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Netflix上架韓劇「醫生耀漢」,它稱不上新片,是2019年的舊劇了,在此我不是要推這部劇,只是對於此劇圍繞著「疼痛」這個主題的探討很有共鳴。
拜此劇之賜,我發現醫院竟然有「疼痛科」這種門診,是我過去所不知的。
我稍微查了一下,發現要當疼痛科的醫生並不簡單,得要橫跨多領域的醫學專業背景,才能有效協助病患找出痛因,對症下藥。(我並非專業人員,若是資訊有錯誤,也歡迎留言告訴我啊!)
男主角是疼痛醫學的權威醫生,偏偏有個不為人知的秘密,他罹患罕見的「先生性痛覺不敏感症」,不只感受不到痛覺,也完全接收不到溫度的刺激,意即不知道何謂疼痛和冷熱。
一個從小到大都不知何謂疼痛之人,竟然試圖了解疼痛,並努力為病患找出原因,聽起來是不是一種極為衝突的設定?
先不論男主角究竟能否對病患感同身受,但他對於疼痛的詮釋深得我心,他如此定義:「疼痛是身體對我們所說的話。」
意思是,身體有危險或異常的時候,會透過疼痛來告訴我們。
疼痛不過是個警訊,提醒我們身體已然失衡,需要做出調整,因此疼痛本身並不非壞事,而是確保存活的自然機制。
反觀與男主角一樣的疾病患者,大腦無法接受到疼痛的訊號,身體也就無法對周遭的環境做出適當的回應,通常都要危急性命的明顯症狀出現,才會得知身體出問題,因此這類患者的壽命大多很短暫。
由此可知,疼痛反而是值得感謝的一種禮物,讓我們知道太燙的東西不能碰、冷要加衣服避免失溫、痠痛需要休息、刺痛有可能是發炎要注意。
劇中男主角在接受訪問時說了這樣一句話:「只有不明原因的疼痛,沒有無原因的疼痛。」
往往會去到疼痛醫學門診的,都是較為特殊案例的病患,已經去過其他科別門診,做過許多檢查都找不出肇因。
劇中的醫生們面對這樣的患者,並非給個止痛藥,單純解決疼痛的感受就好,畢竟如此只不過是治標不治本,疼痛依然有可能反覆發作。
他們得要試著抽絲剝繭,一步步排除單一因素,運用整體全面的角度,追根究柢去找出造成影響的是哪個身體系統病變,亦或是何種外在入侵的病毒。
這樣的過程,不禁讓我對聯想到「情緒」。
「疼痛」與「情緒」有異曲同工之妙,兩者皆為一種展現在外的表徵,差別在於,一個是身體層面,一個是心理層面,目的是讓我們有機會意識到自身的狀況。
當疼痛出現,基於想擺脫不舒服的感覺,便會促使我們開始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而找出應對及調整的方法,以至於有機會正視過往習慣的身體使用模式,是否不符合目前身體所需。
因此疼痛絕非是來折磨我們,反倒是來協助我們傾聽身體的聲音,提供更深入了解自己身體的機會。
畢竟人體是一個極度複雜且龐大的組織,縱使現代科技如此進步,仍有許多未能全盤解密的部分,即便同樣身而為人,也會由於基因、環境、飲食等因素而產生各自的差異,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身體運作機制。
比起無法時時刻刻觀察我們的專業醫生,也許我們才是自己最好的治療師。
唯有當我們有意識地覺察並與身體連結,才會明白什麼是適合自己身體的解藥。
情緒亦然如此,常常我們都希望那些讓我們感到不舒服的情緒趕快消失,就像我們祝福的話語總喜歡加上「快樂」兩個字,生日快樂、新年快樂、聖誕快樂、天天開心等,好似開心快樂才應該是常態,不屬於正向的情緒只會造成不良影響,最好通通離開。
當我們感到憤怒、失望、恐懼、傷心、焦慮、內疚等情緒時,絕非情緒本身是個錯誤,需要被擺平或消滅。
反而要恭喜自己,藉由情緒的發生,有了停下來檢視自己的機會,意識到必定是自己內在有某個議題存在,情緒才會被觸發。
進而向內探索,追本溯源找到困住自己的枷鎖究竟為何。
有可能是舊時未被處理的創傷,也有可能是已不再能支持到自己的某個信念在作祟。
覺知就是一道療愈的光,埋在底層的根源才有可能被照亮,帶來自我轉變的契機。
當我們有意識地一次又一次超越慣性反應,同樣的人、事、物便不再會產生左右自己行為的情緒了。
既然聊起疼痛,就必須來推一下自己的Podcast單集,在「EP22. 疾病不是身體的枷鎖,反而提供釋放自我的線索」,透過節目搭檔馬妮陪伴媽媽治療癌症的過程,以及我們各自從身體上的症狀所察覺到的內在議題,一起來探討看看我們是如何讓自己「病由心生」的。
不論是疼痛還是疾病,也許都是靈魂想說的話,透過有形的身體展現出來,為我們帶來生命蛻變的可能。
你是否也曾經對於健康感覺到焦慮?
撇除現代人更容易發生的那些心理疾病,各種過敏、皮膚發炎、頭痛、關節炎、胃痛、腰背疼痛等等大家也都不陌生的吧!
在醫學越來越發達的現代社會,因為各式疾病資訊的頻繁流通,反而使得大多數人對於健康都有著隱隱的焦慮。
相信從小到大,每個人都經歷過各種不同的疼痛或是疾病,可能大多數時候,我們只會想著趕快消滅病原或是解決問題,而忽略了背後更大的秘密。
若是更有意識地去覺察,也許會看見病痛真正想要傳達給自己的訊息。
而那些小病小痛也夾帶著身體寫給我們的情書,讓我們有機會從另一個面向好好愛自己。
如果看到這裡你也對這集的主題有興趣,那就趕快打開Podcast聽一下吧!
收聽連結放在留言處喔!
#瑜珈是很好與身體連結的方式
#因此選了這張照片
同時也有3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護理的100 種可能:白色巨塔外的風和日麗」、「護理的100種可能:白色巨塔內的角落生物」介紹 訪問總策劃:林怡芳 護理師 內容簡介 全臺第一本寫給未來護理人的斜槓指南! 本書寫給正在考慮踏入護理職場、選擇護理系的你, 看見病房外的可能性,打破對護理的刻板印象。 「唰!原地解...
「哪家醫院有疼痛科」的推薦目錄:
- 關於哪家醫院有疼痛科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哪家醫院有疼痛科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哪家醫院有疼痛科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哪家醫院有疼痛科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哪家醫院有疼痛科 在 鄭淳予醫師 x 神經很有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哪家醫院有疼痛科 在 鄭淳予醫師 x 神經很有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哪家醫院有疼痛科 在 疼痛科主治疾患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哪家醫院有疼痛科 在 花蓮慈濟醫院- 免開刀!#神經阻滯治療疼痛一針擺脫劇烈腿疼... 的評價
- 關於哪家醫院有疼痛科 在 台中疼痛科ptt的推薦與評價,PTT、MOBILE01 - 最新趨勢觀測站 的評價
- 關於哪家醫院有疼痛科 在 台中疼痛科ptt的推薦與評價,PTT、MOBILE01 - 最新趨勢觀測站 的評價
- 關於哪家醫院有疼痛科 在 疼痛科醫生 :: 醫院醫院幫幫忙 的評價
哪家醫院有疼痛科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下午睡了一個好覺,我的頭好久沒有口水沾溼枕頭的放鬆,感覺又回來了。
距離上次我發文肩頸跟背部酸痛、手臂酸麻又過了半個月。來跟大家分享一下這些日子我的治療跟調整。
#許教練給我信心
首先我要感謝許教練(就是你們知道的那位籃球冠軍隊教練),在我寫下兩個多月來的困擾後第一時間打電話給我,告訴我他也是「胸廓出口症候群」(放心這不是什麼絕症),後來經推薦找到一個專業的物理治療所,經過4-5次療程(確切數字我忘了)之後治癒。根據他的描述症狀跟我差不多,困擾他也很久。但經過PT耐心的治療後終於恢復了,雖然PT徒手治療並不便宜。但對於飽受困擾多時的我們來說,有效果找到問題的根本最重要。教練的那通電話,給了我不少信心!
我個人的肩頸酸痛已經有數年時間,甚至在我記憶中大概從年輕時肩頸就一直不太好。(有了手機後更糟)所以再次出現問題第一時間就會想到又是這個毛病,也可能是因此繞了很大一圈,但很多看診跟處置都是抓到皮毛,無法根治。
#家瑗醫師跟遠在紐約老友james推薦我兩本書
這段時間為了尋找問題,我也看了幾本書,包括家瑗醫師介紹的「激痛點按摩全書」以及還沒有中文譯本的美式足球Tom Brady 2017年寫的“The TB12 Method: How to Achieve a Lifetime of Sustained Peak Performance” 書中針對老式訓練強調不斷增加strength(力量強度)的觀念,提出了pliability(柔韌度)的替代訓練方式,大家都知道Brady職業生涯超過20年,他強調拉長緊繃的肌肉,讓過硬的肌肉恢復彈性比一直訓練更重要。總之這本書帶給我很多新觀念,也讓我在接下來的馬拉松訓練方式上做出調整。
#從小被教導要探索世界
#到現在才知道更要探索自己身體
在這段探索自己身體的過程中,我也要謝謝 生生優動 運動物理治療所給我的協助。就像激痛點的作者Clair Davis說的,在西方醫學領域當中,肌肉專科長久以來都是冷門學科,甚至在醫院找不到這樣的門診。但是偏偏我們身上很多的病痛,都跟肌肉的緊繃或過度使用、長期姿勢不良以致於沒有得到放鬆有關。我想他看到了未來的趨勢:結合骨科治療跟物理治療的重要性,還有讓病人在PT的專業協助下,探索自己身體。
#謝謝人正心美的正琪老師(以撘以)
長期脖子不舒服讓我抬頭仰角非常有限,但在兩位PT恩賜跟正琪的耐心協助下(當然我自己也是一個很囉嗦愛發問的病人),幫我在診間的治療中去找尋我疼痛的位置,經過不斷的嘗試後去做出可能的病灶判斷。尤其在奧運選手御用PT正琪老師的治療中,她不斷的鼓勵我,也逼迫我做出更大的轉動角度,雖然有時那種酸痛很難忍受,不過看到一次比一次的角度更大,拉開跟放鬆緊繃肌肉後身體逐漸改善,其實感動的有點想哭🥲,這問題真的困擾我太久了,而且之前一些不太好的看診經驗,讓我一度懷疑這種酸痛是不是要跟著我一輩子?
除了PT的診斷,我也在其他的時間裡很努力的執行他們給的作業(運動),(這也才發現我的後背、脖子後方跟髖都沒力。)不斷的從各種動作中去體會效果,從書中自我按摩並認識肩頸不同部位的肌肉名稱。真的,過去讀書時都沒這麼認真!所以除了謝謝PT老師們的協助外,我也要謝謝自己。
#有什麼問題還是歡迎私訊我喔
從上次的發文中我知道好多朋友都有類似的困擾(這也算文明病),很多人也跟我一樣繞了好一圈都找不到治本方法,他們來私訊我想了解我的經歷,以及去哪裡治療?(不堪其擾 咦?🤣🤣)所以特別寫出來希望大家都能得到好的方向跟照顧。
當然像我這樣長久的問題不可能一次就治好,過程中需要自己很多的努力去矯正脊椎的彎度,緊繃許久無法放鬆的肌肉。所以一定要有耐性,而且相信PT是很重要的,因為你不會一次治療就突然大幅改善,也需要靠自己多下功夫去做交代的動作。
最後我希望還有類似困擾的身邊朋友們都早日找到好的方向,得到好的治療。
喔對了,生生優動不會直接推銷療程,而是會先替你評估問題做出建議。如果你還不放心,打電話時可以說是魁哥的朋友,如果他們對你不夠用心,可以私訊給我,我再去跟老闆抱怨。哈
哪家醫院有疼痛科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常做運動的人遇到什麼問題呢? 🤔
我習慣做大量運動 一個禮拜;
在家訓練兩次 至少三小時 🏋️♀️
外騎三次 至少八個小時 🚴
今年4月我左大腿的關節開始疼痛
左膝蓋上太突然得沒感覺了
我怎麼了 !? 😟
去看復健科 醫生說 :
👨⚕️ 肌肉很健康 ~ 問題應該是神經!
去看神經內科 醫生說 :
👨⚕️ 大腿關節的軟骨有發炎,
膝蓋上的神經已經壓迫了~
至少要半月不要騎車, 多復健, 做簡單的動作
OH~ 讓我好難過 😢
4月到6月我盡量少騎車
用熱水按摩關節, 做簡單的神經動作
也有去醫院的復健科 ~
可是 感覺沒什麼改變了
發炎還在 ! 壓迫還在 ! 無感還有 !
那時候我知道天母有一家治療所
生生優動 運動物理治療所
馬上跟他們預約幾次的療程 !!
恩賜治療師 先確認我哪邊不舒服
發炎的痛度跟發炎不讓我做哪些動作的檢查
他講話 講所有的細節, 讓我完全了解 !!
第一次的療程
一場約45分的徒手物理治療與動作評估
療程結束後 恩賜治療師提供我回家功課
做一個禮拜的鍛鍊後我再來
第二次的療程 整體感覺順利很多 🙂🙂
關節的發炎感覺越來越小, 只有微微的痛
我回家再做一個禮拜的鍛鍊 感覺膝蓋越來越有感覺
第三次的療程 恩賜治療師讓我使用
SMARC AI醫療級運動復健器材 ~
原來SMARC是安全有效的訓練儀器,
適合全身協調, 心肺耐力, 肌力訓練 💪
也會提供虛弱, 退化, 受傷, 疾病功能動作訓練
我好像最喜歡 CS 106 (骨盆底強化機)
跟 CS 104 (骨盆活化機) 😛
這些器材很像健身房器材 ~
差別就是這些比較專業, 安全 !!
因為會感應到你的活動度, 功能肌力,
肌耐力, 協調性, 動作精準度
也會幫你整理動作角度, 動作速度,
正確次數, 協調性, 精確度
我興奮地挑戰高難度的訓練, 喘死我了 🤣
😎 SMARC提供的科學化報告說 :
我腹肌是最厲害, 腿肌力很正常, 手臂肌需要多練
生生優動運動物理治療所
真是熱愛做運動的人會喜歡的好地方
除了專業徒手治療, 還可以體驗SMARC器材,
拿到科學化評估報告與個人運動處方 ~
預約看這邊:
📍台北市士林區中山北路七段148-4號
☎ 02-2872-8889
❤️ 歡迎來追蹤我 IG : susu.cyclingday
https://www.instagram.com/susu.cyclingday/
❤️ 你還沒訂閱我的 Youtube 頻道嗎?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yWNzaJG1wYBdq51DMJVxcg
#生生優動 #運動物理治療所 #物理治療
#徒手治療 #健身 #運動治療 #疼痛治療
#健康賦能管理專家
哪家醫院有疼痛科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護理的100 種可能:白色巨塔外的風和日麗」、「護理的100種可能:白色巨塔內的角落生物」介紹
訪問總策劃:林怡芳 護理師
內容簡介
全臺第一本寫給未來護理人的斜槓指南!
本書寫給正在考慮踏入護理職場、選擇護理系的你,
看見病房外的可能性,打破對護理的刻板印象。
「唰!原地解散──」醫院之外,陽光普照,護理魂無所不在。
外國月亮比較圓? 出國不是為了打工度假,而是拓展更寬廣的護理藍圖。
除了醫院內的護理師,在醫院之外還有更多與護理相關的職業,你知道多少呢?
踏出白色巨塔的大門,還能去哪裡呢?
人生的路不會只有一條,不需要限縮眼界或低估自己的能耐,白色巨塔外的護理師們,一起熱血啟程,迎接斜槓人生!
☀原來護理師也可以當立委?
☀從護理師到OL,健康的人也需要被照顧嗎?
☀偏鄉地區怎麼看醫生?我們有遠距諮詢護理師!
☀防疫第一線,你知道機場檢疫護理師在做什麼嗎?
☀飛向國際!在國外當護理師,有這麼容易嗎?
☀研究護理師,到底是學者,還是護理師?
除了我們平時在醫院看見的護理師,
在同一片天空下,還有更多離我們很近,卻不常注意到的護理師們,
希望讓讀者可以對護理師這個職業多一點了解,多一點互相體諒的心。
也希望讓正在面臨職涯十字路口的護生、護理師們有更多的選擇,
記得,人生的道路永遠不會只有一條!
作者介紹
總策劃簡介:林怡芳Harper Lin
#人類圖1/3人 #和信疼痛管理App #貓奴 #咖啡成癮患者
不務正業的腫瘤科護理師、演說家
──學歷這件事──
1999年 清水完全中學高中部畢業
2003年 臺灣大學護理學系畢業
2015年 臺灣大學護理研究所畢業
2021年 陽明交通大學護理博士生
──資歷這件事──
2004~2005年 臺灣大學護理系胡文郁教授研究助理
2005~2018年 臺大醫院腫瘤科病房護理師
2018~2019年 臺大醫院急診護理師
2020年~迄今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研究護理師
出版社粉絲頁: 博思智庫Broad Think Tank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哪家醫院有疼痛科 在 鄭淳予醫師 x 神經很有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肩膀痛 #五十肩 大家因為疫情都辛苦了!相信很多媽媽、阿嬤、WFH上班族肩膀痠痛開始發作了!除了之前教過的肩頸伸展、枕頭擺位,今天要來教大家能緩解肩頸痠痛的居家復健操,很實用喔!有空一起來動一動吧!🔜🔜 #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知道 #伸展及枕頭擺位的影片連結附在下方留言中
🎬🎬 這個影片想讓你了解:
🔸做肩部運動前後,該先熱敷還是冰敷?
🔸正確爬牆運動分為正面及側面兩個環節!
🔸毛巾操你真的做對了嗎!有哪些眉角?
🔸升級版的鐘擺運動學起來!
#影片大綱
🔸肩部運動前,應該先熱敷
▫熱敷可以讓肩部周圍組織血液循環增加。
▫熱敷通常控制在15-20分鐘。
▫溫度只要比體表稍微高一些即可。
🔸正面爬牆運動,正確示範請見影片。
▫正面面對牆面,兩隻手指抵於牆上,手肘打直,手臂與牆壁呈現90度
▫手指頭沿著牆面爬升,手肘打直,身體也要跟著前進,而不是拱腰前進,一直到手臂有緊緊痠痠的角度,保持呼吸,維持10秒。
▫手指頭沿著牆面緩降,手肘打直,身體也要跟著後退,回到動作原點時,另一隻手可以協助疼痛的手慢慢放下。這樣的動作重複10次。
🔸側面爬牆運動,正確示範請見影片。
▫側面面對牆面,兩隻手指抵於牆上,手肘打直,手臂與牆壁呈現90度
▫手指頭沿著牆面爬升,手肘打直,身體也要跟著靠近牆面,而不是做側腰延伸來前進,一直到手臂有緊緊痠痠的角度,保持呼吸,維持10
秒。
▫手指頭沿著牆面緩降,手肘打直,身體也要跟著遠離牆面,回到動作原點時,另一隻手可以協助疼痛的手慢慢放下。這樣的動作重複10次。
🔸毛巾操,正確示範請見影片。
▫疼痛側的手抓住毛巾一頭,並超過脊椎中線。
▫利用不痛側的手慢慢地將毛巾往上拉,此時身體也沒有前傾或後仰的狀況,一直到肩膀有緊緊痠痠的感覺,保持呼吸,維持10秒,然後慢慢放鬆。這樣的動作重複10次。
🔸站姿鐘擺運動
▫肩膀自然放鬆垂下,利用啞鈴或是裝水寶特瓶的重量,輕輕地前後晃動。來回算一次,可以重複20到30次。
🔸趴姿鐘擺運動
▫找一張桌子或有椅背的椅子,讓身體前傾輕輕地趴在桌子或椅背上。
▫肩膀自然放鬆垂下,一樣利用末端重量帶動手臂輕輕地前後晃動。來回算一次,可以重複20到30次。
🔸肩部運動後,應該做冰敷
▫冰敷可以讓肩部周圍組織發炎反應降低。
▫冰敷通常控制在10-15分鐘。
▫冰敷溫度只要讓皮膚覺得涼涼的就好。
指導:謝劭玟 物理治療師 Festiva Hsieh
主講: 王培樺。謝劭玟
內容腳本 :謝劭玟。王培樺
後製剪輯: 黃詠荃。謝劭玟
#腦神經科 #50肩 #肩部運動 #肩膀痛
#爬牆運動 #毛巾操 #鐘擺運動 #肩膀熱敷 #肩膀冰敷
#姿勢+ #神經很有事
--------------------------------
💚 💚加入我的Line好友:https://goo.gl/nvvoZQ
『神經很有事』YouTube ▶ https://goo.gl/xwNuU7
FB ▶ https://www.facebook.com/chunyuchengmd/
官網 ▶ http://www.chunyuchengmd.com/
Instagram ▶ https://goo.gl/ZMvbdu
.
有四個平台可以聽到我的音頻節目 👇 👇
🎧 Apple Podcast (iPhone)▶ goo.gl/sGiwZN
🎧 Google Podcast(Android) ▶ reurl.cc/b6N9R6
🎧 SoundCloud ▶ goo.gl/8Tigkr
🎧 Spotify ▶ reurl.cc/Gk4WLy
--------------------------------
#關於鄭淳予醫師
主治專長的項目有 : 頭痛 | 疼痛、暈眩、失眠、腦中風、肩腰背痠痛、神經痛、手足麻木無力、失眠、巴金森氏症、失智症、記憶力退化。
#國際頭痛年會講者-偏頭痛與腦心血管功能異常
#國際腦心血管疾病年會講者-腦靜脈逆流與循環功能分析
#現任
- 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 博士
- Cheng's Neurological Clinic 主治醫師
-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兼任主治醫師
- 獲 2014 年國際神經血管疾病學會 年輕研究者獎
- 台灣神經科專科醫師
- 台灣神經重症加護專科醫師
- VidaOrange生活報橘 專欄作家
- ETNEWS健康雲 專欄作家
- 風傳媒 專欄作家
#經歷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主治醫師
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 神經內科 中風中心 執行長
#腦科學 #腦霧 #你腦霧了嗎 #健忘失神 #健忘 #失神 #brainfog #神經很有事 #失眠 #淺眠 #睡不好 #頭痛 #偏頭痛 #頭昏 #頭暈 #頭痛治療 #疼痛 #慢性疼痛 #疼痛治療 #失智 #記憶力退化 #中風 #高血壓 #鄭淳予醫師 #神經科 #神經科醫師 #神經內科 #chunyuchengmd #neurologist #neurology #headache #migraine #pain #poorsleep #insomnia #dementia #dizziness #vertigo #stroke
哪家醫院有疼痛科 在 鄭淳予醫師 x 神經很有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夏日疲倦症候群 #越睡越累 明明夏天吃不好,居然還瘦不下來?最近天氣炸熱!只要在戶外待上幾分鐘,就開始狂飆汗、炎熱難耐!難免心情焦躁不安,疲勞感也隨之湧上,越熱越笨,腦袋當機了嗎?疼痛也變嚴重了!活在氣溫不斷攀升的地球,我們該怎麼應對呢?來聽聽宜婷和雅惠從食、衣、住、行破解!她們打算如何渡過這個如烤箱般的夏天!🔜🔜 #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知道
🎬🎬這個影片想讓你了解:
🔸抗熱消暑的小技巧?食、衣、住、行破解!
🔸夏天疲倦、失眠、易怒,怎麼辦才好!
🔸為什麼夏天越睡越累?
🔸為什麼夏天吃不好還瘦不下來!
🔸天哪!夏天怎麼頭更痛了!
#夏天五大迷思
🔸Q1 為什麼夏天越睡越累?
▫日照時間變長,身體的褪黑激素分泌下降,影響睡眠
▫與夏天溫度與濕度環境有關
🔸Q2 為什麼夏天吃不好還瘦不下來?
▫腸胃道是吸收水分第一線,當水分補充不足時,腸道功能受到影響,造成便秘、腹脹等情形
▫夏天愛喝手搖飲料,裡面含有的茶類和糖份容易使腸道脫水加劇,營養失衡
🔸Q3 發怒是因為天氣太熱,還是我的情緒也中暑?
▫研究指出,溫度上升時,人與人之間衝突增加4%
▫夏天的壓力賀爾蒙上升,讓我們隨時處於備戰狀態
🔸Q4 天哪!夏天怎麼頭更痛了?
▫潮濕悶熱環境,會使慢性疼痛者更容易誘發疼痛
▫夏天身體容易脫水,發炎指數相對上升
🔸Q5 越熱越笨,腦袋當機了嗎?
▫夏天因水分流失快,容易導致身體電解質不平衡,造成頭痛、頭暈、抽筋,大腦效能也會變差
▫高溫會影響大腦認知功能
🔸如何安然渡過炎炎夏日
🔸食:
▫多補充水分,維持體液平衡
▫減少會造成身體脫水的飲食,如咖啡因及酒精
▫多攝取纖維質食物如:椰子、黃瓜、柑橘類
▫採少量多餐、輕食類飲食如:蒸蛋、沙拉、粥、水煮青菜
▫補充適量維他命D可幫助睡眠
🔸衣:
▫避免身體直接曝曬造成中暑
▫選擇抗UV衣服防曬
▫選擇絲、麻、棉寬鬆衣物幫助散熱
🔸住:
▫提早睡前入睡準備,放鬆活動及關掉3C產品
▫選擇遮光性良好的窗簾
▫適時調整室內溫度,保持良好睡眠環境
🔸行:
▫選擇正確運動時間,避免正中午和睡前大量運動
▫室內外溫度差距太大會使身體容易焦慮緊蹦,可隨身攜帶絲巾或薄外套保護頭頸部
🔸近年來夏日氣溫一年比一年還要創新高,像水煮青蛙的概念,我們時常活在當下卻不自覺,所以我們更要好好重視,安然的渡過夏天!
TalkShow :賴宜婷 Bear Lai。汪雅惠 Zona Ya-Huei Wang
內容腳本 :汪雅惠。賴宜婷
後製剪輯: 黃詠荃。 Festiva Hsieh 謝劭玟
#腦科學 #神經很有事 #鄭淳予醫師
💚 💚加入我的Line好友:https://goo.gl/nvvoZQ
『神經很有事』YouTube ▶ https://goo.gl/xwNuU7
FB ▶ https://www.facebook.com/chunyuchengmd/
官網 ▶ http://www.chunyuchengmd.com/
Instagram ▶ https://goo.gl/ZMvbdu
.
有四個平台可以聽到我的音頻節目 👇 👇
🎧 Apple Podcast (iPhone)▶ goo.gl/sGiwZN
🎧 Google Podcast(Android) ▶ reurl.cc/b6N9R6
🎧 SoundCloud ▶ goo.gl/8Tigkr
🎧 Spotify ▶ reurl.cc/Gk4WLy
--------------------------------
#關於鄭淳予醫師
主治專長的項目有 : 頭痛 | 疼痛、暈眩、失眠、腦中風、肩腰背痠痛、神經痛、手足麻木無力、失眠、巴金森氏症、失智症、記憶力退化。
#國際頭痛年會講者-偏頭痛與腦心血管功能異常
#國際腦心血管疾病年會講者-腦靜脈逆流與循環功能分析
#現任
- 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 博士
- Cheng's Neurological Clinic 主治醫師
-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兼任主治醫師
- 獲 2014 年國際神經血管疾病學會 年輕研究者獎
- 台灣神經科專科醫師
- 台灣神經重症加護專科醫師
- VidaOrange生活報橘 專欄作家
- ETNEWS健康雲 專欄作家
- 風傳媒 專欄作家
#經歷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主治醫師
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 神經內科 中風中心 執行長
#腦科學 #腦霧 #你腦霧了嗎 #健忘失神 #健忘 #失神 #brainfog #神經很有事 #失眠 #淺眠 #睡不好 #頭痛 #偏頭痛 #頭昏 #頭暈 #頭痛治療 #疼痛 #慢性疼痛 #疼痛治療 #失智 #記憶力退化 #中風 #高血壓 #鄭淳予醫師 #神經科 #神經科醫師 #神經內科 #chunyuchengmd #neurologist #neurology #headache #migraine #pain #poorsleep #insomnia #dementia #dizziness #vertigo #stroke
哪家醫院有疼痛科 在 花蓮慈濟醫院- 免開刀!#神經阻滯治療疼痛一針擺脫劇烈腿疼...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慈濟醫院「疼痛門診」就醫,疼痛科主任王柏凱醫師確 診吳女士患有「梨狀肌症候群」,王柏凱醫師為吳女士 進行「神經阻滯治療」,成功調理吳女士的疼痛感。 ... <看更多>
哪家醫院有疼痛科 在 疼痛科醫生 :: 醫院醫院幫幫忙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醫院醫院 幫幫忙,疼痛科醫生推薦,疼痛科門診,台北疼痛科推薦ptt,疼痛科推薦台北,台北醫院疼痛科,中國醫藥學院疼痛科,疼痛科台南,台大疼痛科推薦. ... <看更多>
哪家醫院有疼痛科 在 疼痛科主治疾患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疼痛治療#增生療法#周邊神經阻斷#微創介紹 疼痛科 微創處置及主治疾患,包含神經痛;頭部、顎部、顏面部疼痛;肌肉、筋骨、關節疾患;複雜性區域疼痛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