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可能患上癌症,每個人身上都有一種「原癌基因」,假如受到外因刺激,就有可能被激活。這種外因,往往來自於我們的生活。國際抗癌聯盟曾發表報告稱,全球每年有1200萬新發癌症病例,其中高達四成原本可以在生活中預防。與罹患癌症後高昂的治療費用相比,以下是10種堪稱世界上最便宜的防癌處方。 1.少吃點糖 癌細胞最喜歡的「食物」就是糖。日本《怎樣防治癌症》一書中指出,當血液流過腫瘤時,其中約57%的血糖都會被癌細胞消耗掉,成為滋養它的營養成分。《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指出,每天只要喝兩杯甜飲料,患胰腺癌的風險就會比不喝的人高出90%。天津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胰腺腫瘤科主任、美國癌症基金研究會會員郝繼輝表示,最好少吃或不吃含糖食品。國際上一般認為,每人每天糖的攝入量應在50克內。 2.最少開窗半小時 很少有人知道,裝修污染除了甲醛外,還有一種很強的致癌氣體——氡及其子體。它一般藏在花崗岩、水泥、瓷磚裡,沿著這些地方的裂隙擴散到室內,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時間長了,就會誘發肺癌。其實,只要每天開窗半個小時,氡的濃度就可以降低到與室外相同。另外,天然氣燃燒後也會產生氡,所以廚房燒水時,最好打開窗戶,關閉與居室連接的門。 3.就著蔥蒜來吃飯 在中國,胃癌發病率最低的省份,是蔥蒜種植大省山東。 長江以北胃癌死亡率最低的4個縣中,第一位的是山東蒼山縣,那裡人均每年要吃掉6公斤大蒜。專家指出,這和大蒜素有抗氧化作用、可降低人體內致癌物亞硝酸鹽的含量有關。有研究表明,多吃大蒜的人得胃癌的風險會降低60%。大蒜只有被碾碎和氧氣充分結合後才會產生蒜素,而且非常不穩定,一旦遇熱很快會失去作用。因此最好將大蒜碾碎生吃,或剁成蒜泥放在涼拌菜中。 4.每天四杯綠茶 愛喝茶的日本人曾花費9年的時間做過一項調查,發現每天只要喝四五杯茶,就能將癌症風險降低40%。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韓馳教授對茶葉的防癌作用進行過17年研究,他發現烏龍茶、綠茶、紅茶對口腔癌、肺癌、食道癌、肝癌等都有不錯的預防作用。其中,包括龍井、碧螺春、毛峰在內的綠茶效果最顯著,其防癌成分是其他茶葉的5倍。不過,茶水最好不要喝太濃太燙的,否則會影響其防癌效果。最佳飲茶溫度應該是60攝氏度左右,茶水浸泡5分鐘後,其中有效成分才能溶在水裡。 5.用乾毛巾擦背 日本曾掀起過一股用乾毛巾擦背的熱潮。東京大學副校長水野教授研究指出,這可以起到防癌作用,因為摩擦受熱會激活背部皮下肌肉組織裡一種細胞,能起到吞蝕並破壞癌細胞的作用。對於中老年人來說,不管是搓、擦還是撓背部,都是一種很好的保健方法。或者用乾毛巾兩端,直式、橫式反覆摩擦整個背部10分鐘左右 ,直到皮膚通紅發熱為止。 6.一口飯嚼30次 調查證明,吃飯老是囫圇吞棗的人,患胃癌的幾率比較高。而多咀嚼可以減少食物對消化道的負擔,降低患胃腸道癌症風險。此外,美國佐治亞大學實驗發現,唾液有很強的「滅毒」作用,能讓導致肝癌的罪魁禍首黃曲黴素的毒性,在30秒內幾乎完全消失。因此,按照一秒鐘咀嚼一次來計算,一口飯最好嚼30次,才具有防癌作用。 7.每天走路1小時 美國《讀者文摘》雜誌曾告訴大家,每天飯後散步30分鐘,或者每週散步四小時,能使患胰腺癌的風險減少一半。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針對7萬人的長期研究也發現,每天只要走路一小時,就可以降低一半患大腸癌的幾率。全國政協委員、天津醫科大學腫瘤研究所副所長孫保存解釋,這是因為胰腺癌和身體熱量過高有關,走路可以消耗熱量,可直接預防胰腺癌。此外,運動後出汗可使體內的鉛、鍶等致癌物質隨汗水排出體外,從而起到防癌作用。 8.曬15分鐘太陽 在最便宜的防癌處方裡,曬太陽算是做到了極致,不用任何花費,就能通過增加人體維生素D的含量起到防癌作用。維D不足會增加患乳腺癌、結腸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及胃癌的風險。為避免暴曬增加皮膚癌風險,每天只要曬15分鐘太陽就足夠了。 9.吃肉時喝杯紅酒 用來釀造紅酒的葡萄皮中,含有一種物質叫白藜蘆醇,對消化道癌症有一定預防作用。另外,美國癌症研究協會對豬肉、牛肉、羊肉等紅肉的推薦食用量是每週500克左右,吃得過多,就會增加患結腸癌的風險。不過,最近一項研究發現,如果吃肉的時候喝杯紅酒,其中的多酚就可以防止肉在胃裡分解為有害物質。 10.睡夠7小時 美國癌症研究會調查發現,每晚睡眠時間少於7小時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幾率高達47%。這是因為睡眠中會產生一種褪黑激素,它能減緩女性體內雌激素的產生,從而起到抑制乳腺癌的目的。上海市中醫失眠症醫療協作中心副主任施明建議,最好晚上10點半前就開始洗漱,做好睡前準備工作,保證11點前入睡,早上6-7點起床。此外,德國睡眠專家指出,中午1點是人在白天一個明顯的睡眠高峰,這時打個小盹,也能增強體內免疫細胞的活躍性 ,起到一定的防癌作用。
口腔癌保健食品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或許是「病從口入」、「食療食補」的觀念深植我們文化中,當某種疾病,不論大小,被診斷時,病人總免不了慌張詢問,是不是自己吃錯了什麼東西?以後是否有什麼東西不能再吃?每次遇到這類問題,我總是會語塞,因為除了特定致癌食物,好比檳榔易導致口腔癌、個人性的過敏食材外,光吃某種食物就會得到特定疾病實在太不合理。我也注意到在眾多類似問題中,有一題最常被問到:我子宮有長肌瘤,以後是否該減少豆類食品的攝取、早餐也不能喝豆漿了?雖然我總斬釘截鐵地回答:「放心喝啦!根本無關~」,大部分的病人仍是半信半疑,不置可否。我想是因為這個迷思已千萬結,必須針對各層面來擊破。
大豆豆漿之所以被標籤污名化,和「大豆」異黃酮有很大的關聯。
大豆異黃酮是種更年期保健食品,因結構類似身體的雌激素,可稍稍緩解更年期
盜汗、熱潮紅等症狀。但它畢竟是食品不是藥物,也不是真正的雌激素,對於預防更年期後的骨鬆、心血管疾病並無療效。反過來講,也不會刺激子宮肌瘤長大。
而大豆只是食物,連保健食品都不算,要提煉成大豆異黃酮尚需生物製程技術用數字說話,若想用大豆緩解更年期症狀,那你需要每天吃進四公斤大豆,這在現實上根本就不可能。
雖然我們已可從學理和數字得知豆漿、大豆和肌瘤並無關聯,但不少醫藥新聞中,若提到肌瘤,媒體還是慣用「愛喝豆漿吃豆製品恐長肌瘤」、「日喝三千c.c豆漿,女竟長肌瘤不孕」等標題。我認為原因不外乎是,當標題有「食物名稱」時,搜尋點閱率較高 再來就是反正這些都是暗示性字句,根本沒有法律責任,當然寫得越離奇越驚悚越好。
簡單來說,新聞標題只說「恐」長,有肌瘤的女生是「愛」喝,並不是說喝豆漿會長肌瘤,藉此規避查證的責任。更糟糕的是,這類新聞的受訪醫師通常也會配合演出,甚至加油添醋。雖說新聞的初衷是在衛教病人不管哪種食物適量即可、不要過量,但在這個資訊爆炸講求快速年代、最終就會被大眾簡化成「喝豆漿會長肌瘤」的結論。
然而當迷思晉級成大多數人的信念,就會被一而再強化。
其實肌瘤是女性最常見的良性腫瘤,發生率從三十歲的20%逐年提升到50歲的80%。肌瘤發生的主因是子宮肌肉細胞發生基因變異,因肌瘤本身會受體內賀爾蒙刺激,而隨時間越長越大,除非使用藥物或手術治療,目前醫學上根本沒有任何方式可預防肌瘤長大。
只可惜有時要承認醫療有極限是一件難事,與其直接說肌瘤就是無法預防,有些專業人士仍選擇便宜行事,隨口回答那就少吃刺激食品、少喝豆漿試試看。也或者當今醫療業已被定義成服務業,若是病人一直堅持就是喝豆漿才會害我長肌瘤,醫師有時也會迫於無奈,在不想反駁「客戶」的心態下,附和病人的說詞。
或許有人會認為,不過就是豆漿、大豆啊,也不是什麼非吃不可的食物,何不乾脆寧可信其有,有肌瘤的人就少碰啊!姑且不論大豆富含優質蛋白質,對於不喜歡肉類或吃素的朋友是不可或缺的營養來源,我認為這種不科學、模稜兩可的說法和態度長期綁架了許多女性朋友,似乎吃了什麼食物就可能會造成婦科問題,深怕吃錯了食物會傷子宮,影響生育功能,在日常生活中增添許多不必要的煩惱,甚至在面臨不孕或肌瘤需要手術時,還被無端責怪是不是吃錯什麼才導致這樣的結果。
最後我還是要強調,食物不是藥也不是毒,子宮肌瘤絕對不是吃出來的。如果真要我說出一套「養子宮」的菜單,我還是那些老生常談,多吃蔬菜、均衡飲食、少吃加工食品、紅肉、酒精不過量,不抽菸、維持運動量,畢竟有健康的身體才會有健康的子宮啊!
同樣的道理,多吃一顆柚子、兩塊月餅也不會真的就讓你肥胖。健康飲食還是在日積月累,細水長流。
大家中秋節快樂啦!
口腔癌保健食品 在 六個小孩的媽媽 Six Kids Mama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世界上最便宜的10張防癌處方】
1、少吃點糖
癌細胞最喜歡的“食物”就是糖。日本《怎樣防治癌症》一書中指出,當血液流過腫瘤時,其中約57%的血糖都會被癌細胞消耗掉,成為滋養它的營養成分。
《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指出,每天只要喝兩杯甜飲料,患胰腺癌的風險就會比不喝的人高出90%。
2、最少開窗半小時
很少有人知道,裝修污染除了甲醛外,還有一種很強的致癌氣體——氡及其子體。它一般藏在花崗岩、水泥、瓷磚裡,沿著這些地方的裂隙擴散到室內,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時間長了,就會誘發肺癌。
其實,只要每天開窗半個小時,氡的濃度就可以降低到與室外相同。另外,天然氣燃燒後也會產生氡,所以廚房燒水時,最好打開窗戶,關閉與居室連接的門。
3、就著蔥蒜來吃飯
在中國,胃癌發病率最低的省份,是蔥蒜種植大省山東。長江以北胃癌死亡率最低的4個縣中,第一位的是山東蒼山縣,那裡人均每年要吃掉6公斤大蒜。專家指出,這和大蒜素有抗氧化作用、可降低人體內致癌物亞硝酸鹽的含量有關。
有研究表明,多吃大蒜的人得胃癌的風險會降低60%。大蒜只有被碾碎和氧氣充分結合後才會產生蒜素,而且非常不穩定,一旦遇熱很快會失去作用。因此最好將大蒜碾碎生吃,或剁成蒜泥放在涼拌菜中。
4、每天四杯綠茶
愛喝茶的日本人曾花費9年的時間做過一項調查,發現每天只要喝四五杯茶,就能將癌症風險降低40%。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韓馳教授對茶葉的防癌作用進行過17年研究,他發現烏龍茶、綠茶、紅茶對口腔癌、肺癌、食道癌、肝癌等都有不錯的預防作用。
其中,包括龍井、碧螺春在內的綠茶效果最顯著,其防癌成分是其他茶葉的5倍。不過,茶水最好不要喝太濃太燙的,否則會影響其防癌效果。最佳飲茶溫度應該是60攝氏度左右,茶水浸泡5分鐘後,其中有效成分才能溶在水裡。
5、用乾毛巾擦背
日本曾掀起過一股用乾毛巾擦背的熱潮。東京大學副校長水野教授研究指出,這可以起到防癌作用,因為摩擦受熱會啟動背部皮下肌肉組織裡一種細胞,能起到吞蝕並破壞癌細胞的作用。
對於中老年人來說,不管是搓、擦還是撓背部,都是一種很好的保健方法。或者用乾毛巾兩端,直式、橫式反復摩擦整個背部10分鐘左右,直到皮膚通紅發熱為止。
6、一口飯嚼30次
調查證明,吃飯老是囫圇吞棗的人,患胃癌的幾率比較高。而多咀嚼可以減少食物對消化道的負擔,降低患胃腸道癌症風險。
此外,美國佐治亞大學實驗發現,唾液有很強的“滅毒”作用,能讓導致肝癌的罪魁禍首黃麴黴素的毒性,在30秒內幾乎完全消失。因此,按照一秒鐘咀嚼一次來計算,一口飯最好嚼30次,才具有防癌作用。
7、每天走路1小時
美國《讀者文摘》雜誌曾告訴大家,每天飯後散步30分鐘,或者每週散步四小時,能使患胰腺癌的風險減少一半。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針對7萬人的長期研究也發現,每天只要走路一小時,就可以降低一半患大腸癌的幾率。
這是因為胰腺癌和身體熱量過高有關,走路可以消耗熱量,可直接預防胰腺癌。此外,運動後出汗可使體內的鉛、鍶等致癌物質隨汗水排出體外,從而起到防癌作用。
8、曬15分鐘太陽
在最便宜的防癌處方裡,曬太陽算是做到了極致,不用任何花費,就能通過增加人體維生素D的含量起到防癌作用。
維D不足會增加患乳腺癌、結腸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及胃癌的風險。為避免暴曬增加皮膚癌風險,每天只要曬15分鐘太陽就足夠了。
9、吃肉時喝杯紅酒
用來釀造紅酒的葡萄皮中,含有一種物質叫白藜蘆醇,對消化道癌症有一定預防作用。另外,美國癌症研究協會對豬肉、牛肉、羊肉等紅肉的推薦食用量是每週500克左右,吃得過多,就會增加患結腸癌的風險。
不過,最近一項研究發現,如果吃肉的時候喝杯紅酒,其中的多酚就可以防止肉在胃裡分解為有害物質。
10、睡夠7小時
美國癌症研究會調查發現,每晚睡眠時間少於7小時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幾率高達47%。這是因為睡眠中會產生一種褪黑激素,它能減緩女性體內雌激素的產生,從而起到抑制乳腺癌的目的。上海市中醫失眠症醫療協作中心副主任施明建議,最好晚上10點半前就開始洗漱,做好睡前準備工作,保證11點前入睡,早上6-7點起床。
此外,德國睡眠專家指出,中午1點是人在白天一個明顯的睡眠高峰,這時打個小盹,也能增強體內免疫細胞的活躍性,起到一定的防癌作用。
口腔癌保健食品 在 高雄市立圖書館三民分館- 12月15日健康講座邀請 ...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12月15日健康講座邀請黃萬華老師主講防癌飲食,歡迎踴躍參加~ 講座大綱☆防癌的基本 ... 研究員、得榮生物科技(股)公司保健食品部研究員、光泉牧場(股)公司副工程師。 ... <看更多>
口腔癌保健食品 在 台中榮總-【口腔癌】流質飲食的製作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臺中榮總-針對 口腔癌 患者提供衛教資訊流質飲食的製作☆24小時全方位健康諮詢中心04-23741353☆中榮FB:https://www.facebook.com/vghtc/ ... <看更多>
口腔癌保健食品 在 [問題] 關於癌症吃的保健食品- 看板Anti-Canc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妹妹在去年底發現罹患肺腺癌第四期
到目前為止 媽媽聽很多朋友推薦了很多昂貴的保健食品 都想說試試看
最近疑似是聽了一個做直銷的朋友推薦鹿胎盤
上面說明是一天兩顆即可
但那位先生說一次要吃到12顆 = =
覺得有點誇張 並且還沒報價
上網查了鹿胎盤價格 五千到一萬多都有
也看了一些文章說吃了反而惡化
想問問有沒有類似相關經驗的版友可以分享一下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3.107.10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nti-Cancer/M.1554820585.A.00C.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