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香2ways #滷13香雞翅 #烤13香雞翅
不知道13香雞翅是怎樣紅起來的,這半年全聯13香雞翅的大紅,costco也是,便利店也賣。
雖然買回來的13香雞翅已醃得入味,但肉雞的雞翅就是欠彈性,還是要土雞的雞翅才有肉味及咬勁。
13香那裡買呢?
五月三級瘋狂網購食材時,我「相中」一家香料品牌~#味旅SpiceJourney。
為什麼選味旅而不是超市品牌呢?
原因很多,日後有機會再深入。
最主要原因,他有非常多類型的香料,一般的品牌會偏重某個地區,歐系、印度系、東南亞系、日系、中式,味旅相對涵蓋很廣,覺得專業,可以一站買齊。
最主要是他有賣山奈粉(我上次用衣架吊雞的文章有提到),及很多樣的花椒,
我竟然一次買了$1400,裡面包含13香滷包。!
一包才幾十到一百的,我竟可以買到免運!!
最近又加買了新的調味鹽,其中一種也是13香粉。
我把2種13香放面前聞,成份是一樣的,只是滷包裡香料是切小塊,粉就是磨成粉的。
滷包的味道帶著清新感,13香粉比較嗆一點。2種的中藥味不會過重。
我以前很討厭五香粉的,我形容為有那個「中藥味」。像排骨酥,肉燥飯,如果五香料喧賓奪主,我都不愛吃。
五香讓我討厭的原因應是八角,而13香加了多8重香料,就平衡了八角的味兒。
品牌的調味師決定自家的配方,所以同是13香好了,每個品牌出來的味道一定有差異。
🤔13香到底是什麼?
我從 #味旅 網站轉載的~
【十三香前段】 – 基底香
前段以八角及花椒為基底,除了提升氣味的底韻及深度,同時加深口感的豐富性。
【十三香中段】 – 勁道香
中段以小茴、肉桂以及白芷為香氣擔當,以甘味緩之使得十三香各種香料彼此間搭配得更好,濃厚香氣撲鼻不突兀。
【十三香後段】 – 層次香
以七種香料為後段加深層次,分別為丁香、砂仁、良姜、山奈、草果、荳蔻,層疊的香氣更加引人入勝。
從市場買的三節翅,剁成2節翅去滷,留下小雞腿先醃再來烤。
總的來說,2種都好吃。
滷的是先煮熟再泡著滷汁入味,不用先醃;
但如果同樣用4小時來說,我覺得 #醃完再烤比泡滷汁會更快入味呢。
滷的雞翅 #肉質又比烤的滑嫩。
滷的13香雞翅,#香料味道比較柔和。
滷完的滷汁,又可以 #重覆繼續滷豆干。
但滷包適合一次做一鍋,如果幾隻雞翅少量的話,當然要用13香粉了。
超市也有其他的13香調味醬賣,成份很多化學名稱。
我選味旅也是因為成份純天然,香料就是要用得好才夠香啊!
一個字:香!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消費籽南同牌子茄汁有中國製同美國製 成份其實冇新鮮番茄? 高糖高鈉小心血壓飆高 #專題-果籽 Apple Daily 很多人食薯條都要蘸茄汁,但你又是否知道食入口的茄汁究竟有甚麼成份?記者在超級市場見到美國品牌地捫(Del Monte)的茄汁有兩種不同包裝,一款是膠樽,另一款則是玻璃樽。再查看食物...
化學名稱 在 林淑芬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營收銷售都大幅增加,特力屋請善盡社會企業責任,淘汰PVC商品並加強商品材質標示!】
IKEA跟特力屋是國人很常消費的家居百貨,
但是你知道嗎?
根據 看守台灣協會 Taiwan Watch Institute 的調查,
IKEA的門市幾乎找不到PVC製成的塑膠商品,
但在特力屋門市,
共找到161品項共四大類產品使用PVC材質,
且商品材料並無清楚標示及資訊揭露。
PVC(含氯塑膠)從生產、應用到廢棄,
聚氯乙烯製品都會釋出許多健康危害物質。
其製品中也含有許多為了改良產品性質而加入的塑化劑或者安定劑,
這些物質遇到高溫環境很容易釋出到周遭環境中。
而廢棄的 PVC 製品大多會進到焚化爐,
但因為本身含有氯的成分,
它在燃燒的過程中會產生同樣屬於第一級致癌物戴奧辛。
根據特力屋2021年第一季的財報,
台灣零售2021年第一季之營收為新台幣45.2億元,
受惠於COVID-19疫情在家辦公與居家時間拉長,
帶動居家銷售剛性需求,較去年同期增加10.7%。
今天上午我和 #看守台灣協會 共同召開記者會,
除了呼籲 特力屋 DIY 輕鬆玩家 受惠疫情因素營收大幅增加外,
更要善盡 #社會企業責任,
#加速淘汰PVC商品並加強商品材質標示,#不要只是符合法律最低標,
讓民眾在家工作,家居商品的選擇可以安全無毒、環境友善。
我也要求環保署,
應針對五金百貨等日常用品通路進行調查,
民眾的日常生活中究竟多少比例商品含聚氯乙烯材質,並研議公告為應回收物品,
以綠色稅率鼓勵廠商淘汰PVC材質。
針對商業司,
對於依《商品標示法》第九條標示之商品,
其「主要成份或材料」一項應標示足以讓消費者查到其化學式的化學名稱,而不是只標明「塑膠」。
且因為PVC商品有毒特性,因此pvc商品應適用商品標示法第十條,
標示「應注意事項」之相關規定。
針對內政部,
我要求含PVC材質的商品,不得申請綠建材標章,
才符合綠建材對環境無害,於生命週期各階段中低環境衝擊、
對人體無害之標章設置目的。
最後,淑芬也要呼籲所有朋友,
許多事情不是修法一蹴可成,
是我們每個人要 #從生活中採取行動,#購買就是力量。
為了自己與家人的健康,為了環境,
#請不要購買含PVC商品,#加速廠商淘汰含氯有毒塑膠!
*看守台灣協會調查結果,來看看你買的商品有沒有含PVC!
https://airtable.com/shrzEIW6r6sjibc2D/tblsUyGsdQO2sGSHj
化學名稱 在 北美智權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化合物專利的顯而易見性系列-5:Otsuka Pharm. Co., Ltd. v. Sandoz, Inc. (Fed. Cir. 2012) 案
系爭專利
本案 (Otsuka Pharm. Co., Ltd. v. Sandoz, Inc. (Fed. Cir. 2012) 案[1]) 系爭專利是美國專利第5,006,528號 ('528專利),專利權人為Otsuka Pharmaceutical Co., Ltd. (大塚公司)。'528專利請求項12的專利範圍是使用其化學名稱的aripiprazole。請求項16的專利範圍是「一用於治療精神分裂症的醫藥組成物,包含作為活性成分的carbostyril化合物…」,而請求項17的專利範圍是「該請求項16所述的醫藥組成物,其中該carbostyril化合物」是aripiprazole。請求項23,在'528專利的複審 (re-examination) 期間加入的,其專利範圍是一治療精神分裂症的方法,包含施用一醫藥組成物,其中含有作為活性成分的aripiprazole。......
化學名稱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消費籽南同牌子茄汁有中國製同美國製 成份其實冇新鮮番茄? 高糖高鈉小心血壓飆高 #專題-果籽 Apple Daily
很多人食薯條都要蘸茄汁,但你又是否知道食入口的茄汁究竟有甚麼成份?記者在超級市場見到美國品牌地捫(Del Monte)的茄汁有兩種不同包裝,一款是膠樽,另一款則是玻璃樽。再查看食物標籤的產地,才發現原來只有膠樽裝是美國製,玻璃樽裝的茄汁是中國製造的。
產地不同,兩款茄汁的成份也有分別。兩支茄汁的成份都有濃縮番茄、糖、鹽、酸度調節劑及香料,而中國製造那一款還多了一種增稠劑,改性澱粉E1422,其化學名稱為乙酰化己二酸澱粉。尚營坊註冊營養師馬詩慧(Joyce)表示,所謂「改性澱粉」即是在澱粉或植物根部的天然澱粉中加入酵素或少量化學品的程序,去改變澱粉的物理或化學性質,「改性澱粉可以改善食物的稠度,令食物在不同的煮食過程中,仍可以保持它的形狀或質感,這種添加劑在沙律油、茄汁等包裝食品中十分普遍。」
那麼為甚麼美國製的又不需要使用改性澱粉作增稠劑呢?原因竟然是糖。「美國製的茄汁使用粟米糖漿,而中國製的則使用砂糖,由於糖漿的稠度較高,因此不需要使用增稠劑,」Joyce補充,「不過這些添加劑在食物標籤排在較後位置,即是份量相對較少,而且這些添加劑都是經過檢測,是安全可食用的。」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相關影片:
【香港職人】手袋神醫甩皮甩骨都救翻生 改短皮帶收$700:世上無嘢整唔到!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JlYWNeg5Vxw)
【採耳師】25歲港女採耳師棄教職赴台灣讀採耳課程 記者實試:「第一次清晒耳屎的感覺,好爽」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8uvIzhfy3hI)
【重案解密】前G4長七洪立明任李澤楷「小小超」保鑣逾十年 暗戰張子強 :隨時冇命收工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BNL8NP5-H4)
【6億身家奉獻徐濠縈】Eason停工侍妻女 幫阿徐抹鼻做跑腿 疫市賺少半億(壹週刊 Next)(https://youtu.be/EYsm9v8VSvc)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深水埗兩餸飯】59歲大叔賣$32兩餸飯 月派100份送長者 由台灣派到香港:受過港人恩惠想回饋 (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kyvNU86ntio)
【再現幕前零走樣】鄧上文生3個囝囝未夠數 計劃領養變六口之家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umTq9XNR6sA)
【頭條動新聞】Ep.4 林鄭月娥一個星期被放棄兩次有咩感受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TulvTCk2ZQ4)
#果籽 #薯條 #茄汁 #消費籽南 #地捫 #超級市場 #Del Monte #專題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化學名稱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不只女生喜歡美白,在飲食界其實很多食物都經過加工漂白。雙氧水可以說是化學界的皮秒激光,不單可以幫食物漂白,更可以去斑,增加光澤。
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食品與健康科學學系特任導師林偉恩博士表示,「雙氧水的化學名稱叫過氧化氫(H2O2),經常應用於食品加工上,有漂白、抗菌及防腐的作用。」
然而,久不久就有新聞報道,人們因為食用了含有殘留雙氧水的鳳爪、開心果等食物而中毒,豈非危險?首先要知道雙氧水在兩種情況下應用。一方面,在加工原材料時。例如麵條,就是在麵粉着手加入雙氧水,令麵粉雪白,白魚蛋是另一例子。
另一方面,林博士說相對較高危麻煩。「生產商製造食物後,煮好了才浸泡雙氧水,例如鳳爪等,就較大機會導致雙氧水殘留在食物上。」聽來嚇人,但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及世界衞生組織所做的評估。「專家認為人體腸道細胞的Enzyme即觸媒,有能力把低於2%劑量的殘留雙氧水分解做氧氣和水分。」林博士解釋。如果劑量高於3%或以上,才會產生腐蝕性作用,導致咽喉、食道或腸胃潰瘍。為免中招,大家有兩個方法可輕易把殘留的雙氧水除去。
第一,先浸後洗。「我們買回來的材料,可以先浸一兩小時,因為浸水後雙氧水會釋放。但雙氧水有機會殘留在食物表面,所以浸完後要再沖洗。」第二,是加熱。「雙氧水一加熱很容易分解成氧氣和水分。例如煮魚蛋需要煮久一些,大概要冒泡後一兩分鐘才熄火,就最安全。」
採訪:關廣恩
攝影:陳秉謙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化學名稱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清新花香、活力果香、優雅木香……琳瑯滿目的貨架上堆着一支支的護膚品,每支都有獨特的香味,這些天然或者人工的添加物,在護膚品中很常見,但早前消委會測試的61款身體潤膚乳,有33款含有可致敏的香料。這種可以增加香氣的東西,到底是甚麼?根據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應用科學系講師周卓峰(Wilson)所言,香料可以是天然產物如植物或者動物提煉,也可以用人工方式合成,也可以用天然成份提煉後再加化學工序。如果是天然成份,一般會寫上植物學名加「extract」字眼,即是提取液,而人工香料多以fragrance/perfume/aroma標示,「法例沒有規定要寫化學名,可以用這些字眼代替香味。」他解釋。此舉主要有兩個目的,第一,避免消費者覺得化學名稱太人工,第二,讓其他人無法複製氣味,因很多品牌都有標誌的氣味。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