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外交世界報十月號的文章
《 台灣- 美中紛爭的核心「台灣- 中國夢的缺塊」》
其實對某些人來說這些內容都耳熟能詳了,但還是翻譯給大家看一下,看看法國如何陳述美中台關係。裡面有些美中台關係史,可以拿給法國親友看一下!
🌿🌿🌿🍃🍃🍃 #我明天開始要寫獨龍谷跟旅遊文了啦🌿🌿🌿🍃🍃🍃
選出自己的總統及擁有自己的貨幣的台灣, 前途如何 ? 只有15個國家承認台灣是中國唯一的代表(🤦沒錯啦,國名是中華民國咩)。雖然北京希望台灣重回懷抱,但越來越多台灣人不相信「一國兩制」,而美國也玩弄這些恐懼。
繼經濟學人將台灣視為「全球最危險的地方」之後,類似文章紛紛出爐,美國外交委員會三月的報告指稱 : 「台灣正在成為一個爆炸性的點,可能會將美國、中國或其他強權捲入戰事」。與此同時,美國印太地區司令Davidson也在參議院指出「台灣海峽可能在近十年爆發戰爭」。
…自蔡英文當選總統之後,北京就切斷一切官方溝通管道。近幾年兩岸情勢壓力增高,2020年中國軍機就在台海附近出現380次,2021年次數更多。
(中略台美中關係史)北京對台灣的態度如此堅持是認為兩岸血濃於水,台灣人祖先來自中國,台灣人自然是中國人。席近平2012年上台之後,驅使整個中國重新拾回驕傲並去除自1842鴉片戰爭以來的屈辱。自港澳回歸之後,台灣是最後剩下的民族恥辱。
雖然蔣介石的KMT與PCC有不同的意識形態,卻有共同的民族主義,也強制台灣人接受。在過去有一百萬外省人佔台灣人口百分之十五的情況下,推動民族主義比較簡單。但1980年之後台灣開始民主化,中國的民族主義受到本土台灣意識認同的挑戰。文化上有中國的根源,但台灣也有自己的歷史與政治軌跡。這股台灣認同造成了2000年第一次的政黨輪替。
KMT失勢之後,視台獨為主要敵人,開始以《大中國》為前提與PCC頻繁合作。2008重新執政之後,關於主權問題,利用商界與媒體對台灣民眾操作double discours(雙言巧語) ,並以經濟來吸引民眾與中國拉近關係。馬英九任期內即與中國簽署了19項協議,也佈下「兩岸共同市場」的基礎。在支持台灣獨立的人眼中,台灣經濟過度依賴中國,幾乎佔出口總量的百分之四十。三十年前由中國當局開闢的統一道路似乎已成為一條高速公路。
2014年,KMT的中國夢醒。(中略)長達三個星期的太陽花學運顯示了台灣四十歲以下世代的公民意識。該世代只認識台灣的民主時代,對於兩岸經濟整合帶來的政治效應持懷疑態度。關於國家認同的民調在十五年當中漸漸趨向台灣國家認同。2020由政治大學發起的民調當中有將近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認為自己是台灣人,而1992年的民調當中僅有不到五分之一如此宣稱。中國的經濟誘惑衰退,百分之九十的台灣民眾拋棄一國兩制。30歲以下的民眾更沒有中國夢,其中三分之二認為國名應該是台灣,非中華民國。
台灣人因而對中國海妖式的誘惑充耳不聞,中國遂祭出武力威脅。但這牽涉到美國,因為美國必須遵守「臺灣關係法」,而美國其實為了避免戰爭,一直都在玩戰略模糊政策。
對美國來說,台灣是區域realpolitik(現實政治)的一枚戰略棋子,近幾年來重要性不斷提高。台灣以其資本主義與民主典範,也繼續在美國遏止中國的遊戲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在拜登的科技民主聯盟當中。台灣的晶片優勢,也讓美國勢必要與台灣站在同一陣營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9萬的網紅觀點,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主持人:陳揮文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18:00-19:00 ◎節目內容大綱: 第一段: 一,AIT理事主席莫健訪高雄 韓銷假上班接見 二,韓:就像新年小孩穿新衣 高興迎接莫健 三,外交場合應不卑不亢 不必強調新衣新領帶 四,莫健:台灣關係法40年台美關係今最強健 五,干預內政? 莫健:想聽聽韓...
出口 寫 中國台灣 在 我的紫袍夢-3年9月的檢察官日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1世紀台灣的內憂外患】外有中共宣揚中國夢大外宣、內有執政黨自我高潮大內宣
台灣人一方面面對中共的大外宣,腦波弱的韓粉與中國夢族群跟著起鬨,相信假消息就算了,竟還崇拜專制反對民主,甚至盲挺中共打壓香港,還有人不敢移民去中國卻希望「促進統一」被中共統治的。
另外一方面又面對「台灣價值」政府的大內宣,製作外文版的各種宣傳標語,找國外親台記者刊登,再翻譯回中文在國內自我陶醉,換來另一批在同溫層的自慰中自我滿足的族群集體高潮。
外有大外宣、內有大內宣,前者在LINE群組中狂傳含有虛假訊息的老人圖、後著則是忙著更換令人尷尬的大頭貼……台灣人真的是辛苦了。
摘自 Hsin-Yin Wu 原文下方留言:
〔我剛剛跟一位匈牙利同學講到此事,他也不知道歐盟有捐疫苗。
還反問我說:捐疫苗給別人後,為什麼還要把大頭照改成"EU can help","Ist das nicht peinlich?"(這不是很尷尬嗎)
講得我泱泱大台灣人尷尬癌又要發作了...〕
來看看這組對照組:
台灣捐口罩-
〔台灣捐歐盟國家口罩時,以各種大篇幅的頭條新聞進行「大內宣」,並且想方設法設計新聞稿讓外媒抄,再翻譯回中文感動台灣成千上萬的同溫層,外交部也搞出"Taiwan can help"的標語,感動無數的台灣價值好青年一個個換上大頭照,互相取暖繼續感動。
問題是,中國才是口罩第一出口國,他們傳出了個病毒,又賣口罩發財(現在整個市面上都是MIC口罩),要比口罩數量,台灣有辦法比得上那個財富不均、大肆剝削廉價勞動力、由中共獨裁暴政統治的中國?
「台灣價值」,真的是口罩?〕
歐盟捐疫苗-
〔 歐盟捐助台灣一萬劑疫苗的事情,我在歐洲沒有看到什麼大篇幅的報導和宣傳,也沒見到哪個歐盟國的同學把大頭照換成(令人尷尬癌發作的)"EU can help" / "EU kann helfen"("Taiwan can help"仿冒版)。
更精確的說,我之所以知道這件事情,是來自台灣的媒體報導。
不過台灣的媒體報導清一色的又被政客「大內宣」帶風向,重點錯誤,把人家捐助疫苗的事情渲染成「口罩外交有用」。
有用?所以你們捐贈口罩的動機,不是出自於向世界表達善意、爭取認同,而是為了換疫苗???〕
如果搞這種不知道到底是「大外宣」還是「大內宣」自我感動的宣傳,就是台灣價值的外交高度。
歐盟的低調,則是另外一種不同價值的高度。
------
大家有興趣的話也應該注意比較一下原文截圖中兩則新聞:
同樣的新聞,記者的兩種不同標題與不同重點寫法,差別在哪?
出口 寫 中國台灣 在 黃郁芬 台北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臺北電影獎 一直以來都承載著拔擢本土優秀影像創作者、為國片開發各種可能性的任務,前天頒獎典禮也風光落幕。
姚以緹以《江湖無難事》獲得最佳女配角獎,感言十分動人。她說道:「演員這條路很漫長, #就像女性自主, #就像性別認同這麼漫長。這個獎給每個有夢想、有熱情、有愛的人。」
然而,台北電影節 Taipei Film Festival 粉絲專頁第一時間發文宣佈姚以緹獲獎時,得獎感言卻 #獨漏 了「就像女性自主,就像性別認同這麼漫長」這一句話,不少觀眾都覺得相當疑惑、不明白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
目前臺北電影節粉絲專頁已將得獎感言完整段落補上。我無意猜測原先粉專上不寫「女性自主、性別認同」的動機、我也不知道是否有什麼壓力迫使臺北電影節自我審查,我只希望臺北電影獎能夠 #更加重視台灣電影的自由創作環境、不要愧對電影要傳達的精神。
對於電視、電影、音樂工作者而言,能得獎當然是非常大的肯定;但對於電視機前的觀眾,更能夠打動人心、讓人印象深刻的,時常是得獎者闡述創作理念、分享心路歷程的得獎感言:
✨第28屆金曲獎(2017),香港女歌手盧凱彤大方出櫃、向妻子真摯告白:「我知道這個世界不完美,我的人也不完美,但有了妳, #誰還需要完美。」一席話感動眾人。
✨第30屆金曲獎(2019),蔡依林〈玫瑰少年〉拿下《年度歌曲獎》,她說:「謝謝侯季然導演告訴我葉永誌的故事,他的故事告訴我們,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可能成為某種少數,任何時刻,你都要記得 #選擇你自己,支持你自己,所以這首歌獻給他,也獻給曾經覺得沒有機會的自己。」
✨同年金曲獎上,受邀出席的香港歌手何韻詩說:「在這裡如果有任何的年輕人,你們在為這個時代在抗爭、努力堅持的話,我希望堅持下去,我會陪著你們,還有香港的所有人,希望你們每一個人 #守住台灣、 #守住香港!」
✨第54屆金馬獎(2017),楊雅喆導演高舉布條,並說:「在這個社會裡, #沒有人是局外人!」
✨第55屆金馬獎(2018),紀錄片導演傅榆說:「希望有一天 #我們的國家可以被當成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這是我身為臺灣人最大的願望。」中國的微博轉播直接將畫面切掉、把《我們的青春,在臺灣》紀錄片資訊刪光光。
然而,就在同一年的金馬獎上,來自中國的頒獎嘉賓涂們說「特別榮幸來到中國台灣金馬獎頒獎,我感到了兩岸一家親」的時候,台灣的金馬獎直播沒有中斷、也不會刻意隱蔽。這就是台灣民主自由的展現。
正因為臺灣珍惜 #創作的自由、#思想的自由、#言論的自由,這些感言才能在頒獎典禮上被說出口,也才有這些精彩又多元的作品。
希望臺北電影節可以謹記這一點,記取這次的教訓,未來絕不重蹈覆轍。
最後一定要提醒大家,現在台灣逐步解禁,陸續有因疫情延後的台灣電影上映,希望大家可以多多進電影院、支持國片哦!
(photo credit:台北電影節、中央社、聯合新聞網)
出口 寫 中國台灣 在 觀點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主持人:陳揮文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18:00-19:00
◎節目內容大綱:
第一段:
一,AIT理事主席莫健訪高雄 韓銷假上班接見
二,韓:就像新年小孩穿新衣 高興迎接莫健
三,外交場合應不卑不亢 不必強調新衣新領帶
四,莫健:台灣關係法40年台美關係今最強健
五,干預內政? 莫健:想聽聽韓對未來的計畫
六,韓:當面告知莫健 時間關係 選前不訪美
七,美偏袒蔡總統 韓不訪美 應加強論述消毒
八,去年選前 莫健接受專訪暢談「外在勢力」
九,莫健2018:外在勢力帶風向 散播不實資訊
十,證據在哪? AIT、蔡政府如何自圓其說
第二段:
一,台賣美芭樂 蔡總統:台美關係非常好狀態
二,2019上半年85%水果外銷 其實是賣大陸
三,台商變夾心餅乾 產地標示也「一國兩制」
四,出口寫:台灣 進口大陸改寫:中國台灣
五,蔡總統1016接見莫健:盼台美簽貿易協定
六,蔡自詡談判專家 上任已三年多 為何沒簽
七,TIFA從1994開始談 近兩年連開會都沒開
八,老美逼扁馬開放美牛 為何不逼蔡開放美豬
九,庫德族悲歌 川普名言:保護台灣得到啥?
十,美免費挺蔡? 請問我們付出什麼代價
第三段:
每日一句2019-1018
蘋果日報頭版頭標題:「柯P打房」
狗吠火車2019-1018-225-5韓政治幕僚
韓屢屢親上火線 韓團隊政治幕僚在哪
「一頭撞死」很庶民 但有更好表達方式
檢討vs.廢除 差十萬八千里 韓必須謹慎
-----
按讚【觀點】FB:https://www.facebook.com/AllTheBestViewpoint
訂閱【觀點】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觀點
▶ 飛碟聯播網 http://bit.ly/2Pz4Qmo
▶ 飛碟晚餐陳揮文時間 http://bit.ly/2JOoLMg
▶ 飛碟聯播網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ufonetwork921/
▶ 飛碟聯播網APP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g3LT1c0U7g/hqdefault.jpg)