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金馬獎總評(劇情長片+導演):有情人終成眷屬】
►
【最佳劇情長片】
《日子》
《消失的情人節》
《同學麥娜絲》
《親愛的房客》
《手捲煙》
►
【最佳導演】
蔡明亮《日子》
陳玉勳《消失的情人節》
鄭有傑《親愛的房客》
陳果《墮胎師》
黃信堯《同學麥娜絲》
.
自2013年起,在時任評審團主席李安倡議之下,金馬獎的最後評選都是從最佳劇情長片開始討論,下一個就是討論最佳導演誰屬。過去20年,最佳劇情長片和最佳導演指重合過五次,分別是《色,戒》、《投名狀》、《不能沒有你》、《刺客聶隱娘》與《陽光普照》,不是作品本身太強,就是當年所遭遇到的對手難以相提並論。在作品都在伯仲之間、各有呼聲的情況下,劇情長片選出來之後,導演獎很容易會頒發給前一輪討論的第二名。
.
依照這個邏輯來看,今年雖然有入選柏林影展主競賽的《日子》掛頭牌,但蔡明亮導演的極簡敘事本來就會引發正反兩極的議論,喜歡的人極喜歡、討厭的人極討厭,當年他以《郊遊》(2013)角逐最佳劇情片失利,就是一票之差輸給《爸媽不在家》(2013)。說明即便是大師也未必所有人就直接買單,每個人還是各有盤算與堅持。
.
回歸到投票制度上,如果今年沒有太大改變,應是採取多輪絕對多數制(Exhaustive ballot),意思即每一輪投票會淘汰掉最少票數的作品,而最少票數作品的支持者在下一輪,就會將票投給其它電影。照這個制度來看,也許大家便可以試著去揣測,最可能在第一輪被刷掉的電影是什麼,而支持這部電影的人下一輪會投給誰呢?
.
以今年來看,明顯在各個面向都不盡成熟的《手捲煙》最可能在第一輪被刷掉,它的存在比較像是對香港電影的一個鼓勵,沒有入圍最佳導演但卻獲得最佳劇情長片的案例就金馬獎的歷史來看本來極為少見。至於支持《手捲煙》的評審的票會游到哪裡去,還真的說不準。因為《日子》、《消失的情人節》、《同學麥娜絲》與《親愛的房客》應該都各自存在一些支持者。
.
可能會有一批評審主張《日子》的敘事實驗走在最前端;或許會有評審主張《消失的情人節》的故事不落俗套,開創奇幻愛情新局;《同學麥娜絲》對時代下中年大叔的犀利觀察與整體製作的齊全度也許也有評審買單;就連明顯存在盲點的《親愛的房客》,相信也會有評審強調它是如何彰顯了時代精神。
.
不過《日子》作為四部作品唯一的「異數」,意即跟大家都長得不一樣,感覺不見得會太快被否決。影視獎項的評審到最後就是「抓漏」的過程,每部作品都差不多好,大家就會去提出哪部作品哪一點做得不夠好,試圖把它拉下去。曾問過往年金馬評審一些秘辛,得到的回覆是,最後討論的可能甚至只是一個鏡頭的一個細節而已。
.
以這種情況看來,《消失的情人節》、《同學麥娜絲》與《親愛的房客》如此「典型」的劇情片,經過放大檢視,缺點其實難以遁形。反而《日子》是蔡導自己的小宇宙,你只可能不喜歡,但卻很難主張它哪裡沒拍好(這跟它當年以《郊遊》走到最後一輪的狀況相近)。經過幾輪投票與權衡的結果,《日子》有可能會不斷地被推到最後,與某部已經被檢視到「千瘡百孔」的劇情長片對決。
.
以防有人問我那為什麼《日子》在台北電影獎沒有拿下最佳劇情長片,在此先行回答,我想那也是因為台北電影獎雖然沒有明說,但給獎方向仍然比較鼓勵新銳,趨向更產業化的結果,《返校》(2019)突圍也是意料之中。但金馬獎的邏輯是絕對不同。
.
而我個人認為會挺進最後一輪與《日子》對決的,比較可能是《消失的情人節》。雖然這麼說會讓各位影迷產生質疑,但其實評審到最後未必會就片論片,尤其大多評審還是以台灣人為主,多半看過鄭有傑、陳玉勳與黃信堯過去的作品,雖然未必會說出來,但大家心裡都有一把尺,知道這個導演這次的發揮到了什麼程度。究竟是端出了生涯最佳,還是交出差強人意之作。
.
陳玉勳以《熱帶魚》(1994)廣受褒獎,第二部作品《愛情來了》(1997)雖然影評頗佳,但票房奇慘,致使得他黯然離開電影圈。在國片市場再有起色之後,他以《總舖師》(2013)回歸,接著又端出了製作規模更大的《健忘村》(2017),影迷很容易察覺這些作品與他過去的創作尖峰期明顯有很大落差。直到《消失的情人節》問世,大家才彷彿看見了更多陳玉勳本色,他在喜劇調性的整合以及一些奇幻巧思的點綴都獲得很好的展現。雖然仍有缺點,但這真的是一個迷人的故事。
.
在這樣的背景底下,會有評審會想把票投給《消失的情人節》是完全不難理解。畢竟鄭有傑這次的作品未處在最佳狀態,而黃信堯大玩後設、凸顯自己存在的特色在《大佛普拉斯》(2017)已經玩過,評審未必感受驚喜,還可能會覺得有點反感。
.
屆時相信最佳劇情長片與導演獎應該會分家,如果是《日子》擒下最佳劇情長片,那導演獎應該榮歸陳玉勳。相反的話,要是《消失的情人節》獲得最佳劇情長片,那導演獎殊榮應該就會由蔡明亮奪得。
.
而這次以《墮胎師》角逐最佳導演的陳果,其實能入圍就已經極為勉強,這部作品雖然表現了香港現下的沉鬱處境,但呈現太過粗糙,比較像是對海外導演以及大師導演的保障名額。往年金馬獎都有這種習性,明明該導演不在最佳狀態,同一屆明明也有更值得入圍的好片,卻基於其它考量而將他們選入,過去四年的案例分別是杜琪峯《三人行》、許鞍華《明月幾時有》、姜文《邪不壓正》與張作驥《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況且金馬獎史上從未有過一部作品在沒有入圍最佳劇情長片的情況下獲得最佳導演,因此《墮胎師》獲獎也幾乎沒有可能。
.
這篇比較偏向制度面的討論,如果要看我個人對五部劇情長片更細節的優劣討論,請見:影爆點/翁煌德:港片孤軍奮戰 國產四強鬥陣搶金馬。https://www.ctwant.com/article/85682
——————————————————
11/21第57屆金馬獎線上直播就在myVIdeo
想線上掌握金馬第一手消息或回顧歷屆金馬作品就上myVideo https://www.myvideo.net.tw/event/GHFF/
——————————————————
.
.
本屆金馬獎延伸閱讀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827694697333255
【金馬57完整入圍名單統計】
https://www.ctwant.com/article/82782
影爆點/翁煌德:喜劇重磅來襲 5帥發功搶金馬(男主角預測)
https://www.ctwant.com/article/84266
影爆點/翁煌德:怪咖齊拚后冠 60年老將力戰菜鳥搶金馬(女主角預測)
https://theinterview.asia/sharing/34561/
〈2020年金馬獎的東南亞電影〉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941709705931753
【2020金馬獎總評(男演員):男主獎歸喜劇演員?男配三強鼎立!】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51826021477
【2020金馬獎總評(動畫片):亮點盡在短片類】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947923161977074
【2020金馬獎總評(劇本):無聲勝有聲,孤味一支獨秀】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950760995026624
【2020金馬獎總評(新人):演員與導演,各是五取三】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955732521196138
【2020金馬獎總評(女演員):淑芳阿姨拚雙獎】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958415707594486
【2020金馬獎總評(紀錄片):中國背景之作傲視本項】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960899530679437
【2020金馬獎的19個如果】
#蔡明亮 #日子 #陳玉勳 #消失的情人節 #鄭有傑 #親愛的房客 #陳果 #墮胎師 #黃信堯 #同學麥娜絲 #手捲菸 #金馬獎 #金馬影展
金馬影展 TGHFF myVideo 影音隨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340的網紅TripMoment 時刻旅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韭月雪 #俗女村 #國際沙雕藝術季 📣本週旅人快報來了 為大家帶來三大好康~ 1⃣ 全台旅遊享現金優惠 2⃣ 全新免門票打卡點 3⃣ 三大IG火紅藝文景點 時刻旅行提醒大家 疫情期間出門旅遊 口罩要戴好 保持人與人的距離 安心旅遊 美照拍好拍滿~ 影片章節👇 00:15 本週看點整理 00:...
刺客聶隱娘線上看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本站的2018年度十大華語片。
.
規則如下,即筆者在2018年觀賞電影(首映年份限2017至2018年)皆納入考量範圍(去年總觀影片數為592部)。該十大片僅彰顯了個人的品味與喜好,各附上簡單觀感以供參考。
●
(1)
《大象席地而坐》(An Elephant Sitting Still ,2018)(中國大陸)
導演:胡波
我認為電影的最後一幕是樂觀的,但我卻無法說這部作品傳遞的訊息又是與導演胡波本人輕生的選擇是絕對相悖的。如果一部電影能增進觀者對人性的理解,體悟人性的複雜性,那應當就是一部好的作品。
《大象席地而坐》是一部很個人化的作品,多數人普遍認為冗長、自我沈溺,但在這部關於困局的電影,這些毛邊卻又不偏不倚地成就了這部電影,更不用說那富有想像力的攝影、配樂是如何引人入戲。這會是在華語影史留下一筆的經典之作, 它與當下中國影壇所鼓勵的電影價值背道而馳,是一個既屬於這個時代,卻又不屬於任何時代的傑作。
每每談到這部片,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大概是──「如果胡波不是這樣傳奇地死去,你還會這麼愛這部片嗎?」我倒覺得為什麼不能反過來換個問法──「如果不透過這部片,我們能了解胡波嗎?」
●
(2)
《江湖兒女》(Ash Is Purest White ,2018)(中國大陸、法國、日本)
導演:賈樟柯
以往賈樟柯電影的人物,無論是小武還是韓三明,多半是被包覆在時代底下的。這回一樣拍大時代,談江湖世道的變遷,但趙濤所飾演的巧巧卻悄悄地走出了她所屬的時代,從而迸發出了自己的生命力。許多人將賈樟柯視為生意人,認為他討巧,我想《小武》那時純粹的狀態的確已經離他遠去,但他依然維持著他非凡的藝術格調與視野。
●
(3)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Our Youth in Taiwan ,2018)(台灣)
導演:傅榆
導演坦率地呈現了自己的理想走向幻滅的過程,她的受訪人陳為廷與蔡博藝也無比真誠地願意自我揭露。這是一部真正自省的作品,對個體、對社運團體、對台灣的自由民主體制皆然。很殘酷、很真摯的成長電影。
●
(4)
《霓虹》(Neon ,2017)(台灣)
導演:盤思妤
僅僅六分鐘的無對白動畫短片。節奏流暢,配樂傑出,別出機杼的雋永作品。
本片可線上觀賞:
https://vimeo.com/222481689
●
(5)
《吊吊揈》(My World ,2018)(香港)
導演:李駿碩
拍過文藝抒情之作《瀏陽河》的導演李駿碩的一次任性嘗試,盡是絢麗的人、事、物的拼貼,就是在拍一個青春的荒謬感,就是在炫耀自己卓爾不群的影像品味與駕馭場面的能力,作為短片體裁,放肆是沒問題的。有些片刻令我想到尚.考克多 (Jean Cocteau)之作,也想到長久允的《金魚亂倒少女日記》(2017)。
●
(6)
《你好,之華》(Last Letter ,2018)(中國大陸)
導演:岩井俊二
很多人說本片就是《情書》復刻,但我倒覺得兩作在本質上大有不同,除了都用情書做楔子,也都述說著一個純愛故事,如此而已。或許改變的是觀眾自己,而不是岩井俊二,他一如以往那般輕盈,那般柔軟,對故事與節奏的掌握也一樣悠遊自得,而張子楓、周迅、吳彥姝三代女性的自在演出,也著實觸動人心,很難想像一部由日本導演編劇並執導的華語作品裡看不見水土不服的痕跡。唯獨胡歌的角色真是寫差了。
●
(7)
《暴雪將至》(The Looming Storm ,2017)(中國大陸)
導演:董越
一個緊抓著已然逝去的榮耀,並以此定義自己的男人,最終無情地遭到時代的巨輪給輾壓。導演董越嫻熟地掌握了懸疑電影的要素,對男性角色的刻畫也很出色,將一個集體主義制度下的個體如何自處、如何走向自我毀滅的故事說得很傳神。
●
(8)
《我不是藥神》(Dying To Survive ,2018)(中國大陸)
導演:文牧野
「世上只有一種病,窮病!」
「有病沒有藥是天災,有藥買不起是人禍。」
本片一句句台詞在網上廣為流傳,說明了身兼編導的文牧野深深地觸動了觀眾的共鳴。以時事題材來拍攝成商業大片,又是如此精準且精彩,文牧野不僅證明了自己能把故事踏踏實實說好,也證明了自己足夠接地氣。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那一句句經典台詞在電影中並不突兀,而是緊扣著故事,扣著角色,配在對的位置上,光這點就強過《後來的我們》太多。
●
(9)
《影》(Shadow ,2018)(中國大陸)
導演:張藝謀
我對古裝武打電影的期許,是接近這樣的,不是《刺客 聶隱娘》那樣的。可能會有人回覆,論起故事的精神層面與深度,《影》比不上云云。那我想這是預先期待的問題,將片中那些天馬行空的兵器視作惡趣味,這部片怎麼看也就順眼了。
●
(10)
《狂徒》(The Scoundrels ,2018)(台灣)
導演:洪子烜
台灣難得一見的武打電影,不過顯然少見不等同值得被推薦。然而,導演洪子烜是真正令人驚喜的拍攝了一部足夠紮實,且兼具個性與娛樂性的武打電影。
●
遺珠:
《自由行》(A Family Tour ,2018)(香港、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
《地球最後的夜晚》(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 ,2018)(中國大陸)
《風中有朵雨做的雲》(The Shadow Play ,2018)(中國大陸)
《幸福定格》(LOVE Talk ,2018)(台灣)
《幻土》(A Land Imagined ,2018)(新加坡、法國、荷蘭)
《年尾巴》(Tail End Of The Year ,2018)(台灣、美國)
.
延伸閱讀:
2016華語十大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860578334044911:0
2017華語十大
https://www.facebook.com/…/a.59881312022…/1149806048455470/…
.
.
(圖為《大象席地而坐》劇照。)
#大象席地而坐 #幻土 #幸福定格 #你好之華 #自由行 #霓虹 #年尾巴 #風中有朵雨做的雲 #幸福定格 #影 #狂徒 #我不是藥神 #暴雨將至 #吊吊揈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 #地球最後的夜晚
刺客聶隱娘線上看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本站的2018年度十大華語片。
.
規則如下,即筆者在2018年觀賞電影(首映年份限2017至2018年)皆納入考量範圍(去年總觀影片數為592部)。該十大片僅彰顯了個人的品味與喜好,各附上簡單觀感以供參考。
●
(1)
《大象席地而坐》(An Elephant Sitting Still ,2018)(中國大陸)
導演:胡波
我認為電影的最後一幕是樂觀的,但我卻無法說這部作品傳遞的訊息又是與導演胡波本人輕生的選擇是絕對相悖的。如果一部電影能增進觀者對人性的理解,體悟人性的複雜性,那應當就是一部好的作品。
《大象席地而坐》是一部很個人化的作品,多數人普遍認為冗長、自我沈溺,但在這部關於困局的電影,這些毛邊卻又不偏不倚地成就了這部電影,更不用說那富有想像力的攝影、配樂是如何引人入戲。這會是在華語影史留下一筆的經典之作, 它與當下中國影壇所鼓勵的電影價值背道而馳,是一個既屬於這個時代,卻又不屬於任何時代的傑作。
每每談到這部片,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大概是──「如果胡波不是這樣傳奇地死去,你還會這麼愛這部片嗎?」我倒覺得為什麼不能反過來換個問法──「如果不透過這部片,我們能了解胡波嗎?」
●
(2)
《江湖兒女》(Ash Is Purest White ,2018)(中國大陸、法國、日本)
導演:賈樟柯
以往賈樟柯電影的人物,無論是小武還是韓三明,多半是被包覆在時代底下的。這回一樣拍大時代,談江湖世道的變遷,但趙濤所飾演的巧巧卻悄悄地走出了她所屬的時代,從而迸發出了自己的生命力。許多人將賈樟柯視為生意人,認為他討巧,我想《小武》那時純粹的狀態的確已經離他遠去,但他依然維持著他非凡的藝術格調與視野。
●
(3)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Our Youth in Taiwan ,2018)(台灣)
導演:傅榆
導演坦率地呈現了自己的理想走向幻滅的過程,她的受訪人陳為廷與蔡博藝也無比真誠地願意自我揭露。這是一部真正自省的作品,對個體、對社運團體、對台灣的自由民主體制皆然。很殘酷、很真摯的成長電影。
●
(4)
《霓虹》(Neon ,2017)(台灣)
導演:盤思妤
僅僅六分鐘的無對白動畫短片。節奏流暢,配樂傑出,別出機杼的雋永作品。
本片可線上觀賞:
https://vimeo.com/222481689
●
(5)
《吊吊揈》(My World ,2018)(香港)
導演:李駿碩
拍過文藝抒情之作《瀏陽河》的導演李駿碩的一次任性嘗試,盡是絢麗的人、事、物的拼貼,就是在拍一個青春的荒謬感,就是在炫耀自己卓爾不群的影像品味與駕馭場面的能力,作為短片體裁,放肆是沒問題的。有些片刻令我想到尚.考克多 (Jean Cocteau)之作,也想到長久允的《金魚亂倒少女日記》(2017)。
●
(6)
《你好,之華》(Last Letter ,2018)(中國大陸)
導演:岩井俊二
很多人說本片就是《情書》復刻,但我倒覺得兩作在本質上大有不同,除了都用情書做楔子,也都述說著一個純愛故事,如此而已。或許改變的是觀眾自己,而不是岩井俊二,他一如以往那般輕盈,那般柔軟,對故事與節奏的掌握也一樣悠遊自得,而張子楓、周迅、吳彥姝三代女性的自在演出,也著實觸動人心,很難想像一部由日本導演編劇並執導的華語作品裡看不見水土不服的痕跡。唯獨胡歌的角色真是寫差了。
●
(7)
《暴雪將至》(The Looming Storm ,2017)(中國大陸)
導演:董越
一個緊抓著已然逝去的榮耀,並以此定義自己的男人,最終無情地遭到時代的巨輪給輾壓。導演董越嫻熟地掌握了懸疑電影的要素,對男性角色的刻畫也很出色,將一個集體主義制度下的個體如何自處、如何走向自我毀滅的故事說得很傳神。
●
(8)
《我不是藥神》(Dying To Survive ,2018)(中國大陸)
導演:文牧野
「世上只有一種病,窮病!」
「有病沒有藥是天災,有藥買不起是人禍。」
本片一句句台詞在網上廣為流傳,說明了身兼編導的文牧野深深地觸動了觀眾的共鳴。以時事題材來拍攝成商業大片,又是如此精準且精彩,文牧野不僅證明了自己能把故事踏踏實實說好,也證明了自己足夠接地氣。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那一句句經典台詞在電影中並不突兀,而是緊扣著故事,扣著角色,配在對的位置上,光這點就強過《後來的我們》太多。
●
(9)
《影》(Shadow ,2018)(中國大陸)
導演:張藝謀
我對古裝武打電影的期許,是接近這樣的,不是《刺客 聶隱娘》那樣的。可能會有人回覆,論起故事的精神層面與深度,《影》比不上云云。那我想這是預先期待的問題,將片中那些天馬行空的兵器視作惡趣味,這部片怎麼看也就順眼了。
●
(10)
《狂徒》(The Scoundrels ,2018)(台灣)
導演:洪子烜
台灣難得一見的武打電影,不過顯然少見不等同值得被推薦。然而,導演洪子烜是真正令人驚喜的拍攝了一部足夠紮實,且兼具個性與娛樂性的武打電影。
●
遺珠:
《自由行》(A Family Tour ,2018)(香港、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
《地球最後的夜晚》(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 ,2018)(中國大陸)
《風中有朵雨做的雲》(The Shadow Play ,2018)(中國大陸)
《幸福定格》(LOVE Talk ,2018)(台灣)
《幻土》(A Land Imagined ,2018)(新加坡、法國、荷蘭)
《年尾巴》(Tail End Of The Year ,2018)(台灣、美國)
.
延伸閱讀:
2016華語十大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860578334044911:0
2017華語十大
https://www.facebook.com/…/a.59881312022…/1149806048455470/…
.
.
(圖為《大象席地而坐》劇照。)
#大象席地而坐 #幻土 #幸福定格 #你好之華 #自由行 #霓虹 #年尾巴 #風中有朵雨做的雲 #幸福定格 #影 #狂徒 #我不是藥神 #暴雨將至 #吊吊揈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 #地球最後的夜晚
刺客聶隱娘線上看 在 TripMoment 時刻旅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韭月雪 #俗女村 #國際沙雕藝術季
📣本週旅人快報來了
為大家帶來三大好康~
1⃣ 全台旅遊享現金優惠
2⃣ 全新免門票打卡點
3⃣ 三大IG火紅藝文景點
時刻旅行提醒大家
疫情期間出門旅遊
口罩要戴好 保持人與人的距離
安心旅遊 美照拍好拍滿~
影片章節👇
00:15 本週看點整理
00:34 全台旅遊享現金優惠
01:36 最新免門票打卡點
03:27 火紅藝文打卡點 讓你IG超高人氣
04:51 皮克斯經典角色 大型沙雕藝術登場!
Yuri 😘
臉書:https://pse.is/3kexp3
IG:https://pse.is/3l96vk
採訪、合作來信:service@tripmo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