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退休金的古代,古人是如何養老的?
歷史春秋網
作者:陸棄
中國現在十四億人口,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達到了2.5億。如何讓這兩億多老年人過上幸福生活,是擺在社會和每個家庭面前的現實問題。那麼,古代人是如何養老的?他們解決了養老問題嗎?國家又有什麼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幸福生活呢?
養兒防老,國家一直在大力宣傳「孝子」
中國是一個「孝」的國度,國家一直在宣傳孝道,宣傳孝子,《詩經·大雅·既醉》裡說:「孝不匱,永不爾類」,孔子說:父母在,不遠遊。國家靠無窮無盡的孝道影響每個家庭,進而影響整個民族、整個國家。這就是所謂的以孝治國。中國之所以幾千年文明未斷,與孝道文化的傳承有很大關係。
除了《孝經》與《養老奉親書》這些理論著作,古代還注意收集孝子故事在社會大力宣傳,西漢經學家劉向編著《孝子傳》,中國化的佛教經典亦有《二十四孝押座文》,南宋畫家趙子固創作「二十四孝書畫合璧」,元代郭居敬編錄《二十四孝》,清朝張之洞擴編《百孝圖說》,以及《日記故事大全二十四孝》、《女二十四孝》、《男女二十四孝》等勸孝書籍風行社會,尤其是郭居敬編錄的《二十四孝》影響深遠。在這些孝道榜樣人物的影響下,古代孝子曾出不窮,隋唐的英雄好漢秦瓊就號稱「孝母似專諸,交友賽孟嘗」,幾乎凡是古代英雄人物,無不打上孝的標籤。
鼓勵孝道,國家配以輔助養老措施
不只在宣傳上,在制度上古代各朝各代也有許多措施鼓勵孝道,早在周朝時,國家就規定各地要每年舉行一次「鄉飲酒禮」,這個「鄉飲酒禮」由地方官主持,請六十歲的長者上坐,以達到「正齒位、序人倫、敬老重賢、息事端、惇睦鄉里」的目的。可別看這小小的一頓酒,由國家有關部門出面,會給每個家庭、每個宗族起到影響巨大的示範作用,以教導他們孝老敬親。
既便是戰亂頻仍、兵荒馬亂的春秋戰國時代,各諸侯國也沒有忘了鼓勵孝道。這從各國的徵兵制可窺一斑。當時各國大多有「70歲以上老人免一子賦役,80歲以上老人免二子賦役,90歲以上老人免全家賦役」的規定。家有一老,如藏一寶。春秋戰國時期在戰場上死亡率極高,數百萬人死於戰爭,但諸侯國君們卻規定家中有老人,一定要給老人留下兒子養老,可見在那種條件下也還是有「人性化」的一面。孝在國家制度中地位之高,可見一斑。
西漢時,國家給七十歲及以上的老人發放「王杖」,「高年賜王杖,上有鳥,使百姓望見之,比於節,吏民有敢罵詈、毆辱者,逆不道」,持「王杖」的老年人,可以便利出入官府,可以在天子道上行走,在市場上做買賣可以不收稅,觸犯刑律如不是首犯可以不起訴。這個規定就像現在的老年人乘車可以憑老年卡不買票、去公園景區不買票一樣異曲同工。漢文帝是一位有名的孝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他規定全國80歲以上老人由國家每月供給一定量的大米、肉和酒,「凡孝於親者人帛五匹」,對於孝子國家還獎勵布匹。
南北朝時,國家陷入混亂狀態,戰爭成為常態。但北魏卻首創「存留養親」制度,且此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朝達一千多年。什麼叫「存留養親」呢,就是子女犯了罪,但他的家中有年老的祖父母、父母,或者這些長輩有病沒有其他男丁贍養,國家規定對該罪犯停止或免除刑罰,讓他回家贍養老人,給老人養老送終後再服刑。南朝梁武帝更先一步,在南京首建「孤獨園」,專門收留贍養孤苦老人,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老人是不收費的,完全由國家供給,比之現代的收費養老院更人道。
隋朝時,為了加強家庭孝順管理,不准祖父母、父母在世時子女「另立門戶、分割財產、供養有缺」,所以那個時候,會出現幾世同堂的家庭,因為不准分家。唐朝時出現「色養」的概念,對於老人不但物質生活上要有保證,精神上也要和顏悅色;唐、宋、明、清基本上繼承了前朝的各項養老措施,唐朝有普救病坊,宋朝有養濟院,明、清亦有類似機構,「鰥寡孤獨廢疾不能自養者,官為存恤」,也就是說,那時候是有官辦免費養老院的。除此之外,宋、元、明、清皆有「旌表孝行」之法,對於孝子賢婦予以重獎。明朝的一項規定更為奇葩,「令僧道有父兄見存無人侍養者,不問有無度牒,令還俗養親」。家有老人夫人奉養,既便是你是出家的和尚、道士,也要被勒令還俗。清朝時康、乾幾次「千叟宴」,在國家層面上將養老、敬老的提倡推向了高潮。
處罰不肖,讓不孝子受到必要的懲罰
在獎勵孝子的同時,古代列朝列代都對不孝子加以處罰。古代對於不肖子處罰是非常厲害的,嚴重者不孝子將被處以死刑。
早在四千年前的夏朝,法律規定對不贍養老人、毆打辱罵老人、不給老人吃飽穿暖、老人生病不細心照料的不肖之子給予臉上刺字、割鼻子、斬腳、死刑等處罰。不孝被判死刑,開重罰不孝之先河。以後的法律,大多繼承了夏朝的「優良傳統」,既便到了兵荒馬亂的春秋戰國時期,《秦律》中還有「凡是毆打、虐待60歲以上的祖父母、曾祖父母的子孫,將被判流放或死刑」的規定。
漢朝繼承了《秦律》中的一些做法,對不贍養老人的不孝之徒,嚴重者也是處以死刑,並懸屍體街頭示眾,以儆傚尤。隋朝時,「不孝」被列為「十惡」不赦之罪,死罪難免。既便遇到朝廷大赦,也難逃活命。
家庭窮困,往往是不肖子逃避孝順的理由。清朝將推行孝道發展到極致,《大清律》規定:兒子再窮也必須設法贍養父母,如果因貧困導致父母自縊身亡,要按照過失殺父(母)罪被杖責100下,流放1500公里。也就是說,家庭窮困,你可以窮你自己,但你必須保證長輩有吃的,有穿的,有住的。你凍死、餓死也就罷了,但如果父母或祖父母被凍死、餓死,你可是要被判刑的。罪名是「過失殺人罪」。我們看到「二十四孝」有許多不可思議的舉動,如郭巨埋兒,為了孝母寧願把兒子殺了。其實這不只是他個人的一時衝動,客觀上有社會對孝道的嚴格要求和法律上對不肖的嚴厲處罰,迫使他這樣做的。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劉漢文畫家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帝國的陰影 | 蔡國強(分享)
I. 瞬間歸去的永恆之鄉
東方古畫不太在意表現晝夜,基本不畫太陽,沒有陽光和倒影,也少有月亮、星星和黑夜。
東方古畫更追溯空茫寂靜的恆定世界,人很小,而山水寥廓;萬物皆人,畫萬物都是畫心境——心所嚮往的「格」與精神境界。
傳統西畫的光影,呈現人對自然萬物安排的科學分析和理解、對世間百態的情感表現。
沒有光影的東方古人,靠氣統合能量與構造。風水裡的「內氣萌生,外氣成形,內外相乘,風水自成」,體現了古代東方藝術綜合論的根本。中國文化很多概念都與「氣」有關:俗氣、媚氣、邪氣、毒氣、正氣、大氣、豪氣……外氣聚集的河山,都是由看不見的內氣萌生。畫者與筆墨皆能內外相合,很爽的作品就出來!內外和諧,成就好風水。造園、建築和城市規劃,也是。
東方前輩我最愛倪瓚。
他畫中逍遙的山川自然,是自我放逐的精神世界;人物是空茫宇宙時空里的小小一點。我在世上任何美術館看到他的畫,都瞬間感到歸去永恆之鄉的心境。
以看得見的形式,表現看不見的世界。
這種認識論,深深影響我。
世界各地做我的展覽,一般不是因為感動於中國文化的偉大過去和當下活力,而是我的作品能和他們共鳴,能看到童心和好玩的東西、大時空格局的自由釋放,也看到我針對當今普遍關注的社會議題說事。
每個展覽都為下一個鋪設新空間。
我的佛羅倫薩烏菲齊的《花曲》唯美詩意,就做了更暴力的龐貝《爆破工作室》和那不勒斯個展《在火山裡》。
順此狠勁,再把陰暗、蹂躪、亡靈,都在墨爾本一試。
⋯⋯
III. 文化帝國的陰影
為《瞬間的山水》,我拜訪黃帝陵。2500年前的春秋戰國時起,皇帝就在此祭祖;抗日戰爭的烽火歲月裏,毛、 蔣都來祭拜;80年代,鄧、 江也來過……氣場應該不得了!
山不在高,萬千柏樹靈性骨氣崢嶸,與千百年間過客對視。我和遊客們一樣,手上拿著塑料瓶裝點水……心裡感受古人畫中松柏的不屈蒼茫,感慨先輩的品格和氣質。眼望中原沈穩的山川平地,好像一下被拉入遙遠的浩緲時空,幻聽見聲聲吶喊和嘆息。
還到了洛陽看牡丹。季節晚了,落花像紅白雪花,一片狼籍,讓我感動!
為啥國畫家總畫牡丹含苞或怒放?繁華和落盡,生生死死都是魅力。畫弱、畫家弱,首先是精神弱。
說牡丹是中國標誌,如果也包含衰敗和化入污泥的平靜,還有些意思。白瓷易碎,絲綢易燃,用火藥在它們上面炸牡丹,也算表現生命和文化脆弱的嘗試。
我很年輕就和女朋友(現在的太太)利用暑假去西安看兵馬俑。那時感到的是氣勢和奇跡;它跟龐貝類似,在時間膠囊裡深埋沈睡二千年。
我一直認為單個兵馬俑不像藝術品。相比古羅馬的維納斯、大力神雕塑,甚至古羅馬複製的古希臘雕像,都是藝術史經典;而幾乎模式化生產的兵馬俑,一挖幾千個,某種意義上更是關於生死和權力的觀念藝術般的大型裝置。
這次去,走近還看到創作者們的樂觀。秦代人講究個人生活質量,愛打扮,發式和鬍子的形狀也各不相同。想像當年各種鮮艷色彩搭配的熱鬧現場,肯定是那時的波普藝術;再把它佈局成軍陣,組合在一個個空間裏埋葬!就成了所謂的觀念。
相比在西安俯瞰巨大坑道裡幾千兵馬俑的震撼,外國展覽時兵馬俑往往幾件為樣本零落呆著,感受很不一樣。
空間上,最高的馬和俑也不到兩米,結果偌大展廳,上部都是空的。
秦漢文物很少字畫,所以展廳牆上也無物可放。
我的展覽就光顧展廳的上空部分和牆面。有時以兵馬俑或其它文物展台為主,我的作品只是蜻蜓點水,遠遠讓開,筆斷意不斷;有時雙方擠在一起,牆上是我的火藥畫卷,有山川脈絡、或《柏風》、《牡丹》,空間拉伸了兩個展覽對話的不均勻和對稱。
家鄉德化的土燒制瓷鳥,我再用火藥爆破,留下硝煙的萬只陶瓷鳥,對話兵馬陶俑的滄桑。
這些鳥,三三兩兩,從展覽入口到出口,形成氣的流向。一會兒從柏樹林畫中飛出幾只,一會兒聚集成鳥雲,在兵馬俑遠方上空,似驪山山麓,又如立體山水畫。這些彷彿帶著遙遠記憶的鳥群,給人們一種強烈的時空慨嘆;它們零星或成群地貫穿展覽動線,是一條靈動的魂。
大地不動,天在旋轉。
秦始皇應該也和漢代劉邦一樣,曾仰望天空飛鳥,感慨英雄的野心和孤獨。當時他們胸懷的天下,是某種全球化的視野,也是一種抽象宇宙的氣概,每每想到就是一場天地儀式。
展廳上空,一萬只瓷鳥演繹變幻莫測的鳥雲,像地下浩蕩兵馬俑軍陣的魂魄追來,也似中華帝國不散的陰影漂浮。又何嘗不是全球化時代對異文化幻覺的海市蜃樓?
蔡國強
於紐約飛往墨爾本的26小時旅行途中
全部原文:
https://mp.weixin.qq.com/s/TbaKW15nNYp1Iu6Y_9kQDA
劉漢文畫家 在 L-inStyle 風尚旅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是一場旅行?
或者是一場活動?
若你問起,我們會說,都是。
但是更正確的說法是,我們期待它是一場運動。
一場想要傳遞某些價值觀念的運動,透過旅行,經由活動,藉著人與人間的交流。進而創造感動的一瞬之間,把改變的種子埋入心裡。然後慢慢發芽長大,就能成就一片森林,一片將這座被譽為福爾摩沙的島嶼上,重新覆蓋綠意的綠色之島。
從一個點慢慢擴散,連成線,構成面。
「劇場不能找方便的路子走,劇場從來不是方便的。」
永遠記得紀錄片『行者』,無垢劇團的林麗珍老師在畫面裡那樣說。所以那一幕讓參與訓練的舞者不斷的自我旋轉,不斷的失控跌倒,不斷的情緒低落,不斷的鼓勵堅持,最終看見完成動作那樣的興奮感動。
這場與LEXUS合作的「覓境食旅-古城豐味」車主活動的企劃,可能是風尚這一路以來最瘋狂的挑戰與實踐。一座以文化與美食享譽的城市,該如何讓大家在熟悉裡感受驚喜,在體驗中創造新意,把想要埋藏其中對於生活文化的傳承與珍貴,默默地在旅行裡呈現。
「啊,讓二代料理人聯手好了,象徵著世代相傳!」
「傳統小吃也能有精緻食器,日本能做到我們應該也行!」
「百年美食老店乘以人氣散步甜品,也是二代經典!」
「甜點是擲筊的允筊,象徵著一切都如意順心!」
「茶席要辦在很熟悉又沒發現的地方,才是秘境!」
「出場從城裡面推門走出,那應該像是時空穿越劇!」
「空拍機從這裡飛起來,把整個古宅氣勢給拍下來。」
「門一推開,音樂就要流竄而出,從小聲慢慢大聲...」
.. . . 還有好多好多的過程,得感謝從旁相伴的合作夥伴們。
畫家劉其偉將老羅斯福總統的話視為座右銘,「不畏死,方知有生的價值;不知掌握有生之年,不值得一死。生與死,原本都是同樣的冒險。」
唯有瘋狂,才不枉此生。只有瘋狂到相信可以改變世界,才真的得以實踐。這群合作的夥伴們,就是如此瘋狂的人。
往往沒有人相信,而那些相信從一個人影響到全世界。而這些改變,常常就從這一群在己身崗位中堅持奮鬥的人開始。
文化,不單在殿堂書本內才能找到。
文化在生活裡,在歷史中,在日日夜夜我們的身邊。當你輕忽,他就消失,要找回來也可能從此消失不見。當我們重視,那麼一切都能產出其無限可能的價值。
今年,覓境食旅將會在台灣這座島嶼上繼續出現。更希望著,我們能協助更多企業與朋友們,尋找更多更多令人感動難忘的秘境。存在於我們身邊的每一片土地,只有蹲下貼近泥土才能挖掘尋覓,台灣隨處都有,都美麗,我們一起。
------------------------------
主辦單位|#LEXUS TW
執行單位|#風尚旅行
專案統籌|游智維
專案執行|張筱齡、王姿淳
執行協力|陳郁玲、黃芮盈、陳惠雯、高惠茹、簡稚茹
後勤支援|韓履樵、顏至劭、王昱勻
視覺設計|#楊翊設計工作室
動態拍攝|#MARQ Films 瑪爾克電影有限公司
靜態拍攝|#叁捌地方生活 邱承漢
文化午宴|#NINAOGelato #蜷尾家 李豫 X 度小月擔仔麵
藝術演出|#陳錫煌傳統掌中劇團
場地支援|#陳德聚堂
節氣茶席|#奉茶 #十八卯 葉東泰 張郁青
歌謠演出|#吉他學院 劉建志
巷弄導覽|王浩一
晚宴統籌|#和興號鮮魚湯 王惠慧 X #小滿食堂 Allen&Carol
甜點設計|#海丘甜點工作室 亨利
食器設計|#青青土氣 余欣宜 todd卓俞翔
餐桌擺設|#鳥飛古物店 葉家宏
花藝設計|#草器
場地燈光|#UIJ友愛街旅館
特別感謝|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台南市政府觀旅局、後場音像紀錄工作室、蚯蚓文化整合、誠美社會企業、台南晶英酒店、開基武廟、裕豐釀業、素敵清酒吧
LEXUS 覓境食旅|Chapter 2 - 古城豐味
繼覓境食旅 - 滄山之嚮在金瓜石舉辦獲得熱烈回響,這一次,覓境食旅帶領車主走訪積累300年文化薈萃的台南。
在時空紋理看見傳統與創新並存的城市生命力,在國寶級布袋戲演師陳錫煌的鼓掌間,為其傾注一生的堅持動容;在茶人葉東泰老師悉心款待的茶席上,找回慢活的步調;在星光熠熠的露天晚宴,品嘗府城魚媽的古早暖心家味,喚起陣陣鄉愁。
車子不僅僅是一個載具,透過客製化獨一無二的覓境食旅,將這些秘境串連起來,見證台灣動人的故事,就是LEXUS想要帶給車主的Amazing Experience。
■ 回顧覓境食旅|Chapter 1 - 滄山之嚮:https://reurl.cc/8jdng
#LEXUS #LEXUSTW #LEXUS覓境食旅 #ExperienceAmaz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