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低利率時代的保險新思維】
中央銀行日前即示警,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三大風險,包括高通膨風險、高公共債務、低利率,且較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更為顯著,債務可持續性與經濟成長間的平衡,已成為重要課題。
但是,國人很愛用保單來儲蓄和理財,全球降息大風吹,金管會去年就已宣佈調降壽險保單利率。沒了高利率的吸引,保費漲、利率降,錢要往哪裡擺?
去年,金管會就已公布下半年保險業各幣別保單預定利率,繳費期間在3年以下的新台幣保單責任準備金,當時就已首度見到零利率,讓壽險業陷入憂慮情緒,今年又遇疫情攪局,日前央行更示警,不只通膨,疫情還引爆高債務、低利率風險。
事實上,依據壽險公會統計資料顯示:民國110年1~3月壽險業總保費收入,其中初年度保費收入217,013百萬元,已經較109年度348,333百萬元減少37.7%,保費斷崖早已顯現。
📌利變型保單市佔率有多驚人?
但國人有多愛用保單來理財儲蓄?讓我們來看一下壽險公會的統計數據。
據壽險公會108年度的人壽保險業業務統計資料,人壽保險分期繳費的保單中,契約第1年的保費收入總共是495,452百萬元,其中有高度儲蓄性質的利率變動型人壽保險的保費高達374,765百萬元。也就是說,2019年那一整年,壽險公司賣出的人壽保險契約保費收入中,利率變動型的保費佔了75.6%,利變型保單為國人最愛。
📌保守與穩健是青世代的理財重要特徵📌
宣告利率的調降,必然會導致一定的族群退出儲蓄險的市場,但根據《Cheers》雜誌公布《2019年青世代理財調查》,其中一個重要發現是,台灣25歲~45歲的青世代理財行為的風格偏向保守與穩健。
再加上,儲蓄與保險是一般人最常使用的理財工具、利率的調降是全球性的市場因素,這些以保守穩健為主的理性投資者,是否會逆勢追逐高報酬率而完全放棄儲蓄險?值得觀察。
📌減少資產流失,也是一種理財行為📌
理財,除了積極獲取報酬之外,防止資產流失也是一種理財邏輯,稅務規劃就是一種防止資產流失的方法。保險在稅務上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
首先,在申報所得稅時,每人每年可列舉扣除24,000元的保費,包含為配偶及受扶養直系親屬所支出的保費都可以算在內。
其次,儲蓄險的生存給付,依照所得稅法規定,可以免繳所得稅,但必須全額納入基本所得額計算年度基本所得,全年基本所得額超過670萬元才需要繳稅。這種稅負計算方式比起定存來說,是優勢十足的。
📌投保人壽保險可以節遺產稅?📌
再者,利變型保單若有提供死亡給付的保障,這部分是否免繳遺產稅?雖然法律有規定,保單指定受益人的死亡保險給付免遺產稅,但是,若有人是衝著這個稅賦優惠來買保險,實務上國稅局是會將保險給付算到遺產總額中課稅的,最高行政法院也支持國稅局這樣的做法,因此,切莫對此存有任何幻想。
📌資產保險化,保險資產化📌
在保險市場上,透過保單指定受益人的機制,建立資產傳承管道,是人壽保險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其實,這樣的規劃,不僅僅是傳承資產的單一功能而已,它也具有理財方面的功能。
保戶透過購買人壽保險,是將自己的實體金錢資產,轉換成保險契約上的一種權利,這個過程叫做資產保險化,投保後保險成為資產的一部分,這叫做保險資產化。
資產保險化後,現金轉變成保險契約上的價值,享有一定利率計算的增值、可以成為跟保險公司借錢的擔保品、也可以一部分或全部取回來自用應急或養老。
換言之,在還沒離開世界以前,人壽保險具有極高的自益性,但在離世之後,保單預設的財務槓桿會發揮作用,將數倍於保費的金錢提供給受益人,發揮資產傳承的效果。
📌善用受益人指定的功能,遺愛人間📌
受益人的指定,除了一定親屬之外,按照法律規定,保戶是可以指定給任何他想要給的人,可以指定給沒有婚姻關係的同居人,因為這樣身份的人根本沒有繼承權,只能透過保單來提供保障;或者也可以指定公益團體為受益人,遺愛人間。
保險的理財功能,有積極面,也有消極面,但在此提供讀者一個觀念:投保人壽保險,因為商品本身就具有儲蓄的性質,便是將資產保險化。
資產的管理方式脫離民法,改用保險法,這種法律關係的改變,是保戶該去重視的核心觀念,是一種資產管理的藝術。
如何發揮最大效果,端看財務管理技術了。
(作者/北宇管顧公司總經理劉北元)
ps: 不曉得大家看了有什麼心得呢?也有同感嗎?歡迎留言告訴我:這一年你所遭遇到的酸甜苦辣吧~
台灣儲蓄總額 在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三倍券|三倍券小學堂🙋🙋🙋
日本政府4月發放紓困金~每人10萬、總額12兆日圓‼
結果日本家庭在4-6月的消費為266兆日圓,還比1月至3月減少9%;7月零售業銷售額也比6月少3%🤔🤔🤔
目前日本家庭現金存款達1,031兆日圓,比3月底增加超過30兆日圓,儲蓄創下歷史新高!
#原來日本政府發的12兆錢都被民眾存在銀行啦🧐🧐🧐
反觀台灣政府的紓困政策,發放振興三倍券後~
立刻讓7月零售業營業額於7 月終止連續 5 個月負成長,8、9 月也創下歷年成長新高‼ ‼ ‼
#發三倍券相較於現金,確實更有振興經濟的效果啊🥳🥳🥳
相關報導在這裡👉https://pse.is/39xlff
#證據會說話
------------------------------------
☎有問題請撥 #1988專線
#三倍券官網 https://3000.gov.tw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官網 https://twup.sme.gov.tw/3000/
台灣儲蓄總額 在 黃智賢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最壞的狀況已經來臨
1
最壞的狀況,已經來臨。
所以不用恐懼。
面對最壞,大陸絕對有可以贏的制勝方略。
2
美國正在考慮,要制裁中芯半導體。
美國對中國發動了各種瘋狂打擊。
組合拳當然包括科技,關稅,外交,輿論,台灣牌等等。
對科技業的打擊,重中之重,是要致華為於死地。
華為唯一的罪惡,只是在5G的超前技術優勢,和全球化的强勢能力。
美國這種打法,是只有對敵對國或是交戰國,才會出現的。
中國的一切妥協,讓步,並沒有換來美國收手。
眼看華為和其他如大疆等300家企業被美國點名完全封鎖,制裁。
難道中國只能挨打,讓自己的優質企業被打殘打死?
當然不。
第一步,是要盤點,究竟美國用什麼武器,霸凌中國企業。
3
1)
國內市場,中國總額跟美國差不多。
但中國有人口14億。
中國擁有超强購買力。
對蘋果,特斯拉,高通,通用,星巴克,肯德基等等,。
這些美國企業,如果失去中國市場,都是無法想像的災難。
2)
而美國佔中國出口,只有15%。
只有15%
只有15%
而且中國向美國出口的,除了賺微薄血汗錢的終端代工業以外,多半是生活用品。
更何況,美國正在主導,要求蘋果等代工廠撤向印度,柬埔寨,越南。
所以,這15%的出口額,本來就在縮小。
3)
資本。
中國有200萬億人民幣的儲蓄。
中國並不是迫切需要美國資本。
許多中國企業到美國掛牌上市,有種種複雜多元的考量,而不僅僅是因為籌資。
因為,即使企業要上市,也有上海,深圳,香港,新加坡等市場可以選擇,又不是只能在美國上市籌資而已。
中國會計準則和美國會計準則,本來就不同。
如果美國接受中國企業到美國上市,那麼,要監管這些中國企業,本來就只能以正常方式監管。
現在,美國用會計詐欺做理由,要求對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國企,以美國會計準則徹底審計。
這未必是應當與必要的。
甚至可能涉及國安機密的窺探。
如果大陸認為中國會計準則,向美國制度看齊是好的,那麼,可以逐步修正靠攏。
如果不是這樣,僅僅只是因為美國的威脅,那又何必退讓,讓美國證券監管,派人到中國做情報蒐集?
4)
技術和關鍵零組件。
這是美國現在用來掐住中國的最大利器。
美國在網路上的基礎技術,又或者是全球手機,不是蘋果,就安卓果系統。
而這兩個系統,都是美國公司。
那麼,只要安卓不授權給中國手機使用,中國手機,還怎麼賣呢?
美國在半導體的壟斷,以及向外輻射,威逼荷蘭,要求日本,台灣的台積電和聯發科,也不能再為華為代工。
美國至今對華為,和中國300家企業的制裁,主要就是以技術的壟斷,逼迫全球企業,拒絕和他們往來貿易。
5)
美元。
美國還會威脅,不准這300家企業用美元交易。
但這很可能也正是中國甩開美元霸權的一個契機。
4
中國要假設最壞的狀況已經來臨。
因為美國對中國的極限施壓,不是只是選舉花招。
是強權的殺敵自保。
所以,把中國設為敵對國家,是既定策略。
即便方式不同,招數各異,快慢有別,但國家戰略已定。
美國是欲置中國於死地。
看清楚這個態勢,就很清楚要怎麼做,讓美國絕對無法如願以償。
5
中國一直以和為貴,共贏共榮。
一直強調中美對彼此的重要性,兩國對全球的責任。
一直妥協讓步,保留最後的迴旋餘地。
因為這是中國長久以來的世界觀。
但美國是不同意共贏的。
只能美國贏,徹底贏。
當他發現,無法把中國轉變成他希望的方向,他認為,就必須毀了中國。
讓中國落後,倒退。
6
同時中國的知識分子,從清末至今,早就建立了以西方意識形態自我反省的反射動作。
美國的價值觀,更是宰制了我們的文化和教育。
所以,當美國的國家戰略,瞄準中國,認為中國威脅了美國的全球霸業,而必須全力壓制時,中國是非常難以適應的。
總是自我懷疑,自我糾錯。
我做錯了什麼?
一定是我的錯。
是我不夠好。
讓我低頭,讓我改正,讓我更好。
就像任正非說的,原本以為自己有不合規的地方。
在被美國一輪打下來,才發現,原來只是美國要制自己於死地。
7
中國必須繼續開放市場。
但中國14億人的市場,只能開放給友好的國家。
不能容許美國單方面狙擊中國企業,同時美國企業卻毫不受阻,在中國吃香喝辣,養肥養强。
外交要對等,經貿更要對等。
中國如果區別對待各國。
對我平等的,我開放。
打壓我國企業人民的,我對等報復。
那麼,才能鼓勵各國,平等對待我國的企業。
也才有誘因,讓各國政府有底氣,抵抗美國強權,支持被美國霸凌的300家中國企業。
8
如果美國只要一打擊中國企業,美國企業也同等在中國失去市場。優惠,或一樣被制裁抵制。
那麼美國企業和股東,會自己想辦法去施壓美國政府。
喂,你們發神經,卻影響了我的生存。
如果各國發現,只要我公平對待華為等企業,我國在中國的生意就順風順水。
如果我也歧視抵制華為,戰隊美國,那中國市場,基本就再見。
那,願意支持中國企業的國家,也就會更多。
9
如果不服美國的國家多了。
如果美國企業在中國受的對等報復多了。
那麼,內外壓力,就會讓美國政府,神智恢復正常。
回到國際貿易,WTO和人類文明的正常軌道,停止惡棍的作為。
10
同時,大陸也同時盤點,在產業和科技,都必須脫鉤美國,不要再用買取代自己發展。
11
要讓納粹退燒,用道德和說理是無效的。
對決法西斯,只有作戰。
21世紀的戰爭,早已開始。
只要想清楚,中國絕對會贏。
台灣儲蓄總額 在 閒錢淹頂...台灣超額儲蓄又破3兆!企業不加薪不投資惡性循環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華人愛 儲蓄 ,不過 台灣 近4年累計的超額 儲蓄 高達13兆元,已超過GDP的一半,代表 台灣 長期以來閒置資金浮濫,企業有錢不投資,家庭有錢不消費, ... ... <看更多>
台灣儲蓄總額 在 超額儲蓄- Explor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explore #超額儲蓄at Facebook. ... 台灣閒錢比「淹腳目」還多! ... 主計總處最新預測指出,今年國內超額儲蓄總額將再次超過新台幣3兆元,連續第四年超過3兆大關。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