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電玩 3 之 3***
任天堂傳奇前社長岩田聰,自己分享和他人的說法,句句充滿對人的溫暖和熱愛遊戲的心。
“我名片上的職稱是社長,在我的腦子裡我是遊戲開發者,但在我內心深處我始終是個玩家” -- 岩田社長於2005 年GDS大會開場演講
“On my business card, I am a corporate president. In my mind, I am a game developer. But in my heart, I am a gamer.” -- Satoru Iwata, 2005 GDS keynote speech
在閱讀完兩本關於美國遊戲產業刺激卻又血汗的書之後,用這本關於任天堂前社長的書,做一個溫暖的收尾。(有中文版!)
岩田社長在任天堂的十多年期間,領導團隊的造了Nintendo DS, Nintendo Wii, 還有多款任天堂經典遊戲的推陳出新,在日本以及在電玩界都是一名傳奇的人物。書中有很多他分享自己的文章,也有採訪他的同事與夥伴的分享。從這些貼身的採訪和故事中,可以感覺到他是個親切又有熱情的人,也致力將這種尊重人,與提煉出每個人最好的那一面的用意,融入在任天堂的文化當中。電玩遊戲玩家,擔任天堂的幾個知名遊戲,似乎也傳達著這種孩子般盡情挑戰盡情玩樂的氛圍。
每次他講到遊戲開發時,好像可以感覺受訪的他眼睛一亮,滔滔不絕再分享每個故事。我覺得很特別的一點,是他致力於將電玩遊戲變成全民運動。光是他堅持把任天堂遙控器,與日文的電視遙控器用一樣的稱呼,就可見一斑。他希望電玩不只是給小朋友或者是刻板印象中的阿宅他希望任天堂的遊戲,就像是任何一個人回到家自然可以把電視打開,舒緩緊張情緒的一個出口。所以書中有講到他如何廣義的延伸電玩,應用在教育訓練,還有體能健身 (還好有他這樣的觀念,才有疫情中大家可以用的Ring 😊)
他對工作有許多有趣的觀察和比喻,例如講到遊戲應起的設計,他說 "設計硬體就像迴轉壽司,要有所取捨....一直等待找到最適合的才採用” 。每次設計碰到有點卡關,他們會去找設計團隊以外的人來試玩,觀察入門者的直覺反應,讓遊戲的進入門檻降到最低,而持續的樂趣提升到最高。其他幾位夥伴講到跟他的互動時,總是充滿歡笑的回憶,以及在努力工作之餘那種惺惺相惜的友誼。
我覺得他是把 Flow (“心流” )發揮到非常極致的一個人,基本上可以看得出來工作和遊玩對他來說已經合為一體了。在幾篇中他也講到當人放在最能發揮自己天賦才幹的位置,並得到一定的鼓勵和挑戰,其實不需要他人催促也會盡力想要做到最好,不需要與他人比較。當中他雖然說到,閱讀書籍對他來說不是他擅長的,但採訪其他人和員工,卻有幾位說看見岩田社長大量閱讀,特別是關於行為經濟學,還會推薦好看的書給同事們看。或許真的是他太謙虛了,也真的像是有一句話說的 “只有萬分的努力,才能看上去毫不費力”
One way of defining a genius is “a person who can endlessly continue doing things that other people might dislike or easily grow tired of and be unable to continue.” -- Satoru Iwata
(所謂的“天才”可以這麼定義 :就是一個人可以不停的持續做一些他人不喜歡,容易倦怠,或是無法堅持的事情 -- 岩田社長 )
*****關於“玩” 的延伸閱讀*****
“Drive" by Daniel Pink
中文版 “動機,單純的力量:把工作做得像投入嗜好一樣有最單純的動機,才有最棒的表現”
“Lifelong Kindergarten"
中文版 “學習就像終身幼兒園”
兩本讀書心得在這裡 (以前真的寫很少 😅)
https://dushuyizhi.net/?s=Kindergarten
全文與延伸閱讀和中文版的連結都在部落格中👇
https://dushuyizhi.net/ask-iwata-%e5%b2%a9%e7%94%b0%e8%81%b0%e5%a6%82%e6%98%af%e8%aa%aa/
#AskIwata #Nintendo #Iwata #Gaming #岩田聰如是說 #任天堂 #電玩 #遊戲產業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0萬的網紅艾爾文,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影片中透過兩本書的內容,告訴你為何人會拖延,以及如何克服拖延 📕支持著作:https://pros.is/YzdeT3 ▸訂閱我的頻道:https://goo.gl/VsQgD2 ▸更多學習成長的方法:https://goo.gl/Ce7e3T 我要分享的第一本書是《不拖延的人生》,裡面有很多對拖...
動機單純的力量 在 91 敏捷開發之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能自己決定事情,就能帶來一些幸福感】
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員寫道:「每一個選擇,不管是多小的選擇,都會讓人覺得自己可以作主,可以靠自己完成事情。」
研究人員德嘉多表示:「碰上高速公路塞車、卡在車陣時,如果前方可以下交流道,雖然明明知道下去之後,得花更多時間才能到家,但為什麼就是很想下去?
答案是我們的大腦在興奮,有機會做主了!我們回家的速度不會變快,但感覺會比較爽,因為我們覺得自己可以決定,車要怎麼開!」
這就是動機的來源之一:#自主性
這個世界一直在變,就像戰場一直在變,如果海軍陸戰隊只能靠服從命令跟一成不變的練習,很難達成任務,因為他們通常得靠自己臨場決定現場最佳策略。
這跟豐田的看板方法、精實精神相通,第一線的作業員有權力決定是否暫停生產線,有權力決定該用什麼方式解決眼前的問題(即使是 call help),給他們權利自己做決定,他們就會為自己負責。
反觀其他傳統產業,事事請示,事事留紀錄只為了保護自己釐清責任,其實只是不想負責任。
▍書名
➣ 英文:《Smarter Faster Better:The Secrets of Being Productive in Life and Business》
➣ 中文:《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
▍傳送門
➣ 文章:https://dotblogs.com.tw/…/motivation-by-reading-smarter-fas…
➣ 文末的 Ted 影片:https://www.ted.com/talks/dan_pink_on_motivation…
➣ 我最喜歡送的一本書:《動機,單純的力量》,作者就是上面影片這一位:Daniel Pink
這本書用科學的方式告訴我們,過去的外在激勵、紅蘿蔔與棍子,其實只對某一些重複性高、創造力低的工作或程序有用。
※ 兩年前整理的遛書心得,其實跟 agile, lean 相呼應,也跟文化建立、制度建立、導入流程息息相關。
動機單純的力量 在 91 敏捷開發之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推書坑儒】
我也來響應一下好友 William Yeh ,推薦春節期間的讀物。(僅列出還買得到的)
▍輕讀物
① 軟體開發本質論
② Clean Coder
③ 動機,單純的力量
④ Kent Beck 實作模式
⑤ 點子都是偷來的
⑥ 戳盒子宣言
▍重一點,需要系列性連串看完的書:
① 單元測試的藝術
② 人月神話
③ 實例化需求
④ Clean Code
⑤ 刻意練習
▍想趁著連假,消化一下大部頭的書
① 目標 (有機會可以看完的)
② Code Complete 2nd Edition
③ 系統思考
#書坑
動機單純的力量 在 艾爾文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影片中透過兩本書的內容,告訴你為何人會拖延,以及如何克服拖延
📕支持著作:https://pros.is/YzdeT3
▸訂閱我的頻道:https://goo.gl/VsQgD2
▸更多學習成長的方法:https://goo.gl/Ce7e3T
我要分享的第一本書是《不拖延的人生》,裡面有很多對拖延的解釋跟克服拖延的方法,帶給我很實際幫助。另一本書叫《動機,單純的力量》,這本書在國外很暢銷,我會搭配它來進一步告訴你克服拖延,長期有效的方法。影片的後面,我也會提供3個克服拖延的具體方法給你。
--------------------------------------------------------------------------------
★這些人氣影片也別錯過★
--------------------------------------------------------------------------------
10件事讓2018年變成最好的一年
https://youtu.be/PqWZnNy8XGA
高效習慣,成功者每天都在做什麼?
https://goo.gl/WQprfL
10本可以改變人生的書
https://goo.gl/nkPvNJ
只要3小時,勝過別人一天的工作量
https://goo.gl/AKo2CP
--------------------------------------------------------------------------------
▶︎其他艾爾文出沒地方◀︎
--------------------------------------------------------------------------------
FB‣‣https://www.facebook.com/richfriend.fans
IG‣‣https://www.instagram.com/alvin701/
個人最新著作‣‣https://goo.gl/cesjCR
Music: https://www.bensoun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