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習慣,改變致胖心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原子習慣》這本書?
這本書其實出很久了,但是其中的內容依然值得反覆品味。
人生的所有事情其實都不是一下子形成,無論是完成巨大的成就,或是讓自己陷入困境。
全部都是聚沙成塔而成,就像俗話說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想要讓生活、自我達到一個巨大的改變,勢必得從一件件的小事情開始著手進行。
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也就是生活中的「各種習慣」。
在各個領域有所成就的人,必定是能夠自律且能堅持良好習慣的人。
其實這些觀念相信大部分的人都知道,
但是想要實際應用卻不是件簡單的事情。
也正因此,真正能達到自己想要的人生目標的人,少之又少。
這本書很棒的地方,就在於直接教大家要怎樣實際應用理論。
書中提到許多應用策略,都是從「養成習慣」的大腦科學、心理學理論出發。
告訴大家為什麼「壞習慣」容易養成,而好習慣總是不容易建立起來。
並且教大家如何在不違背人類「本性」的情況下,讓自己慢慢的「養成想要的良好習慣」。
簡單總結來說,其實要做到養成習慣的重點就是讓「壞習慣」的執行變得麻煩又困難,而「好習慣」變得簡單又容易。
同時以循序漸進的方式,讓你想達成的好習慣慢慢成為反射執行的直覺事務。
以我自己在於控制體重的飲食習慣來說,因為我知道自己的晚餐勢必需要外食,很難吃到足夠的營養,因此就會刻意讓自己養成自己料理午餐的習慣,確保一天的營養種類在自己的控制範圍。
為了避免自己偷懶不想料理,幾乎每個週末都會在大賣場一次買齊一整週的午餐材料,這樣一來自己也變得非煮不可。
在大賣場選購食材的時候也是一樣的道理,其實從一個人的購物車內容就能看出他的身材維持與健康狀況。
每次去Costco的時候,都會偷偷觀察周圍的人在購物車放了什麼東西。
觀察下來,身材維持良好的人,購物車中大多是原型食物,肉品、蔬果,沒有太多加工食品。
反觀身材不是這麼理想的人,大部分會看到各種麵包、甜品、零食飲料,而原型食物反而不多。
飲食是一天必經的事情,也是一種巨大的習慣養成,能夠控制好飲食的人通常他的生活也不會有太大失衡。
像在自己的門診,來來去去許多減重患者,總結來說可以分為兩大類人-減重後不會復胖的人 與 減重後又再復胖的人。
聽起來很像廢話的二分法,也感覺兩種人應該有巨大的不同才導致這樣的結果。
事實上,這兩類人通常只差在「微小的飲食習慣養成」。
記得最近剛好有一位患者回診,她在疫情之前在我這邊瘦了大約10公斤,因為疫情緣故中斷療程,最近又回來複診。
沒想到在沒有服用中藥的三個月期間,她自己又瘦下了接近3公斤,這讓我十分驚訝也為她感到開心。
因為我知道,除了她的身體體質之外,她的心態心境一定也有與過去肥胖狀態有很大的不同。
簡單來說,她已經從「致胖心態 變成 瘦身心態」。
她說,自從開始看診調理之後,因為食慾的控制,自己主觀性選擇食物的能力更強,不會什麼都想吃,而是能夠刻意只吃需要的營養。
一段時間下來就變成一種習慣,即使沒有吃中藥,也已經不知不覺都只挑健康的食物了。
想不到就只是這樣小小的習慣養成,就讓她與容易復胖的患者有了巨大的差別。
醫療方式的介入,或許能夠降低習慣養成的門檻(不會隨時都餓、想要亂吃零食),但是長久下來是否能夠一直保持下去,還是在於個人心態的轉變與習慣的養成。
原子習慣這本書告訴我們,要想辦法降低養成良好習慣的門檻,同時提高壞習慣的執行困難度。
一但好習慣逐漸養成,即使初期看似沒有明顯差別,只要持之以恆一定能帶來豐盛的成果。
#積少成多聚沙成塔
#原子習慣
-
#話說想瘦一定要多喝水
#喝水喝膩我習慣加檸檬片調味
#這杯是廠商贊助的乾燥檸檬片泡水
#暖暖純手作
-
暖暖純手作專利原片薑茶
-
-
#陳家駒中醫師
#門診不能說的事
#京水堂中醫診所
-
多囊調經|婦科不孕|體態控制
內科雜症|皮膚疾患|筋膜圓針
-
診所地址:台北市南京西路22號(捷運中山站)
聯絡電話:02-2558-5592
「初診複診差別」的推薦目錄:
- 關於初診複診差別 在 陳家駒中醫師.門診不能說的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初診複診差別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初診複診差別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初診複診差別 在 [請益] 為何醫院初診要分開來- 看板ask-why 的評價
- 關於初診複診差別 在 初診定義的原因和症狀,PTT、DCARD和台灣e院的回答 的評價
- 關於初診複診差別 在 初診定義的原因和症狀,PTT、DCARD和台灣e院的回答 的評價
- 關於初診複診差別 在 初診定義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評價
- 關於初診複診差別 在 初診定義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評價
- 關於初診複診差別 在 慈濟初診複診、慈濟醫院、慈濟敬老優先在PTT/mobile01評價 ... 的評價
- 關於初診複診差別 在 慈濟初診複診、慈濟醫院、慈濟敬老優先在PTT/mobile01評價 ... 的評價
- 關於初診複診差別 在 [沐沐特寵動物醫院收費調整] *掛號費初診150元複診100元 ... 的評價
- 關於初診複診差別 在 初診複診差別 :: 健保中醫診所資訊網 的評價
初診複診差別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https://www.pechakucha.com/presentations/to-father-the-declaration-of-a-photographer
“現實世界如此瘋狂,唯有比它更瘋狂才能找到比較合理的見解”
【攝影師朗讀】張雍 x 學學 Xue Xue PechaKucha Night Vol.42
2021-02-06
- - -
這是我。
2020年三月,人口兩百多萬人的中歐小國,一天確診人數上千人。右派保守政府即將宣布封城,太太將我從午睡中叫醒,馬上收拾行李,即刻前往北部山區岳父岳母家躲避疫情,一旦封城,至少還有大自然,遠比一家四口困在盧比安納公寓裡來得容易。
- - -
這是我大女兒。
學校受疫情影響暫時關閉。她問我,為何市區露天咖啡館也得全數關閉,那些餐廳前的封鎖線又代表什麼意義?
- - -
昨晚作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一隻既像是狐狸又好像是狼或野豬野生動物,在舊城空蕩的市中心,牠盯著我看,有股聲音告訴自己: 「不要動!」,牠再回過頭來卻沒注意到我,逕自朝遠方跑去…
- - -
媽媽來電提到爸爸心臟不適,連幾天回醫院複診,心臟已裝了兩根支架的父親,煙癮從未停歇。五月五號清晨,抽完最後一根菸,我決定戒菸,替這個瘋狂的疫情留下一個紀念。才打開檯燈,”碰!”一聲,燈泡燒壞了,兩隻乾枯的粉蛾從燈罩空隙處跌落下來…
- - -
斯國政府宣布更嚴格的防疫措施,公共空間一律得配戴口罩。旅歐十八年,從未預料有一天會在歐洲街頭看見這樣的風景。我痛恨「社交距離 Social distancing」 這個詞彙的發明,難道不應該將之正名為 : 「反社交距離 Anti-Social distancing」?
- - -
這是我太太。
年初返台前,她仔細研讀檢疫規定。歐盟護照原本讓她什麼地方都可以去,唯獨這回須事先申請探親簽證始能入境。搭機旅行更不如過往容易,病毒與乘客一起,機場人群的眼神儘是猜疑,此刻的邊境檢查,全換成了那傖惶的人心。
- - -
我與我的兩個女兒。
原本平靜的生活,似乎再也回不去。她們已好一陣子沒有見到學校與幼稚園的好朋友們,在路上也看不到口罩後面人的表情,對女孩們而言,這似乎倒是個特別的化裝舞會,只是顯得有點詭異。
- - -
2020年五月三十號清晨,媽媽突如其來的簡訊寫道: 「爸爸正在醫院急救」,趕緊與弟弟視訊,看見病床上身形纖瘦的父親,閉著眼睛,彷彿正在稍事休息,呼吸器嗶嗶作響,弟弟傳來簡訊: 「爸不行了」。
- - -
這是我父親。
面對這個瘋狂世界,他決定於睡夢中悄悄遠行。戴著口罩徘徊在異鄉街頭那些腳步顯得猶疑的人群裡,我臉頰上的兩行眼淚,更沒有人會在意。
- - -
以上,是我的親身經歷。
影像則是 2015 年我人在歐盟邊境目睹的逃難場景。
當下的我們也不全都成了疫情的難民?
人們總是忙著區分「我們」或「他們」,現在看來又有什麼意義?
- - -
2019 年三月,伊拉克庫德族自治區。先前難民們在歐洲邊境大排長龍是為了逃命,當地人冗長的隊伍是準備加入庫德族新年的歡慶,類似的場景,截然不同的劇情,某種唐突與矛盾,似乎是這個世界組成的古老核心。
- - -
我想念我父親。
比起他睡夢中瀟灑地遠行,你是否也同意,選擇留下似乎需要更多的勇氣?
- - -
2019 年庫德斯坦當地的精神病院,更像是囚禁著瘋狂的監獄。
仔細想想,不只精神病院裡的病人、外邊所謂「正常」的我們,不也正全部被軟禁在這個孤獨的島嶼?
- - -
PKN 的講者總是帶來許多精闢的「解答」與「見解」。瘟疫蔓延期間的PKN,在座的各位請容許我向你坦白 - 「我是如此地困惑,眼前顯得粗暴的一切我無從理解」。只好轉向內心世界,試圖以平靜與自在來突破那有形與無形的封鎖線,
- - -
一向顯少拍攝那些開心的「場景」。寧願放下相機,加入歡樂的人群。只是此刻回顧那些歡愉的表情,照片「紀念」的功能又再度被凸顯,我懷念那些清楚寫在臉上的表情。
- - -
我們與羊群有何差別?
牧羊人透過恐懼驅使我們順從,不聽話的 black sheep 只會帶來危機。牧羊人口中「隧道盡頭的光線」究竟是希望,還是迎面而來的卡車? 另一次兇猛的撞擊? 一隻羊若能學會獨立思考,事情是否會更容易?
- - -
2020 年是個殘酷的分界點。
與許多人一樣,我被強迫學著去說再見。
是永遠再見的那種再見。
試著去體會將那些美好人事物給永遠地珍藏在內心深處究竟是怎樣的感覺。我仍努力嘗試,很可能我永遠也學不會。
- - -
2019 年庫德斯坦精神病院的表情。
同時也是當前斯洛維尼亞許多當地人於晚間九點宵禁開始前,站在自家窗前懷念自由空氣的眼神,相較於外邊的失控,精神病院裡的氛圍是否還更單純些?
- - -
溫馴的草食動物是大自然食物鏈裡的獵物,必須保持警惕隨時觀察四周動靜,其瞳孔形狀透過演化趨近水平 —— 狹長的瞳孔讓羊群有更寬闊的視野好保命。從現在起,我們是否也該固定留意鏡子裡自己眼睛形狀是否出現任何與先前不同的差異?
- - -
現實世界如此瘋狂,唯有比它更瘋狂才有可能找到比較合理的見解。這是歐洲十八年的座右銘。2020 年竟成了讓心情獲得紓解的提醒。謹以這回發表獻給我父親,他總是鼓勵我透過自己的方式,
與眼前世界建立起更深刻的關係。
初診複診差別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Pecha Kucha 20 x 20
Xue Xue Institute, FEBRUARY 6, 2021
攝影師的朗讀 / 獻給父親 - 張 雍
- - -
這是我。
2020年三月,人口兩百多萬人的中歐小國,一天確診人數上千人。右派保守政府即將宣布封城,太太將我從午睡中叫醒,馬上收拾行李,即刻前往北部山區岳父岳母家躲避疫情,一旦封城,至少還有大自然,遠比一家四口困在盧比安納公寓裡來得容易。
- - -
這是我大女兒。
學校受疫情影響暫時關閉。她問我,為何市區露天咖啡館也得全數關閉,那些餐廳前的封鎖線又代表什麼意義?
- - -
昨晚作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一隻既像是狐狸又好像是狼或野豬野生動物,在舊城空蕩的市中心,牠盯著我看,有股聲音告訴自己: 「不要動」,牠再回過頭來卻沒注意到我,逕自朝遠方跑去…
- - -
媽媽來電提到爸爸心臟不適,連幾天回醫院複診,心臟已裝了兩根支架的父親,煙癮從未停歇。五月五號清晨,抽完最後一根菸,我決定戒菸,替這個瘋狂的疫情留下一個紀念。才打開檯燈,”碰!”一聲,燈泡燒壞了,兩隻乾枯的粉蛾從燈罩空隙處跌落下來…
- - -
斯洛維尼亞政府宣布更嚴格的防疫措施,公共空間一律得配戴口罩。旅歐十八年,從未預料有一天會在歐洲街頭看見這樣的風景。我痛恨「社交距離 Social distancing」 這個詞彙的發明,難道不應該將之正名為 : 「反社交距離 Anti-Social distancing」?
- - -
這是我太太。
年初返台前,她仔細研讀檢疫規定。歐盟護照原本讓她什麼地方都可以去,唯獨這回須事先申請探親簽證始能入境。搭機旅行更不如過往容易,病毒與乘客一起,機場人群的眼神儘是猜疑,此刻的邊境檢查,全換成了那傖惶的人心。
- - -
我與我的兩個女兒。
原本平靜的生活,似乎再也回不去。她們已好一陣子沒有見到學校與幼稚園的好朋友們,在路上也看不到口罩後面人的表情,對女孩們而言,這似乎倒是個特別的化裝舞會,只是顯得有點詭異。
- - -
五月三十號清晨,媽媽突如其來的簡訊寫道: 「爸爸正在醫院急救」,趕緊與弟弟視訊,看見病床上身形纖瘦的父親,閉著眼睛,彷彿正在稍事休息,呼吸器嗶嗶作響,弟弟傳來簡訊: 「爸不行了」。
- - -
這是我父親。
面對這個瘋狂世界,他決定於睡夢中悄悄遠行。戴著口罩徘徊在異鄉街頭那些腳步顯得猶疑的人群裡,我臉頰上的兩行眼淚,更沒有人會在意。
- - -
以上,是我的親身經歷。
影像則是 2015 年我人在歐盟邊境目睹的逃難場景。
當下的我們也不全都成了疫情的難民?
人們總是忙著區分「我們」或「他們」,現在看來又有什麼意義?
- - -
2019 年三月,伊拉克庫德族自治區。先前難民們在歐洲邊境大排長龍是為了逃命,當地人冗長的隊伍是準備加入庫德族新年的歡慶,類似的場景,截然不同的劇情,某種唐突與矛盾,似乎是這個世界組成的古老核心。
- - -
我想念我父親。
比起他睡夢中瀟灑地遠行,你是否也同意,選擇留下似乎需要更多的勇氣?
- - -
2019 年庫德斯坦當地的精神病院,更像是囚禁著瘋狂的監獄。
仔細想想,不只精神病院裡的病人、外邊所謂「正常」的我們,不也正全部被軟禁在這個孤獨的島嶼?
- - -
PKN 的講者總是帶來許多精闢的「解答」與「見解」。瘟疫蔓延期間的PKN,在座的各位請容許我向你坦白 - 「我是如此地困惑,眼前顯得粗暴的一切我無從理解」。只好轉向內心世界,試圖以平靜與自在來突破那有形與無形的封鎖線。
- - -
一向顯少拍攝那些開心的「場景」。寧願放下相機,加入歡樂的人群。只是此刻回顧那些歡愉的表情,照片「紀念」的功能又再度被凸顯,我懷念那些清楚寫在臉上的表情。
- - -
我們與羊群有何差別?
牧羊人透過恐懼驅使我們順從,不聽話的 black sheep 只會帶來危機。牧羊人口中「隧道盡頭的光線」究竟是希望,還是迎面而來的卡車? 另一次兇猛的撞擊? 一隻羊若能學會獨立思考,事情是否會更容易?
- - -
2020 年是個殘酷的分界點。與許多人一樣,我被強迫學著去說再見。是永遠再見的那種再見。試著去體會將那些美好人事物給永遠地珍藏在內心深處究竟是怎樣的感覺。我仍努力嘗試,很可能我永遠也學不會。
- - -
2019 年庫德斯坦精神病院的表情。
同時也是當前斯洛維尼亞許多當地人於晚間九點宵禁開始前,站在自家窗前懷念自由空氣的眼神,相較於外邊的失控,精神病院裡的氛圍是否還更單純些?
- - -
溫馴的草食動物是大自然食物鏈裡的獵物,必須保持警惕隨時觀察四周動靜,其瞳孔形狀透過演化趨近水平 —— 狹長的瞳孔讓羊群有更寬闊的視野好保命。
從現在起,我們是否也該固定留意鏡子裡自己眼睛形狀是否出現任何與先前不同的差異?
- - -
現實世界如此瘋狂,唯有比它更瘋狂才有可能找到比較合理的見解。這是歐洲十八年的座右銘。2020 年竟成了讓心情獲得紓解的提醒。謹以這回發表獻給我父親,他總是鼓勵我透過自己的方式,
與眼前世界建立起更深刻的關係。
- - - - - -
張雍攝影系列講座
【攝影——最感性的在場證明】
https://bit.ly/3s2fJAS
學 學 02-8751-6898
台北市內湖區堤頂大道二段 207 號
02-8751-6898
https://bit.ly/3ouUJ3x
初診複診差別 在 初診定義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提供初診定義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初診定義長庚、初診掛成複診、同醫院不同科算初診嗎有關健康/醫療文章或書籍,歡迎來健康急診室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
初診複診差別 在 初診定義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提供初診定義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初診定義長庚、初診掛成複診、同醫院不同科算初診嗎有關健康/醫療文章或書籍,歡迎來健康急診室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
初診複診差別 在 [請益] 為何醫院初診要分開來- 看板ask-why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這個會不會得去 ask 板問咧?太粗淺了
初診,醫院沒有你的病歷,所以要特別建文件,這我懂
但我以為初診掛號同時建帳號就好了
可是各科門科都有分初診複診
原本我以為,該科別沒有我的病歷,那第一次就要做全面檢查
比如牙科,一次看完我滿口蛀牙,只補一顆
下次來掛複診,病歷又明明白白可以節省時間
那就可以連補兩三顆了
以這個想法
如果我看過眼科,因為沒看過牙科
第一次去看牙科時還是要做全檢,應該是初診?
不,每一家醫院都說不是這樣
他們說,在別科看過後,以後就是複診了
既然如此,初診只有一次
那各科又為何要分初診複診呢?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9.65.1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