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三個案子都與威權、政治相關,分別是 #杯具社 改編自小說《一九八四》的同名影像作品、史明文物館開館計畫,以及主持有關朝鮮的特輯。
我在這三個案子裡面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有飾演受迫害與迫害者的演員、紀錄者、也有主持,而這三個案子也在九月到來之際,依序有了階段性的結束。
《1984》投入的時間最長,也在排練之前看了George Orwell的原著,關於毛扶正的故事則是拍攝過後才看了紀錄片。對於意象劇場經驗並不多,為此在收到劇本之時,那與一般寫實文本是全然不同的消化體驗,我感覺在排練時演員與導演所工作的面向是非常不同的,與作品本身要傳達的意念也是;愈到後期,一切看似不相干的齒輪會神奇地嵌合而一,這是我的歷程。有次導演針對劇中一場情感最重卻也最為隱晦之處,說到了自己的觀點。
回到家以後,我一直在想著關於導演「隱晦」的這個選擇。
「沒有人有權利因為彼此的顏色不同,而對彼此施加壓迫。當然我們也不應該因為彼此顏色不同,而收回對彼此的親情,友情與愛情:如果我們因為顏色不同而厭惡彼此,那正是極權政府想要達成的目的」
「目標在於透過文學經典看見政治受難者的疼痛,並拒絕被煽動仇恨」
這是我節錄節目單的文字,完整版會放在留言處。
我在思考著自己對於國民黨的立場、對台灣的立場,當我公開表述時,怎樣的界線是煽動仇恨?我對國民黨的想法,是希望他們早日繳出上億不法黨產;我也希望台灣落實轉型正義,改掉各種威權時代下的公設命名。
後來我接觸 #史明文物館 這個案子,它與我投入《1984》的時間略有重疊。
撰寫了台灣四百年史的史明,革命的故事多如繁星,活過了一世紀,留給後人的那麼多,知道的人卻不可思議地少。我身邊有同齡的人不知其名,也有人認同台灣便是從中國脫出的一個小島,文化上一脈相承,不可分離視之。能有這個機會與館方合作我很感激,尤其館方又是與史明一同行路一段的人們,更是讓我心有戚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望與詮釋,但何來如此多的抗拒與對立呢?我知道關係是複雜的,歷史與各方利益更是不可能切割,但至少,我想透過一己之力,去拓開一點鬆動的可能,其實夥伴很多的,而夥伴的串聯又可以拉起更多人的手,有那種溫暖的感覺。
與其說我認同作為革命家的史明,激賞作為一個「人」的史明,更接近我對他的敬佩之心。
說到台灣,就再往下提第三個案子,當時特輯所訪問的兩位來賓AB,一位從事朝鮮貿易,一位從事朝鮮旅遊業。我在閒聊的時候有跟他們交流國名稱呼的問題,對於朝鮮來說,因為不承認大韓民國,只承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權,所以稱呼他們北韓對他們來說是不恰當的;而對韓國來說,不承認朝鮮,所以叫他們南朝鮮也會非常冒犯。
在整場訪問之中,我都以他們認為尊重的方式稱呼他們的國家。
當時印象深刻的是,從事貿易業的A說:「大家都認為朝鮮很可怕,事實上你可以想像成是台灣的兩蔣時代,你會覺得可怕嗎?不會嘛,你爸媽也是那樣子活過來的不是嗎?」
我是覺得非常可怕的呢,活過來的人的確很多,但也不明不白地死去許多人。
第二句印象深刻的話是,A說他們圈子的人常說「在朝鮮你不作死就不會死。」我還是覺得很可怕,畢竟遊戲規則是國家訂的,與之相比人民是多麼渺小。
訪談過程我以一貫活潑的風格順利完成了,關掉相機之後再閒聊了一會,B提起了無足輕重的一件事,開頭就說這個就不能在節目上說了。我在想,這樣的價值觀的確是我們的社會一般人難以想像的:被支配著生活與選擇,如果不聽話就會遭受懲罰,聽話就能安然度日,而統治者是太陽一般的存在。
我也同樣相信有人是真心誠意地尊崇這個國家,也無意去挑戰,只是……太陽就是太陽,它不因你是誰而改變對待你的方式,它也不因你存在與否而改變它的消亡。它不須規定你崇拜他,便自成光亮。
最後回到《1984》,如果想觀看這部作品,9/3-9/10將於vimeo平台免費播映,隨點隨看。
原型為舞台劇,最後以影像問世。如果對於上述議題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友愛週一起觀賞,也歡迎交流呦😊
-
編導:李昱伶
演員(依出場順序):李季,陳采恩,張昌緬,曾歆雁。
音樂設計:劉子齊
影像設計:何孟學
燈光設計:陳柏為
平面設計:郭保伸
劇照拍攝:陳柏翰
※演出連結即將公告,敬請按讚追踨與分享杯具社臉書專頁。
主辦單位:杯具社
協辦單位:林口社區大學
指導贊助單位:國家人權博物館
補助單位:財團法人臺灣民主基金會
特別感謝:二二八國家紀念館、何一梵、林傳凱、河床劇團、耿一偉、桴駱自由空間、夏春祥、黃雅亭、國家人權博物館 典藏研究及檔案中心、鴻鴻(以筆劃順序排列)
分離主義翰林 在 852郵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香港要同內地睇齊……
全文:https://www.post852.com/?p=323587
港澳辦主任兼中央港澳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夏寶龍,日前為「愛國者治港」發表重要演說,外界均認為是下月北召開兩會改革香港選舉制度而定調。《信報》創辦人林行止於今日該報專欄形容香港「已換了新天」,認為由北京界定何謂「愛國者」的新做法,意味香港政務將與內地官僚機制看齊。
林行止稱,對於這種蛻變不感意外,只是覺得「有點來得太快」。他解釋稱,現代英國法理學之父、法律實證主義創始人之一的約翰.奧斯汀(John Austin)所創的《實在法》(Positive Law)提到,具政治優勢者有權為劣勢者制定法律,而國內法能令人民規行矩步,在於政府有「強制力」,亦有足以維護建制如常運作的軍隊、警察和法庭,他亦認同這種說法。
然而,特區政府不但沒有捍衛其管治權的「強制力」,在人事任命以及議員選舉上又受制於北京,因此,不管其組織如何嚴謹、結構如何堅實,充其量只是不能保障其治下人民基本政治權利的「弱勢政府」(Weak Government)。他形容這是「宏觀現實」,港人只好接受由京官為達至「牢牢管治」,而為香港制定的選舉制度。
林行止相信,港府人事任命以至各級議會選舉,日後都非由北京認可的「愛國者」出任不可,什麼是「愛國者」要由北京定調;如何達標則由北京決定。這種轉化意味香港政務將與內地官僚機制看齊,在這種情形下,香港政經能否分離,即經濟能否在自由體制下運用並獲國際人士認可,將會是一大考驗。
#852郵報 #林行止 #憂寶龍 #愛國者 #愛國者治港 #實在法 #選舉改革 #強制力 #弱勢政府 #牢牢管治權
分離主義翰林 在 852郵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太愛香港。
全文:https://www.post852.com/?p=310492
本港多間媒體昨日引述消息報道,警方首次引用《港版國安法》,以涉及煽動分裂國家罪與勾結外國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通緝6名已離開香港的社運人士,其中包括香港眾志創黨主席羅冠聰、前英國駐港總領事館職員鄭文傑、香港效益主義黨主席劉康、本土民主前線前發言人黃台仰、香港獨立聯盟前召集人陳家駒以及「香港民主委員會」執行總監朱牧民。
羅冠聰在社交平台上發文回應,稱被通緝或許是因為太愛香港,認為現時一連串拘捕、DQ以及通緝印證了他需要活躍在國際舞台,又重申所在海外倡議工作都是以個人身份而行,同時離港後已沒有聯絡親人,亦正式與他們斷絕關係。他表示其社交媒體仍然會繼續營運,希望港人要對抗白色恐怖,不要自我設限,並會在能力範圍內保障自己的安全。
鄭文傑在社交平台上表示,自己「出咗名比(畀)人笑係『大中華膠』」,質疑為何會被控煽動分裂國家,認為「專制政權之下,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他強調自己的言行是秉持人民的權利及自由,即使經歷分離、拘禁、虐待、污名、窮困也不退半步,若然極權專制要以此定罪,這會是他一生的榮譽。
劉康則在社交平台上載了一張自拍照,並寫上「香港政府通緝我?太陽如常升起,英國陽光都係咁燦爛」。他隨後發聲明,稱香港政府通緝他明顯是政治迫害,並認為「太陽會如常升起」。若香港政府與中國政府妄想以「洗頭艇」方式將他帶走,必定會迅速受到制裁。他指自己沒有理由放棄政治立場,會繼續呼籲國際社會制裁香港與中國政府。黃台仰同樣在社交平台上載了一張中聯辦前主任張曉明說「太陽照常升起」的圖片,惟並未發表任何聲明回應被通緝。
朱牧民在社交平台稱,自己成為美國公民超過25年,或是首位因國安法被通緝的非中國公民,並相信自己不會是最後一人,任何為港發聲的美國以至其他國家的公民都有機會成為目標。陳家駒回覆《蘋果日報》查詢時表示,相信政府通緝他的原因與早前被捕的前學生動源召集人鍾翰林等人相同,並指香港獨立的主張一向是中共重點對付的對象。他強調不會因被通緝而噤聲,「我們這群流亡的人」就是為了在外國說出「在境內不能說的議題」。
#852郵報 #羅冠聰 #鄭文傑 #劉康 #黃台仰 #陳家駒 #朱牧民 #港版國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