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長的日常
#桑田變蒼海
#洄游成龍少年ㄟ
#里海生活環境教育
#與水共生生態復育
風頭水尾的惡地變風光明媚的寶地
▪️成龍溼地 3部曲。
吳同學(大四):從小我就在 #觀樹基金會 的陪伴下長大,雖然在外地念書,只要放假我就會回來當導覽人員⋯
戴同學(大二):我跟吳同學的妹妹是同班同學,我很喜歡自己的家鄉,周末、寒暑假我們都會ㄧ起回到成龍⋯
眼前為我導覽與我一起拍攝影片的大學生們,面對鏡頭時落落大方的侃侃而談,感覺這ㄧ刻對他們而言毫不陌生,不意外,這就是在風頭水尾、與水生共生的困境下成長的 #成龍青少年。
早在2019年造訪成龍溼地時便有耳聞- 口湖鄉成龍村 的小朋友看到老外不僅不會怕生閃躲,完全可以英語對談hold住全場!好奇是什麼樣的成長過程,讓這個雲林遍鄉漁村的孩子可以不畏懼現實,且對自己的家鄉有這麽深厚的情感!?
口湖跟雲林縣西南沿海鄉鎮一樣,位於灌溉渠道最尾端,長期仰賴抽取地下水作為養殖或農業灌溉之用,地層下陷嚴重。民國75年的韋恩颱風嚴重海水倒灌,無奈桑田變成蒼海,居民的農田、魚塭與墓地漸漸成為濕地,魚蝦蟹類與底棲生物生態豐富,卻也吸引候鳥前來棲息。
除了林務局「生態休耕」的補助外,2009年開始 #觀樹教育基金會 longstay 駐點是最大的轉折點,以成龍溼地發展環境教育,推動「里海生活」實踐,進行「成龍濕地社區學習參與計畫」、「 #向濕地學習」、「#成龍濕地三代班」的概念,長達十年的社區陪伴與環境教育,帶領 成龍國小.濕地學堂 師生從事濕地探索教育活動,有計劃的深植下一代生態環境教育的觀念,因此每一位成龍少年都可以開口導覽解說。
另一關鍵是自2010年策畫的「#成龍濕地國際環境藝術節」活動,每年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創作者駐村,透過居民與藝術家、志工的參與,共同完成屬於成龍溼地的環境藝術創作。
兩個10年過去了,成龍溼地 也於2019年由內政部指定為國家地方級重要溼地,持續它的環境生態永續發展外,不同世代居民的延續與參與,去年陸續修復了 成龍集會所 ,且開設了 成龍.捌貳 咖啡,透過在地青年們的努力,開始 #成龍深度微旅行 的文化觀光。
去年後疫情下的 #流動藝術饗宴-我們結合音樂、舞蹈與自然生態進行了一場無牆藝術的行動劇場,以及產地到餐桌的在地風味料理- #微醺餐桌 ,本著「#讓社區生活更好」的共識,促成社區居民的參與與創作,凝聚共識,也讓外地遊客感受到成龍溼地的深刻。
套句觀樹教育基金會王昭湄主任的話:成龍濕地起因於「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過度擷取,最後讓老天爺把土地收回去。」推動環境教育最終仍是要修補在地人跟環境的緊張關係,因此來到成龍溼地便不只是一個拍照打卡遊山玩水的觀光景點而已⋯
看到這些 #走出去卻從沒離開自己家鄉的成龍青少年們,定期洄游的魚兒對這塊土地的真摯情感,如同吳同學講的:可以向外人介紹自己的家鄉,改變大家對成龍村的印象,尤其是豐富的生態環境,這是他最得意的事情!試想如果每個年青世代都能以自己的家鄉為榮,願意洄游盡一己心力,也許遍鄉不會被遺忘,創生也不會那麼刻意跟辛苦。
最後要謝謝成龍青少年們,帶給我們這麽棒的成龍美時/食,我想有機會再遇到 成龍 Jackie Chan 大哥,鐵處長一定要拗他來ㄧ趟這個充滿故事的小漁村- 喝杯成龍加比配上獨家的烏魚子司康😋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1萬的網紅YOYO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跟柳丁哥哥探索大自然!看更多【好好玩自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M5nuSRzV5AX6HOdrb6fxN 挖仔尾位在新北市八里區,是最靠近淡水河出海口的一個漁村聚落。這片鹹水濕地在淡水河出海口南岸,正好位於竹圍紅樹...
向濕地學習 在 鐵打的貴婦 Stacie Chen 陳璧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要有多傻才能成就一個不可能任務?」
有一個傻人, 帶著一群傻人,大家一起做傻事⋯
這是駐點成龍溼地10年的觀樹基金會執行長為自己下的ㄧ段註語。
我問執行長,請問您是雲林人嗎? 執行長回:不是。哇, 果然是第一傻, ㄧ旁蹲點駐村的年輕女孩(真的很年輕,很像畢業生),台大外文系,台中人,二傻, 另一位在地陪伴村民近十年的女老師,非雲林人,三傻,最傻的是超過60%的溼地/農地持有者,舉雙手贊成把「成龍溼地」列入為國家級重要溼地。
年前造訪過成龍溼地,上周再度來到這,透過第一傻執行長帶著這ㄧ群傻子為我上了一堂讓我們ㄧ起做傻事的「桑田變蒼海」與水共生的三代班故事, 10年的時間村民對這塊土地從悲觀無奈到接受、理解、認同與參與, 甚至自發性全力捍衛這塊濕地生態環境的保護,人與土地以及大自然的共生共存外,還多了環境藝術的緊密連結,讓ㄧ切回歸自然便是生命, 也造就了這個偏鄉的濕地成了國際藝術家爭相來駐村的點!
成龍村位於雲林沿海口湖鄉的農村,也是國發會列為2050即將消失的134個鄉鎮之一,因地層下陷及颱風輪番侵襲造成海水倒灌,使良田泡水而成廢耕土地,也因為成為濕地的樣貌,反而吸引了鳥類停棲。此外,祖先墓地淹在水裡,每逢清明節掃墓必需划竹筏的獨特民俗景觀也成了全台奇談。
為減少農民的損失,林務局從94年起補助雲林縣政府,以生態休耕補貼之概念租用農地,轉型為濕地生態園區;也從98年起邀請觀樹教育基金會合作推展成龍濕地社區學習參與計畫,帶領成龍居民及成龍國小師生一起向濕地學習,凝聚居民三代情誼。
並從99年起邀請國際藝術家駐村創作,由藝術活動重新連結村民與土地的情感。居民更從的「旁觀者」變成「創作者」,105年起創作作品「連結」由竹子搭建成橋,位於以前農田(現為濕地)的牛車路上,連結了濕地的過去與現在。
「桑田變滄海:成龍溼地的里海行動」計畫,兼顧生活、生產、生態的永續模式,讓成龍村翻轉地層下陷劣勢,成功復育了生態豐富的成龍溼地,獲選2018年國家永續發展獎。
有人質疑10年的藝術創作留下了什麼? 居民的答案是回歸自然, 所謂的環境藝術, 便是尊重這塊土地與居民而進行的生態創作,重點在於藝術家長達ㄧ個月駐村與居民共同創作的過程與意涵,而非僅止於肉眼所見的成品, 這些就地取材(竹編)創造出來的藝術,隨著風吹雨淋倒塌後, 回歸於土地,恢復濕地的原貌,這便是環境藝術的意義。
非得要立ㄧ塊雕塑,或插兩根鋼筋水泥在那萬年不倒才叫藝術嗎?藝術也是有生命的, 它也可能隨著環境、氣候、時間而改變,甚至消失, 就看它的存在是要表達什麼? 能帶給我們什麼?
嚴格講起來, 這十年的環境藝術在成龍溼地留下的是情感,所有對這塊土地有理解的人的情感。
讓居民有留下來的意願,讓人們有返鄉的理由, 靠的是人和土地搏出來的情感, 10年前的小學生,上了大學後自願回來擔任志工, 持續濕地生態教育的延續,成龍溼地居民與水共生的故事,把不可能化為可能的故事很不可思議,對於這個美麗的秘境,我們有必要尊重居民的想法,畢竟這是他們的家。
國發會在拋出地方創生的議題與政策,不妨參考ㄧ下成龍溼地的案例, 每個鄉鎮的狀況不ㄧ,沒有深入了解, 談何創生? 沒有情感,哪來的自發性?解救遍鄉的關鍵在於人, 如何燃起這股生命力是重點,政策是也是人制定出來的,不該疏忽了人和地之間的情感。地方創生需要的是一群很有理想的傻人,而不是很愛錢的商人。
很多時候,我們以局外人的角度,ㄧ廂情願認為貧窮的人需要的就是錢, 殊不知道錢非萬能!這世間還有很多比錢更重要的事,有錢的人未必快樂,快樂的人未必有錢,快樂不是富人專屬, 而是心中的那份踏實。
#我傻我快樂
#農村的遠見
#在地人的思維與外來人的視角落差
#從藝術角度進行環境教育
#成龍溼地國際藝術節
#全村都是藝術家
#雲林幸福上場
向濕地學習 在 YOYOTV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跟柳丁哥哥探索大自然!看更多【好好玩自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M5nuSRzV5AX6HOdrb6fxN
挖仔尾位在新北市八里區,是最靠近淡水河出海口的一個漁村聚落。這片鹹水濕地在淡水河出海口南岸,正好位於竹圍紅樹林濕地的對岸,是淡水河全段水筆仔生長唯一位在南岸的地方,也是全球分布最北端的紅樹林區域!
1.東方環頸鴴:雖然鴴科鳥類是台灣地區冬季的常客,但是當繁殖季來到之時,除了東方環頸鴴之外,其餘種類都會飛到北國去哺育牠們的下一代。因此,東方環頸鴴可以說是台灣唯一四季可見的鴴科鳥類了。牠們無論雌雄都是黑嘴灰腳、白色領巾和下腹部;在繁殖季,雄性東方環頸鴴戴著前緣黑色的栗紅色小帽,穿著領口黑色的灰褐色大衣,由喙基部至眼後還有一道黑色過眼帶;而雌鳥頭頂、過眼帶、上半身則為一致的灰褐色,顯得樸素許多。
2.小環頸鴴:有「千足鳥」之稱。在中國大陸稱為「金眶」鴴,因為夏季繁殖期小環頸鴴會有非常美麗的金色眼眶,還有漂亮的黑色圍巾和過眼黑帶,冬季的非繁殖期這些特徵則較不明顯或消褪。牠們常常結成小群在各海岸、河口的灘地上活動,牠們以濕地上的小型無脊椎動動物為主食。
3.濱刺麥:又稱濱刺草、貓鼠刺。濱刺麥的果實隨風在沙灘上跳躍滾動,就像一顆保齡球滾啊滾,滾動果實可不只是濱刺麥的浪漫想像,更是它傳播與繁衍的機制!它同時有能適應海邊的特殊生理機制及形態,葉呈尖刺狀,而且質地厚又堅硬,葉表面具有蠟質減少水分的蒸發;它還能長出向上長出不定根,在被沙掩埋時仍能探出頭來!有以上堅強構造,讓濱刺麥能當稱職的海岸沙丘先驅植物。
4.水筆仔:又名秋茄。樹皮為灰褐色,葉子對生,葉形為長橢圓形,有厚皮層以防止水份散失。在台灣南部的開花期於每年5至7月,花為白色,花絲細長。為了適應泥澤土地,根部發展成支持根,長久下來甚至發展成「板根」的形式,根除了能幫助呼吸外,還能使得植株得以在強風巨浪以及潮汐漲退的變化下屹立不搖。水筆仔胎生苗成熟掉落後,只有三分之一會垂直插入土中;三分之一較輕的會平行的漂浮於水面;另外三分之一則會沉沒平躺於水底。而其中較輕的胎生苗會被海水帶往更遠的地方,生根繁殖,這樣的設計對於水筆仔族群的擴張是很有幫助的。
5.彈塗魚:彈塗魚生活在海陸交接的泥灘地上,退潮時可以看見牠們在泥灘地上彈跳。為了適應泥灘地陸域及水域兩種不同的環境,牠們可以在腮腔儲存水,然後讓水通過腮來呼吸。不過這種方法獲得的氧氣很快就會用完,所以不能離水太遠。彈塗魚外表最明顯的特徵就是那雙長在頭頂上鼓凸的大眼睛,可以各自分開移動使得視野變廣。更重要的是腹鰭合併在一起形成吸盤,使牠們可以攀附在垂直平面上。而強而有力的胸鰭則讓牠們可以在泥灘地上爬行,加上尾巴輔助還可以做跳躍的動作。而回到水中,這些魚鰭跟其他魚的一樣可以正常游動。
6.清白招潮蟹:俗名有白扇招潮蟹、夯白扇、小白馬。全身以白色為主,背甲顏色會隨著環境改變,而有灰至黑色的網紋變化,雄蟹小螯一側的步足內側(腹面)呈紅色,大螯同側的步足則還是白色。牠們大量群棲在砂質較重的泥灘地,相當明顯易認,洞口邊常有覓食後遺留的粒狀擬糞,揮螯的動作頻繁,是最不怕人的招潮蟹。只要稍有耐性等上幾分鐘,牠就會爬出動口在你的腳邊覓食活動。
★★寶貝學習推薦★★
YOYO熱門唱跳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0cB0juF4WI5P00JvTKmKCC
YOYO最新唱跳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fdrM6k3Rrhl7nKwtFiao
YOYO點點名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_y1faazG7_6paODoAHwxZ
碰碰狐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2L-H5_Qw7QoIoYm8YfKuEn
超級總動員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bvjX60EZ0y3aTkcYpbIe3m3kDCKlsuh
YOYO卡通綜合包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HRxCf93QGb3svALfuirk
【訂閱YOYOTV】►►https://www.youtube.com/user/yoyotvebc?sub_confirmation=1
向濕地學習 在 向自然學習.打造一所溼地學校..ok~1.wmv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讓社區居民及孩童有一個親近土地及 學習 自然的地方今年在一群社區志工的努力下他們決定將這塊荒地改造成一所溼地學校溼地所有的施工都運用自然工法 ... ... <看更多>
向濕地學習 在 向禾休閒漁場(鰲鼓溼地玩旅遊) - Home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向禾休閒農場•嘉義旅遊•特色農遊場域認證釣魚•划船•摸文蛤•生態導覽•套裝行程鰲鼓濕地森林園區, Chiayi, Taiwan 61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