新立法或頒布啊?
還有行憲前最後一刻國民政府究竟是讓黨歌「作」國歌還是「代」國歌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6.76.22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477058885.A.A8D.html
※ 編輯: DarthCod (220.136.76.221), 10/21/2016 22:56:50
不然直接沿用大清律例也行嗎?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