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大家花少少時間睇下
Reposted from @harrietlwl
🩸🩸🩸
我係劉韵琳,最近我突然放低曬所有工作去打大佬,呢個大佬有d棘手,好需要大家幫手打。🙇🏻♀️
6年前既呢幾日,我被診斷患有CML「慢性骨髓性白血病」=血癌,呢幾年每日都食住標靶藥去控制,好慶幸真係控制得好好,好似正常人一樣生活。
今年7月尾,我突然發燒,由於過去幾次驗血白血球都好低(1.0),安全起見都係去睇急症。發燒留院通常都走唔甩,但真係估唔到今次一留就留到依家都未出……係醫院不停打抗生素、抽血、抽骨髓(呢d都係細佬),最後確診AML「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初頭我以為係慢性轉左急性,但原來慢性一直都控制得好好,依家係CML+AML同時出現,醫生解釋係多左某幾組基因突變。
AML相對需要急切既治療,所以月中我就開始打化療,辛唔辛苦?只可以話一個星期瘦10磅不是夢~長期作嘔,要食嘢先嘔左上一餐既先,真係感覺到個胃底要翻出黎先開心,但重點係根本食唔到嘢,飲既水都嘔曬出黎,根本都唔敢食。第一輪化療7日完成左,休息~第8、9日唔作嘔就開始精神,以為都唔係真係咁難頂。第10日朝早發燒39.2度,然後一直燒左7、8日,中性白血球低到0左,抽血檢查發現係有菌入血,即刻做左個小手術將喉仔拆左(喉仔用黎打藥、輸血同抽血,減少日日比針吉)。頭4日發燒真係好辛苦,全部都係39度以上,打冷震到我全身好攰但係完全停唔到唔震,一震就維持兩三個鐘,真係意志力既考驗!另外,依家只要少少流血都會好緊張,因為根本癒合唔到,隔兩日就輸一次血。今日先稍微好似有上升,中性白血球有0.3。現階段只求唔好感染😣
我知道好突然,但阿琳真係好需要大家幫忙,想大家登記成為骨髓捐贈者,因為暫時都未搵到合適骨髓進行移植,所以醫生會嘗試係骨髓庫搵。我知道機會唔大,但都希望大家願意試一試,請大家幫幫我或者其他有需要既人,感激不盡!🙇🏻♀️🙇🏻♀️🙇🏻♀️
登記成為骨髓捐贈者可以睇下香港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資料:
https://www5.ha.org.hk/rcbts/bm
#CML#AML
#血癌
#骨髓捐贈
#感激不盡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1萬的網紅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打AZ怕血栓?血栓是什麼?一般血栓跟打疫苗後的血栓有什麼不同?近期大家只能打到AZ疫苗,但什麼樣的人容易血栓?血栓又該怎麼預防?名醫劉博仁公開3招,有效預防一般血栓! #疫苗 #AZ #副作用 00:00 影片開始 00:59 一般血栓VS打疫苗後血栓,機轉不同怎麼解? 01:34 一般血栓出現...
化療白血球過低發燒 在 血。拾人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血拾輔導室Q&A:住院治療期間為什麼要運動?】
/
許多血拾人都經歷過: 床躺太久腰酸背痛、肌肉曲線沒了、小腿肚肉團鬆弛晃呀晃的,或者藥物副作用覺得好懶好累(◞‸◟)
可是,
一直被叮嚀「不可以懶惰,你要盡量運動呀~」
⠀
聽多了就煩!心裡 厭世惡魔👿大崩潰:
「治療就累得要死,為何一定要我運動?哼?」
「身上掛滴管線、還有人工血管,怎麼動?」
⠀
本篇邀請 #血拾人👩🏻💼拾柒 來回答 #住院治療期間為什麼要運動
⠀
/
《Q1: 治療期間「運動」到底多重要?》
活動、活動~要活就要動!
不論是苦於被關在病房不得動彈的「運動愛好者」
還是想到運動就像要了小命的「宅男宅女」
與癌症搏鬥的旅途上 #維持體力是重要的助力!
⠀
在化療、放療、電療及各種藥物的副作用摧殘
加上安裝人工血管、軟針等管線限制活動
體內能量被大量消耗+循環代謝下降
+怕拉扯又不敢動+ #懶
結果,體內機能運作緩慢,細胞得不到充足養分
當然越躺越累!肌肉流失!
⠀
住院時,做點 #緩和運動
可幫助治療期維持體力和肌耐力!
⠀
⠀
《Q2: 身體出現哪些狀況「不適合」運動呢?》
‼專科護理師提醒 #不適合運動的身體狀況
⠀1. 白血球太低,低於 3000/ul (個/立方毫米)
⠀2. 血小板太低,低於 50,000/ul
⠀3. 血紅素太低,低於 10 gm/dl
⠀4. 發燒
⠀5. 脈搏不規律
⠀6. 骨頭痛
⠀7. 有噁心、想嘔吐的感覺的時候
⠀ ⠀
⠀
《Q3: 病房空間那麼小,能做哪些動作?》
⠀
⓵ #能走就能做
繞繞護理站與走廊,一天 30 分鐘,享受陽光灑落的午後
如果需要推 「點滴架」理順管線,注意別纏繞勾到
👩🏻💼:走路速度依自身狀況調整,如許可建議稍微加快步伐,但不要奔跑
⠀
⠀
⓶ #能站就能做
雙腳輪流後抬腿、向前90度高抬腿,10下一循環,每次 3 組
👩🏻💼:雙腳沒力可以把床圍拉起,扶著扶手比較安全
⠀
⠀
⓷ #坐著也能做
擴胸、高舉抬臂、手肘彎曲,10下一循環,每次 3 組
⟡⟡進階版-增加重量:準備兩個 500c.c.寶特瓶,裝滿水變成簡易的啞鈴
⟡⟡如果太重也可以選擇小瓶 200~300c.c.的
(例如:桂 X 燕麥、喝完的倍 X )
👩🏻💼:上肢運動小心人工血管或軟針,動作放輕放慢
👩🏻💼:正在打藥或輸血者,避免做擴胸和抬舉的動作
⠀
⠀
⓸ #躺著也能做:
把床清空並完全放平,棉被枕頭可放到一旁或先收起來
左右輪流抬腿、大腿彎曲、橋式,10 下一循環,每次 3 組
⟡⟡如果覺得脖子懸空不舒服仍可墊枕頭
👩🏻💼:橋式,由於床墊太軟,經由專業人士建議,不適合在床上做,最好能準備「瑜珈墊在硬質地板上施做」會比較安全
⠀
👆👆👆
這些運動都能在網路上找到許多詳細且正確的執行方式
⠀
除了搭配本篇《簡易圖解懶人包》
提供幾個拾柒覺得教學完整的「進階版運動影片」給大家參考(留言處第一則)
/⠀
⠀
👩🏻💼拾柒 小叮嚀
:#所有運動均量力而為,注意安全最重要!
:#每個動作都要配合呼吸_不求快但求紮實,才能達到效果並且不會受傷喔!
:要做之前都要 #先評估自己的身體狀況+#諮詢醫師和專業醫療人員
⠀
祝福各位血拾人,重獲健康身心!
⠀
- - -⠀
👩🏻💼拾柒
16歲罹患血癌,17歲重生,藉由寫字、畫畫紀錄罹癌生活,出版繪本《癌!唉…哀?愛!》,換血又換肺,創立 寫癌writecancer 創作小天地,希望把得到的愛與溫暖傳遞下去
▴ FB: 寫癌writecancer
▴ IG: @17writecancer
- - -
📢血拾輔導室報告:以上內容為個人經驗分享,僅供參考。若有醫療上的疑問,請務必與您的治療團隊諮詢
- - -
⠀
#血拾輔導室 是什麼?
:曾患血液疾病的我們,都經歷過罹癌時出現一大堆艱澀複雜的問題,希望集結「血液疾病的治療」有經驗的前輩、及具醫學背景專業人員,以一問一答的型式,統整大家的知識精華,方便後進癌友找尋繁雜問題的答案。
⠀
如果你有興趣想加入,分享經驗幫助其他病友
歡 迎 留 言 報 名!
化療白血球過低發燒 在 市議員李順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市議員李順進 轉傳 [110/06/04]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及衛生福利部 快訊
●環安、治安、交安、工安、婦幼安 代言人!
︽︽︽︽︽︽︽︽︽︽︽︽︽︽︽︽︽︽
[110/06/04] 苗栗縣某電子廠發生群聚感染案件
https://www.facebook.com/mohw.gov.tw/posts/1899062783593464
#衛福編編報報 發文時間:2021.6.4
苗栗縣某電子廠發生群聚感染案件,指揮中心即刻設立前進指揮所協助緊急防疫
●記者會直播:https://youtu.be/9cvN_92orKc
●衛生福利部LINE@:https://lin.ee/24imWWE
●衛生福利部Twitter:https://twitter.com/MOHW_Taiwan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表示,針對苗栗縣某電子公司廠房發生COVID-19群聚事件,指揮中心已即刻設立前進指揮所,積極協助地方政府及廠商進行防疫,避免感染擴大。相關措施如下:
一、前進指揮所指派衛福部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擔任指揮官,並由疾管署防疫醫師介入指導緊急防疫措施及疫調。
二、請仲介公司儘速盤點移工名單,以利各相關電子廠預作準備及人員分流。各相關電子廠及宿舍須增設篩檢點,加速找出個案,快篩陽性者優先送至集中檢疫所及加強型防疫旅館,快篩陰性者加強衛教,相關翻譯作業已請勞動部協處。
三、相關移工宿舍人員於近三日(6月4、5、6日)休假,禁止外出;移工宿舍內部需進行人員降載、分流,擴大社交距離。廠區工作須將移工與本國勞工分流,避免造成進一步社區傳染。
四、請地方落實大量篩檢之檢體分流作業,確保檢驗結果即時通報上傳,並須保留及擴大醫療收治量能,為後續收治重症病患預做準備。
●指揮中心表示,5月30日接獲該電子廠通報,有2名居住在公司宿舍的菲律賓籍移工採檢陽性,衛生單位隨即進行擴大匡列與採檢。截至6月3日,該電子廠共計67名確診個案(含8名本國籍、59名菲律賓籍,已匡列接觸者323名,並已採檢321人。相關疫調持續進行中。
#防疫最前線 #謝謝辛苦的檢疫人員
#謝謝臺灣醫護人員 #謝謝所有第一線人員 #臺灣加油
#2019nCoV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COVID19
#MOHW_Taiwan
~~~~~~~~~~~~~~~~~~
[110/06/04] 指揮中心公布新增339例本土、2例境外移入COVID-19個案,另有133例校正回歸個案
https://www.facebook.com/mohw.gov.tw/posts/1899057413594001
#衛福編編報報 發文時間:2021.6.4
●記者會直播:https://youtu.be/9cvN_92orKc
●衛生福利部LINE@:https://lin.ee/24imWWE
●衛生福利部Twitter:https://twitter.com/MOHW_Taiwan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公布國內新增34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39例本土個案及2例境外移入個案;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133例,總計474例。確診個案中新增21例死亡。
●今日新增之339例本土病例,為170例男性、169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10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2021)年4月1日至6月3日。另校正回歸個案133例中,為57例男性、76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8日至6月2日。
●綜上所有本土個案共472例,分布地區以新北市227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152例、苗栗縣51例、桃園市11例、臺中市及基隆市各7例、彰化縣6例、新竹市及南投縣各2例,花蓮縣、宜蘭縣、新竹縣、屏東縣、高雄市、嘉義縣及雲林縣各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93例中,1例有萬華活動史,76例為已知感染源,14例關聯不明、2例疫調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今日新增21例死亡個案,共計為男性14位、女性7位,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5日至5月27日,確診日介於5月21日至5月30日,死亡日介於5月27日至6月2日,詳如新聞稿附件。
●今日新增2例境外移入個案中,案10211為越南籍30多歲男性,5月18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6月2日檢疫期滿採檢,於今日確診;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已掌握接觸者7人,列居家隔離。案10470為印尼籍40多歲男性,5月14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5月29日檢疫期滿由公司安排自費採檢,結果為陰性;因工作需要,6月3日再度至醫院自費採檢,於今日確診;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接觸者調查匡列中。
●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0,446例確診,分別為1,145例境外移入,9,248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26例(新增案9199、案9868)移除為空號。確診個案中187例死亡。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110/06/04] 日本政府提供 124 萬劑 AstraZeneca COVID-19 疫苗將於今(4)日下午抵臺
https://www.facebook.com/mohw.gov.tw/posts/1899043370262072
#衛福編編報報 發文時間:2021.6.4 #滿滿感謝 #臺日友好
●記者會直播:https://youtu.be/9cvN_92orKc
●衛生福利部LINE@:https://lin.ee/24imWWE
●衛生福利部Twitter:https://twitter.com/MOHW_Taiwan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表示,日本政府提供124萬劑AstraZeneca疫苗預定於今日下午2時40分運達桃園國際機場。本批疫苗待完成通關程序後,直接運送至指定冷儲物流中心進行後續檢驗封緘作業,再提供COVID-19接種計畫所列實施對象進行接種。
●值此疫情艱難,且全球疫苗產能供不應求之際,對於日本即時提供這批COVID-19疫苗,給予臺灣國內疫情防治極大幫助,指揮中心謹向日本政府與人民表達誠摯謝忱與感佩。
~~~~~~~~~~~~~~~~~~
[110/06/04] 防疫零接觸,創業也可在家成立健保投保單位!
https://www.mohw.gov.tw/cp-5017-61233-1.html
疫情打亂了創業的步調,而創業的前置作業又是如此繁忙,時間分秒都珍貴。使用「網路申請成立勞健保投保單位」服務平臺申請成立勞健保投保單位,將為您在繁忙創業過程中,做好防疫工作又節省寶貴的時間。
健保署南區業務組林純美組長表示,該組每年受理新成立健保投保單位約1萬餘家,其中有9成以上都是未滿5人的小單位,通常無專人處理健保事宜,進而延宕申請相關作業。林組長建議創業老闆們善用網路申請,只要拿著負責人已註冊之健保卡、自然人憑證或單位工商憑證,就可以在健保署網路平臺成立健保投保單位及為員工加保;使用單位工商憑證更可同時成立勞、健保投保單位,不受時間限制,全天候都可以申請,既省時又可在家防疫,減少不必要的接觸。
為幫助各位老闆快速上手,可先至YouTube平台搜尋並觀賞健保署錄製的「網路申請成立勞健保投保單位」影音教學,再至「健保署官網首頁(https://goo.gl/a6qVFP)/網路櫃檯/承保網路櫃檯/投保單位/網路申請成立勞健保投保單位」,辦理註冊及申報等相關業務。如有相關問題,可撥打南區業務組服務電話︰06-2245678轉分機1601洽詢。
~~~~~~~~~~~~~~~~~~
[110/06/04] 癌症病人及家屬宅家防疫這樣做!
https://www.mohw.gov.tw/cp-5017-61235-1.html
因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影響,全國警戒已升至第三級,民眾應勤洗手、戴口罩,減少非必要外出,宅在家配合政府防疫措施,避免疫情擴大及確保個人健康。特別是癌友及家屬(照顧者)擔心癌症治療期間及治療後病人的免疫系統較一般人為弱,更恐懼被感染及後續嚴重的危險。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供癌友及家屬能安心在家健康照護的方法,以降低相關感染的風險。
注意感染症狀:
●密切注意病人、家屬及照顧者是否有以下感染症狀,如發燒(額溫37.5度,耳溫38度)、乾咳、肌肉痠痛或四肢乏力、咳嗽有痰、頭痛、咳血或腹瀉,如有前述症狀請與固定就醫的相關人員或1922防疫專線聯繫,並戴口罩正確就醫,避免家庭群聚感染。
【癌症病人居家照護注意事項】
●勤洗手:養成用餐及喝水前、擤鼻涕及如廁後,落實正確洗手,如廁蓋上馬桶再沖水,化療期間建議要沖兩次。洗手要用乾淨流動的水且使用肥皂,每次至少洗20秒。如果暫時無法用清水洗手,可先用含酒精的乾洗手液替代,但還是以肥皂洗手的效果最佳。正確洗手的教學影片可參考(https://reurl.cc/vD39xy)。
●勿觸眼口鼻:在未洗手狀況下,請嚴格避免觸摸眼、口、鼻,以減少感染與傳播疾病的機會;即便在有防護或洗手的條件下,也要養成儘量減少觸摸眼、口、鼻等之習慣。
●宅在家拒訪客:待在家中盡量安排專屬個人的單獨房間;謝絕訪客,特別是剛從國外返國、接觸過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感染、發燒及生病者等具高傳染風險者。
●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可以降低吸入他人飛沫或阻擋自我產生的飛沫,並降低呼吸道傳染病的感染與傳播,達到保護自己和保護他人,防範疫情散播的功效。如果因病情關係無法正常戴口罩者,可與醫師商討如何採用替代方式,其親密家人或照護者也宜有相對應之防護方式。避開人群及人多擁擠地方,與他人保持室外至少1公尺,室內至少1.5公尺的社交距離。並嚴格遵守疫情指揮中心所宣布之防疫級別所規範的人數限制。
●咳嗽禮節:想要咳嗽或打噴嚏時,未戴口罩也來不及使用手帕或衛生紙時,請用衣袖遮住嘴巴及鼻子,建議採「壓肘頂嚏」掩口鼻的標準姿勢(如附件),網站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TWCDC/photos/a.187029023406/10157903774903407/type=3&theater。
●勿共用勿共食:盡量避免共享用食物、餐具、毛巾及牙刷等,用餐時應使用公筷母匙,只要是口、鼻會直接接觸的東西都避免共用。疫情升到三級(含)以上時,避免與家人同桌共食,最好在自己獨立的房間用餐。
●降低共享空間:癌症病人做化療或放療等治療時,宜注意白血球降低期間的自我保護,盡量減少在共享空間(例如廚房、客廳或廁所),與非照顧者及非親密家人的共處時間,並注意居家環境保持通風。
●預先準備:就醫時可與醫師討論藥物準備的足夠性,及是否可延後開始治療,或延後治療將可能造成病情與生活品質影響,均需與醫師充分討論後再做決定。有問題請聯絡您的個管師,或請洽詢離家最近的癌症資源中心協助,網站連結:https://www.crm.org.tw/。
●緊急需要就醫:若有呼吸困難、頑固性頭疼、活動障礙或喪失活動能力、腹脹、腹痛等,可能是腫瘤或治療導致的緊急狀況,這些情況可能嚴重會危及生命,請與醫院相關人員連繫,安排就醫。
●打疫苗:接受口服或注射治療中的癌症病人,或罹癌後已完成治療的康復者,提醒您接種疫苗保護自己,如流感、新冠肺炎等疫苗,降低發生重症或造成住院的情形。接種前建議與主治醫師討論,經由醫師評估是否適合接種疫苗及適當接種的時間。
【家屬、照護者居家照護注意事項】
●勤洗手:養成照顧病人前後、處理任何病人的分泌物及排泄物後、用餐及喝水前、擤鼻涕及如廁後,落實正確洗手,協助病人如廁後蓋上馬桶再沖水,化療期間建議要沖兩次。洗手要用乾淨流動的水且使用肥皂,每次至少洗20秒。如果暫時無法用清水洗手,可先用含酒精的乾洗手液替代,但還是以肥皂洗手的效果最佳。在未洗手狀況下,請避免觸摸眼、口、鼻,以減少感染與傳播疾病的機會;即便在有防護或洗手的條件下,也要養成儘量減少觸摸眼、口、鼻等之習慣。
●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可以降低吸入他人飛沫或阻擋自我產生的飛沫,並降低呼吸道傳染病的感染與傳播,達到保護自己和保護他人,防範疫情散播的功效。避開人群及人多擁擠地方,與他人保持室外至少1公尺,室內至少1.5公尺的社交距離。並嚴格遵守疫情指揮中心所宣布之防疫級別所規範的人數限制。
●咳嗽禮節:想要咳嗽或打噴嚏時,未戴口罩也來不及使用手帕或衛生紙,請用衣袖遮住嘴巴及鼻子,建議採「壓肘頂嚏」掩口鼻的標準姿勢(如附件),網站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TWCDC/photos/a.187029023406/10157903774903407/type=3&theater。
●清潔消毒:每天清潔及消毒家中經常觸摸的物件表面,如桌子、電燈開關、電話、門把手、水龍頭等物,環境若有染污要立即清潔消毒。
●替代人選:癌症病人的免疫系統較一般人為弱,特別是做化學治療與放射治療期間,若家屬、照護者生病,應立即安排其他照護者來照顧癌症病人。
︾︾︾︾︾︾︾︾︾︾︾︾︾︾︾︾︾︾
臉書貼文連結 >>> https://www.facebook.com/LeeShunJin/posts/1270039046784511
LINE貼文連結 >>> https://timeline.line.me/post/1162280072405040109
●請持續關注並給予指教:
○LINE官方帳號〔市議員李順進顧地方大小事聯盟〕:https://lin.ee/9YhCukt
○臉書粉絲專頁〔市議員李順進〕:https://www.facebook.com/LeeShunJin
#高雄 #議員 #李順進 #環安 #治安 #交安 #工安 #婦幼安 #代言人
化療白血球過低發燒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打AZ怕血栓?血栓是什麼?一般血栓跟打疫苗後的血栓有什麼不同?近期大家只能打到AZ疫苗,但什麼樣的人容易血栓?血栓又該怎麼預防?名醫劉博仁公開3招,有效預防一般血栓!
#疫苗 #AZ #副作用
00:00 影片開始
00:59 一般血栓VS打疫苗後血栓,機轉不同怎麼解?
01:34 一般血栓出現在下肢.肺.心臟.腦,血小板正常!
02:23 疫苗誘發自體免疫反應導致血栓,血小板低下!
03:54 怎麼知道是否血栓? 注意打疫苗後5大病徵!
05:09 打疫苗前的血栓能有效預防? 醫師曝關鍵3招!
07:33 癌症打疫苗前要抽血檢查? 救命數據不能不知!
07:52 什麼情況不能打疫苗? 白血球數值是保命關鍵?
08:28 癌症化療能打疫苗? 務必掌握關鍵時間點!
09:18 慢性發炎免疫力差? 肥胖者染疫容易轉為重症?
11:08 年輕人打疫苗副作用強? 名醫提醒關鍵2事!
13:29 不同人疫苗副作用強弱不一! 哪種反應才是好?
15:03 人要抗衰老,腸道先不老! 3招有效提升免疫力!
18:19 腸漏症是什麼? 哪些疾病是腸漏症惹的禍?
19:36 正向正念真能治病? 門診中的暖心生活故事!
✓ 點我訂購🥦產地直送蔬菜箱👉 https://bit.ly/361o65T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 點我追蹤《下班經濟學》IG頻道(ID:@worked_money) https://bit.ly/2WZ1Dnb
✓ 點我加入《下班經濟學》telegram頻道 https://t.me/storm_money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下班經濟學►►https://www.facebook.com/workedmoney
化療白血球過低發燒 在 癌症希望基金會- 【抗癌攻略】莫名的發燒、盜汗…要多注意!可能是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抗癌攻略】莫名的發燒、盜汗…要多注意!可能是「淋巴癌」的前兆〡ft. ... 【鳳書廚房】癌症化療白血球太低,素食者該怎麼辦? 毛豆仁炒百菇助你補充優質蛋白質.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