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熱愛護理,但我不想在血汗醫院工作!
🗣:健保都只給付急性醫療,社區、居家都沒有相關補助可以申請,難怪我們多數護理同仁的就業市場只在醫院診所!
您是否經常在內心 murmur 以上幾句話呢❓ 您的心聲我遠在新加坡都聽到了‼ 別擔心,我回國後會邀請心口司、照護司丶健保署等相關單位召開協調會,#共同研議健保給付急慢性病的比例,並特別配合衛福部的居家護理所倍增政策,讓具有「精神專科」、「精神衛生」認證的護理人員開設 #精神居家護理所。
為何我會特別提到精神居家護理所?大家有所不知,衛福部在2015年統計,#台灣光一年就診精神科的人數就有超過250萬人,且領取精神疾病身心障礙證明和健保重大傷病卡的人數,也都以相當驚人的速度在成長中🆙🆙 精神疾病已經成為我們不容忽視的慢性病之一。
如果政府能投注更多資源到居家和社區做慢性病照護,讓護理人員開辦精神居家護理所,不僅可以活化不在職的四成護理人力,#讓護理人員多一個社居的選項,還可以讓精神疾病患者還有所有需要身心輔導的癌症或身心障礙者,都能夠在社區或家中獲得妥善的照護服務,#進而減少自殺事件,#甚至是隨機殺人事件的發生,以健全我國的社會安全網💪💪💪
#精神居家護理所
#社會安全網
#護理回歸專業
#512護師節 #分享護理重要政策「居家護理所倍增」行動計畫‼
🤔熱愛護理的我,除了在醫院工作,還有更多元的選擇嗎?
😃來認識「#居家護理所」吧~!
🎀#WHAT🎀#居家護理所丨係蝦密?
☑讓我們想像一下:如果護理機構的病床走道變成厝邊頭尾的街坊巷道,那......「居家護理所」就像是護理站,護理師可以走入每一個家庭,關心照料每一個人的健康。
☑透過走動式護理,讓健康照護從「相借問」做起!
🎀#WHY🎀#為什麼推動丨居家護理所?
一直以來,台灣的醫療照護體系是以醫院為主,護理人力的執業分布也高達80%在醫院服務...然而,在高齡化及少子化的雙重夾擊下,現今社會對於社區照護的需求已明顯大增!
🎀#HOW🎀#你們怎麼推動丨居家護理所?
☑我們推出「居家護理所倍增」行動計畫!
☑透過輔導設立、實證培訓、科技應用,讓護理人員可以更彈性自主微型創業,走入社區,到家提供家庭護理,建立讓醫院護理師延伸社區執業的居家護理模式,更延長護理專業職涯。
⚠ 看到這...你也好奇了嗎?想進一步了解怎麼開居家護理所?🤥
⚠目前我們已完成輔導居家護理所設立培訓共53位,可以協助輔導有意願的護理人員開設居家護理所,提供更多居家護理所設立相關指引訊息!詳情:http://bit.ly/2VsSTG2
#熱血護理夥伴
#護師節 #一起來認識重要的護理政策 #居家護理所倍增計畫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670的網紅侯友宜 houyui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21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對今年的畢業生而言,六月的鳳凰花開,原本該是各奔前程,成了待在家裡的「防疫月」,更遺憾地不能親自和朝夕相處的老師同學道別,只能透過線上畢業典禮告別熟悉的人和校園。 上個週末我和五位今年畢業的高三同學們視訊,突如其來的停課,同學們說,有種「突然就畢業了」的不真實感,他們也和...
分享護理重要政策 在 侯友宜 houyuih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對今年的畢業生而言,六月的鳳凰花開,原本該是各奔前程,成了待在家裡的「防疫月」,更遺憾地不能親自和朝夕相處的老師同學道別,只能透過線上畢業典禮告別熟悉的人和校園。
上個週末我和五位今年畢業的高三同學們視訊,突如其來的停課,同學們說,有種「突然就畢業了」的不真實感,他們也和我分享心情、未來的志向與夢想。
-瑞芳高工綜高衛護學程的黃珮倫同學,是新住民第二代。看到第一線護理人員防疫的付出與辛勞,未來期待投入衛生與護理領域,希望能持續守護全民的健康。
-從小患有先天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丹鳳高中黃宥嘉同學,在校內數理學科競賽及科展競賽中屢獲佳績,還參加了國際小行星搜尋計畫、扶輪公益路跑、作文比賽,更以67級分學測成績拚上台大工商管理系。
-三重高中進修部張玉玲女士,小時候由於家庭因素沒辦法繼續升學,決定重返校園,已經有2個孫子的她,健康有活力,今年順利畢業。
-樹林高中原民專班應屆畢業的何倇馨同學,了解語言是族群之生命,期許自己能持續耕耘族群語言,以傳承原民傳統文化。
-瑞芳高工土木科的陳宇其同學,對於土木測量充滿興趣與熱忱,是測量職類的全國技能競賽的正式選手,也參與國家地震工程中心之校舍耐震能力提升歷程記錄作業。
和同學們的對話讓我想起40多年前中學畢業時的心情。當時隻身來到台北就讀中央警官學校,面對全新的生活與未知的挑戰,我和這些年輕人一樣,帶著炙熱的夢想與希望,邁向新的旅程。畢業是人生重要的新階段,祝福同學們每一步都走得穩、走得自在,審慎規劃、勇敢無懼地向目標前進。
這段在家的時間,有些同學可能樂得覺得假期提早來到,但請還是要規劃好作息,把握機會充實自己,使用3C之餘,記得起來動一動,保持身心的健康,不要荒廢蹉跎了時間。
謝謝同學們配合政府的政策乖乖待在家,我知道青春正盛的你們肯定等不及能夠自由徜徉,再忍一忍,我們用正向的態度面對這次疫情,同心協力,配合政府的防疫措施,我們一定會盡快打贏這場仗,#新北加油,大家加油。
#侯友宜
分享護理重要政策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募集【小民心聲】
本人/親屬 &國內/外 皆可
1. 施打疫苗後的狀況?
2. 染疫後的情形?
3. 第三級警戒,小商家怎麼辦?
請簡述個人經歷
並將可供聯繫的方式傳送至
fantasy@fantasy.tw
將有專人與您聯繫
今天又是疫情變化的一天,讓我們來聽聽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醫師怎麼看目前的疫情呢?
根據聯合報的報導:【台北農產運銷公司從6月21日至今,已經做了4933人快篩,其中偽陽性有15人,PCR檢測後4人確診。台北市長柯文哲認為「北農沒有你們想像得那麼可怕」,指出確診率不到0.1%。副市長黃珊珊表示,目前已經打了1700多劑疫苗,預計周五前造冊的4000多人都會打完,也強調公司造冊後就要負責任。】其實北農的老闆是農委會,所以看到好久不見的陳吉仲出來害我嚇了一跳,怎麼忽然跳出來,北農的群聚開始在五月中,難道這一個月之間中央都不覺得北農有可能產生嚴重後果嗎?不過目前北農要保持運作,一邊還要進行疫情管制,真的做得到嗎?我們請王任賢醫師來分享一下他的看法,到底北農應該要怎麼處置呢?
另外,北農的人流量一天可能高達兩萬人,又有各種來自各縣市的蔬菜水果,中南部真的都沒有受到更嚴重的影響嗎?
另外,王理事長在中國時報的投書中也寫了這次廣州的篩查十分有效率,目前這次DELTA病毒在廣州的狀況,和整體封鎖篩查的狀況到底如何,台灣能夠預先抄作業做好準備嗎?但這種強勁快速封城的狀況還是造成了國際航運的嚴重問題:【全球陷入塞港夢魘,全球第四大、中國大陸第三大深圳鹽田港的港區已正式通知所有的客戶,作業量逐漸恢復當中,最快要到6月底有望全部碼頭恢復作業。貨攬業者表示,原本要進鹽回港的貨大部分都還在排隊等進場,現在手上的貨都「滿出來」,到月底才能全面恢復,急單還是要拉到別港口出貨。】難道篩查沒有甚麼更容易的替代方案嗎?
另外,根據德國之聲今年五月的報導:【德國聯邦政府和各州政府週三經過馬拉松式的磋商後,制定了德國如何逐步解封的策略。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是提供民眾免費快速篩檢的機會。預計自下周開始,聯邦政府將會承擔快速篩檢的費用。每人每週可以獲得一次免費檢測的機會,地點可能位於檢測中心、診所或工作場所,由受過訓練的人員執行。其中幼兒園保育員、兒童、學生和教師都是快篩措施的重點討論對象,以確保學校及幼兒園能保持開放。
德國衛生部長施潘(Jens Spahn)週四表示,德國已訂購至少2億份自我檢測試劑以及8億份快篩試劑,供應商目前有1.5億份存貨。自我檢測試劑的使用原理與快篩試劑相同,由鼻子或咽喉取樣,使用者可自行檢測,無需專業人員協助。】另外,今年五月開始,德國也修正了相關的逐漸開放的規定,【根據最新法規,疫苗接種者和痊癒者將無需提交陰性檢測結果,就可以出門購物、理髮或參觀植物園等等。除此之外,接種者和痊癒者還可以在私人空間不受限制地訪友會客。不過,完成兩劑疫苗接種14天後,上述取消限制的措施方可生效。】
另外,根據geneonline的報導,原先大受期待一堆人投資的CureVac竟然三期臨床實驗結果令人失望,連百分之五十都沒達到:【Pfizer/BioNTech 與 Moderna 的 mRNA 新冠疫苗是各國施打的熱門疫苗,德國藥廠 CureVac 同為 mRNA 新冠疫苗的開發商,雖研發速度偏慢,但因其疫苗儲存條件較佳與量產成本較低,仍具有與 2 大 mRNA 疫苗開發商競爭的潛力。然而,CureVac 最新出爐的第 2b/3 期期中臨床數據卻讓它失去了入場競爭的門票,抗輕度至重度的 COVID-19 有效性僅 47%,未達到預期標準。
臨床試驗 HERALD 招募了來自歐洲與拉丁美洲的 4 萬位受試者,並在共 13 種以上新冠變種病毒遍及的環境中試驗。結果指出,134 位感染 COVID-19 的受試者中,有 124 個案例源自變種病毒,其中 57% 受試者是受到高關注變異株(VOC)感染,也就是那些已有文獻證實能降低新冠疫苗與療法功效的病毒株;其它變種則包含 Lambda 變種病毒(C.37,祕魯)與於哥倫比亞發現的 B.1.621。】可是我們高端的疫苗感覺信心滿滿的ㄟ,都不會覺得自己三期有可能出問題嗎?
著名的喜劇演員李秉穎還在自由時報的訪問裡面表示:【李秉穎指出,這種攻擊就是「雞蛋裏挑骨頭」,先攻擊沒有三期、再攻擊審查委員,什麼東西都可以拿出來批評,但這真的對台灣民眾是好的嗎?國產疫苗如果不能如期上市,最高興的會是誰?他認為台灣防疫受挫,最高興的絕對不是台灣人民。】那全世界到底除了台灣之外有哪一個國家已經使用免疫橋接代替第三期認證疫苗,沒有的國家是不是都不認同台灣獨創的政策,對台灣不好?
另外,根據ettoday的報導:【國內從5月11日確認社區本土病例,疫情爆發以來已經累計超過1.3萬名本土,且有超過500例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最新重症統計,有2444人屬於重症,當中大部分是60歲以上有1639例。60歲以上重症率達到35.8%。】根據中央社的報導,巴黎的研究數字:【這項刊登在刺胳針呼吸道醫學(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期刊、使用全法國數據的研究強調,感染2019冠狀病毒疾病更為嚴重。研究人員將今年3月與4月8萬9530名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住院病患的資料,與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底間4萬5819名因季節性流感住院病患的數據作比較。】在這份法國研究中,進入加護病房的比例是16.3%,而死亡率是16.9%,如果照這個數據來看,法國的死亡率比我們高,但我國的重症比例也還是比較高,到底有甚麼原因呢?
【call out新竹Justin】分享故事:
1. 帶爺爺奶奶和外公都施打過AZ疫苗了。爺爺和奶奶是我帶他們去打疫苗的,新竹市搞了一個大型戶外疫苗接種站;當天報到量體溫消毒、查驗證件(會特別對健保卡跟身分證以上都會過卡)、醫生問診打疫苗、休息30分鐘,其實過程還算順利。
打完疫苗後長輩其實都沒什麼狀況,但打疫苗前有請他們帶平常在吃的藥給醫生看確認沒問題才打,也有現場等30分鐘才離開但其實真的很多長輩根本不想等30分鐘打完就想走。
但是當問到第二劑疫苗何時能打時,護理人員則表示要看疫苗何時會到…
2. 三級警戒下身為一個碩士應屆畢業生說實在感覺我們被政府拋棄,疫苗沒我們的份、紓困沒我們的份、因為疫情有些職缺沒有再開了,但我們又能怎樣罵了政府會聽嗎?只會找專家學者來定紓困方案,但那完全不符合真實民間狀況啊。社會上20-40歲年輕人誰關心過我們?只有選舉喊出一堆打高空政策,實際上有哪個政治人物關心過我們。
20-40是台灣勞動力生產主要一群我們可能稅繳的沒有大老闆多,但付出勞力對國家貢獻總有吧?每個行業都說要優先打疫苗官員也跟民眾搶,我真的很希望國家沒有拋棄我們。
#王任賢 #北農 #疫苗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分享護理重要政策 在 陳靜敏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疾病與疫情不分國界,為了真正實現「全民健康覆蓋率」(Universal Health Coverage),全球健康的拼圖,不應該遺漏任何一人、存在任何空缺,#台灣更不應該因為政治因素而被排除在公共防疫體系之外,在全球衛生疾病反應機制留下巨大的漏洞!
2005年我以國際護理協會(ICN)會員國代表的身分出席世界衛生大會(WHA)時,各國皆因SARS事件不斷呼籲,不該把台灣排除在通報防疫網之外。當時SARS大爆發,台灣無法參加世衛組織的會議,也無法從世衛組織獲得任何有關SARS的訊息,導致我們獲得公開資訊時,往往已經跟不上最新疫情。
其實台灣沒有參加WHA,真的是各國的損失。台灣有優秀的醫療服務和高達99.6%納保率的全民健康保險制度,這正是我們努力實踐「全民健康覆蓋」最好的代表,也是我們領先全球的經驗。此外,台灣的醫療成就、專業技術和防疫策略也是世界有目共睹的,應該要持續與其他國家進行學術研究和技術交流,同時我們也不吝於分享這些寶貴經驗,去幫助其他有需要的國家。
💥需要再特別跟大家強調的是,在整個健康照護團隊中,#護理師尤其是至關重要的角色,因為護理是社區人民與複雜醫療系統之間的醫療保健橋梁,不僅在健康促進和疾病預防可以有最大的貢獻,更是深入社區、實現「全民健康覆蓋」最關鍵的因素。
為此世衛組織還曾表示,2020年是「the year of the nurse」,Burdett護理信託基金更是發起為期三年的「Nursing Now」全球性活動,並由國際護理協會(ICN)和世衛組織(WHO)共同展開。#護理的重要已是全球共識,期待外交部和衛福部能夠一同響應,提升護理師的專業形象與地位,增強護理師的影響力,好讓護理師能夠發揮最大貢獻,確保世界上每個角落的民眾都可以獲得其所需要的健康照護。
📌📌更重要的,是讓台灣護理學會在參加ICN於新加坡的2019年會時,可以將我們政府為護理所做的種種事蹟分享於國際,並在2020年時將這些醫護成就帶去WHA,#讓全世界都看到台灣在衛生健康的努力與貢獻。如果現在不是投資護理最好的時機,什麼時候才是呢?
🔥Nursing Now活動目標🔥
✔確保護理師參與護理及健康政策,以發揮更大影響力。
✔鼓勵投資更多經費與資源在護理人力,讓護理師學習、領導與發展。
✔聘任更多的護理師進入領導與決策層級。
✔推動更多可以展現護理師影響力的研究及實證。
✔分享有效、創新護理實務的實例。
#質詢
#世衛組織
#世衛大會
#護理之年
#NursingNow
分享護理重要政策 在 衛生福利部- #512護師節#分享護理重要政策「居家護理所倍增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透過輔導設立、實證培訓、科技應用,讓護理人員可以更彈性自主微型創業,走入社區,到家提供家庭護理,建立讓醫院護理師延伸社區執業的居家護理模式,更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